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之間為何放著自己的優勢利率不用而去搞利率互換 (Swap)?Swap 是如何運作的?

在固定利率市場有比較優勢的A為什麼想要去換浮動市場利率,反之,在浮動利率市場有比較優勢的B為什麼想要去換固定利率。可否比較形象的解釋一下這種動因呢?


感覺課本上講的都是錯的,什麼a這個固定利率更有優勢,然後跟b去換浮動,兩本都賺錢,如果市場有這麼簡單就好了。

從我個人經驗來看,做interest rate swap的人主要做的其實是asset liability match。比如說很簡單,壽險公司,他對於他的客戶有一個固定的承諾,說你要是三十年之後,我會給你多少多少錢,那麼其實這時候他是有一個固定的liability,但是他的收益,比如說,假設他的錢沒去做投資,而是就存在銀行裡面,那麼銀行給他的就是libor的浮動利息,那他這時候就需要做一個interesr rate swap,把浮動的asset和固定的liability match上。這樣不論利率怎麼動,他都沒有風險。

所以swap的本質是 asset liability match。當然國內賭性強,我就不知道大家到底做swap的時候是不是這樣考慮問題了。


互換利率(SWAP)的動因,簡單的說就是:套利機會(Arbitrage Opportunity)

如何理解這個套利機會呢?以題主假設的兩個公司A和B來說。

我們假設,公司A的信用評級較高,而公司B的信用評級較A來說低一些,那麼銀行在給兩個公司貸款時提供的利率將會是不同的,我們看一下這個表格:

Euribor,就是Euro Interbank Offered Rate。這是歐元區浮動貸款利率的基準,歐元區大部分浮動貸款利率都是在Euribor的基礎上加上一定額外利率來實現的。與之相對的存款利率叫Euribid

然後我們看到,銀行給兩公司提供利率的差值,固定利率是1.5%,而浮動利率是 0.5%,顯然銀行在固定利率的提供方面給A的優惠幅度更大,這是一種不平衡狀態。

那麼我們可以說公司A相比B來說固定利率有比較優勢,而B呢,浮動利率有比較優勢。兩公司的固定利率差值和浮動利率差值之間有 1.5% - 0.5% = 1%的差別,這1%利率差值的不均等處,就是套利機會

在現實中,信譽較高的那一方往往有更多的優勢,佔據更多的套利機會,而在這裡我們為了方便計算,假設兩公司平分套利機會,那麼就是各自0.5%。

然後公司A找上了公司B,說:「你看咱們有套利機會,咱們稍微整一下就能各給銀行少交0.5%的利息,你看怎樣?」

公司B說:「哎呦不錯哦,咋整呢?」

A就給B扔了個表格(紅色代表支出,黑色代表收入):

這個」數字上的小把戲「呢,利用的原理就是A有固定利率的優勢於是向銀行借固定利率的貸款,而B有浮動利率的優勢於是向銀行借浮動利率的貸款。然後A去給B交浮動利率的利息而B給A交固定利率的利息,最終結果就是A總共交出的是比本身單獨找銀行還低了0.5%的浮動利率利息,而同樣B交的是比單獨找銀行時低0.5%的固定利率利息。B一看我勒個去,共贏了唄~~~給力啊老濕。。。這個可以有!

發現這個套利機會之後呢,兩公司就去找銀行高高興興地簽協議(SWAP)去了。。。。

銀行這時候說:「你當我傻啊?你倆這麼一搞不是我虧了么?」

公司A就說了:「你圖樣圖森破啊。。我們把這協議簽了,要是我沒還上利息,你就找B要且,B要沒還上,你就找我來!」

銀行一想:這樣也好。。總比誰沒還上我貸款打水漂了要好。。。於是三方就高高興興地把協議簽了。。。。。

而現實生活中呢,上面表格中間那一步都是直接省略的,當三方發現套利機會,簽了協議,公司A就直接給銀行交Euribor - 0.5%,公司B就直接交6%,然後誰要沒交上銀行就找另一方就好了。


樓主的問題是:公司之間為何放著自己的優勢利率不用而去搞利率互換(Swap)?

我覺得原因也挺簡單,因為不同的公司的資產端收益類型是不一樣的,像做房地產租賃的,租金都是固定的,自然負債端也想借固定的,像有些銀行,如果放的貸款都是浮動利率的,自然負債端也想借浮動的。

至於互換這種產品,教科書上的說法一直都是什麼比較優勢啊,什麼金融魔術滿足了雙方需求什麼的。

我卻一直覺得,資本市場不願意在浮動或固定利率上給你公司低利率,肯定是有原因的,要麼是你們公司資產業務對利率敏感性太低,要麼太高,利率互換掩飾了這種風險,這實際上是一個公司take advantage of the other one,讓另一個公司承擔了自己的風險。

當然也可能是兩個公司資產相關性是負的,對衝掉了一點風險,不過,我沒認真做research,以上僅僅是一點瞎想。


互換,是比較優勢原理在金融衍生工具上的運用。

對的不說了!~

用一張圖來看看吧!~希望能幫助到你~


題主的問題是:

在固定利率市場有比較優勢的A為什麼想要去換浮動市場利率,反之,在浮動利率市場有比較優勢的B為什麼想要去換固定利率。可否比較形象的解釋一下這種動因呢?

用題主原文內的A和B倆個公司舉例。

原因很簡單,我們假設公司A業務盈收跟浮動利率相關,卻在固定利率市場有優勢。那麼公司A每年的利潤率會變得非常不穩定,現金流量也會變得非常不穩定難以管理。然而其在浮動利率市場卻沒有利率優勢。

這個時候呢,正好有一家在浮動利率市場有比較優勢的B公司。這家公司和A相反,其業務盈收卻跟固定利率相關。那麼公司B每年的利潤率也會變得非常不穩定,現金流量同樣變得非常不穩定難以管理。然而其在固定利率市場卻沒有利率優勢。

結果呢,兩家公司簽了一個swap,這樣A的利潤率穩定了,B的利潤率也穩定了。兩家公司在現金流管理上節省下來的資金和精力就變成了這個swap這個金融工具所產生的社會價值。如果只看swap的收益和支出,不考慮企業進入swap的動機的話,這種NPV為0的東西真的除了能投機以外真的沒啥用。

希望能夠幫到你。


比較優勢,有一方在一種利率上優勢更大。只要存在質量價差(QSD,quality spread differential),就能進行swap。SWAP就像曼昆在微觀經濟學中有寫到的國際貿易,一個國家即使在生產商品A和商品B的效率上都有絕對優勢,但仍然可以只生產一種商品,並通過與另外一個只生產另一種商品的國家做貿易,來使兩個國家的情況都變得更好。


借用一下那個高分匿名用戶的一個圖,我就補充一點。

感覺這像是一個數字遊戲,外圈借入比較小的和,內部協商比較大的和,然後協商利潤分配。紅色方框圈住的就是比較大的那個利率的加和,然後減去各自的利潤分配就好了。


推薦閱讀:

如何申請教育貸款(或者助學貸款)?國家助學貸款和生源地助學貸款哪個更適合?
工業園區市場方如何設計流貸方案?
「國內有追索權賣方明保理」和應收賬款質押有什麼區別?
一篇「扒一扒貸款黑幕」文章引起的反思,大家一起來說說貸款這個行業到底怎麼運作的?
銀行貸款,投資商鋪,每年租金剛好還貸款,日後租金看漲,而貸款固定,豈不是賺了?

TAG:銀行貸款 | 銀行業 | 金融 | 金融衍生品 | 利率互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