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的利潤都在哪一環節被剝削了?
國際航協理事長湯彥麟亦曾做過一個比喻來形容航空業賺錢的艱難:「航空公司平均每運載一位旅客只能賺得4美元、凈利率約只有2%——比很多地方的一個三明治的成本都要低。」那動輒上千票價的機票,在哪一環節被剝削了?
知乎上有精彩回答了,競爭過於激烈,飛機購買、租用、養護、航油等成本過高。
我大木航機票和春秋差不多一年還盈利30多個億!全宇宙第一!靠的是什麼!是員工的「幸福」!靠的是奉獻!
占成本20%的員工薪酬?呵呵
我大木航只佔5%好嘛!
4%給公司運營的骨幹!工會啊dang委啊團委啊!
剩下的1%給飛行乘務機務簽派等就行了,反正航空公司運營的主體又不是他們,隨便打發打發得了
我大木航待遇宇宙第一!
我大木航待遇宇宙第一!
我大木航待遇宇宙第一!
重要的話說三遍
完了當然是被萬惡的美帝(波音)法蘭西(空客)、石油大亨們剝削了啊!
言歸正傳,利潤=收入-成本利潤率低,要麼是收入上不去,要麼是成本下不來。先說收入,以國航2014年報舉例吧
2014年營業收入1048.26億,其中客運收入934.71億。也說公司絕大部分的收入就是來自與機票收入。機票收入基本上就是平均票價*載客量了
民航業是運輸業,運輸就是A地到B地的一個過程。目前市場競爭也相對充分,除非過年過節,折扣機票滿天飛你說弄點增值服務吧,賣東西,精品飛機餐、座椅加寬加大、上網真心意義不大,而且還有可能得不償失
指望平均票價大幅攀升是不行了現在經濟不景氣,還有高鐵分流,載客量有個7%-8%的增長就不錯了。這麼算下來,年收入就卡死了。碰上個大災大難什麼的,估計還得下滑。再說成本,2014年的營業成本878.41億,三費138.93億
營業成本裡邊油料345億,起降、保養、維修、折舊費300億,人力成本116億油賣多少錢,航空公司沒辦法左右。起降、保養、折舊、維修,這其實都是跟飛機本身有關的這地球上說白了,就沒幾家飛機製造商,不好聽的,就是波音空客雙寡頭咱們國家搞大飛機這麼多年了還沒上天,也證明這活就是個高精尖
指望飛機跟汽車一樣突然降價大甩賣,估計還得等科技進步。沒轍了。人力成本,這咱就別壓縮了,都得吃飯啊。小夥伴們會說,機長一年好多萬啊,這個,要是,開飛機跟開汽車差不多,我想,他們的工資也不會比公交師傅高太多。何況民航業的整體平均薪酬水平,應該在社會上頂多算個中游。不賺錢的行業是不是一個好行業呢?那就見仁見智了。好的,寫完,收工。
其實每家公司都在賺的
樓上貌似都是在成本中心,我從利潤中心的角度說說。
民航運輸服務同質化嚴重的特點決定了從長期來看,它必然是微利的。無論成本幾何,只要有競爭,價格必然不斷往下打(同業協議除外),更不用說低成本航空進入的情況了。
目前各航企利潤的大漲主要來源於燃油價格下降帶來的超出預期的收益。這麼大塊收益,大家都眼紅,又進入到加運力的周期中。無奈擺脫不了供需價格曲線,大家都增,價格只能又往下打,又打到微利虧本。
那為什麼不維持運力,保持供不應求呢?因為你不增,對手自然增,自家市場份額就掉,這在市場旺的時候都是大把大把的錢啊!作為民航學校的苦逼機務狗,雖然還沒有畢業,可多少還是了解民航的基本運營。首先飛機本身的價格很高,南航買的B787一架1.2億左右,飛機的日常維護花費就很大,而且一個航空公司,要有地勤,機務,飛行,乘務這些基本的人員組成,同時還要受到各個地區的空管局的管理。拿737NG來說,燃油費平均每小時每座花費燃油成本100左右,還有機場的基建費,整體下來,如果一個航空公司的上座率很低的話,基本上是不盈利的。 偷偷在課上碼的,知識有限,歡迎指正,不喜勿噴哈
你的題目描述說的是三明治的成本還是利潤?
油價(20%+)、飛機折舊費與日常維護費(20%+)、員工工資(20%+)、飛行費用(包括航道費、機場各項租金、各類豬食等)、各類雜項支出(比如修乘客打開的安全門)等。前三塊價格浮動,但是怎麼浮動都要分別佔到總支出的20%以上。都是狗屁。為什麼人家春秋、吉祥就賺錢?人家熱門航線少,黃金時間少,票還便宜,人家一樣掙錢。別扯上座率,都是半斤八兩的貨。
造飛機的 和搞金融的 哦 我國還有煉油的這仨是主要的三位大爺 都不好伺候
明顯是在忽悠你的,難不成,他會說:航空公司的凈利潤是在90%以上!
推薦閱讀:
※免費香港游免費旅行的旅行社靠什麼來盈利?
※offer比較: 住百家旅遊顧問 or 某旅行社營業部歐美線計調or 某旅業集團高端定製計調?
※第一次面試出境領隊,公司要的是你的帶團經驗還是語言能力?
※各位旅行社領隊是如何走上領隊這條路的?有什麼經驗可以分享給致力於往領隊方向發展的旅行社新人么?
※旅行社利潤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