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與影評與文學作品如何去閱讀理解?

最近看了不少電影,影評。(以前也看了不少)。總感覺看完電影感覺不錯,看了影評心裡就不舒服了。~~~難道剛才我沒看懂?原來這個電影講的是這個?價值觀原來是這個?原來這個電影這麼爛?我沒看出來是不是我也很爛?~~~~說完了,我就納悶了,難道電影拍來不是給我們普通人看的嗎=-O?難道一個簡單的電影,簡單的道理,非要有這麼多什麼價值觀啦,引人向惡啊~~~比如說富春山居圖,我感覺劉德華演的角色不錯啊,親情愛情我很觸動啊。佟大為的定位不就是個小時候受到刺激的概念么,很多人受到刺激之後可能忍,可能奮發向上,但他演的角色偏偏走了極端,難道木有道理嗎=-O。還有,我感覺這個電影畫面和部分情節有些嘩眾取寵,使得主旨沒有那麼突出。但是並不導致我對整個電影包括劉德華角色的否定。一個影視作品有點缺點也是可以理解啊。我看完這個電影,對親情愛情國家利益有了不少新的思考。但是感覺電影關於科技和特效方面有些喧賓奪主。差不多就這樣了。這是我作為一個觀影者的看法。你呢=-O~~~~對了,我感覺這個有點像讀文章,我看了一篇文章,說不上完美也說不上太爛,但帶給我很多啟示。這時候不少人開始針對這個文章開始分享,做閱讀題,並且寫出標準答案。我表示,即使如此,我們是不是該給這些跟標準答案價值觀等不符的文章一些理解一些支持呢?~~~終結,第一次提問,詞不達意,望多諒解


如果你內心對於《富春山居圖》具有相當的欣賞和肯定。我覺得,你就沒有必要糾結於自己的審美和大眾評論之間的差異了。因為,你真的是一個特別的人。。。


真的沒必要糾結。


一個作品完成之後的價值要靠與受眾互動產生,每個人的感受都有差異,只是感受與感受交集的部分形成了主流感受;一百個人看了一部電影,九十個人都覺得爛到了根本是一種全方位的資源浪費,難道另外十個人肯定也覺得電影爛?九十九個人覺得爛,那一個人不覺得就是傻x嗎?


要知道這世上存在一種海綿人,就算是果醬經過ta、一塊肉經過ta,ta也能從中吸收到ta需要的那一點點水分;當一萬個人說看、一瓶果醬時,ta說有水有水呀,十萬個人說喏、一塊大豬排或大豬排富含脂肪時,ta說有水有水呀。ta並沒有不對。

那一萬個人、十萬個人當然也沒錯啊,他們就是需要果醬、需要肉、或需要果醬的糖分、需要肉里維生素B的人啊,他們對於這些的期望和關注已經無需注意到水分了,而海綿從任何東西中都能吸出水來的本性既不代表ta不需要糖分也不代表ta不知道有糖分更不代表ta否認了果醬,說不定就是剛好吸到水而已啊。


就像提主的發問,有人會覺得你欣賞水平有限、有人會覺得你可能是劉德華腦殘粉、有人可能會覺得至少你很善良看的見那些人的辛苦、有人覺得你勤于思考勇於反駁、有的人…我沒有什麼想法,誰也不能強迫我有一個想法。


最後,我想說,我不認為富士山居圖是個好電影,不管它給了你多少啟發。原因在於它的確讓我有種被耍的感覺,最起碼那凌亂的剪輯邏輯漏洞無下限的設置讓我沒辦法認為這是一個優秀的電影團隊的作品。


所以我認為能形成一個主流認識不是平白無故的,大眾的任何一員不應站在某制高點挾持任何異見者,小眾異見者更不需要忤逆自己的內心或求意見認同(單指在主觀感受、沒有嚴格定義是非對錯的事上,不指諸如伽利略比薩小球實驗驗證客觀事實方面)。比如只要你有獨立認知都值得尊重。


就別糾結了。


你就別糾結這些了,如果你認為影評會影響你的價值觀,那你就自己嘗試著看完以後寫寫感受吧,看看影評人與你的角度,審美到底有何不同,在對比中說不定能學習到更好的東西~


多看好電影,再回頭看《富春山居圖》,你會自己找到答案的。

很明顯一個例子。前段時間我看完《催眠大師》(因為理髮時被小妹聊天劇透所以含淚沒有去電影院),看完後覺得還不錯,在豆瓣看評價解讀,有人提到了《搏擊俱樂部》。想到這部經典電影拖拖拉拉看了好久還剩一個小時沒看完,索性乾脆連著去看,看完後大呼真爽,這次再看到豆瓣上《催眠大師》的頁面,頓覺索然無味,立刻關掉。當然很多片子個人愛好原因會有不同評價,比如我心目中姜文電影第一位的《太陽照常升起》評價就普遍不高。但要看到,很多片子「爛片」屬性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看電影需要眼界,就像登山才能望遠,《富春山居圖》這樣電影絕不是山,土包都不是,頂多算是盆地,你站在裡面是看不到別處有什麼好風景,當然會覺得這樣也不錯。多去找找經典片子,什麼IMDB的TOP250,或者奧斯卡最佳影片合集,等你刷了一遍後再去看一些片子,相信會有更加貼合的看法。


「我有兩個觀眾,一是西方的大師,二是中國老百姓。二者之間差距太大了,如何適應?是人情的關聯。我的畫一是求美感,二是求意境,有了這二者我才動筆畫。我不在乎像和漂亮,那時在農村,我有時畫一天,高粱、玉米、野花等等,房東大嫂說很像,但我覺得感情不表達,認為沒畫好,是欺騙了她。我看過的畫多矣,不能打動我的感情,我就不喜歡。」——吳冠中


問題的點在於,跟別人的理解不一樣沒有關係,關鍵是要去了解和思考為什麼會理解不一樣,而不是只是覺得不舒服和智商受辱的樣子。當然,如果能知恥而後勇也是好的…

當然這也可以理解為對於「預先失敗」的本能抗拒。這樣一來似乎這個提問就變得有意義起來了呢…

-----------------------------------

另外同學,你準備考公務員之類的嗎?

確實詞不達意,建議多在課餘時間練習閱讀理解題,畢竟主旨大意的理解概括能力還是很重要要的。

以及如果出題

電影:影評,文學作品:( )

a. 閱讀理解 b.文學評論

答案應該選b為妙呢…

再以及,這也從某個角度反應出了,某些「影評」寫得就跟閱讀理解題一樣無聊,建議題主儘早告別這類「影評」,閱後不適感或有一定程度緩解。

如果某些電影都不能讓題主不適,其實說明題主還挺寬容大度的;反而對其的批評讓題主不快,那不如觀影后謝絕閱讀一切影評,觀影體驗從此和諧。

祝早日告別不適,觀影愉快。


理智上我一向認為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強加到別人身上,樓主有自己的想法也是值得點贊,但在實際操作中,我有時候還是會對想法和我實在不一樣的人忍不住會有這樣的感想,「這傻X,竟然這麼想這件事"或者是」這都看不懂,沒文化真可怕"之類的。。。所以樓主,如果你不是個內心特彆強大毫不在意別人看法的人,有些事情自己想想就可以了,千萬別說出去。。。


評論本來就是主觀的。

不同時間,不同人對同一個文學/影視作品的欣賞,有可能只是淺嘗輒止,也有可能是細嚼慢咽,有些甚至達到吹毛求疵的地步。這一切都會導致最後你所看到的評論五花八門,所以我還挺驚訝題主覺得影評書評能有「標準答案」的。假如把某個影評/書評當成標準答案,你這次「答對了」,下次還會遭受挫折的……這種問題上不要試圖「推己及人」,你會輕鬆很多。

希望題主有了解其他看法的耐心,也有保持自己態度的自信。


我覺得,在任何時候都需要自己獨立的思考。

對電影的評論,解讀是很帶有個人氣質的東西。

我考編導的時候老師說:我希望看見你文章里獨特,有亮點的地方,這樣就夠了。


其實,真相是,很多導演拍的時候只是純粹覺得這樣拍好看而已。僅此而已。


謝謝大家的建議,我喜歡知乎這個地方~~~其他地方雖然也不錯,但總是缺乏一點嚴肅認真,更多娛樂調戲搞笑。還有,我對這個電影沒有相當的認可,欣賞~~只是感覺一般般啦,不至於叫爛。


.....把影評留著,過個一兩年再看一遍電影,結合那時的閱歷再看一遍當時看不懂的影評。


其實凡事都是有個對比才知道好壞,當看多了好的電影,你才知道差的電影差在哪。 其實我不覺得這是價值觀什麼的差別,而是鑒賞水平高低的差別。而鑒賞水平是隨著看更多更好的經典電影而不斷提高的,比如以前我什麼電影覺得好看,都是看熱鬧,覺得沒啥差別。但是現在終於可以有鑒別的看電影。比如《環太平洋》雖然視覺感官很棒,但我覺得劇情太簡單,不喜歡。《這個男人來在地球》雖然場景簡單,就是一堆人在聊天,看卻讓我覺得開闊思維很震撼。

其實不用糾結,不管別人怎麼說,好的,差的都看,慢慢就有了自己的辨別和品味。


這麼說吧:你認同的這些並不是我否認他的理由!你感覺不到他有多壞就是因為在你心裡還沒有形成對比!你知道可以拍得多好才能評價他拍得多爛!影評首先看的是其中能夠貼和情節的內容,其次看影評作者是根據現象得結論還是根據結論找現象。隨後你再看作者是否能發現更多的細節!結論對作者來說是重要的,對讀者來說是次要的。但願你能從別人的影評里找到你應該贊同!


能把自己看高潮的就是好片。不要偽裝高潮,自己爽才是最重要的。一萬個人爽了,你不爽,對於你來說就是爛片,反之亦然。


推薦閱讀:

有哪些越長越好看的明星?
香港的殭屍片為何近乎絕跡?
《雷雨》最能吸引大家,最核心的地方在哪裡?使它經久不衰的是哪一條感情線?
如何評價VHS錄像帶?你們都用錄像帶看過些啥?
《唐頓莊園》中,二女兒Lady Edith Crawley為什麼不受歡迎,甚至無處立足?

TAG:影視 | 影評人 | 電影產業 | 作品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