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中國根本沒有元、清兩個朝代》?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NDMxOTM4Mg==mid=205586192idx=3sn=37f02cbc1a5c9135e52615bfb4171eabscene=2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rd

個人感覺很多地方都有歷史知識方面的硬傷,但本身自己就對歷史不是很確定,所以期待權威點評


以下為我的個人觀點:

前言

1.不要以近代民族國家的概念去衡量中古時代的歷史。.

2.你覺得周人滅商,算不算少數民族第一次滅亡華夏文明?

3.楚人劉邦建立的漢朝是不是蠻夷國家?

4.以楚人自居的湖北人是否更應以隨國亡國奴自居?

5.莫卧兒帝國是近代印度的歷史嗎?

6.大英帝國的歷史是否是德意志藩王統治下的盎格魯撒克遜民族的亡國史?

對於元

1.成吉思汗及其後裔建立的蒙古帝國及各汗國,不完全是中華文明的歷史,是蒙古族的歷史也是各被佔領地民族的歷史。

2.忽必烈開創的大元王朝是中國的歷史。

3.明朝從法統上宣稱繼承元朝的國祚,之後元朝北遁至蒙古高原,汗位傳至林丹汗後,元朝法統正式被皇太極的後金繼承,後金因此改元大清。

4.宋-南宋,元-北元,遼-西遼,是類似的歷史進程,都是一個王朝滅亡後由其宗師偏師他處存續宗廟的政權,應統一看待。

5.元朝的確是一個統治階級漢化程度相當低的王朝。

對於清

1.努爾哈赤從其六世祖起便接受明朝冊封。

2.努爾哈赤建立的後金是明朝羈縻體系下的少數民族建立的地方政權。

3.皇太極接受林丹汗的玉璽後改元大清,此時,大明與大清都有了從法理上繼承元朝的依據。

4.大清與大順,大西等政權都以反對明朝為政治目的,四股勢力之間也隨著力量的不斷變化而形成不同的政治聯盟,如大順與大西的齟齬與合流,明廷的聯虜平寇,南明政權吸納起義軍等。

5.清軍入關初期為了推行自己的生活方式進行了很多殘暴的行為,這與張獻忠所為,忽必烈所為,黃巢所為,曹操所為,項羽所為,白起所為在本質上是一致的,你可以從民族對立的角度看,但也可以從統治階級奴役被統治階級的角度看。

6.女真民族與內地漢民族在生產生活方式上的差異,遠小於蒙古民族與內地漢民族間的差距,女真民族本身就是半定居的漁獵民族,所以大清王室主動融入華夏文明的決心與力度遠大於蒙古王朝。

7.中國歷史上,東胡來源的少數民族融入華夏文明的力度一直非常大,這與他們本來就不是游牧民族有關,金朝與清朝這兩個有女真民族建立的王朝都在入關後迅速漢化,連其王室與宗師都迅速漢化。

8.嚴格的說,大清王朝不是滿族統治漢族,而是以滿族為主體的旗人作為統治階層統治非旗人。

9.今天的滿族,大部分都是設立滿族自治縣後產生的戶口本滿族,即使是家系可查的血統滿族,其生活方式也早已漢化。

遼道宗耶律洪基說「吾修文物,彬彬不異於中華」。

孔子作《春秋》曰:「夷狄入中國,則中國之,中國入夷狄,則夷狄之」

註:鑒於知乎在此問題上有不少鍵盤俠,本回答只「允許我關注的銀回復」


常有人拿下面幾段話來論證朱元璋對元朝的態度不錯

《明太祖實錄》

卷之二十九-中國社會科學網

惟我中國人民之君自宋運告終,帝命真人於沙漠入中國為天下主,其君臣父子及孫百有餘年,今運亦終,其天下土地人民豪傑分爭。

卷之五十三-中國社會科學網

元雖夷狄,入主中國,百年之內生齒浩繁,家給人足,朕之祖父亦預享其太平。

卷之九十二-中國社會科學網

甚至清楚的記載了

洪武七年八月甲午朔 上躬祀歷代帝王於新廟自伏羲至元世祖凡十七帝……元世祖曰:惟神昔自朔土,來主中國,治安之盛,生餋之繁,功被人民者矣。

看起來,老朱甚至有些感恩戴德,但眾所周知,元朝統治特別是到了末期,百姓生活是很困苦的,要不老朱也打不下天下。所以在同一本實錄裡面則流露出另外一種感情

卷之四十六-中國社會科學網

自胡元入主中國,夷狄腥膻,污染華夏,學校廢馳,人紀蕩然。加以兵亂以來,人習鬥爭,鮮知禮義。今朕一統天下,復我中國先王之治,宜大振華風,以興治教。

在對外交往的國書上則是這樣的態度

殊域周咨錄(明)嚴從簡

卷一

賜高麗國王顓書曰:「自有宋失馭,天絕其杞。元非我類,入主中國百有餘年,天厭其昏淫,亦用殞絕其命。

卷二

本朝初,連寇山東濱海州郡。洪武二年,遣行人楊載賚璽書往報即位書。曰:「上帝好生惡不仁者。向者,我中國自趙宋失馭,北夷得據之,播故俗以腥膻中土,華
風不競,凡百有心,孰不興憤。自辛卯以來,中原擾擾。彼倭來寇山東,不過乘胡元之衰耳。朕本中國之舊家,恥前王之辱,興師振旅,掃蕩胡番,宵衣旰食,垂二
十年。自去歲以來,殄絕北夷,以主中國,惟四夷未報。

這樣,看起來朱元璋似乎精分了,怎麼一邊將元罵為夷狄,一邊又祭祀其統治者,稱頌其功德。

首先看看官修《元史》的地理志

國學原典?史部?二十四史系列?元史?卷五十八

自封建變為郡縣,有天下者,漢、隋、唐、宋為盛,然幅員之廣,咸不逮元。漢梗於北狄,隋不能服東夷,唐患在西戎,宋患常在西北。若元,則起朔漠,並西域,平西夏,滅女真,臣高麗,定南詔,遂下江南,而天下為一,故其地北逾陰山,西極流沙,東盡遼左,南越海表。

再看看另一個檄文

諭中原檄_百度百科

檄諭齊魯河洛燕薊秦晉之人曰:自古帝王臨御天下,皆中國居內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國,未聞以夷狄居中國而制天下也。自宋祚傾移,元以北狄入主中國,四海以內,罔不臣服,此豈人力,實乃天授。

首先知道崖山一戰,南宋朝廷徹底覆滅,但《南宋書》記載原來的宋恭帝後來的瀛國公趙隰有個兒子,而且在至正年間還有被元順帝遷往沙洲的記錄,其它的皇族也是能找到的。但顯然,朱元璋並不想為他人作嫁衣裳,恢復什麼趙宋王朝而是要建立朱明王朝,那麼「天命論」就是最好用的,元代宋是天命,明代元也是天命。

另外史書中用「並西域、平西夏、滅女真,臣高麗,定南詔」「漢梗於北狄,隋不能服東夷,唐患在西戎,宋患常在西北」做了鮮明的對比,元人一視同仁對上述區域全部征服甚至毀滅(比如對西夏),明朝則是順利接收了遠比宋朝廣闊的疆域,為了鞏固在上述地區的統治,自然也需要對前朝的承認。

另外還有一個小方面就是如下文所說,為了在蒙元內部製造分裂,拉攏溫和的那派人歸順中央王朝,加速統一。

如蒙古、色目,雖非華夏族類,然同生天地之間,有能知禮義,願為臣民者,與中夏之人撫養無異。故茲告諭,想宜知悉。

同樣,高喊著「驅除韃虜」的革命黨人很快改口味「五族共和」,就連退位的清王朝也得到了優厚的對待,原因可以從退位詔書中看一下

清帝退位詔書_百度百科

當茲新舊代謝之際,宜有南北統一之方,即由袁世凱以全權組織臨時共和政府,與民軍協商統一辦法,總期人民安堵,海宇乂安,仍合滿、漢、蒙、回、藏五族完全領土,為一大中華民國。

通過退位詔書,當時袁世凱組建的共和zf,不流血的繼承了清朝所有的領土,要是當時清廷搞流亡王朝,中國還將陷入進一步的分裂中,這也算是時人之幸了,如若堅持清朝非正朔,那麼詔書本身就毫無意義了。

再看看國史大師對於元清是不是中國朝代的看法

呂思勉在《白話本國史》中並不諱言

但是呂先生仍然將清代放在了本國史中,而錢穆的《國史大綱》中的第八編專門就是講的清代。 到了抗日時期國共都祭奠過成吉思汗,以老蔣的祭文為例

維中華民國三十年十一月三日國防最高委員會委員長蔣中正,特派蒙藏委員會委員長吳中信,以馬羊帛酒香花之儀,致祭於我元太祖成吉思汗之靈而昭告以文曰:

繄我中華,五族為家,自昔漢唐盛世,文德所被,蓋已統乎西域極於流沙,洎夫大汗崛起,武功熠耀,馬嘶弓振,風撥雲拏,縱橫帶甲,馳驟歐亞,奄有萬邦,混一
書車,其天縱神武之所肇造,雖歷稽往古九有之英傑而莫之能加,比者蝦夷小丑,虺毒包藏,興戎問鼎,豕突倡狂,致我先哲之靈寢乍寧處而不遑,中正忝領全民,
撻伐斯張,一心一德,慷慨騰驤,前仆後興,誓殄強梁,請聽億萬鐵馬金戈之凱奏,終將相復於伊金霍洛之故鄉,緬威靈之赫赫兮天蒼蒼,撫大漠之蕩蕩兮風泱泱,
修精誠以感通兮興隆在望,萬馬胙而陳體漿兮神其來嘗。尚饗。

此時中國正值外敵入侵,日本希望在蒙古地區也扶持一個類似偽滿洲國的政權,那麼中央zf自然也會爭鋒相對的加以拉攏。

看得出不管是元末明初、清末民初還是抗日戰爭,當時的很多做法都是有現實的政治考慮。舉個例子,原來村子裡有甲乙丙丁四家人勢力最大,誰都想當村長,突然有一天外村的一戶人來當上了村長並且將原來四家人的土地全部都弄成一整塊了,誰不服就滅誰。後來,村子裡一個後生找人打跑了外村人,這個時候,他會怎麼做,是說大家都是受害者,甲乙丙丁規定的繼承人各自拿回自己的土地?還是說一切不變,但是換我來當這個村長。

朱元璋這邊廂稱讚世祖英明神武,說元是正朔是為了國家統一,那邊廂打擊其子孫毫不手軟也是為了國家統一,近代的革命黨人同樣也能夠不被仇恨沖昏了頭腦,他們都能明白什麼是最大化國家利益,現在有些人卻偏偏要將承認元清侵略者洗地,滿遺之類的人為聯繫在一起,非此即彼,完全不顧及歷史背景,刻意強調所謂「非我族類」,用意何為。蒙元和滿清恰恰是最為強調所謂民族區分的,防止被所謂同化,固步自封,現在有些人嘴上視元清為不共戴天的仇敵,想的做的倒是跟元清統治者一樣的事情。

另外有些人恐怕看到這裡會說為啥同樣是侵略,日本就沒有這麼被看待,因為成吉思汗還有清十三陵現在就在中國,等哪天靖國神社也在中國境內了,日本的侵略史恐怕也就會被淡化了。套用知乎上的名言:「中國打贏了的都是內戰,輸了的都是外戰」當然盲目仇日,某些神劇里妖魔化或者腦殘化日本人我也反對。

……………………………………我是吐槽的分割線…………………………………………

下面是對答主提到的那篇文章的吐槽

今天所謂的中國國語(普通話),也是來自滿人的語言;國粹京劇是滿人的藝術;相聲和小品,就是兩個清朝奴才在主人面前一唱一合的生活再現。

滿語或許對北京官話有影響,但是這在世界各國語言發展史上並不鮮見,沒什麼好恥辱的,這是一門語言兼容並包的表現,看看英文現在都會從中文取詞。

至於京劇,的確與滿族上層及滿族人的喜好、審美情趣有著最直接的關係,但是作為基礎的徽戲、秦腔、漢調都是傳承已久的劇種,各種唱段也都取摘自中國耳熟能詳的歷史人物和故事。

但我實在不知道
80年代才興起的小品是怎麼跟清朝發生關係的,而且好歹我也知道相聲是有單口,對口、群口的區別。

我國現在用的國歌《義勇軍進行曲》,全名叫《反滿抗日義勇軍進行曲》。

《義勇軍進行曲》誕生80周年:國歌背後的故事

這是哪年的謠言了,1935年6月出版的歌集上面並沒有反滿抗日兩字。

而且東北的抗日義勇軍裡面有滿族人!有滿族人!有滿族人!(重要話說三遍)

現在已經鬧成了國際史學界的笑柄。英國《泰晤士報》以及各大著名歷史學術網站發布文章《Outrage
as China lays claim to Genghis Khan》,以批駁中國史學界的惡搞。

我在google搜索除了泰晤士的原文,別說著名的歷史學術網站,外文網站都沒有,全都是來自中文網站引用的這篇文章。

Outrage as China lays claim to Genghis Khan

至於原文,有興趣的可以點開上面的鏈接看看,我渣翻部分段落

They see the attempt to claim their national icon as part of a Chinese plan to expand influence.

他們認為這是中國為了計劃擴大影響力而將其視為國家的符號

Promoting Genghis Khan as Chinese also helps promote the party line that
Inner Mongolia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a, despite the fact that
many ethnic Mongols still yearn for independence.

將成吉思汗視為中國人能夠幫助促進內蒙古是中國的一部分這個黨的方針,儘管很多蒙X古X人尋求獨立。

這其實是篇正常新聞評論,並沒有嘲笑誰的意思,只是告訴對於成吉思汗是中國人這件事情,中國、蒙古國等各方的態度以及簡單論述中國背後的目的。這連論文都算不上,神馬國際史學界更是拉大旗扯虎皮的胡扯


開始闢謠 上面有些說過的我就不多說了

雍正:「朕以外國之君、主中國之事」 ----- 這句話是參照《大義覺迷路》進行的篡改。原文為「在逆賊等之意,徒謂本朝以滿洲之君,入為中國之主」,是引用反清復明人士的意見,而不是雍正本人的想法。雍正本人對反清人士的觀點,持批判態度。

乾隆:「朕乃夷狄之君、非中華之人」 ——這句話不存在,你們大可盡量去翻書,這句話疑似為對雍正話的盜版,為同一謠言,只不過傳播之中換了對象。不過乾隆倒是說過另外一句話「中華繼統,永不斷線」 稍微熟悉清朝歷史的人都知道乾隆帝平生最忌諱「夷」「胡」「虜」這樣的字眼,大臣如果一不小心寫出了這樣的字眼,是要被殺的。滿洲旗人鄂昌在自己的文章中寫了「胡兒」二字,乾隆帝看過之後大罵他「忘本」,直接賜死。要是上面那句話是乾隆說的他不是自相矛盾了么。

慈禧謠言

保大清不保中國

其實根本不是慈禧所說,而是一個漢人大臣的保守派文悌說的。原話並非如此,而是「曾令其將忠君愛國合為一事,勿徒欲保中國而置我大清於度外,康有為亦似悔之。」

寧予友邦,不贈家奴

傳說是慈禧太后所說,實則根本不是。剛毅:「我家之產業,寧可以贈之於朋友,而必不畀諸家奴。」朋友於俄國家奴謂漢人也(見梁啟超《戊戌政變記》卷四) 陳天華的《警世鐘》里又成了「寧予友邦,不贈家奴」——再到鄒容《革命軍》里又訛變成榮祿所言「「此滿洲人大忠臣榮祿所以有『與其授家奴,不如贈鄰友』之言也 貌似孫先生軍人精神裡面也有 不過說話的人又變了變成端方了

一句話好幾個個版本還都沒有出處

送兩個鬼佬的看法 《劍橋中國清代前中期史》,

著眼點是「清朝的康熙、雍正、乾隆為什麼成功」,他們想要探究的問題是:為什麼清朝版圖從清初到乾隆末年一直擴大,幅員囊括滿、蒙、疆、藏?艾爾曼他們的結論是:從諸多歷史現象中看出,中國在18世紀是世界上領先的國家之一,是18世紀時「了不起的國家」,甚至英國也要模仿中國。

《劍橋中國晚清史》:

儘管滿洲人驚慌失措,可是在實際戰鬥中他們的抵抗是很頑強的。在乍浦,英軍對一千七百名滿洲守軍的士氣感到驚訝,對他們面對失敗所表現出的拉其普特武士式的反應感到震驚。在乍浦和鎮江(那裡有一千六百名旗人),滿洲士兵殺死自己的子女和妻子,以免他們遭受蹂躪,而他們自己寧可在營房自縊也不願投降。郭富將軍在放出惡臭的死屍堆中寫道:「我從內心深處厭惡戰爭。」


本民族從來只反無道,不反外族。夷君有道,史亦嘉之。

中國是一個文化概念,不要拿歐羅巴小國衍生的概念束縛自己


不是還流傳過一篇根本就沒有美國么?後來的事情,我們都知道了

《根本就沒有美國》

移民美國的申請再一次被駁回,而且這事兒還讓父親知道了。

父親是個老憤青,盲目的愛國者,從小教育我忠黨、愛國,在他眼裡我嚮往美國的想法,就是不折不扣的叛國。這也許是他的職業病,多年從事國家保密工作的父親,需要這種極端的愛國素質。

「叛徒!」 一回到家,就聽到父親刺耳的吼叫。

「我有選擇國籍的權力!」 我的聲音中透著倔強。

「叛徒。」 父親的聲音降低了幾個分貝,但依然刺耳。

「我說中國有什麼好?」 我與父親大聲叫板,這需要極大的勇氣。

「我就是要離開這個狗屁國家。房價這麼高,社會福利差,貪官遍地抓,我就不知道這個國家有什麼理由讓你如此愛它?」

「放屁,一派胡言,你知道什麼?」

「我怎麼不知道?我什麼都知道,你以為我還是小孩子嗎?我已經26歲了,我有選擇權,這個國家已經爛到根了,我就是要去美國!」

「放屁,根本就沒有美國!」 父親突然站了起來,但似乎意識到了什麼,又猛然坐下,整個人陷入一種沉思的狀態。

「你說什麼?」 我沒怎麼聽明白父親的意思。

「我說,根 本 就 沒 有 美 國 !」 父親一字一頓地說道,吐字清晰。隨即父親深深地嘆了一口氣,又緩慢地坐下,眉頭緊鎖,表情變得凝重,他從口袋裡拿出一根中華牌香煙,點上,放在嘴邊深吸一口,幾秒鐘後煙霧瀰漫了房間,熏得我咳嗽,整個世界只剩下客廳里電視機的聲音。

經歷了這樣一段時間的沉默後,父親平靜地說道:「是時候讓你知道真相了。」 父親的聲音緩和了許多,臉上也露出義正言辭般的神情。

「真相?」 我糊塗了,但看父親的樣子並不是在開玩笑,而且父親是黨員,黨員從不兒戲。我等待著父親接下來的說詞。

「你已經26歲了,有些事情該讓你知道了。這個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美國這個國家,事實上不光是美國,包括但不限於日本、韓國、德國、英國、法國、瑞士···等等所有你知道的這些國家都不存在,一切都是編造出來的!」

我沒有做聲,雖然我知道身為黨員的父親從不兒戲,但我也一時間無法接受並相信父親的這番言論,只是獃獃地看著他繼續把話說完。

「我知道你無法一時間相信這個事實,當年你爺爺告訴我真相的時候,我也如你現在的表情一樣。」 父親深吸了一口氣,彷彿需要足夠的勇氣才能繼續把話說完,我就這麼看著父親,心跳都聽得見。

「是的,美國,不,除中國以外的絕大多數國家都是政府編造的謊言,目的是激起全體國人的進取之心,中國需要一個強大的幻想竟爭對手,中華民族才能實現真正的偉大復興!」

「可···可是我有朋友真得去過美國,美國是確實存在的啊。」

「傻孩子,那是中國一手打造的。中國投入了巨量的人力物力財力,製造了包括美國在內的其他國家,就是為了讓全國人民都相信這是真的!」 父親說著,眼裡閃爍著淚花。

「啊,怪不得美國欠了中國那麼多錢。」

「你以為呢?要不然中國為什麼給美國那麼多的錢?新聞報出來的是中國持有美國三萬億國債,其實真實的數字可能連十倍都不止。美國是中國在境外最大的省之一。」

「省?」

「是的,美利堅省。其實早在1949年的時候,中國就已經統治了大半個地球,但是偉大領袖卻沒有將這個消息公之於眾,因為中華民族必須要樹立無數個競爭對手,才能夠實現真正的進步,如果人民群眾知道了這一消息,還會有什麼動力去繼續推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呢?我們的政府真可謂是用心良苦啊!」

「那你的意思是說,美國在二戰後迅速崛起為世界第一強國,是中國在幕後幫著建設的?」

「是的,不光是美國。偉大領袖早在建國之初就提出了『十五年趕超英美』的宏偉目標,其實早在這個目標提出之前,中國就已經超額完成了。小日本省、德意志省、英吉利省、法蘭西省、義大利省、西班牙省、加拿大省····等等等等都是中國建設的。」

「可···可是,中國哪來如此之大的財力和物力呢?」

父親微微一笑說道:「你何曾見過中國財政的相關真實數據透明公開過?」

「沒有。」

「那你憑什麼說中國沒這個能力呢?我告訴你,政府之所以不公開財政數據是有目的。你知道我們每年交的稅,救災捐的款,上學交的費,看病花的錢,都用來幹嘛了?」

「不都讓那些貪官們拿去購豪宅、買名車、包情婦了嗎?」

「一派胡言,中國根本就沒有貪官!」

「沒有貪官?那每年反貪反腐打掉的那些腦滿腸肥的傢伙們是幹嘛的?」

「其實都是演員,他們是真正值得敬佩的人,必須要有人做出犧牲,才能掩蓋住這個美麗的謊言!」 父親說著長嘆了一口氣。

「怪不得他們個個長得就像貪官污吏!」 我說道。

「廢話,演員當然要專業,找個正人君子長相的來演,必然會引起公眾的懷疑。」 父親義正言辭地說。

「那這些演員們最後都到哪裡去了?」

「朝鮮,那個天堂般的國家,這是對他們忍辱負重的最大獎勵!」

「難道有朝鮮這個國家嗎?」

「當然有!」 父親直視著前方,彷彿看到了什麼,兩眼放著光芒,臉上全是敬仰。

「朝鮮是最偉大的國家!孩子,你記住,這個世界上至今為止,只有中國、朝鮮、巴基斯坦、伊朗、古巴這幾個國家了。之前還有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亞等,但是這些國家近些年來都相繼被強大的中國消滅了。」

「不是被美國搞定的嗎?」

「廢話,美國不就是中國嗎?」

「哦,對。」 我立即糾正了自己這個愚蠢的錯誤。

「那朝鮮似乎不如中國啊。」

「別胡說,朝鮮比中國強大多了。中國只是統治了除朝鮮以外的世界,朝鮮根本就不屑於統治世界,因為他們早就統治了全宇宙,你所了解到的是1969年美國人首次登上月球,美國即中國,也就是說,中國早在1969年就登月成功了。」

「那你的意思是,朝鮮比我們更早?」 我有點迫不及待,打斷了父親的話。

「朝鮮根本就不用登月,因為月球就是朝鮮製造的!」 父親的聲音變得啞咽,目光中閃爍著敬畏。「早在上億年前,朝鮮就統治了地球,這個如神一般的民族建造了月球,其目的是為了幫助地球抵禦其他星體的撞擊,一旦有東西沖向地球,月球就能夠替地球擋住一劫。此類事件早在恐龍時代就發生過一回,朝鮮人是不會讓悲劇再次發生的!」

「那也就是說,朝鮮人拯救了地球?」

「1999年與2012年兩次被人類認為的世界末日之所以沒有發生,你知道為什麼嗎?」

「難道是因為朝鮮?」

「聰明,就在距瑪雅預言的2012年世界末日的前幾天,朝鮮發射了光明星3號衛星,你認為這是巧合嗎?」

「肯定不是,朝鮮真偉大!」

「是的,我們中國如今還停留在民族復興的發展階段,而朝鮮早就在為了全宇宙的和平及全人類的福祉而默默守護著地球,我們之間差距還很大呀!」

說到這裡,我心中突然有一種莫名的興奮感,這種感覺就宛如當年那些滿懷赤誠的紅衛兵親眼目睹偉大領袖毛主席那般難以言喻。

我對父親說:「我決定了,我要移民朝鮮,你覺得我會是一個合格的演員嗎?!」


因為我是蒙古族,所以對近幾年網上喊得「崖山之後無中國」,或者什麼「明之後無中國」之類的話很反感。崖山之後無中國那明朝是野路子么。。。這塊地自古以來就有很多很多民族生活在這裡,不只是漢族,也有蒙、回、壯這些比較大的民族,和其他的民族。何況漢族也不是自古以來就存在的,也是歷史長河中各部落各民族不斷融合的結果。

有些人說如果本子殖民了天朝並且一直保持了一兩百年最後被漢化融合你們能不能接受balabala的,那種事情是一兩百年以後的人能不能接受不是我現在能不能接受的事情。。。我的民族在歷史上發動過很多侵略戰爭,也屠殺了很多漢族人,這點我不會也不能否認。但是屠殺過漢人的也不知蒙滿。。當然了那些人經常說的就是自己殺自己那叫內亂,你們來殺那是外族人都該死。。。沒話講了,一邊說少數民族都該滾一邊說外蒙割了是賣國,那真沒話講了。。。

好吧稍微總結一下。幾百年前的舊賬現在到頭清算是不明智的,也沒有必要。就好像你現在也不可能屠了東瀛四島。

我從來都認為自己是中國人。請把少數民族和某些宗教中的極端分子區分。

某些極端漢族主義的同學,你能保證你的族譜一點少數民族的血統都沒有嗎?

即使那些朝代的皇帝是漢族,整個國家也仍然有無數的少數民族人民一起勞動,奮鬥。中國不是一個民族的,比如東三省的滿族人也抗日的。

不是學歷史的,只是談一些自己的看法。


中國成為現代民族國家那是被西方列強揍出來的,英國為何同意蘇格蘭獨立公投,西方為何贊成南斯拉夫分裂?民族國家在西方人認為是理所當然。你如果用西方的現代民族國家概念去看中國古代歷史不是二B就是個SB。

顧炎武在《日知錄》中雲:"有亡國,有亡天下,亡國與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號,謂之亡國;仁義充塞而至於率獸食人,人將相食,謂之亡天下。"

古代國家指的是朝廷,國家興亡食肉者的事,和老百姓沒太大關係,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知乎?"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講天下,先看看今天的東亞:不但民族國家林立,國民眾也都有明確的民族國家意識,國家的政治身份非常清楚。但是歷史上東亞是以"天下"意識為文化傳統的。古代以中國文化為主的東亞文化沒有民族國家的意識,有王朝和天下的認同。"天下"不是政治意識或民族的共同體,而是以文化為中心的共同體。只要在文化或政權上臣服於中央王朝,便可以投入華夏大家庭的懷抱。現代國家、民族的概念近代才出現。古代維持東亞區域間"國際關係"的,更多的是文化的認知而非國家認知。東亞文化在中國文化基礎上構成一個整體的意識長期存在。

到了19世紀下半葉,西方列強的堅船利炮逐漸打破了華夏中心論的夢想後,東亞人才被迫以陌生的國防觀念取代傳統的天下觀念。在國與國之間的交往對抗中,對由種族、地理、文化和歷史紐帶結在一起的民族共同體逐漸有了自我確認,產生了現代意義上的民族意識。東亞也由以前的相互關聯的世界,轉變為了相互離散的世界,先是變成殖民地,然後在二次世界大戰擺脫殖民統治,建立起了相互獨立、彼此政治、經濟甚至文化疆界都刻意清晰的民族國家。

在國家的模式和民族的模式確定過程里,必然也要對國家文化進行確定,在經濟、政治發展後對自身歷史文化傳統的要求也不斷增強。原來的東亞文化出自中國文化 為主體的傳統思想體系,在國民的民族意識只是以種族歸屬感為基礎的現代社會造成亂象。

回顧一下近代史,就知道中國在何時、是怎樣變成民族國家的。以前日本一直以中國為榜樣,自鴉片戰爭中國被西方所打敗,日本認識學中國永遠只是個靠別人發光的月亮,於是日本學習西方,進行了明冶維新的改革。 後來的甲午戰爭中明冶維新後進入工業社會的日本打敗了洋務運動的封建社會的中國。甲午戰爭的戰敗使中國人民覺悟到"政治改革"遠比"科技改革"更為重要。 在此之前,倡導變法改制的雖亦大有人在。康有為第一次上書請改制,便在甲午戰爭的六年之前。在康有為之前還有馮桂芬、容閎等人,但是言者諄諄而聽者藐藐,同情者固不乏人,認真的就寥若晨星。可是甲午戰爭被曾經是我們學生的日本所戰敗,情況就不同了,我們是一個古老的唯一歷史上文化沒有中斷的古老帝國,是一個對周邊有著強大輻射力的文明大國, 一旦成了被屈辱的對象,並被排在我們後面的小國日本打敗,真是一極大的震撼。 自此以後不管是以康有為及其弟子梁啟超領導的限制君權但維護君主統治的立憲派,或以孫中山為領導的主張共和的革命派,要求"變法改制",建設現代化中國的呼號就如狂風暴雨不可抗拒。

說句公道話,中國並非主動選擇發展成為一個現代民族的,而是不得己為之。鴉片戰爭以後,晚清政府拚命地拒絕進入西方的世界體系,一八九五年的甲午戰敗,是士大夫和官僚階層最為惶惶不安的歲月。大家都知道要變,不變就要亡國,但卻不知怎麼變,更不知變了以後自己會怎麼樣。如此丟臉的輸給小小的日本,建設現代化中國是大家的共識。一九零零年八國聯軍對北京的洗劫,迫使那些極端保守的人讓位,人們認識到中國必須要進行改革,於是導致了1911年清王朝的覆滅。1919年的凡爾賽會議上,中國被自己的同盟國出賣,直接導致了影響深遠並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五四運動,也標誌著中國開始直接參与國際事物。 一九三一年的九一八事件,國聯的背叛進一步迫使中國人丟掉"以夷制夷"的幻想,認識到最終必須依靠我們自己才能救中國。正是從"九一八"開始,中國人積極行動起來準備進行民族自衛,認識到了中華民族正處於生死存亡的緊急關頭,全民族抗戰的基礎以及堅決的抗戰決心,也是產生於 "九一八" 以後的那些年代。"七.七" 事件日本軍國主義的武裝侵略使中華民族眾志成城,在近現代歷史上中國第一次團結一致地行動起來,象一個現代民族那樣同仇敵愾,奮起抵抗,於是,在抗日戰爭血與火的洗禮中,一個現代中國誕生了。

按照現在西方的觀點,中國就應該是宋朝漢人統治那樣,經濟文化稱雄東亞,軍事弱小,不稱王稱霸還被弱小民族欺負。別忘記了,中國歷史包括漢人的歷史,但更是一部天下史。


1、中華民國是繼承了清政府的法統,不承認清朝,中華民國的法統如何解釋?

可以看這裡的「小刀閒遊」的答案

中國歷史應不應該把元和清納入歷史? - 中國歷史

2、明朝是繼承了元朝的法統,這一點在朱元璋的北伐檄文中有提到。不承認元朝,明朝的法統如何解釋?

可以看這裡的「知北游」的答案

元代蒙古人赤裸裸地歧視和虐待漢族,漢族卻承認元代,這屬於安倍口中「自虐的歷史觀」嗎? - 政治

3、袁世凱 和 朱元璋 是最有資格說民國和明朝的法統問題的人,而且這兩個問題在官方的歷史中早就已經有定論了。

4、多用知乎搜索功能,根本不用打幾個字。


既然人氣最高的答主@堅叔關掉評論,我只好開一個回答。

當宋未亡時,遼、金好歹還有屬於大中華區的理由(在我看來不成立),但是蒙古無論如何都不屬於中國,因為當時的中國在四千年的歷史中從來沒有統治過蒙古。只教訓過。所以當蒙古欲滅南宋時,無論如何也是外族入侵。

可為什麼一旦佔領了全境就那麼一刻一點過渡都不需要蒙古就變成了中國呢?

因為道統?

可是還沒開始治理啊?崖山才剛剛結束,漢人還在壓抑反抗中,就已經道統了嗎?不需要等幾年嗎?不需要漢人先認同嗎?那這幾年算是蒙古還是中國?

難道道統就是娶個名字?再頒個法令?不覺得可笑嗎?如果這麼簡單,日本當年對台灣、東北也是道統嘍?

我知道會有人說道統到了近代就不存在了,因為國家觀念成型。這麼說搞得好像宋明的烈士英雄都是野人似的,不懂國家為何物。

還有一個特別有市場的觀點:當時沒有近代國家的觀念。沒有中國的觀念。

簡直可笑,就好像在說野人沒有財產觀念,所以野人偷野人的東西不能算偷,因為那東西本來就不屬於任何人,誰拿到就是誰的。你們不就是這個意思嗎?

所以亞歷山大一路東征,不算侵略。滅掉波斯也不是波斯變成馬其頓而是馬其頓變成波斯。哦對,要說馬其頓留下來看管波斯的人變成了波斯,你們的邏輯是很「縝密」的。

羅馬侵略千年在你們看來也就是不停的在當地成立新政府,原來到頭來誰都不屬於羅馬啊,可憐當時沒人提醒羅馬人要有近代國家觀念,否則他們就不會瞎忙乎再去幫忙成立新政府了。反正以後歷史也不會說那是羅馬人乾的,會說那是從羅馬來的,但是加入了當地國籍的自己人乾的。。。

確實不能用現在人的歷史觀看古代,但是有些歷史觀是常識,與時代無關。偷就是偷。搶就是搶。滅亡就是滅亡。

按照你舉的例子,周滅商不算亡中國所以元清就是中國這樣的邏輯。。。

那我打個比方,假如日本滅亡了中國,跟元清一樣開始了統治,既然是想統治而不是只想搶劫那肯定得有一系列制度的頒發,既然想長期統治必然會想跟中國人和解,照顧中國人的感情,就像元清。但是這個時候還不會有人說日本就是中國的,因為我們是日本的才對。亡國的觀念很顯而易見的在這裡無可爭議。

但是三百年後,朝廷墮落民不聊生時,漢人四起而日本滅,四島也成了中國的一個省。

到那時,當再有人問前朝是日本還是中國?

又會有人說周滅商是亡中國嗎?!

最後補充一下自己對於道統的看法。

道統是個好詞,在我看來清對中國算是道統了。但不像某些人那樣解釋。鴉片戰爭後,無論漢人還是滿人,再也沒有區別之分,為了國家的未來同仇敵愾,滿清的脊樑重臣都是漢人,漢人也為了滿清鞠躬盡瘁。這個時候,清就是中國,再無區別。

道統就是互相認可吧,這是一個需要很長時間的過程。雖然清和中國容為了一體是事實,但是那是後來的事,跟滿清入關時亡中國是不矛盾的。

只能說中華文明有幸未亡。

所以,道統,不可以傳承!!!至於我看過的許多許多人,都喜歡說什麼繼承道統,我就納悶,他們說的道統跟我說的不是一個意思吧?道統是遺產嗎?而且遊戲規則是誰搶到拿穩就是誰的?我想想,他們說的應該就是國家機器吧?誰當權誰合法。大概就是這個意思。恰恰是那些人喜歡舉的例子,清帝退位時讓蒙古西藏都要承認中華民國的統治,這恰恰是財產交接,那個時候用的是法理這個詞。民國有了清帝給的法律證明,就有理統治這些地方了。至於蒙古和西藏願不願意,才和道統有些關係。

至於元,元只是為了佔領才頒布一點法律來緩和妥協罷了,畢竟不是野人。本來中國已經不在,還好朱元璋復國成功。

以上。(修改較大)


沒看過此文。元代暫不說了,就說一點:如果不承認清代,那麼東北、內蒙、新疆甚至西藏的領土合法性都無法保證。


從不公知的角度來發言,所以公知也不要用大帽子來扣我。

從疆域的繼承角度來看,元清兩朝作為中國正統的王朝,對於領土的確認,肯定是有好處的。不過,話說,明朝極盛的時候,往越南,往東南亞方向的領土估計也不好確認,更何況元朝。現在不在地圖上的地盤,想以後划到地圖上,估計做夢都別指望了,所以法統這玩意,其實真的沒必要拿出來太當回事。

回到正題。

無論你否認還是承認,所謂自古以來的中國,如果不考慮那些少數民族的民俗的話,實際上所謂的中華民族的文明,或者說被世人承認的文明,實際上是華夏族的文明,中華民族的概念,是清朝才有的,那時候也不是包括五十六個民族。而眾所周知,元清這兩個王朝,別說對文明的傳承有任何貢獻了,根本就是文明的毀滅者好么?別說什麼他們沒毀滅傳承,他們也想辦法來宣傳自己的正統,事實就擺在那裡,明洪武連進士科都開不起了好么。民國開初,還有能說的上來,正兒八經對中國產生重要意義的本土產生的思想家么?這跟突厥進歐洲有區別?你跟我說這兩個倒霉催的王朝能和華夏一脈相承下來,你是在侮辱誰的智商,跟整個文明格格不入,完全是儈子手好么。特別是說別以現在的民族觀點看以前的民族這個說法讓人好生蛋疼,反過來還差不多,揚州十日那是怎麼回事。

聲明,不是否認少數民族神馬的,關鍵是也不能太過火啊,一個清朝皇帝和漢奸文人提出的中華民族,就要讓華夏民族把歷代祖先創造的偉大文明放棄,變成共有,這根本不現實。特別是蒙滿,我嘞個去啊,就算不摸黑,也不必整天宣傳當初蒙漢一家?滿漢一家吧?現在歷史書誰沒讀過一點,這麼好糊弄,稍微陰謀論一點,你們這些公知啊作家啊導演啊不知道收了滿遺多少錢,或者自己就是。

甭說皇漢主義者放不下歷史,等滿蒙兩族自己放下了,我們不就放下了?畢竟曾經血海深仇到民族骨髓里,你還得沒事找點事來刺激刺激,到底是誰造就了皇漢主義者呢?


這個問題為什麼到現在還能被一再提及。這類問題竟然還沒有在知乎上達成共識?一句話,不要用不要用現代民族國家史觀去生搬硬套給歷史。還有,建議看看有關近代民族國家是如何形成的這一類書,民族國家不是一個終極概念,只是當代國家秩序的基礎罷了。頂多就是尊重現有的格局框架去討論現實利益問題,任何還原到歷史上的,都是不靠譜的。

這類問題在以後,可以完全忽略不計了


元清必須是中國歷史上的正史,要不然我國的現代領土與民族構成從何而來,將來收復丟掉的國土憑何做依據。但是,從漢民族和中華文化正朔來講,蒙元滿清北方蠻夷,驅除韃虜,恢復中華。


這種問題我以前見到了還要怒斥一番,現在見到完全提不起跟皇漢辯論的興趣。你們說不存在就不存在吧。

我比較奇怪的是,網上那麼多「精神日本人」「精神美國人」每天在法拉盛刷盤子之餘發表一些「支那人劣等」的言論,與此同時皇漢們「大漢族沙文主義」「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搞得不亦樂乎,這兩伙人為啥不抽空對噴幾回呢?


正好在寫關於關於這個主題的文字,從寫作的邏輯角度談談看法。

強調一下:不涉及論題本身,只從文章寫作的邏輯這個角度!

-------------------------------不割不足以平民憤-------------------------------------

作者的邏輯大概是這樣的:元、清兩朝是外族滅亡了中國,尤其是元,中國只是其殖民地,沒有資格將宗主國的歷史說成是自己的歷史。因此這兩朝不是中國歷史的朝代。

具體的論述方式是:

(一)立論:「一些人以疆土大為榮,常常聽人說元朝如何如何,也常常聽人喜歡描述成吉思汗偉大功績的時候作為一個中國人而驕傲自豪」。這是錯誤的!元朝,是外族蒙古滅了中華,中國那個時候被滅國了。成吉思汗開創的蒙古史是對中國的侵略史和殖民史。

(二)論證:①蒙元殖民過很多國家,如俄羅斯、印度、土耳其,除了中國,沒有一個國家把這段歷史說成是國內史。②蒙元和滿清即使在統治時期也從未認為自己的中國人。③滿清統治時期滿語是國語,普通話是滿清武力推行的結果。④蒙元和滿清屠殺了很多中國人,改變了中國人的習俗。⑤蒙元和滿清從未被中國同化。⑥不能因為今天有蒙古族就認為蒙古歷史是中國歷史。⑦根本不存在所謂的「中華民族」,蒙古族歷史不屬於中國歷史。⑧歷史上蒙古不屬於中國領土,相反,蒙古曾徹地征服並統治中國97年。加上清朝(滿蒙共治),一共將近400年。蒙古人建立的是大蒙古帝國,當時的中國只是在蒙古人治下的一塊殖民地。⑨蒙古國和俄羅斯才是蒙古帝國傳承者,中國不是。

(三)結論:蒙古帝國席捲歐亞大陸,統治中國的元朝僅僅是其殖民地之一。

這種論說方式存在明顯缺陷。

假如要論證「中國根本沒有元、清兩個朝代」這個觀點,至少需要先說清一個概念:論題所說的「中國」是什麼?中國是一個很寬泛的概念,中國人、中國歷史、中國文化、中國疆域等等,本文你談的是哪一個?說「中國根本沒有元、清兩個朝代」,你談的是中國歷史不應該有元朝、清朝這兩段統治時期?還是元朝、清朝這兩段歷史時期不應該屬於某個特定概念的中國?

通讀全文,基本可以看出:作者說的中國指的是中國歷史。假如論點是:「中國歷史不應該有元朝、清朝這兩段統治時期」,那麼應該這樣證明才符合邏輯:

1.中國歷史應該是什麼樣的?

2.哪些朝代、具備什麼樣的標準和特徵,才可以稱之為中國歷史的朝代。

3.蒙元和滿清兩個朝代不具備上述標準和特徵。

因此,中國歷史不應該有元朝、清朝這兩段統治時期。

可惜,由於作者對中國(中國歷史)的概念未加以明確界定,使得「中國根本沒有元、清兩個朝代」的論證大廈看起來煌煌可觀,其實是建立在沙土之上,根本經不起推敲。相比於通行的說法「元朝是中國歷史上由蒙古族建立的統一帝國」,兩個觀點無法交鋒和辯論,因為兩者對於中國(中國歷史)概念的範圍認定不同。

作者的邏輯錯誤還有:

①循環論證。如:「蒙古當初殖民過那麼多國家,包括俄羅斯、印度、土耳其,可從來沒聽說這些國家以成吉思汗為榮的,也沒有把這段歷史說成是國內史。」。這是典型的循環論證,類似於毒藥能致死,因為毒藥毒性含有致死的成分。本文論證的就是元不是中國的朝代,不能不加論證就直接說元統治的歷史就是殖民歷史而非國內史。

②概念穿越。蒙元和滿清即使在統治時期也從未認為自己的中國人。「中國人」這個概念的歷史並不長,在漫長的歷史時期比中國人概念影響更大的是秦人、唐人。類似的概念還有宋朝人、明朝人、或楚人、蜀國人等等。在蒙元和滿清統治時期,統治者不認為自己是中國人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因為蒙元治下的甘肅行省、湖廣行省的人也不會像陳真一樣鐵骨錚錚地說「我是中國人」(最牛逼也就自稱是大宋子民,不向蠻夷稱臣)。因為當時,沒有中國人這個概念。中國,中國人這些辭彙是伴隨民族國家興起才出現的概念,之前,與中國概念類似的是華夏、中夏、神州、中華等概念,而中國最早的意思是天下之中心,與今天所稱的中國意義相去甚遠。長久以來,生活在我們熟悉的中國大地上的人們大都沒跳出地域、宗族、朝民的概念範圍。也許當前,我們對中國人的理解是最寬泛也最廣泛的,有「地理」概念:中國境內的人;有「人種」概念界定:黃色人種;有「宗族」概念:祖先來自中國境內,具有中國血統的人等等。不能用今天的概念穿越回古代去論證。

③德克薩斯神槍手。有個德克薩斯神槍手,百發百中從未失手,別人問他秘訣是什麼?「其實很簡單——先開槍,再畫上靶子」,神槍手說。作者批駁的幾個靶子都是自己畫上去的:

——「今天的滿人是中國公民,所以當時的滿人也應算作中國人。」這種邏輯就等於在說:「今天美國黑人是美國人,所以他們的祖宗十八代都是美國人。」

——「直到今天還有人幼稚地認為滿洲人最終被中國人同化了,但殘酷的事實卻是中國人被滿洲人同化了。」

——「說到這又有人要反駁了,他們會說:『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56個民族都是中華民族,不單單是漢族的國家。』」

——「到此,我相信仍然有很多中國人不肯罷休,甚至有人會說:『蒙古是從中國獨立出去的,蒙古自古是中國的領土,所以蒙古歷史就是中國歷史。』」

——「更有甚者說:『蒙古人今天已經被中國文化同化了,所以蒙古歷史就是中國歷史。』對於這個觀點我本來不想多作解釋,因為它實在是荒唐得有點可愛。」

——「中國人把蒙古帝國說成是中國的一個朝代,把成吉思汗說成中國人,這種行為就好比印度人說大英帝國是印度歷史上的最強朝代,維多利亞女王是印度人一樣的荒唐。」

⑤非理性因果。因為昨晚沒睡好,所以今天上班沒精神。這叫理性因果。但因為昨晚沒睡好,所以今天上班沒精神,因為沒精神所以心情不好,因為心情不好所以愛罵人……。這就叫非理性因果。非理性因果還包括因果關係不成立的現象,例如:因為昨晚沒睡好,所以今天買了一條新牛仔褲。

——「我對某些中國人常常以成吉思汗為榮特別詫異,因為全世界都知道這個世界有一個蒙古國。難道因為中國有蒙古族,成吉思汗就是中國人了,那中國還有朝鮮族,金日成就是中國人了唄?中國還有俄羅斯族,列寧也是中國的了?況且成吉思汗時期的蒙古野蠻殘暴,對漢人進行大屠殺,有什麼可讓中國人驕傲的呢?假如當初日本打敗並殖民了中國,我們現在也得為天皇自豪吧?」

——「但是到此中國人還認為清朝是中國的朝代,他們又會說:『今天的滿人是中國公民,所以當時的滿人也應算作中國人。』這種邏輯就等於在說:『今天美國黑人是美國人,所以他們的祖宗十八代都是美國人。』況且滿人僅僅是中國公民嗎?不是,滿人原先是居住在西伯利亞的通古斯民族,現在仍然有滿人居住在那裡。現在的滿洲北部還在俄羅斯境內。滿族,俄羅斯有,北韓也有,滿族也是他們的公民,那俄羅斯人和北韓人是否都可以說:『我們的少數民族曾經征服並統治中國300年。』而且按照國際慣例,判斷一個已去世的人的國籍,依據的是此人生前的國籍,而不是他的出生地屬於哪個國家。李白出生在寓碎葉,此地在現在的吉爾吉斯坦境內。按照他們的說法李白應該是吉爾吉斯坦人了?」

——「綜觀中國歷史,就是屈辱史,承認自己是中國人,是處於事實,但也是一種羞辱,不過不要為了逃避這樣的羞辱,就認蒙古人和通古斯人為祖宗,這樣更加可恥。不要因為歷史上中國長期被虐,心裡被打擊,看見書上寫著某人曾經出去打仗多麼的牛B,連對方是哪裡人都沒搞清楚,就跑過去往他大腿上抱。假若當年抗戰失敗,日本人在中國建立了"和朝",那我們豈不是要拜東條英機為統一『中華民族』的大英雄?侵華戰爭是『中華民族』的內戰?抗戰軍隊是阻礙民族統一的漢奸?」

這樣的文章,觀點模稜兩可,邏輯漏洞百出,煽動情緒,以偏概全,實在不知所云,還是少讀為妙。


首先找的地圖就不對,元只是蒙古的幾個管理地區之一,元屬於蒙古,但是蒙古不是元。

滿族人現在可是身份證上的少數民族,這叫民族融合,如果扯普通話,那麼我們現在使用的有幾百個辭彙像哲學政治之類的是日本人發明的漢語辭彙,那我們是被日本人同化了嗎。

元朝不承認影響不大,但是清朝不承認那麼東三省關外還有蒙古西藏新疆都沒有合法的中國所有權。

如果說清對漢的屠殺,那是幾百年前了,秦朝當年統一六國是否可以稱作侵略,太平天國殺的中國人更不少,能怎麼說,國共內戰呢,都是中國人啊。戰爭可是不講什麼人什麼人的,殘酷極點。

歷史的解釋權是給當代政治提供最大利益化的,君不見唐朝繼承隋制後把隋朝黑成什麼樣了,所以我向來認同一句話。

歷史有兩種,一種教科書上老百姓的歷史,一種精英們自身認同的歷史,差別大了。


順治時期,清朝的政治文書中已經出現了將整個清朝統治區域稱為中國的「中國」用法。到康熙朝中期以後,這種「中國」用法已隨處可見,並迅速成為其「中國」用法的絕對主流。至此,可以說滿人高層認同「中國」、自稱「中國人」的情形,已成為一種自覺的常態。特別是在與外來西洋人等打交道的過程中,總是「中國」與「西洋」,「中國人」與「西洋人」對稱。皇帝、滿人大臣、漢臣乃至在華西方傳教士,均是如此。此時,表示原明代漢人統治區含義的「中國」一詞雖仍有某種遺留,但其已無法使用在國家身份認同的正式場合。在第一個正式的國際條約中俄《尼布楚條約》中,作為整個大清國國家名稱的「中國」和作為中國人稱呼的「華民」多次使用,其發祥地的東北地區,也被明確稱之為「中國」的組成部分。《清聖祖實錄》對《尼布楚條約》劃定中俄邊界之碑文的記述,能清晰地說明這一點。1711年,康熙為測繪東北地區,特詳諭大學士哪些系「中國地方」,以什麼為界線,在他那裡,東北地區已被非常明確地稱之為中國的「東北一帶」(見《清聖祖聖訓》卷52)。

到乾隆朝之時,此種表明其整個國家認同含義的「中國」概念之使用已然制度化,特別是對外自稱之時。1767年,乾隆本人就明確規定:「夫對遠人頌述朝廷,或稱天朝,或稱中國,乃一定之理。」(《清高宗實錄》卷784)。因為只有在不斷面對外來「他者」時,國人才會有此種表明自我國家身份認同的需要和動機。值得注意的是,乾隆強調對外應稱「中國」時,恰恰針對的是永昌府檄緬甸文中「有數應歸漢一語」,他明諭「歸漢」的說法為「不經」,這很典型地表明了乾隆皇帝對其所認同的「中國」及其範圍之理解。也在同一年,宮廷傳教士蔣友仁奉乾隆帝之命手繪了一幅高水準的《坤輿全圖》進呈並得到認可,其在地圖上就直接將大清國的整個統治地區標名為「中國」。這與乾隆同時強化滿洲的族群認同之間其實並不矛盾,而是兩者並存。

晚清時期,在與歐美等國所簽署的各種中外條約中,作為整個國家名稱的「中國或中華」與「大清國」在相同意義上同時交替使用的情形更是極為普遍,甚且很少例外。如1842年中英第一個不平等條約「江寧(南京)條約」的漢文文本中,就是「中國」和「大清」混用不分的;中法「黃埔條約」亦然。而中美第一個不平等條約「望廈條約」的漢文文本開頭更稱清朝為「中華大清國」,結尾簽字處則註明「大合眾國欽差全權大臣駐中華顧聖」。十餘年後的中美「天津條約」里,也稱清朝為「中華大清國」,稱大清皇帝為「中華大皇帝」。凡此不僅表明了以滿人貴族為核心的清朝統治者對「中國」或「中華」這一國家名稱的自我認同,同時也意味著它實際上已得到了當時國際社會的承認。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當時最主要的西方強國在與中國簽署條約的本國文字條約文本中,有時乾脆就直接將「大清」二字譯成「中國」。如前面提到的中英「南京條約」的英文本里,大清皇帝的對應詞就寫作「EmperorofChina」;大清國也直接寫作「ChineseEmpire」。可見在當時的英國人看來,「大清」和「中國」根本上就是一回事罷了。

粗略統計清朝最重要的政書《大清歷朝實錄》里「中國」一詞的使用情況,其結果是1912年之前共有1680多次的使用,其中那種包括全部清朝所治區域與民族在內含義的「中國」,以及泛指此前古代中國的用法竟佔到了95%以上。而僅指所謂明朝統治區域(即中原)的其他使用極少,乾隆朝以後更少,並且多是在分別滿漢關係的特殊語境下,如雍正與曾靜論辯華夷等場合才出現。清朝皇帝喜歡掛在嘴上的所謂「中外一統、滿漢一家」,其「中外」並非意指現代意義的「中國」和「外國」,而多是泛指中原和中原以外的廣大地區。這也可以說是滿人皇帝所主導的、以整個清朝統治區為範圍的「中國認同」之集中體現。


「中國」作為一個政治和法律意義上的正式國名,從1912年開始,至於其他意義,我不探討


容我歪一下樓。

The Book of Mormon音樂劇有一幕出現四大惡人懲罰男主角。其中有希特勒(右一不解釋),Jeffrey Dahmer(食人魔),Johnnie Cochran(辛普森殺妻案的辯護律師),還有一個是右二,大家猜猜是誰?

說老實話,我看劇時沒認出他。聽到他唱:

「I slaughtered the Chinese!」

我還想當然地恍然大悟:哦~某個日本人!後來回到家覺得不對勁,一查是成吉思汗…這件事能從側面反映出一些東西吧。

圖片來源:http://Pinterest.com歪樓完畢,感謝閱讀!順便推薦一下這部劇,我的心頭大愛啊,從頭笑到尾(我再這麼唧唧歪歪估計要被摺疊了(._.)


我看了一眼,就知道寫這個的作者多半已經進去喝茶了。o(╯□╰)o


推薦閱讀:

為什麼南宋最後不選擇逃去台灣?
蒙元行省制的「優越性」在哪?
科舉進士在元朝政治體系中是怎樣的存在?其職業前途如何?
郡縣制和行省制有什麼區別?
北方和西方游牧民族實力最強的時候是在哪個朝代?

TAG:歷史 | 清朝 | 元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