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光緒晚於慈禧殯天,中國有可能實現君主立憲嗎?

請就此假設予以分析給出理據,勿大而化之


不可能,不可能,不可能。

對於政治有所研究的人都應該有所了解,凡是強行植入與本國政治發展史大相徑庭的政治制度的,定會有一場大風雨乃至災難。無論是正面例子——在傳統君主制的中東各國引入西方民主,還是負面例子——在部落制和鬆散殖民體系的中非、海地、巴西引入帝制,無不以動蕩和鬧劇收場。而具有濃厚中央集權文化的台灣、韓國、西班牙等,都是經歷了漫長的威權政府的過渡,才勉強能夠上民主這一門檻,篳路藍縷,路途艱辛。而作為當時世界上最專制的封建王朝之一的清帝國,要想一夜之間廢除傳承數千年的中央集權跑步進入君主立憲,這是無論如何不可能的,即使慈禧加光緒加袁世凱加康梁為之全權撐腰,也根本沒有辦法撼動從上到下從上層建築到民間的根深蒂固的極權文化,這是客觀,不是悲觀。

令窺一斑,隨便舉一個領域為例子。且不談官辦企業,清末民初時整個國家的工商業都是依託官僚階級發展起來的,有規模的工商業一定要有官員或洋人為之撐腰,否則會在上下勒索間輕易崩盤或是被搭上上線的對手奪取市場壟斷。極端專制的封建統治下,中國數千年來工商業從來沒獨立過,遺毒直至改革開放後幾十年仍舊存在。課本曾說過民族資產階級不發達導致資產階級無法在中國形成氣候,這只不過是比較委婉的修辭手法。光是這樣羸弱的資產階級、這樣貪婪的權力體制,生態系統就是如此,怎樣嫁接為大英帝國商業文明量身定製了兩百多年的的君主立憲?

中國人看待君主立憲,總有一種遺憾感。為什麼遺憾?因為日本搞成了中國沒搞成,然後這個分水嶺後一個一路飛黃騰達一個頻頻在彎路中摔跤,以至於累積成百年來國家實力的顯著差距。這種思路很顯然忽略了日本獨特的政治發展史。日本從古至今就沒有過強有力的中央集權,虛君體制下連為皇室服務的太監都沒發明,遑論為此背書的各種傳統文化與哲學。且日本歷史上常年處於分裂和割據狀態,這和中國威嚴赫赫的大一統是完全不一樣的,比起中國,其更像是國度間相互競爭的歐洲。除此之外,近古日本和荷蘭一直保持良好關係,相對中國接受的西方文化更多,並且其民眾識字率非常高,黑船叩關後先進文化更為容易進行滲透,其地狹人多,每個人都無法置身危機意識外。綜上所述,在移植君主立憲和資本主義上,日本的獨特發展史使得自身比中國有了太多優勢。

為什麼以威權統治的社會主義能紮根俄國和中國?為什麼法國大革命和光榮革命會誕生在英法?為什麼納粹會誕生在德國而提前在義大利退出市場?為什麼東歐和俄國的社會主義會崩潰而中國依舊穩如磐石?為什麼中東的民主化屢屢倒退?為什麼眾多非洲國家難以形成有效政府?這些都是歷史發展和文化選擇的,說堂皇點,是人民選擇的。新的政治制度一定要接地氣和有耐心的慢慢轉化,否則一定不能為本國從上到下接受,且一定走得特別艱難險阻,而從一個數千年的東方封建專制帝國剎那化身廢除君權的君主立憲,頒布個聖旨就瞬間跳過了如此多的發展階段(現代中國君權都還若隱若現),大躍進的跑步進共產都不敢這麼寫。

-


這個問題是我的菜,等等我,大周末的,休息好了我來回答。

=======================謝謝未答就給贊的諸位======================

我這個人啊,喜歡和各種失勢的人物聊天。所謂虎落平陽被犬欺,人要得到過權力,再失去它,這時候表現出來自嘲的情緒,那就是真的可愛了。這種失勢有兩種,一種叫靠邊站,另一種叫退休。

人失去權力之後,身邊人往往再看你的眼神都不一樣了,秘書本來是跟著你混的,結果你混的這麼慘,組織上還把他當成你的人一直不提拔不調動,你還沒權力,他還沒地位,而且還跟著你,連尊嚴都沒有了。這時候秘書的脾氣比親爹還大,除了不敢打你罵你,其他的什麼都敢。當然我說的是沒什麼操守的,有操守的還會像警衛員似的,還有的等你死了之後還寫書紀念你,家裡還有你照片。當然前提是他也被組織拋棄了。如果他不但沒被組織拋棄,還被組織重用了,那你就很有可能成為他的政治旗幟,但是絕不是決策準繩。畢竟,他雖然跟你深入過基層,但是不想跟你一樣被抓住同一把小辮子。

那啥,這題是說近代史的,怎麼說著說著就說成現代的故事了。

上面說的是官場的一般性規則。說這麼多就是要表達一個意思,所謂北洋系這個概念,並不是一個牢不可破的政治集團,只不過是一個軍人黑社會而已。黑社會嘛,浩南和山雞的關係好點,山雞和包皮有親戚,包皮和大天二有來往,但是北洋諸位都混到手底下好幾萬弟兄了,有家有業的人了,都念過書,還有的留過洋,知識儲備也不允許自己把友情渲染的這麼低級。袁世凱稱帝的時候,段祺瑞是第一個反對的,馮國璋也不熱情,張勳哼哼哈哈也沒接下茬。老兄弟幾個也沒多鐵瓷。

大傢伙出來混,跟老大你吃香的喝辣的,是因為老大你真能給我們好處。袁世凱被載灃廢的時候,老哥幾個沒一個人敢站出來說,來,跟我走,進京。等到袁世凱復出的時候,馮國璋還傻乎乎的想要往上爬呢,袁世凱的命令他也裝著領會不明白,直接聽北京的指揮直撲漢口,眼看著革命軍就要被剿滅了,袁世凱比黃興還急,連說老弟你別玩了。馮國璋這會都被隆裕太后愛死了,各種封賞,各種給錢,甚至錢都不經過袁世凱了,直接給他了。老馮也真上心了,發電報說太后啊,老袁不出力,我來,我自己就能把武漢收了。袁世凱氣壞了,差點派人辦他,這要辦了,以後春晚就沒有那位我想死你們啦,觀眾朋友們。後來袁世凱各種威逼,各種節流,才算把馮國璋給摁下了。

所以我說,別信什麼兄弟。小時候我就愛跟打架的小戰友們往來,我爸就往死里打我,現在我覺得:爸,打的輕啊,要不我早考上北大歷史系了。

現在回到正題,光緒悠然地參加了慈禧的葬禮之後,他會幹什麼。

他早年是不愛隆裕的,但是瀛台那美麗的景緻和無盡的孤獨,也讓光緒這個帥氣的小夥子對隆裕下了手,反正我是下不去手的。當然,有人說隆裕一輩子都是處女,這事起居注也沒記錄,內官也沒法划船去瀛台聽動靜。不過兩個人養小動物挺開心的,光緒爺後來對她也慈眉善目,光緒爺也是個善良的人,看蠶一代代繁衍,說不定就幸了皇后一次,也並非不可能,咱們爺們這輩子,誰還沒有過捏著鼻子當過雷鋒的事呢,想必「莫須有」吧。當然後期光緒的身體很差了隆裕才去陪伴的,但是希望有吧。

光緒和隆裕的關係平穩,對慈禧太后死後的宗室是有非常大的好處的。慈禧在晚年對光緒的失望和怨恨是全方位不可逆的,但是她依然選擇了載灃的兒子作為繼承人,讓載灃攝政,證明她並未昏聵到不可挽救的程度。老太太挺開明的,但是就是脾氣來了就任性。誰家都有這樣的老太太,她要吃營養葯你說媽那是騙子,老太太來一句:放心吧,我死了我的錢都是你的,不差這點。這時候你就沒話接了。

====================等會啊,怕崩潰,繼續寫=======================

所以啊,從這點看光緒不是熬不過慈禧,而是有人不希望他回來。前兩年科學家給光緒屍檢,頭髮上汞超標。凡是汞超標,絕不是拿一漏斗這麼灌進去半斤得出的結果,而是一個漫長的下毒過程。而且光緒晚期的癥狀也是汞中毒的現象,而且無子嗣也有這種可能。但這不像是李蓮英乾的,因為李蓮英和光緒的關係在光緒幽禁之後反而非常緩和,尤其在逃難途中李蓮英對光緒也是非常照顧的。如果是李蓮英害死的光緒,載灃是不會讓他活到1911年的。

如果光緒熬過了慈禧,他也是一個汞中毒,腎衰竭、神經系統衰竭的病人。最重要的是,他沒有子嗣。最後還是要歸位於溥儀。

至於袁世凱,1908年的袁世凱其實挺牛的,親戚朋友遍地都是。徐世昌接管了日俄戰爭之後的東北 ,四川那邊端方是他親家,北京這邊楊士驤是戰友,咱老袁可是從朝鮮戰場回來的,咱老袁可是手拿駁殼槍平趟平壤的袁督軍。再說了,載灃要辦袁世凱主要的原因是軍權。宗室想要在預備立憲之後依然掌握國家實權的話,最重要的就是北洋軍權。庚子之變大家也都看到了,老佛爺去的時西安,這時候南方几個省搞東南互保不說,還有幾個爺已經開始電報討論一下建國大業了。幾個總督覺得洋人要滅大清,但是我們得保中華啊,乾脆啊,民國了吧。後來一看形勢有緩,這個討論就終止了。但是老佛爺心涼了啊,心說張之洞啊、劉坤一啊,你們可都是我點的進士啊。從這以後,實際上軍權上老佛爺是收著的,回北京之後,各省的軍頭就都改成滿人了,一改太平天國被滅之後漢官半壁的情況。當載灃要殺袁世凱的時候,張之洞挺不爽的,慶親王也挺不爽的,日子過的不挺好的嗎,為啥要激化矛盾?統治階級都一樣,能混就別鬧,能過就別吵,穩定壓倒一切。

所以說,就是光緒沒中毒,挺過來了,他也不能殺袁世凱。為啥?說說戊戌變法的老賬。其實老袁挺冤枉的,譚嗣同這一根筋來找我,我手底下就七千人,你大仙讓我帶著他們進北京勤王,或者搞閱兵兵變。我知道這事了我是干還是不幹?幹了吧,出事的時候傻逼我一個人,到時候你們都哪去了。不幹吧,我就必須得舉報,要不你咬出我來我也是騎牆觀望,也沒好下場。一個官場老混子遇到了一個傻逼,這時候他一輩子的政治智慧都沒用了。一個五歲的智商的傻逼把你拉到他的那個智力層級,然後用他在那個層級的豐富經驗把你打敗。

光緒剛知道這事的時候,恨死袁世凱了,但是十年過去了,他要不是弱智的話,應該能想明白。有人說他給載灃寫紙條說殺袁世凱,這個也不能不信,只能說光緒心智不成熟唄。

至於說憲政,那就算了。這事跟個人性格、政治理想無關。你把華盛頓托生過來他也不能憲政。因為權力布局不穩定!英國第一次憲章運動,幾十個貴族把約翰國王給逼在那簽署憲章了,他也沒憲政啊,扭頭找僱傭軍去。那為什麼從荷蘭回來的兩口子就可以憲政了呢,因為權力真的不在你這了。你讓光緒憲政,那總理是誰,怎麼選?以當時的權力布局,那必須是英明神武的袁世凱啊。這哥們在朝鮮戰鬥過,獨當一面。在國家危難之際收復了天津的管理權,維護了國家的統一和領土完整以及主權完整。在直隸修鐵路。在北洋編練新軍鞏固國防。在山東剿滅義和團民間邪教組織。這是知識分子多麼熱愛的領袖啊。他要選舉肯定成啊,而且後來各省選總統也就是他啊。你要是光緒你不願意這麼干吧,那選誰,載灃?那還不是父子兵夫妻店兄弟連嗎?

光緒爺在瀛台看了不少書,還有孟德斯鳩的《論法的精神》呢。估計如果複位會是個開明的君主,而且會有一定的改革動作。比如組織一個大清國家軍事領導小組,大清報業領導小組,大清經濟領導小組什麼的。

北洋那幾位爺,也都是老式的軍人,也都可以挖牆腳,如果光緒健健康康並處理好他們的關係,在掌握軍權之後,可能會有所作為。但是如果他敢有憲政的作為,那麼他的弟弟,就立刻會成為他的敵人。

一個政治體制行不行,永遠不在一個人活不活。


有可能。但很難挽救滿清倒台。

光緒的確是有宏圖大志,不想當亡國之君的。他也希望借戊戌變法掌握實權,實現君主立憲。

維新失敗後被軟禁在瀛台,他其實是在跟慈禧耗時間的。連袁世凱都在擔心。畢竟正常情況下,慈禧肯定是要死在光緒前面的。

所以在瀛台軟禁處,他仍然在研究外國法律,為復出作準備。

維新變法光緒太年輕,衝動求快。但十年之後,他絕不會再像十年那樣。

但袁世凱也知道,如果光緒上台,第一個被砍頭的一定是他。所以,他肯定是沒路走的。要麼反,要麼死。

袁手執北洋六鎮,如果造反,可想而知。

戊戌變法後,外國勢力其實一直都是比較青睞光緒的。為了維持在華利益,不排除外國會幫助光緒掌握實柄。

而載澤,端方等滿清實權大臣其實也是迫不及待地希望實行立憲的,他們一開始就是比較反對預備立憲十二年之久的。

所以,分析光緒能不能成功立憲,首先就是他能不能真正掌握實柄,成為眾望所歸的立憲推動者。在1908年,袁世凱如果造反,時機是不夠的,很難成功。所以光緒上台的可能性大一點。

光緒是希望走明治維新的路子的。但是,明治維新之前,倒幕運動幾乎倒掉了所有守舊勢力。而清末預備立憲時,朝廷的那些反對勢力,連袁世凱尚且無能為力,光緒更難搞定。況且這些大臣,本來就是光緒上台的絆腳石。

守舊勢力不除,即使君主立憲建立,改革也很難繼續。光緒太過猶豫,推動改革實在是不如袁世凱這種手腕能力過硬的人的。

所以,即使光緒上台,也可能只是為滿清多續幾年命而已。後續該發生的,依舊難逃過。


當然不會了,以光緒皇帝在戊戌變法中的表現,足以證明這個人智商情商都非常有限,基本什麼大事兒也幹不成。


光緒的錯誤不在於壽夭,在於幼稚,慈禧是鄙視他的智商的。


如果光緒晚於慈禧殯天,中國有可能實現君主立憲嗎?

答:可以。

因為矛盾已經轉移。

政治追求的就是政治一元,就是權力。

君主立憲相當於君主把權力交出來,交給議會。

這個時候的光緒就不再是眾矢之的。


誰邀的我?我不是很了解這東西啊,不是應該是都是婦科疑問什麼邀我么?

隨便說說吧~

清末建立議會完全是不可能的。

1, 議會不是一天建立的,只有具有一定權力的議會才可能架空王權

對比英國,英國議會從六世紀(南北朝)就有了,那時候叫Witenagemot。由於英國當時也是一個比較紛亂的局面,但是當時英國還是集合當時三島上的七個國家(是不是冰與火之歌既視感),擁立了統一的國王,建立了御前會議,也就是這個Witenagemot,至今不曉得怎麼翻譯。

一直到1215年貴族起義逼迫英王簽訂大憲章,所謂的議會仍然只是位於王權之下,但是有能力於王室分庭抗禮,在大憲章這一議會權利高潮之後議會迎來的是一段低潮期,也就是英國王權空前強盛的都鐸王朝。都鐸王朝期間議會唯一稍微有些用處的地方就是被亨利八世利用進行宗教改革。伊麗莎白一世更是在位期間廢黜議會十分嚴重。

如果不是英國王室時不時要用一下議會,早就解散了這破玩意兒了,任何統治者都不會想和別人分享權力。

直到查理一世再次召開議會,議會才具有相比國家更大的權力,然後王權被推翻之後是進入克倫威爾專權時期,然後是斯圖亞特復辟,最後才是光榮革命之後訂立了《王位繼承法》和《權利法案》。

這說明英國的君主立憲制通俗地說,是資產階級和封建貴族誰也干不過誰,並且長期處於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情況,所以才產生了兩方勢力相互纏鬥最終妥協的君主立憲制現狀,而當時英國國王是找了斯圖亞特家中不太可能繼承王位的瑪麗二世,等於是隨便找了個第三者來當國王,這樣才完全架空了王權,甚至都能出現夫妻共治的怪相。

中國當時清政府雖然已經在太平天國時期放鬆了軍權,出現了漢人(比如曾國藩)的軍事集團,皇權開始出現分裂,到清末北洋集團被袁世凱所掌控,當時中國是一個名義上由清政府集權,軍事上由北洋集團集權的國家。這就是一個東風壓倒西風的情勢,天下今天是愛新覺羅家的,明天就可能是袁家的,怎麼可能隨隨便便讓一個多出來的維新派君主立憲?清政府進行準備立憲也實際是和北洋派別或者其他有軍事政治實力派別之間的妥協。維新派在當時算是什麼?此時此刻真是應了那句「百無一用是書生。」

一個人被一個強盜勒索了,這時候突然出現一個流氓來掏他的口袋,不管是這個被勒索者還是強盜都不會允許吧?、

推翻清廷其實大部分是北洋軍的作用,袁世凱依照清廷命令攻打漢口的時候把革命軍打的不要不要的,袁世凱此時已經是北上可以打清廷,南下可以打革命軍,他要當皇帝沒人能跟他爭,怎麼可能允許有君主立憲來分食權利?

2, 清政府從民族情感上不能夠被允許作為國家象徵

如果是袁世凱專權,保留清廷稱號,也有可能日後這個帝位能夠苟延殘喘活到建立共和,這時候如果有好事者說我們還是尊重傳統吧,大家一看不反對就保留了這個皇帝。

而且當時清帝退位詔書里是這麼寫的,「特率皇帝將統治權公諸全國,定為立憲共和國體,近慰海內厭亂望治之心,遠協古聖天下為公之義」。

至少當時清廷和袁世凱之間達成的是一個名義上的君主立憲,袁世凱專權,擁立保有優待條件的清廷為國家象徵。

當時不管是革命黨還是北洋軍閥都還是承認清帝的,因為各方勢力還不是很穩定,雖然袁世凱佔有絕對優勢,但是清廷瓦解後各地前清勢力(起義清軍),南方勢力也有一定地位。還有北洋軍內部勢力也是同床異夢,君主立憲制也就是只能存在於這種各方勢力比較均衡並且相互制衡的情況下。

就連民國政府制約小朝廷也要發布一個「維持國體建議案」(當然這個建議你必須聽)。

但是當時溥儀幹了一件蠢事,就是上演張勳復辟的蠢劇。就算是要復辟至少要有相當的實力和一定的影響力,結果碰上一個張勳這種(估計是武俠小說看多了)人,結果十二天被剿滅,進一步降低了皇室的威信。

這才有了馮玉祥發動的北京事變(區別於1861年的北京政變),況且馮的這出醜劇也只能稱得上是事變。馮玉祥進入北京,驅逐了清帝,從此皇帝徹底消失。

馮玉祥驅逐清帝有兩個目的,一是求財,進宮後馮玉祥部將大量宮中財物據為己有;二是造勢,馮玉祥希望能夠通過這個行為掌控華北形勢,然後他電邀了孫中山,孫也藉機頒布了《建國大綱》。

但是想入住華北的馮,和想借馮之力掌控全國的孫都沒有聊到,馮玉祥也是個廢柴,根本無法控制局面,這才有了馮玉祥之後被趕出北京。

不管如何清帝是沒了。這第一是由於清帝在當時已屬小眾,完全沒有任何勢力與威望。第二是當時國內要求將滿族帝嗣驅除的呼聲也很高,驅使馮玉祥去摘這個果子。其實當時很多人都想摘這個果子——又能贏得支持共和的名聲,還能夠在民眾中賺取「驅除韃虜」的美名,還能夠獲得宮中財物。只不過是馮玉祥恰好因為直奉戰爭有機會進京而已……

就是想想也很好理解,怎麼可能一個漢人為主的國家允許一個幾百年前屠殺過本族人的外族人在自己的國土上保有一個雖然無實但是有名的小朝廷?

其實中國不能立憲和慈禧光緒誰先死沒任何關係。中國帝制的消亡從袁世凱執掌北洋開始就已經註定,說的更早,從咸豐「飭令各省舉辦團練,以助攻剿」那一刻就註定了,再早一些,從清軍入關廢除明帝,厲行剃髮易俗,揚州十日江陰百日起就已經註定了。


首先說所謂的記載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十一月十四日,宮中傳來消息光緒皇帝在瀛台駕崩。此時七十四歲的老佛爺已經一病不起,在確定光緒皇帝咽氣以後,老佛爺撒手人寰。

從單一結局來看老佛爺撐到了,贏了,光緒也許再挺一挺,中國歷史就會改變!而事實卻是:這是一個註定的結局。因為光緒皇帝早在三天就死了!

近年的法醫鑒定是光緒皇帝的頭髮中三氧化二砷超標,明顯為非正常死亡。

其次,老佛爺在十一月十二日就令太監接溥儀入宮了,並且隨後宣布了「載灃為攝政王」並且明確表明了自己的位置:大權獨攬!

所以很明顯的是慈禧早就準備了光緒要死的這一個結果,而不是再等光緒死。

光緒三十四年初夏,光緒皇帝身體狀況急劇下降,宮裡早就有了這個風聲。而只是慈禧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死來得也這麼快!所謂七十四,八十三,兩道坎啊


中國在這之前是封建專制,高度集權的國家。君主立憲的本質在於用市民的議會政治替換地主集權政治。議會政治需要各類政治勢力,且他們之間必須存在有效的競爭制約機制。中國當時的土地所有制,工商業發展形勢,無法形成相應的政治勢力,官僚資本吸收整合了一切,官僚集團怎可能做到將權力拱手讓給那些懵懂小民,所謂,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儒家的聖王理想已經浸透了古人的思想。皇帝有心,百官不許。


光緒擺明是被毒死的吧,活個毛哦


這個基本不太可能。

光緒如果捱過了慈禧,把光緒年又延續了十來年,要君主立憲也不太可能,原因得從內外兩方面來看。

首先得看看光緒自己。瀛台關押這幾年,他的身子骨都虛了,根據後來研究發現,光緒這幾年都始終處於慢性中毒狀態,就是說,太后老佛爺壓根沒有打算讓他活到自己生後。這裡換個電視劇思維,中間有關鍵人物良心發現,調換了毒藥,讓光緒皇帝安安穩穩活到了太后老佛爺駕鶴西歸,然後重新親政。

那就看看光緒皇帝自身的工作能力。說到光緒皇帝的工作能力,可以說是所有君主立憲制的專業人士靈魂附體,繼承了所有君主立憲派的光榮傳統:說不合時宜的話,做不合時宜的夢。君主立憲派里,康有為和梁啟超是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譚嗣同是一根筋的莽漢,剩下的都是些上不了檯面的小角色和手中沒有實權的空頭支票。而光緒皇帝就是個手無縛雞之力的莽漢,他即便是主政,手裡沒有實權,部隊不聽他的,大臣不聽他的,這都是白搭。

其實要說效忠清朝,那個時候還是有的,比如馮國璋先生。但要說到多麼效忠的程度,這就要打個問號。而且到那個年月,思想界還是比較尖銳的,民眾里有支持憲政的,也有支持皇帝登基的,你說君主立憲這麼複雜的學術知識,大傢伙也搞不太懂,所以真的說起來支持的人也不多。而且這個憲政,後來證明也存在問題,孫中山在南方鬧革命,真的就是「鬧」,老百姓看著跟過家家似的。傳說中的鎮南關起義,其實就是佔了一個荒涼的土包子,後來被當地縣政府派了一支業餘武裝就繳械了。

袁世凱當皇帝的時候,張勳搞復辟,後來說起來覺得荒唐,但是在當時不是沒有人支持。有名的「洪憲六君子」扛把子楊度,老爺子就不信憲政那一套,天天罵什麼總統總理是瞎胡鬧,當然想不到的是,老爺子臨終前居然相信共產主義了。一個經歷了世界上最漫長的皇帝當權的國家,要忽然相信洋鬼子說的規矩,是不太可能的。而且當時革命黨人宣傳革命的方式,也非常可笑,他們幾乎不做基層宣傳工作,所以大部分老百姓也不知道憲政是個什麼玩意兒。

辛亥革命爆發的時候,武漢三鎮的起義軍打開政府銀庫,發現裡面錢財還不少。以前我們上學,說滿清腐敗國庫全賠給洋鬼子了,其實從慈禧實施《預備立憲》開始,下頭人幹得也還不錯,至少華中華南一帶,到辛亥年的時候國庫還是足夠用的。關鍵問題在於,當時掌權的是滿清皇族,但真正的實力派都是民間買辦勢力,這些人大部分都是漢人。

以前是滿人牽著漢人的鼻子走,現在是漢人牽著滿人的鼻子走。但是滿人不願意,江山是他們的,他們還抱著必須牢牢抓住實際權力的頑固思想,這才導致了核心統治階級的崩潰。而這些矛盾,不管是慈禧還是光緒,都是解決不了的,強勢任性到慈禧這樣的主兒,晚年都被迫承認《預備立憲》了,而且《預備立憲》里大部分的調查資料還是她欽點的通緝犯康有為寫的。

還有以前書上講,袁世凱多麼陰險,其實也沒有那麼誇張。辛亥革命馮國璋南下鎮壓革命黨,老馮沒有跑去找袁世凱傳小紙條,更沒有故意拖延。問題出在當時的統帥蔭昌,這哥們兒坐在火車上南下,半路碰到種地的大叔大嬸以為是革命軍來了,嚇得一溜煙就跑回了北京。統帥都嚇得尿褲子了,馮國璋還怎麼帶兵往前沖,滿清皇族沒有人能出來收拾這攤爛泥,這才想起來搬袁世凱這個救兵。

這麼亂的世道,就光緒皇帝的業務能力,他還真的不行。


從歷史上來看我們國家好多時間的節點是可以大逆轉的..

時間節點1.大清軍民忽然發現,就算土槍弓箭,只要不斷游擊騷擾也可以拖延英軍的速度。他們遠渡重洋給養不足,只能草草撤兵。

時間節點2.南京條約簽字時,英國使臣要求加一條十年後可以修約,大清使臣極力阻攔。

時間節點3.北洋軍拚死力戰平壤,誓死守衛威海衛。最終竟然將日軍擊退。

時間節點4.光緒皇帝忽然間覺得新政有些實行的過於莽撞,需要暫緩一下。

以下省略一萬字...

當然我們都知道這些並沒有,武昌槍響,不過是個壓垮大清帝國這匹瘦馬的最後一根稻草。這匹瘦馬已經背負太多...歷史沒有如果,也不存在假設。可以力挽狂瀾的瞬間有N多個,但都被一一錯過了。人有人命,國有國運,天道所致,人力難為。


先總結,光緒帝假如不死,大清國估計就不會亡了(這裡的大清國就九十九的可能性為君主立憲制國家)

光緒被囚禁的那幾年讀了很多很多西方變革立憲的書,這足以說明光緒帝是真正崇尚君主立憲的皇帝,當然這裡面也有他的政治理想,也不全是為了大清和人民。(君主立憲國的思想有了)

光緒帝如果不死,估計他會籠絡袁世凱,歷史上袁世凱背叛光緒帝的說法一直沒被公認,還有少數史學家認為不是袁世凱告的密。即使是袁世凱當年背叛的光緒,光緒1908年也有36歲了,他應該不是十年前的那個魯莽的皇帝了,在被囚禁的這幾年,他估計已經練就了城府,也成熟了,因此,他不會找袁世凱的麻煩,他知道袁世凱對他有用,他也不會很著急的變法了。袁世凱不是老古董,他一直支持變法,如果光緒找到他,再加以物質上的誘惑,袁世凱很有可能會效忠光緒帝的。1908年,慈禧死了,榮祿死了,李鴻章死了,劉坤一死了,張之洞也快死了。這時候朝廷最可能有實力阻止光緒變法的已經所剩無幾了。找上袁世凱,再找幾個死命效忠自己的官員(不管是否支持變法,只要不反對,完全效忠自己就行)。這時候,光緒有可能召回康梁,雖然當年康有為坑爹,但是光緒帝十有八九會找上他的(個人對譚嗣同的死感到十分惋惜,如果譚嗣同有康有為不對就開溜的想法該有多好,譚嗣同和楊銳我個人認為是有能力的人),其實這時候的光緒已經不是離不得康梁了,他應該有自己的想法了,康梁頂多是顧問。同時,加大力度打擊革命派,這點絕對必要,一個政權要想不倒,必須打擊反對自己的政權或政黨。一切準備的差不多的時候,慢慢實行立憲,用五至七年差不多。立憲之後,光緒將會成為神,拯救國家的神。(以上均為YY)

最後一點,1912年的民國不見得好過1911年的大清,如果不革命,大清是能走上君主立憲制軌道的,也不會有後來幾十年的內亂。但是,歷史這東西,車輪滾滾向前,不能倒退,不能重來,假設又有多少意義呢?(雖然我曾幻想穿越,輔助光緒皇帝變法圖強,收拾舊山河)


不可能。

太平天國運動之後清廷皇權隕落,地方武裝崛起,難以實現軍隊國家化,加以地域間政治經濟發展極度不平衡,使得君主立憲沒有強有力的基礎與保證。


不會吧

感覺戊戌變法也只是光緒利用來上台的一個籌碼

一旦上台,影響到皇位的還是會趕盡殺絕

君主立憲?呵呵……


看新聞了嗎?科學家檢測光緒的衣領,檢測出了砒霜的成分。所以,慈禧不會讓光緒比自己晚死的。


非專業胡侃,輕噴。。。

首先我的看法是不能

最大的問題是君主立憲的群眾基礎基本是0

這裡的「群眾」不僅僅是田裡種地的老百姓,而是泛指一切有理由支持以「君主立憲」為標誌的一系列社會制度變革,包括而不限於廢科舉以興學校,圈土地以興工業,收軍權以歸中央。

第一個要求士大夫(文官)不會同意,第二個要求地主不會答應(封建制度下真正的「民意」),第三個要求已經嘗到甜頭的地方軍隊(武將)不會接受。

然後除了這三股當時最大的幾股勢力外,貧農長工以及最早的一批工人階級,他們的發言權很弱,對自身處境的認識嚴重不足,文化程度很低,概括來說就是「尚未覺醒」。而滿族的皇親國戚們面臨著被奪取特權,是直接的既得利益受損者,也是光緒立憲的正面敵人,自然不能指望。

那麼這種情況下有可能支持立憲的又會是哪些人?有兩種:一種是出過國、切實感受到變法迫切性、但是對中國政治環境不甚了解以至於沒有辦法化理論為實踐且人數極少難成氣候的熱血海歸青年,代表人物早期孫中山;第二種,不知道也不關心「變法」為何物,僅僅是將其當做一個營銷概念搏出位的野心家,代表人物康有為以及歷史上的光緒帝本人。

也正是因此,戊戌變法不過是場鬧劇。

如果光緒帝能延壽20年,有兩種可能性比較大,一是把這種鬧劇再來幾次,運氣好的話說不定真的能當亡國之君,還有一種可能就是碌碌無為鬱鬱而終了。

至於為什麼清之後的民國就「建成」了明明沒有任何群眾基礎的資本主義了呢?

我想說咱們的歷史教科書把那段軍閥爭霸的歷史定性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而不是「半殖民地半資本主義社會」並不是沒有道理的


問題是根據現代檢測技術證明光緒皇帝很有可能是砒霜中毒死亡……你怎麼讓慈禧死在他前面?


光緒不知道自己作為皇帝應該做的,乃是因為皇帝兩字的分量,需要他扛起所有的責任。

哪怕是自己推翻自己的王朝,也不能辜負天下人


就是想說一句,光緒根本不信任康黨。直接出列,回答水分太多乾貨太少,沒幾個真正了解光緒。


推薦閱讀:

毛澤東和蔣介石表示欣賞和崇拜曾國藩的原因分別是什麼?
蔣介石和毛澤東懂外語嗎?
蔣不反共,國民黨在大陸會亡嗎?
最早訪華的西方特使是如何與中國皇室交流的?
清朝退位民國建立算不算禪讓?

TAG:歷史 | 中國近代史 | 君主立憲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