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空谷幽兰》这本书?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902628/#!/i!/ckDefault
很惊讶知乎上没有专门讨论这本书。个人的感觉是这本书的观点是有问题的,但是他所记述的对话内容和对中国文化的讲解是非常不错的。不知诸君是何见解。
第一次想回答一个问题...刚开始读这本书,初读五章。得知这本书是在看《欢乐颂》时看赵医生在读,他说这是一本外国人来中国寻找隐士的书,很是有意思。从前很孤陋寡闻以为隐士是日本的一类武士(真的觉得自己了解的东西还是太少)而第一次听说中国也有隐士,觉得很有趣,便想寻来看看啊。
其实刚开始看的时候我抱着的想法是我可能读不进去,因为被书名“空谷幽兰”四字有些吓到(自认为不是什么可以欣赏高雅文学的人,我喜欢看的书向来很杂什么类型都会去看),但开始阅读以后发现这本书真的很有趣。 它不是生僻的也一点都不难懂,里面引用了好多古文《高士传》《道德经》等等,可是第一次居然爱上了看文言文这种感觉(想当初高考之前真的是对文言文“深恶痛绝”因为在精神紧张的状态下理解它内含我认为对我来说真的很困难),而现在在放轻松的状态下再读这些,突然觉得文言文一点都不难理解,细细读字和句,由表面上看着没什么联系关联,到突然明白字面意思是什么,然后愈来愈理解其深刻含义的过程,这是一件多有意思的事儿啊。好像有些偏了,但是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类似于游记这样的含义,它与我而言可能是开启我新兴趣的“一把钥匙”吧。 读这本书第一次对“道”的历史有了这么详细的认识,“隐士”更是从舜时到现在一直存在,第一次知道舜,张良,诸葛亮都是隐士代表人物。我更像是个知识小白一样,不停不停地吸取这本书里我所感兴趣的各种各类知识还有想法。说到这儿突然想起来书中看到的我很喜欢的一句话“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初读这句话的时候读字面意思仅仅就是“太喜欢就一定会付出很多,收藏很多必定也会失去很多”,但我又读了好几次最后感觉终于有点懂了,“过分的贪念贪欲必然会有大的耗费,过分的收藏敛财的行为想法必然也会导致最后更多的失去”,知足则箪食瓢饮而自乐,知足便会适可而止,知道适可而止就是尊重客观规律。书中作者与任法融道长聊天,任法融道长悟德:
人的本性与天的本性是一致的。天生万物,而万物都朝不同的方向运化。但是迟早它们会回归于同一个地方。这个宇宙的目标,它的最高目标,就是“无”。“无”的意思就是回归。无是道之体。不仅人,动植物和一切生物都是这个“无”之体的一部分,都是由这个“无”之体所构成的。一切事物与“无”都是一体的。宇宙间再没有第二个东西。实证这一点,不仅是道教的目标,也是佛教的目标。世界上的一切都在变化。道教徒和佛教徒寻求的是不变的东西。这就是他们不追名逐利的原因。他们寻求的只是“道”,就是我们生于斯、回归于斯的那个“无”。我们的目标就是要与这个自然的过程融为一体。 个人虽然达不到任法融道长的境界,但还是尝试的理解了一下“无”的含义,这里的“无”不是空无虚无,而是人的一种回归本真自然的状态,老子崇尚“自然”,自然当然不是“大自然”,而是不强求,当你自然地行事的时候,你就会得到你需要的东西。在回归自然的时候,我认为也正是踏上了“无”的途。 这本书可能没有那么深刻的理解含义,但对我来说真的觉得越读越能感受到它的趣味所在,无论是文中穿插引用的各类古文,还是作者与道长们的对话,都很是有趣的。读至此(刚读完作者拜访华山道长们的部分)突然发觉作者所寻的隐士不是具体的个人,不是神仙,而是一种内在的对知足圆满的不懈追求。这种内在的知足是隐士不懈追求的,并希望通过这种修行达到不外求、气自生的目标。 也希望我读完整本书时可以有些更深刻的理解。以上就是我的一些读书感想。今天早晨醒来再看自己写的这篇类似于读书笔记的文章,又重新看了一下题目,没错我答偏了.....【笑哭】所以大家不要把这篇“读书笔记”当成一个客观评价,它只是我自己的一些主观个人感受,谢谢了,笔芯哦~刚读第一遍。
整本书给我的印象是,关于终南山隐士的采访结集。其中涉及道教,佛教,无,修行,苦……
作者探访隐士困难重重,既囿于外国人样貌和身份,也受路途崎岖危险威胁。书中一位被探访的隐士也说,该处从来无人踏足,更别说外国人了。作者也许算是第一人,也可以说是最有礼节和最有心的“游客”。
所以虽然全书并不严谨,更像游记、散文、采访录,但其价值在于,于我有限的认知里面,作者充当了第一人(当然我还不知道在作者之前或之后有否对隐士文化这样孜孜不倦并像作者一样将其记录在案的人),这本书让我意识到中国人的隐士文化,很久以前存在,现在依然蛰伏着,有这样一群人在终南山或别的地方,不受管束,隐居或者独自一人,悟着自己的道。所以其价值也在于稍稍戳破我对中国人或人现状的片面理解,如商人,土豪,穷人,流浪者,平民,90后,明星,大学生……这个地方,还有隐士,或者说,还有别的人,别的坚持,别的样子。
刚读第一遍。搜索知乎的时候看到提问,同时回答以为记。作者本意是写给西方的修道者的,介绍中国还有如此忠诚于信仰和光明的人们,有怪怪的感觉很正常。正如自己的身体,被医生拿来分析,自然很怪
虽然出自外国人之手,但正如本文书名所言,其清雅之气铺面而来,行文自然而且流畅,所叙事个性特点突出,是一本很好的游记对于步入21世纪的我们,尤其是如何在喧嚣紊乱的世界,寻找到宁静的精神乐园,返璞归真,很有借鉴的。我不是修道者,但专业也和此有关,明白其实在修道者眼里,物质生活的那一点丰裕实在比不上修道的万般好处之一,他们是在修炼自己,修炼境界作者在记访华山之时,记录到一块石碑:鹤之声,其实我们祖先的文化在多少次的磨难中已如仙鹤般飘然离去,留下来的只有几声鹤鸣。有时读起来想到此处不免感伤,不管多难,都坚定的学下去,传递它的光芒。我想:只要我们都有向善之心,凝聚起来,自有无穷的力量但外国人毕竟是外国人,措辞达意或者思维方法有的地方是有点不妥之处,比如有一处大意是说在台湾寺庙时候,喜欢王维的诗,于是每背会一首王维的诗就爬次山。在别人家的坟墓上打坐,体会那种悠然,在别人家坟墓上。。。。。。
后来有次打坐完,发现旁边有条毒蛇在晒太阳,从此后不再上山,不再读王维的诗了或许是幽默 ,我读出了一种任性的味道
但他作为一个外国人,能写到这样的程度,已经不错了空谷幽兰,洞人心性,这是一本关于中国隐士的书。
隐之于显,终归是一种形式。无论禅隐抑或道隐,都寄托在环境中获取某种心境。
隐士文化向来不是中国文化的主流,“终南捷径”所道出的更是“隐”的微妙意味。至于寻佛问道之隐,又是另说。禅意与道意均指向一种终极意义,佛教的涅槃与道家的飞升,所强调的都是对自我的超脱,而其所用的方法都聚焦内心。这种近乎极致的自我挖掘,似乎很自然的同形式上的与世隔绝相结合,以环境滋养心境。
如此看来,所谓隐士,既有内心之隐,又指涉一种生活方式。修佛与修道虽是修心,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心之历练,最艰难之处在于排除环境的干扰。藏之名山的修行之道对于断除杂念,与天地共鸣,无疑有着绝妙的功效。
问题在于,这种隔绝的小世界,虽然很容易的导向空与无的参悟本性,但也很自然的束缚了人的视野,一不留神走向一种偏执,以致于更像是一种迷信。
所以,古来入世后隐的人们,所寻求的多在于一种隐士环境,以此来平和心境。而对于那些修行者,远处看起来仙风道骨,实则是另一个独立世界,当然,有时也是我们烦扰世俗生活的一种寄托。
讲王重阳那段把我乐死了,然后就没看了
这本书就当游记看吧,看了挺舒心的感觉
我的感觉刚好相反。这本书的观点没什么问题,作者只是将他所寻访的一种中国现代隐士的生活态度、现状及写下来。而我认为从一个外国人的笔下去了解中国文化反倒是相当怪异的。
最近的书单都是哲学、社会学、心理学方面的书籍,看的多了才发现原来自己缺失了那么多的人文素养的培养,跟自己的出身、教育有一定的关系,不过幸好在我还年轻的时候有机会看到了这些书籍,读了这些书后重新认识了自己一番,是那种直击心灵深处直达灵魂的认识,可以透视本心。
这段时间在看的两本书《巨婴国》、《空谷幽兰》都是很不错的,在我最孤独的这段时间里享受着两本书的内容,更好的发现自己,透视本心。独居深山做隐士对我来说不现实,身上有自己的担子,但身不能至心向往之。都市生活下依然可以让自己静下来去修炼自己。《空谷幽兰》里的任道长在接受作者采访的时候说过,修道需要静心,身处何地无关紧要、出不出家无关紧要,这就是要修炼本心。
修心,是最难的。别人不知道,自己有时候也不知道。如果能修炼到认知本心的地步那就算是入道了。道可道非常道,殊途同归天地大道。
现在才看了一半,孤独的时候是认识自己的最好时光,有很多的感想和大家一起交流。
你觉得哪些观点有问题要不讲一下?我好像还记得作者被当做间谍,哈哈
近期刚读完,未读之前抱着好奇隐士生活细节的心态,读过感觉整体作者探访过程叙述很多,到了隐士的生活,心态,信仰方面有些蜻蜓点水,大概是每次拜访并没有时间和机缘去深去了解。具体的可能隐者居士的弟子们朝夕相处才能获知一二吧。
可贵之处在于现在应该很少有人,尤其是外籍人士对这个少数特殊群体感兴趣,并花时间去探访后成书吧,鉴于这点,这本书还是有其特殊的意义的。
拖了好久才读完的,对无知的我而言,最大的收获是了解了道教与佛教之间的一些差别,第二,我认识到,不同的人对于宗教的悟性的确有很大差距。
说一下具体的评价维度及。首先,翻译的真的不太好,特意去看了译者的简介,北二外毕业的,也是翻译、编辑。那我就不多说啥了,这么说可能觉得空洞,我就举一段例子,如果真的你们没有这种感觉,请大家拍醒我。以下为第六章的第二段:
中国与佛法--佛教对于真理的看法--的最初遭遇,最迟发生在公元前1世纪。其时汉朝已经把它的影响沿着一串绿洲一直扩展到了印度西北的各个王国中。在那里,大乘佛教刚刚开始涌现。汉印之间最初的接触是外交上的。本来外交上的接触是永远也不可能导致佛法的传播的,除非是把它作为一种文化珍品来介绍给对方。是商业贸易把佛法带到中国。当时,各国商队来到中国,他们用香料、珍珠和彩色玻璃来换取中国丝绸。早在公元1世纪,中亚的商队就已聚居在中国政治中心的城墙之外。与他们住在一起的,还有从印度来的和尚。
一整段都不太像是中国话。这也是这本书翻译上最大的问题。首先有这个意识,然后整体翻完再调一遍就ok了。我就不具体调了,没有原文,调起来很困难。
另外,我猜“彩色玻璃”,就是琉璃。。。。
有印象的,还有“一蹴而就”的用错,是比较经典的错误示范。作者第二部书《蝉的行囊》里,说书的题目翻译的好,太对了,就题目最好。
第二点,内容上,就是比较散的游记,照片也不美,时间顺序,没什么观点。没遇到一个人,问的问题差不多,但是也看得出来是作者思考过整理过的答案。后来不争气的我就搞不清谁是谁了。“大隐隐于市”那个也算不上观点吧,那情景下,这句话就是最应景而已。有些叙述的确是面向老外的,看到有人说面向外国的隐士,我猜他们没兴趣读这个书。
总之,不推荐。没啥意思。
第一遍,看到这里,我很想阅读软件也有弹幕,特想看看其他读者的反应 其他看完补充。
结局挺有意思,小隐隐于林,大隐隐于市。
推薦閱讀:
※道家重修行,佛家重覺悟?
※現在當和尚工資這麼高么。對此道家怎麼看?
※原始佛教問題?
※為什麼壞人只要放下屠刀,就能立地成佛,而好人卻很艱難?
※如果說佛家要求戒色,也就是禁慾,那麼人類無法繁殖,終將滅絕,對於此他們作何解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