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外語翻譯有哪些原則?

microphone有麥克風和話筒兩種翻譯。麥克風的譯法是直接音譯外來詞。在日語中有更多的英文單詞都採用這種方式。這樣的翻譯是否會導致原本語言特點的喪失?如果你是第一個翻譯microphone」的人,在「麥克風」與「話筒」之間要怎麼選擇?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是問「原來如此」的英文怎麼說,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soga,還上了知乎日報。作為一個翻譯者,盡量減少一種語言不必要地滲透到另一種語言是否應該作為一種翻譯時的原則呢?

修改了之前的問題描述,上面的例子只是隨便列舉的,希望作為引子得到更發散、多角度的回答。比如可以列舉某些翻譯界的名家對翻譯的見解等等。

如果有相關書籍可以推薦就最好。


謝邀。

這個問題說大可達說小可小,小,上面信達雅三個字就解決。大,寫幾十本書都不夠。首先說一句點題的:

翻譯,就是要把外文完美轉換成母語。

所以如果是我,我會選擇「話筒」。

在我看來,今天帶有「原語言特點」就是「翻譯腔」。我敢說,翻出翻譯腔文章的不是合格的翻譯,翻譯腔的東西都是垃圾。

但我沒有把魯迅先生那代人挖出來批判一番的意思,這個得事先說明。

翻譯需要同時具備強大的外語和更強大的母語,要對兩國文化都有深刻理解。就算是翻譯合同條文,也得具備商業知識。只學好了外語,學不好中文,又不通文化、商業等等方面知識,就只能產出垃圾。這種垃圾製造機的群體,從長者談笑風生到現在一直盤踞在翻譯界。這是很可悲的。

所以我的意見是,必須做到流暢的母語表達

信達雅三者,信和達都是基本,是最低限標準。雅決定水準。很多好文章,被翻譯過來之後讀者讀之味如嚼蠟,這都是那些無能的翻譯們造的孽。

當然一味專念於雅也不行。大家都知道,林少華先生,在施小瑋先生出現前,村上春樹作品的大陸翻譯,都是他在做。所謂林家鋪子嘛。他長處在於他譯文優美,缺點在於潤色過度,而且不懂相關知識。潤色過度的問題,大家可以找施小瑋先生當初的打臉文章看看。不懂相關知識,就是說林少華對特殊名詞根本不屑於查。村上喜歡的樂隊名字,他愣是翻譯錯了,最後被打臉。

題主題目描述中還有幾個問題,我順便說說我的看法。

什麼英語表達原來如此居然還能說soga,簡直不學無術。そがそうか能劃等號嗎?そうか最多是「是嗎」「是喔」,哪兒來的什麼「原來如此」?

日語對外文詞本來也不是純音譯的。例如「雷達」在日本就翻譯成「電探」、「坦克」就翻譯成「戦車」。英文單詞大規模音譯是在日本戰敗新日本建設之後,原因相信無須贅述。

正好題主要書,我覺得可以看看余光中先生的《余光中談翻譯》入個門。不懂翻譯的規矩,永遠只能在外面撞牆。

說得比較淺。我畢竟不是科班出身,純靠野路子走出來的翻譯,僅供參考吧。


謝邀!

我個人認為,好的外語翻譯,應該盡量做到讓目的語言的受眾,在不感到彆扭的前提下,深入無誤地理解翻譯出來的意思。


好的譯文嘛自然是要準確到位的。把意思準確恰當的表達出來是最重要的。就算是翻譯腔,如果意思都表達出來了,相信還是有不少童鞋是能忍的,儘管讀翻譯腔會被人懷疑有抖M體質的嫌疑。名詞什麼的使用通用的翻譯標準,這樣的話就不會被亂七八糟的名詞給搞暈了。還有就是能秀語言能力的時候一定要秀一把,把翻譯腔變成流暢的自然的語言,不但體現了自身的實力更是會讓讀者感恩戴德的。

另外想成為一個好的譯者,知識量也是很重要的。作為一個渣,還是匿了吧,知乎上大神層出不窮真心不敢繼續班門弄斧了。


信達雅基本就夠了,這三條做到都不容易,而且因行業不同比重不同。

就比如俺所熟悉的法律翻譯行業,首重信,準確第一。然後才考慮達。雅基本就甭想了。

尤其是合同等交易文件的翻譯,能做到準確,通順兩點,足矣。

這與法律行業的特點有關。

文學則不同。雖然首推信達,雅也是必要的追求,而且是可達到的。

從共性上談,音譯或意譯有共同的取捨原則。一般無法意譯或約定成俗的,可以採用音譯。

俺非翻譯專科出身,以上純憑近十年的法律翻譯經驗得出。供參考,並謝邀!


我有一個簡單的體會:在看到一個句子時,拋棄掉首先想到的譯法,再想一個更精彩的。最容易想到的往往是最不地道的。


信達雅


Paris沒有斯是因為本來就是從法語譯的。

平時我接觸比較多的是動態對等(很老了,要淘汰了吧)和目的論。

但是翻譯理論是有領域局限的,比如法律領域一般遵循靜態對等。


推薦閱讀:

如何學習世界語?
耶穌和門徒交流用什麼語言?
古代人也是用普通話交流嗎?
母音、輔音的概念是誰提出的?為什麼要區分/學習母音、輔音?不懂母音、輔音不照樣說話嗎?
如果一個人不停地看一部外語電影,有字幕,那麼他最終能夠學會裡面的語言嗎?

TAG:語言 | 語言文化 | 翻譯 | 翻譯學 | 翻譯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