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未來美國衰落,會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首先美國毫無疑問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並且在未來很長的時間裡沒有國家可以超越他

但是縱觀整個人類歷史,不管多麼強大的王朝或者是國家總會有盛極而衰的一天

現在大膽假設一下,如果未來美國衰落,那麼會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對中國而言又會有哪些借鑒意義呢?


巧了,前兩天剛剛回答過類似問題:七亢:美國作為當今世界上最強大的發達國家,會被其他國家超越嗎?

用上面那個回答的內容來回答本問題的話,就是以下幾個因素會造成未來美國的衰落:

1.政治體制

2.政治穩定性(七亢:如何看待美國弗吉尼亞州最近發生的一系列種族相關事件:從大規模集會到暴力衝突,並導致至少1人死亡?)

3.教育(美國中學是否存在反智主義傾向?如是,它的根源是什麼?)

4.人口/文化問題(東林君:世界上正在發生著哪些國內少有人關注的重要變革?)

我歸納出的這四個因素中的2、3、4都已經有了現實的例子作為佐證(括弧內鏈接),今天我對第一個問題,也就是政治體制問題,做一點補充。

我認為從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三件事,可以折射出美國政府的性質已經發生改變:

1.美國對金融危機的後續處理和追責(http://www.nytimes.com/2011/04/14/business/14prosecute.html?mcubz=3)

2.美國最高法院移除政治獻金的上限(美國最高法院正式取消政治獻金上限 被質疑富人操縱民主)

3.美國控槍徹底走向失敗(三九先生:有哪些影響力被嚴重低估的歷史事件?)

如果有知友打不開第一個鏈接,我在這裡梗概一下紐約時報的這篇文章說了些什麼吧:2008年金融危機導致了上千億美元的損失,但沒有任何一個金融界高層因此被捕,哪怕是民事訴訟都很少。不說別人,就說金融危機的始作俑者,時任雷曼兄弟主席兼CEO Richard S. Fuld, Jr先生在金融危機後跟沒事人一樣到其他機構工作,而且依然高薪。

金融危機的後續處理和取消政治獻金上限足以證明,美國政府已經完全淪為軍工複合體,或者說大資產階級的工具。而美國控槍徹底走向失敗(注意,這個案例中美國最高法院給出的意見就等於是說警察有權力對被害人袖手旁觀,所以各州不得不開放持槍,以允許人們自衛),則說明了美國政府在承擔作為一個政府最最基本的功能——維持治安時——將會大打折扣。即便政府不維持治安,也很難影響富人,所以說這意味著美國政府部分放棄了對普羅大眾的一項極為重要的基本義務

綜合以上三點不難看出,美國政府已經完全變成了大資產階級維護自身利益的工具。資本都是逐利的,如果價錢合適他們甚至肯承包自己的絞刑架。所以即便大資產階級中有幾個良心發現的人(例如特朗普吧,其實他也未必),也不可能扭轉這一強大趨勢。

所以目前美國的左右之爭,實際上是有傳統製造業和金融、矽谷企業之間鬥爭的影子的。

既然政府淪為了大資產階級的工具,人民的訴求無可保障(有點像我國的民國時期),那麼人民遲早會尋求現有體制外的方法

而那將會是美利堅之春

(歡迎大家關注我的收藏夾美國政治觀察,共同討論美國政治話題)


自大。

有次和一個美國大學生聊起NASA,我提了一句,中國在2003年的時候已經實現載人航天了。他長大嘴巴,一臉震驚.jpg地看了我十幾秒,然後問,真的嗎,真的嗎?

我還被問過的問題有,中國有超市嗎?中國人能長多高?頻率最高的是,中國會崩潰嗎?

這種心態中國也有過。清朝乾隆帝對馬嘎爾使團那種傲慢使中國錯過了工業革命,在之後一百年,全國上下還沉浸在天朝上國心態當中洋洋不可自拔。類似的,美國這代人生在冷戰之後,正是美國肢解蘇聯坐穩世界頭把交椅,在科技外交軍事經濟全面領先世界之日。這種客觀背景帶來的自信與驕傲刻在這一代人靈魂裡面。但是世界在變化,法國的核能,日本的相機,中國的高鐵,德國的機床,都在各自的優勢方面超過了美國。目前有一些領域美國不是世界老大了,未來會不會更多?到了一定數量積累之後,科技優勢會翻轉,再過一段時間就會轉化為軍事國力上的優勢。回過頭看,美國人天朝上國的思想可能像乾隆面對馬嘎爾使團一樣,讓他們忽略掉這個制止變化的機遇。

所謂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意識形態立國的國家,最可能的衰落原因就是丟掉了意識形態


唱衰美國/中國50年,兩邊都一樣,只是自己在歷史裡,感覺不到罷了。

請記住,私有制社會,國家,政府,官僚,大資產階級並非一體,國家什麼的,政府什麼的,資本官僚複合體的利益才是最高的,只是當前在美國,他們的利益和美國國家利益比較重疊罷了。

至於未來,誰知道呢。

這裡多嘴兩句,當年OPEC體系出現,石油危機爆發的時候,本來工業複合體以石油為主要原料的歐美,在長期戰略考慮和美國【國家】未來長久的利益下,是可以依靠全球其他範圍的增產和巨量的補貼熬過去的,結果OPEC-巴列維正式的成為了中國的老朋友,原因就是官僚-資本複合體的利益此時和OPEC走的更近,走上了能源撈錢路,石油價格的提升一方面倒逼石油工業轉型和對勞動成本降低的迫切需求,給中端工業的轉移提供了潛在助推,一方面主要石油燃料為主的現代工業(美歐日80年代90%以上的生鐵生產依靠噴液體燃料(部分天然氣)作為能量來源,現在幾乎全轉噴煤粉了)因為能源成本的暴增而客觀的提供了轉移的動力,實質上為中國的主煤缺油體系煤主能源和煤化能源技術的低能源成本提供了翻身機會,造就了工業轉移的真實動因,補完了中國的工業鏈條,切斷了美國的周期性工業收割體系,造就了今日中國這個國家的必然騰飛。

不要張口國本閉口歷史意識形態的,歷史一遍一遍的做老師教你做人,到現在還在推卸責任給一些虛無縹緲的東西講不到根本,有了歷史唯物主義這個屠龍寶刀還轉身跟怪獸玩太極,麻煩跟我再念一遍,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上層建築反作用於經濟基礎,史觀回到大清真是越活越年輕。

這是美國當時算錯的一環。但是資本家沒有算錯,嗯,就是醬。


美國未來的衰落,是由於它所主導的全球化存在著系統性缺陷,這種缺陷不可彌補。

一、全球化產業鏈分工的三元結構

美國主導下的全球化產業鏈分工,是一個三元結構的體系:分別由消費國,生產國,資源國構成。典型的消費國,比如美國,南歐的歐豬各國。典型的生產國,是中國,德國,日本,韓國等國。典型的資源國,則是俄羅斯,中東石油國,巴西,澳大利亞,委內瑞拉等國。

美國作為全球化分工體系的最頂端,不僅負責向全球提供輸出需求,還輸出流動性和制度與技術方面的標準和協議,負責全球化的全局統籌與組織。美國輸出的制度,由三部分構成,政治的維度上是聯合國,經濟和金融維度上面是全球貨幣體系。貿易維度上,是世界貿易組織,也就是WTO。這就是全球化生產與協作的頂層設計。

同樣作為消費國,歐洲各國和美國相比,則是純粹的債務型消費國,它們並沒有對全球分工提供什麼有實質性價值的東西,它們只是歐元區內部的全球流動性再循環鏈條上的一環,負責把德國的國際收支的盈餘花掉。這樣,歐元區就可以作為整體表面上與美國之間形成均衡,不至於因為德國的盈餘積累過多,而導致歐美之間嚴重的失衡。歐元的升值壓力,也就不會過大。

生產國,在美國主導下的全球化體系中,歷史上一共出現了三代。第一代是德日,美國選擇工業化德國和日本,一方面有這兩個國家工業基礎好的歷史條件,更重要的是,德日都是制衡蘇聯陣營的最前線。二戰後,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是德日作為生產國的最愜意的時期。

隨著德日的如日中天,生產國積累了大量的貿易順差和盈餘,而美國則被逆差和赤字壓得喘不過氣來。這是美國主導的全球化體系下,第一次嚴重的國際收支失衡。美國是怎麼應對的呢,一邊和日本簽署了《廣場協議》,另一邊和以德國為首的歐共體,簽署了《盧浮宮協議》,《盧浮宮協議》也就是讓日本失去了二十年的廣場協議歐洲版。為什麼日本在廣場協議之後,失去了二十年,而德國在短暫的不適之後則能再次奮起了呢,因為德國找到了內部平衡自己收支盈餘的一群躺著花錢的歐豬。日本脫亞入歐太高冷,在亞洲的鄰居裡面,估計連找個躺著花錢的合伙人都找不到。

德國人能發起歐元來化解美元咄咄逼人的攻勢,為什麼在廣場協議之後,日本人不發起亞元來制衡美元的鉗制呢?有可能想過,但是他們可能沒有執行落地的國家意志和戰略構想。不得不說,日本人就是各種奇技淫巧的匠人命,在戰略上,它們一貫的鼠目寸光。所謂的失去的二十年,就是戰略構想缺席的代價。

德日被去勢之後,由於忌憚德日繼續的積累盈餘和資本,會主導區域一體化,在美國的全球帝國版圖中形成割據勢力,於是美國在1990年代啟動了第二代生產國。第二代生產國,就是以亞洲四小龍為代表的東南亞各國。東南亞這些小國來充當生產國,美國就不用再擔心它們將來發達了,會形成割據勢力。

但是由這些小國來充當生產國,有個比較大的缺陷是,它們對於全球流動性的環流表現的過於敏感,美元的潮汐,一漲一落,它們就紛紛的感冒了。並且由於各個小國之間,缺乏一體化的意識,在美元流動性退潮之時,它們為了將流動性更多的留在自己國家,選擇了不顧死活的互相踩踏。與其說是索羅斯們一手製造了97年亞洲金融危機,不如說,這場危機裡面,更多的傷亡是來自這些生產國之間互相的惡性踩踏。

亞洲金融危機過後,東南亞的諸多生產國,一蹶不振。並且,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升級,這些體量太小的生產國,已經在產能上和效率上,無法在滿足全球化大生產。在這場金融危機中,中國頂住了索羅斯們的進攻,並承諾人民幣不貶值,這對於外資來說,是一個低風險高投資收益的官方承諾,為中國贏得了不少的口碑和信任。這次危機過後,中國成為了美國主導下的全球化分工體系中的第三代生產國。

中國作為生產國加入全球分工體系,相比東南亞這些第二代的生產國,中國的全要素的優勢,一下子就把這些競爭對手甩的沒影了。讓中國成為生產國,難道美國不擔心德日曾經的那一幕會重演嗎?說不擔心那是假的。美國估計做夢都會擔心,把中國變成生產國,早晚有一天,隨著中國的產能、技術和資本完成了積累,就一定會形成美國全球帝國版圖中的割據勢力。

所以,美國一直死死的卡住入世這一關。在入世前後,美國不停的對中國進行各種底線測試和底牌測試,讓中國納投名狀,表忠心。96年台海危機就不說了,銀河號,炸大使館,南海撞機事件三大辱,都是這種測試的具體表現。中國忍辱負重沒有辜負美國的戰略預期和判斷,終於在2000年初拿到了正式入場券,成功入世。

在全球化分工體系這盤棋里,中國這名選手,就像一個一貧如洗的泥腿子少年一樣,從來沒有參加過正式比賽。美國則是幾十年以來的久經沙場和考驗的常青樹冠軍,從來沒輸過。中國說,我可以下一盤嗎?美國斜了一眼過來,對著這個寒酸少年啪啪啪就是一頓耳光。少年不為所動,繼續問美國,請問我可以下一盤嗎。美國以為,怎麼打都不還手,這少年真老實啊,好像沒反骨,政審關這就算過了。

光政審關過了,還不行。美國在戰略上,並沒有像日本那麼缺心眼,他們知道讓中國這個巨人選手入局,會導致什麼樣的後果。所以,美國對中國說,現在你可以參加這一局了,不過,我要先拿掉你的一個的車。一個從沒下過棋的業餘選手,和一個從沒輸過的世界常勝冠軍下棋,棋還沒開始下呢,就先讓了世界冠軍一個車。這就是中國原始積累的起點。每每想起,仍不免感到心酸。

所有的人都認為,中國不會贏。包括中國人自己,大部分都認為中國不會贏。如果當時有個外星人在旁邊看棋的話,估計連外星人都會認為,中國不會贏。在美國的預想和願景中,中國應該一方面會成為它的血汗苦力,另一方面,則會淪為它的經濟殖民地,在這盤棋中,美國認為自己穩操勝券,中國將輸的連褲衩都不剩。

從2001年中國入世到現在,已經15年過去了。這盤棋也終於下完了。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中國不僅沒有輸,還贏的很漂亮,非但沒有淪為美國的經濟殖民地,並且無論在產能技術和資本各方面,都完成了積累。對此,美國的反應是什麼呢,他要悔棋。要求重新再下一盤,讓中國讓他車馬炮再下一盤。這就是美國TPP的戰略意圖,重新制定規則,讓中國再次成為規則的接受者,出讓更多的利益,並大幅抬高中國再入局的代價和成本。

中國會接受讓美國車馬跑再和他下一盤嗎?顯然不可能了。中國已經不再是那個一貧如洗的寒酸少年了。中國長大了,他志向遠大,他要去闖世界。這個形勢對於美國而言,已經不僅是在它的全球帝國版圖中出現割據勢力這麼簡單了,而是出現了一個可以和它分庭抗禮的競爭對手。用當年閹割德日的廣場協議、盧浮宮協議那一套,對中國也不太頂用。雖然,中國在美國的一再施壓之下,禮節性的讓人民幣有序升值,但這也僅止於禮節,並無法根本性的消除中美之間的貿易失衡。

美國現在要捋著袖管要重整旗鼓,決心跟中國再下一局。可是這新的一局,和15年前開始的上一局,完全不一樣了。這一局的基本盤面狀況是什麼呢,全球化一分為二,美國主導的兩大海洋版,和中國主導的歐亞大陸版。美國主導的海洋版,規則是亞太區的TTP,和跨大西洋區的TTIP。中國主導的陸版,規則和標準則是一路一帶。這兩個版本,將展開競爭,這一局,再過15年,誰會贏呢?上一局,美國佔盡優勢和先機的情況下,都沒贏,這第二局在中國已經羽翼豐滿的情況下大家展開公平角逐,要說美國能贏,估計它自己都不信。

二、美元環流的潮汐與剪羊毛遊戲

國家的疆界,是戰爭的結果。每一條邊境線,都是歷史上長期以來用血與火,用刀與劍,用飛機大炮畫出來的。在美國主導下的全球化產業鏈分工體系中,經濟的版圖,則是用美元畫出來的。美元流向哪裡,哪裡就會出現繁榮,美元抽離哪裡,哪裡就會出現蕭條。這是全球流動性的區域分布規律。同時,美元的全球流動,還有一個周期性潮汐規律。

美聯儲開動印鈔機進行貨幣擴張,全球經濟開始漲潮,風險資產價格節節攀升。美聯儲進行貨幣收縮,全球經濟變會哀鴻遍野,風險資產價格頻頻崩潰,避險資產價格,轉瞬暴漲。風險資產能跌多少,避險資產就能漲多少。

在這一漲一落的美元潮汐中,美國通過通脹稅,作弊一樣的賴掉了舊有債務。賴掉債務之後,再通過美元迴流機制,重新借入低息廉價的美元。借入廉價的美元之後,再對外進行貨幣擴張,繼續向其他國家收取通脹稅。這個過程,俗稱剪羊毛。美國對其他國家的剪羊毛行為,有明剪,這就是正常的鑄幣稅。還有作弊的偷偷的剪,這就是美元潮汐。

在全球分工體系中,美國向生產國輸出美元資本,主要表現為外商直接投資,亦即FDI。生產國拿到資本和項目,開始去資源國採購原材料進行生產。產品生產完成之後,賣給美國等消費國。美國向生產國支付美元作為貨款結算。生產國拿到了美國支付的美元,這些貿易盈餘,因為規模巨大,在國際市場上,怎麼管理和投資,都是個問題。生產國用積累的外匯儲備,購買美國的核心優質資產,那是肯定不可能的,所以只能買低息的美國國債。

美國拿到生產國通過購買低息美國國債流過來的美元,再輸入生產國,進行再投資和控制優質資產,獲得高額的投資收益和利潤。這又是利用不對稱的規則,消費國對生產國進行的第三重剪羊毛。消費國,生產國,資源國之間的美元環流就這麼建立起來了。

生產國夾在消費國和資源國中間,尤其是中國產能這麼巨大的生產國,基本上處於夾心餅的境地,買什麼資源,什麼就貴,賣什麼產品,什麼就便宜。為什麼?因為在貨幣擴張和全球經濟擴張的雙重效應下,世界經濟迎來了為期20多年的超級景氣周期。在產業鏈的下游,表現為大宗商品的長期大牛市,從下游傳遞到產成品的上游,又表現為動輒產能過剩,賣什麼什麼便宜。中國的全要素優勢,在這十幾年裡,像核彈一樣的爆發了,它是第一代生產國和第二代生產國加在一起都無法比擬的巨大優勢,中國把全球產能推到了一個空前的新高度。世界工廠,中國製造,經濟引擎,都是由於作為生產國的中國的大爆發,而形成的現象和熱詞。

中美之間,都是這次史無前例的全球化大躍進的受益者。美國得到了源源不斷的廉價的商品,也得到了中國迴流過去的廉價的美元債務。拿著中國的錢,買中國的商品,躺著吃躺著喝,實在想像不出,還有什麼比這更美好的生活。而中國呢,則由一個曾經一窮二白的泥腿子,在這次全球化的大躍進進程中,完成了產能,技術和資本的積累。無形的積累,則是勞動者素質的大幅提高。至此,在中美心照不宣的默契配合下,借著全球化大分工的美元環流,中國基本全面完成了國民經濟的工業化升級。

在這個分工體系中,一個資源國的價值,取決於它的資源有多少,表現在賬面上,就是外儲盈餘和本幣匯率。一個生產國,它的價值,取決於它的產能。中國為什麼長期以來都存在人民幣升值的外部壓力,因為中國的產業升級和生產效率的增長,加速度越來越快。中國產能的擴張,超過了美國貨幣的擴張,這樣就會一直長期存在外部升值壓力。消費國的價值呢,取決於它的印鈔機,它什麼也不用干,光印錢買買買,躺著吃喝就行了。

資源國,是這個體系中,最缺乏話語權的。它們國家挖出來的資源,卻用美元來計價,而且,結算也用美元。自己本國的資源,不僅無法利用這些資源來改變自己的命運過上好日子,甚至,資源賣多少錢,完全受美國的控制和主宰,讓你哭你就得哭,讓你笑你就得笑。為什麼中東石油國,對美國普遍存在刻骨的仇恨,這就是根子。石油國不想賣身賣笑,就會嘗試著試圖自己掌握自己的命運,這個嘗試的代價,就是薩達姆和卡扎菲的身死國滅,無數生靈塗炭。

伊朗能幸免於難,在於它有地緣平衡價值。美國除掉伊朗,沙特就會成為最大受益者,不僅身邊的死敵沒了,而且中東也會沙特一家獨大。那麼接下來,沙特就會明裡暗裡的尋求中東一體化。這違反美國在中東的核心利益。當然了,另一方面,伊朗也不是伊拉克這種軟柿子,不是那麼的好捏。8000萬人的大國,有一定的工業能力,背後還有中俄撐腰,要像伊拉克那樣輕巧的打下來,也不是那麼容易。弄不好,就會重演當年蘇聯在阿富汗的那一幕。

中東這麼多年一直戰火不停,根本原因,就在於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石油資源豐富,這是它們的幸運,也更是它們的不幸。揣著石油這麼個寶貝,誰不想買個好價錢呢,但這事卻不是自己說了算。沒有能力掌握自己的命運,還想要不甘心的爭取下,那麼自然的就會有流血衝突。這種憤怒和怨恨,最終催生和帶來了恐怖主義。

俄羅斯,中東石油國,巴西,澳大利亞,委內瑞拉這些資源國,他們不僅沒有給自己的資源討價還價的權利,而且它們在美元潮汐所伴生著的金融災害中,也沒有什麼抗災能力。美聯儲一加息,這些資源國的外匯儲備馬上告急,它們的本幣,馬上大幅貶值。這些資源國,它們本質上,只是美元的殖民地。甚至可以說,它們在經濟上,並不具有主權。

相比資源國,生產國的情況要好得多,在美元潮汐所伴生的金融災害中,抗災能力也更強。美國要攻擊資源國,直接在自己掌握定價權的資本市場上大肆攻擊大宗商品的價格就行了。而要攻擊一個生產國,則要複雜的多。美國用廣場協議攻擊作為生產國的日本得手,用的手段,可比做空石油就能坑死俄羅斯這種簡單策略,複雜多了。而美國要用攻擊日本的那一套策略,來攻擊中國,則不太現實。日本之所以連掙扎都沒像樣的掙扎一下,是因為它不是一個正常國家,只是美國的附屬國。附屬國,是沒有資格和宗主國討價還價的。

中國和日本相比,首先,中國的體量和規模更大,在政治,經濟,軍事,金融等方面,都可以和美國討價還價。美國妄圖用對付俄羅斯和日本的那種簡單粗暴的手法來擊垮中國,顯然是異想天開。更何況,中國沒有開放資本賬戶,這就是一個金融防火牆。這個金融防火牆,相當於一座金融長城,前陣子為什麼在金融行業,抓了那麼多老鼠,因為這些老鼠在這個金融長城上,掏了很多洞。消滅了這些老鼠,穩固了城防,才好防禦來自美國的攻擊。

所以,中美金融戰的基本格局,就不可能是一方壓倒性的速勝和大勝,只可能是鬥智斗勇的持久戰,鏖戰。有了金融長城,很多時候都能夠掌握戰術主動權。開了城門可以出去主動戰術進攻,關了城門可以防禦。已經混進城裡的姦細們,可以關門打狗肅清乾淨。隨著戰爭的拉鋸,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暴漲暴跌都會成為常態。心思活絡的一些人,看到一點風吹草動就急著搶著換美元的,只能說他們,天真爛漫。這事沒他們想的這麼簡單粗暴。

三、競爭性貶值的惡性踩踏:通縮寒潮下的扯被子遊戲

97年亞洲金融風暴,一些新興的二代生產國們之間,毫無章法方寸大亂的競爭性貶值,互相惡性踩踏,導致踩踏所造成的傷亡,遠大於來自敵軍的直接攻擊。說他們缺乏組織和戰略,只是一群烏合之眾吧,也不厚道,因為它們只有一個很本能的目的:活下來。至於其他人活不活,哪裡還能管的了那麼多。

現在這一幕又重演了。這次挑起惡性踩踏的,可不是97年那群烏合之眾了。而是一群久經戰火的經濟體。日本和瑞典,歐盟,紛紛打開盒子,放出來了負利率這個大魔王。日本和歐洲,在全球經濟已經進入收縮周期的情況下,還在長期堅持進行逆周期操作。這背後反映的問題是,冬天來了,日本和歐洲最不耐寒。他們感到冷,比別人更冷,他們不想凍死,它們開始搶被子了。

瑞典,基本面沒有歐盟和日本那麼糟糕。它是怎麼想的呢,通縮的寒冬到了,風險資產,降遭到大面積的拋售。資本要尋找基本面相對好些的避風港。隨著避險資金的湧入,就會推高所在國的匯率。在這種經濟寒冬里,大家都想著往家裡拽被子暖和自己,高匯率就等於是在需求面收窄的經濟環境下,把商品出口的競爭機會,拱手相讓給別人。

避險資金,還會到處去尋找避風港。之前美國數據利空,導致大量的避險資金湧入日本。因為日本是美元資產傳統的避險市場,急劇的推高了日元的匯率。結果日本用很激烈的應對手段,把這些湧入的不速之客又驅逐了出去。往後看,這些避險資金,無論湧入到哪裡,都會被驅逐出去。負利率,就是驅逐這些不速之客的狼牙棒。

這種在需求面收窄,本來機會就不多的情況下,通過競爭性貶值,先下手為強來爭取多吸幾口氧氣的做法,本質上講,它是不負責任的以鄰為壑的辦法。這個國家可以以鄰為壑,那個國家也可以。最後,大部分國家都加入負利率陣營。在恐慌冰冷的的通縮寒潮中,競爭性貶值,就是搶被子遊戲。所有的人都冷,所有的人都想把別人身上的被子扯過來蓋自己身上。

這個遊戲發展到最後,就是互相的撕扯。在下一次春天到來之前,誰凍死,誰被扯光腚,誰能搶到被子蓋住自己,熬過漫長的嚴冬活到最後,都會在這場遊戲中體現出來。在歷史上,到了互相扯被子這種地步的時候,差不多就該到了戰爭階段了。好在這一次,雖然經濟失衡,但是軍事的力量對比,還未失衡。大的戰爭,是打不起來的。

在這場扯被子的遊戲中,美國的屁股最大,它需要的被子也最多。它比其他國家需要更多的被子來保暖禦寒。在美國的抽扯之下,俄羅斯,沙特,委內瑞拉,巴西們,這些美元跌殖民地,資源國,都已經被扯到光腚了。如果這次經濟寒潮要持續很多年的話,這些資源國,肯定會第一批被凍死。

但是光扯了這些資源國的被子,還是不足以蓋住美國的屁股。它還需要繼續的扯更多的被子。這時候,就要向生產國下手了。生產國誰的被子最多呢,中國最多。瞄上了就開始下手。但是這次,發現扯不動了。這是以往美國未曾遇到的情況。在歷史上,作為地球天子的美國,他要說冷,二話不說,想扯誰的被子就扯誰的,被扯的人,還不敢不鬆手。

中國和這些光腚漢的處境,不太一樣。中國目前的主要矛盾,對內在於要去槓桿和經濟結構轉型。對外,則是對匯率預期進行控制和管理,以防出現國際市場對人民幣匯率形成長期貶值預期。以美國為首的這些光腚漢,它們首要的任務,是保住資產價格。不難料想,如果再扯不動中國身上的被子,那麼美國也會加入踩踏大軍。

如果爆發大的長期全球性經濟危機,資源國將會是第一波被凍死的。第二波,將會是作為第一代生產國的,已經老朽的日本和歐洲。第三波,則是美國。美國所暴露出來的風險敞口,已經不是靠搶別人的被子可以蓋得住的了。美國的復甦,也只是資本市場上面所塗鴉出來的假象。科技泡沫,大公司泡沫,金融泡沫,任何一個泡沫被刺破,都會誘發信用風險市場的核爆炸。

四、資產價格如果崩潰,市場風險將誘發信用風險

中國的主要矛盾是要在去槓桿的同時,還能保增長,促轉型。美國的主要矛盾,和中國並不一樣,美國是一個長期的孿生赤字國家,它和中國的經濟結構完全不一樣。它不需要去產能槓桿,因為它不是生產國。它也不需要去財政槓桿,因為它不需要投資搞基建,它也更不需要面對中國所面對的一個艱巨的任務:去美元槓桿。美國的槓桿,主要表現為債務槓桿。

中國最擔心的是,硬著陸。美國最擔心的事,是出現債務違約。客觀的說,中國和美國所要面對的問題,都十分的棘手。美國那邊,既要穩住資產價格,又要對美聯儲資產負債表進行瘦身,通過加息,來去債務槓桿,以防止出現更大的債務違約風險。這幾乎是個互相矛盾的兩個任務。

美聯儲的量化寬鬆,用直升機撒錢的方式,購買了大量來自私人部門的債券。用非常規貨幣手段注入流動性的方法,來托住資產價格不至於崩潰。按理這麼託了舉了好多年下來,一直注入流動性,通脹率應該會能有比較可觀的回升。但可怕是,通脹率並沒有如預期那樣的回暖。

來怎麼形容這事有多可怕呢。萬一有個風吹草動兵荒馬亂的,出現大的系統性的市場風險,這些私人部門所持有的債務,都會違約,包括美聯儲所持有的債券,也會被違約。如果再次金融海嘯來襲,美國連退路都沒有。上次還能搞個量化寬鬆掛氧氣苟延殘喘,這次因為債務規模比08年擴張了好多倍。那麼海嘯的猛烈程度,也要高很多級。也就是說,這次如果再爆發金融海嘯,那麼就是直接死了,不再有苟延殘喘這個選項。

關鍵是,美聯儲因為這樣的衝擊,信用也會受到衝擊。08年的金融危機,只是打擊了資本市場。而這次,如果萬一市場風險被引爆了,誘發了信用風險,那麼不光所有的CDS等衍生品市場全爆掉,整個銀行體系和資本市場體系都會爆掉,最後連美元信用的也會一起爆掉。美元的信用被爆掉,這埋葬的可是整個國家的根基。

美國具備加息的條件了嗎?當然不具備。可是,不具備也得加。因為抱著個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爆炸的核彈睡覺,誰能睡的踏實。況且,美國的市場風險,目前的數據看,離被引爆,也不遠了。甚至可以說,留給美國的時間不多了。

耶倫說,負利率也不是不可以考慮。這句話,反應的就是美國經濟眼下最大的痛處:資產價格神聖不可侵犯,嚴防死守保住市場風險不要發生。如果能達到這個目的,那手段,什麼都無所謂。包括負利率這種不擇手段的手段。

美國在不繼續進行債務擴張的同時,還能保住資產價格不下跌,不引發市場風險,那麼選項不外乎就是盯著離岸美元做文章。石油美元,歐洲美元,生產國美元,它都要抽扯過去。這真是驚天動地的一戰。資源國們,目前看,已經實質性的集體壯烈犧牲了。

但是,美國低估了中國的實力和戰略意志和戰鬥決心。中國只要能守住外儲餘額在3萬億美元之上,美國對中國的盤算就會落空。這關口,作為美國的盟友,歐日又來坑美國了,這麼競爭性貶值,相當於對美國輸出通縮,美國的核心要務就是要保住資產價格,這麼一進口歐日的通縮,本來就可憐巴巴的通脹率,又要化為泡影。

所以,只要中國做好防禦,歐日兩個豬隊友繼續坑美國,那麼接下來,美聯儲更沒有條件和機會,進行再次加息。它只剩下了等待,等什麼呢,等待市場風險被引爆,來個痛快的。

五、無望的自我救贖

美國主導的全球化,出現了系統性缺陷。中國長期用廉價的商品以來向美國出口通縮,任憑美聯儲怎麼搗鼓貨幣手段,通脹率就是起不來。而美國又是一個金融業生產總值佔比超過70%的經濟體,資產價格的下跌,必然會誘發全市場風險,繼而引發經濟危機。

美國發現了這個問題,是怎麼來應對的。它有兩個三個方案可以選。首選是閹割中國,其次是尋找中國的替代者,第三,則是試圖通過能源革命、再工業化,在美國本土實現消費,生產和資源的小三元結構內循環。

閹割中國的思路有兩個。一個是迫使中國向當年日本那樣的屈服和妥協。接受新的不平等貿易規則。第二是,把中國從當前的貿易體系中踢出局。所謂的重返亞太,就是為了干這兩件事。通過南海問題,釣魚島問題,等等,給中國製造壓力、阻力和紛擾。迫使中國和它談判,進行利益再置換。針對美國的這一系列做法,中國選擇了,置若罔聞,以不變應萬變。這種無聊無效的騷擾性質的敲邊鼓真管用,那還要軍隊幹什麼。這都是不能解決根本問題的噪音策略。

第二,美國要找中國的替代者。它能找到嗎,如果韓國體量再大5-10倍,那麼倒是挺合適的一個生產國替代者。可惜啊,還是太小了。韓國的產能,嚴重的滿足不了當前世界的全球化分工。那墨西哥呢,這不符合美國的地緣利益。沒誰會傻到給一個人畜無害的塊頭還那麼大的鄰國,裝一嘴的尖牙利爪。把墨西哥變成生產國,那一定是美國的地緣惡夢。

選印度呢?好像比墨西哥更合適。歷史上,蘇聯也曾經想把印度變成生產國,美國在選擇中國之前,也不是沒有考慮過印度。為什麼同樣佔有要素優勢的印度,兩次都和工業化的歷史機遇擦身而過,沒有升級成生產國呢?因為印度存在三大劣勢,一個是文化劣勢,一個是社會組織能力的劣勢,第三是制度劣勢。再好的要素資源,和這三大劣勢相比,都能被抵消的化為烏有。

美國也和越南打的火熱過,一度卿卿我我的。不過工業化越南,弄的差不多了,中國再和越南打一仗,稀里哇啦的全砸爛,豈不是前功盡棄白忙一場。東南亞那些烏合之眾,真的不適合做世界工廠,為全球提供商品生產。歷史給過它們機遇,但是它們好像並不知道怎麼把握自己的命運。於是,在全球範圍內尋找中國的替代者,這條路似乎也走不通了。

不得已,美國開始嘗試走第三條路。在本土建立小三元結構的內循環。用自己的資源,自己生產,自己消費。這條路,都不用去嘗試,就能知道是條死路。為什麼呢,因為全球一體化的經濟大環境下,以美國的要素成本來搞生產,可以講那是沒有任何的競爭優勢的。奧巴馬曾經說的那些好聽的話,比如能源革命,比如再工業化,也只是說說罷了。根本就不具有執行層面的可操作性。

避免在經濟失衡的泥潭裡越陷越深的三條路,美國都行不通。美國不是沒有自力更生,自強不息的衝動,當年的那種海盜精神,牛仔精神,勇闖世界的精神,似乎有那麼幾秒鐘,從他們的心裡划過,眸子里綻放出片刻的雄心和光芒,不過瞬間又暗淡下去熄滅了。美國人,和所有因為過度文明而喪失野性的游牧民族一樣,他們變了,不再是曾經的金髮猛獸了。對於游牧民族的後代來說,失去獸性,就意味著失去一切。一群無望的,精緻的,文明的小獸,它們正在眼睜睜的等待著,就要喪失他們曾經打拚下來的世界,卻又毫無辦法,這真是令人憂傷的一幕。

六、美國的坍縮周期與全球供需結構的重建

一波形勢的起落,一個帝國的興衰,過了由盛轉衰的那個頂點,接下來就會轉入衰退和坍縮周期。美國現在就正處於由盛轉衰的轉折點。在這個頂點的兩側,衰退周期,和興盛周期,並不對稱。因為世界變化的越來越快了。歷史的行進從來都是做加速度運動,而非勻速直線運動。

美國現在正處在由盛轉衰的轉折點,全球化出現了難以修復的結構性缺陷和失衡,市場風險將不可避免的會爆發,進而誘發美國信用風險的核爆。這將一步步的把美國推入大崩潰的深淵。

美國的衰退與坍縮周期,不是一個自然周期。而會呈現出周期加速的特徵。誰在給它加速呢,歷史在給它加速,它的競爭對手在給他加速。新力量,新秩序的興起,會加速舊力量和舊秩序的衰亡。

15年前,一個完全不夠資格作為美國對手的國家,因為給美國打工,完成了積累。現在已經可以版扳手腕了。按照自然周期,再過一個15年,也就是中國的三個五年計劃,中國只要保持目前的增長和發展速度,那時候國力就會超出美國很多。

世界在加速變化,歷史在加速運動,美國的衰退,可能比很多人料想的周期更短,甚至會出現劇烈的崩塌式衰退。雖然美國試圖在本土建立小三元結構的內循環不成立,不代表中國整合歐亞大陸,重建三元循環的戰略構想不可行。未來的15年,中國不僅對外整合歐亞大陸,重塑全球化,重建三元結構的大循環。對內,中國的國民經濟,將從沿海的一線三級,向內陸推進,讓經濟出現縱深發展。

中國和美國最大的區別在於人口規模的差距。技術落後,可以學習,可以追。沒有資源,可以全球購買。但是,美國能短期內再生出來10億人口嗎?中國建立經濟內循環之所以可行,因為中國的人口,可以沿海發達地區的3億人來消費,來負責為生產做服務做第四第五產業,做技術做品牌做創意。中部的六億人口負責生產,西部等各地資源豐富地區的人口負責資源供給。世界上,只有中國一個國家,有條件和資格,做內循環。橫向的看,日本,加美國,加歐洲,全部加起來,還沒有中國的人口多呢。

在接下來的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中美兩國的關係,將會比較微妙。全面決裂,那是不可能的,更不要說爆發全面戰爭了。因為全面決裂,美國只會衰落的更快,這並不符合它的國家利益。雖然不決裂,但又心照不宣的存在著競爭關係,難免平時磕磕碰碰的經常互相噁心對方。而且,兩國之間,該做的生意,還要接著做。美蘇那種直接翻臉對著乾的,叫做冷戰,而中美未來的關係,則可能是一種「花式冷戰」。在這種花式冷戰中,靠什麼贏得最後的競爭呢,可能心機會很重要,陰謀比陽謀更重要。

未來全球的需求和供給的重建,中國對內對外,會雙管齊下。需求從哪裡來?把尚未全面城市化的幾億人口,全部城市化,這就是一個超級大的需求了。把亞歐非世界島,用高鐵連成一體,通過一路一帶方略,推進並完成亞歐非一體化,這又將爆發出來多大的需求和機會?是一個大到想都不敢想的大需求。關鍵在於把構想落地和具體經略。

大概的路徑有可能是這樣的。中國將替代美國的消費國地位,輸出人民幣、技術和產能,以鑄幣稅和技術,來置換這些國家的資源,把這些資源利用到中國的深度城市化事業上來。同時,人民幣就會在境外沉澱下來,中國再發行海外人民幣債券,把這些沉澱的離岸人民幣回收過來,成立一個超級基金,用來為中國將來的深度城市化,提供資金。

在中國主導的全球化分工體系中,所有的參與國,都獲得了利益。互利雙贏,自然可以長久下去,這是一波可以興盛十幾年的大趨勢。這麼一來,全球經濟這盤棋就能下活了,關鍵的要點在於,人民幣要國際化。當然了,這並非一朝一夕之功。讓我們拭目以待這一天的到來。

內容來自 燈塔國的黃昏:寫在美國大崩潰的前夜 - 至道學宮


個人覺得,當下,以及可以預見的未來,我們還是應該學學別人崛起的經驗

吸取別人衰敗的教訓

而不是幻想著對手如何衰敗,自己如何躺贏。


技術的發展導致文明的瓦解。

一個中世紀的騎士,他眼中最重要的問題是和另一個貴族的矛盾,或者宗教界的分裂,他不會想到火槍將會消滅整個騎士階級,這種真正的歷史趨勢超出了他的理解能力。同樣,因為種族、信仰、性別而發生衝突的左右兩派,沒有注意到這個時代真正的歷史性變革。

美國這些年的右翼勢力抬頭,從茶黨運動到川普上台,根源在於貧富差距拉大造成的底層不滿,而更根本的問題在於IT產業消滅了太多傳統產業的工作崗位,卻沒有創造相同數量的工作崗位,導致低薪工作在美國占的比例越來越高。僅僅是貧富差距的拉大就導致現在這樣的動蕩,AI革命帶來的將是一半以上人口的失業,情況之糟糕是無法想像的。

不要以為這件事還很遠,現在AI替代人類的趨勢已經越來越明顯,我們這代人肯定能夠見證全人類失業的歷史性變革,未來人類社會再也沒有生產者,只有消費者,完全否定了人類到目前為止所有的社會體制。

美國建國到現在整個制度的發展路徑都是單向的,不要說歐洲文藝復興和中日全盤西化這種徹底顛覆原有文明的革命,就是宗教改革這種層次的社會革命都沒發生過,塑造現代美國社會的民權運動放到歐亞歷史中簡直是小得不能再小的一件事。美國人對付這種改天換地的事是很沒經驗的。

美國人熱衷於火星殖民,某種程度上也是一個布局,火星文明很可能是一種以機器為中心,人類為輔助的文明。火星就算不認美國這個親戚,和美國的關係終歸還是更親近一些,類似英美關係。當然如果以後機器不要人類了,那就自認倒霉。


新羅馬帝國衰亡史,這書不錯,值得推薦。

哦,貌似有人邀請我回答這個問題。

另外,謝邀。

還有,本書的豆瓣地址:

新羅馬帝國衰亡史 (豆瓣)


根據位於華盛頓的民調機構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Center)的調查,在2000年到2014年之間,九成接受調查的地區都出現中產階層的隊伍萎縮的現象。

 皮尤研究中心對「中等收入」家庭的定義是,收入在全美國平均收入三分之二到兩倍之間的家庭。,也就是年收入在4.2萬到12.5萬美元之間。

  在很多地區,中產階層家庭的數量不斷減少,其佔比從2000年的55%降至2014年的51%。在25%的大城市,中產階級已不足城市半數人口,如紐約、洛杉磯、波士頓和休斯敦。而在2000年,中產階級「非主流」的城市不到10%。

  而與此同時上層富裕階層和底層貧困階層的隊伍卻都在壯大。高收入人群佔比從2000年的17%升至20%。229個城市中,79個城市的高收入人群佔比達到20%的平均水平。低收入人群佔比從2000年的28%增至29%,103個城市的低收入人群達到這一水平,比2000年增加11個。

  就地域而言,中西部地區中產階級規模最為龐大;西南部地區低收入人群最多,尤其是毗鄰墨西哥的南部城市;富人則集中於東北部和西海岸城市。

皮尤發現,中產階級的衰落與美國的不平等現象全面增長有關。

皮尤研究中心在報告中寫道:一個正在掙扎的中產階級可能會阻礙未來經濟增長的潛力。這個國家的趨勢是明顯的--中產階級正失去作為一部分人口的份額,它的總收入也在下降。」


當年乾隆帝也覺得自己可先進了,西方人也覺得天朝上國怎麼可以那麼先進。然鵝,100年後。。。。。。。。

沒有什麼不可能的


最大的可能是貧富差異 因為資本主義社會的典型特點是只為納稅人服務 交稅越高的人群包括後代在內會享受優厚於低收入人群數倍的待遇和生活條件 從而導致階級固化愈發嚴重 最終造成國家內部矛盾激化

其次的可能是種族紛爭 美國和中國一樣是一個多民族國家 但是本質的不同是中國的多民族由公民構成 美國的多民族由移民構成。宗教信仰 生活習慣 生存空間的衝突如果處理不好會成為美國內部分裂的直接導火索


是新教倫理在美國的缺失,先看我2012年&<現代世界體系-資本主義世界經濟&>的讀書筆記,該書第三卷中文出版於2000原版第三卷是1988年,也就是說這是80年代的思路:

美國的經常賬戶赤字是世界需求趨於萎縮的反映。由於收入分配格局的惡化,世界各國勞動人民相對或絕對貧困化,大眾消費趨於萎縮,美國充當著世界市場「最後的消費者」的作用。美國的經濟賬戶赤字勉強彌補著世界供給和世界需求之間的缺口,使世界經濟免於崩潰。但是,美國的經常賬戶赤字必須通過外國資本不斷流入美國來平衡,而外國資本流入美國,是因為受到美國急劇膨脹的資產市場的吸引。一旦美國的資產市場泡沫破裂,資產價格暴跌,導致資本外逃,美元必然大幅度貶值。那樣,美國便無力繼續對外持續經常賬戶赤字,世界供給大於世界需求的矛盾也就無從得到緩解了。

如果我們撇開各種學究式的爭論不談,也撇開意識形態的偏見,而關注與中國實際經濟結構和社會關係的變化,那麼,毫無疑問……中國是20世紀晚期世界上新興的半外圍強國。

在&<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韋伯,1904)一書中,有書友寫道:

韋伯指出,若是只考慮到個人對於私利的追求時,這樣的精神並非只限於西方文化,但是這樣的個人—英雄般的企業家(我:Trump?)—並不能自行建立一個新的經濟秩序(資本主義)。

另位豆瓣帥哥紀錄道:

可以說,正是由於新教改革中產生了天職觀,才使得有助於資本主義發展的新教倫理最終形成。

一百年前的理論拉到這屆是不是很應景?KKK這些尚不能代表傳統新教勢力的翻盤。那麼什麼是天職責任(在中國就是黨員的自我修養),另位萌妹寫道:

天職責任的觀念,在我們的生活中也象死去的宗教信仰一樣,只是幽靈般地徘徊著。當竭盡天職已不再與精神的和文化的最高價值發生直接聯繫的時候,或者,從另一方面說,當天職觀念已轉化為經濟衝動,從而也就不再感受到了的時候,一般地講,個人也就根本不會再試圖找什麼理由為之辯護了。在其獲得最高發展的地方——美國,財富的追求已被剝除了其原有的宗教和倫理涵義,而趨於和純粹世俗的情慾相關聯,事實上這正是使其常常具有體育競爭之特徵的原因所在。

看到沒,韋伯在二十世紀初對美國的評價是最經濟衝動的基督教國家。萌妹也記錄了天職缺失的根源:

……

我感到憂慮的是:無論何處,只要財富增長了,那裡的宗教本質也就以同樣的比例減少了,因而我看不出就事物的本質而論,任何真正的宗教復興如何能夠長久下去……循道宗的信徒在各個地方都朝著勤奮節儉的方向發展;而他們的財富也隨之日益增長。因此他們的傲慢、憤怒,肉體的慾望,眼睛的慾望和對生活的渴望也成比例地增強。因此儘管還保留了宗教的形式,但它的精神正在如飛似地逝去。

難道沒有辦法阻止這種純宗教的不斷衰敗嗎?我們不應阻止人們勤儉,我們必須敦促所有的基督徒都盡其所能獲得他們所能獲得的一切,節省下他們所能節省的一切,事實上也就是敦促他們發家致富。

回到今日,如果未來新教翻盤失敗,意識形態割裂(美國極左有強烈的無政府主義色彩)新教精神在美國特色民主制度中的核心地位,美國的衰退會長期保持下去。換言之,如今的美國之水深火熱是果,是蘇聯解體後全球橫著走的下場,而不是因。

如果說柯林頓時期忘記了天職是啥,那麼奧黑時期壓根沒天職的概念,怎麼樣我這個川粉高級吧。

如果你是基督徒再回顧聖經和當今美國,十有八九會更虔誠。就好像嗶嗶嗶嗶嗶嗶嗶嗶~消音~

至於對我國的啟發,黨校內部不是天天在講嗎?


反正不會是因為天朝的崛起。。。。


美國必然衰落,這是無可爭辯的事實

最可能的原因,是美國的墨化

拉美裔移民對美國文化的侵害,恐怕是連美國人也無法阻擋的事實


當然是因為你們鍵盤手啊¬口¬ノ


白人比例的下降


因為美國的政治制度弊端,容易在關鍵時刻,重要時刻掉鏈子。

里根:供給側改革 成功

老布希:打擊薩達姆,但未殲滅 基本成功

柯林頓:財政 經濟 產業發展 巨大成功

醫保法案 失敗

小布希:911 打擊基地組織 應該

打擊伊拉克—中東失去制衡力量

財政經濟 不公平減稅——階級對立

擴張財政,還打仗。外債飆升

奧巴馬:醫保法案 成功

金融危機 應對基本恰當

去產能去槓桿 還ok

軍事外交 基本合格

貧富差距 沒有解決—特朗普的基礎

(到現在,美國經濟問題很小,社會問題很大,軍事外交國際關係很複雜)

特朗普:經濟問題下猛葯 貿易保護!

社會問題 人民革命+大資本家減稅

產業 推出巴黎協定 不要節能環保,要傻大黑粗??(落後產能?)

外交:懟北約收錢,中國301調查,中東沙特卡達保護費,打擊敘利亞,制裁俄羅斯,重新談北美fta懟加拿大墨西哥

老哥,全世界你這是要艹一遍呀。

「仁義不施,攻守之勢異也。」

恭祝特朗普大總統幹完8年!

但美國的精英階層,真的是精英,分析判斷能力,決策能力,經驗智慧,真的很強。

里根,加州10年州長。在執政時期很依靠智囊團隊,善於聽取大團隊意見。

柯林頓,阿肯色10年州長,科班出身,取了同樣是精英的希拉里女士。但稍微年輕了一點。

小布希:保守主義的小團隊,從發動伊拉克戰爭來看弊端特別明顯。

特朗普: 他啥都不懂,沒錯。治國和管公司一樣么? 然後,估計他睡的也不聽。

特朗普大帝,棒哉呀

明天我列一下cnki上查到論文的參考文獻。

柯林頓《重返工作》

亨廷頓《文明衝突論》


美國的衰落只能寄希望於美國人民了,加上現在已經到了要推翻羅伯特李的雕像,目前來看川普上台威力可比當年赫魯曉夫的秘密報告,可能唯一的不同點是川普上台是美國社會共識分裂的表現,而秘密報告引發的分裂是赫魯曉夫作死作出來的。

現在看來川普是打算要一任時間走完蘇聯從赫魯曉夫到戈爾巴喬夫五任的路程。川普上台後首先就是外交赫魯曉夫化,歐美意識形態大分裂,以美國退出巴黎協定為最高峰,民主和自由居然互相打起來了,歐美最高領導人直接公開互懟了,堪比當年中蘇輿論戰。國內就是戈爾巴喬夫化,明顯分裂出兩個互為死敵的陣營,美國的社會共識土崩瓦解,各種牛鬼蛇神的思想都冒出來了,而這次推到羅伯特李的雕像可以類比蘇聯推翻列寧像,這是要動搖美國國本的事情。

當然目前美國分裂程度還遠遠趕不上戈爾巴喬夫國內時期,美歐關係也還沒到當年中蘇關係的地步,只是有這個苗頭而已,我看好後續發展。


債務危機。美國國家債務、地方債務和美國人的個人債務都到了一個十分危險的地步。

美國國債已經超過20萬億美元,而經濟學家們估計川普任期結束後更是會高達30萬億之巨。

美國地方政府債務尤其是養老金缺口也十分恐怖,光伊利諾伊州的養老金缺口就有2500億美元.

推薦大家去看紀錄片《債務美國》,2008年的片子當時美國聯邦債務還只有8.7萬億美元,B站地址:嗶哩嗶哩 (゜-゜)つロ 乾杯~-bilibili

請問那種國債是不需要還本金的?treasury bills?treasury notes?treasury bonds?

通脹稀釋債務又不是無底限的,持有美國國債最多的還是美國人,稀釋債務等於從美國人民手裡搶錢。

另外美國嬰兒潮退休期即將到來,美國養老金的壓力不是一般的大。


美國衰落不太可能是因為科學和工程領域的落後,即使這方面不再領先,美國的地理位置也能保證美國不至於被直接攻擊。

實際上,美國作為一個多元帝國,在主流文化無法保持強勢時,國內的亞文化會嘗試挑戰主流文化的統治地位,這時候多元、開放的國內文化反而成為美國的拖累。

參考奧匈帝國,實質上所謂「奧匈帝國」是古老的哈布斯堡王朝對民族主義興起的一種無奈的讓步。從葡萄牙到西烏克蘭,從地中海到波羅的海,皇室用一大串諸如「國王,親王,大公,公爵,總督」等稱號,統轄這片廣袤的土地,和土地上居住著的民族各異的臣民們。

隨著哈布斯堡的王朝失去神聖羅馬帝國皇位以及接連的戰敗,一度被壓制的民族解放運動又再度洶湧澎湃起來、捷克人、波蘭人、烏克蘭人、斯洛維尼亞人和義大利人都試圖在奧地利部分獲得更大的發言權,而在匈牙利,羅馬尼亞人、斯洛伐克人、克羅埃西亞人和塞爾維亞人也向匈牙利人的統治挑戰。

目前美國在文化領域的影響力如日中天,但是國內種族問題卻依舊比較尖銳,我們不禁會想像,如果美國在主流文化領域的影響力跌落神壇,那麼美國對全球的統治也就落下帷幕。


推薦閱讀:

已知特朗普就北美自由貿易區準備重新談判,請問這會對墨西哥在經濟或政治上產生什麼影響?
美國人究竟有多開放?
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妮基?黑莉被俄羅斯人惡搞是不是真,如果是真的怎麼看待這樣的事件?
幫一個朋友發的,關於國內穩定的工作和美國綠卡的選擇?

TAG:美國 | 美國經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