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音樂的標題與曲子本身是什麼關係?古典音樂所表現的內容是客觀的還是主觀的?

比如貝多芬的《田園》。我第一次聽的時候不知道五個樂章的標題是什麼,聽完一遍,就是覺得挺好聽的,但是完全搞不明白這部曲子里哪裡描述田園風光了。在看了標題之後,再聽一遍,才真正的「看」到了田園風光,「感受」到了電閃雷鳴的暴風雨。

在這裡我認為是這部曲子的標題「造就」了這部曲子的主體。

再比如說《藍色多瑙河》。初聽也僅僅是覺得好聽,但是「看」不到這條河。

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了《藍色多瑙河》的樂譜:

音符的排列波浪起伏,樂譜本身就是一副畫,在五線譜上「畫」出了一條波浪起伏的河。再聽這首樂曲的時候,我才能」看「到一條波浪起伏的河。

音樂的精妙之處就在於此吧?

問題來了,以《藍色多瑙河》為例吧。如果我告訴一個從來沒有聽過這首樂曲的人說:」這首樂曲的名字叫《金色的麥浪》,描述的是金秋豐收時節風吹過一望無際的麥田,麥浪起伏的樣子,不信你看這個樂譜,音符的起伏多像成熟了的麥子在隨風飄動。「經過我事先的」解釋「,那這個人在聽這首樂曲的時候,隨著音樂」看「到的很可能就是我事先向他灌輸的內容,而不是曲作者想要表現的內容。

如果音樂語言中,對於一件具體的事物沒有特定的表達方法,完全是曲作者個人感情的表述,那麼曲作者自己的創作意圖是否很容易被曲解?


巴洛克和古典音樂時期的大部分音樂都後人加上去的,一般的作品最多寫個編號。貝多芬鋼琴奏鳴曲里只有悲愴是他自己取的名字,其他一些是後人通過他的書信中的隻言片語推斷出來的,也有完全靠自己理解的。比如暴風雨,有人寫信給貝多芬問他該如何理解這個曲子,貝多芬回答說「你去看莎士比亞的《暴風雨》吧!」,這個曲子也因此而得名。月光奏鳴曲本來是沒有名字的,一個詩人聽了覺得是在描寫月光就因此命名(吐槽一下,我覺得第三樂章怎麼都不像月光→_→)。還有你說的田園交響曲,是少有的全部樂章都貝多芬都寫出標題的曲目。再加上更為著名的英雄交響曲,貝多芬本來寫著是獻給拿破崙的,但是聽說拿破崙稱帝後便憤然劃掉了原題目改成了獻給英雄的交響曲。

關於音樂的理解,我覺得音樂是個很感性的東西,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即使是作者自己命名的東西也可以幻想成完全不同的東西,因此也沒有對錯之分。有的音樂是為了表達感情的那就偏主觀,比如貝多芬有一個叫「丟失一分錢的憤怒」的鋼琴曲,但是你會因為丟了一分錢就生氣嗎?這種音樂就是為了體會情感的,而不是真的計較丟了一分錢是什麼故事情節。另一方面,有些曲子就是作為客觀敘事的體裁,比如彼得與狼,每個樂器都代表一種動物,這要客觀的理解。


這個問題其實是要分時期來看的。在浪漫主義時期之前,音樂家們大多數是寫出一部曲子,也許靈感來自於某個具體的事物,但是不會專門用這首曲子去描繪這個事物,所以他們的曲子名字一般都透著學術范:巴赫:c小調托卡塔與賦格 BWV911 在這個標題中,c小調指出了調性,而「托卡塔」與「賦格」也只是一般的曲式名(如果用今天的話來說就像「鋼琴曲」)後面加上曲子編號「911」可以看出,在聽到這首曲子之前,你不會有任何的對於這首曲子的主觀想像。

到了浪漫主義時期,標題音樂興起,詩人,音樂家,作家他們的作品更多的發生了碰撞,互相借鑒靈感,這時標題音樂就多了起來。從貝多芬來看,第六交響曲名叫《田園》樂譜上寫著「詩情多於畫意」同時每一樂章都有一些文字性的敘述。這時,表演者與觀眾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標題的影響,不過在許多時候的確是聽眾主觀產生了想像,並以這個想像給予了這個曲子新的世俗化的名字,因為只有具體的名字如「命運」「悲愴」才容易記住,否則貝多芬第八奏鳴曲誰知道是什麼啊。

之後,幻想交響曲,旅行歲月等作曲家自己加上的標題,則是作曲家開始用音樂去描繪一個事物,同時這種行為也推動了音樂的發展,如李斯特旅行歲月當中對流水噴泉的描繪到後來德彪西的前奏曲當中大珠小珠落玉盤的感覺正是這一體現

題主從樂譜上的音符曲線來看標題的體現其實並不正確,雖然勛伯格在《作曲基本原理》中指出了好的旋律在樂譜上的曲線的規律,但是不管什麼樂曲,只要旋律創作是偏向抒情一些,音符線條自然就會呈現出流水狀,這是因為樂句中每個相鄰音符之間音程較小的緣故,而不是因為作曲家想描寫流水。


我以一首Chopin的鋼琴曲舉個例子:

Frédéric Chopin: Scherzo No.1 In B Minor, Op.20,這是肖邦同學一首很棒的詼諧曲。翻譯一下:

弗雷德里克?肖邦:B短調第一詼諧曲,作品20號。

繼續分析:

Scherzo(發音["skε?ts?u],因為這是義大利文,英文發音是["ske?ts??] )的意思是「詼諧曲」或者「諧謔(xie xue四聲)曲」,是一種三拍子的曲式,節奏明快,常出現突發的強弱對比,帶有舞曲性與戲劇性的特徵~~相同性質的描述還有Sonata(奏鳴曲)Walze(圓舞曲)Cantata(康塔塔)Mazurek(瑪祖卡)等。

No.1代表著順序,因為肖邦一共寫了4首詼諧曲,這是其中之一,也是第一首

In B minor代表了這首曲子的調性,B調,短調(或者說是小調...)。

Op.20一般是後人編的,根據作曲家作曲的時間順序編排的。另外三首分別是Op.31,Op.39,Op.54。

所以這是一般來說一個作曲家給曲子寫標題的格式,這些基本元素體現了整首曲子的基本屬性~而這也是很標準的命名方式吧。準確的表達了樂曲信息。

再來說說題主距離的藍色多瑙河:

藍色多瑙河可能就是曲名(有可能有作曲信息,但沒查到)

藍色多瑙河圓舞曲,作品314,(An der sch?nen blauen Donau,Walzer,op.314)有小約翰?施特勞斯作曲。先說一下,本曲的中文全稱是這個:美麗的藍色的多瑙河旁圓舞曲,曲名取自於詩人卡爾?貝克一首詩的重複句:「你多愁善感,你年輕,美麗,溫順好心腸,猶如礦中的金子閃閃發光,真情就在那兒蘇醒,在多瑙河旁,美麗的藍色的多瑙河旁。香甜的鮮花吐芳,撫慰我心中的陰影和創傷,不毛的灌木叢中花兒依然開放,夜鶯歌喉囀,在多瑙河旁,美麗的藍色的多瑙河旁。」(摘自-百度百科)

那為何命名為藍色多瑙河嘞?是當初奧地利跟普魯士有軍事行動,奧地利輸給了普魯士,整個國家都不好了,人民情緒也很低落。當時維也納男聲合唱協會指揮的赫貝克,為了鼓舞大家,便委託小約翰?施特勞斯能作曲一首,象徵維也納的生命力的曲子。而我們都知道,多瑙河是歐洲第二長河,發源於德國,流經奧地利,法國等等,也是奧地利的母親河,因次便有此曲的誕生。另,這曲子最開始是一首合唱曲,最後重新編排形成我們所熟悉的「藍色多瑙河」。

當然也有Beethoven : Piano Sonata No.8 in C minor Op.13, "Pathétique" 。翻譯過來是:

貝多芬第八號鋼琴奏鳴曲,「悲愴」。其中「悲愴」是別稱。你跟別人提「悲愴」大家都知道,因為我們通常把這首曲子就叫做「悲愴奏鳴曲」,你若是說第八號鋼琴奏鳴曲,可能就不太有人知道了~~

所以大體上古典音樂的命名方式是1:只有樂曲信息;2,只有名稱(或別稱);3,既有樂曲信息

又有別稱。

這三種之間沒有什麼好壞優劣之分吧,可能就是記起來不方便。

其次回答第二個問題,內容是客觀的還是主觀的。因為我是個畫畫的,彈過幾年琴但是沒學過古典作曲,偶爾跟室友寫個小調什麼的,個人覺得還是主觀性多,畢竟是表達情感的方式,這點音樂、繪畫給我的感覺是一樣的。那也有客觀的地方。比如編排呀,和聲呀,樂器呀,繪畫里就是技巧呀,什麼工具呀等等等等理性因素在裡面。但是總體上音樂的內容,它所表達的還是作曲者內心的想法吧,貝多芬是,肖邦是。也有為.....作曲的,就是為某一場活動而寫或者是應酬之作,比如柴可夫斯基(Tachovsky)的「1812」序曲,就是應酬之作,沒什麼藝術價值了~~

Hope it make some help to you~~:-)


你這個藍色多瑙河的樂譜還真是簡單呢啊。。。


音樂作品的標題和音符是都是作品的一部分,是不可分割的。

音樂的內容是什麼,這個問題音樂哲學界有很多爭論。像題主一樣對音樂本身的認識還不夠深入的話,不用思考這種問題。

把標題和音符割裂開來,拿「標題去掉你能聽出這音樂講什麼嗎」說事的,都是耍流氓。


標題音樂有助於表演者及欣賞者演奏和理解音樂。但是也會有一些很大的局限性。

比如李斯特超技練習曲四號馬澤帕,如果只聽曲子而不看標題,有一些審美過於局限的人完全可以給它換另一個類似瘸腿的瘋狗之類的名字(只是開個玩笑,表噴我)

Mazeppa (Presto) - Claudio Arrau http://www.xiami.com/song/1771245107?ref=icopy

標題音樂對於演奏者和欣賞者是很大的局限性的,依舊舉例馬澤帕,在彈奏的時候要表現出氣勢磅礴的感覺,要汪洋恣肆,平靜而激烈,反覆而激烈(的砸鋼琴)

音樂也如同詩一樣要在彈奏的時候表達作者想要的東西,要慢慢在你眼前展現一幅畫卷。

Frédéric Chopin: Prelude No. 15 In D Flat - Claudio Arrau http://www.xiami.com/song/1772215893?ref=icopy

肖邦的雨滴前奏曲

當我讓他留意窗外的雨滴聲時,他否認曾聽到雨聲,還很不高興我將此稱之為模仿和聲

肖邦並未給這首降d大調前奏曲取名為雨滴

Fryderyk Chopin: 24 Préludes, Op. 28 - No. 4 in E minor - Vlado Perlemuter http://www.xiami.com/song/1772459441?ref=icopy

那麼接下來聽一下這首,是不是同樣也有雨滴一點一點淅淅瀝瀝滴落的感覺?

音樂的標題性會對演奏者的演奏方式有一個比較明確的指向,或者說,演奏時賦予一個情感(比表情符號和全曲速度更細緻)

當然也有非標題音樂

Johannes Brahms: Piano Concerto No. 2 in B flat major, Op. 83 - 1. Allegro non troppo - Claudio Arrau;Royal Concertgebouw Orchestra;Bernard Haitink http://www.xiami.com/song/3128970?ref=icopy

勃拉姆斯是非標題音樂的推崇者

那麼聽到這段你會想到什麼,幻想?激昂?熱情?勇敢?疑慮?渴望?

我想每個都有不同的答案。

而非標題的魅力在於不用聯繫到一個具體的內容去理解,只需要要品嘗音樂帶給自己的感想。

La plus que lente, waltz for piano (or orchestra), L. 121 - Claudio Arrau http://www.xiami.com/song/1771299068?ref=icopy

標題狂魔德彪西。

如果不考慮標題你會想到什麼,會不會是一隻貓,在夜色孤單的遊盪,尋尋覓覓。會不會想到在午後看天空的雲飄離飄散。

如果你知道這叫《更加舒緩的圓舞曲》的時候你又會想到什麼?

標題與否可能會影響你對樂曲的理解,但是我覺得欣賞音樂還是要帶有自己的主觀意識。心中想的也許更美更詩意。

I. Adagio sostenuto - Vladimir Horowitz http://www.xiami.com/song/1773123089?ref=icopy

一顆蒼老的的樹在湖畔,吟唱自己


"語言的盡頭是音樂的開始。",音樂給人以最大的想像自由,音樂本身也是由作曲家和表演者共同展示其魅力的。何必在意名字呢?

巴赫法國組曲,英國組曲名字都是各種舞曲名字,如阿勒芒德,薩拉班德,吉格等,是不同國家的舞曲名,同名對應多曲。就像詞牌名一樣,同一詞牌名有許多作品。但是詞和詞牌名關係不大吧?只是規定了格式。法國組曲也一樣。很多其他音樂也一樣,不一一舉例了。


其實這個問題不是說誰審美能力不夠所以無法欣賞的問題,而是音樂它本身就具有一種內容的不確定性,它使用的材料不是像語言一般的那種確定的內容

音樂表達的內容只是一個情感類型,大致的方向,標題可以說是有提示的作用

所以,西方音樂史古典浪漫時期的作曲家創造了新的體裁「交響詩」「藝術歌曲」「標題音樂」之類的東西,他們想要追求的就是用音樂表現文學性的內容。

一個學作曲的同學交了一個作業叫「黃昏」,為啥呢,是因為快到截止時間了,正好是個下午,就叫黃昏了


從前有一個樂派叫萊比錫,他們不太喜歡把音樂和其他藝術聯繫在一起。深覺音樂就是音樂。因此譜的名字和聽起來的印象沒直接啥關係...

從前還有一個樂派叫魏瑪樂派,他們致力於把音樂與文學等聯繫在一起,以李斯特為首的文藝青年給曲子找了各種各樣的名字,以符合樂曲的內容。

無論怎麼說,兩邊都有各自的觀點,而且都為樂史做出巨大貢獻。

但是萊比錫普遍顏值低......〒_〒


我也很想問這個問題。因為聽標題音樂聽多了,聽無標題的常常音不知道什麼意思而煩惱

我第一次聽完整交響樂會是看維也納新年晚會。當時藍色多瑙放的時候就是出現多瑙河的樣子。配樂加上船上遊覽的畫面特別的協調!簡直就是圖像的音樂畫。我覺得這曲正是描繪的在河中划船遊覽的感情(當然這是我主觀看法,說金色的麥浪也許也可以但是我覺得沒有那種味道。當然這種想法肯定對的)


對我來說會好記一些。。 特別是小時候學習樂器的時候 如果一堆外文加編號的話...


推薦閱讀:

什麼是關係美學?
能否根據音樂或歌曲調製香水?
世界上有哪些非常唯美漂亮的橋樑?
怎樣學習蠟筆畫?
如何吐槽電影《九層妖塔》?

TAG:藝術 | 音樂 | 古典音樂 | 藝術欣賞 | 作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