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不是真有很多愚民政策,政府機關高層官員是否認為大眾本身就是愚笨的?


「愚笨」這個詞好像有點準確,但又不那麼準確。

說準確是因為,首先,公眾輿論真的很不穩定、很容易被政府掌控,而且公眾認知常常會滯後於政策(還有教育程度的限制)。從這點上說「愚民政策」這詞還是挺對的。愚民政策:故意阻擾事情的明朗化進程或不將事件全部信息公之於眾。

如果公眾獲得的信息不全面,或者信息是誘導性的,比如他問 「你覺得二胎政策是否會加劇中國教育資源緊張的問題」 和問 「你覺得二胎政策能否緩解中國人口老齡化的問題」,這兩個問題的導向是有差異的,則對這個政策的公眾輿論也會受影響,公眾支持就會有變化。(我看政策學裡面各種研究文字表述對public opinion的影響,真是太陰險了&>..&<)

公眾認知時常被政策牽引著走,一個政策實施一段時間,公眾的感覺可能就變了。比如,1942年,美國只有不到1/3的白人支持廢除種族隔離制度,而1964年,美國布朗訴托皮卡教育管理委員會案(反對學校實行種族隔離)十年之後,超過2/3的白人都接受與黑人享有同等權利。順便提一句,跟社會地位、教育程度高的白人相比,社會經濟地位較低的白人對黑人的種族歧視會更嚴重。

其次,跟政策制定者有直接溝通途徑的都是一些」精英「而非普通公眾,比如利益集團領導人、新聞工作者、有影響力的黨派首領,等等。他們會從自身的利益角度考慮政策制定,所以與其說民眾愚笨,不如說民眾是「力不能及」。

不過,從公共政策學的角度看,公眾在政策制定的過程中還是有一定的作用的。美國政治專家John Kingdon提出,政策制定的過程有六個步驟(1)問題確認(2)議程設定(3)政策形成(4)政策合法化(5)政策執行(6)政策評估。其中公眾所能參與的就是「問題確認」,即表達他們對政府行為的要求…… 然而、後面五個部分跟他們就沒什麼關係了。

所以不是民眾太愚笨,而是政府太狡猾(適用於且絕不僅適用於中國)。感覺public policy這個東西啊,其實public的發言權和參與度,真的不多。

———————————嗯~不知道為什麼答完總覺得有點跑題———————————————


男婚女嫁,好死不如賴活著,人命關天,尊老愛幼,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養兒防老,這些冠冕堂皇的大道理,其實就是無色無味的毒文化,延續幾千年的愚民政策。


在我看來,愚民政策是一種政府統治國家所必需的一種手段。(不止tc,各個國家和政體都會有。)主要是為了保證政權和社會的穩定。每個人接觸社會層面不同,所獲得的知識來源也不同,有一些事我們可能只能了解到冰山一角,會由此產生一些誤解和偏見,從而在行為和心理上產生一種不穩定因素。同時有很多人並沒有時間和能力去獲得更多的知識來源,為了維持社會的穩定和發展(及自身統治的穩定),政府勢必會應用一些政策來加以引導。舉個可能不是太恰當的例子,TG在解放初期,為了維持社會和自身政權穩定會在一定程度上對於GMD一定程度的貶低,但近年為了兩岸統一也會開始承認GMD的貢獻。隨著自身的成長,很多人都會有一些新的手段來從更多地方獲得信息。可能很多都與自身從小的認知不符合,由此產生對於從前認知的改變甚至全盤否定。但在我看來,國外的信息傳遞背後同樣很多有著各種團體各種層面的目的。我們不能就由此判定國外的就一定是真理。

只能說我們可以從別的利益團體了解到他們傳播的對自身有利的同時所希望讓你知道的信息。很多人批評日本歪曲歷史,但在日本當權者的心中歷史的修改和隱瞞是為了自身政體的穩定性,因為承認的話會影響民眾的穩定。同樣德國正視歷史也是為了維持自身穩定(因為不承認的話,同樣會對自身統治產生威脅)。

所以說中國有沒愚民政策,當然有,但只要是當權派都會有一些政策來維持自身統治。重要的是對於個人,你怎麼看。只有結合各方面的信息和自身慎重判斷來評估才能有更好的認知。


認知能力不同的人,高認知能力的人就會對低認知能力的人造成掌控。在當前社會中,所有的資源幾乎都掌握在tc手中,你拿什麼和人家比認知?舉一個例子,咱們學的歷史就有這種意味,比如歷史課本的近代史中把張學良和楊虎成相提並論,寫的逼蔣抗日,包裝的好像是一個大英雄一樣。但是你如果自己去深入了解細節,你會發現張學良是一個民族罪人,一個不折不扣的敗類,只是他的一些2B行為對tc有利,因此而被頌揚。說到近代史的不平等條約,都會歸因於清政府的無能和腐朽,真的是這樣嗎?清政府真的有那麼傻有那麼無能嗎?說白了,人家編寫歷史的人是為tc服務的。

為什麼能有愚民政策,因為你了解的知識有限,而且國內的環境也是一個相對封閉的環境,只能在思想上受人家驅使。這有好處也有壞處,好處就是逆來順受,只要不違法,按時繳稅,一般能平穩活著;壞處就是你失去了為自己爭取利益的權利。除了物質之外,你已經分不清楚哪些權利是你作為一個社會人應該享有的權利,例如房產稅是否應該繳納,為什麼要有jhsy這一反人類的政策。


其實用不著愚民政策,大眾就夠了蠢了


「大眾本身就是愚笨的」這個觀點應該不算小眾吧?e.g.《烏合之眾》


愚民政策,也就是所謂的輿論導向。肯定是存在的。

不要覺得驚訝,這是世界各國通用的做法。舉個例子,你是一個班的班長,你為班級做出了很多貢獻,結果總有幾個不服氣的學生無中生有,或者拿你以前犯的錯誤說個不停,或者對你的行為指手畫腳,還死不配合工作甚至煽動其他同學一起不配合,你還能好好管理班級嗎?


不是只有中國有愚民政策。這只是一種存在的、許多zhengfu中的通用手段罷了,只是方式不同。


我覺得他們倒不是真得認為大眾愚笨,而是事事想要為大眾做主這樣的一種變態心理。


推薦閱讀:

最近在看《走向共和》,我很好奇,為什麼西方國家願意幫助中國維新?
在你的理解中「共產主義」是怎樣的?
為什麼俄羅斯沒有紅二代這股力量?
如何看待新華社設立的智庫所發的『別讓李嘉誠跑了』?
為什麼劇變後,東歐諸國要去掉國名中「人民(的)」修飾詞?

TAG:政治 | 國家 | 公務員 | 愚民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