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上真的有七步詩這件事嗎?


說起曹植留下的這首《七步詩》詩,名聲之大可謂是無人不知,周總理在皖南事變中也化用過,說的是「千古奇冤,江南一葉。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相煎何太急就是來源於《七步詩》。

但這首詩可能,哦不,基本確定不是曹植寫的。

先看看這首詩的出處。首先豆子詩這首不在曹植的個人作品集里。身為一個文藝青年,自費出書可以說是必經之路,曹植也不例外。他一輩子出了兩個本子,一個是曹植親自編的,在《前錄自傳》里,他說自己少年有才,寫了好多詩,現在刪減一些,定稿出書;一個是魏明帝下令給曹植編的,說有百餘篇。這倆裡面都沒有見到關於「豆子詩」的描述。

那豆子詩到底來自哪兒呢?

市面現存的《七步詩》有好幾個版本,都出自於《世說新語》。這是一本採集漢晉以來生活奇譚的內容,相當於古代版《故事會》。上面的文章,放現在也就相當於網上流傳的「主席親過我爺爺」之類的地攤文。從真實性來看,《世說新語》的歷史價值遠不如正史,魯迅先生更是將《世說新語》和《幽明錄》這種小說視作同流。

再來進一步瞧瞧,《世說新語》里描繪「豆子詩」,說的是曹丕難東阿,遂有《七步詩》。但實際上,曹植是在曹丕死後才受封為東阿王的,總不至於死人掀開棺材板給活人出題吧。

說完詩的來歷,再說說曹植與曹丕的關係。七步詩的創作場景,是曹丕繼位後兄弟二人見面之時。但根據《三國志》等史料考據,這時候他倆就見了幾次,其中一次是曹植喝了假酒說了些胡話,做了些胡事,醒酒之後覺得不太對,於是去曹丕那兒告罪道歉。曹丕對曹植的處罰是「削爵士,免為庶人」。依法治國嘛,曹丕既然都上位了,就完全用不著使些小伎倆,公開治罪就夠曹植受得了。而曹植有才是公認的,搞個七步詩不是自取其辱嘛,這可是個笨辦法。

更何況曹植曹丕的關係也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差。曹丕上位後,曹植乖巧得不行,還把曹操賞給自己的許多寶物獻給了曹丕。曹丕也挺懂行,東征孫權回來路過曹植封地,也賞錢賞馬給曹植,哥倆「欣笑和樂」,氣氛看上去還挺融洽。

那現在問題來了,這豆子詩總不至於是自己蹦出來的嘛,為啥越傳越有名呢?它和歷史上的兩次反曹風波有關。

許多從《三國演義》了解三國歷史的人可能在接觸史料後發現,我去!曹操其實不是陰險狡詐的啊,這就和反曹風波有關了,豆子詩也是一樣。

第一次反曹高峰是在劉宋時期,也就是南朝。有個叫習鑿齒的人,寫了本《漢晉春秋》,首次提出了曹操是「篡逆」的說法,他把蜀國列為正統,把魏國列為反賊。而劉宋王朝自稱是漢王的後裔,曹操奪了漢朝的權,那就相當於打了他祖宗,自然是各種不開心。《世說新語》的作者是劉義慶,算起來是劉宋開朝皇帝劉裕的侄子,他寫書,對曹操父子肯定是不會有什麼好話的。除了《七步詩》描寫曹植曹丕的矛盾,他還寫了曹操曹丕爭奪甄姬的事兒,但這些實際上都是不太準確的。

而到了宋朝,曹操的反賊形象更加清晰。官府牽頭大肆貶低曹氏,後來的《三國演義》里,羅貫中把《七步詩》也就給寫了進去,放在了第七十九回。由於《三國演義》的影響,曹操的形象及《七步詩》就越來越深入人心,於是假的便成了真的。

回頭來看,《七步詩》的創作流傳其實也是政治需求,真真假假,人們想要的或許也只是個態度,心裡覺得帝王爭權,恰好有這麼個感人的詩,附和著說幾句也就心滿意足了。但事實就是事實,假的還就是假的咯。

原文在微博上發的,那個也是我寫的,不是抄襲哦。


感謝邀請。正好在整理如何評價曹丕那個題,先把這個題答了吧~

陳王豆詩唯一的出處又是來自《世說新語》,不知道子桓是不是做了什麼得罪了劉義慶,反正在世說里永遠是以一種醜惡的形象出現的,類似的還有毒棗事件,此處不細表。雖然南朝《齊竟陵文宣王行狀》里有「陳思見稱於七步」這樣的描述,但史傳並沒有相關記載,明馮惟納《古詩紀》也言:「本集不載,疑出附會」。

相關閱讀:劉義慶打臉小冊子 - 知乎專欄


我覺得曹家人比劉家人更厲害


推薦閱讀:

怎樣通俗易懂地講述埃及神話?
戰爭究竟是推動歷史發展還是使歷史發展倒退?
中國錯失了幾次能夠強大起來的機會?
如何看待「國際考古權威在世界考古論壇上明確提出 以良渚來標誌中華5000年文明!」?
1952年院系調整中拆分了當時亞洲排名第一的國立中央大學是利還是弊?

TAG:歷史 | 三國 | 詩歌 | 曹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