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羅達「用雙手掰開核彈」的故事是否真實?
主人公的名字叫Louis Slotin,路易斯·亞歷山大·斯洛廷,當時分開的不是鈾,而是鈈和反射層。按照中文wik詞條i的說法,斯洛廷在事發後迅速作出反應,成功防止同事死亡,故被美國政府譽為英雄。然而,一部分物理學家認為該事故是可以避免的。該事故及其餘波已在文學作品中被戲劇化。(如果不分開鈈球,不會發生核爆炸,但是鏈式反應會繼續直到鈈球熔化解體,另外7個當時在場的人很可能一塊完蛋)在核臨界事故當中,類似的事故(易裂變金屬單體系統臨界實驗中的臨界事故)造成人員死亡的次數實際上不多,在後處理的工藝溶液中臨界事故的次數和死亡人數要多很多。
前兩次事故都是那個著名惡魔核心惹的禍,兩起事故非常類似。「惡魔核心」是一個鈈芯球,由兩個鍍有0.0127cm厚鎳的δ相鈈半球組成,總質量6.2kg,密度15.7g/cm3。這個鈈球後來在46年7月1日的核試驗當中炸掉了,但是在核爆炸之前就搞死兩個人了。第一次事故受害者是科學家Harry K. Daghlian, Jr,當時他把4.4kg的碳化鎢反射層砌在鈈球周圍,但碳化鎢砌塊只放了一半。當時只有一人操作,當哈利將最後一塊碳化鎢移過裝置的上方使反射層總質量達236kg,此時他從附近的中子計數器上看到,加上這塊碳化鎢裝置就會超臨界。然而,當他撤回手時,碳化鎢塊從手中滑脫並落在裝置的中央,從而明顯增加了反射作用,使實驗系統達到超瞬發臨界狀態。一次核閃變事件就這樣發生了。他迅速推掉那最後一塊碳化鎢並將實驗裝置解散。估計他從10^16次裂變產額中受到5.1Sv(510rem)劑量。28天後他與世長辭。 大樓的一個警衛人員(並不參與實驗)也受到約0.5Sv(50rem)的輻射劑量。鈈芯的鎳鍍層卻沒有受到破壞。
第二次事故就是故事的主人公,路易斯·斯洛廷, 當時他正在向幾個工作人員演示建立金屬臨界裝置的技術。該系統仍由同一個帶反射層的鈈金屬球組成,而本次實驗是用鈹作反射層。演示中,上部最後一個鈹半球殼正緩慢下降就位;此半球殼一端正與下部鈹半球殼接觸,而相對180°的另一端正停在改錐尖上。進行演示的實驗人員正用左手大拇指插進球殼極點的開口處,握住上部半球殼,這個時候他手滑了,兩個鈹半球合上了。 這次核閃變的產額為3×10^15次裂變;鈈球鍍鎳層仍沒有受到破壞。實驗室內有8人,分別受到21,3.6,2.5,1.6,1.1,0.65,0.47和0.37Sv(2100,360,250,160,110,65,47和37rem)的劑量。路易斯在9天後死亡。第一次核事故反射層的示意圖第二次事故前 wiki上8個人的位置
這個事是真實的,但是因為常年被用於寫作素材,所以細節被戲劇化。但與牛頓和蘋果的故事不同,牛頓和蘋果的故事原本可以說是 【不存在】 的,而斯羅廷的故事是 【真實】 的,細節會被修飾是因為這些實驗的原理、事故的操作細節等對於不同知識水平的讀者而言可能是難以理解的,寫作者需要的只是 【斯羅廷犧牲自我】 的故事,這些細節是 【多餘的細節】 會影響故事的閱讀所以被修改了。
按照查到的資料,實驗用的核裂變原料是鈈而不是鈾,這個修改可以理解,因為對於大眾而言提到核裂變、原子彈想到的都是鈾,很多人並不知道鈈,它和鈾在核裂變鏈式反應里其實基本上是一個地位的,當年的「胖子」就是鈈原子彈,而「小男孩」是鈾原子彈。
實驗用到的不是兩個鈈半球,而是一個鈈半球和一個鈹半球,要理解這個就需要更多的核裂變反應的知識了——簡單地說,核裂變鏈式反應的關鍵是中子,核裂變放出中子,中子撞擊還沒有反應的核,促使它們發生裂變,進而發生持續的鏈式反應;而鈹的作用是反射中子,並且還會放出更多的中子,所以把它放在鈈上可以把往外面發射的中子反射回去並進一步推動鏈式反應,原本鈈的量還不夠臨界的,放上鈹可能就夠了。但是如果把這個原版寫出來會怎麼樣?讀者【鈹是什麼玩意兒?】【從來沒有聽說過】【又不是放射性材料,為啥跟鈈放一起會引發核裂變?】
諸如此類,還有原本他不去掰開的話就是在場所有人玩完而不是發生爆炸等等,這個故事的細節修飾主要是為了方便一般的讀者理解。
另外,事故的起因也不完全是意外,我認為一部分得歸因於(注意是一部分)早期的實驗環境差,實驗規範性、安全性比較低。但你說向人們尤其是孩子們歌頌英雄的時候能說這個嗎?
Louis Slotin細節上出入很多不過大體意思是正確的
推薦閱讀:
※找一塊空地,不斷的進行小型核爆來發電,靠譜嗎?
※為什麼人類對核能的利用還只能停留在用它煮開水的能量轉換級別上?下一階段對核能的利用將會是什麼方式?
※原子彈「小男孩」爆炸時為何只有很少比例的鈾原子發生裂變?
※為什麼普遍介紹玻爾而非德布羅意的氫原子假設?
※怎樣造一顆原子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