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格不菲的機械錶卻有時間誤差這一現實?

據個人所知 (可能有不準確的地方),機械錶的誤差在一天幾秒左右,而且入門級別的機械錶也要大幾千,上則不封頂了。而石英錶,只要幾十塊錢,卻可以保證幾年的誤差在幾秒內。那麼問題來了……

1.如何看待這種矛盾,價格昂貴但是不夠精確,雖然幾秒種的誤差在日常生活中基本夠不成影響,但對於一些有心理需求的人例如只要計時器和北京時間誤差在幾秒外就難以接受的人更是心裡不平衡。

2.機械錶的價值意義是什麼?幾萬幾十萬的機械錶,難道只在那種滴滴答答的聲音中才能感受到時間的存在(流逝)?


鐘錶在發明之初以及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是作為「機械計時儀器」,它的主要目的不是為了普通百姓日常看時間,而是為了科學研究。比如天文曆法,航海定位,物理實驗。既然是科學研究了,一代又一代的製表人的主要目的就是如何讓鐘錶走得更准,這樣能使實驗結果更準確。從鐘錶發明起到石英危機結束這段時間裡面,鐘錶製造商主要都是在精準計時方面展開競爭。這樣才有了天文台認證,天文台競賽,陀飛輪,紅寶石軸承........鐘錶的精準計時是取決於頻率,頻率越高,鐘錶走時越准。機械手錶的頻率普遍在21600到18000,由於遊絲擺輪的限制,頻率再高也只能控制在5位數。而手錶seiko推出的石英錶頻率是6位數,甚至7位數,顯而易見,機械手錶是絕對不可能比石英手錶精準。石英錶推出後,憑著壓倒性的精準計時優勢直接給了瑞士機械手錶重擊。瑞士機械手錶製造一下子陷入低谷。後來瑞士人痛定思痛,才學會轉化。把機械手錶從科學儀器轉化到日用手錶,再轉化到現代的「奢侈品手錶」。現代的手錶賣的不是計時功能,而是賣的瑞士製表文化.品牌歷史.售後服務。舉個例子,一塊iwc萬國的表售價5w,上次參加品牌活動,萬國從瑞士請來了國寶級製表大師到重慶親自指導拆解學習機芯,為了克服語音障礙,還帶了菲律賓的一名維修技師和台灣的主持人。活動場地在五星級酒店,包了風景最好的頂樓,一層。會場就20個受邀的人,卻配備了10個銷售,4個攝影師,3個服務員。算一算,一下午整個活動,萬國表往每個人身上花費了1w多。 如果你花1000塊,買一枚casio的石英錶,casio會請你去參加活動嗎?


機械錶怎麼可能沒誤差=。=


女人買了鑽石項鏈不是用來切玻璃的。

同理,男人買了機械錶也不是用來看時間的。

看時間是機械錶最不重要的功能。


那種表已經算首飾了,準不準的不重要。


有幾十或者幾百的機械錶,手機京東就有。

另外機械錶最好天天佩戴,這樣就基本不用管它了,如果休息不戴的話,偶爾調調錶,不費事,又精準了。

在計時功能滿足需求後,機械錶相較於石英錶的優勢得以體現,漂亮,精緻,和衣服更搭配,還有搗鼓的樂趣。

至於省事問題,就像汽車吧,有的人喜歡買頂配或高配,不改裝,有的人喜歡改裝車輛,這就是愛好和樂趣吧。


Christophe Claret柯籟天音Maestoso樞軸制動式擒縱腕錶,精準無比。

另外Laurent Ferrier羅倫斐,每天正負1秒誤差。


推薦閱讀:

為什麼我3000多買的天梭手錶兩天就誤差一秒了而我朋友700多買的卡西歐5天過去了還一秒不差?
飛克這個手錶牌子怎麼樣?

TAG:手錶 | 價值 | 石英錶 | 機械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