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式是否是二戰德軍的錯誤選擇?

雖然二戰中虎式戰功赫赫,但虎式做工費時,戰略機動能力缺乏,是否虎式是二戰德軍的錯誤選擇?記得有本書上說古德里安認為理想的搭配應該是黑豹+追獵者。如果二戰德國不投產虎式而是把資源傾斜在黑豹和追獵者上是否有可能改變蘇德戰史?虎式是否讓德軍由戰略進攻型軍隊走向了陣地防禦,從而導致了蘇德戰場上裝甲力量的逆轉?


先寫結論:不是錯誤選擇。

再答題主的後兩個問題:在二戰中,除了原子彈外,若干優勢技術兵器充其量能改變一時一地戰鬥的結果,但根本改變不了戰爭的走勢和結局。Me262在空戰中如此,虎式在陸戰中亦然。

虎式坦克的研製始於1935年德國開始研製重型坦克用的發動機。研製重型坦克是納粹德國在戰前就著手實施的計劃。戰爭爆發後,戰場上的壓力加快了研製進度。從這個角度說,虎式坦克根本就不是"選擇",而是德國裝甲兵發展規劃的必然成果。真正的"選擇"是緊急上馬研製以回應T34衝擊的黑豹,而不是虎式坦克。

虎式坦克在戰場上基本實現了設計目的,能夠在敵方坦克對自己毫無威脅的距離內擊毀敵方坦克,並且給敵人製造恐慌。

再回到題主的問題,即便德國將虎式坦克的全部產能用來生產黑豹和追獵者,並為其配備素質過硬的成員,而他們也能夠操縱黑豹和追獵者在戰鬥中擊毀更多的蘇軍和盟軍坦克,也不能保證德軍獲得戰役的勝利,更不用說影響戰局。

德軍裝甲兵在波蘭,西歐,北非和侵蘇初期的輝煌戰績是靠大量二號,三號,捷克35t,38t和少量四號坦克取得的。這些坦克的技術指標非但沒有大大領先英法蘇坦克,反而比敵人一些型號的坦克還要落後。德國坦克兵的制勝法寶是:

1,集中使用坦克快速突擊(敵人將坦克分散配備給步兵部隊)

2,每輛坦克都配備無線電實現協同作戰(蘇軍坦克戰爭初期用旗語聯絡)

3,坦克與炮兵,空軍,步兵(裝甲擲彈兵)一併實施多兵種聯合作戰(用高射炮打坦克,召喚斯圖卡空襲敵軍坦克部隊)

納粹德國的坦克橫掃西歐和蘇聯時,使用的根本不是虎式,黑豹等等讓後世軍迷稱道的坦克,而這些坦克登上戰爭舞台時,德軍已經走上了末路。

在戰爭後期的1944年,且不說德國在人力物力上的匱乏,關鍵在於敵人也已經將無線電也配備到了每輛坦克,並且能夠像德國人在戰爭初期那樣運用裝甲戰術了。

英美蘇大量裝備的坦克與虎豹縱然有差距,也並不存在技術代差。

此外,切記,從1944年起,在沒有制空權的西線,德國裝甲兵甚至不敢白天行軍,用什麼坦克都一樣。

總而言之,德軍裝甲兵在二戰中的輝煌戰績並非靠虎豹取得,而相應地,裝備虎豹也無法扭轉敗局。


答案是肯定的,是的,虎式坦克是德國錯誤的選擇。

網上隨便一搜虎式坦克的資料,甚至很多二戰坦克的資料,都不難發現,大多數文章無法都在對比一些紙面數據,一些戰術指標,然後得出某某坦克強,或者某某國家強的結論。

但他們很少討論一個基本問題,二戰是一場什麼樣的戰爭?需要什麼樣的武器?

1,塹壕戰一去不復返,陣地戰和攻堅戰也大大減少,二戰陸地戰爭的主旋律是運動戰!

2,任何進攻一方,第一優先的是避免攻堅,而是應該選擇對方戰線的薄弱處突破,並向縱深迅速擴大戰果,沉重打擊敵方的後勤,通訊,交通和指揮等重要節點,最終形成戰略包圍,這個行動的完成速度應快與對方的突圍,反包圍和構建堅固陣地;也就是說,任何進攻一方,如果一旦錯誤的選擇進攻方向,讓自己的主攻力量撞上了敵方集中優勢兵力的防禦地點,或者沒有迅速地找到對方防線的薄弱處,最終沒有打入敵方縱深,形成戰略包圍,那將陷入失敗的境地。

3,任何防守一方,第一優先的是判斷敵方的主攻方向和力量,構築堅固陣地,佔據防守一方的固有優勢,即以逸待勞,以靜制動;如果不然,任何防禦武器和防禦部隊,一旦分散到廣闊的戰線上,那就意味著戰線的任何一個地方都會被敵方的主攻擊破,而當集中所有力量防守時,敵人部隊只要繞過即可,也就是說,任何防守一方,一旦錯誤估計了敵人的主攻方向,或者沒有迅速調整自己的防禦部署,那將陷入失敗的境地。

想想德軍開戰從阿登森林繞過馬奇諾方向,想想蘇德戰爭閃電戰的勝利,想想庫爾斯克的慘敗,想想巴格拉季昂行動的慘敗。

回到虎式坦克。

虎式坦克的重甲強炮,和其低下的戰術和戰略機動,對!我不是和重坦比,我是和其它坦克比,註定了虎式坦克在戰略上只能完成兩種任務,1是攻堅,2是固守。

1,攻堅。

參考庫爾斯克,虎式坦克僅僅只能撕開口子,但無法迅速向縱深擴大戰果,幾倍於其的T34預備隊迅速將其淹沒。甚至四號坦克都要等待虎式坦克修好了,才能向縱深發展,德軍的縱深發展能力,被虎式坦克限制死了。巨人的雙拳,磐石的胸膛,然而付出的代價是侏儒的雙腿。百輛甚至不到百輛的虎式坦克,如何組成快速的矛頭,跨過地雷,路障,反坦克壕溝,無數能擊毀你履帶負重輪導致你無法移動的反坦克炮,然後再去打出一個百里奔襲?

2,固守。

參考所有德軍防守失敗的戰役,一個戰線上不可能處處都是虎式坦克,一輛或一個單位的虎式坦克自然可以擊毀幾倍甚至幾十倍於自己的敵軍坦克,這就是裝備重型坦克的部隊KD比非常高的原因,因為他們的裝備不但適合戰略戰術防守,他們還佔據了防守一方的固有優勢,但你想過沒有,如果敵人投入了幾百上千輛坦克去進攻了一個沒有虎式坦克的地方,那後果是什麼?後果虎式坦克的機動限制了它能夠扮演救火隊的範圍,而敵人一旦打過這個範圍,德軍的後方將陷入一片混亂,後勤馬上就要被切斷,虎式坦克必須馬上撤退,否則將被彈盡糧絕地包圍,如果不能撤退那麼就只能炸毀或丟棄。想想整個二次大戰,德軍丟棄了多少虎式,豹式,虎王,費迪南和獵虎這些跑又跑不掉,拖又拖不走,修又修不好,貴又非常貴的東西?

有人說,二戰德國在人力物力方面均落後蘇聯和英美,所以需要高技術兵器,來以質的凌駕來彌補量的不足。

這裡我拿出自己的觀點,虎式坦克根本沒有做到技術上的先進,它做到的是,使用二戰的平均技術水平,以犧牲坦克的一些戰術指標,去換取另一些戰術指標。

德軍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都沒有發展量產並大規模裝備一型這樣的坦克,它至少要具有以下理想特點的若干:

1,火力防護和機動均衡,價格便宜,製造方便,操作簡單,任何剛剛動員的裝甲兵,都能在一個月內學會基本的使用。

2,油耗低,戰場維護方便,維修簡單,可靠性好,足夠支持其在缺少後勤的情況下,完成大縱深,長時間的作戰任務。

3,底盤潛力大,不但能開發出各種戰鬥車輛,甚至還能開發出工程車輛,包括掃雷車,架橋車,維修車,牽引車等等車輛,滿足所有裝甲部隊的後勤需求。

而這樣的坦克,在二戰時,僅僅只有美國的謝爾曼和蘇聯的T34。

戰後,這樣的坦克有了一個新名字——主戰坦克。

由於缺少這樣的陸戰兵器,或者自己與之定位相同的兵器,比如勉強能佔據以上特點若干的四號坦克大大地落後了T34和謝爾曼及其發展型號,德國徹底喪失了陸戰的主動權。


德國坦克設計把人機工程放在很高的高度,這點決定了德國戰車的複雜與重量以及火炮口徑的欠缺,但持續作戰能力和精準很強。

坦克對戰直接被炮彈命中大多數情況就喪失戰鬥力了(靠震也能弄死人,不死也大概率眩暈,話說跳蛋後各種掉東西也不少見)。德國坦克在防震這一點上還是不錯的,比蘇聯要高一個檔次。加上比較高的命中率(現在坦克的首發命中率還是個很重要的指標),所以一直交換比還是不錯的。

蘇聯則是相反,大口徑低矮傾斜加產量大,用的是數量碾壓和口徑壓制思路,但命中率要差很多,裝彈速度和人機工程就更不要提了。

至於德國和英法美的戰鬥,初期是理念問題,後期…空軍強勢插入反倒看不太出來優劣了。再次要贊一下m4,絕對的神車,人機和產量都上佳之選,長得也夠萌。

基本上都是符合各自國情的,德國加工技術好人少資源少自然走高端路線,侵入別國備彈也要多一點。蘇聯加工一般人多資源多又是本土作戰,完全可以坦克海。德國要學蘇聯的路子早掉隊了,反過來也一樣。

基本上二戰後德蘇的路線也被各自陣營沿用,也證明當初的選擇其實還是比較適合的。至於勝負問題就太龐大了,不是某兵種所能決定的。

ps,在空軍領域,這個差異也一樣存在,具體可見發動機壽命什麼的。

個人感覺蘇德坦克設計其實沒有太多高下之分。


前面我不知道,但最後一句話肯定是錯誤的。

很多人不知道,蘇德戰爭初期,蘇軍戰車技術指標顯著高於德國當時主戰的三號、四號坦克。

當時KV系列的裝甲就讓德軍孱弱的戰車炮無可奈何。

前線迫切的對強力戰車的需求才催生了虎式和虎王的量產。

虎式是將德軍裝備實力對蘇軍的劣勢逆轉了過來,而不是將優勢逆轉過去。

我們團隊開發第一款遊戲的時候,我正好要查閱這方面的資料。


虎式不是最好的選擇,但也算不上錯誤。

豹式也算不上好的選擇,因為豹式立項遠晚於虎式,服役要到1943年庫爾斯克,實在太晚了,而且可靠性比虎式還差。

最好的選擇是直接山寨T-34,稍微強化裝甲火炮,配合三突追獵者。

德軍由閃電戰轉向陣地戰也不是虎式導致的,而是由德軍的補給能力超出極限導致的。莫斯科保衛戰離虎式登場還有一年時間,這總不能說是虎式的鍋吧?

在1941到1942年的冬天德軍快速推進受到後勤運力不足、補給線過長、俄軍開始從最初的混亂中調整回來以及冬將軍的影響,閃電戰已經不可能繼續下去了,只有轉向陣地戰。

1941年底沒能一波帶走,1942年再想要推就不可能高速推進了,人家已經見識過這一招了,再想要進攻就是庫爾斯克這樣的大會戰了。陣地戰對於虎式這樣重甲重炮的坦克來說正是大顯身手的時候。

虎式(和豹式)除了可靠性之外最大的問題就是太耗油了,德國的產油能力原本就弱,在配上這種裝甲部隊真是太坑爹了,這是逼著元首去打斯大林格勒啊。

虎式油箱540升,公路行程100公理,越野行程60公里;豹式油箱720升,公路行程250公里,越野行程100公里。。。作為對比T-34掛滿外掛油箱540升左右,能跑300公里;四號470升,公路200公里,越野140公里。

如果裝備的是T-34那樣30噸左右的坦克作為主力油耗和養護上的壓力會小很多。

工時和產量嘛。。。其實就算你讓德國人從1941年開始造T-34到1945年他能造出兩萬就不錯了,沒法和美帝毛子比。。。配件不通用什麼的完全就是德國人自己作死,換什麼坦克都沒轍。虎式的產量看上去是很低,但是以德國的工業系統來說已經可以接受了,全面轉產豹式也不一定能提高多少產量。


重型坦克有重型坦克的用途和用法


虎式坦克的選擇談不上對還是錯,因為一共生產了不到2000輛,而且其表現也還不錯。真正選錯的是豹式坦克,這個設計是和德國的傳統設計是完全不同的一套東西,德國的設計師根本來不及徹底消化。加上元首的神經病特質,把中型坦克造成了重型的坦克殲擊車,然後又神經病一樣要用這種坦克殲擊車取代坦克打主力,然後又神經病一樣把大量的資源投入到造更重的坦克殲擊車中去,如此神經反覆的結果是德國裝甲部隊最後連一輛能用的坦克都沒有,只能用坦克殲擊車來武裝所謂的裝甲部隊。所以虎式坦克沒什麼錯,選錯了元首才是問題。


首先我想就題主的問題進行一點個人看法的解析,虎式是否是德軍在二戰中的錯誤選擇?我想定義它是否錯誤應該從這款坦克對德國在戰爭方面是否起到了積極正面的作用。

首先,在戰爭初期,蘇德兩方在坦克數量上十分懸殊,參考鐵血上的數據(對比了一下其他地方的數據,大致差不多),德軍大概有4300輛而蘇聯到達了24000輛,而德軍的坦克主要以3、4號車為主,還有1、2車,在性能(裝甲厚度,主炮口徑)上都不如蘇軍的T34等坦克,戰爭初期的勝利並不是德軍裝甲部隊的數量和質量上的結果。

顯然3號4號車不能滿足德軍的需求,這樣5號6號車(豹式和虎式)就應運而生了。虎式毫無疑問是二戰中單車質量最高的坦克,性能上的優勢巨大,對T34、謝爾曼的戰損比足以證明這款坦克的優秀,但是德國產能不足而且虎式很耗工時,而蘇聯的產能大得多(T34工藝簡單,而且社會主義國家集中資源你懂的),加上還有英美給它輸血,然後自身在鋼鐵,石油等資源上對於德國也是優勢巨大,消耗到後期,德國註定是佔劣勢的。所以,縱然虎式坦克牛到沒朋友,但是也一頭雄師也無法戰勝群狼,也許選擇中型坦克能使德國坦克的數量增加,但也是處在劣勢,質量還不如虎式,性能上不能有巨大優勢又有何用?也擋不住蘇聯人數量上的優勢。當然這種假設在前期就不好說了,如果打莫斯科的時候能有好一點的坦克,元首說不定就能在紅場閱兵了,可惜那時候又沒有豹和虎。這樣看來,也許在後期側重中型坦克也難以挽回東線的頹勢。所以,這場戰爭的失敗也許不能怪在虎式頭上吧。

手機碼字,個人觀點,歡迎大家指正。


其他答主都說了很多了,都很對。比如戰略防禦不是因為虎,而是閃電戰閃不起來了。比如t34的各種多快好省。

--------------------------------------------------------------------

小鬍子是不喜歡「劣等人的設計」,畢竟國家就是建立在種族主義的基調上,民族尊嚴導致了堅決不抄t34。然而豹式絕壁借鑒了t34思路。

老虎的威名是從北非的美國第一戰、和諾曼底系列戰役打響的(比如魏特曼)。虎式英雄主義式的戰績大都來自於西線,畢竟……盟軍陸軍的責任就是負責呼叫空軍支援啦,坦克什麼的不要在意嘛,反正我不跟你杠正面。

東線來說,不論庫爾斯克會戰還是整個蘇德戰爭,毛子們口口相傳怕的是費迪南,而不是老虎。

東線倒是有一些可歌可泣的虎式傳說,比如那個烏村戰役,然無卵,毛子一波接一波、局部的戰術性勝利無法改變整個戰爭的結果。

而且豹式虎式虎王對比t34和is洪流,僅僅有著裝甲兵素質上的優勢,並無裝備上的優勢,互相都可以一發入魂。

然而隨著東線的敗退,經驗豐富的德國裝甲兵死一車少一車。新人?指的是那些開著新坦克的炮灰?對比之下,不論蘇軍裝甲兵素質是否優秀(當然優秀,熟練運用閃電戰精髓——高速穿插和包圍,根本就不理會德軍局部的反抗——橫推),光是戰略上的碾壓已成定局。

後期毛子可是用的閃電戰的魔改版:鋼鐵洪流、火炮飽和、制空權。

不過話說回來,戰爭的勝負跟武器並沒有直接關係,除了戰略核武器,再牛逼,德國工業產值和資源就擺在那裡。不僅擺在那,還要全天候被英美大炸比光顧,英國包夜,美帝包天,全領域從民用工廠到火箭發射基地,天天被犁地。

然而戰爭時期美帝在家安心暴兵暴船暴武器暴原子彈,不用擔心任何本土入侵。

----------------------------------------------------------------------

私貨時間

不說蘇聯如何小強根本草不進去了,就說美帝前期還是跟一戰一樣在旁邊看戲。

你們當著美帝草了大半個世界也不看看美帝的表情?

「就算日本不去招惹美帝?」——20年前的故事,大家都知道的。


元首比你還想學蘇聯玩坦克海戰術,可是做不到啊,追求單車質量實屬無奈之舉。1輛豹式換10輛t34德國人都覺得虧。


這倆根本不構成競爭關係啊。從戰術運用上一個是中型坦克一個是重型坦克,豹子取代的是四號,對標蘇軍的T-34,美軍的謝饅頭。虎式對標的是KV和IS,美軍……當我沒說。

在戰場上這倆是搭配著用的。直到戰後複合裝甲的出現,使得防護力的提升不再需要大幅增加車體重量,中型坦克和重型坦克這才完全合二為一。


蘇德戰爭的結果是不可逆轉的

或者說在前期趁蘇聯大清洗自廢武功咬了一口之後沒有趁勢推掉就已經輸了

虎式的出現,代表著德軍戰略思維的轉變,也可以說虎式是完全背叛了德國閃電戰思維的一款武器

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在蘇德戰場上德軍的裝甲部隊無法達到壓倒性的優勢

即使是豹式,面對後來蘇軍升級的T34/85也沒有絕對優勢

閃電戰是基於裝甲集群和摩托化步兵的火力優勢發動鉗形攻勢進而吃掉敵軍

左右兩個突擊部隊要保證能在最短時間內穿透敵軍防線

蘇軍當時裝備了T34/76,KV系列大肉盾,SU家族坦克殲擊車

蘇軍裝甲部隊在火力上已經完全不遜於德軍了

虎豹的研製背景是T34/76吊打三四號,KV系列德國只能靠炮彈砸

德國人想要打破蘇聯的防線,肯定會追求更大口徑的火炮和更為厚實的裝甲

於是護士就這麼誕生了。。。

光是黑豹+追獵估計連蘇聯的防線都打不過去,嗯,就是這樣


太過於重視單車紙面數據而不重視戰場數據是很傻的做法。

一個坦克必須用,必須在戰場上有一定的發揮時間。可能一個虎式坦克很難被摧毀,但是虎式坦克自身的效能問題導致其在戰場的時間不夠,100輛虎式開到前線,能真正開進前線打的有70輛嗎?不見得,這70輛裡面,又會因為多少輛因為機械故障等非戰鬥問題退出戰場?為數不少,而剩下的那些坦克才是真正有效輸出。

所以當討論到多少T34能摧毀多少虎式的時候,一個大前提就是,在一定數量下的虎式坦克,有多少能真正發揮作用,尤其是在蘇德戰場這種大平原作戰的時候,戰略行軍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除了坦克本身的戰略行程問題,傳動系統可靠性是非常重要的標準

庫爾斯克戰役打響後,普羅霍洛夫卡戰場,第五近衛坦克軍連夜疾馳,連續3晝夜急行400公里,第五近衛軍的501輛T34坦克,有463輛到達目的地。

就別說虎式坦克了,在同樣普羅霍洛夫卡的戰役中,德國第48裝甲軍的200輛豹式坦克,加入南方集群 發動進攻,由於戰場路況崎嶇,機械故障頻發,從43年7月5日到7月10日,其中非戰鬥損失,除了了戰損坦克以外,有131輛拋錨,只有38輛能繼續參戰,豹式坦克尚且如此,更別說機械問題更大的虎式坦克了。

非戰鬥減員問題一直困擾著虎式坦克一生,比虎式坦克更慘的是虎王,因為機械問題導致的拋錨幾乎到處都是。一個坦克設計成這樣,不得不說是個悲哀。


從戰略角度看。起初就應該完全放棄虎式投入黑豹的生產。原因:性價比

虎式坦克終二戰只生產了1000輛出頭。而事實裝備虎式的國防軍10個重裝甲營,黨衛軍三個營等部隊的平均交換比是1:6。完全划不來好嘛!另外從戰役投入角度講,重裝甲營雖然威猛但是萎的也快啊!就是可持續性太差。原因在於虎式數量少,而且在戰場上一旦損壞(即使可修復)少部分也會因無法就地維修而放棄,即使僥倖拖離也意味著整個戰役後半段無法參與(賽季報銷ORG)。而沒了虎,三四號即使經過改裝個人認為也並不是3476和KV1的對手。所以庫爾斯克戰役德軍有裝甲質量優勢也從主動進攻打成了被動後撤,甚至德軍的主動進攻只維持了一個星期,後面一個多月都成了蘇軍的主場。


不是。

首先,我們說說重型坦克是不是沒有必要。裝甲部隊在戰場上的作用不只是突破防禦,大規模穿插,分割包圍——如同德國在二戰前期的裝甲部隊做的那樣。即便縮小到坦克身上,他們還有應對敵方重裝甲目標,攻堅,打開突破口,構築防禦的任務。

在主戰坦克或者說主戰坦克需要的技術沒有落地以前,這些任務憑藉t-34,III/IV號坦克之類的中型坦克是難以做到的(參見德軍各種拉野炮高炮應急,蘇軍kv2堵路)。簡單說在那個年代,一型坦克是無法達成戰術上賦予坦克的任務的,也無法實現主戰坦克在戰爭中的作用。

那怎麼辦呢?只能根據不同用途設計各型坦克(英國佬那種不算。。),甚至開發出突擊炮,坦克殲擊車這種輔助裝甲車輛來滿足實際需要。

包括二戰結束後蘇軍的大縱深構想,仍然保留了T-10作為專職的重型突擊單位來使用的做法,並把他們獨立單一的編成重裝甲部隊使用。美歐也研製了M103這樣的重型坦克,由於蘇聯重坦技術的領先,他們還被迫繼續研發了一票重炮坦克殲擊車。

所以二戰時期,重型坦克的存在是有戰術上的不可取代地位的,也所以德國有護士之類的重坦計劃並不只是用來嚇人和滿足某些領導人怪癖。

其次,護士是不是滿足了設計之初的要求呢?我認為是的,首先作戰性能來說,護士的防禦和火力是滿足當時得需要的,機動性也足以完成戰場上的機動任務。全面防禦現在看來確實是浪費噸位,但是放到當年的德三身上倒有點無心插柳,起碼魏特曼的在天之靈肯定不贊同「重型坦克只需要顧及正前方反裝甲火力」這種思路。

評價護士是否合格或者坑了德三的時候,一定要把他作為一款重型坦克來看待,辯證的看他的不足,而不是拿中型坦克乃至主戰坦克的技術指標去計算。相比中型坦克,重型坦克較低的速度,較貴的成本,較大的自重,較高的故障率是很正常的,虎式沒解決,KV沒解決,IS沒解決,鐵頭系列沒解決,到了M103和T-10的年代還是沒解決——前者扔倉庫里落灰,直到會計們心疼錢才改進了一下拿出來用,後者的可靠率遠遜於54/55,摩托時間金貴的除了攻堅和裝逼是不下地的。

當然護士在設計上是有不足,比如垂直裝甲,交叉負重輪等等,這限於他本身的子類技術水平和技術觀念,德三也確實不是坦克設計no.1,不過IS照樣也有轉炮塔裝蛋死裝填手,火炮遠距離命中靠信仰這種BUG,美國佬驗證了半天嘛還都拿不出來,英國佬除了鐵甲烏龜還是鐵甲烏龜。你要放到德三的境況底下,哪怕是IS3這種頂尖貨色,那個加工要求材料要求極高不滿足就崩壞給你看的鏃型裝甲,會不會被人吐槽貴而不當?

至於挽救戰局,除了高達(必須量產或者freedom)裝備到位,否則換其他武器裝備沒有意義。而防禦還是進攻,之前已經說了,防禦和進攻都用的上重型坦克,只要不是虐菜。

至於古將軍,我覺得他的意思是——他媽的我收這批老虎已經很委屈了,你們這些怪博士就不要再上杆子研究超重型panzer了啊!!!!


我覺得,應該不會改變戰爭局勢。即使德軍大規模使用豹式坦克,德國也不會贏得戰爭。因為,據我了解到,在二戰後期,德軍已經沒有戰爭初期的空中力量了。一旦失去制空權,那麼陸地上的坦克及車輛就都是敵方轟炸機的靶子了,正如德國閃擊法國時,法軍的坦克強於戰爭初期的德國坦克,但由於德軍消滅了法國空軍,那些法國坦克就被德國的斯圖卡轟炸機消滅了。


是的。虎式造起來太慢了。玩過《紅色警戒》的人應該有這種體會,遊戲中天啟坦克威力強大,性價比非常高。但致命的缺點是生產起來很慢。戰鬥激烈的時候生產天啟根本就是作死,等天啟到達戰場的時候,戰鬥都打完一大半了。

雖然虎式性價比很高,但是它已經失去了戰爭中最重要的東西:時間。

順便說一句,當時最適合德國的國情的坦克應該是一種,威力強大,生產時間短,耗費資源很多的坦克。


算是吧。虎式坦克雖然厲害,但只生產了一千多量。謝爾曼坦克生產了4.9萬輛。

虎式重型坦克

M4謝爾曼坦克

M3格蘭特坦克

M26潘興重型坦克

T-34坦克

黑豹坦克

八號鼠式重型坦克

斯大林重型坦克(型號省略)

這些都是二戰里真實有的,呵呵。


老虎作為重坦不能說是一個錯誤的選擇,但豹式坦克作為中型坦克肯定是一個錯誤的選擇。不論是坑爹的變速箱還是坑爹的40mm側面裝甲。


難道生產3601?


推薦閱讀:

坦克世界裡的斯圖亞特彈夾炮真的存在嗎,什麼工作原理?
土耳其的 阿勒泰 式(阿爾泰 式)坦克性能怎麼樣?聲稱是按照德國豹2 坦克的標準開發的。到底有多強?
圖中的10號是什麼坦克?
第二次國共戰爭時期和朝鮮戰場的共軍是怎樣反坦克的?
蘇軍哪些部隊裝備過JS-4?

TAG:軍事研究 | 戰爭 | 坦克 | 第二次世界大戰 | 虎式重型坦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