如何看待沒有看過《如何閱讀一本書》卻說它是瞎扯的人?

最近剛買了一本《如何閱讀一本書》想要深度研讀,被舍友看見了,她卻說這本書是瞎扯。


謝邀。

我知道你心裡不爽有可能是因為,她否認你的讀品,在某些程度上,就是否認你這個人。

但是一個心胸開闊的人,應該是懷虛若谷的,虛心謙遜的。完全不該為此生氣

我會請教她有何高見。

既然她說這本書瞎扯,為什麼瞎扯?聽聽她對這本書了解多少,了解到什麼程度。

如果她確實了解非常多,非常透徹,還能舉出例子來對比,說明其他書,其他方法更佳,並且她平時的閱讀量非常大,是學霸級別的話,那我會請教有沒有什麼高效的讀書方法?

1,如果她有,我會虛心做筆記,下次繼續請教她。和她探討,向她學習。

2,如果她沒有,並且平時也不怎麼讀書。僅僅是因為這本書對她沒用,就下結論說瞎扯的話,我會覺得這個人智商感人。

根本不值得我浪費生命來反駁她。人生中總會遇到許多傻逼,你沒有必要浪費精力獲得他們的認同,對吧?

如果我常常會因為這些人生氣不爽的話,我會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為何要和傻逼較真,是不是自己修為不夠。

我建議你回復她:好好好,你說的都對。

然後繼續看書。


.

「天賦迂儒自聖狂,讀書不肯為人忙;平生所學寧堪贈,獨此區區是秘方」

——陳寅恪

.


可能性一:要死了,要死了,居然要鑽研如何讀書,長久下去,她智商就會比我高,然後工作比我好,遇到優秀的男友,坐上ceo,走上人生巔峰,要死了,要死了。不行,一定要從中阻止。「這本書就是瞎扯,不看也知道」

可能性二:要死了要死了,看了這本書,成了學霸,然後讀研,讀博,博士後,然後科研狗,成了滅絕師太,找不到好男人,孤獨一生,作為好室友,一定要幫助她,防止其走上不歸路。「這本書就是瞎扯,不看也知道」,今天我又做了一件好事


以前在書店見過,不屑一顧。前幾天忍不住買了一本,靜心一看,太好了!建議大家認真看這本書。


我最近在看這本書,用這本書裡面的觀點反駁:除非你已經讀懂了一本書,不然不要輕易說支持或者反對作者的觀點。

個人覺得,雖然這本書內容冗長,而且有些內容重複,但並不影響它是一本好書。

既然你室友說這本書是瞎扯,你可以讓他說出個子丑寅卯來,我猜他說不出來。


取個好名字真的很重要。


認同第一票數那位的答案,不過我要說的是:室友隨口一句,不至於記在心裡來這裡提問吧。

他可能看過從而對這本書予以不屑態度,也可能沒有看過隨口一說。不管是哪一種,似乎都不值得僅憑這一件事就給他人定性。

你的問題很明白。「如何看待」這自然是讓答主們討論這個人,但是其實大可不必。

與其在心中琢磨,不如直截了當的去問他。

你有沒有看過這本書?為何對這本書有這樣的印象?

這樣多好,如果看過,還可以與他進行討論。

別人又沒有見過你這個室友,怎麼能從一句話推斷出這個人的想法?

說不定,當你問他的時候,他會驚訝的問:你還記著這回事?


我沒讀過這本書。所以,這本書內容好壞我不知道,但最起碼名字取的很有問題,構成了一個悖論:

如果我不知道如何閱讀一本書,請問我如何閱讀《如何閱讀一本書》這本書?

如果我知道如何閱讀一本書,我為什麼需要閱讀《如何閱讀一本書》這本書?

以上。


我很喜歡這本書,但不是全認同的它的觀點,尤其涉及到激發閱讀效率的技法,我從未認真實踐過。

但我必須在這個提問中,維護它作為一本書說話的權利。

其實如何閱讀一本書所說的最重要的觀點就是上述的那句話。

書籍是作者語言的提煉和總結,在這樣的事實面前,已經徹底阻斷了讀者和作者之間爭論的可能性。

可能是現在互聯網路發達,使得人們並不滿足於閱讀這個功能,而是不斷地去尋找其他讀者的看法,以求合理化自己內心的偏見。說白了就是通過交流來證明一本書內容上的對錯。

題主的室友給我這種感覺,有一種被此書觀念侵犯的情緒。

說明這本書所提及的閱讀能力的實質他並不明白。

什麼是閱讀能力(排除小說來談,書中也是如此分類的),就是明白作者想表達的是什麼,而不是直接去探尋作者觀點的對錯,請不要在閱讀觀點性作品時瞎扯什麼一千個哈姆雷特,因為只要不是表達能力差的作者,他的觀念是有明確指向的。

不要總是用一個人寫作背後的隱情來陰謀化作者的觀點,對作者的觀點感到不適並不是閱讀的目的,不喜歡的書我們可以扔到一邊。

更不要相信有些人說的我讀懂了但我說不出來、總結不出來。因為只要是有水平的作者不會試圖去寫些含糊不清的東西,即使沒有清晰的結論,也應該有清晰的設問,或者明確表示自己不甚知曉的部分。無法總結作者的觀點不是書意不清就是讀者閱讀能力不行。

綜上所述《如何閱讀一本書》的精華是保持一個傾聽者的姿態,聽作者說完,能夠明確get到作者表達思想的能力叫閱讀能力。

從題主室友下結論說這本書扯淡的情況看,他並沒有get到書中主旨,是壓抑著強烈的爭辯在看書,也可以說沒有足夠的閱讀能力。

Sorry,沒看清說的是沒看過,文盲懂個屁。


我被是標題吸引進來的,我這本書已經被我弟弟偷去了,前兩年上課的時候,老師讓我們買這本書當教材,確實受益匪淺,讀書也不再眉毛鬍子一把抓,當時一起被拿來當教材的還有《閱讀史》,我覺得吧,讀書這回事,個人所好不同吧,你喜歡的不一定他喜歡,他讀的,你也不一定會喜歡,沒有必要在乎別人的看法,一本書對你來說有啟發有感觸,能讓你獲得更多東西,那麼對你來說,有它就是好的。


看過的人說,並沒有什麼用,因為根本不實用,或者說我不喜歡,冗長無用的一本書,我讀的比較無用的一本書


看了十幾個回答,我覺得大家的視角似乎有點問題。

題主舍友說這本書是瞎扯,想必是看過了,否則不會那麼絕對。而題主卻說沒看過,不知道這是否是題主的推斷,如果舍友確實沒看過,也請在問題描述里講清楚。

再者,儘管《如何閱讀一本書》口碑很好,但不見得每個人讀完之後都受益匪淺,醍醐灌頂。由於受眾理解、見識水平不同,一本書在不同受眾眼中的價值肯定也是不同的,她否定了這本書的價值,這是很正常的事,這又有什麼好辯駁的呢?

題主研讀這本書,本是極好的事,卻被舍友饒了心緒。她讀過或沒讀過這本書、認為這本書好壞是憑空捏造或是真實感受,都不關你的事。

說不定,

在你研讀完這本書之後,也認為它是瞎扯。


好啦啦~只好獻出我做的《如何閱讀一本書》的讀書筆記了~這還是沒讀完主題閱讀的情況。她若覺得是瞎扯,那就請她逐條反駁吧。(看不清可點擊圖片,可以放大顯示的)

慢慢來,不著急~:)

大家都在問用的什麼軟體,只好做個硬廣了,以下是我的另一個答案,裡面有詳細介紹~

有哪些適合寫小說寫設定的軟體? - 山爾依的回答

http://weixin.qq.com/r/PzgZAe-EvrLBrati920t (二維碼自動識別)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

如此而已……


看到這個題目感覺很驚訝,知乎上很多人都在推薦這本書的呀。

打個比方:

一個看重外在款式的男孩A對另一個正在挑選襯衫的男孩B說:「襯衫有什麼好,不如選一件漂亮的外套。」

然而,B的這件衣服究竟是為了滿足別人的眼球,還是用於滿足別人的需求呢?

所以對你的舍友而言,不要只讀了書的名字,然後就輕易下結論

「那,這本書不適合你。」

「你怎麼會看這種書,毫無意義。」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還有什麼書會是值得一看的嗎?

最後說一下,這本書是值得花些時間去認真研究,不僅可以糾正一些閱讀方式,還可以養成一些很有用處的習慣(比如第二類的檢視閱讀,得到這個技能基本上就可以一天基本上可以讀完一本不是很厚的書了),是不是很有意義?!


這真的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如果自己寫過論文做過主題閱讀,同時又系統地學習過形式邏輯,就更能體會到這本書中的道理。

想想那些心靈雞湯成功學的熱賣,這本書的名字確實容易讓人懷疑它是眾多成功學方法論暢銷書的一員。但是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沒有讀過就妄下結論的人,不過爾爾,題主又何必放在心上。

讀小說漫畫休閑書或許很容易找到同好,而一旦開始讀一些增長知識和理解力的書就變成了做學問。做學問本來就是一件孤獨的事情,望早日習慣。


「你開心就好。」


看都別看一眼,只附和她說一聲,確實如此!然後乖乖地看自己的書去。


哦?是嘛?


沒看過。但我覺得任何一本教人讀「一本書」的書都是毫無價值的。這就是一種簡單的觀念,它怎麼寫,多有條理,內容多豐富都沒關係,否定它,不需要看過。

既然始終有人沒法理解這種「武斷的否定」,那我就隨便更新一下:

啟蒙運動就是人類脫離自己所加之於自己的不成熟狀態。不成熟狀態就是不經別人的引導,就對運用自己的理智無能為力。當其原因不在於理智的缺乏,而在於不經別人的引導就缺乏勇氣與決心去加以運用時,那麼這種不成熟狀態就是自己所加之於自己的了。Sapereaude!要有勇氣運用你自己的理智!這就是啟蒙運動的口號。

  多少人沉溺於懶惰和怯懦之中,即便大自然早己把他們從外界的引導之下釋放出來了(naturalitermaiorennes),卻仍然願意終其一生處於不成熟狀態之中,以至於別人輕而易舉地就儼然以他們的保護人自居了。處於不成熟狀態是多麼的安逸:如果我有一部書能替我去理解,有一位牧師能照管我的良心,有一位醫生能決定我吃什麼,等等;那麼我自己就用不著操心了。只要對我有好處,我就無需去思想:自有別人會替我去做這類傷腦筋的事。

請容許我懶惰地借用一下康德的《什麼是啟蒙運動》 :) 這譯文不大好,也懶得調了。


推薦閱讀:

看一本書當時看完沒看懂,看了書評後懂了,這樣算不算是對書的不尊重?
窮逼到底該多讀哪一類書?
在莆田六中讀書是怎樣的一種體驗?

TAG:閱讀 | 讀書方法 | 如何閱讀一本書莫提默·J·艾德勒&查爾斯·范多倫著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