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經濟究竟還能不能復甦?

在實體經濟不斷下滑的大背景下,實體經濟還有沒有復甦的可能?

如果可以,難度有多大?


難度很大

在08年金融危機的洗禮後,各國經濟都在比爛,這其中有債務危機、戰亂、氣候異常、貿易保護、政府財政失策等等各種因素的相互發酵,讓世界經濟進入了漫長的復甦冰凍期

舉個離我們最近的例子,日本的債務總額在2016年超過1000萬億日元,佔國內生產總值的240%,伴隨著人口老齡化、產業老齡化,國民購買力一年不如一年,勞動生產率也的低的可怕(公共服務部門甚至為負增長),幸好日本的存儲率和外匯儲備都很高,足以讓日本苟一段時間,但從長久來看,不容樂觀

中國作為依靠出口的新興經濟體,在這全球經濟長期低迷的波浪潮下外部盈餘急劇減少,再加上發達國家(例如現在的特朗普主導的美國政府)開始鼓勵製造業回遷,對中國現在尷尬的處境更是雪上加霜

對此,政府不得不通過到處「撒幣」來提振經濟,但是隨著寬鬆的經濟政策配合上資本的快進快出,大量的熱錢湧入中國,還好有政府使用了強有力的政策手段,不至於導致人民幣快速貶值,國內物價暴漲,但是印的鈔票需要有個出口,那就是房地產

「撒幣」(08年的4萬億)帶來的效果每次都是立竿見影,以至於08年的GDP還能維持在9.7%,大部分國民的生活沒有受到較大影響,但是這種「燒錢」是不可續的,被信貸和投資拉起的經濟並沒有復甦

產能過剩,貧富差距加大,需求不足,信貸擴張等一系列的副作用使得中國經濟的三駕馬車—投資、消費和出口集體啞火,GDP降速明顯,繁榮時掩蓋的問題也慢慢的凸顯了出來

如今最突出的問題無非就是房地產的瘋狂使得實體經濟加劇了空心化的過程,經濟的基礎主要靠實體,但是人們如果都因為勞動力成本提升、原材料價格上漲、融資難、稅負重等原因離開實體轉而炒作房地產,那麼這對我國的實體經濟和民生幸福將是一個摧毀

不要小看我們的政府,這些問題早有人想到

《兩次全球大危機的比較研究》其核心就是改革,現在來看,書裡面的每個結論和建議都基本被高層採納,所以改革這把利劍也必將會劈向文中所指—政府和市場的關係

雖然歷經30年的改革,我國市場經濟的框架已經初步形成,但是計劃經濟的影子依然存在,可能大家早已忘記2006年中國首富是誰了,答案是施正榮。其在紐交所上市的尚德電力主營的光伏產業正是因為各地政府「頭腦發熱」,全國一哄而上,攪亂了市場,使得本應成為朝陽行業的光伏產業過早的衰落,尚德電力也在2013年申請破產重組,留下全國各地的爛尾項目

曾獲中國經濟學界最高獎「孫冶方經濟科學獎」的著名經濟學家許小年指出:「我並不知道中國未來新的經濟增長點會是什麼,但我知道,如果我們真正的打開市場,取消市場管制,新的增長點,會自然而然的湧現出來,只要給市場機會,給民眾機會,新的實體經濟增長點一定會出現。」

許教授很樂觀,但是我並不樂觀,取消市場管制說的輕巧,但是會動了大多數國企的蛋糕,這也是為什麼市場改革喊了這麼久沒有實際成效的根本原因

接下來就看郭嘉願不願意以短痛的代價規避長痛,某些人的日子可能要越來越不好過了

前幾天的回答,推薦看看

假如樓市崩了,下一個頂樑柱式的產業應該是什麼?

為什麼知乎上關於東北經濟的討論往往是針對官僚的吐槽? - 陳力碩的回答 -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5009803/answer/288215864


想要短期內復甦的話,減稅和減輕政府管控就可以。

不過減稅已經是川大大的陰謀,所以答案是不能。


謝邀

關於能不能復甦這個問題,在於你對於復甦的期待是什麼?如果你問我實體經濟能不能再次實現高速增長,我可以肯定說近幾年不能。如果你問我實體經濟會不會繼續探底,我可以告訴你不會。

中國三十多年來所建立的生產體系,都是以國際市場為主,也就是所謂的對外。經歷國際市場的大範圍萎縮導致我國生產產能過剩,而這部分產能僅靠國內市場無法消化,這才是實體經濟不景氣的源頭。

國內市場小,是歷史緣由。在我國政府採納蘇聯重工業、輕農業的發展政策開始就已經奠定了這個基礎,國家大力投入工業建設完成的是工業資本積累,而老百姓有關的農業卻犧牲重大,不僅要供應工業生產,還要提供勞動力,這就使得百姓收入占國家比例連年下降。國家經歷長期發展,政策體系都是圍繞重工業、輕農業制定的,這才有當前我國這樣完整的工業體系,才能有這樣強大的經濟基礎。這是一個國家強大必須要做的。

在經歷了金融危機,國家應該意識到國內消費才是支撐國家長久發展的動力,是維持經濟穩定的重要基礎。因此,政策開始調整。中國人口眾多,只要能夠提高人民收入,解決貧困問題,就能夠釋放出巨大消費潛力。任何中國人都在為自己和家人生活的更好而不懈奮鬥,這是支撐中國經濟發展最重要的動力,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實體經濟支撐了我們生活方方面面的消費,只要你花的起錢,中國實體經濟就有發展和上升的空間。但這是一個過程,我們要有信心,中國巨大的市場是任何國家都羨慕不來的財富,這些消費力足夠支撐任何企業做的更大更強。


有人邀請,謝謝

提問題的這位朋友這麼問,就是讓任澤平來了給你分析,我感覺給你講一個周,也講不完,那就從政策方面簡單分析下,看下接下來實體經濟會怎樣。

最近重要的幾次會議,十九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農村中央工作會議你,今天咱就划下重點。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特色思想明確下,跟咱沒有雞毛關係:沒有明確減稅信號,在美國減稅,美元加息,美元持續貶值,這種違背常理的美國振興實體大環境下。中國居然沒有減稅,沒有減稅,反而大力的處進國企的供給側改革。真是映了那句話,做大做強國有企業。我個人觀點是,2018年環保部門的繼續穿透試執法,會讓小偉企業日子更不好過。這一點開看2018年部分的小偉企業真的會過得很慘,還有很多要更新,論據還沒上傳,先吃飯去了來了在這


在世界範圍內,實體經濟都開始復甦了。不過這速度,既不能滿足資本的胃口,也不能跟上勞動者迫切的需求。

實體經濟復甦背後最大的政策推手,就是奧巴馬上台後重振製造業的策略。以往的美國,依賴強力的金融吸血和高度的互聯網壟斷,便能從全世界攫取足夠的利潤。在這種背景下,世界範圍內,利潤分配被安排得偏向金融資本和互聯網壟斷,形成所謂的微笑曲線。與此同時,美國原本有優勢的初級工業品製造也逐漸走下坡路——要知道美國是資源豐富的國家,連他都難以靠工業賺錢,其他國家(中國除外)更是難以從工業中獲得利潤了。

美國製造業的振興,必然要首先提高產業鏈條上製造業的ROE,提高初級工業品的利潤率。因為美國的稟賦就是資源豐富,人口稍欠,適合初級工業品製造。

隨著美國製造業的振興,以及中歐日俄對定價權的爭奪,全世界的製造業已經在復甦了,利潤已經開始流入製造業。


不能,中國實體不是亡於阿里,而是亡於全民合謀,而房價回歸正常,又會形成踩踏,無解,就像你和答主都是成年人,都在走向死亡,只能越來越差


冬天正在來臨,但是明斯基時刻還沒到,目前正在通貨膨脹肥尾階段,後面還有貨幣政策失效,私人部門去槓桿的過程。十年內不看好。


一涉及到以後,就感覺很難去說的。不過,我覺得可以這麼看,有時候一些事情不是要怎樣。而是,必須要怎樣。如果放在經濟學裡就是規範經濟學吧!我們先不看現在如何,來一個假設,若干年後,我們的國家實現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那個時候,我們已經達到或者至少達到中等國家的人均收入水平。然後,我們可以反推一下。一個十億以上人口規模的大國,我們要怎樣才可以保持這種生活質量,而且,還必須要讓大部分人有工作。因為如果大部分人沒工作的,難道要靠政府福利維持這種中等發達生活水平嗎?這明顯不可能。所以,必須要有足夠的產業來容納這麼多人。就目前來看,第一產業農業的從業人數會繼續不斷的減少,隨著科技的普及。第三產業的從業人數倒是在不斷的增加。可是,如果全國都靠服務業的話,這也太不靠譜了。就跟農業的看天吃飯差不多。再說,也沒有人來製造產品,我們消費什麼?靠進口,拜託,我們的國家的糧食都不會依靠進口好不?更何況,我們還要有最先進的武器,總不能學灣灣大家一起做夢吧!所以,實業興國啊!我覺的既然看不懂現在,我們不妨可以試想一下未來。


實體經濟會復甦的。中國有搞實體經濟最好的條件。而且國家現在也非常重視實體經濟。美國總統特朗普不是在推行美國再工業化政策嗎?就是想重新打造美國的實體經濟,但是一時半會兒還是難以做成的。


小同志,要相信黨和政府


不放開壟斷


內憂外患已經積累到一定程度,不要說復甦,能維持現狀就是萬幸了


先說一個結論,目前世界經濟壓根就沒復甦,08年的金融危機沒有完全解決,等著下次更猛烈的金融危機吧。(東方時事解讀)

實體經濟說白了就是財富的創造,就是生產力的轉化,財富的創造歸根結底靠的是人,只有人才是最終的財富創造者。財富還需要消費者,只有把財富消費轉化成其他有價值的,經濟才會一直上升向前地運轉下去。

目前所需要解決的是如何避免脫實向虛。這裡提出資本這個概念,資本是逐利的,都知道虛擬經濟容易使資本增殖,所以必須要引導資本流向實體,特別是在全球大放水的情形下。這時需要發揮政府的監管引導作用,西方的歷史基本上已經證明了西方經濟學是有問題的,特別是現在,目前的情形是在教科書上找不到的。為什麼國家很注重就業和消費,同時為了化解產能和進行產業升級,進行了扶貧、環保督察、供給側改革等,做的這些事都是為了讓經濟能夠循環起來。

這裡面有一點很殘酷,金融危機產生的傷疤是需要人民去用自己的勞動撫平的,金融危機沒有把財富消滅,只是進入了少數人口袋,而且還只進不出。所以人民需要付出很多,可以想下房貸,但是人民才是財富的創造者,是最基本的生產者,如果都計較得失的話,經濟不會有復甦的一天,不然就只有當老闆才行。


就目前的體系看不能……


實體經濟是一定會復甦的

但是問題是

在哪裡復甦?什麼時候復甦?怎麼復甦?為什麼會復甦?

能解釋完這麼多估計是一篇報告的長度。


樓主你可以換個問題,臨死的人能不能起死回生?


問題根本沒有加上時間限定,所以問實體經濟能不能復甦?答案是能。

現在我們處於全球經濟危機的大環境中。沒有走完流程,沒有倒逼出可操作性創新前,復甦不了。完成了步驟,自然會復甦。

經濟的興衰如同四季的變化,就看你能不能活到那個時候。


已經在復甦了,與其說是復甦,不如說是轉型。

仔細看看北上廣深等幾個標杆城市即可,復甦是不會從其他地方首先開始的。

這種事情都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但實體經濟面太大了!不能簡單地說能不能復甦,那樣太不嚴謹 了吧!

只能說面向高端的實體產業會復甦(比方說高端製造業),低能耗高產出,附加值高的產品,會隨著國家經濟需求的發展而發展,這是必然的。無可爭議的,反之高能耗低產出,附加值低的產品,自然會被逐步被淘汰,這符合國家的政策需要!

所以說復甦、增長、發展等,一要看國家政策。二要看社會發展。三要看是否能營造出所需的大環境等。這個問題太大太大!


推薦閱讀:

為什麼我感覺小國的人均GDP普遍較高?
如何看待川普在太陽能邊境牆需要150年時間才能回本?
為什麼說上海很像一個日本的城市?
有哪些有趣冷門的區域經濟指標?
國內西部,東北經濟未振興,卻大舉向東南亞,中東投資,是不是令人失望的?

TAG:經濟 | 經濟學 | 中國經濟 | 經濟危機 | 實體經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