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为什么都几乎用刀,不用剑?

日本为什么都几乎用刀(虽然他们叫剑),虽然实际我们战场也以刀为主,但觉得我们的刀和他们的刀不一样啊,我们的刀宽厚,所以战场杀伤性高,破盔甲,但感觉他们的刀除了单刃,其他和剑差不太多,是因为他们的刀柄更长可以双手用?


题主能不能先解释一下这句话?

===========================我是蛋疼的分割线===============================

看了评论,题主对刀剑的了解感觉上基本停留在影视作品阶段了。

首先回答这个问题:日本为什么几乎用刀,不用剑?

学过初中历史的都应该知道日本引进中国文化的高峰期是在隋唐时期。那个年代,大量的日本留学生被派往中国学习,然后把中国的文化和技术带回日本,其中就包括了刀剑的锻造工艺。而那个年代中国的主流兵器是这个样子的:

不知道题主怎么看,反正我是没看出来这种刀有任何宽厚可言。而正是这种刀深深影响了后世日本刀剑的风格。安史之乱之后日本不再派遣留学生,日本自身进入武家统治之后更疲于内战,于是隋唐之后的日本刀剑走上了独立的发展道路,而当年隋唐刀剑的影子则一直留了下来,直到今日。

需要说明的是刀和剑在日语里是可以互换的概念,并不是说单刃的是刀而双刃的是剑。和日本人讨论他们的刀剑,他们会将其称之为日本刀,而不是日本剑(武士刀是外国人用的称呼,本国人几乎是不会用这个称谓的)。

其次,题主对刀剑有两个误区。

第一,中国刀不是一直都是走厚重路线的,至少隋唐的刀走的也是轻巧的风格。以下这种刀很多都是后期才出现的:

第二,武器单一攻击的杀伤力说明不了什么。像上图的这把刀,如果能砍到对方,造成的伤害的确可观。但如果砍不到呢?我曾今掂量过一把清朝的大刀,因为前面比较宽,重心靠前,挥舞起来很不方便,尤其是砍两刀的间隔时间太长。如果第一刀没能解决对方,在砍第二刀之前对方有足够的时间做出反击。而日本刀重量轻,重心靠后,做多个方向的快速连续斩击都不是问题。实战中一击致命不是个高概率事件,不可能把身家性命都赌在这上面的。至于抗日大刀,那玩意的实战战绩主要在横店,没什么参考价值。


题主脑补成分略多,首先刀不是设计来破甲的,实战刀无法斩破常用的铁扎甲和锁子甲。

其次题主仅仅以朴刀形制的刀代表我国刀剑是不对的,从汉代到唐代,主流刀型一直是细长的环首刀:

您说的厚背刀是宋代的这种:

这种刀就是《水浒》里面的民间豪杰和匪寇用的那种,其实大多用作工具刀,也可用来防身,官军用的也是手刀。

手刀:

看着像西瓜刀......总体还算细长,不算是又厚又宽啊。

明清的见这里:【如何评价电影《绣春刀》?】魏晋 如何评价电影《绣春刀》? - 魏晋的回答

看了又看,哪里有又厚又宽的?抗战大刀片子是无奈之举啊,没这么好的条件和技术只好叫村口王师傅拿铁片子随便打一把耐++的。至于武侠片那种单手大刀,纯粹是装逼用的。 再者,日本也有用剑的,不过淘汰原因与我国类似,剑只限于高层人士使用,小足胫和武士们则是人人装备日本刀。

日本刀曾深受我国的影响,以直刃刀为主:

直到后来日本人逐渐钻研冶金锻造技术,不断改造创新,最终成为今天为我们熟知的略带弧度的日本刀。

---------------------------------------------------------------------------------------------------------------------------------------

手机传图真是日了狗了……知乎手机客户端这渣到死的传图功能orz


以前看过一篇研究日本刀的资料。

大意是日本缺少金属原料,武士极少装备金属盔甲,刀剑没有破甲需求,追求极致的锋利,双手持握发力更强,战场上切西瓜一般。

中华地区的战争主要集中在北方对抗游牧民族,骑兵多重装,步兵多枪兵,重骑兵可以发挥“破阵”的作用,兵器越重杀伤力越大,对锋利程度要求不高,经常说哪位将军善使百八十斤的大刀,那得是骑在马上冲锋破阵用,步兵扛那么重的刀打仗不现实。我自己分析,体住说的那种大砍刀可能是从短柄马刀发展成的,厚重且注重劈砍,不用来直刺,马上冲锋兵器一旦刺到敌方身体里拔不出来。

那么为什么发展出这种单手持握的大刀,我认为有一个原因是另一只手需要持盾,游牧民族善骑射,需持盾阻挡弓箭。


单面开刃为刀,但是日本人的东东在本质上的确是剑。刀走黑,靠前面的重量剁甲,握法基本上是满把攥。日本剑不是满把攥的,走的是轻盈和速度,靠手虚握形成杠杆。


1.Katana本身就属于“双手剑”…

2.古代一个地区的兵器装备受当地的资源和冶炼技术的制约。

3.真玩过刀你会发现不管任何刃器,只要用于斩切,都会对刀有损伤

4.关于厚度,其实是踏张刀姿势给人“纤细”感觉而已。差不多三到四枚硬币那么厚。


先让楼主补一下知识,转自百度百科:

日本刀细部分类

  造込的种类

  镐造(しのぎづくり,Shinogidukuri) 又称本造(ほんづくり,Hondukuri),最常见的日本刀造型。被认为是由切刃造进化而来。

  平造 (ひらづくり,Hiradukuri) 刀身有如平面一块,没有可见的镐筋和横手,短刀,小胁差常有的造型。无镐。平造打刀在室町时代中期到末期之间也有极少数见 。

  片镐造(かたしのきづくり,Katashinokidukuri) 单斜面开锋,一面为镐造、一面为平造。

  切刃造(きりはづくり,Kirihadukuri) 镐更朝向刀锋的方向的造型。上古刀中常见。

  锋双刃造(さっきもろはづくり,Sakkimorohadukuri) 刀前端附近的部分,像剑一样为双刃。可以占去半个刀身。

  菖蒲造(しょうぶづくり,Syoubudukuri) 将镐造的横手部分去除后的造形。形似菖蒲叶,由此得名。短刀中常见。

  冠落造(かんむりおとしづくり,Kanmuriotoshidukuri) 刀身上半段的镐地被削薄为菖蒲造的形态 连切先亦被削薄。

  鹈首造 (うのくびつくり,Unokubitsukuri) 类似冠落造,不过切先保留原来的厚度。形似鹈细长的脖子、由此得名。

  两刃造(もろはづくり,Morohadukuru) 双刃、刀锋向上。室町时代中期以后以短刀常见。

  鸡刃造 (鸟の阉くび,Penniscutouronreykuri) 以精巧,锋利著称。即使是切很小的日本鸡鸡,也十分方便。是日本古代可以和现代手术刀媲美的瑰宝。

什么叫鹈首造:日本刀名词中,总是出现鹈首造,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求解。_百度知道

然后楼主需要多看看书籍,日本后期许多人都自称剑客,有剑道,剑术,在日本,刀剑是个很复杂的概念,而且武士刀的确有双刃的,但是最多也是刀背部分开一半的刃


接触过一个日本剑,只有十来厘米,宽不到1.5厘米,很厚,放在庙里做供奉,奉纳剑。除此外看到图片就很少,传说中的草薙剑是一个异形,分出几个支叉来。都和神有关,估计这是一个原因。


实际上你可以把日本刀当成单刃剑来理解,只不过他具有一定的反,也就是弧度,但是作为一种单刃剑的演变品,是不会放弃剑的一些特性的,比如灵动,和刺的功能~所以在他们国家依旧称为剑,因为国情和文化不同,在日本1对1的情况相对较多,这就导致武器需要灵活多变,这也是日本刀得以延续的原因之一吧。


推薦閱讀:

武俠小說里的人,他們的錢是哪裡來的?是怎麼賺錢的?
金庸小說中前五絕和後五絕對打哪邊更厲害?
金輪法王的龍象波羅功在神鵰里能排到什麼位置?
哪個演員演黃藥師最合適?
哪部武俠作品中的皇帝有著不錯的身手?

TAG:日本 | 武侠小说 | 日本武士 | 日本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