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00後知道閏土與猹的故事嗎?並對這個感興趣嗎?
暑期調研作業,搞一個問卷調查,這是其中一問,望有知道的朋友能解答一下,謝謝!
現在的00後肯定知道,但是感興趣就未必了,甚至許多的語文老師本身都不甚了解魯迅先生
受網路上某些嘲諷的影響,現在的中學生們已經不認識那個一個人挑戰整個民族的人了。
我老爹在我四年級的時候給我買了一本魯迅經典全集,挺厚的一本,跟「繡像全本三國演義」差不多厚。買過來之後,也就是隨手翻翻,然後就啃三國去了。直到暑假無聊,才重新拾起魯迅先生的文章。當然,也是隨手翻翻。畢竟不在先生那個時代,有許多東西是無法徹底理解的,但還是看某些文章看著津津有味,就像是在說現在一樣。我五年級還中二地把魯迅先生的《起死》改了下。改成了巡士把莊子的衣服扒下來給了那漢子【我知道原意肯定不是這個】
《孔乙己》跟《阿Q》不敢說全看懂了,但我為什麼感覺先生的雜文有種哲學風?
這回期末考試作文寫的就是先生,回來一翻發現有兩個不算致命但是不小的地方寫錯了,但是還是得了38分,不知道是老師沒看出來還是因為政治正確等原因【個人認為我本人文采並不好,而且滿分40,我們班差不多都是34-36左右】
另外轉下貼吧有人寫的:那個叫魯迅的終於從教科書里滾蛋了
近來,由於人民教育出版社在新版語文教材中逐步剔除魯迅的文章,引來一片爭議,贊者有之,阻者有之。而筆者認為,在近年來對魯迅話題經歷了沉默、迴避、冷淡的過程後,現在讓其滾蛋,已經是時候了。魯迅之所以滾蛋,是因為那些曾經被其攻擊、痛斥、譏諷、憐憫的人物又一次復活了,魯迅的存在,讓他們感到恐懼、驚慌、卑怯,甚至無地自容。看看:孔乙己們復活了。並且以一篇《『茴』字有四種寫法》的論文,晉級為教授、學者、國學大師;也不再提心弔膽地「竊書」了,而是平心靜氣地在網路上「竊文」了;不僅可
以舒坦地「溫一碗酒」,而且還能以其博導的誘惑力對「伊」來一把潛規則了,他豈能讓魯迅揭了他前世的底?!「資本家的乏走狗」們復活了。儘管它們披上了精英、專家的外衣,但依然「看到所有的富人都馴良,看到所有的窮人都狂吠」,他們或裝神弄鬼地玩弄數字遊戲,鼓吹物價與美國接軌、工資與非洲接軌的必然性與合理性;或乾脆作了外國人欺詐中國的「乏走狗」,與其裡應外合、巧取豪奪。它們豈容魯迅再一次把它打入水中?!阿Q們復活了。從土古祠搬到了網吧,但其振臂一呼的口號已經不是「老子革命了!」而是「老子民主了!」每天做夢都盼著「白盔白甲」的美國海軍陸戰隊早一天殺過來,
在中國建立民主。因為只要美國的「民主」一到,趙七爺家的錢財、吳媽、秀才老婆乃至未庄的所有女人就都是我的了!哼!而魯迅卻偏偏要我做個被世人嘲諷了數十年的冤死鬼,我豈能容你?!假洋鬼子們復活了。這回乾脆入了外籍,成了真洋鬼子。並且人模狗樣兒地一窩鋒地鑽進「愛國大片」的劇組,演起了凜然正氣、憂國憂民的仁人志士,讓人好生不舒服。此種一邊哽咽著頌揚祖國母親,一邊往向征中華文明的青銅大鼎里撒尿的舉動,豈不是魯迅雜文中的絕好素材?!祥林嫂、華老栓、潤土們復活了。他們依然逆來順受,情緒穩定。因為「這人肉的筵宴
現在還排著,有許多人還想一直排下去」,這樣,必須要備足了餐料。而那些準備做餐料的人,本來可以悶在鐵屋子裡,一邊聽著小瀋陽的笑話,一邊麻木地死去,豈容魯迅把他們喚醒,再一次經歷烈火焚身的苦痛?!【又想到了那個被拐山村教師】那些「體格茁壯的看客們」復活了。他們興緻勃勃地圍觀那些「拳打弱女」、「棒殺老翁」、「少年溺水」、「飛身墜樓」的精彩瞬間,依舊「頸項都伸得很長,彷彿許多鴨,被無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著」。哈哈,僅看客一類,被你傷害的人就太多了,因為中國人幾乎都願做看客!魯迅之所以滾蛋,是因為當今的社會不需要「投槍和匕首」,而需要讚歌、脂粉、麻藥
。正如陳丹青先生講的「假如魯迅精神指的是懷疑、批評和抗爭,那麼,這種精神不但絲毫沒有被繼承,而且被空前成功地剷除了。我不主張繼承這種精神,因為誰也繼承不了、繼承不起,除非你有兩條以上性命,或者,除非你是魯迅同時代的人。最穩妥的辦法是取魯迅精神的反面:沉默、歸順、奴化,以至奴化得珠圓玉潤」。如果魯迅趕上這個時代,對於「開胸驗肺」、「以身試藥」、「周公拍虎」、「黑窯奴工」、「處女賣淫」、「官員嫖幼」等一系列奇聞,又會寫出多少辛辣犀利、錐骨入髓、令人拍案叫絕的雜文來,想想,真是讓人後怕,所幸這個尖酸刻薄的小人已不在人世了。讓我們徹底趕走魯迅,歡迎「小瀋陽」,讓人們在開心笑聲中忘卻現實的不公和苦痛,在笑聲中漸漸地麻木、漸漸地變傻......
也許,在百來年後,人類會在星際空間內紀念那些曾經在facebook,twitter,google+上為人類的偉大進程慷慨激昂而又不是走狗的英雄們,who ever knows?
我是00後坦白的講 我就是從《故鄉》開始愛上魯迅的更嚴肅的說 我是看完《孔乙己》對魯迅的作品真正感興趣 之後看了《故鄉》就更愛了之前看魯迅的作品 一是因為年齡小 對裡面半文半白的語句不理解 二是因為晦澀的內容高深的含義讓閱讀充滿障礙 所以在我初二之前 我一直是討厭魯迅的 直到初三看了《孔乙己》 我對這個古板固執 堅守學問還有些封建要面子卻十分可愛的老人充滿了喜愛 就去讀了《故鄉》 印象尤其深刻的就是「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明月」這一段 還有就是結尾了「這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尤其喜歡他和閏土那溫和平淡的友情 像夏日午後暖洋洋的空氣 瀰漫著歲月靜好的安寧 一大段的景物描寫美極 明麗鮮艷與全文晦暗單調的色彩形成強烈的對比 每次讀《故鄉》總是不忍心看結尾 因為我不敢想那種從字裡行間散發出的江南梅雨季節的壓抑與潮濕 我也不敢看階級壓迫最殘忍的結局我希望我記得的 永遠是海邊月色下 一望無際的綠西瓜 熠熠生光的沙灘草地 有窸窣的響聲 迅哥和閏土 一個清瘦文弱 一個健壯活潑 親密的偎依 一隻猹悄悄溜過 在沙地上留下美好的印記————————————一下子寫多了還偏題了23333——————
難道不是人教版六上第五單元就有了嗎←_←好像叫《少年閏土》
據我所知,中學課本里仍然收錄《故鄉》一文,可知只要是順利完成了義務教育者均該知道。此外,須知第一代00後已經15歲了,已經到了讀魯迅的年紀了。
知道是肯定的~六年級的課本有少年閏土~挺喜歡的~+?+:;;;:+?+:;;;:+?+:;;;:+?+:;;;:+?+這是一個小學生的答案~
我們不僅知道閏土和猹,我們還知道張傑和謝娜。
我02年出生,現在初三。一直以來語文課本都用的人教版,從六年級的《少年閏土》,到初中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社戲》、《阿長與山海經》、《藤野先生》、《故鄉》、《孔乙己》、《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都很喜歡這些課文,也陪伴了我的成長。
問了一下小肚皮上的好友們,大家表示不僅知道閏土和猹!還知道張傑和謝娜~!
我們都是一課課學過來的。小學六年級學過,初中又會再學。而且魯迅的文章一直都是重點。喜歡么?我覺得更應該是崇敬。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現在讀魯迅先生的文章,依然深刻,後背發涼。只不過少有同學也這麼想罷了。
我是00後,02的。知道這個故事,並閱讀了一些魯迅的白話文。魯迅與閏土的故事平淡,但卻讓人看的心酸,友誼倒在了地位之下。魯迅的作品帶我看清了世間百態。
一直覺得閏土和魯迅是一對基
00後知不知道不清楚。但是80後就對這個故事不感興趣了。
推薦閱讀:
※你經歷過哪些沒有預料到的「最後一面」?
※什麼經歷使你有了「幸好當時……」的感覺?
※好奇心旺盛的利弊各在哪裡?
※你曾經因為什麼事情迫切希望秋天到來?
※有什麼很會說話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