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解放戰爭中,總是共軍包圍國軍?
前面有回答提到解放軍的機動能力比國民黨軍隊強太多,這無疑是非常正確的。
但除此之外,我還想說幾點因素:
一、指揮官的戰役指揮能力
以淮海戰役中第七兵團被包圍的經歷為例講一講。
淮海戰役國民黨之構想,最初是進攻性的,杜聿明最初設想是以三個綏靖區、四個兵團的龐大兵力,向北挺近,尋機殲滅華野一部,進而收復泰安、濟南。因此徐州剿總的兵力配置,都是圍繞這個構想進行的,是一種進攻性的配置。
但這個計劃尚未實施,遼瀋戰役國民黨全軍覆沒,蔣介石急召杜聿明赴東北收拾殘局,於是徐州這邊就扔下了。劉峙在徐州驚急交加,大叫「光亭走了,如何是好,北進誰能做主」,於是就將部隊扔在那裡不聞不問。
之後蔣介石又制訂了新的徐蚌會戰計劃,打算放棄徐州,把徐州附近的兵力全部撤到淮河以南。然而解放軍就打過來了。
於是十一月四日,蔣介石判斷解放軍的攻擊目標是李延年的第九綏靖區,於是命令黃百韜的第七兵團東進向海州增援。到第二天,十一月五日,又下令李延年從海州撤退,第七兵團向西撤入徐州。第三天,十一月六日,又命令第七兵團原地待命,等待第九綏靖區的44軍。
三天之內,號令三變。都說軍令如山,令下如山倒。結果在第七兵團這裡,山硬是反反覆復倒了三次。死生之地,存亡之道,在國民黨統帥部這裡變成了兒戲。於是黃百韜在從六日開始,在新安鎮等44軍就硬生生等了兩天,結果兩天之後再定睛一看,我靠,第七兵團怎麼被共軍包圍了?
國民黨統帥部誠然一幫豬頭,再看前線指揮官又如何呢?
還是以第七兵團為例,黃百韜在新安鎮硬生生等了兩天,居然不知道在運河上駕幾座浮橋。結果從新安鎮出來,渡運河時,五個軍十餘萬人擠一座鐵路橋,結果何等混亂,也就可想而知了。據說黃百韜後來有「三不解」,第一不解就是不解自己當初怎麼那麼蠢,沒想起來在運河上駕浮橋。
為了儘快渡過運河,63軍自告奮勇不走鐵路橋,而是從窯灣鎮渡河,結果解放軍早在窯灣鎮運河西岸等待,63軍到處找船,結果統共才找到4隻,軍長陳章命令強渡,結果全軍覆沒,被全殲。
第七兵團其餘四個軍渡過運河後,連夜兼程本來是有希望趕到大許家的,結果64軍軍長劉鎮湘反對,因為黃百韜在大許家分配給他的陣地是一座土山,據說是當年曹操圍困關羽的地方,劉鎮湘覺得不吉利,再加上他在碾庄已經挖好工事,於是堅決反對前進。最終第七兵團就停留在碾庄,被華野團團包圍。
第七兵團本來是完全不用被包圍的,如果統帥部及時下定決心,命令撤入徐州,如果黃百韜腦子清楚,提前在運河上假設浮橋,如果各軍軍長堅決執行命令,不陽奉陰違,那第七兵團何至如此?但在這一幫子豬頭統帥、豬頭指揮官的指揮之下,粟裕要再包圍不了第七兵團,那真是沒天理了。
二、國民黨軍隊的情報獲取能力
要說起解放戰爭中最讓我感到不可思議的事情,就是國民黨方面的情報,我就是搞不明白,就算把一群豬放在那裡,也總能搞到幾個有用的情報吧。國民黨的情報能力,真是刷新了我的下限。
淮海戰役開始前,徐州剿總召開會議,分析當前形勢,其中有一條判斷,就是說「陳毅主力已集結魯南,陳毅本人已到臨沂」。陳毅6月份就已經到了中野,此時華野由粟裕指揮,他們連自己的敵人是誰都搞不明白。順便說一句,在整個淮海戰役中(甚至整個解放戰爭中),國民黨方面都沒有意識到華野的真正指揮者是粟裕。
第七兵團被包圍後,徐州剿總明邱清泉第二兵團、李彌第十三兵團拚命前文救援,結果兩個王牌兵團和碾庄相距四十里,炮火聲相聞,卻就是不能越雷池一步,顧祝同為此專門飛到徐州督戰,在徐州顧當面質問杜聿明:「敵人只有兩三個縱隊,為什麼我們兩個兵團打不動?」到後來被俘後杜聿明才知道,其實當時華野打援的不對有七八個縱隊,占華野總兵力的一半以上。當時擔任徐州剿總前進指揮部副總參謀長的文強對此也大惑不解,直到後來在監獄讀了《毛澤東選集》第四部後,才知道當時華野用了一半以上的兵力來打援。——會戰的指揮官,直到戰役結束都不知道敵人兵力有多少,簡直是令人絕望。
再舉一個黃維十二兵團被包圍的例子。當時十二兵團自駐馬店向徐州方向挺進,而中野主力已經在渦陽、蒙城一帶阻擊,而徐州剿總得到的情報居然是這地方沒有解放軍,於是劉峙每天罵黃維進展緩慢。而黃維面對中野主力的層層阻擊,請求改變路線,結果遭到國防部拒絕,命令他必須執行原定計劃,攻擊前進,結果就這樣,黃維一步步就走近了中野的包圍圈。
讀國民黨將領關於淮海戰役的回憶錄,每一次決策中,他們都是在猜測共軍主力在哪裡,猜測對面的共軍兵力到底有多少。這就如同兩人打遊戲,一方地圖全開,一方始終處在戰爭迷霧中,這要是不被包圍,那真是見了鬼了。
三、最後,國民黨軍隊被包圍,當然還有一個重要因素——我大常公的臨陣指揮
據說抗日戰爭時期,薛岳指揮第三次長沙會戰,本來都部署妥當了,結果常公繞過指揮部,一個電話直接打給前線一個師長,改變了部署,於是薛岳踉蹌大敗。打敗後,常公命令薛岳率殘部推到湘西,結果薛岳卻跑到了江西,為此常公大怒,幾乎要將薛岳軍法從事。後來有人問薛岳,說你為什麼不遵從老頭子的命令呢?薛岳回答:「跑得遠一點,他電話就打不通了。」
就拿淮海戰役中來說,杜聿明率領邱清泉、李彌、孫元良三個兵團三十萬大軍退出徐州,轉往永城,雖然華野7個縱隊圍追堵截,但也沒有陷入必死之地,結果杜聿明走到半路,常公就空投下一個手令,命令他立即向雙堆集靠攏,解黃維之圍。結果等到杜聿明遵從命令,來到常公所指定位置後時,解放軍左右兩翼包圍態勢已經形成,30萬大軍被圍陳官莊,呼天天不應喚地地不靈,落了個全軍覆沒的下場。
杜聿明後來談到常公的指揮時說:以蔣介石的個人獨裁指揮,不論大小情況的分析、大小部隊的調動,都要通過蔣的決定指示。而蔣本人又不能集中精力掌握全盤情況,每日僅憑一次所謂「官邸會報」來決定指揮部署,或憑他本人「靈機」一動亂下手渝。因之一切指示到了前方,不是過時失策,即是主觀武斷。前方部隊長不道從,即有違命之罪;遵從則自投羅網。關於國民黨征壯丁的問題,我加一點內容(純手打,過於難以入目的內容我就不打了,只打還能勉強看的):抗戰中期,北京大學校長蔣夢麟以中國紅十字會會長的身份,對兵役狀況做過一次實地考察,考察結果令他觸目驚心:新征壯丁因徒步遠行、飢餓、疾病而死於旅途者十之八九。從韶關解來300壯丁,至貴陽只剩27人;從江西解來1800人,至貴陽只剩150餘人;從龍潭解來1000人,至貴陽僅餘100餘人。死亡壯丁與存活壯丁的比例高達11:1。蔣夢麟在其兵役狀況的視察報告中寫到:「戰事起後數年中,據紅十字會醫生經驗,四壯丁中一逃一病一死,而合格入伍者,只四分之一,是為百分之二十五。以詢之統兵大員,咸謂大致如是。若以現在之例計之,恐不及百分之十矣。」蔣介石看了蔣夢麟的報告後亦深感震驚,聲稱「覺得無面目作人,覺得對不起我們民眾」,並承認「兵役辦理的不良,實在是我們軍隊紀律敗壞,作戰力量衰退的最大的原因」。抗戰8年,國民黨政府公布的實征壯丁數為1405萬人,同期國民黨軍隊減員總數為417萬人(含逃亡32萬人,不含投降日軍後被改編為偽軍的50萬人),抗戰壯丁命運之慘,非正常減員數額之大,觸目驚心。(《歷史的曲折應該歷史地反思》,高戈里)——————羅歷戎,國民黨軍第三軍中將軍長。
晉察冀野戰軍必須趕在羅歷戎之前,把部隊集中到進行伏擊的戰場。
部隊急行軍已經持續八個晝夜。繼續向南,繞過保定,就進入解放區的地盤了。天大亮的時候,官兵們眼前出現的景象,讓他們又驚又喜:鄉親們早就為部隊做好了飯。「沿街兩側擺滿了粗瓷大缸、陶瓷小盆、柳條編的挎籃、苞米葉子織的籮筐,農家所有盛食物的家什全擺開了,裡面盛著新出鍋冒著熱氣散發著油香的蔥油餅、紅皮沙瓤的紅薯、香噴噴的燙麵包子,不涼不燙的茶水,冒著騰騰熱氣的腌茶雞蛋,以及花生、核桃和紅棗。」楊成武回憶說,「真難以想像,他們是以什麼樣的速度準備好早餐的,因為從冀中軍區到基層,中間隔著那麼多層次,就是把消息傳到村一級,也得幾個鐘頭啊!」 楊得志晚年回憶起那天的情景,依舊心頭滾燙: 大路上每隔50米左右就有一口大缸,缸里分別裝開水、帶棗的小米稀飯、加糖的玉米面粥。為了保溫,有些大缸的外麵包上了厚厚的棉被,想的多周到啊。缸與缸之間,是臨時架起的鍋灶,鍋里貼著當地老鄉愛吃的玉米餅子。鄉親們把帶著黃騰騰鍋巴的玉米餅子,送到戰士們手裡,還熱乎乎的哩。這是人民的心啊。守候在路兩旁的,大部分是婦女同志。她們提著籃子,端著簸箕,裡邊不僅有饅頭、大餅、燒雞、雞蛋、鴨蛋和大紅棗、黃柿子,還有軍鞋、毛巾、慰問袋和撕成繃帶那麼寬的新布條。有的雞蛋是染紅了的。老大娘一邊往戰士們的口袋、挎包塞,一邊念叨著:「這是俺兒媳婦坐月子用的,帶上吃吧!多殺頑固軍,保俺過好日子。」看到有的戰士鞋子破了,用繩子綁在腳上,大嫂們一擁而上,爭著給戰士換新鞋。有的戰士腳跑腫了,新鞋穿不上,她們便把戰士們的腳攬在懷裡,輕輕地挑泡、擠水,然後一層層地包上布條。戰士含著熱淚繼續前進,她們追上去,把新鞋掛在戰士脖子上,疼愛地說:「拆布的功夫腳要先見水,濕透了再拆,要不,會疼呀!這新鞋,等腳消了腫,再穿,不要緊,裡邊有墊子,軟和的!」姑娘們把綉了花的慰問袋送到戰士手裡,說:「裡面有吃的,有用的,還有信。」有的大膽的姑娘問戰士:「你叫什麼名字?能當英雄嗎?」我們的戰士紅著臉,跑了。有的老大爺把燒雞撕成碎條,緊跟著腳步不停的戰士,一邊往戰士的嘴裡送,一邊囑咐:「孩子吃吧,打起仗來就沒有功夫了。記住,千萬小心,躲著點槍子啊,那東西不長眼。」 羅歷戎嚴重低估了他的部隊進入解放區可能遇到的困難,嚴重低估了在這片土地上貧苦農民對國民黨軍的厭惡程度。他從石家莊出動,一路冷槍冷炮沒有停止過。每經過一個村莊,哪怕是一個很小的村子,他的部隊都會因為受到襲擊而被迫停止下來。路上隨時有踩上地雷的可能。宿營之後更不安全。晚上土炮轟轟地響,手榴彈不時飛進宿營地。最困難的是吃飯喝水。不是說可以到解放區搶糧食嗎?到了解放區,糧食在哪裡呢?老百姓徹底堅壁清野,別說糧食柴草,連水井都填死了。 史料顯示,直到被包圍的時候,羅歷戎對晉察冀野戰軍的動向,都一無所知或知之甚少。可晉察冀野戰軍對他的一舉一動,都了如指掌。農民們給楊得志送來的情報豐富得五花八門:羅歷戎部隊的宿營位置,張三李四家各住了多少兵,炮架在村東還是村西,士兵手上拿什麼槍,中午吃什麼飯,飯鍋多大尺寸,長官的小汽車停在誰家院子里,大部隊幾點出發、走的哪條路、現在到了哪裡。農民甚至弄來一大堆他們稱為「帖子」的東西,那實際上是國民黨軍宿營時候房門上貼的單位名稱:參謀處、副官處、軍務處、軍法處、軍醫處、新聞處、人事處、野戰醫院······ (《解放戰爭》上冊第442-444頁,人民文學出版社2009年8月版)
如 @馬前卒 督公所言,國軍作為一支軍閥控制的舊式軍隊,根本沒有能力派出積極主動的小分隊用來為大部隊提供偵察和屏蔽對方小分隊的保護。這導致了在地圖上看似距離很近的兩支部隊之間,存在相當明顯的兵力和信息真空地帶,戰線基本連不起來,為敵人的穿插提供了足夠的空間。馬平:堅持唯物主義史觀,不要高估「共諜」的作用
當解放軍某團突進石門後,發現各路口築有鋼骨水泥碉堡,樓上有工事,樓下有地溝,與街巷口地堡相連,每一條街巷路口樓窗鋪門都用麻袋堆起了臨時街障壁壘。該團參謀長立即用無線電命令先頭部隊停止正面進攻,避開大路,佔領兩側,主力由復興路南側的大橋街向東前進,再從大橋街穿牆破壁返到復興路,從敵人背後打。這樣迂迴前進,聲東擊西,很快就打到大橋街東口,清掃了大橋街到車輛廠門口地段,把敵人趕回核心工事。這就是被朱德總司令在戰後總結中專門提到的「破牆連院」戰法。這種戰術,城市越大越有效果,隨後的洛陽、開封、錦州、天津等戰役中,解放軍屢試不爽。
看看解放軍的總結,是不是彷彿重演了當年巴黎街頭的對抗?這就是社會結構決定軍事戰術的典型案例。具體來說,20世紀40年代的中國是個半殖民地,經濟發展水平和教育普及程度很像工業革命初期的歐洲。自從1927年蔣系國民黨發動反革命政變,和舊軍閥聯手組建政權再擴軍,國民黨軍就迅速退化為一支典型的舊式軍隊。貴族化的軍閥組成上層軍官團,流氓化的老兵構成連隊骨幹,被抓壯丁的貧困農民當士兵。新的軍校畢業生要麼努力爬到上層,混個准貴族統治者身份,要麼沉澱在下層,當喝兵血的黑幫頭目。這樣的部隊和19世紀早期歐洲的舊式部隊非常相似。當年歐洲國王可以靠商業稅壓倒諸侯,30年代的國民黨軍也可以憑著長江關稅和沿海鹽稅能壓制其他的軍閥集團,但只要和共產黨正面對抗,舊式軍隊就會暴露自己的致命缺點——派不出控制戰場的可靠分隊,甚至不敢讓士兵分散進入複雜地形(包括城區)。
對於國民黨士兵來說,打仗的唯一動機就是為了對得起軍餉。但軍餉漲得不如通脹快,等到解放戰爭全面爆發,老兵月薪已經買不起一斤菜,一年的餉錢買不起一雙鞋,打起仗還有人上陣,純粹只因為督戰隊和戰後的搶掠。這樣的軍隊,一個師一個團集合在一起,還能勉強靠從眾心理維持一個秩序,讓一個連一個排單獨出去偵察,離開主力幾十里掩護行軍,誰願意去送死?誰願意在沒有高層軍官和督戰隊盯著的情況下真的和共軍作戰?就算高級軍官的嫡系單位有前出偵察的能力,折損了太多的嫡系,軍閥又怎麼控制部隊呢?
所以,野戰狀態的國軍總是擁擠在一起,一個團也是控制一個點,一個師也只能控制一個較大的「點」。就算因為住宿和後勤條件被迫分散到幾個村鎮,也不過是控制一連串的「點」。能把陣地連成「線」的都算強軍,更不要說隨時控制周圍的整個「面」了。毛澤東帶著幾個連的精銳警衛,在原地方情報網支持下,遊走於十幾個「點」之間,看似驚險,實際上是面對「弱者」的有恃無恐。
但是,國軍沒法「散」開,共軍卻能。19世紀的歐洲革命軍動員了知識分子和底層工人,既能湧上廣場打決戰,也能分散在無數個路口的街壘里各自為戰,現在中共也通過類似的革命思想動員做到了「聚散如常」。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寫過:
第二次國共內戰時期,國民黨戰敗主要是因為軍事策略失誤嗎?
共產黨的邏輯很簡單,但很有力——階級分析符合普通人的觀感;奪回剩餘財富用於全社會現代化投資的方案超越了傳統農民起義的老套路,提供了20世紀視角下的希望;所以迅速得到普遍認同。在已經被近代化浪潮衝擊的地區,知識分子和近代人口迅速接受了新方案;在近代化浪潮還不明顯的地區,共產黨努力搞教育,做科普,讓封閉的農業人口認識到今夕何年,認識到自己的命運和整個國家掛鉤。所以共產黨獲得了足夠的追隨者,能夠從中挑選最忠誠、最能幹的人搭建組織架構。
即知識分子在共產黨的方案里看到了社會的希望,農民在階級鬥爭里看到了社會正義的重建。所以,願意俯身改變社會的洋學生和比較有想法的農民集合起來,構成了共產黨軍隊的中層。政委-主官雙長制本來源於蘇聯的共產主義監軍制,現在成了知識分子和工農幹部的高效結合方式。八路軍-解放軍的分隊因此擁有可靠的戰鬥力和主動作戰的積極性,能夠「散布」在戰場上。
能聚能散,這在大範圍野戰中意味著絕對的優勢。因為現代軍隊的大多數情報來自戰場偵察,而偵察不僅僅意味著偷窺對方的部署,還意味著驅逐對方的偵察-巡邏分隊。強力的偵察分隊可以壓縮對方的外圍分隊,儘可能接近對方主力,同時用頻繁的巡邏在自己的主力周圍「包裹」一層厚厚的「信息屏障」。作為擁有強力分隊的一方,解放軍只要用少數兵力乃至地方部隊就能控制戰場,把國軍的偵察分隊逼回主力附近。國軍因此成了聾子、瞎子,只能根據不太準確的空中偵察來判斷對方的動向,到了夜間完全喪失機動性和信息來源。解放軍則可以從容地使用兵力,把國軍裝入一個又一個「口袋」,或是把少量正規軍隱藏在偵察分隊組成的「信息屏障」後面冒充主力,把有限的兵力集中到少數地段去打殲滅戰。舉幾個例子:
大家熟悉的孟良崮戰役,請注意對74師達成完整包圍,靠的是6縱從敵軍陣線後方發動的一擊:
放大看是這樣的:即戰略進攻的國民黨軍看似組成東西向戰線推進,實則構成一條不連續的「虛線」。解放軍派出1縱、8縱去包圍74軍,都是從解放軍控制區出發,強行插入敵軍之間的空隙。但6縱尤其神奇,從國民黨控制區衝出來。關閉了包圍圈的「大門」。最後率先攻入主陣地,擊斃張靈甫的也是這個6縱。那麼6縱戰前在哪裡呢? 如圖,戰前的6縱實際上是擠在國民黨眾多部隊之間「潛伏」。然後忽然衝出來在74師背後捅了一刀。七八個國民黨軍級單位(整編師即軍)可以和共產黨的軍級單位(縱隊也是軍)「和平相處」,讓這個縱隊來去自如,可見國民黨軍對外圍毫無控制能力,把駐地大門之外的地方都留給了解放軍。
利用類似的優勢,西北的彭德懷也可以帶著兩三萬人穿行於十幾萬胡宗南部隊之間。區別只在於山東解放軍的兵力劣勢較小,利用信息優勢能打大規模殲滅戰;西北的兵力對比懸殊的多,彭德懷一時只能和胡宗南對峙。最不利的時候,陝北20多個縣,彭德懷只控制一兩個縣城,其餘的縣城全被胡宗南的二十萬野戰軍佔領,西北野戰軍主力反覆利用國民黨各部隊之間幾十公里的缺口進行機動,不斷地殲滅孤立的國民黨軍旅團,攻佔國民黨身後的後勤樞紐。最終逼迫胡宗南撤出陝北。3萬人的西北野戰軍主力尚且可以遊刃有餘地進退,毛澤東帶著幾個連的精銳衛隊只求自保當然沒問題。既然國民黨軍沒有能力派足夠的巡邏隊出來控制戰場,更派不出夜間奔襲的分隊,那就不必擔心國民黨軍的小部隊誤打誤撞威脅中央機關。
其實國共對抗剛一開場,國民黨這個劣勢就很明顯了。看30年代歷次反圍剿的戰役地圖,國民黨一方總是力圖穩紮穩打,齊頭並進,但因為部隊控制範圍小,既不能保證戰線連續,也不能找到紅軍主力的確切位置。所以紅軍總能在數倍的國民黨軍之間來回穿插,尋找要害,屢屢以弱勝強。就算打不贏,也總能走得掉。1935年長征路上,紅軍只有2萬多人,還能尋找國民黨的漏洞威逼貴陽,嚇得蔣介石差點跑路,就是充分看透了國軍只能守「點」的短處。看上面幾張圖,紅軍的戰術動作像不像花樣滑冰?上萬人的軍隊能「滑」起來,說明戰場上的「阻力」像冰面一樣小,即在主力駐地之外,國軍沒有足夠的偵察和巡邏分隊來阻礙紅軍,紅軍的長距離運動只受自己的體力限制。
到了最後決戰的時候,國軍還是老毛病,看看右下方深據敵後的那個紅圈——姬鵬飛的11縱,這是粟裕北撤山東時留在江蘇的釘子,從解放戰爭開場到結束都沒被國軍拔下來過……圍殲黃伯韜兵團的時候,這個釘子就用上了。
縱觀整個解放戰爭,共產黨有幾十個軍、師級單位都承擔過類似的敵後正規作戰任務,其中一些受到了重大損失,但除了海島上的金門戰役,沒有任何一個軍、師成建制被殲滅。數數共產黨一方高級軍官僅有的傷亡記錄,東北炮兵司令朱瑞是踩地雷犧牲,華東野戰軍副參謀長張元壽是被飛機掃射戰死,華野十縱司令謝祥軍是在兩軍對峙的前線被冷槍打中,都不是因部隊被殲而傷亡,更高級的軍官損失一個都沒有。這說明國民黨完全沒有搜索-殲滅解放軍高級指揮部的能力,毛澤東有充足的理由相信自己的安全有保障。
整個一個大軍區級單位分散突圍,結果就連負責吸引火力的皮定均旅(東面那條紅線)都成建制走到了解放區。可見所謂的「國統區」裡面有多少漏洞
總而言之,軍隊是人組成的,人不能脫離社會而生存。所以社會結構決定了軍隊的組織模式,軍隊的組織模式又決定了戰術可能性。脫離這個基礎問題談戰爭藝術、談武器裝備、談諜報特工,都只能算看個熱鬧。我經常看人嘲笑馬島戰爭中阿根廷陸軍(士兵出身底層)表現差,說空軍飛行員(出身中產子弟的軍官)表現好,卻很少有人分析尖銳的階級矛盾之下,阿根廷軍官和士兵對國家的認同感有什麼區別。其實只要想一想世界上最廣闊的國家蘇聯就是兵變的成果,就不至於太輕視社會結構對戰爭的決定性作用,不會把武器裝備乃至諜報工作捧到戰爭的絕對中心地位。
相關資料1:我在毛主席身邊當警衛
(毛澤東估算了敵軍從後勤基地出發攜帶的物資數量,同時很清楚國民黨軍絕不會冒險餓肚子追擊,所以能做出「神跡」般的戰場判斷)
在王家灣過了近兩個月,胡宗南的幹將劉戡率四個半旅直撲王家灣……聽了張希真的報告以及內部情報,毛主席決定以小股部隊抵擋一陣即可,中央警備團遂留下二連的一個排。這一個排和劉戡的四個半旅對峙了數小時,只有一個人受傷,而劉戡以為遇到了我們的主力部隊,不敢貿然推進,為中央前委的撤離贏得了時間。
轉戰陝北的那段日子,過得異常艱苦。有時沒有糧食接濟,毛主席、周副主席、任弼時同志等中央領導就和全體指戰員一起嚼喂牲口的黑豆。有時候軍情危急,敵軍與前委的隊伍就相距一二十華里。像在白龍廟渡葭蘆河時,因前夜驟降暴雨,引發山洪,隊伍到河邊才發現無法過渡,而後面胡宗南的數萬大軍,離我們幾百人的隊伍不超過20華里。像在田賜灣,我們手槍連守衛在前山,胡宗南的敵軍幾乎開進到我們的眼皮底下。
當時,我們的心都提起來了,擔憂陣地後面毛主席、周副主席、任弼時同志的安全。可毛主席卻鎮靜地說:「沒關係,過不了兩個小時,他們就會撤走的。」果然,在約摸兩小時後,敵軍像聽了毛主席的指揮一樣撤走了,當時惟一的感覺是:我們的毛主席神了!
相關資料2:毛主席轉戰陝北的歲月
(一個班的警戒部隊,隨時報告戰場信息的騎兵偵察員)
這時胡宗南軍隊已佔領瓦窯堡,和中央前委住地相距只有幾十里,隔著幾座大山。當日上午前委就離開了庄科坪。踏上了通往石家灣的西去之路。在兩位老鄉的帶領下,先沿澗峪岔河向西走20里到店子河,然後翻過羊兒山經井武塌,夜間趕到了石家灣。
閆長林在《警衛毛澤東紀事》一書中回憶了這段轉遷的緊張過程,他寫道:「從高家塌出發是黃昏時候。這一帶接近戰區,常有敵人小股部隊,武裝偵察出來滋擾。為了防備敵人的突然襲擊,中央警衛團在通往瓦窯堡的大路上派了一個班警戒。到了夜半,正準備宿營,有的已進了窯洞,突然有騎兵偵察員來報告:發現有敵人向我們追擊。後來弄清剛才所謂「敵情」,不是敵人來追我們,而是我們自己的部隊發生了誤會。」
相關資料3:殲滅「親訓師」
(晉系軍閥最精銳的部隊,偵察和巡邏範圍不超過200米。而解放軍普通部隊的偵察分隊卻能隨時掌握對方的動向,可見差距之大)
21日早上,部隊由賈村一帶出發,冒著上空敵機的襲擾,急速趕進。這時,偵察員報告,西南方發現大部隊。經驗豐富的黃旅長,馬上命令部隊停止前進,他連忙登上橋頭村的西寨門高處,用望遠鏡觀察。因為,縱隊在行動之前曾通報,13縱和8縱24旅在我旅左右。因當時敵我軍顏色一樣,此時很難分辨。細心果斷的旅長發現行進中的部隊與我軍部隊的服色雖然一樣,可騾馬特別多,另外,所不同的是背包上有兩根用柳條彎成的背包架夾著。他立即判斷出這支部隊是敵軍,連忙報告八縱司令王新亭。
另外,旅長急令67團、68團掉回頭,面向西南隱蔽擺開,強佔有利地形。命我69團跑步到橋頭村,隱蔽在麥田、水渠、塄坎和樹林里。全旅都做好了伏擊準備。與此同時,「親訓師」也發現了我軍,但沒有採取應有的措施,也可能因服色相同或者不大相信解放軍會在這裡突然出現,因而仍以九路縱隊正常的速度前進。但「親訓師」這一走,卻不知不覺地進入了我軍的包圍圈。在距我200米時。在黃旅長的指揮下,全旅衝鋒號齊鳴,上百挺輕重機槍,幾十門大小炮突然開火。如同急風暴雨……
相關資料4:九三年 第三卷 在旺代
(雨果描寫的法國大革命時期的戰鬥,敢於在幽暗城區中迂迴的小部隊可以創造奇蹟,瞬間打垮人數眾多的街壘,而實施這一戰術的正是不同於舊式軍隊的革命軍)
戈萬是本地人,他熟悉這座城。他知道在旺代人據為街壘的老菜市場後面是迷宮般的彎彎曲曲的窄巷。
……戈萬很有把握地在黑暗中走,境蜒曲折地走了二十分鐘以後,來到一條小巷的盡頭,從那裡走上了大街,這是在菜市場的另一面。
……位置發生了變化。這一面沒有防禦工事,修築街壘者從來就在這一點上失算。菜市場是敞開的。戈萬和手下的人可以進到石柱下,那裡有幾車輜重正準備撤退。他們要對付五千旺代人,然而是從背面而不是從正面。
戈萬發出了藍軍可怕的喊聲:
「拼刺刀!沖呀!」
奇異的效果。
那一大群農民感到背後受到攻擊,以為從後面又殺出一支軍隊。與此同時,蓋尚指揮的那支佔領大街另一頭的共和軍聽見鼓聲也行動起來,也敲著衝鋒的鼓點沖向街壘。農民們發現自己腹背受敵。驚惶失措往往會誇大事實。在驚惶失措時,槍聲變成了炮聲,喧囂變成了幽靈,狗吠聲成了猛獅的咆哮。此外,農民一驚惶失措就會潰不成軍。於是出現了難以描述的潰敗。
相關資料5 黃河青山:黃仁宇回憶錄
(國民黨基層軍官對部隊的介紹,毫無士氣的舊式武裝。只有嫡系精兵可以獨立作戰,但絕不會輕易被消耗,完全無法適應大規模的運動戰)
第十四師一度擁有全國民黨最精良的武器,配裝最新的步兵裝備、德國頭盔、防毒面具、帳篷等等。但這樣的裝備原本是為了從中國沿海的都市出發,沿著鐵路移動。國民黨軍隊被趕到內地之後,失去了現代化生活的支撐……
我們的兵士每月薪餉十二元,身為上尉的我,月薪也不過四十元。土匪甚至還出價買機關槍和軍官的手槍。有一次,團里有一名勤務兵企圖帶著兩把手槍潛逃,但在逃到山頭之前被逮捕了。他在軍團前被判死刑,而且當場執行……這次事件後,有些連晚上把步槍鎖起來,軍官睡覺時把手槍放在枕頭下。
……他看我和唐這樣的士兵過不去,有一天對我開罵:「你們這些軍校來的人老是自以為是!想把這種人改造成軍人?門都沒有!!」他搖搖頭。
接著賴副官跟我解釋,唐這種兵是用來充數的。作戰時,大半要靠受過射擊訓練的人,也許他們的技術不是很高超,但至少他們可以進行瞄準訓練。師里設立訓練隊,讓他們熟悉步槍、手榴彈和自動武器。我這一連就有四個人曾經受訓。難怪他們舉止和別人不同,有時幾乎要反抗我的命令,讓我很生氣。他們知道自己的特殊地位,因為未來我還要仰賴他們。至於其他人,最好還是不要在他們身上浪費子彈。只要他們射擊時大方向抓對,就算不錯了。
這個,但從行軍上來講,我軍就能在同樣時間內集中更多兵力,做到集中優勢兵力殲滅其一部。
國軍的軍魂:
(撤退潰逃)其疾如風 (迂迴包抄)其徐如林(欺負百姓)侵略如火 (友軍有難)不動如山在淮海戰役期間簡直表現的淋漓盡致,說幾個細節:
無論是黃維還是黃百韜,精銳還是雜牌,只要一被包圍,即使包圍圈再薄弱,臨近的友軍是一定不來的。黃百韜在碾庄被合圍的時候,邱清泉,李彌距離黃的部隊只有70km,而且華野是局部劣勢兵力+連續作戰,也沒有時間建立堅固的工事。沒記錯的話,八年前德軍機動部隊一天就能平推70km。就算不能匯合,突破到15km左右重炮提供支援不過分吧,結果邱,李兩個集團軍在40km左右到處蹭蹭就是不進去!黃維也一樣,雙堆集是一片平原,增援起來並不困難。他右翼是杜聿明的三個集團軍,結果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被全殲。
杜聿明主力撤出徐州的時候,沒有一個軍一個師殿後掩護。杜總原本命令李彌的一支部隊殿後,結果走半路上發現這支部隊撤退的速度比自己都快!下多少次軍令也於事無補,任何一個師長軍長寧可違抗集團軍群司令的命令,也想著保全自己。結果在陳官莊被合圍,三十萬大軍啊,還不乏嫡系部隊中央軍,幾乎難以組織有效的防禦和反擊。共軍圍殲三十萬頭豬都不至於此
包圍圍內的國軍繼續發揚禦敵無方 擾民有術的傳統,集團軍司令邱清泉天天爛醉如泥,明顯已經放棄治療了。軍官們強迫女學生當軍妓,憲兵隊為了保護空頭下來的一點點物資,每天都要槍殺一批上前哄搶的士兵。 豬在絕境中都會努力跑出去,而不是把能量消耗在內亂上
國軍內部派系鬥爭激烈,這些將軍們名義上為黨國效忠,卻都是軍閥的本質。手裡有部隊,在黨內就有地位,即使全國淪陷了也可以去台灣,台灣丟了也可以去美國,反正那裡有房產有存款。一支國家軍隊的編製,沒人記得你是第七兵團還是十二兵團,反而以指揮官命名,這種組織很難有凝聚力,被各個擊破不足為奇前面網友從不同角度談了自己的看法,我談談達成合圍的最重要、最具體的戰術手段。所舉戰例雖然不是解放戰爭時期的,但是作戰原則是一樣的。以下內容摘自答主作品《致命鋒刃——從十個戰例看解放軍的穿插作戰》(發表於《海陸空天慣性世界》 第151期)1,為什麼要進行穿插作戰?毛澤東在《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一文中寫到:「殲滅戰和集中優勢兵力、採取包圍迂迴戰術,同一意義,沒有後者,就沒有前者。」毛澤東在這裡明確指出,實現合圍是打殲滅戰的先決條件之一,而要實現合圍,穿插是一種最為重要的戰術手段。所謂穿插,即是從敵人防禦部署的間隙、翼側或者薄弱部位插入其縱深或後方的作戰行動。其目的是奪占敵人縱深內的要點,斷敵退路,阻敵增援,分割和打亂敵人的作戰部署,為各個殲敵創造條件。解放軍戰史上眾多成功的進攻作戰,其關鍵大多在於抓住了大膽穿插,斷退路,包圍住,先圍而後殲這個基本環節。2,如何科學計算穿插時間?
執行穿插任務,科學計算時間是一個極為重要的問題。指揮員在受領穿插任務,制定穿插戰鬥方案時,要準確計算、合理分配和使用時間。通常應該根據穿插路程、敵情、道路情況、天氣情況、完成任務的時限、部隊裝備的輕重等因素,將穿插全程分成若干段,充分估計在各段可能遇到的情況,計劃好每一段的時間,留有餘地,切忌滿打滿算。在這一點上,奔西愛穿插戰鬥和朗格姆穿插戰鬥的教訓非常深刻。上級要求116團在16個半小時時間內穿插75公里,平均時速需4.5公里多;要求114團在7個半小時時間內行進38公里,平均時速需5公里多。實戰證明,在熱帶山嶽叢林地形,只有一段公路,大部分為山地小路,而且有敵情顧慮的情況下,是不可能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上述任務的。還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圖上距離與實地距離的差別問題。尤其是在熱帶山嶽叢林地作戰,由於地形起伏和行進路線曲折過多的原因。一般來講,應將圖上距離增加百分之五十或者更大一些的係數,才能大體和實地距離相符。如圖上測得4公里,則實地定為6公里才比較合適。作為指揮員,切忌忽視地形因素的影響,直接用尺子量地圖測定行進距離。
3,穿插作戰實施過程中最重要的是什麼?以儘速到達指定地點為主要目的,正確處置沿途敵情,切忌戀戰。按時到位是穿插作戰的出發點和著眼點。在途中無論遇到什麼情況,指揮員必須明確這一主要任務,不能因為小的戰鬥影響部隊的穿插行動,部隊主力不應把注意力用到奪占和控制沿途敵人要點上去。只要情況沒有發生根本變化,就要堅決按照既定決心實施穿插。
途中如果遇到小股敵人襲擾或者佔領有利地形進行阻擊,前衛部(分)隊應派出一定的兵力,實施輪番攻擊前進,以突然勇猛的動作集中火力消滅之或驅逐之,並迅速搶佔有利地形,掩護主力通過,不戀戰,不貪圖繳獲,不輕易展開主力。如350團仙岩里穿插戰鬥,一路共遭到敵人五次阻擊,前四次的兵力都是一、二個排到一個連,都是由前衛營來完成的。只是到神岩里時,發現敵兵力較大,才展開兩個營。在正確使用兵力的同時,該團根據敵情靈活採取多種打法,因而順利完成了穿插任務:對佔據制高點之敵,採取以前衛連或者營在正面用火力吸引與壓制敵人,同時以小分隊從兩側迂迴上山,由後向前打,由上往下打,待敵人動搖時,正面突然發起衝擊,將敵殲滅或者驅逐;對佔據幾個高地的敵人,不輕易展開部隊,而是集中力量首先殲滅或驅逐威脅最大之敵,爾後向其他高地發起攻擊,以求在攻擊中掩護主力迅速通過;對沿途無直接威脅或者威脅不大的敵人,則向兩翼派出警戒或以小分隊掩護,主力迅速通過。如此一來,該團雖然在沿途連續同阻擊之敵交戰五次,仍然提前一個小時到達了指定位置。43軍坦克團在穿插途中,不管敵人怎麼封鎖和襲擊,決不戀戰,不與敵人糾纏;不管河流、道路多麼艱險,決不停留,採取一切措施迅速通過。在那蘭、班波地域遭敵猛烈襲擊,搭乘坦克的步兵被迫下車戰鬥後,為了爭取時間,團立即命令收攏隊形,注意保持車間距離和區分火力,互相掩護前進;當坦克損壞堵塞道路時,迅速採取前拉後頂自救互救等辦法,將坦克拖出路面,保障道路暢通,加快了前進視度。而向朗格姆的穿捅,在遇到敵人小股兵力襲擾時,不是一面組織兵力火力壓制,一面指揮部隊迅速前進,而是打完了再走,所以往往是前面打後面停,遲滯了全團的前進速度。
途中如果遇到敵人較大兵力佔領有利地形進行阻擊,前衛部(分)隊應以一部兵力搶佔要點,監視敵人,掩護主力迂迴通過。留在穿插部隊後面的要點,可由正面進攻部隊予以攻殲,以防因消滅敵人延誤時間。如果無道路可供迂迴,則應集中火力猛打,以一部兵力從正面或兩翼強攻,求得殲敵一部或將敵驅逐,以掩護主力通過。必要的時候,可以組織各梯隊輪番攻擊,交替前進,邊打邊插,力求避免形成對峙,影響按時到達指定位置。如178團2營在向五馬峙穿插的途中,於亭子里遇到敵人阻擊,該營即以一部兵力在敵人正面猛烈攻擊,一部兵力從敵兩側迂迴攻擊,殲敵一部,打開了通路,繼續前進。而367團2營向扣屯的穿插就組織指揮不當,該營在安樂至打蘭10餘公里的公路上,雖然三個連都遭敵阻擊,並被分割了戰鬥部署,迫使各連都展開戰鬥。但先頭連4連已經佔領打蘭村,距預定目標只有10公里,並且有7輛坦克已經進至距離扣屯僅5公里的無道。在此情況下不是組織部隊向前集中力量突擊,而是向後收縮組織防禦,先頭連隊和坦克後撤約10公里,未能一鼓作氣插向目標,暴露了企圖,給敵以準備時間,造成了下一步前進困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專註中越戰爭史,歡迎關註:南疆烽煙正十年有人還說什麼給主子洗地哦~
有趣的
這是國統區河南人正在享用美味的樹皮
這是日本鬼子把搶來的糧食物資運送前線
東北人民呢?
在這裡
這是東北萬人坑,累死的東北礦工直接丟山洞裡,連掩埋都省去了。
這是延安 八路軍正在耕地。
----------------------------------------------------
大概網路上的這些照片都是我洗的哦~
知乎上這種大紀元評論員賬號有點多的。
-------------------------------------------
人民網的東西知乎不會也要刪哦?
毛澤東在延安兩次「挨罵」的真相【2】--文史--人民網毛澤東第一次「挨罵」
1941年6月3日,陝甘寧邊區政府在延安的楊家嶺小禮堂召開邊區各縣縣長聯席會議,討論征糧工作和農民負擔問題。當天下午正在開會的時候,突然大風暴雨;一個炸雷,擊斷了禮堂的一根木柱,坐在附近的延川縣代縣長李彩雲猝不及防,不幸觸電身亡。同一天,一位農民飼養的一頭驢也被雷電擊死了。
噩耗傳開以後,人們議論紛紛。這位農民逢人就說:「老天爺不開眼,響雷把縣長劈死了,為什麼不劈死毛澤東? 」
保衛部門聞訊,要把這件事當作反革命事件來追查, 逮捕這個「竟敢如此咒罵毛主席」的農民,並要公開處理,以一儆百。
毛澤東從警衛員口中知道這件事以後,立即阻止了保衛部門的行動。毛澤東說:「群眾發牢騷,有意見,說明我們的政策和工作有毛病。不要一聽到群眾有議論,尤其是尖銳一點的議論,就去追查,就要立案,進行打擊壓制。這種做法實際上是軟弱的表現,是神經衰弱的表現。我們共產黨人無論如何不要造成同群眾對立的局面。」毛澤東在延安還說過:「黨群關係好比魚水關係,共產黨是魚,老百姓是水;水裡可以沒有魚,魚可是永遠也離不開水啊!」
毛澤東第二次「挨罵」
不久,在陝甘寧邊區的清澗縣農村又發生了一起類似的事情。
農婦伍蘭花的丈夫在山上用鐵犁耕地時,不幸被雷電擊斃。伍蘭花一邊悲痛,一邊大罵「世道不好」、「共產黨黑暗」、「毛澤東領導官僚橫行」等。中央社會調查部聞訊後,把伍蘭花拘押到延安,並由保衛部門建議判處死刑, 報陝甘寧邊區高等法院審判和中央審批以後即在清澗縣槍斃,以此來穩定社會局勢和群眾情緒。
毛澤東從社會調查部部長康生派人送來的《情況彙報》中,知道了這件事。他對社會調查部的人說:「你們不能這樣做嘛!……中央設立社會調查部,不是設幾個官位。如果不做調查,就隨隨便便抓人、殺人,這是國民黨的黑暗做法!就這些而論,人家罵得就有道理呀!」
當晚,毛澤東的心情仍難以平靜:就叫來中央軍委總部保衛部部長錢益民,要他立即把伍蘭花帶來。在會客室里,經過聊天拉家常話,毛澤東了解到:伍蘭花的家裡共有六口人,七十歲的婆婆是個癱瘓病人;三個娃,大的才十歲,小的還不到三歲半;里里外外全靠丈夫支撐著。1935年中央紅軍來了以後,她家裡分了五畝地,頭幾年還好,政府收的公糧少,家裡的糧食吃不完,踏實過了幾年好日子。這幾年變了,幹部只管多要公糧,還多吃多佔。如今她丈夫死了,家裡的頂樑柱就沒有了。
毛澤東又把錢益民叫進來,當面囑咐說:「把這個婦女馬上放回去,還要派專人護送她回家。記住,去的人要帶上公文,向當地政府當面講清楚,她沒有什麼罪過,是個敢講真話的好人。她家困難多,當地政府要特別照顧。對於清澗縣群眾的公糧負擔問題,邊區政府要認真調查研究,該免的要免,該減的要減。我們決不能搞國民黨反動派那一套,不管老百姓的死活!」
伍蘭花回村以後,對鄉親們講了自己在延安的經歷。長輩們聽了以後說:「古人講,宰相肚裡撐大船,將軍頭上跑快馬。毛主席太了不起啦,真是個不怕雷打、不怕鬼咋的大人物!」
毛澤東從群眾的民怨罵聲中深刻反思,並舉一反三,下決心與中共中央、中央軍委和陝甘寧邊區政府的領導同志一道,採取一系列措施改進工作。例如,毛澤東等中央領導同志通過深入調查發現,「確實公糧太多」,「加重了人民的負擔」。在1941年11月6日開幕的陝甘寧邊區第二屆參議會 上,開明紳士李鼎銘等十一人提案建議:「政府應徹底計劃經濟,實行精兵簡政主義,避免入不敷出、經濟紊亂之現象」,並提出了具體實施辦法。11月18日,參議會通過了精兵簡政的決議。
在中共中央領導下,陝甘寧邊區帶頭行動,先後進行了三次精簡。從而,從根本上解決了「魚大水小」的矛盾;在減輕人民負擔,減少消費支出,提高工作人員素質和工作效率等方面,都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面對當時十分嚴峻的形勢,毛澤東在1942年12月明確指出:「發展經濟,保障供給,是我們的經濟工作和財政工作的總方針。」陝甘寧邊區和各抗日根據地的黨政軍民學各界都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大生產運動。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廣大軍民,用「自己動手」的方法,達到了「豐衣足食」的目的。毛澤東說:「這是中國歷史上從來未有的奇蹟。」毛澤東還把大生產運動與1942年整風運動一起,稱為在當時整個革命鏈條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兩個環節。
在1945年4月24日黨的「七大」政治報告中,毛澤東強調指出:「有無認真的自我批評,也是我們和其他政黨互相區別的顯著的標誌之一。」從此,批評和自我批評與理論聯繫實際、密 切聯繫群眾一起,成為中國共產黨必須永遠保持和發揚的 「三大優良作風」。
註:筆者訪談的對象有劉志丹將軍的夫人同桂榮、張思德的戰友陳耀、陝甘寧邊區特等勞動英雄楊步浩、原陝甘寧邊區高等法院院長馬錫五的親屬、原延安地委書記馮懷亮、原志丹縣政協副主席白黎、老紅軍劉明文、老游擊隊員張明科、老農民邊長城等人;查閱的資料有《毛澤東選集》、《鄧小平文選》、中央黨校出版社《中共中央文件選集》、中央文獻出版社《毛澤東年譜》、上海人民出版社《領袖與百姓——毛主席在陝北的足跡》、江蘇文藝出版社《延安整風前後》、紅旗出版社《延安秘事》、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中華魂》、延安革命紀念館《資料選編》、陝西人民出版社《延安市志》等。
----------------------------------------------------------------------------------------------------------------------------
抗戰中考慮人民負擔問題的只有解放區一家。
上面很多回答都指出來了:在單一戰場上,共軍往往總兵力不佔優勢,甚至到淮海戰役都是如此。
但是為什麼在這種情況下,共軍還能圍攻國軍呢?其實關鍵的一點他們都沒回答到:共軍的機動能力比國軍要強太多了。
舉個例子:
淮海戰役中,黃維的12兵團11.8日從確山出發,11.18到蒙城,開始與我軍接戰。距離300公里,10天時間,大約一天走30公里。而反過來看中野,10.23佔領鄭州,10.27中野主力出發,晝伏夜行,秘密東進,到11.11到達宿縣附近集結。兩地距離400公里,用了15天,平均一天26公里。可以看到,即使是共軍完全放棄白天行軍,在敵占區夜間秘密行進,實際的行軍速度也幾乎趕上了在國統區公開大規模行軍的國軍主力。而機動能力強帶來的戰術戰略優勢就不用多說了:最起碼一點就是打得了就打,打不了就走。還有就是在同樣的時間內,能從更大範圍集結更多兵力,造成局部戰場的兵力優勢。事實上,如果沒有這樣的機動能力優勢,什麼大範圍穿插都是不可能實現的。因為共軍常用的進攻戰術是迂迴包抄
當然實際上共軍常用和活用很多戰術,圍點打援,牽制,游擊,奇襲等等,迂迴包抄則是因為敵人經常拉起陣線企圖通過先進的戰術武器往前推進,迂迴包抄戰術則可以對其克制,所以這個戰術不僅在中國,在朝鮮戰場上也同樣常用。
主觀上我們可以說共軍指揮官人才濟濟,牛逼哄哄,但客觀上是因為,中國工業實力太差,共軍尤甚,極度缺乏裝甲和火炮,只能依賴輕步兵和輕火器,而要想讓輕步兵打贏戰爭,就被迫在戰術上靈活起來。那麼被共軍迂迴包抄的人會有怎樣的感受呢?
1,感覺共軍在使用人海戰術
從被包圍的人眼裡看共軍,那就是「漫山遍野」,「走到哪都是共軍」,所以倖存下來的國軍也好,南朝鮮軍也好還是美軍,回去後基本只有一句話「共軍。。。哪都是共軍啊」,然後上邊的人則不承認自己戰略失誤戰術不當,則順水推舟的說共軍使用了人海戰術,人多就是打不過,不是我指揮官的錯。於是共軍喜歡「人海戰術」的謠言就落下了。
而事實上無論是國共內戰還是朝鮮戰爭,雙方投入的總兵力是差不多的,而且共軍方面有時可能還要少點,根本達不到真正的人海戰術所需的「N倍於敵人」的人數。之所以會形成「漫山遍野全是人」的效果,主要是因為迂迴包抄戰術在最後包圍階段,戰線上所有優勢兵力都同時集中出現在一起了。雖然雙方戰線總兵力差不多,但由於共軍靈活機動的用兵,讓兵力在大多數時間內分割打亂敵人的布局,而在一個短時間內突然集中在一點,這個點就被很快突破拿下,而被突破的人眼裡,共軍就像是突然從四周冒出來的一樣,只能用人海戰術來解釋了。擁有和對方一樣的兵力,卻能做出人海戰術一樣的效果,這才是用兵如神。
2,自己總是被包圍
如上文所述,共軍工業能力低下,戰線維持能力很差,根本無力和敵人硬肛,只能在運動戰中突然包圍一點並圍殲之,殲之後也不守,直接再運動走再包圍再圍殲另一點,目的就是殺人,占土排在後面。走位風騷,乾淨利落,消滅的點一多,敵方整個陣線就無法配合,馬上混亂了,然後衝鋒號一吹,直接嚇破膽潰散。所有的這一切,都需要一個一個小的包圍戰。要記住,被共軍包圍的都只是一小部分,共軍絕無可能有兵力包圍敵人全部,你被包圍了就意味著共軍要往死里弄你了,這樣外面的敵人援軍才會被嚇到,才會失去方寸和組織,整個陣線的潰退,然後之後被共軍像趕羚羊一樣推倒推跑。所以共軍不僅總是包圍敵人,而且包圍了必須殲滅,殲滅的越快越利落,戰略效果就越大,越拖泥帶水甚至無法圍殲,就可能會意味著共軍進攻計劃全部失敗。在這種狀態下,共軍會不惜拿出所有家底和人力,去把這些人數其實很少的被圍的敵人往死里弄,滿山遍野的人,讓敵人絕望和極度恐懼,乍一看很誇張,但讓敵人害怕恐懼也是戰略成功的一個必要環節,非常必要。一張圖解答題主疑惑,題主看看這是共軍包圍國軍還是國軍包圍共軍?提示一下:你們注意右上角的第八軍,這貨在沒有遇到阻擊部隊的情況下。14,15號兩天總共前進了四公里。。。
舉個栗子
林總是怎麼包圍廖耀湘的,廖耀湘的兵團有五個軍,其中包括有鷹揚和虎威之稱的新一軍和新六軍
毛要林總先打錦州,林總下定決心之後嚴格執行
蔣介石要廖耀湘去解錦州之圍,廖耀湘繞道去彰武切斷林總的補給線,問題是tg後來又開了一條補給線。錦州失守後,林總果斷調兵去包圍廖耀湘,東野部隊一天行軍個七八十里地,有時候上百華里,高射炮走一路打一路,kmt的飛機在天上飛,根本不管廖耀湘認為要迅速退到營口,蔣介石要廖耀湘去錦州和林總決戰。在瀋陽蔣介石和衛立煌扯皮了5天,廖耀湘十萬精銳擁在新立屯動彈不得,廖耀湘在回憶里說:我的心情非常沉重,西進兵團如水上浮萍,命運已經岌岌可危......林總要梁興初在黑山死守三天,拖住廖耀湘,面對對方3倍兵力,10倍火力,梁興初的回答也很乾脆:剩一個團,我當團長,剩一個連,我當連長,決不讓敵人越過一步!
廖耀湘這個法國留學生還想著怎麼給蔣介石和衛立煌交待,兵力部署得林總評價到:他廖耀湘是立體滾筒式撤退……
為了圍住廖耀湘,林總把原來去營口的獨二師調過來,裡面有一個重炮連,據說裡面的重炮還是凱申物流出品.....
黑山打不過去後,廖耀湘在去營口的路上又因為獨二師的重炮判斷錯誤,以為是東野主力,他再次改變大軍方向回瀋陽。
林總早有安排,黃永勝率領東野6縱奔赴新民,要切斷廖耀湘回瀋陽的退路,當時鳳凰大視野還介紹黃永勝:參加過毛領導的秋收起義,紅一軍團元老,紅一軍團軍團長林總手下的副師長,秋季攻勢創下1:11,47小時殲滅KMT軍2萬1千人的傷亡記錄, 是林總心腹悍將。視頻還閃過一張照片,是黃永勝與林總,三大金剛在WG的合影。後來黃永勝被開除D籍,1983年死在青島......
黃永勝出發之後林總一天一夜收不到他的電報,不知道黃永截住沒,到哪裡了,一向文靜沉穩的林總發了脾氣。 後來才知道,黃永勝節省了停下架設電台的時間,跑到個別戰士吐了血,直到一個師的部隊到了陣地,確定圍住廖耀湘才給林總發報。至此,林總10個縱隊完成了對廖耀湘的包圍,最後五個軍全部被殲,廖耀湘等一大批KMT將領當了俘虜。
如同打架,三個對三個,共軍以一個拖住對方兩個,以兩個打對方一個。打倒一個回過來以三個打兩個,這樣總是以多打少。
因為渣。這就和打LOL一樣,技術不好的玩家總是被技術好的對手各種「抓」。然後你可能會問,為什麼國軍兵團級的大戰役也打不過共軍呢?因為技術不好,所以開團死得更慘。
抗日戰爭中為什麼日軍經常包圍國軍共軍呢?
因為共軍戰術是效仿日軍的,國軍能不失敗 ,當然後來李奇微等人使用火海攻勢另說
來源西西河,有刪節
鏈接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2396785
二戰日軍戰術所有知道抗戰史及我軍軍史的人都知道,如果我八路軍一個團被日軍一個大隊(1/3個聯隊)纏住就十分危險; 被一個聯隊合擊,損失過半就是個很好的結局了。為什麼會這樣?這與敵我裝備、單兵技戰術及戰術指揮水平有關。
抗戰時期八路軍一個主力團應有輕機十挺,重機一至三挺,輕迫一至五門,平射炮(山步炮)一至二門。但是炮彈奇缺,一般所有口徑炮彈總數不會過百。重機槍配彈不會多於六百,輕機槍配彈不會多於五百;而步槍配彈不會多於三十。土八路的團編製從人數上講比較亂,少至八百,多至五仟都稱一團。一般主力團都在二千五至三仟左右。但其中許多人的火器太差,不能算火力;這些人的作用是分散敵人火力及白刃戰。李雲龍團是個軍分區主力團,應配輕機九至十二挺;重機一;輕迫一至五門。配發常備彈藥大約為主力團之1/3至2/3強。全團總兵力應在一千二至二千左右。日本駐華派遣軍每個聯隊(駐地軍)轄一個聯隊司令部,一個聯直(110人),一個炮排(兩門92山),一個重機連(92重機十二挺),一個運輸排(四輛中卡),以及四個步兵中隊。每個中隊轄三個小隊,每小隊轄三個班,每班步兵九人,輕機槍一挺,擲彈筒一具。通常每中隊另加有一門輕迫擊炮或重機槍。由於日軍控制了戰區交通線,故而沒有彈箹限量。日軍步兵攜彈在50至200之間。低於20則可再行補給。日軍一個聯隊的火力超出我軍三至伍倍。考慮裝備因素,抗戰前半期日軍單兵戰力比紅軍老兵略強,較之一般八路軍平均水平則高很多。一個日軍聯隊戰力大體相當於兩個師(6個團)。日軍攻堅戰法效法西方而超越英、美(至少在1943年底以前如此)。講究側翼攻擊,聯隊攻擊時,一般先以一個中隊抵近佯攻,引誘敵人暴露其火力支撐桌及兵力配置,同時以一中隊實施側翼過回。一旦迂迴中隊(一般加強有多挺重機槍及輕重迫擊炮)到位,聯隊以重炮進行火力準備,然後發起攻擊。攻擊中隊應呈楔形推進, 從四百米外開始, 交替掩護前進。由於三八步槍射程遠,精度高,加之日軍步兵出色的射擊技術,經常能於攻擊行進中大量殺傷試圖向日軍射擊的中國官兵。而且對於已經疲於應付正面進攻的守軍,日軍側翼火力加入會使情況急劇惡化,從而引發守軍全線崩潰。日軍迂迴部隊還常常抽出多個小股部隊再行迂迴至守軍撤退路線上,對潰退之軍進行突襲,更是屢收奇效。由於這些日軍不是從正面攻擊部隊中出發,其突襲時間無從估量,張自忠等多位國軍將領均是倒在這種陰狠的突襲中。對付這個戰術的方法有二:一為積極防衘,一為防守反擊。積極防衘的重奌在於消除敵人側翼威脅,迫便敵人在我防銜正面攻擊,從而予敵以最大殺傷。 防守反擊重點在打破敵人合擊態勢,常見於突圍及扮豬吞虎之戰例。《亮劍》劇首戰鬥中,李雲龍部突圍是典型的防守反擊。片中李雲龍所言「仗打到這份上, 我就只會進攻了」切中要害。具體打法應為分三步,第一步是準確地算出敵人迂迴部隊出發之時間,在敵迂迴部隊行至半途,迅速作後撤狀,引誘敵正面部隊提前轉入強攻;第二步放敵正面攻擊部隊接近我軍,再以迅猛動作將攻擊之敵擊潰;第三步對潰退之敵銜尾猛追,以造成敵人更大的混亂,然後迅速轉身脫離戰場。這裡面又有許多小伎倆可以用來製造混亂,二戰中的日本軍隊不設戰略預備兵源,日軍大本營象個不生產備件的汽車廠,即產即銷。一個個的師團、旅團順應戰略需求而生,在前線應戰役需要頻繁重組,而戰役結束後又沒有一個歸建的制度,從而使日本軍、師團、旅團至聯隊各級編製極其混亂(又曰靈活)。這樣做有許多好處,而戰損較大時弊端更大。日軍組織一場戰役時,經常從各佔領區的駐軍中抽調,而且經常不還建,久而久之日軍乾脆在原編製上加個形容詞(乙、丙、丁、守備役等),從而一勞永逸地「解決」了不歸建產生的一些問題。前文中提到的聯隊編製是老A我找到的最小的聯隊,這個屬乙種守備聯隊,多見於駐防於戰線大後方或險要地區。這種聯隊實際上就是一個加強了火力(重機及山炮)的大隊,之所以挑這麼個編製,就是要給李雲龍團能夠炮擊日軍聯司並突圍而去一個有一點歷史依據的可能性。事實上,日軍在對我晉察冀地區的掃蕩中的確常用此類編製,日軍在晉察冀的大隊編製經常只有600~800人。這個作法相對於我八路軍及新四軍化整為零、深入敵後的策略有很大威脅;而在正面戰場上,日軍聯隊編製基本就如各位所述。
如果硬講李團能在抗戰初期從齊裝滿員的日軍常規聯隊(大約是5000多人至少9倍於我的火力)即成合圍圈中沒傷筋骨地突圍出來,這就突破了文學範疇,達到了YY的境界。日本人在二戰中相當於班的建制確是分隊,這是從日文中來的。老A用班而不用分隊是有用意的,往後看各位自然會明白。文(一)所提及的防守反擊戰術是晉察冀的八路在五一大掃蕩結束半年後總結並推薦的一系列戰術之一,其缺點就是對守軍全體指戰員素質要求甚高,的確不是隨便一支部隊就能打出來的,稍有不慎就有滅頂之災;其優點則很簡單——如果正確實施,這是於強敵合圍中,使自已損失最小且予敵以最大殺傷的戰術,其成功原因簡單說就是利用了日軍弱點,細節以後再講。現在扛鐵牛。二戰中的日本軍是一支軍事一流強悍卻非常畸形的軍隊,它的強大不同於任何其他一流強國。蘇、德、美、英陸軍的強大是全方位的,從單兵素養到戰略戰術,從軍事裝備到後勤補給,每一項上都各有千秋。日本陸軍戰略很爛但戰術很強,裝備很爛但使用很得法;除此之外日本軍隊,尤其1943以前的日本軍隊有一個遠超西方列強的世界第一強項——步兵基本戰術。在同等後勤條件下,不配裝甲兵及其它兵種支援,在任何一種地形條件下,日軍步兵可以打敗任何一支同等數量的軍隊(TG的八路除外)!當然,加上裝甲兵,日本就不行了。為什麼呢?二戰初期,日本步兵基礎技戰術及作戰效能是世界第一。磚頭來了,那為什麼日軍在哈勒欣河谷被蘇軍打得那麼慘?原因很多,但基本是技術兵器,特別是有效便用的裝甲集團,是那個戰役的決定性因素。磚頭又來了,那為什麼日軍在太平洋戰場上被美國打得大敗呢?答案就點專業了,日本人在太平洋上是敗在海空軍上的。事實上,在美軍沒掌握徹底的海空優勢的絕大多數戰役中,美陸戰部隊鮮有勝例,但多數是潰敗及至全滅之局。這一點美國人看得清楚講得明白——決勝於海上。日軍陸戰能力在太平洋戰爭中前期,基本上可講是所向披糜,在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蝗軍勢如破竹地消滅了所有美、英戰略力量,若不是中途島海戰大敗,澳大利亞也危矣。究竟日軍步兵強在哪裡?下一刊講日軍單兵技能。古往今來,任何軍事單元的強弱都可從三個方面評估:一曰機動能力;二曰打擊與抗打擊能力;三曰偵知與隱秘能力。
若兩軍對壘中一方在全部這三個方面都強於另一方,這個戰鬥將是毫無懸念的一邊倒。老A就從這三個方面講日軍步兵單兵技戰術能力。先看看日軍步兵標準制式裝備:鋼盔一,皮鞋一雙(通常後跟有鐵掌,這個東東確保日兵可在任何地方使用手榴彈),軍服一套,寢具一套,水壺一隻,三至十日口糧一份,急救包一個,防毒面具一(通常預設),步槍一,刺刀一,槍彈一至二百,手榴彈四,全套裝備重15至20公斤。二戰中前期參戰的全部日兵均要受過最少11個月的軍訓。這一年軍訓的前五個月是新兵集訓,訓煉課目包括隊列、刺殺、打靶及拉練;這期最少要有一次在嚴冬條件下的五天野營拉煉,訓煉士兵嚴寒耐力及夜間應戰能力。接下來的兩個月是常規單兵綜合素質訓煉,強調排(小隊),連(中隊)一級作戰協調。在這期每天必須有30km以上行軍耐力訓練,由教官掌握其中強行軍比例,但不得低於每日5km強行軍。再下來一個月是連營(大隊)級作戰訓煉。此時的新兵打靶成績已趨穩定,基本要求是應在四百米打出10槍800環的成績;新兵從這個月開始接受野戰射擊訓練,游泳訓練及強化刺殺訓練。除此之外,另有每天40公里行軍。再下來兩個月搞營(大隊)團(聯隊)級作戰協同,高級技戰術動作及火線機動,這個就是我軍後來的摸爬滾打。經此訓練,日本普通士兵除具有出色的單兵技能,而大多能對更大的戰局有很清醒的認識,這就是為什麼日軍常常能在失去指揮官的條件下保持其戰力的原因。現在可以對日軍士兵的戰力做一個相對準確的評估了。機動能力,鬼子士兵持續作戰行軍能力在每日50km左右,加上有限舟車輔助,其戰役機動能力平均可達每日100km以上。強行軍每日可達到80公里以上,並能於當日再戰鬥6小時,這樣的戰鬥可以持續約一個月。這是個什麼概念呢?一般國軍部隊持續行軍能力在每日35至45公里左右,強行軍一天也可達到60公里左右,再快了就會造成大幅減員。簡言之,日軍機動能力相對國軍一直有明顯的優勢,這就決定了國軍在大多數情況被動受攻的態勢。土八路持續作戰行軍能力在80公里之間,強行軍能力可以在持續以上!恐怖吧,但卻沒什可驚訝的,若非如此能跑,土八路主力早給鬼子打光了,跑得過對手是游擊戰略的先決條件。當然這不是體育比賽,拉開架式跑就行,實際戰鬥中八路決不可能跑直線,鬼子也決不會眼睜睜地看著八路輕易逃脫自已佔優的戰局。這其中又加雜許多鬥智斗勇的情節,最終結果是,儘管八路如此能跑,抗戰中仍付出了慘痛的代價,數以百萬八路軍、新四軍指戰員及根椐地地方武裝壯烈殉國;TG軍民則在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中成長壯大起來。OOPs,有點跑題了。再談打擊與抗打擊能力。二戰初,日本步兵射擊技術普遍高於中國軍隊。 日軍上等兵可以在800米外打中在城牆垜口處探頭觀察的士兵,其首發命中率可以達到80%以上;行進於四百米外可迅速擊中只露一小部身體的靜止目標,命中率可以達到80%;二百至一百米外射殺機槍射手或移動目標,命中率可達70%(註:這是在對射且對方有一定壓制火力的情況下);50米以內頓停射擊一切目標,首發命中率均在90%以上。概率學得好的朋友可算算幾槍可以達到95%的命中率,而每名日軍攜帶的150發子彈又可造成多大的傷亡。一般在中國戰場上,日軍壓制火力佔優勢的情況下,平均每一個日軍突擊小隊的士兵在衝鋒過程中都能射殺3至25名中國守軍,跟您的計算差得多嗎?聽來覚得接受不了吧?設想一下您自已就站那樣一個陣地上,你和你的戰友被敵人的火力壓得抬不起頭來,已方的壓制火力逐一被敵人打啞,而敵人在一步步地迫近,戰友們奮起還擊,雖然一個又一個被敵人打倒,但你們仍然堅持戰鬥,此時傳來你們的長官已經嚇得逃跑的消息,你還能打下去嗎?這個故事重演過無數次,卻沒有幾位我國軍高級將領認真地研究過有效的對策,人人都喜歡高談戰略戰役構想,卻沒有幾人知曉可以與日軍抗衡的技戰術。到頭來是真正的「一寸山河一寸血」,而這一切本不必如此。日軍士兵還有很堅忍的抗打擊及吃苦能力。武士道及日本民族穩忍特性是其基礎,關於這方面的東東很多,不再綴述。最後一個方面是偵察與隱秘能力。這裡只講日軍步兵偵察與隱蔽。日軍極為重視偵察與隱形能力,士兵訓練中都含有忍術介紹及基礎訓練。東洋忍者及忍術世界聞名,但中國方面卻出奇地忽視它,深究其理,竟然是這樣一句話「這不過是我們祖上玩剩下的」。盲目的優越感害死人。縱觀日本軍隊各兵種的偵察及隱秘方法,雖千變萬化,卻可歸納為忍術中變形、潛蹤、暗襲三法則的現代版。日本兵在這方面的能力,在戰爭初期略強於國共軍隊,而在戰爭中後期則是遜於八路,卻仍強於國軍。這個體現在抗戰中後期,八路經常能打鬼子埋伏,鬼子雖時有偷襲卻少有成果。而在正面戰場上,國軍仍然屢遭日軍迂迴與襲擊,而且在許多戰役中飽受日軍殘兵冷槍之苦。這方面細節涉及的東東很多,且很枯燥,本文就先到這裡。在這裡老A出個題目:日軍步兵衝鋒時動作要領是怎樣的?給個提示,這動作不止一個,而且與距離有關。這一節討論連營及以上編製的戰術。日軍連級編製是中隊,前面有網友跟貼中提及日軍編製,很詳盡。 這裡就只補充幾點。
日軍中隊編製比較穩定,是最小戰役任執行單元。有兩種編製,甲種中隊有205人,步槍105,輕機9,擲彈筒12。可加強一個重裝小隊,重機2,20mm,反坦槍2及輜重小隊(步槍30);乙種中隊181人,步槍139,輕機9,擲彈筒9,單獨執行戰役任務的中隊還會得到進一步火力加強,這個加強通常是1至2門90重迫,或92式步炮(射程2700m)。日軍大隊(營)而其大隊(營),聯隊(團)及以上編製很亂。標準大隊應有1100人,轄4個中隊,又一個重機槍中隊(8~12重機)及一個炮排(92步炮2),可加強一個重裝中隊,配反坦槍8,37mm,20mm反坦炮4,步炮2。加強大隊有1600多人,但有的大隊可以僅轄3個步兵中隊及一個重機中隊,僅670人。日軍標準聯隊(團)應有3800多人,三個大隊(營),一個通訊連,團屬炮連,及裝甲或反坦連。除上述營火力外,另有4門75mm山炮(射程8000m)及輜重大隊,運輸馬600多匹。日軍師團編製就更多了。標準師團應編有三或四個團(聯隊),師直,通訊營,運輸連(卡車32),衛生連,師屬炮營(遠程火炮4~8門,射程18km)等。這就需要論及日人軍事思想的本源——武士道。 講武士道的文獻太多了,這裡只提及武士道對日人戰法的影響:(1)崇尚進攻。任何一支軍隊都應該崇尚進攻。美、英、蘇、德的任何一位名將都喜歡進攻,這個沒有錯。日本人認識到其國小物貧,如果任由其敵人積攢力量,日本將是最終的失敗者。進攻,出奇制勝,是日本從上到下秉承的宗旨。問題是不應盲目崇尚進攻,日本人在這點上偏執到認為在進攻中陣亡比防守中被打死要光榮得多;在戰術上,缺乏對防衘打法的總結髮展。(2)崇尚光榮地死。這個就是日軍的特色了。日人認為殺死幾名敵人後戰死就算盡忠國家與天皇了,相形之下連滾帶爬地逃生,再繼續戰鬥就不夠cool。 這種愚昧的思維讓日本弄出神風隊,自殺魚雷,自殺反坦克雷等諸多瘋狂戰法。這個看上去是英勇無畏,實則愚不可及,大量優秀官兵的損失使日軍戰力迅速消亡。抗戰初期,三個老紅軍拚刺刀未必幹得過一個鬼子,1941時加上耍賴打槍,可以2個拚一個,到了1945年,老八路一個排可拚下鬼子一個小隊,而且自已損失很小;這裡面八路軍固然是發展壯大了,鬼子戰力衰退也是重要原因。太平洋戰爭後期,許多人會發現頑強好戰的日本兵在持續打擊下竟會失卻戰鬥下去的信念及韌力,以死為榮的軍隊雖然能欺壓弱者,卻不可能在殘酷的逆境中生存。攻擊作戰:這是日軍的根本戰法,分遭遇作戰及主動攻擊兩類。遭遇戰指在行進間對敵作戰的戰術。正常行軍時,多組日軍斥侯在行軍隊列前方350m外進行三角形偵察機動,為確保日軍所偏好的迂迴側擊戰術順利實施,其斥候在聯隊以上編製兵鋒兩翼活動範圍可達三千米。發現敵情後應迅速接敵,炮兵應首先展開,壓制敵方炮火,掩護部隊主力完成攻擊部置。步兵發起攻擊後,炮兵應全力壓制敵人支援炮火及前沿火力支撐點;若攻擊成功,則應以炮火封鎖敵人可能機動或撤退之路,步兵攻擊要旨為穿插滲透,分割包抄。主動攻擊:這是對有堅固工事的守軍的攻擊。多數情況下日軍會在夜間發起攻擊,日人崇信夜暮掩護的效果,而且實戰中證明也確實有效。夜襲是八路對付鬼子,鬼子對付國軍及盟軍的常見打法。在白天強攻時,日軍多採用持續的試探性進攻,與中國軍隊作戰日軍會在四百米左右處停頓,等待作戰指令,補充彈藥,協調火力。在這個距離上,日軍前線步兵會以曵光彈、煙幕彈為日軍直瞄火炮指示目標,待已方完成炮火準備之後發起梯次性攻擊。此類攻擊多以步槍小組機動為主,旨在尋找守軍火力配置及死角,並利用已方炮火,及遠程火力大量殺傷守軍有生力量,為隨後的攻擊做準備。但鬼子也經常虛實結合,一旦發現守軍防線弱點,則立即突破滲透。日軍在開始攻擊後,會以分散為大大小小的多股部隊實施多點滲透進攻,強調利用非正面火力,打擊守軍,力求打亂守軍通訊指揮及火力支撐體系。這種亂戰的打法非常兇狠,常常給守軍造成全線崩潰的錯覺,屢屢造成嚴重後果。實際上,一直到瓜島,美陸戰隊精銳在一位傑出的將領統率下,依託有效的工事,強有力的空中打擊及優勢火力及兵力,在日軍戰術戰役指揮失調的情況,才真正挫敗了鬼子這一戰法中各種伎倆,從此全面掌握了對付這種戰術有效方法。防衘戰法:日本人防衘作戰鮮有成功的,這個與日人看不起戰略防衘有關。日軍較好的防衘戰大都是給予攻擊者以一定的殺傷,最終是被各個擊破。日防線設計基本上是一線多點的格局,即一條主防線,多層多個火力支撐點。火力點設置要旨是交叉火力,互相掩護。主防線前出2000m有外圍據點,後退2000m左右是炮兵陣地, 5000m是預備隊及裝甲兵基地。日軍防衘一大通病就耐不住進攻及殺敵的性子對於共軍來說,日械是抗戰中的主要武器來源,而日本陸軍則是抗戰中唯一軍事教師.射擊訓練,刺殺術,班組戰術運用,一是參考脫胎於日軍步兵操典的訓練教材,二是來自長期對日軍作戰的戰術總結.解放戰爭後期的共軍主力部隊基本都是日械,林總出名的"一點兩面","三三制"等戰術總結,也是充分結合了共軍日械主力裝備的戰術經驗.這點上,國共的聰明人們可都是對日軍的長處看得很清楚.光看步兵操典上的戰術教範的話,每支軍隊都是精銳.我以前翻譯過一篇美軍在巴丹半島殲滅39步兵聯隊的文章,作者是曾參加過此戰的一名美軍中尉,文中對日軍依據精心準備的防禦地形的靈活戰術讚嘆不已,頗讓人覺得這支日軍很好很強大,每個日軍都有美軍戰術狙擊兵的水準.直到最後提了一句:這場戰鬥打了兩個星期,39步兵聯隊參戰的2000多名日軍非死即俘,只有極少數人逃脫,美軍陣亡則是......400人.所以,日本人也就那麼回事兒.--危險的野心多半為熱心於人民權利的漂亮外衣所掩蓋,很少用熱心擁護政府堅定而有效率的嚴峻面孔作掩護。歷史會教導我們,前者比後者更加必然地導致專制道路;在推翻共和國特許權的那些人當中,大多數是以討好人民開始發跡的,他們以蠱惑家開始,以專制者告終。優勢兵力的國軍打過來,共軍就縮。國軍兵力慢慢變成一條線,待長到斷斷續續時,共軍的局部優勢兵力就來包圍斷線的國軍了……這個戰術很簡單,但需要很多先決條件:優秀的組織能力,良好的協調,超級靈敏的情報,反應迅速的機動力,嚴格的紀律,和諧的軍地關係。
國軍將領全懂,就是做不到。其實也不一定
比如在抗日戰爭時,國軍就可以伏擊包圍消滅共產黨領導的新四軍。哦,只不過那個時候我們和國軍是友軍。所以結論是,國軍對於抗日友軍是有能力包圍的,對於敵軍是沒能力包圍的。那可不總是啊
歷史中有什麼精心布下的棋局卻被對方一下子掀翻棋盤的故事? - 知乎前面有提到國軍見死不救和派系鬥爭的,這當然是重要因素。但我要補充一點: 黨組織的作用。
熟悉黨史的人應該知道,我共的基層黨組織建設即便放在世界範圍內看也是數一數二的。我曾經粗略掃過蔣介石的文集,尤其是跟共產黨決戰幾年中他一系列的講話、決策,我發現他的想法大多數都是對的。他知道國民黨存在問題,但是這些問題已經病入膏肓,他也解決不了。例如在退守台灣後,蔣介石說:「我們在進攻中雖然佔領了許多城市,卻要處處設防,尤其是交通要點和後方基地更須置重兵據守,每處至少布置一團以上兵力,我們的兵力就這樣被四處分散,並且都成了不能機動使用的『呆兵』,而共軍則能隨時集中主力,採取主動,在我們正面積極活動,伺機突襲,將我各個擊破。」
在此之前,蔣介石也曾這樣說過:「國軍處處設防,備多力分,形成處處薄弱之虞。共匪乘此弱點,乃『以大吃小』之戰法,集中其全力攻擊我薄弱之一點,於是屢被其各個擊破,此所以逐漸造成今日嚴重之局勢。」
蔣公所說的這些分析我極為贊同。
而這一點在林彪率領的四野解放東北時體現的尤為明顯,四野初入東北,各方面都處於不利地位:沒有基層黨組織支持,士兵缺衣少被,群眾基礎薄弱。而蔣介石此時藉助美國的力量正在加緊從各地抽調軍隊進駐東北,蘇聯紅軍對中共的幫助極為有限,原因是他們不想趟這趟渾水。在這種情況下,四野在東北吃下不少敗仗,原本佔領的瀋陽、長春和哈爾濱接連失守,林彪等人不得不退守到三江平原一帶,(翻開地圖可以看到那裡已經和蘇聯國境線接壤,到了退無可退的地步)。
此時國軍滿心歡喜以為勝券在握,但戲劇性這時才剛剛開始。由於國民黨在412和715反革命政變發生以後,一直沒有建立起有效的基層黨組織,國民黨黨員毫無行動力可言。在這種狀況下,國軍每攻佔一座城市都不得不留下大量軍隊駐守,也就是說各地的黨員幫不上國軍的忙。這樣一來就造成國軍可供調動使用的軍隊數量大大減少,兵力分散,成了不能機動使用的「守軍」。而共軍則能隨時集中主力,採取主動,圍點打援,伺機突襲,將國軍各個擊破。而且共軍到達一地之後能夠迅速有效地建立起黨組織,黨組織承擔起了招募兵員、後勤保障、獲取情報等諸多工作,大大減輕了作戰部隊的負擔。國共兩黨的黨組織作用形成鮮明對比。與同時期的國民黨組織相比,中共的組織要算最好,當時國民黨人對共產黨組織的嚴密性,既無比羨慕又無比恐懼,我想這也是共軍得以發揮優勢,圍點打援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很多人認為國軍全是美械,摩托化機械化,我軍全靠兩條腿,是全靠人多才打贏的。然而我軍機動能力遠遠超過國軍,多數情況都能順利穿插迂迴包餃子,形成局部兵力優勢。請看謎之六縱:
煮熟的鴨子都飛了,到底是誰包圍誰?可見國軍的機動能力和偵查能力。因為共軍全圖做視野
國軍連免費眼都懶得去插
偶爾有個人去作眼,還被草叢三兄弟給秒了推薦閱讀:
※《本草綱目》真的那麼可信嗎?
※為什麼很多原理我國都比國外發現得早,但就是沒發展成有用的體系?
※三國中經歷了魏、蜀、吳整個興衰時期的人物有哪一些?
※如何評價「世界八大奇蹟」?
※推背圖1-60象每一象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