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土改以前,很多地主的綽號都叫「某善人」?

比如

老白去貸錢,杜善人說,"沒有,沒有,別說五分利,八分利也不能借給你。"


因為做善事能發財啊!現代有慈善基金會,古代募捐這種好事能少了地主一份嗎?小地主是小善人,大地主自然是大善人了!

以我們這申大先生而論,當初他家太太老伯手裡,何嘗有錢。他家太太老伯起初處個小館,一年不過十來吊錢。後來本鄉里因他年高望重,就推他做了一位鄉董。他老人家從此到處募捐,廣行善事。俗語說:『和尚吃八方。』他家太太老伯連著師姑庵里的錢都會募了來做好事,也總算神通廣大了。他家太太老伯不在的時候,已經積聚下幾百吊錢。到他太老伯,以至他老伯手裡,齊巧那兩年山東、河南接連決口,京、津一帶,赤地千里。地方上曉得他家肯做善事,就把他推戴起來,凡有賑捐,一概由他家經手。所以等到他家老伯去世,莊上的銀子已經存了好幾十萬了。申老伯去世的前頭幾年,記得那時候我只有十三歲。有天到申府上替申老伯請安,申老伯攔著我的手,說道:『你們小孩子家,第一總要做好人;做了好人,終究有返本的。你想,我公公手裡是什麼光景?連頓粗茶淡飯也吃不飽。自從做了善事,到我手裡,如今房子也有了,田地也有了,官也有了,家裡老婆了孩子也有了,伺候的人也有了,那一樁不是做善事來的?「皇天不負苦心人」,這句話是一點不錯的。』後來申老伯去世,就傳到我們這位申大先生手裡。申大先生更與眾不同,非但場面比前頭來的大,如今他老人家的頂子已經亮藍,指日就要紅了。你不聽見說他們世兄即日也要保道台?真正是鳳毛濟美,可欽,可敬!」


巧了,我太姥爺(姥姥父親)的爺爺就是地主,就被稱為「李大善人」。原因很簡單,壓榨佃戶和長工沒那麼厲害而已,屬於可持續壓榨。比如過年會做豆腐和粉條給佃戶長工們分,幹活傷人了給點葯,死人了給點奠儀等等。放到現代角度也就是最最基本的員工福利而已。佃戶借錢比別的地主低那麼一兩分利息,然而就這,已經被稱為善人了。

這都是善人,可以想像不是善人的地主什麼樣,土豪劣紳又是什麼樣。

客觀的說,他的道德水準在那個年代已經不低了,然而善人也只能如此,他自己都只能逢年過節吃肉,小病一樣靠挺過去,還能對佃戶長工怎麼善呢?

為什麼會這樣?答案很簡單啊,教科書一樣的話:生產力太落後。那為什麼生產力落後,還是教科書的話:生產關係阻礙生產力發展啊!你想想,農民被禁錮在土地上,單一地主財力有限,沒辦法大規模修繕水利,就沒有更多的閑錢,就沒法興辦教育,更沒辦法搞基礎研究,然後就既沒有先進技術,也沒有足夠的資金生產化肥農藥,自然就是糧食產量低,收入低,沒閑錢的惡性循環唄。

為什麼要推翻地主階級?就是因為這個生產關係太低級落後,地主自己都得不少幹活才能填飽肚子的制度,要了何用?就算你是李大善人,王大善人又有什麼用呢?

想工業化就得有積累,要麼你去搞殖民掠奪,要麼勒緊褲腰帶,中國失去了殖民的機會,那就只有一條路,怎麼勒緊褲腰帶?還是教科書的答案:集中資源辦大事啊!不把地主手裡的錢集中起來,能辦工廠,學校,修路,修水利?

然而中國的局勢已經是積重難返,早就不是幾個資本家靠贖買,投資就能完成原始積累的了,只有成熟的政治組織中央集權才能,所以又是一句教科書: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

所以你看到的就是,共產黨帶領人民去打土豪(把地主手中的沉澱財富挖掘出來集中),分田地(破除農民對地主的依附關係),建公社修水利(提高農業生產力以便養活工人),餓著肚子辦學校掃盲班(普及基礎教育,為培養高等人才和產業工人打基礎),買機器建廠(用集中的資源開動工業機器)等等。

這就是共產黨所做的,換句話說,如果地主們都主動把手裡的積蓄集中起來,修水利,辦工廠學校,不怕佃戶跑去做工人,還要給他們行方便,然後給佃戶長工們掃盲,子女入學……如果地主們都能做到這點,他們還有共產黨的組織能力,還需要去革他們的命?

其實,地主本人有好有壞,有「善人」也有「土豪劣紳」,但這跟地主階級的落後性無關。地主本人死活,也根本不是共產黨最關心的問題,消滅地主階級才是最值得關注的問題。

「你死或者活對我來講都不重要,沒有你,對我很重要」——張麻子

實際上,打倒的地主沒有血仇的,有幾個送命的?要真是地主全整死了,知乎上咋這麼多地主後代?

現在有些知乎小資,天天為地主喊冤,要我說不是反共的壞,就是腦殘的傻,享受著共產黨帶領人民打破舊社會構建新社會,努力勞動的成果,坐在那裡唧唧歪歪。

ps:雖然我信仰共產主義,但是本文根本沒深談勞動價值論,僅僅從社會發展角度來說明問題(從這個角度看,共產黨做的很多事都是本國資產階級想做而沒做到的),談什麼洗腦的噴子可以圓潤的離開了。

———————4月11日補充答案———————

關於地主促進生產的問題。

首先,地主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佃租性地主,另一種是經營性地主。前者是類似於包租婆的角色,不論土地收成如何,都要收取地租,地租通常還不是比例收取,更多的是固定租額。後者是僱傭長工短工為主,地主支付固定的工資。在我國,農業生產力不高的地方多為前者,因為前者可以保證自己的基本收入。在生產力較高的地方,後者居多,因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收入。

土地改良增產有積極性的只能是後者,後者在某種程度上更像是農業資本家。

然而,有改良意願不代表有改良能力。那時的中國跟機械化一點都不沾邊,在火柴是「洋火」,蠟燭是「洋蠟」的年代,哪有什麼機器?換句話說,單一地主的財力實在有限。而現代農業的發達,依託的是整個工業體系,這不是一兩個地主能搞定的。

地主連水利工程都組織不起來,就不要談機器了。

我覺得有些想當然的朋友可以看看老毛的考察報告,也可以去落後的地方體驗一番,比如我所在的非洲國家,非常落後,當地普通首都人一個月收入也就600塊錢,一根1.5米長的安卓USB線要50塊錢,你覺得這對於他們來說是什麼概念?在一個純農業國,機械是比房子和土地奢侈的多的東西。

最簡單的,公社成立的時候,都說有幾頭牛,你聽說過有幾台農用機械的?那時牛才是主力!


歐洲中古時期,地牢照樣滿漢全席一應俱全,農奴待遇同樣生不如死。

「善」的定義就是不洗澡,能打仗。

現在的歐洲和美國,「善」的定義就是資產階級隱形專政,穆斯林享有間接迫害權。

承認吧,「善」向來都是被定義的。——當然, 「惡」 也是可以被定義的。

世界是媒體的。

地主家傳一堆地,不用把農奴當人看,還能滿嘴禮教,對同階級溫良恭儉讓,在那個時代當然是「善」人。就像現在北歐小確幸國家靠剝削第三世界豬仔而活得好,很「善」一樣。


因為負責起綽號的文人階層本質上是被地主階層包養的——文那個啥。

現在你掏得起給記者和編輯的紅包的話,拿個好名聲也可以很容易的。


為什麼不問問於大爺的父親郭老爺子呢?


因為只有有錢人做的善事才能被大家記住。

你扶老奶奶過馬路,幫李大爺挑水,你是好人,不是善人。

你給學校500萬捐一幢樓,你給村裡300萬修水泥路,你是世界上最大的善人。

看看新聞,談慈善的都是頂級大富豪,普通老百姓別談慈善,你身上那幾百塊,即慈不了也善不了。


和給奧巴馬頒發和平獎一個道理。


就以現在熱播的《人民的名義》為例(應該是第五集)

大風廠的工會主席鄭西坡是個詩人,閑來無事間喜歡寫寫詩。多年積累下還寫了本詩集,但是這種東西肯定沒法走銷量的,所以想出書得自掏腰包,當時還缺兩萬的書號錢。他兒子靈機一動,想起來有個住別墅,開足浴的牛總,正想花八千塊錢買篇自傳文自吹自捧。

結果這個黑白兩道通吃的貨居然還是鄭詩人原來的工友,被鄭詩人果斷拒絕。當然錢也就沒有了,鄭詩人因而感嘆

「這是一個餓死詩人的時代」啊。

當然我們都知道古往今來大多數詩人並沒有被餓死,事實上他們中絕大多數人過的還挺好。除去白居易這種身居高職的,那些脫產詩人又是怎麼在那個[人均糧食產量不到150公斤]的時代不參與生產卻能[活下來]還能「飲少輒醉」的呢?

(釀酒就是極其耗費糧食的)


地主階級是落後反動的,但人是呈正態分布的,哪裡的哪個階級也有好人。看到很多知乎說地主也是省吃儉用的,我只能說看來每個人都只能看到事物的一個側面。

我姥姥祖上是相當大的一個地主,當時我姥姥還和當地國民黨縣長家兒子是娃娃親。

當時家裡好幾進院子,其中整整一進是專門放貨的,裡邊有數不清多少筐的花生、棗什麼的,永遠都有成缸的油、數不清多少壇的酒,在縣城還有成串的鋪子,根本沒聽過省吃儉用這一說。

我太姥爺就是當時遠近聞名的一個大善人,每天都操心鄉親們誰家糧食不夠了,誰家結婚沒錢了,誰家小子挺聰明但沒錢上學了,從來都是能幫則幫。前些年回老家,村裡老人還提起他,感覺像是說什麼久遠的傳說一樣。大家印象最深的是每逢過節過年都拉出來十幾輛大板車,上邊都放上白面饅頭,怕來要飯的吃著不好吃,居然還給饅頭都刷上醬。所以慢慢流傳出來:X鄉東家不僅給白面饅吃,還刷醬。

家裡長工更是沒說他不好的,一提起來老東家都非常感激。

當時局勢兵荒馬亂,經常有不知道哪派軍隊過路,用家裡人話說,不管哪家軍隊來了,你太姥爺都能糊弄的服服帖帖。有次村裡的村痞惡霸帶著不知道哪路軍隊回來了(估計是偽軍),可能以前在村裡被人看不起太久,回來要報仇,提著槍點名殺光一家人,誰也攔不住。我太姥爺過去給他說:孩子,你聽你大爺一句勸,這家大小子、二小子是跟共產黨乾的,三小子是跟國民黨乾的,前幾天剛騎大馬村口過去,你今天把人家爹媽殺了,以後不管誰得了天下,你有活路嗎?

這個村痞一聽有道理,連聲道謝,馬上帶人撤了。(看似粗糙,實則委曲求全加兵不血刃啊!)

抗日勝利後一年農曆年前,我太姥爺把鄉親們都集合到家裡,當著所有人的面把賬本全燒了,還主動提出來要把地分了,當時大家都覺得他瘋了,簡直是大善人到了一定地步。後來土改時候,只是分了分家裡的桌椅床凳,加上在鄉里威望高,鄉里鄉親極力掩護,評了個富農。

現在想想細思極恐,當時國共內戰,國民黨還處在攻勢。

建國後各種運動來了。

村裡人依舊保護有佳,尤其是上邊提到的差點被殺那戶的三個兒子,大兒子已經是軍隊幹部,二兒子回家務農,但是參加抗美援朝還立過功,在村裡說話比誰都好使。每次村裡運動前都通風報信出去躲一躲,實在躲不過去也就走個過場意思一下。當時我姥爺是一所中學校長,被打成右派回鄉下,處境非常不好,也因為我太姥爺被優待處理。大躍進時候大家都沒飯吃,但是村裡人還是能幫我太姥爺吃上一口就吃上一口。

改革開放後,由於我太姥爺有文化,被市裡聘去參與編縣市志,又把一家人帶到城裡。如果把在20世紀的中國當地主作為一款遊戲的話,這款遊戲幾乎是地獄極的難度,但我太姥爺不僅關關闖過,還最終變成城市戶口,實乃地主界少有的人生贏家。

前些年我姥姥、姥爺想回村裡蓋房子,大家都非常幫忙。蓋好之後很少回去住,就把房子讓村裡很窮的一家住,後來這家在院子里養了只羊,把院里的一棵果樹苗給咬死了。村裡人都背後罵他,當面躲著走。雖然這件事非常小,但村裡人還是覺得老東家為人至善,咬死他家東西,實在是很不吉利。


缺什麼叫什麼嘛。比如窮人愛起「長貴」「有福」「來喜」「金財」之類的。

不信你看霍去病……


在古代,嫖客被稱為恩客,因為給錢。地主被稱為善人,因為租地給你種。

在現在,顧客被稱為上帝。淘寶上,賣家張嘴就是:親,親愛的親。

不過是求人錢財,給的尊稱罷了,你還真當回事。


不要說高級黑了,我看過去地主比某些知乎中產善多了,地主再怎樣也沒阻止貧農的孩子與自己孩子一起去科舉,而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272557下面的中產呢?知乎上面不少人見了地主老闆號召GC主義,恨不得除之而後快,對底層則社會達爾文主義,認為要淘汰,真噁心。


換個角度來看看。稱呼一直都是在變化的。

比如相公,這在宋朝,那是士大夫的專稱,范仲淹,大家都稱之為范相公,肯定沒有毛病。

可是後來吧,大家覺得這個詞比較高大上,就開始有人竊用來,成了妓女對嫖客的戲稱。

又如小姐一樣,這本來是對名門閨秀的稱呼,可是後來,你隨便叫人一句小姐試試看?

此外,還有博士,在古代,作為一個官職,可是後來茶博士卻出現了。

如同老師一樣,在古代,現在什麼人都敢自稱老師。

又如老總,不出意料,我相信過不了多久,這個某總的稱呼,就會成為傳銷人員和微商人員的代稱。

這是一個劣幣淘汰良幣的過程。

所謂的大善人,我相信這個詞出現的時候,一定是寓意美好的,不過隨著時間推移,絕大多數沒有資格的人,卻以此來自詡,最終,無論你是不是善類,只要冠以善人之名,頓時便身價百倍了。

問題的關鍵就在於人性,人性之中,有給自己貼金的成分。

你們信不信,十年之後,在知乎,可能大V這個詞變成就愛在網上瞎逼逼,雲里霧裡,嘩眾取寵,專門騙女粉約炮的人渣代名詞?

很抱歉,沒有針對誰。

不過,如果諸君子不信,等著瞧。


太陽底下沒新鮮事啊,現代不也有有錢人支持各種慈善組織,綠色組織,社會機構的。古代地方鄉紳也會,只要有錢就會組織當地人偶爾修橋補路一下。

每個人都會有一定善心的,但一個群體喜歡做某件事就不那麼簡單了。利用經濟力量進行社會組織,舉辦活動,扶持其他團體,其實是一種投資,一種將資本轉化為政治,社會地位的投資。這樣可以增加名望,收穫人脈,或得一定的社會地位和話語權,形成利益共同體。畢竟牛逼的個人是不行的,還需要一個班子給你抬轎子。所以古代鄉紳不僅喜歡修橋補路,更喜歡開學堂,組織當地人建孔廟,修家族祠堂。因為後者收益更大,獲得威望效果更好。

無所謂好不好,只是一種社會現實,現代也有,只不過變了形式。等你有錢了,看到一個乞丐跟你要錢你踹他一腳,轉眼捐錢某學術機構研究扶貧,我也不覺得奇怪。


解放前地主不過是掌握田地和生產工具的人 自然也有惡有善~

然而地主階級代表落後守舊 為了改革 整體地主階級是一定要被掃清的。。。。。


強姦前戴避孕套,搶劫後給打車錢。

何其之善。


因為人家開粥廠。


古龍的多情劍客無情劍說得挺清楚,你晚上殺人越貨搶到30萬兩銀子,拿出10萬量修橋補路就是大善人。


你難道不知道,比爾蓋茨做慈善,做得越來越富的程度嗎。


第二十五回《綠帽吃皇糧,百姓分田樂》

「阿爹,阿爹。你可聽得那綠帽賊人在分田。」那小孩身披兩塊粗麻布,也算的衣不蔽體。面色慘白,一開口,一口黃黑夾雜的爛牙。

「呸,那是綠帽老爺。」被喚作阿爹的莊家漢對著小孩半裸的屁股就是一腳。他不過三十齣頭,可是已經是滿臉的褶子。農忙充作僱農,農閑又是朝廷的徭役。這幾十年下來,連背也直不起來。若是讓那知乎穿越俠看去,怕是再也不想強漢盛唐了。

他雖是佯裝逞怒,可是面色卻蓋不住喜色。

「孩兒他娘,俺們有田了。」

「可這都是反賊,俺們拿了反賊的田,這是要殺頭的。」那孩兒他娘穿著一身打滿補丁的衣裳。這算是這一家人唯一一件能遮住身子的衣服。

「真是頭髮長見識短。」那老農笑道,「前些日子縣裡的太爺派人下來了,說是皇帝封了那個綠帽頭子大將軍。知道啥是大將軍嗎?就是全天下皇帝老大,他老二。」

「那就是綠帽賊人從良了?」

「那可不?現在正兒八經的官軍,吃皇糧的。聽說皇帝給綠帽老爺賞了個金鋤頭,那綠帽老爺就拿著金鋤頭來給俺們分田了。聽說都到了村頭了。估計趙老爺正陪著呢?孩兒他娘,你知道趙老爺嗎?」

「趙老爺是個體面人,大善人。兒子在京里是個大官。不過這十里八鄉的都是他的田,我們去哪裡分田?」

「老婆子你這話倒是有點道理,俺們村都是給趙老爺種田的。不過俺聽說那綠帽老爺會仙法,說不定給俺們變些田出來。」

「那倒是好,到時候俺們早上給趙老爺種田,下午給咱自己種田。」

「那可不?」這莊家漢臉上早就是笑著一坨。

「嘿,你咋子還在這裡?」那隔壁的老漢遠遠跑來揪起這莊家漢「趙老爺說了,綠帽老爺要來,讓我們去村頭跪迎。你還不走,到時候趙老爺發火了,把你打個半死丟出去喂野狗。」

「來了來了,」莊家漢一抹屁股上的灰,撒氣腳丫子就跑「孩兒他娘,你看著點狗蛋子。」

歡迎大家關注我的專欄《三國綠帽賊》。


推薦閱讀:

美國如何抑制糧食被土地私有的農民囤積居奇?

TAG:歷史 | 中華民國 | 中國 | 土改 | 地主階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