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美國的加息縮表,打算買房的年輕人該不該買?什麼時候買?
01-15
有些絕望,干著老實本分的工作,掙著不多的工資,家裡現在也沒有大筆積蓄,為了湊首付,只能慢慢攢。不知道該不該買房,何時買房?美國加息縮表後房價會跌么?
如果房價泡沫不重的城市,可以先買一套小的住著,結婚再說。泡沫重的地方先租吧。
房價泡沫可能三個結局,要麼破了暴跌,要麼陰跌,要麼高位冷凍。
我來列舉一個真實的例子,王先生是一位香港人,20世紀90年代初的時候,他有著不錯的生活。當時,香港經濟很繁榮,王先生的工作年年加薪,股票、基金都在上升。在看著周圍朋友都紛紛投身房產時,王先生也心動了。1997年,香港的房價處於高位,王先生在攀比的心理作用下,拿出了100多萬港元積蓄準備買房。當時他向銀行貸款280萬港元買下了一套價值400萬港元、70平方米處於市區的房子。在那時400萬港元的房子算不上什麼好房子,因為房價整體很高。看著房價天天上漲,王先生根本沒想著再出手轉讓。隨後,亞洲金融風暴來襲,房價一下降下來。王先生的那套房子迅速貶值到180萬港元,王先生認為房子還可以自己住,房價跌了也無所謂。不過,銀行卻不這麼認為。銀行是做生意的,它借給你280萬港元,你的抵押品卻只值180萬港元,銀行會擔心你還不來錢,它會虧本。於是,銀行馬上向王先生施壓,迫使他加大了還貸力度。結果,王先生不得不告別過去優越的生活,經歷多年苦苦掙扎,才得以還清貸款。
王先生看到別人買房,不能從自己的實際經濟能力出發,在盲目攀比的心態驅使下,做出了錯誤的投資行為,最終讓自己吃到了苦頭。
其實,很多人在做出買房決定的時候,都會像王先生一樣,頭腦發熱。買房的人雖然嫌房價太高,但在看到大家都買房的時候,就會出現焦躁的心理。於是,在焦躁的催促下,買房人常常在高價位上花大錢買房,把房價推得更高。根據市場經濟的規律,任何商品的價格都會存在高低起伏的。當一種商品的市場價格遠遠高於其實際價值時,市場規律便會發生作用。房地產市場也不會例外,於是房價暴漲之後總會伴隨著暴跌。在房價的不斷上漲中,房地產高額利潤的氣息會誘使人們蜂擁而來。資金雄厚點的投資者們競相建造更多、更大的樓盤,希望獲得更多的利潤;小投資者們爭著買下幾套房產,希望高價時出手;而買房自住的人,在相互攀比中,也把自己的買房標準從一套供家人生活的小戶型,調高到令人羨慕的豪宅。然而,建造房屋是個緩慢的過程,完成一個樓盤往往需要幾年。在這幾年裡,房產投資者聽到和看到的都是利好消息,會有更多的投資者把更多的錢投入房地產。終於有一天,大家會發現原本房屋供給短缺的現象,一夜之間突然不見了,房屋供給出現了大量剩餘。這種剩餘並不是針對居住人口的剩餘,而是針對付得起高房價人的剩餘。於是,房價便出現了回落。因為之前的不理性增長,一旦出現一次回落,購房者投機的心態便會被打破,房價會迅速暴跌。
有人會說,房價的跌落正好可以讓更多的人買房。實際上,房價的跌落是相對最高房價來說的,10000元一平方米的房價跌40%,餘下也有6000元,窮人還是買不起。但是,40%的房價跌落對於房地產投資者們來說,簡直是噩夢。他們的貸款變成銀行的不良資產,銀行壞賬迅速增多,便會大幅削減貸款額度。缺少銀行貸款,投資者們會緊縮自己的腰包,整個國家經濟都會失去增長的動力。有錢買房的和有能力賣房的都是經濟能力較強的人,難道他們沒有理性?這主要是因為房地產業的特殊性,在攀比心理的作用下理性的經濟人衝動了起來。房子不同於糧食,糧食的價值在吃下去後立刻體現,並且幾小時後就會消失。所以,只要有成千上萬的人在市場里買賣糧食,糧食的價格就一定理性。然而,房子的價值能延續幾十年,大多數人一生只買一次或兩次房子,所以買房人對房子的價值判斷包含許多主觀因素。投資房地產的收益也需要幾年才能看到,這就導致房地產投資人對投資回報的判斷包含更多的主觀心理因素。在這些主觀因素的影響下,人們的買房思維變得很簡單:「別人買房,我也要買房;別人買大房子,我也要買大房子。」其實,從某種意義上說,買房,買的是一種心態。在買房的過程里,蘊涵著人們太多的期望。買房需要量力而行,在買房越來越成為人們一輩子拼搏目標的今天,買房不再是一種單純的經濟行為,它已衍變成一種心態的比拼。
要想在這場比拼中獲勝,需要擁有健康的心態。而其中的關鍵就在於,是否能保持經濟人的理性,不以攀比的心態對待買房。這樣,房子才會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歸宿,而不是身心與經濟的負擔。趕緊買啊,中國房價永遠漲,十萬一平只是起點
1線先別買,有很大概率跌下來.
現在趕緊買啊,現在不買更待何時
推薦閱讀:
※從耶倫7.12發表的國會半年度講話,我們可以做如何解讀?
※為什麼美聯儲3月15日決定加息,美元反而跌了?
※如何看待 2017 年 3 月 15 日美聯儲加息?對中國有什麼影響?
※美聯儲加息真的會刺破中國樓市泡沫嗎?
※如何評價3月16日凌晨美國加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