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北郵人論壇這一熱帖「論創新工場、職業發展、offer如何比較選擇、移動互聯網」?

http://bbs.byr.cn/article/Job/1067453


說說我的看法(部分內容由之前的一個帖子編輯而成)。

1.有一些成見

作者對於創新工場有一些成見,這些成見多少融入到了這篇文章里(似乎去年年中我在北郵人論壇里就見過作者對於開復和工場的負面看法)。當然人總是要有態度的,每個人都一樣,人家自己寫的文章,也不能強求。我相信這篇文章都是自己的看法,不是什麼「幕後」之類,每個人都有表達自己意見的權力。

2.移動互聯網的前景以及創業

這個其實沒有太多可以討論的,移動互聯網的趨勢明顯就在那裡,網易的例子不恰當。

關於創業,這個在於個人,但是我非常不喜歡類似「能成為 xxx 的人有幾個這樣的問題」。對於大家,也許是百分之xxx的問題,但是對於你自己,只有兩個值:0 和 100%。所以對自己而言,成功率這樣的問題沒意義。

3.關於開復的人品

因為作者的一些成見,這裡插一段:

任何人物都有爭議,我堅信這個世界上沒有神,不要把任何人看成聖人。但是我可以負責任的說,接近他的人對他個人的人品都沒有
任何懷疑。有很多人來了走了,也許有人會對公司有看法,但是幾乎沒有對他個人有負面的看法。他的確是個很好的 Leader
和老闆。我當時去創興工場並不是被開復的個人魅力所吸引(不太喜歡依賴權威),恰恰是在去創新工場之後,自己接觸的,還有聽之前和開復一起共事很久的同事講的,讓我對他有了更多的好感和欽佩。

4.創新工場(和類似環境)對於畢業生的意義

在創新工場的時光里,我看到了很多人的成長過程,特別是和這篇帖子有關的,應屆畢業生的成長。有很成功的例子,剛剛畢業的學生,在做產品經理/工程師,在一開始缺乏經驗的情況下,有很多非常有經驗的人在指點和幫助,一步步發展的很好,現在看他們,無論是留在創新工場,還是已經到了別的地方,都已經提升到更高的層次了。我們周圍很多人都羨慕他們能夠一畢業就有這麼好的成長機會。但是坦率的說,也有不成功的例子,最後無法適應這樣的環境,反而不如當初就去大公司鍛煉。

在我的經歷里,創新工場真的是一個非常能歷練人的地方,但當然,前提是你是一個這樣的人。我還在的時候,在創新工場過2個月似乎就好像當初在大公司呆半年一樣,時間總是不夠用的,你總是要讓自己前進和學習,每天都在執著的琢磨怎麼做好產品。我看到的一些人,實習生、或者剛剛畢業的同學,真的是隔一段時間就大變樣,因為創業的節奏總是推動著你前進。這裡尤其適合精力充沛、喜歡橫衝直闖的人,你有能力,很快你就可能會有機會脫穎而出,如果這個團隊容不下你,旁邊有的是團隊在等著挖人(當初我去和別的團隊的朋友隨便聊聊天都會接受到他們團隊成員警惕的目光)。相對來說,到一些已經成熟的互聯網巨頭公司,這方面的機會的確要少一些,但是也不是沒有。另外,只要你夠活躍,創新工場的環境也的確有助於你拓寬自己的人脈。我和周圍的很多朋友都認同,當時去創新工場最大的收穫之一就是結識了很多非常好的朋友,從他們身上學到很多東西。還是同樣,其他大公司這方面的機會就是要少一些,但是也不是沒有。

需要強調,很多公司內部其實也有類似創新工場這樣的氛圍,但是你得選好團隊。當然到創新工場也一樣,自己那個團隊很重要。

5.「穩定」不是一個 KPI

應屆生要加入什麼樣的公司,其實成功的案例和失敗的案例都有很多,還是要看你自己是什麼樣的人。不過無論如何,「穩定」不是一個 KPI。無論你去哪裡工作,最核心的其實是增加你自己的個人價值,讓自己的能力越來越強,這樣才能實現「動態穩定」,想一勞永逸很難。今年還是非常安逸的工作,也許過幾年就走下坡路了,到時才發現自己能力還不足,就有些晚了。這種例子在國內很多。順便說,其實在大公司要想做好,也非常累。

6. 應屆生和創業

至於創業公司是否能賺錢,對應屆畢業的你來說或許是次要的,雖然作為公司有很多失敗的例子,但也有百度、騰訊這樣的互聯網巨頭成功的例子。最核心的還是看加入這個團隊,能否有機會讓你自己變的更強,至於賺大錢,能趕上最好,趕上再過 10 年也不晚。

而且其實對你有價值的並不只是那個最後的結果,還有你自身能力和價值的提升,從後者的意義上講,無論創業最終能否成功,你都是賺到的。當然,類似開餐館、賣
傢具之類的創業,也許最後賠了就只能去開計程車了,但是你在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這個圈子裡,會這樣么?我絲毫不懷疑周圍的人即使去別的公司工作,薪水也不
會差。

7.去不去這樣的環境(創新工場以及其他有創造力的企業),要看自己是不是 Match

創新工場之類的環境是一個能夠讓你快速成長的好地方,當然前提是你自己也必須 Match。負責任的說,如果是回到當年,有創新工場的話,我會直接去,而不是先去大公司(儘管我在那裡也收穫了不少)。不過這個說法不是排他的,其他很多優秀的公司也很不錯,只要能提升你個人能力、增加個人價值的地方,都是好地方。

我說的 Match,更多的是從心理上和個人理想上而言:

如果你總想做點東西、總有發揮創造力的激情、總有改變世界的願望,那麼類似的環境就適合你。如果去大企業,要看團隊和部門,但是總體來說你會有段時間覺得自己施展不開。

如果你心態比較中和,暫時沒有很強的成長願望,那麼類似創新工場或者其他一些互聯網團隊(包括一些大公司內很有創造力的團隊),就不適合你,即使去了你也會感到鬱悶。

凡是想折騰一下的,去大企業和創業團隊,工作量上其實差不多。我在某企業工作時,加班到深夜也是常有的事情,不比創業清閑(好吧,其實我自己也這麼想,既然都這麼累,幹嘛不創業)。

8.宣傳時的訴求點

最後,我覺得創新工場及同類型的企業,也需要研究好學生的心態,做宣傳時,不要把核心訴求放到「創業」上,而要放到「成長」、「鍛煉」、「發展」這樣的關鍵詞里。

對畢業生來說不能叫「創業」,而是要去選擇一個適合你發展的環境,僅此而已。因此並不是看是否有一顆創業的心,而是是否有一顆「前進」的心(想不到什麼合適的詞)。需要瞄準的是那些希望快速成長的人,而非激情澎湃的想要投身創業大潮的學生,後者不用你怎麼吸引,而前者,也不需要讓他們去面臨是否「創業」這樣一個對畢業生來說仍然顯得艱難的選擇。


觀點太偏激了總是不好。題主所提文章中的作者是個獵頭,做的就是大公司的生意,他當然必須說大公司好,這是屁股決定腦袋的在商言商論,其實挺無可厚非。

我換一家角度來說說這個問題吧。部分文不對題,但總體思想非常貼合。

此文非常長,慎入慎入!!!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更多原創文章請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我可能不是獵頭

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者:Kevin Zhang

(本文加華諮詢CC-Wise版權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繫ksc0013@163.com,獲得授權,否則必究)

你該怎麼選Offer

寫在前面

這幾年的互聯網從業經歷中,我和我的團隊接觸了數千個招聘案例,從入行不久的互聯網新鮮人,到年薪超過幾百萬的資深從業者,在Offer滿天飛的轟炸下,都難免有些糾結。從這期開始,我將就如何選Offer這個話題,展開3期的連載探討,希望通過實際的案例和典型場景的設置來解讀背後的原因和應對的手段。

如果有同學感興趣的話題是此文中沒有覆蓋到的,也歡迎在專欄中和我們互動,或發送問題至郵箱ksc0013@163.com。

恭喜大家身處於如此紅火的互聯網行業。縱觀30年,沒有哪個年代,哪個行業可以讓你有如此之多的選擇。如今的互聯網業,如果你手頭不拿著5,6個Offer,你都不好意思跟朋友說你在看機會。

這無疑是幸運的,但可能也是不幸的。無數候選人倒在了選擇Offer的路上,要麼是左右為難糾結死,要麼是悔不當初遺憾死,要麼是衝動抉擇被虐死。這篇文章的目的很簡單,就是希望通過典型場景的分析,來找到一些能夠使選擇變得更加有效的方法,順便理一理思路,看看選擇的背後都是什麼。如果大家能夠從這當中品出一些職業路徑規劃的味道,那就更好了。

場景一:大公司,還是小公司?

1、年過30,之前從沒有過大公司經歷,但好不容易碰上了大公司的青睞,想去貼個光環的,就別去了。你想啊,要在履歷中貼上名企的標籤,你怎麼著都得在當中混個2年吧,出來至少32,33了,在互聯網中算是高齡了,後面留給你的變現時間和機會太少了。沒有大企業經歷是很多人的心結,就像沒有名校背景一樣,很多人都想圓夢。但問題是30歲是幹事的黃金時段,你如果只是解決個標籤的問題,那太得不償失了。而且只是頂個大公司的光環,你後面的路未必就一定好走。

2、如果本科畢業出來2年內收到大公司的邀請,多數情況下我會勸你進去歷練一下。畢竟能人多,平台大,視野廣,流程和方法嚴謹,你能學到的和看到的還是會很多的。這種嚴格的訓練對於今後的職業生涯很有價值。別著急一出校門就想著創業,想著掙大錢,那條路並不好走,成功概率很低。在該長本事的時候長本事,在該變現的時候變現,階段和目標的錯位只會打亂你正常的職場節奏。

3、如果你革命意志不是很高昂,一心想著穩定,又不是風險偏好型選手,那麼有大公司的Offer就去吧。創業公司的渾水不太好淌。

4、想著混圈子、結人脈的可以多考慮大公司,平台大,周圍牛人多,資源吸附效應較好。

5、純現金部分現在大公司和小公司的區別不是很大了。大公司能開出的Offer,小公司通常也可以,有時甚至還會多一些。區別在於期權部分,大公司的期權變現相對穩妥,但增值不大,不會對你的生活水平產生實質性的影響。小公司的期權風險較高,但萬一你人品好,拿個大幾百萬也是常事。個中利弊,自己權衡。

6、幾年前,從大公司出來往小公司跳的人總擔心萬一創業失敗,回大公司的路也就被堵死了。但這幾年,創業已成常態,大公司為了保持自己體系的創新活力,也會比較歡迎那些有過創業經歷的候選人。所以現在的人才流動是雙向的,沒人會因為一段或幾段小公司的經歷而低看你,關鍵還是你自己的能力如何。

7、大公司做事蕭規曹隨的多,按部就班的多。如果你壯志未酬,想做點有著自己印記的東西,那建議還是去小公司。畢竟成熟業務和成熟體系下,你的成就感不會太強。

場景二:小公司的Offer怎麼選?

1、魚龍混雜,泥沙俱下,這用以形容今天的互聯網創業市場再貼切不過了。不光你難選,投資人也難選。部分看眼力,部分靠人品。人品我們沒法教大家,所以就練練眼力吧。因上努力,果上隨緣。

2、怎麼選團隊

我們把團隊放在了第一位。因為事情都要靠人做出來,有人,才能磨出好的方向和模式,有人,才能拿到像樣的投資。如果人不行,那麼即使再有錢,模式再好,做敗也是遲早的事情。就像當初的打車市場,上海的大黃蜂和北京的搖搖招車,都曾是這個領域的重要參與者,但因為團隊的問題,很快就成明日黃花。

團隊選擇首先要看創始人,我們說C輪之前的公司,創始人對於公司的重要性超過8成絲毫不為過,算是榮辱成敗繫於一身了。選擇要點如下:

l
傳統行業出身的創始人通常不選。互聯網的玩法和傳統行業差別太大,你等創始人自己轉過身來,公司早就黃了;

l
就想趁著創業浪潮起把哄的創始人不選。我們看過一個市調,採訪了超過500個創始人,結果觸目驚心。當能夠拿到20-30萬的穩定年薪,有19.2%的創業者選擇放棄創業,回去上班。當這個數字上升到30-50萬時,又有36%的人選擇打工;真正到百萬年薪還不改初衷的,只有0.2%。這個0.2%大致吻合了創業公司的成功概率。因為拿不到50萬年薪而跑出來創業的,我們稱之為互聯網的Loser,你如果跟著這樣的創始人,結果不言自明;

l
投資人兼創始人的通常不選。他外面的事情太多了,這只是其中的一個。沒有全情投入,事情基本不成;

l
有過連續創業經歷的加分,即使之前的創業並不成功。一則他有著過人的勇氣和定力,二則之前的失敗會讓他少走彎路,你跟著他,自己的試錯成本會小。如果是之前有過成功創業經歷的創始人,那就更好了;

l
有過大公司背景的創始人可以謹慎加分。他之前的人脈、資源和訓練都是創業的重要條件,當然眼高手低的也有。但總的來講利大於弊;

l
有情懷的創始人加分。互聯網創業,還是需要一點情懷的,需要有一點改變世界的勇氣。只為名和利而創業,通常堅持不下去。當然情懷這東西不能當飯吃,有情懷,還要有實現情懷的腳踏實地。判斷情懷這個東西其實也不難,你就看一下創始人在關鍵利益點上的選擇就知道了。你不知道什麼是關鍵利益點?好吧,了解一下公司的期權池,了解一下公司的股權結構,了解一下老闆自己實際拿多少工資,在B輪之前有沒有套現,老闆自己有沒有往裡面投了像樣的錢,等等。還不知道?算了,你只能找我們來諮詢了;

l
當然,團隊中除了創始人,還可以看看有沒有大牛。有大牛在,也能從側面說明老闆的魅力和實力;不知道誰是大牛?那就看看他的背景,和圈子裡的朋友打聽打聽,再不成就上知乎問問哈。

3、怎麼選資本

l
一線VC投的優先,紅杉啦,經緯啦,IDG啦,軟銀啦,等等。大的VC錢多,資源多,旗下投資的公司多,相互之間可以進行資源互補和互通,存活和成事的概率相對大些;如果不了解這個,你需要補補課;

l
有大粗腿可抱的優先,B啦,A啦,T啦;

l
估值高的優先,在細分領域做到第一的優先;

l
投後管理做的好的優先;

l
煤老闆或傳統土豪投的互聯網項目一定要謹慎,他們的思維和互聯網思維相距太遠。可謂步步掣肘,時時牽制;(某傳統大佬投的電商,做了好幾年了,也沒起來,據說一項決策董事會要審一個月,大家都把功夫用在PPT上了,歷任CEO聽說都是PPT高手,這就是傳統和互聯網的差別吧。)

l
獨角獸可根據情況而定,不少獨角獸已經和大公司沒有區別了,如美團、小米、滴滴,所以我們一般不再把它們歸類為創業公司;

l
融到錢多的優先,這個好理解。不過現在投資圈忽悠的太多,人民幣數額說成美元的有,虛吹2,3倍的有,幾次融資說成一次的有。總之,自己擦亮眼睛吧;

4、怎麼選階段,A輪,B輪,還是C輪?

不同的投資輪次代表了企業的發展階段。通常來說,輪次越靠後,意味著模式越成熟,風險越小,離上市也越近。當然,你加入的晚,期權收益也會下降。一般我們不太會建議候選人加入天使輪的公司,十幾個人,七八條槍,一切都不明朗,變數太多,不過如果是合夥創業,另當別論。對於互聯網模式來說,A、B、C輪的核心任務不同,估值側重點也不太一樣。A輪一般是要跑通產品閉環,建立基本模式的邏輯;B輪則要在閉環建立的基礎上,快速增加用戶數、訂單數、交易額、下載量、日活量、UGC量等核心指標;C輪通常就要建立商業模式,進行商業變現的實踐了。所以大致的概括就是:A輪打基礎,B輪跑規模,C輪見真章。重模式需要的投資多,周期長,因此投資輪次也多,參照京東、滴滴等。輕模式對資本的需求相對低,過了C輪還看不清前景的就要謹慎了,警惕變成殭屍企業。候選人選擇不同輪次的企業加入,也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進行。比如生活壓力大,供房供車,現金流不能斷,那意味著風險承受程度不高,一般不建議去創業早期的公司;又比如你是玩大數據和分散式的,A輪公司恐怕沒有太多用武之地;你是玩商業產品的,B輪末或C輪以後的公司會更適合你,等等。

5、怎麼選商業模式?

相比上面的因素,這個是最難選,也最難講清楚的,畢竟模式太多,變數也太多。我們只能給出一些大致的標準,如果有具體的問題,大家可以直接和我們溝通。

l
模式必須實際解決痛點。比如滴滴,痛點切的很直接,就是大中城市出行難的問題;又比如團購,C端痛點切的還可以,就是價格和便利,但B端痛點就很難說了,犧牲利潤的方式得來的大部分是價格敏感的顧客,一旦價格優勢不再,立刻鳥獸散,形不成有效回頭客流,不啻於飲鴆止渴。除非做成全產業鏈平台,否則團購業務單獨規模盈利的可能性很渺茫;

l
巨頭深度介入的領域就算了,你懂的;

l
被實踐屢次證明不可行的模式也就不要蹚渾水了。比如職業化社交,這麼多年起起伏伏,沒有一家公司能做出來,Linkedin在中國的發展我就極度不看好;

l
傳統公司辦的互聯網分支就算了,雞是沒法同鴨講的;

l
模式太大太空,動不動就說要建平台的慎選。中國互聯網發展到今天,除非技術上有重大突破,否則平台型的模式很難做起來了。即使有這種機會,也是從一個細分領域慢慢摸索出來。一上來就說要建入口級、平台級模式的,要麼是忽悠,要麼是夢遊,你可以給他鼓鼓掌,然後拍屁股離開;

l
一段時間無數公司、無數投資人蜂擁而上的模式要慎選。比如當年的團購,今天的互聯網金融。大家扎堆,洗牌是遲早的事,即使模式跑的通,那麼多公司,你怎麼能保證你選的那家能存活下來。當年選了高朋、窩窩、拉手、24券的同學請舉手...............

場景三:鵝廠,還是狼廠?360,還是京東?大公司的Offer之間怎麼PK

1、核心業務優先

大公司好,但不是什麼都好。每個巨頭都有自己的核心業務和專屬領域,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基因。比如阿里的電商基因,騰訊的社交基因,百度的搜索和數據基因。這些都是大公司的看家本事,是他們市值的主要來源,都會死死看住,並投入最主要的資源。如果你手頭兩個大公司Offer,一個是核心業務,另一個是非核心業務,那通常要選擇去核心業務部門。因為這意味著錢多、資源多、內部話語權強、上升通道通暢等等。

非核心業務部門就比較不好說了。君不見騰訊的微博和搜搜、百度的百伯和愛樂活,阿里的阿里雲和來往,如今都在哪裡?一定要搞清大公司的業務邏輯和戰略走向,什麼是吃飯的傢伙,什麼是阻擊性業務,什麼是嘗試性業務。我們說大公司資源多,錢也多,當方向看不清的時候,他可能同時孵化幾個,十幾個方向的業務,這是一個試錯的過程,和天使投項目沒什麼區別,萬一哪個成功了呢。通常這樣的項目,老闆給你的時間不會太長,如果數據不錯,接著投,如果不行,立刻裁撤。而且在這樣的項目中,因為不是大公司的核心業務,他們的人員儲備也不多,所以很多職位會通過社招解決,你如果覺得這是餡餅砸中了你,那就是一廂情願了。他們的穩定性甚至還不如小公司呢。

阻擊性業務也是一個不小的坑。典型的例子就是當年的騰訊微博和搜狐微博,因為新浪微博那時比較火,Twitter又剛上市,大家都覺得不能讓新浪微博一家獨大,於是紛紛上馬,希望通過牽制和用戶分流來起到阻擊作用。再比如阿里的來往,阻擊微信的目的就更明顯了。但結果,因為不是自己的基因,也不是自己掙錢的主要來源,就像掩護大部隊撤退的小股部隊一樣,被犧牲幾乎是必然的。你如果拿到這樣的Offer,一定要謹慎,看看巨頭背後的目的再做決定不遲。

2、核心職能優先

和業務有基因一樣,大公司職能也是有基因的。我們說互聯網三大職能:技術、產品和運營,其中百度的技術,騰訊的產品,阿里的運營。這些口口相傳的說法,還是有一定道理的,也是主營業務的一種必然需求。搜索要求技術牛,電商要求運營強,社交要求產品體驗好,這些不是誰拍腦袋就能定的,而是在企業長期發展中磨合出來的基本傾向。但一旦這種格局形成,對於組織文化就會產生相應的影響。它決定了在內部運作中,話語權和資源的分配,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產品導向、技術導向、還是運營導向。如果你拿到了幾個大公司的Offer,也可以根據自己的職能領域來做一個比較,畢竟誰都希望自己所在的部門是公司的主導部門。

3、傍著熟人好吃飯,朝中有人好當官

大公司的崗位職級設置是基本的螺絲釘狀態,芸芸眾生,牛人多多,你想出頭還真是不太容易。一個P5到P6,一個T6到T7,無數人掙破腦袋,也未必如願。我們說,在大公司發展,辦公室政治會比小公司凸顯一點。除非你是天才,那麼領導的賞識,團隊的合作還是非常重要的。績效評定,升值加薪,靠的是實打實的業績,你的領導雖然不能罔顧KPI體系,空口無憑地把你平地擢升,但因為信任,因為熟悉,他可以給你更多更好的成長機會,屏蔽一些不利的噪音,只要你自己不掉鏈子,那有人替你撐腰,有人幫你扛事,你還是可以更快地脫穎而出的。熟人的重要性就是這麼體現的。當然,你的熟人不能是路人甲路人乙,還得是有一定話語權的直線領導,否則作用近乎於零。

於是,當一個Offer是熟人公司,一個是純陌生環境,那有熟人的會有不少的優勢,也是選擇的重要考量標準之一。

4、剩下的就不太好說了,方向自己是否感興趣,和領導聊的投不投機,妹子或帥哥多不多,Offer上有沒有超過明顯的薪資差別,職級高低,距離遠近,等等。如果都差不多?那扔個骰子試試?

場景四:如何看待錢的問題

千里求職只為財。也許礙於面子,也許不想讓人覺得你唯利是圖,很多人並不把錢說成是選擇Offer的第一因素。但這大可不必,畢竟大家都要生活,都要用錢來體現自己的社會價值和地位。要就大大方方地要,只要是合理的,大家都能理解。最煩那些顧左右而言他的候選人,嘰嘰歪歪,你給他加個幾K試試,立馬什麼都不說了。

但錢的問題又不能僅僅通過一個固定的數字來理解。因為收入是一個人所有工作結果的最主要的衡量標準,這當中還包含了他對於工作的投入產出比的概念。比如一個機會是一周工作40小時掙20萬年薪,另一個機會是一周工作80小時掙30萬年薪。未必第二種機會就更受人青睞,除非他有迫不得已的生活壓力。

收入問題之所以不像表面上看的那麼簡單,是因為我們需要仔細分析候選人為何對收入不滿。比較常見的有幾種情況,一,候選人有切實的生活壓力,比如買房、養車、養老、照顧父母和孩子等等,而現實收入無法有效緩解這種壓力,如他必須掙到2萬,才能維持現有的生活水平,而公司能提供的薪資只有15K,而他在可預見的時間內也無法看到能掙到2萬的可能,那麼他就會有比較強烈的換職動機了;二,候選人覺得自己在收入上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比如單位沒有做到同工同酬,他覺得跟他能力水平差不多的人都掙的比他多,又比如他和市場上的同等職位和經驗人橫向比較,發現自己的收入水平偏低,俗話說,不患寡,只患不均,指的就是這個意思;三,收入的攀比心理,看到自己以前的同事朋友同學都掙的比自己多了,產生了不平衡;四、候選人認為自己的貢獻和收入不匹配,最明顯的就是銷售人員,認為自己的業績很好,但公司的提成政策不合理,或者承諾的提成沒有兌現,都會引發對於收入的不滿。

錢的問題既然無法迴避,那我們就來看看在選擇Offer時如何看待錢:

1、收入的穩定性。

比較Offer不能僅僅看到一個靜態的數字,有了滿意的數字,還要看看這份收入能夠持續多長時間。如果是一家發展前景和融資前景極不明朗的公司,那麼即使有一個比較高的初始薪資,但僅僅只能拿幾個月,相信大多數人還是不會選擇的。當然,那些為了獲得下一步跳槽更高的基準薪酬,或者是為了拿Counter Offer的,(用一家的Offer作為和另一家談判的籌碼)另當別論;

2、收入上升的可預期性

我們還是希望大家能夠通過動態的眼光來看待收入。在一個模式清晰,市場預期明確,資本也看好的公司中,即使初始薪資不高,但因為發展的速度快,薪資上升的空間自然就有可能更大。而在一個沒落的企業或行業中,儘管進入時收入挺高,但一、兩年紋絲不動的情況也不少見。姑且不論薪資穩步上升所帶來的心理愉悅感和成就感,即使只看一段時間區間里總收入的數額,起始的那一點差距也很容易就被後期的增長所覆蓋;

3、跳槽薪資的正常漲幅

跳槽漲薪幾乎已經是天經地義了。在如今的互聯網業,各種漲幅五花八門,有30%的,有50%的,翻倍的也有,我們見過最極端的案例中,候選人一次跳槽薪資漲幅達到原有的3.2倍。但一般情況下,如果你的薪資目前不低於15K,那麼常見的薪資增長是在15%-30%之間。(薪資低於15K的不在此列,比如從6K漲到9K,雖然漲幅達到50%,但額度只增加了3K,算不得是很大的增長。)在我們的統計中,超過6成的候選人是在這個區間里的。候選人在Offer談判中,如果沒有特殊情況,提出這樣的薪資漲幅通常是可以接受的。當然,有幾種情況你可以嘗試突破這個區間,一個是你之前的薪資被大幅低估,和市場行情有較大的差距,那麼你完全可以在跳槽時要求一步到位;另一種是你的某種能力或經驗在市場中比較稀缺,而又是目標公司所急需的,那麼也可以提出較高的漲幅要求。我們前兩年就有一個候選人,原先在國內最大的獨角獸公司從事社會化運營的工作,客戶那時正好籌建類似部門,各種求之不得,她適逢其會,薪資從12K直升28K,接近2.5倍了;

4、薪資增長的心理感受和實際感受

比如一個月薪30K的候選人,以12個月計,一家發Offer35K,一家38K,3K的差距,也就是在原有基礎上差10%。那麼如何看待這3K?我相信,心理感受上會覺得這是個事。但對於一個月入3萬的人來說,每月多掙3000會對他的生活水平有實質性的幫助嗎?頂多就是每個月多吃幾頓好的,出去玩的時候酒店能升一個星級。實際感受並不會因為這3000有太大的區別,而且這還是稅前,稅後也就差個2000多。那麼在選擇Offer的時候,除了薪資上的差別,可能還要更多地關注一下有關發展、成長、學習、興趣等方面的因素,別被這3K一葉障目。當然,如果其他方面都差不多,錢多怎麼都是一個利好,哪怕只多1K呢。

5、過高漲幅的負作用

誰都希望漲幅越高越好,但不合常規的薪資增長可能會帶來以下兩個負作用。這種不合常規可以理解為大幅超出目標公司的薪資承受範圍或其既有薪資體系,但其為了吸引你加盟,捏著鼻子認了,可以視為一種例外或臨時性舉措;或者遠遠背離市場行情和候選人自身能力。其一,因為目標公司是不得不的舉措,其一定對你有過高的期望,你的各種所作所為會被放到顯微鏡下,一旦和預期有些許出入,必然大失所望,動輒獲咎,你在公司的日子不會好過;其二,突如其來的過高增長也會造成你自己的膨脹和心理失衡。我們曾經跟蹤調研過當年那批翻倍甚至三倍薪資加盟團購公司的候選人,發現在團購行業垮掉之後,大批人因為突然的過高薪資心態完全失衡,在其後的二、三年當中找不到自己的定位,錯失了職業發展的黃金期,你說他們是賺了,還是賠了。出來混,遲早要還的。

說到這裡,想起了我當年一個研究生同學,一畢業,以26歲的年齡擔任某家上市公司的常務副總裁,主持操作和某家國外企業的併購案,一時意氣風發,在我們同學中算是起來的最早的。一年半後,併購完成,他離開這家公司,N年沒有音訊。畢業十周年的聚會上又再遇到他,發現形容憔悴,長吁短嘆。因為都是很好的哥們兒,就問他這些年混的怎樣。他說不好,當年完成併購後,正是他人生的巔峰,其後也有很多的機會,但因為起點太高,一一都看不上眼,都是這家半年,離開,那家幾個月,再走,近幾年就是靠給一些公司做做資本掮客打發日子,完全沒有了當年的神采。

我們說,職業生涯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長期走平甚至走低固然不好,但如果一步跨的過大,也會干擾到正常的節奏。作為一個普通人正常人,穩步上升,扎紮實實,恐怕還是幸福感更可靠的來源。

6、如何看待績效工資

這個就要看看是正常的績效工資,還是為了壓低員工薪酬而設的一個局。正常的績效體系無可厚非,獎勤罰懶,獎優懲劣,是一種常見的管理手段。其特徵也比較明顯,就是有比較明確的KPI指標,額度設立比較合理,通常的原則是跳著腳能摸到。常見的有5-3-2分布,也有7-2-1分布,也就是大部分人只要努力工作,不調皮搗蛋,能拿到中間值,10-20%的可以拿到高限,另有10-20%的人拿不到。我們要甄別的是有一類公司,薪資看似給的挺高,但細究之下,基本薪資其實很低,通常達不到市場的50%分位,但為了使自己在人才爭奪中不落下風,又不想多花錢,於是把薪資的超過30%設為績效(業務崗位除外,那本就是靠提成的),又設定離譜的高指標,或者是根本沒有指標,全憑老闆一張嘴,其結果就是你根本拿不到。

7、錢的問題的引申

孤立來看Offer的高低,它就是一個表象。但表象背後卻有很多耐人尋味的東西。我們大致可以認為:錢多,意味著公司有一定的實力和前景,也願意認可人才的價值,這也是公司對於你這個人或者這個崗位認可程度的一種體現。於是拋開數字的大小高低,我倒更願意去品味這錢背後的那些因素對你職業發展的意義。這不就像現在大家都願意說的嘛:你愛我,起碼得願意給我花錢吧。

場景五:期權該怎麼玩

1、期權的通俗理解

網上隨便一搜,大家都可以找出對於期權的定義,但很多都比較拗口,不易理解。簡單來講,對於未上市公司,期權就是公司給你一個雞蛋,大家一起努力把雞蛋孵成小雞,然後上市一賣,有雞蛋的人就可以賺取小雞和雞蛋的差價;對於已上市公司,期權是公司授予你的一隻小雞,大家也是同心協力把這隻小雞養成大雞,然後掙小雞和大雞的差價。

2、期權的變現途徑

對於期權的被授予者來說,期權的價值就在於變現,如果無法變現,就是一堆廢紙。互聯網行業常見的變現路徑有3種:一種就是上市,大家都知道的,一旦上市,公司股票在二級市場可以自由買賣,在解禁期後,你就可以兌現雞蛋和雞的差價了;另一種是被收購,通常你的期權也可以變現;當然這裡也有幾種不同的情況,被現金收購,差不多是可以直接變現的,被上市公司通過換股收購,你的期權變成上市公司的股票或者期權,基本也可以套現,如果是被未上市公司換股收購,那麼就還有點曲折,你得等到那家公司的股票可以變現或自由買賣的時候才能變成錢了。期權的最後一種變現路徑不太常見,所以知道的人不多,那就是公司在進行某一輪融資的時候,和投資人商量,投資人願意支付一部分現金來收購公司現有的期權。通常投資人願意這麼做,一種可能是公司發展的很不錯,為了對早期團隊進行激勵,回購部分期權;另一種可能是股權結構上的安排,某個投資人希望增大對於公司的持股比例,也會回購。但總之,被回購期權的持有人是套現了。上述套現即使發生,通常也是在公司的至少C輪以後的融資行為中,一般套現的比例比較小,因此不是期權變現的主要途徑。

3、期權變現的可能與風險

我們說期權主要的價值就在於變現,那麼變現的可能性就成為大家在選擇Offer時重點關注的問題了。上市公司的期權變現的可能性大,但增值空間相對較小,屬於風險較小,但收益相對確定的一種投資;發展相對成熟,投資輪次也靠後的公司因為理論上更接近上市,變現可能性要比早期公司高不少,但如果你加入的晚,增值空間一般大過已上市公司,但不如早期公司。如國內的一些大型獨角獸。當然也有那些融資已到H輪的公司,上市仍遙遙無期,大家慎選。一句話,加入越早,風險越高,收益也越大,加入越晚,風險越小,但收益也越小。如何選擇,大家斟酌自家情況,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加盟創業公司,為了提高期權的可變現性,我們說主要看人、看錢、看模式。在前面已經有了比較詳細的分析,這裡不再贅述。(參照場景二)

4、期權的授予

這是候選人最容易被忽悠的地方。有多少是口頭授予或授予協議只有一張紙的同學請舉手。期權授予是一個嚴肅的法律流程,需要有嚴格的法律文本。如果說A輪之前的公司因為規模尚小和制度不完善,一張紙的代持協議還是可以接受的話,那麼B輪及之後的公司還是如此,多少就有忽悠的嫌疑了,要仔細探究一下老闆的誠意。至於只有口頭承諾的,則多屬兒戲。VIE結構下的期權協議應該是全英文的,厚厚的一沓,其中包括授予條件、行權價、限制條件、行權條件、退出機制等關鍵內容,負責一點的公司還會請律師將英文翻譯成中文,分別簽署,但以英文的為主,通常不用蓋章,創始人簽字即可生效。

5、期權的退出機制

這裡提到的退出機制不是指行權套現,而是指你在可以行使行權權力之前,因為各種原因或主動,或被動地離開公司,你被授予的期權怎麼辦?一般情況下期權是要通過4年的供職才能全部拿滿的,其中有均勻成熟和非均勻成熟,均勻成熟就是每年得到四分之一,非均勻成熟有可能是前期多,後期少,也可以是反之。

通常是三種退出機制,一種你中途離開,已經成熟的部分你可以行權價購買,從期權變成股權,全部帶走,等待未來變現,這種是比較仗義的;第二種是部分帶走,具體比例可以事先約定,也可以到時和公司商量,也還算是可以接受的;最後一種是只要你中途退場,無論是主動還是被動,所有期權立刻作廢,這種可能是創業公司當中最常見的,也是最不靠譜的一種。

有關期權的退出機制大家關注的不多,因為對於加盟創業公司來說,期權變現的可能性較低,時間周期較長,很多人並沒太把這個當回事。但我們還是建議候選人在選擇Offer的時候,如果有期權,要問清楚,一方面你可以通過這點來判斷公司的誠意和靠譜程度,另一方面,萬一哪天真能套現呢?你可能會損失了一大筆收入,到時可就悔之晚矣了。

這裡分享一個故事,認識一個當年狼廠的小姑娘,當初就是一個打雜的,那時有幾個月狼廠的現金流非常窘迫,發工資都成問題,於是公司用期權替代一部分工資,當然你可以選錢,也可以選期權,那個妹子啥都不懂,自己當時手頭還過得去,出於和公司共渡難關的責任感,選了不少的期權。結果一上市,收穫頗豐。算是好心有好報哈。所以期權還是有價值的,萬一你人品好呢。

6、國內上市,還是海外上市的期權區別

新三板最近很火,無數公司都在醞釀或開始操作回歸。國內股市和國外股市,當中的區別很多,這裡只講一點可能和大家切身利益相關的,VIE結構下的期權不用花錢,它就是一種權利,不是股權;國內股市還沒有健全的期權規則,通常在授予的時候你是要以行權價來購買的,嚴格來講,這就不是期權,而是股權了。當然如果授予的額度較大,你沒有足夠的現金來支付,不少公司還會安排貸款來幫助你解決。

場景六:提出離職,遭到挽留,該怎麼辦?

不少候選人在出去談機會的時候,可能想離開的意願並不明確,也就是受到朋友的推薦,隨便看看,但一談不錯,對方就下了Offer,回去提離職,又受到挽留,這時可就糾結了。兩相比較,收入啦,團隊啦,發展啦,空間啦,距離啦,這些我們都不談,我只想換一個角度,從老闆或直屬上級的角度來推演一下你提離職,他們挽留,後續可能的演進過程。

1、只是口頭挽留,沒有任何有關收入、職位、工作方向的變化,這可能就是客氣客氣吧,基本可以忽略;

2、中國的文化對於忠誠還是挺看重的,你提出離職,即使最終被挽留下來,老闆對你的信任通常要打個折扣,如果是公司的重點部門,老闆的第一反應是立刻要為這個職位作備份,因為誰都不知道你哪天就又不爽了,老闆在此可承受不起反覆的折騰。一旦備份到位,你的位置就很尷尬了。因此,有不少的升職、加薪的挽留是臨時性挽留,純粹屬於公司目前沒有可用之人,一旦老闆緩過手來,再收拾你不遲。你可以想啊,為什麼之前不給升職加薪,難道公司不知道你的價值嗎?你一說要走,就忙不迭地給這給那,老闆肯定不是那麼心甘情願,有點被逼宮的味道,心理落差難免,遲早是要扳回這個局面的。我有個產品朋友,在一家O2O公司任職產品總監,外面拿到高過現有30%-50%的Offer數個,和公司提離職,老闆立刻給漲薪,然後各種手段挽留,各種承諾,畫下了天大的餅,光是大酒,就喝了不下三頓,每次都是推心置腹,甚至淚眼迷離,相約不離不棄,一定要共同奮鬥到革命勝利。友被其真誠打動,遂推掉所有機會,潛心修鍊公司產品。然三個月後,公司新產品總監到位,朋友被開。

我們有個小統計,那些提出過離職,又被留下的候選人,最終在此事之後在公司生存超過1年的,不超過四分之一。

場景七:不同年齡段該怎麼選Offer

1、日前一枚32歲技術男,現有年薪35萬,手裡拿到大公司Offer一個,創業公司Offer若干,期權不等,現金部分都在40萬上下,問我該如何抉擇。我說32歲正是互聯網從業黃金期,是該把能力和經驗變現的大好時間,如果家裡經濟條件尚可,不妨把風險值拉高一點,去成長型公司闖一闖。按照2年一個嘗試周期,(通常2年怎麼都看出一個公司是否有套現前景了)你還至少有3次左右賭的機會,當中任何一次賭成,你的生活都會發生質的變化。但如果按部就班地走,恐怕幾年內你的提升不會太大。退一步講,即使中間賭敗了,固定收入部分也不會有損失,而且以現今的互聯網就業形勢和你的背景,再找到下家也不是什麼難事。當然,如果你不是風險偏好型選手,比較追求心理的充分安全感,那麼就還是去大公司吧。

2、鑒於目前互聯網行業,超過40歲還堅持奮戰在一線的同學不是很多了,被邊緣化的也不在少數,其實真正的從業黃金期也就是從22歲到40歲的這18年。(姑且以統本畢業的22歲為正常職業起點)粗略地來看,這18年可以大致分為入門期(22-26歲),成長期(27-30歲),成熟期(30歲以後)。當然每個人的發展速度不同,少年發達的有之,30蹉跎的也大有人在,互聯網的最大好處在我看來就是人才發育速度的非線性。但從我們近萬個統計樣本來看,上述分拆大致成立。既然有了這樣的分期,那麼在不同的分期里,各自的職業訴求也會大相徑庭。

3、處於入門階段,通常懵懵懂懂,還看不清前面的路到底該怎麼走。這個階段養成良好的職業習慣和學習正規的專業技能為首要任務。於是如果有大公司的Offer,我們通常會建議考慮進入。當然,能在校招中就拿到知名企業Offer的畢竟是少數,那些拿不到的怎麼辦呢?不太建議去很初期的創業公司,這樣的公司不確定性因素較多,要的都是即插即用型人才,沒人有時間精力來慢慢教你,會讓你本來的迷茫更加迷茫。即使成熟大公司沒機會,也還是要優先考慮上點規模的企業,學習的環境會好些。需要提醒的是,對於入門級選手來說,有時選擇好的直屬老闆要重過選擇平台,當然這是在平台沒有實質差距的情況下。好的老闆有能力,並且有意願帶你,這是實質性利好,遠比把你扔到一個空曠的大平台上蒙眼裸奔要好的多。

4、如果說入門期的關鍵詞是紮實,那麼成長期的關鍵詞就是速度。互聯網留給每個人的成長時間都是相對短暫的,你在成長期的任務就是儘可能地跑起來,去觸摸你可能到達的高度。對於這個階段的同學,如果是在大公司,可以嘗試超越一些常規,去加入發展速度快的新興業務群組。也可以考慮加盟那些處於快速擴張期的公司。個人的成長速度一定是和企業的發展速度密切相關的,速度快,空間就大,你能接觸到的新鮮技術、模式、方法的機會就多,個人的發展天花板才能不斷提升。試想如果是在一個每年各項經營數據增長不超過10%的環境中,你再怎麼撲騰,也撲騰不出這十個百分點的大圈子。在飛機上走路,相對地面速度可以超過800公里每小時;你在大巴上即使能以博爾特的速度奔跑,相對速度也超不過時速200公里。這就是載體的重要。

5、經過成長期的快速積累,你就該進入經驗、知識、技能、體力的組合高峰期了。這個階段的核心任務就是變現成就感和金錢的雙重變現。成就感變現可能包括:你會開始渴望帶一支像樣規模和水平的團隊,做一款有自己印記的產品,按照自己的想法打造一種模式或體系,在業界獲得某種程度的認同,看到公司的業績在自己的努力下節節攀高,自己在當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等等。用N年前我的一個長輩告訴我的話說:真正地拿一些大主意。今天想來,這可能是成就感變現最直接的解釋了。

金錢變現就更好理解了,不過我在這裡可不是指薪酬的按部就班地逐次上升,互聯網年代,為無數有志青年提供了一飛衝天的財富可能,如果可以,為什麼不去嘗試一下呢?

那麼在成就感和財富雙重變現壓力的職場成熟期,我們該怎麼選擇Offer呢?首先我建議在基本生活狀態可以維持的情況下,不妨適當調高一點風險指數,畢竟富貴險中求嘛。於是無論A輪、B輪、還是C輪公司,大家可以自主選擇。當然如果你在大公司中也能脫穎而出,那你就是萬中無一的武學奇才,完全不用顧慮什麼大公司還是小公司,徑直去練如來神掌就可以了。其次,一定要選擇和你理念相投的老闆和公司。職業早期,你的可塑性還比較強,可以調整自己來適應環境,但成熟期後,各個方面相對成形,你做出重大改變的意願下降,機會成本上升,一旦不合,你的拳拳之心就會面臨流產,苦不堪言。所以高階職業經理人選擇機會,軟性契合要重過硬性契合。最後,變現黃金期留給你的時間並不多,要想有所斬獲,選擇機會眼光要毒,進入之後操作動作既要有條不紊,但也不能拖泥帶水,畢竟這樣的時間,一天就是一天,每一天都是錢啊。因此還要保持開放的職場心態,既要埋頭拉車,也要抬頭看路,保留機會選擇的容錯性,擁抱各種可能的變化。

場景八:職業轉型的Offer選擇

1、互聯網的職業轉型場景很多,比如UE、UI轉產品,前端轉後端,B端轉C端,產品轉運營,PC轉移動,電商轉O2O,門戶轉互聯網金融等等。俗話說樹挪死,人挪活。轉型可以憑興趣,可以圖發展,但也會有些小小的規律需要把握。

2、最好新的領域和之前的經驗有銜接,彆強行轉,那樣機會成本太高,你也不想從頭來過對不。像上面所說的產品轉運營,運營轉產品,還是有不少東西可以承襲的,但如果是研發轉BD,跨度就有點大,恐怕會比較累。

3、從沒落或成熟的向新興的轉,也許會有一片新天地。可以留意市場的趨勢,互聯網的新業態和新技術總是層出不窮,從舊往新的轉型雖然要冒點風險,但還是比固守一隅要好。

4、向上升空間更高的領域轉型。就像我們會看到不少從UI轉向產品的,但從產品轉向UE、UI的卻比較少見。簡單從薪資上看,純UI很少有突破60萬的,產品的發展空間無疑大不少,而且在團隊中的話語權也重。

5、從非核心職能向核心職能轉型。比如HR,培訓和員工關係算是非核心模塊,如果有機會向薪酬績效和組織發展轉,是比較靠譜的。

6、轉型要趁早。互聯網發展太快,一般來說,過了30再做大的轉型就有點晚,新人全上來了,容易被拍死在沙灘上。

場景九:規避換職時的心理噪音

1、心理噪音是一種常見的現象,是指某種看似重要,但實際偏離中長期訴求的心理困擾。比如一個候選人公司離家較遠,每天上下班單程超過2個小時,剛開始可以忍受,但久而久之,各種矛盾凸顯,陪伴家人時間減少,夫妻開始吵架,路上時間太長,自己休息時間不夠,精力下降,造成工作失誤,受到老闆質疑,幾次加薪都沒有趕上,收入不滿,無法參加公司各種活動,和同事關係疏遠,等等等等,各種內外交困,終於有一天爆發——老子要換個離家近的工作,單程超過半個小時的都不考慮。

2、在這個案例中,候選人就受到心理噪音的干擾,形成了一段時間久久縈迴不去的心理主旋律,他把職場中所遇到的所有問題都歸結為公司離家太遠,自己時間受限,無法擺平各方需求,於是在Offer選擇中,把距離看成是最重要,甚至是唯一的訴求,超過發展、平台、收入、興趣等通常的職業選擇要素。但這無疑是個頭疼醫頭的誤區。我們試想一下,照此選擇的話,距離倒是解決了,但一旦這個矛盾消失,其他問題必然又會顯現,正所謂按倒了葫蘆起了瓢。想起一個笑話,你出門購物,途中內急,各種求之不得,團團亂轉,當時你腦袋中唯一的念頭一定就是洗手間、衛生間、廁所、馬桶等彈幕關鍵字,購物的事情肯定是想不起來的,一旦成功解決內急,你長吁一口氣,這時才會想起此行的目的。在這裡,內急就是個典型的心理噪音,你出來不是就為了上個廁所的,購物才是你的真正目的。

3、心理噪音是一種感性,既然產生,我們不可能不回應。常見的職場心理噪音包括距離,讓你不爽的Leader,豬隊友,不舒適的辦公環境,刻板的考勤制度,就餐不便,停車麻煩,等等。我們見過的極端案例中有因為空氣乾燥,公司不給配加濕器而離職的。但進行重大職業選擇時,我們還是需要釐清哪些是短期矛盾,哪些才是中長期的真正需求,讓自己的心緒平靜一段時間,平復心理噪音,那樣的選擇,無疑會更符合你的根本利益。

Offer選擇的對策——信息對稱化

很多時候Offer難選,主要是因為信息不充分,你很難客觀評價A和B的好壞,總怕自己選錯了。那我們就來看看大霧裡開車,霧燈是怎麼打開的,有哪些方法可以做到信息的對稱。

1、面試前做好信息搜集工作。現在資訊很發達,各種媒體都是信息的來源,你可以事先了解該公司的模式、融資、創始人、產品、團隊等等情況,做到心中有數。

2、如果是朋友或獵頭推薦的,通過他們也可以獲取不少有價值的信息。重點說說獵頭渠道,獵頭資質良莠不齊,糊弄事的小獵很多,他們不但不能給你提供有效信息,還經常誤導。資深獵頭會靠譜一些,他們會了解很多有關職位和公司的真實情況,並且有自己的分析和見解,和他們建立有效的溝通,會讓你的信息對稱化事半功倍。

3、面試時不要只是被動地應答,而要主動地去了解職位的需求和全方位的背景。了解的內容包括但不限於:崗位設立的背景,工作內容,要達成的目標,公司融資情況,團隊構成和狀態,薪酬結構,公司核心競爭力,產品模式,競爭態勢等等。提問的時機和溝通的方式會決定溝通的效果,既不能面瓜一個,但也不能咄咄逼人,掌握好平衡點。

4、去面談時仔細觀察公司的氛圍和員工的狀態,這是你對一家公司的直觀印象,通常無法作假,從中可以體會出企業的風格。面試安排的嚴謹合理大致可以體現出公司對於人才的態度,那些候選人過去了都無人接待,空等若干時間,流程各種雜亂無章的公司,通常不值得考慮。

5、如果有可能,投資人會對行業和公司有深入的了解,從他們嘴中得到的真實信息會很有價值。不認識投資人?好吧,可以嘗試聯繫我們。

6、發動自己的朋友圈,通過人脈資源找到目標公司的人,你可以得到很多內部信息。

7、從任何一點得到的信息都可能只是一個片段,你需要找到更多的拼圖,相互印證,去偽存真,才能得出客觀的結論。職業選擇是個大事,在事前多花點時間總比事後拍大腿要好。

結語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互聯網圈像是患上了焦慮症,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大家都怕自己的車道不夠快,於是頻繁變線,就產生了選擇的糾結。我們必須承認,選擇是一個複雜的心理過程,當中不但有利弊得失的權衡,還有心情的起起伏伏。我們所分析的九種場景和一個對策,算是理性範疇的框架吧。但在真正重大問題的決策中,我們更發現,無論你做了怎麼理性的分析,最終起決定作用的,還是你內心深處的某種聲音,而很多時候,這種聲音可能是情感的共鳴,潛意識的呼喚,也可能是一種生活狀態的延續,這些,好像是應該歸入感性的範疇。這可能才是「Offer選擇」這個話題最難的地方。

所以,當各種分析已經窮盡,你還是無所適從,那就聽從內心的聲音吧——這是我們對於Offer選擇給出的最終答案。


原文的論證有如下缺陷。

1)煽動感情。

2)混為一談

3)草率歸納

煽動感情。作者在多處使用煽情的手法,例如:」我當時聽了那叫一個汗啊...「,」安安心心做個擰螺絲釘就可以了"。文章本身的論據並沒有很有力的支撐論點。相反假借煽情的的手法來拉近和讀者距離,並誇大其描述情況的嚴重程度。

混為一談。把創新工場旗下的一個產品等同於整個創新工場。作者原文說創新工場投資項目多,靠量取勝。這裡面沒有否定創新工場投資的項目中是有成功可能的。但是文章卻否定整個創新工場,這難逃混為一談之嫌。正確的說法應該是:要甄別創新工場的項目,去成功率高的,低的別去。當然還要看自己是否和創業團隊和拍等等。否則,作者的含義就是「李開復能力不足,他投得項目一個都成不了。」但是作者並沒有論據支撐這個論點。

草率歸納:現在的創業環境比以前要糟糕,當年遍地都是機會,全是空白的,現在創業你能做的就是依附一顆大樹創業,在qq、百度、阿里系等公司框下的圈子裡面創業,當年的淘寶都畏懼百度,現在的京東都畏懼etao,何談其它。 作者並沒有任何論證說明現在能做的就是依附大樹創業。如果按照這種道理。美國就不會誕生facebook。因為只能依附msn,google和amazon。國內也有人人做起來了。

當然作者文章中有一些是實在話。但是就其論證來說,並不能支撐論點,並且以偏概全。推薦大家看一本書《閱讀寫作和推理》,能夠有效甄別這種ms句句在理,實際缺乏論證的文章。


我覺得回答問題得旗幟鮮明,我首先說一句:我不同意這篇東西里的大部分觀點。

接下來再具體解釋我不同意哪些東西:

1)獵頭永遠是獵頭,在以公司為單元構成的商業世界裡,沒有哪個職位比獵頭和HR更懂得傳統智慧上的趨利避害。所以你看這篇文章的前半部分,通篇都是在告訴你:去產品被大多數人用的公司去,去從小組長一步步熬到中層的公司鍛煉自己,去薪水每年慢慢漲的公司去,去大公司當個螺絲釘也比在創業公司當個萬金油強啊,一定要有大量資源才能辦事,沒公司背後的資源給你墊底,你根本闖不出來……這樣的人,如果他不是互聯網公司的獵頭,放到13億人的中國社會上去,基本上跟勸你吃皇糧考公務員的碎嘴老媽子,根本邏輯上也沒什麼不同吧。

2)這篇文章挺自相矛盾的:它先是說你去大公司也並不一定就會當螺絲釘,因為國內互聯網公司的產品架構和團隊調整一樣很劇烈,你仍然有接觸不同產品、項目和角色的機會;但轉過頭就說:靠,你們只有在大公司學會了當螺絲釘,一步一步來,今後才能明白是怎麼回事——這是哪兒跟哪兒啊? 還有,您一邊預測未來幾年一些開發類職位的offer會縮水,一邊在結尾鼓勵大家沖著大家offer拚命,是怎麼回事啊?

3)儘管作者號稱是獵頭,應該很懂得公司運作,但其中有些話其實暴露了無知。比如他認為既然移動互聯網那麼有前景,為什麼丁磊100多億現金不去做移動互聯網?那麼他為什麼不解釋為什麼騰訊和百度2011年突然開始猛發力在移動互聯網上?你是為了說明移動互聯網不是未來,還是在給上面兩個巨頭做移動互聯網當清道夫?而且必須得說,我只拿騰訊來說,它做移動瀏覽器、無線搜索和移動開放平台,中間直到現在,也是內外部重重阻力的,沒辦法直接大幹快上,正是因為這個,我們看到了包括UC在內一大批公司在過去2-3年之間有了出頭的機會。這篇文章的作者應該是不懂得這個道理的。

4)按這位的說法,一個出色的工程師或產品人員至少要8-10年才能成為骨幹和產品大牛。確實,國內互聯網圈不乏這樣的人。但至少有一半優秀的技術大牛和產品大牛應該是在30歲左右甚至以下吧。他們的成長,很大程度上是得益於當時所在公司的創業規模和創業環境——這個當然是獵頭看不上的。

5)國內現在比較被叫的響的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創業者和牛人,絕大多數都是脫胎於創業公司和創業環境,而不是大公司的高管。具體情況大家一列表就出來了。

最後我想說,我也認為創新工場和李開復的招聘有營銷成分,我更不認為創業就必須投靠創新工場。但是,創新工場裡面也不是沒有現在外界看上去拿得出手的產品和項目。更重要的是,比起這篇東西教給你如何趨利避害,以及盤算現在offer上的工資未來幾年會變成多少錢,我覺得比這有意思的事太多了。


Just follow your heart.

選擇本無錯對和好壞,人生是一個經歷,

人生的成就不是用金錢和地位來衡量的,

也不是以得到什麼和失去什麼來衡量的,

無論你選擇什麼,都是生命的一個過程,

只需要勇敢的按照自己想法生活、工作。


隨便說幾句。

1.創新工場2012應屆畢業生的薪酬並不低,在行業內應當算是中上了。起碼比騰訊,淘寶,百度(有些職位)的薪水高,當然這是一般offer的情況。

2.選擇創新工場或者選擇其它的大公司對應屆生有那麼大的影響嗎?我覺得沒有。原因很簡單,在互聯網行業,跳槽太頻繁了。干一年或者更短的時間再去大公司神馬的很常見,並不是一選定終身。現在能拿大公司offer的人,一年後再拿也不是什麼難事。去創新工場並不意味的去不了大公司,至於養成習慣什麼的,我覺得沒有那麼重要。

3.就我接觸到的情況,創新工場的工程師是以剛畢業的大學生為主體的,普遍的情況是以名校畢業生為主,而且平均層次比國內的大公司要高。因此,想跳槽去大公司很容易。

4.自己是最最重要的!!!遠比選擇什麼公司要重要(不是不重要,只是相對沒那麼重要)。

5.開復沒那麼重要。


1. 這種指著別人鼻子挑毛病的帖子當然容易受關注。不意外。不評論。

2. 去大公司還是創業公司都可能有所成就,並非非此即彼。但這個作者有一點讓我不太喜歡,就是他不相信奇蹟了,也不希望其他人相信這世界還有奇蹟。他那種現實主義的腔調並不適合所有人。

3. 所有的選擇都是有機會成本的。就像你看到騰訊百度這樣的大公司似乎很好,別忘了,也有一些大公司叫四通方正科利華,也有不少優秀的年輕人在平庸的大公司浪費了青春。創業公司只是提供了更多選擇。

4. 別意識形態的選擇大公司或創業公司。一個聰明人會根據自己手中的 offer,綜合各自的條件、個人目標、未來直接領導的水平、個人愛好等等,綜合結論。

5. 創業公司和大公司相比,很大的不同是,它更刺激。相信這個時代有許多年輕人更喜歡冒險而不在乎穩定,這種人相對更適合創業公司。


每個人的背景不同,關注的重點也不一樣,對於每件事的看法都會千差萬別。兼聽是好事,沒有哪種意見是真理,大家可以從各種信息里提取自己需要的內容,幫助自己做決定。

此文的作者是獵頭,而我是做技術的,對於文中的很多看法都不一樣。首先,獵頭接觸最多的一定是大公司。獵頭這個行業的決大一部分客戶來源就是大公司的社會招聘。獵頭對於這個圈的跳來跳去的事很熟。但也有盲區:不懂技術,產品和市場。獵頭了解的是職場「現在」怎麼樣,他們不了解行業未來可能的發展,他們同時也不了解公司內的每個個體是如何成長的(尤其是不了解對於應屆生最關鍵的頭兩年)。

回顧過去經常能發現一些很有意思的東西。我們把時間回撥到10年前,把文中百度這樣的大公司換成微軟,把創新工廠這樣的小公司換成2000年的百度(甚至是2007,2008年的百度都可以,2009年之前百度招聘的時候得到的評價也和這篇文章差不多)。大家看看是不是文章是不是看起來依然很通順,意思差不多?

百度PM大概在2005年有一張合影,裡面的人來自各種專業各行各業,有學化學的,有學機械的,有調酒師有銷售代表。後來這些人有的隨百度功成名就,有的四散到了互聯網各個公司和細分行業成為核心,對比他們的同齡人,他們的個人成長速度遠比哪些同期選微軟的同學要快多了。但2008年之後加入的百度做PM的,有幾個人的發展速度能趕上2005這些人1/10的?


我們從文中找出8個細節:


1,搜狗、360的核心部門,乃至美團、去哪兒、開心等未來成功的概率都比去創新工場大。


2,米聊、UC做那麼大,都快被qq放倒了。


3,你妹的,那三個字居然是敏感詞,害我嘗試了無數遍,用了二分查找演算法才找到敏感詞。


4,大家去看看豌豆莢的產品,再去看看qq推出的應用助手。豌豆莢是去年4月份推出來的,qq應用助手是今年8月推出來的,兩者一個推出來了18個月,一個推出來了3個月。


5,Android給了很多手機公司機會,但是也給軟體開發者帶來了巨大的麻煩。就例如終端適配這個事情。


6,京東也搞活動,噹噹也搞活動。蘇寧的系統最爛,0點就掛了,3、4點才好,活動也最一般。


7,輕客戶端,web化已經成為了一個必然的趨勢。


8,就沖360可以監控數億網民上網習慣這點也該去360阿。

結論:這個8個細節足以說明樓主不是獵頭,最多也就一PM。

鑒定完畢!!!!1


創業就像談戀愛,雖然大部分都十分痛苦和慘烈,但是沒談過就是感覺有些遺憾。大學剛畢業,創業機會成本低,還是鼓勵去體驗一下,至少過後不會遺憾。


每個人的觀點都會受環境的影響

想想一個獵頭每天的工作內容和接觸人群,這種價值取向實屬情理之中啦

引帖子中的最後一段話:

看到不少公司今年開了40多萬的
offer,你們可以一定要努力,一定給北郵爭光,戶口和50萬的offer都要給母校拿一堆回來!

你能理解一個獵頭心中的痛了嗎?


還是踏踏實實的工作和做人,別被一幫老鳥忽悠來忽悠去,固本求源,根基不紮實去談什麼創業,人生奮鬥幾十年呢,去參與個創業,公司忽悠上市了,人生就不奮鬥了???


阮一峰翻譯的 不要自稱為程序員 http://www.ruanyifeng.com/blog/2011/10/dont_call_yourself_a_programmer.html 有兩段

六、創業公司是否適合應屆畢業生?

(Are startups great for your career as a fresh graduate?)

如果你一畢業就加入創業公司,最可能的結果是,接下來幾年你都工作得非常辛苦,然後公司悲慘地失敗了,你失業了,不得不又去另一家創業公司工作。

如果你真的想去創業公司,應該首先找一家大公司幹上兩年,攢一點錢,積累一些經驗,然後精心挑選後再去創業公司。

在創業公司工作,一般情況下,你遇到的都是創業者。他們大多數人沒有能力在兩年後僱傭你;而在大公司工作,你遇到的都是其他大公司的人,他們中很多人將來有能力僱用你或者幫你介紹工作。

七、在創業公司工作是否值得推薦?

(So would you recommend working at a startup? )

選擇創業公司,就是選擇一條職業道路,而不是選擇一種生活方式。可惜很多人把這兩者顛倒了,他們推薦創業公司,實際上是在推薦一種你感興趣的生活方式。

如果你確實喜歡這種生活方式,老實說,你在大公司里也可以得到它們。在許許多多大公司里,你都有機會鑽研最新的技術,而且還能5點半準時回家照顧孩子。


看了下分享出來的那篇文章,如何看待,我比較贊同原文作者的觀點的。

因為指明了是創新工場和其它公司的offer對比,覺得,創新工場,開復老師確實是有點忽悠,最近他更新微博,也談到了今年校招的問題,說有的公司起步薪酬開得高,勸大家要冷靜,不要只看薪酬就決定加入大公司。

周圍朋友最近也在說,創新工場到底是VC還是孵化器,我覺得本質上創新工場不過也就是一個前期VC而已,所謂天使而已。

1.今年創新工場開出薪酬,在業內算是中等略偏下的,當時看到李開複寫微博,大家還在笑是不是工資給的太少,招的人太少,然後寫微博拉人;

2.VC投資,必然有成有敗,我個人並不認為有創新工場背景的公司就一定能在市場競爭中得勝,成功固然喜人,但你應屆生因為團隊選擇而跟著別人失敗,那絕對是悲劇;

3.剛畢業就去小公司,究竟是好是壞。我自己體會,絕對不好。雖說匪也能造新天,但歸根結底,一群小青年,如果用草莽的方式來干,絕對是失敗多於成功了。而一畢業就加入草莽團隊,只有一句話來形容,生得少,死得多;

4.對比創新工場下得小項目和其它大公司,如360而言,股票,期權那都是不靠譜的東西。你想要的當然是提高自我,大公司的訓練,做事方法,自有學習的地方;

5.為什麼選十年前的百度,而不是今天創新工場下的項目,門檻,市場,環境共同決定;

6.李開復在投資界,也是菜鳥,做生意,做投資,不同於做外企高管 ;

7.如果真想創業,就真真地去創業,去創業團隊打工,那算不上是創業。

也是自身體會,我認為,能真正做成大生意的東西,必須是有門檻的,互聯網來說,或許就是技術和money。如果其中的任何一個門檻很低,那前期開始或許會很容易,但是要想做大做強,就是難上加難了,中國從來不乏人才。

「的確門檻低,那麼我想說——對創業者而言,在初期想撈一把就走,門檻低是個好事,如果在中後期,那簡直是個災難,門檻越低競爭越激烈。只能比燒錢速度和兜里的銀子了。」


從一個大四實習生來說,文章里關於個人職業發展道路影響因素我還是覺得蠻贊的。我一開始選擇大公司實習應該來說就是看中大公司能有比較良好的流程 規範,這些學校里都給不了我。

而且在大公司裡面其實還是蠻多創業型的團隊,在裡面可以接觸到很多不同人和事,其實也會很辛苦。其實不管怎麼樣,還是看個人心態問題,在大公司當小螺絲釘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習以為常了,更可怕的是你自己都沒發覺自己在逐漸習慣一個小螺絲釘的角色。


1.看文章,書等都需要結合歷史因素,結合當時的環境,結合這個人的人格等,這樣才能最準確的分析。首先,該作者bl(對其的簡稱)常年為北郵人提供工作諮詢,跳槽推薦等服務,人脈廣,人氣高,對互聯網產業有一定的了解。其次,寫此貼的起因是由於在李開復宣講後,很多要找工作的同學找其諮詢,所以萌發了撰寫該文的念頭。

2.說到找工作,北郵人更加務實,傾向於穩健的職業生涯,這是高校氛圍所決定,更少的人願意去冒險。基於這點要素,我覺得拒絕創新工場是合適的。

3.我覺得這篇文章在說到創新工場的模式,職業發展道路的影響因素,和找工作的幾個誤區,寫的都不錯,儘管有些局限,但是能給北郵即將工作的畢業生提供了不少的指點。重要的是,這篇文章是給北郵人看的,而不是給各種高端人士看的。

4.前面有匿名的說其是方校長的得意門生,說這話的完全是腦子進水,方濱興是在我們畢業後才到北郵任校長,至少我沒認可他是我的校長。

5.張亮說的創業公司更刺激,不符合北郵的氣質。北郵人更多數的喜歡傳統通信行業,或大型互聯網公司,而非創業公司,如果一時腦熱被李開復忽悠進去,我想會有很多人後悔沒選擇更穩的offer。


原帖寫的還行,可參考,人家作者在文章前面寫了,是給那些不想冒風險參與創業的應屆生看的,雖然他沒明說但也側面認同真牛逼的年輕人在創新工廠可能會得到很好的機會。作者也是帶著點兒氣,其實他要不帶情緒的勉強認真寫寫創新工廠的優勢,可能就不會引起這麼多爭論了。畢竟創新工廠雖然沒有李教父吹的那麼神,也沒到不招人待見的地步。至於李教父到底是不是口兒販子,可能每個人看法不同。但是張亮的答案贊同票最高,就有點兒~~~~呵呵了。


學習這個事情,看上頭,看團隊;

收益這個事情,1,看個人成長,2,才看團隊業務成長,創業成功之類的事情

如何選擇?因人而異。

李開復的演講方式,確實是為自己利益在營銷,有不少放大和誇張的成分。當然,網易那個例子確實不合適。wy本身現在就很保守了,而且沒有像百度和tx那樣能夠切入移動業務的優勢。移動互聯網在kaifu那裡確實是吹大了,bat三巨頭,在移動業務,未入而已有2分預留田地。


文章寫得很好,很中肯。

剛畢業的同學大多數都是想畢業拿一個穩定,性價比高,不太累福利好的offer。非常正常;

選大公司或者創業型公司可以打個比方:錢存銀行和買股票;如果只看到股票(創業)的大量收益而不知道風險的冒入,結局肯定是虧損;而從宏觀上講只有大量的金錢在銀行(常規工作崗位的學習)才能撐起其他的金融市場;一個是基礎,一個是發展;缺一不可 ;

創業及創新工場類的公司更適合想自己干、覺得能自己干、更多的追求自我實現的人;

對於剛開始的物質、福利、辛苦不是很看重;可以賭上1-2年看看效果的畢業生

一般都是家庭條件、社會資源、技術手段有一定儲備的人。

這類人是存在的,雖然比例不高,但是數量也是有一些的。

個人認為現在中國的創業環境很危險,泡沫太膨脹了。

很多創業者和投資方都不成熟,歸根結底是熱錢太多,尤其是移動互聯網裡面的熱錢太多。

所以選擇與創業相關的行業還是得慎重,看看自己有沒有付出一段青春的籌碼


主要跟個人的能力、性格以及所處的環境有關係。最好在去之前先做一個詳細的職業心理諮詢,為防止廣告嫌疑,我就不提自己這邊了。總體上說,第一本身個人就是一個開創型的人,要能保持長時間的激情;第二,要專註,能夠忍受的住寂寞及壓力;第三,參與的事業或者產品要有用,對別人有用,對社會有用,先別考慮這個產品怎樣盈利。

其實說起來,這種比較也挺沒有意義的,一個人職業生涯的成功,並不取決於這些。

從我們的經驗上看,無論在哪裡做,更能從能力上提升自己,能深入的參與一款產品的研究,一般都是各種企業樂意選擇的人才。

另外一個問題就是無論在哪裡做,一定在職業生涯的早期,有過一個沉澱的時期,最好3年左右,畢竟一個產品完整的流程,包括發現問題,遇到問題,解決問題等情況,都需要一個時間來深入。


推薦閱讀:

為什麼北京房價非常高,但快餐等小生意價格不貴?
「今晚看啥」是徐小平投資的項目嗎?它跟豆瓣相比,優勢在哪裡?
喬布斯說他做很多事情都是依靠直覺,就是幾秒鐘內做判斷,沒有嚴密的邏輯分析過程,但是結果證明這樣做十分準確,怎麼看待這個直覺?你有這種直覺嗎?
如果有一個很有潛力的想法,但卻沒有實力做,你會怎麼做?
辦公室牆面如何清潔?

TAG:互聯網 | 創業 | 求職 | 人力資源HR | Off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