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賦重要嗎?如何看待「歸根究底是需要天賦多於勤奮」的說法?
我們聽過了太多通過勤奮和努力最終達成夢想的雞湯故事,不如讓我再提供一個不同視角:比起勤奮,天賦才是完成一項事業中更重要的東西。
小時候很喜歡唱一首歌,「蝸牛與黃鸝鳥」。蝸牛想爬到葡萄架上吃葡萄,被黃鸝笑話:葡萄成熟還早著呢。蝸牛反駁:等我爬上來正好熟。
很勵志對不對,但結局也許也很殘酷:蝸牛花了一個月的時間終於爬到了頂端,看到了又大又甜的葡萄,正要下口,黃鸝出去旅行一個月回來了,嗖一下兩秒鐘的工夫,把蝸牛到嘴的葡萄叼走了。
飛行是鳥類的天賦,破蛋而出後就會,在這樣壓倒性的天賦面前,勤奮往往是無法與之抗衡的。
嗯,拿鳥欺負蝸牛來舉例是不是太誇張了?說點不誇張的吧。
倫敦奧運會奪冠後林丹休息了半年多,8個月沒有參加國際比賽,忙著談戀愛、結婚、遊山玩水接代言,世界排名降到了第286位,最後只能是憑藉國際羽聯發放的外卡參加世錦賽,但他一路開大殺進決賽,又遇到了老對手李宗偉。老李也是有苦說不出:之前那麼多年你都壓著我,只要有你在我就只能拿亞軍,這回我是世界排名第一,你是世界第286,您滿世界玩兒去的時候我在球館日夜苦練,我闖進決賽實至名歸,你這怎麼混進來的?
決賽,李宗偉先贏一局,勤奮要贏了?不,這只是電影里欲揚先抑的慣用手段而已,林丹連下兩局逆轉李宗偉第五次世錦賽奪冠,老李又一次屈居亞軍。
同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喬丹三連冠後退役,打了兩年棒球後回到NBA再奪三連冠。孫楊無證駕駛車禍後被拘留、停訓停賽,復出後輕鬆奪冠等等等等。
在這些令人艷羨的天賦面前,勤奮被爆的渣都不剩。
有的同學問題來了:又不是每個人都是林丹,孫楊,我們大部分人沒有這樣的天賦,所以只能勤奮。
沒錯,我寫這篇,也並非是要宣揚勤奮無用,林丹他們難道不努力嗎?不,他們比我們絕大部分人都努力百倍,而他們又同時擁有天賦,這樣的天賦允許他們暫時的休息,然後回來繼續完爆一直努力的凡人。我是想說:請把自己的勤奮用在自己的天賦上。
我想,每個人生來都不是絕對平庸的,總有一樣技能點稍微突出的項目,有的人從小就被人發掘出來,有天賦+起步早,於是他們成了這個行業的執牛耳者。事實上如果一個行業里站在最高峰的人不是靠天賦,而是靠勤奮,那才真的是這個行業的悲哀:只要肯埋頭干,一頭牛都能做你們的頭兒。而大多數的我們,雖然在努力,方向卻不一定對。有的時候我們也會哀嘆,我已經很努力了,怎麼還是如此的平庸?那就要好好的檢查自己了,是不是天生一個魔法師,卻一直在學習空手接白刃?你並非沒有天賦,而是你還沒看到它。
明明是「孫楊」,卻死命的去打籃球,苦練了二十年最多是個CBA球員。按理說打籃球打到CBA也不算弱了,但很顯然還是浪費了天賦。如果他早去練游泳,那各種世界冠軍拿到手軟了。
任何人埋頭於一個行業,不管是否有天賦,都會有所成就,但天賦決定了成就的上限。如果只是安心於一個中等偏上的水平,那麼隨便怎樣都ok,只要勤奮就可以。但如果想更好,那還請遵從自己的天賦,別辜負自己的勤奮。雖然更多時候,即使跟著自己的天賦去努力,也不會達到世界冠軍那麼高的成就,但至少,會讓你的人生過的順利舒坦得多,如果恰巧你又是個勤奮的人,誒呀,你在知乎起碼得有1萬個粉絲吧。
所以在努力之前,先將自己掃描一遍吧,自己到底愛什麼,擅長什麼(愛好和擅長不一定重合的)。找對了方向再去努力,南轅北轍的故事告訴我們,如果方向不對,越努力,越尷尬。
來自書上的一句話
按照心理學家和遺傳學家的說法,人的智力,乃至其他的一切,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基因決定的。這並不是說後天的努力沒有意義,如果一定要打個比方的話,人就像是一本書,這本書的大綱在出生的時候就已經基本寫好,每個章節的內容都已確定,但是具體每個段落的寫法,每個細節的遣詞造句,則需要由後天的環境和教育來細細雕琢
沒錯你的確是在努力,但是你努力的方向可能不對,你覺得錯誤的努力有意義嗎?!我是 @edmond ,實名反對以上所有回答。
真的真的看不下去了。
這樣的問題,已經成為一種月經貼了。
然後每次在這樣的問題下面,一堆人簡簡單單複製黏貼個「天賦決定上限努力決定下限」「大多數人努力輪不到拼天賦」,就有一堆人贊同。
稍微強一些的,則是舉幾個運動員/不同物種的類比,來論證天賦決定論。
我實話說,這是一種非常,非常,非常膚淺和片面的觀念。這種膚淺的觀念,我已經見得太多了。
我實在不知道,為什麼在崇尚知識和理性的知乎,這種極端膚淺的看法竟然會有市場,竟然能夠在這一類的話題下如此流行。
以下的這篇文章,我已經在五六個話題下或實名或匿名地回答過,實在不好意思再發出來擠占自己的回答列表了,然而又實在看不下去這種問題下的風氣,所以匿名來答。
================================
在貼出這篇文章之前,我先正面反駁很多人持有的錯誤邏輯。
- 第一, 「我見過xxx,不用怎麼努力也能考得很好」的例子,不能拿來論證「天賦更重要」。成績不等於努力乘以天賦。
學習成績這種東西,是被習慣,努力,天賦,資源,方法,個人經歷等無數種因素所影響的複雜函數,不是你做做乘除法就能解釋得了的。
對這種複雜函數,中心極限定理告訴我們,一個被大量因素所共同影響的函數,會遵循正態分布。
而在正態分布裡面,越往頂尖的部分走,短板效應就越嚴重——
- 想在一個頂尖的環境中想保持一般需要什麼條件呢?
可能需要習慣90分,努力90分,天賦90分,資源方法等等統統90分,才能勉強不掉隊。你稍微缺哪一項,都要用其他方面間艱難的挺進來彌補。
- 而你在一個二流的環境中想出類拔萃,你又需要什麼條件呢?
你只要都做到60分,或者在習慣努力天賦等等因素之一隨便拿個90分,就能實現了。
而在這之中,你只會注意到天賦最好的人,因為靠努力靠習慣或者靠綜合的人,並沒有那麼耀眼。
只有在二流的環境中,只有在排名的第二梯隊,才有那個讓你單憑某個因素,比如天賦,就能做得不錯的空間。
一直第一那個,才是真正的學霸,那些在清北讀書的答主,無一不認為那種輕鬆考得不錯的不過是小聰明罷了。
我所認識的所有清北級以上的學霸都告訴我,在他們那裡,你不努力,做到最頂尖的概率接近0.
- 第二,運動員是非常特殊的行業,不能類比學生。
這是稍微有一點概率統計思維的人都能看出來的問題。
上面提到過,學習成績是一種有大量複雜因素所影響的變數,其中包含天賦習慣方法努力環境等等。如果落實到運動員,可能也會包括天賦努力教練方法意識等等。
但是,兩者有一個根本的不同。
這個不同,在於他們在一些因素的「上升空間」上,有著質的不一樣。
一個職業運動員,他有的是最專業化的訓練,最科學的飲食,最刻苦的意志,很有可能,一個職業運動員和另一個職業運動員在這些因素上最多是96分和94分的差距,大家都到頂了。
可能職業運動員張三,勤奮94分師資95分計劃98分意志95分方法99分
然後職業運動員李四,勤奮95分師資94分計劃99分意志93分方法98分
這個時候,才去拼他們的天賦。
而且,一個人能夠成為運動員,事先肯定經過了層層選拔,選出來一小撮尖子,用一個國家的力量去培養,他的其他因素至少不差,最後才輪到拼外界力量管不到的天賦。
但一個學生,他基本不可能去用極度的勤奮,最頂尖的教育資源,最科學的安排和計劃,從小養成最好的習慣,賭上一生的所有前程,這麼多的因素集中在一個人身上去學習。
可能學生張三,勤奮80分方法62分習慣43分教育資源76分天賦75分
然後學生李四,勤奮45分方法77分習慣67分教育資源82分天賦69分
這個時候拼什麼,你能一概而論嗎?
我知道,我們很多人從小到大的思想歷程,長期來看都是一種「震蕩」的路線——
我們小的時候,被雞湯和學校灌輸了努力決定論的觀念,長大之後發現一些天賦起作用的現象,就會想當然地一轉到底,認為天賦決定一切。然後你開始覺得,自己看到了真相,成功地批判了「雞湯」。
甚至還有人極端到了認為「努力也是一種天賦」這種荒謬觀點的地步。
但是,正題反題合題的規律告訴我們,很多時候這兩個極端都是錯的,真正正確的解釋,應該更為曲折和複雜,是對正反兩方的揚棄。
正題:不存在決定效率的,努力所無法改變的因素,努力就能成功
反題:存在決定效率的,努力所無法改變的因素,這種因素是天賦
其中反題對在,的確存在決定效率的因素,而正題對在,這種因素是後天決定的。
於是,合題:的確存在決定效率的因素,但並不是天賦,並且不是無法改變,而是改變有難度,這種因素主要是習慣,還包括方法,環境,資源等。
以下是原文。
==========================================
謝邀。
既不是天賦,也不是努力。真正決定性的因素是習慣。
我知道,很多人對學習的理解是這樣的:
在他們看來,天天上課睡覺打遊戲然後考前翻翻書最後九十多就是天賦高,認真聽課挑燈夜戰結果最多六七十就是天賦低。
在他們看來,面對同樣的問題,一看秒懂就是天賦高,苦思冥想也一頭霧水就是天賦低。
在他們看來,天賦完全是基因決定,生而有之,不可逾越,永久保留的。天賦低的人再怎麼努力也無法彌補這種差距。天賦是勤奮的功率。
在@張英鋒的這篇文章你也是這樣理解智商和天賦嗎? - 教育成本 - 知乎專欄中,類似的觀點還有很多。
總而言之,很多人的學習觀就是
成績=天賦×努力;
天賦=成績÷努力;
努力=成績÷天賦,這套簡單的公式。
這是一種非常膚淺的學習觀。
首先亮明,這篇文章將要論證的觀點是:
1. 天賦的差距是存在的,並且這種差距在學習中的作用也是存在的。
我沒有完全否定天賦的重要性。
我沒有完全否定天賦的重要性。
我沒有完全否定天賦的重要性。
重要的話說三遍!
2. 但是,大多數人高估了這種純天賦的作用的重要性。人們對學習現象下意識的膚淺認知,會導致我們把很多其實源於後天習慣,但比較隱蔽的因素歸因於天賦。
(我知道很多人會舉出一堆自己身邊的聽說的天才例子來反駁,然後說「智商的差距是存在」的。請注意,我這裡論證的不是「差距不存在」,而是「這個差距的重要性被高估了,其中被高估的部分多源於習慣的貢獻」。)
3. 如果我們把學習效率看成一個以天賦,努力,習慣,方法,環境等諸多因素為變數的多元函數,那麼只取天賦與習慣兩者的偏導數,它們的對比應該如下圖所示:
(當然,許多能力即有天賦的貢獻,也有習慣的貢獻,比如體力。這只是一個粗略的示意圖。)
我們對學習規律的洞察力越強,認知越深刻,就越能探明那些作用隱蔽的習慣來源,在我們的認知中天賦和習慣的分界線也就越靠左;
反之,你的認知越膚淺,能夠解釋的就越少,然後把那堆自己解釋不了的因素籠統地歸因為「天賦」,這條分界線也就越靠右,這無非是另一種神秘主義。甚至在這個問題的很多回答下,有人居然認為「能夠努力也是一種天賦」,這種荒謬的論點,已經趨於反智了。
現在開始論證。
===================================
其實在很多情況下,我們所謂的「天賦」,其實應該叫「偽天賦」才對。那些讓「學神」們用更少的付出得到更好的成績的因素,可以歸結為兩類:學習習慣與思維習慣。
這兩者的作用是如此廣泛,如此隱蔽,以至於滲透到了學習的每一個細節中,體現出來就是一種「天賦」的錯覺。
學習習慣有多重要?
一個學習習慣差的人可能在幼年缺乏管教,「放棄枯燥的事物而尋求娛樂」的經驗更多,於是神經突觸的建立讓他習慣於從中獲得快感,適應了高刺激的事物;
一個學習習慣好的人可能被教育得好一些,從小適應了枯燥的鋼琴舞蹈書法繪畫,於是追逐刺激的經驗更少,適應了低刺激的事物,更習慣於在枯燥中堅持下去。並且隨之而來的好成績正向激勵了這種親和枯燥的習慣。
——於是,同樣是刷書遇到枯燥的章節,前者在低刺激的環境中更傾向於走神,花了兩小時在隨時襲來的走神中走走停停勉強推完了這個坎;
而後者更傾向於專註下去,二十分鐘就能推完。並且兩人的印象深度天差地別;
同樣是上課接受信息,刺激閾值更高的前者,在低刺激的信息流中更容易隨時「滑落」至其記憶中高刺激的事物,比如走神想到昨天的遊戲或和女神的約會;
而閾值更低的後者,則更容易適應低刺激信息流,從而進入狀態。
事後,很多人就會覺得這是天賦,是智商。
一個學習習慣差的人可能在早期生活在一個節奏緩慢的教育環境中,更多地體會了拖延學習來開小差的快感,於是神經突觸的建立使其習慣於拖延;
而習慣好的人可能相反,在每一次立即行動後獲得了巨大的獎賞,於是這種正向刺激的積累使其養成了毫不拖延的習慣;
——於是,同樣是上課講到稍微艱難的點,前者更傾向於打算拖到課後再消化,然後開起了小差,後者則更傾向於直接正面剛,當下解決問題。
結果前者不僅上課的時間完全浪費,課後還要以加倍的時間,以更低的效率消化,造成極其恐怖的時間虧損(其實這也是答主大學學習效率低的主因);
而後者則能在一馬平川的課後時間自由地平推進度刷熟練,由此多出三四倍的有效學習時間。
事後,很多人就會覺得這是天賦,是智商。
一個學習習慣差的人可能會在早期缺乏挑戰困難的教育,於是更習慣於放棄;
而學習習慣好的人則在一件件堅持後完成的難題中得到成就感,從而更習慣於堅持。
——於是,同樣是學習中遇到難題,前者可能畏難而放棄,認為沒必要研究那麼難的問題;而後者則會仔細鑽研,然後幹掉大BOSS,暴漲一波經驗值,在滾雪球的挑戰與成就感中達到越來越高的等級。
事後,很多人就會覺得這是天賦,是智商。
學習,本身就是一種積累的過程。很多人誤以為學習這個動作只是在積累路程,大錯特錯。學習也能積累學習的速度——換言之,學習本身是自帶微小的加速度的。
越學習,就越適應學習,越在「放縱/學習」的艱難抉擇中選擇後者,你對後者的突觸建立就更強一分,下次選擇堅持學習也就不那麼痛苦一些。所以,我一向認為,那些說什麼「能夠努力也是一種天賦」的,不是思維過於簡單,就是在為自己的懶惰找借口。
當然,更不用說學習本身還能讓你積累試錯經驗,改進學習方式了。
===================================
以上的論證,僅能證明「後天養成的學習習慣能為學習效率產生巨大貢獻」,並不意味著「學習效率高的人一定擁有好的學習習慣」。
我知道很多人會舉XXX天天上課弔兒郎當回宿舍就打遊戲照樣年級前十……等等的例子。所以,接下來就要說到另一種因素——思維習慣。這種因素更重要,也同時更隱蔽。
思維習慣有多重要?
我們在接受一個新的經驗或新的理論時,對其的認知往往是依靠其與已知的經驗或理論進行的比較與聯繫。
許多關於學習原理的書都會講到這一點,並由此強調體系,比喻等等的重要性,但很多人並未真正理解這是怎麼回事。
- 舉個經驗的例子,我們見到一個由幾根木棍支撐的木板,會馬上判定這是一張「桌子」,因為我們在後天見到所有具有類似特徵的東西,都被我們分類為「桌子」了,於是這一類物品就和「桌子」這個詞語聯繫在一起。即便我們沒見過面前這種桌子,但憑藉其與這一類事物極其相似的特徵,我們可以輕鬆地對其進行模式識別,認為其也將和這個類別下所有的事物一樣,被公認為具備「桌子」的分類。
- 再舉理論的例子,概率論講到大數定律的章節,一個聽說過價格回歸價值定律的人可能可以秒懂,一個聽說過「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的人可能理解起來會更容易些;學習物理,聽說過「強弩之末,不可穿魯縞」的人,可能更容易理解勻減速直線運動的規律;做過智商測試題的人,往往可以瞬間理解三階行列式的沙路計演算法。
比如一個積累少的人:
一個新的東西進來,他可能很難找到相通的東西:
但如果積累多了:
能夠找到鏈接的概率也就大大增加,體現出來就是一種「熟悉」的感覺:
而對於這種思維習慣的獲取,後天教育中一個作用相當大的途徑就是閱讀習慣的養成。
按照《如何閱讀一本書》中的分法,書籍的作用有兩種,一是提供經驗、二是教授理論。
比如一部小說,就是一系列經過高度整理,高度有序化的經驗;一本科普雜誌,除了經驗之外還有一系列淺顯通俗的理論。
一個熱愛閱讀小說新聞的孩子,在早期可能就通過閱讀這種可以最快提升自己經驗豐富度的途徑,擁有了遠超其他同齡人的早期經驗積累,而人總有從已有經驗歸納理論的傾向。
這個過程好比核裂變里中子的釋放一樣——物質體積越大,發生中子撞擊的可能性也就越大。人的經驗越豐富,平時突發靈感從經驗歸納出理論/聯繫的可能性也就越大。面對新知識時也就更容易觸類旁通,舉一反三。
一個熱愛閱讀科普雜誌或者淺顯理論的孩子,則更容易養成鍛鍊出自己接受外來理論與整理既有經驗的習慣。同時一個個由以往經驗整理出理論的成功案例很可能會在價值觀上激勵他們思考,並養成強烈的思考傾向。
你仔細觀察那些學習效率高的人,很可能也會發現其小時候或多或少都有愛閱讀的習慣。無論是何種閱讀,都有產生精神愉悅的可能。而這種愉悅將成為寶貴的早期正向激勵,使其愛上吸收外界經驗/接受外界理論,或者開始看到一道難題就忍不住思考,忍不住推敲。
細分起來,他們可能也因此愛上數學/物理/天文/歷史等等具體的領域。所謂興趣,很大程度上也是後天的。而興趣對一個人學習的作用,不言而喻。
然後,你可能會說,許多天才長於邏輯推理或數學計算這些比較先驗的東西,這又如何解釋?
這裡引用 @張英鋒 的答案智商高低是因為思維習慣不同造成的嗎? - 張英鋒的回答(同時建議閱讀):
成年後的高斯說,在他學會說話之前就會計算了。這說明在高斯的幼年經常接觸到各種數字,無意間讓他很小的年齡就掌握了初等算術。有這樣一個有數學應用背景的父親就是拼爹,但高斯的父親有個缺點就是目光短淺。
……
通過長期高強度的數學計算,高斯不僅計算能力極強,而且非常善於發明數學工具,來簡化自己的計算過程。剛才說到高斯9歲時就掌握了等差數列的速算方法,他 在18歲時又發明了最小二乘法,極大簡化了計算過程。後來,勒讓德在54歲時也發明了最小二乘法,並早於高斯發表,獲得了優先權,但這個工具高斯已經用了 十幾年。 但是沒有公開!
有人曾估算,如果高斯當時能及時發表他的研究成果,整個高等數學可以向前推進50年!但高斯是個完美主義者,他拒絕發布不完整和有瑕疵的作品。他的很多成果都來自內在視覺洞察力,是直覺形式的結論,雖然他自己長期使用,已被驗證沒有問題,但並沒有經過邏輯嚴密的證明。而高斯跑的太快,完全不想停下來,把寶貴的時間消耗到瑣碎無比的嚴密證明上。如果高等數學真的因此被推遲了50年,這可真是整個科學界不可估量的巨大損失!
我前面說道,數學家可以不藉助紙筆來思考數學問題,這其實來源於他們高強度的數學計算,高斯是這方面的佼佼者。可能很多人會好奇,高斯的計算強度究竟有多大?我們以1818年高斯擔任丹麥的測地工作為例,整個工作持續了8年,高斯白天測繪,晚上計算,他曾估計測繪所畫的圖就有100多萬張。
野外實測數據匯總後,全部計算工作由高斯負責,隨便兩個點都是用最小二乘法通過冗長的計算獲得,一般需要一個計算能力中等的人計算2~3天才能算完,共有3000多個坐標點,總計算量需要這個人一天不休的計算10年!
也就是說,即使是邏輯推理與數學直覺這種東西,也是可以通過後天的思維訓練鍛煉的。
比如說,同樣解決一道難題/理解一個難的概念,需要經過至少七層嵌套的邏輯。
——於是一個經過高度邏輯訓練的人,可能前三層邏輯早已爛熟於心,第四五層邏輯又在他以前做過的題目/看過的書中熟悉過,剩下的工作只不過是推出剩下的兩層邏輯而已;
——而一個沒經過高度邏輯訓練的人,可能只能熟悉前兩層的邏輯,於是要解決這個問題,他可能就要佔用極大的工作記憶空間,經歷無數次試錯,承受大量不熟悉邏輯的痛苦,才能HOLD住那高達五層的邏輯樹。於是解不出來就是很正常的事了。
體現出來的現象,就是很多人做不出來題目,事後發現原因都是「想不到」。
我們每做一道題目,每理解一個概念,每嘗試一次思考,就是在不斷地熟悉其內容底下的一個個邏輯通路,對其的神經鏈接不斷地變得暢通。
而對這種邏輯通路的熟悉,會遷移到我們未來遇到具有類似底層邏輯的問題中去,從而舉一反三。換言之,做題好處的本質,就是熟悉邏輯範式,縮小推理的「可能性空間」,從而讓自己的邏輯習慣能更好地擬合實際問題的路徑。
然而,事後,仍然有很多人會覺得這是天賦,是智商。
當然,你的確可以舉例來反駁我說某神思維習慣並不突出/某神閱讀量其實稀少/某神拖延癌/某神天天追求刺激等等。但是,以上所列出的每一個具體習慣,都只是包括了習慣,天賦,努力,環境,經歷,方法等諸多因素的因素集合之一,一個人可能只需要十中得五已經很了不起了,十中得七八的「天才」也會有二三短板。但總的來說,最根本性決定學習效率的,仍是後天習慣。
中心極限定理告訴我們,由大量獨立因素影響的變數將近似服從高斯分布,學生的成績也應如此(雖然這些因素並非絕對獨立,但也可以近似為高斯分布)——無數的學生依據其從小到大的一個個習慣,積累下的一點點經驗,紛繁複雜的成長環境,人盡不同的個人經歷,高低不平的天賦和主觀能動性,上上下下地分布在這個國家的每一個學生身上。
而那些排在前1%的學生,或是在天賦上突出,或是在習慣上突出,或是方法努力等突出,又或者平均而都不錯。而在這個分布中最右端的那些人,往往在所有變數上都至少做到了「優秀」這個層次。
我知道,很多人會反駁說,到了最頂尖的水平,只能拼天賦。換句話說,就是流傳得很廣的所謂「努力決定下限,天賦決定上限」。
但是你要明白,在無數個變數產生的高斯分布中,越往極端靠近,短板效應就越嚴重。在最頂尖的位置,習慣,天賦,努力,方法等已經是缺一不可。此時所有的高權重因素基本都會成為必要條件,天賦在其間並無什麼不同之處。
曾經認識一個高考省狀元,她身上就集成了頂尖的天賦,強大的規劃能力,最優秀的教育資源,從小刻苦的才藝訓練,對特定學科的熱愛,每天精確6小時整睡眠的作息等優秀的因素,才有了最頂尖的成績。(ps:評論推薦區可以找到哦)
所以說,所謂「天賦決定上限,努力決定下限」也是不準確的,所有的因素共同決定上下限。
其實,真的單講天賦決定上限也沒錯,但沒有意義,因為決定上限的遠不止天賦。
一個因素要「決定上限」,有兩種可能:
1.這種因素無法改變;
2.這種因素的上升空間極大,沒有人能摸到頂。
而天賦就是第一種,習慣就是第二種。很有可能,滿分100分,你見過習慣最好的人,可能能打40分就不錯了。
習慣能到極致,到100分,是何等恐怖的存在呢?
習慣到100分,就意味著,這個人有極端專註的注意力,極端科學的時間規劃,極端冷靜的心理素質,極端堅韌的意志力,極端開闊的眼界,以及對這個學科極端狂熱的熱愛。這位仁兄從啟蒙時期,就接觸到了這個學科,從小接受最科學的訓練和引導,一天到晚想到這個領域的問題就跟嗑藥一樣high,他對這個領域底層邏輯的積累,已經密密麻麻,觸角遍布他的整個認知空間,所以他會對這個領域極端敏感,遇到任何事情都能給這個領域的問題以啟發,遇到任何新的思路都能為他在此領域的思考做出貢獻。
我相信,這樣的人,無論天賦,努力,方法如何,放在哪裡,都會是這個領域上神一級的人物。但是,很有可能能摸到習慣上限的這種學習機器,在歷史上一個都沒有出過。
天賦唯一的特殊性就是不可改變,但一來我們討論的是「誰權重更高」而不是「誰更難改變」,二來以大多數人的習慣之差,習慣的上升空間不知有多大,讓習慣產生邊際效應遞減是極為困難的事。
=============================
所以,智商帶來的作用就不存在了嗎?
不是的。
前面大約提到,我們學習的途徑本質上分兩種,一是從外界表象獲取新的經驗,二是從既有的經驗與理論中整理歸納出新的規律與理論,或者外界協助你完成這個過程。
(記得在知乎上看到過一張形象介紹DIKW體系的圖,可惜找不到了,有誰記得嗎?)
而我們最最普通的智商測試一般長這樣:
也就是說,這些網上流傳的智力測驗,是在測試你從給定有限的經驗中歸納出規律與理論的能力(所以智力測驗聲稱跨文化,是因為其剝離了既有經驗的因素),對應的是第二種。
這種能力的確重要,比如數學上有一個段子:
數學家能找到定理之間的相似之處; 優秀的數學家能看到證明之間的相似之處; 卓越的數學家能察覺到數學分支之間的相似之處; 最後,究級的數學家能俯瞰這些相似之處之間的相似之處。
這裡主要涉及到的就是歸納能力的強弱。
另外更專業的測試,可以測出工作記憶,反應速度等等。
所以說,智商帶來的能力差距是存在的。
但是,你的歸納能力再高,也抵不上愛閱讀的孩子積累下可觀的經驗與理論存量;
但是,你的反應速度再快,也抵不上意志強的孩子聽課從不走神的耐力;
但是,你的工作記憶再強,也抵不上家教好的孩子輕易專註兩個小時的好習慣;
如果你告訴我一個清北的學霸在天賦,對學習的理解與勤奮度上甚至都不如一個普通一本的學渣,我一點也不會覺得意外。這兩個人之間差距的最大原因在於他們從小受到的教育,環境帶來的習慣。
這篇文章,不是來給你灌雞湯的。我要告訴你的是:
學習習慣與思維習慣,是另一種形式的階級固化。
無數的習慣,就像一道道堅固的高牆,
在從小的鋼琴繪畫與電子遊戲之間,
在一本本數理啟蒙文學名著與網路爽文無腦漫畫之間,
在巧妙的引導鼓勵與粗暴的填鴨灌輸之間,
在科學的言傳身教與無度的溺愛家暴之間,
在週遊世界博覽群書和無所事事遊手好閒之間,
在從小熱愛推理痴迷編程與熱愛遊戲痴迷逛街之間,
在一貫的三好學生與起起落落的弔兒郎當之間,
在競賽班的燈火通明與普通班的嘻哈玩樂之間,悄然建立。
等你發覺這一切之時,高聳在普通人和學霸學神之間的,已是一道道無形而萬難貫穿的壁壘,殘酷地分隔出強弱有序,不可僭越。
很多天賦論者以為,我反對天賦決定論,就是在說「我只是不努力而已只要我努力就能超過他們」。
錯了。
普通人和學神的差距有多大,這個壁壘就有多難擊穿。擊穿這個壁壘,是相當於玄幻小說中「逆天改命」這個級別的事情。
習慣的作用是如此的隱蔽,以至於彌散滲透在了學習生活的每一個細節當中,控制著你絕大部分的學習行為,而又隱蔽得讓不善思考的人不得不將其歸因為「天賦」這個籠統的概念。許多人見到天才就嚇得腿軟,卻看不到他們背後的環境與教育因素。事實上,習慣是可以被後天改變的,但它需要長久的時間與探索。
「天賦神話」是一種懦弱的逃避。與其留下那一點點可以改變的願望,不如乾脆斷了念想來得舒服。
畢竟,最讓人痛苦的,不是「我不行」,而是「我本可以」。
我相當反感當下流行的一種「鄙視鏈」的風氣:我們不談對學科的熱愛,不談對學習的堅持,卻偏偏要攀比成績除以努力的那個商數是高還是低,然後拿來排出一二三四,論出甲乙丙丁。
一個人好好學習而成績一般,那便最該鄙視;若是成績不錯,那倒正常,位列次席;萬一這個人成績不錯時還能天天打遊戲,那就更要奉為至高無上的大神了。
這是一種何其病態的風氣。
當然,學習效率還有另外的因素,例如學習環境:在一個進入衝刺狀態的重點高中的晚自習課的學習效率,當然比離期末考還有大半個學期的大學日常要強得多。在一個好的環境中,許多習慣上的缺陷可以得到補償。所以選擇一個好的環境也是非常必要的。這也是環境/出身能帶來的巨大優勢。
原回答:排名在前 1% 的高中生是靠天賦還是靠努力?
================================================
註:答主並非相關專業人士,以上內容僅僅來源於對平時現象的觀察和反思,僅供參考。
當你有天賦卻不怎麼努力時,天賦只是小聰明。當你努力卻沒有天賦時,你才知道天賦決定上限。
我覺得勤奮也是一種天賦。…………………………………………我們必須承認人生來不平等。有的人的天賦真讓人由衷的感嘆:卧槽,這是逆天玩意啊。不過作為普通種族有些天賦是可以後天修鍊的,我們可以稱為"後天既可獲得天賦"。。。那些優越種族的天賦是改變世界的,而我們改變自己就好了。假如連"勤奮"這個天賦也沒有,我們可能連天上大象的屁屁都看不見嘍。。。
之前在知乎讀到過一句話,我想用來回答這個問題或許比較合適。很遺憾忘記是誰說的了…原話的大意如下,個別字詞或有出入:「從平庸到優秀,勤奮更重要;從優秀到傑出,勤奮與天賦各佔一半;從傑出到偉大,只在於天賦。」以上。致禮。
說「以大多數人的努力程度根本沒到拼天賦的程度」的人,小時候一定沒有偏科過吧。明明花了一樣的時間,成績就是不同。明明把語文課用來做數學題,但是語文輕鬆能拿第一,數學掙扎在及格線上。工作中同理,天賦就是很重要啊……
可以勤奮本身也是一種天賦
其實你們不知道,長期勤奮的基因本身就是一種天賦么
說真的,你們不覺得勤奮也是一種天賦嗎
一、天賦重要啊。
有人就是唱歌不在調上,我是勉強在調上但永遠唱不出最高那個音,有人用假聲唱上去了很美,有人直接用真聲唱上去了,有人自己就學會用如何使用氣息……
好多我看起來容易之極的事別人撐死也不會,我覺得理所當然的道理別人死也不理解,然而沒有卵用,別人輕鬆泡到了妞,我連約會怎麼安排哪些活動或節目都不知道。唉。
二、歸根糾底?啥叫根,啥叫底?
三、天賦多於勤奮還是少於勤奮?多於少於是怎麼比出來的?標準是啥?
四、比出來了又怎麼樣?你能改變天賦嗎?
五、你改變不了天賦,你就 認命嗎?不勤奮了嗎?
六、你有天賦的領域就不用勤奮了是嗎?
七、你問這個問題,想要計算或比較這些東西又是為了什麼呢?
八、請原諒我就是這麼喜歡咬文嚼字地反問,而不直接回答問題。這是我的天賦之一,有沒有幫助我也不知道,我也沒有辦法。
2017-05-11更新:不知為什麼,這問題又火了。其實天賦的事,我本人深有體會。我就是那種天賦很差很差的人,而且不僅僅是學習天賦差,是全面的差。用俗話講,就是「幹啥啥不行,吃啥啥沒夠」的典型。我非常喜歡跑步,跑了12年了,35歲,10公里45分左右能跑完。有跑友可能說這速度在業餘跑友圈子也算可以了。我說,你看到的只是表象,這成績,基本就是我的極限了。即使年輕10年,也不會提高多少。但是有太多人,他們平時根本不鍛煉,但是如果讓他們堅持跑,可能只需要兩三個月,就可以超過我,毫不誇張。這,就是天賦。評論中有些高中生(比如@毛毛雨 )之前看了我的答案有點灰心。其實大可不必。你看我舉的跑步例子,我說「堅持跑兩三個月就超過我」,但事實卻是,現實中沒有多少人能堅持。學習也是如此,我們也許註定沒能力考上北大清華,但是我們只需要通過努力,超過那些天賦好但不努力,或者天賦和我們差不多也不努力的人,至少去個985之類的大學,完全做得到。我就是這樣做到的。————————————————————————以下為原答案:高中時代,我有幾個非常有學習天賦的同學,印象很深刻。一位同學,我基本就看不到他學習,沒事上網吧包夜。有一次期末考試之前他還去包夜,包完了直接去考試,結果考了86名,這個名次在我的高中可以上武漢大學,西安交大,哈工大這樣的名校。最後他高考去的天津大學。另一個洪姓朋友前兩年基本在玩,名次四五百,高三努力了一年,結果三十名左右,去的上海交大。有的人,他覺得高中這點知識,每天一小時就學會。而我這種人,累死累活學爬下,還不如他們學一小時的效果,也許,這就是天賦吧。
謝謝邀請兩年以前的話題。
有時候我似乎覺得,一場無形中的瘟疫已經污染了我們最特殊的天賦——「本能追求美好的天賦,本能探索自我(天賦在哪裡)的天賦」,或者,我再精準一點——人人都有天賦,只是我們很多時候,忙著質疑別人為什麼成功或者模仿別人的成功。如果你真想靠「天賦」吃飯。
我建議——不如換成「興趣」,靠興趣吃飯,人生也許會容易很多。興趣是個人能力的可靠徵兆。你對一件事情特別感興趣,那你肯定有這個方面天賦。學習有沒有成效,關鍵是有沒有興趣。有了興趣,就有了「愛」,若你愛一件事情,發自內心,難以遮掩。自然而然以她為重。這是種本能,不費吹灰之力。你若享受這種快樂,心智始終處於活潑狀態,就很容易出成績。誰能預測未來呢?迎接未來,唯一辦法——就是「找到個人天資與熱情結合之處」,所謂稟賦,就是「個人資質與個人愛好相匯之處」。
如果你說「我不知道興趣在哪裡啊」,或者「我那興趣不能養家糊口」。這個很好辦,懷著好奇心,追隨自己內心熱情,帶上愛,去發現你所有感興趣的東西。
這裡說的興趣是指:我們不停地探索世界的那個興趣,比這更重要的是,那個體驗過程中,你真真切切,感受到了興趣。當然了,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也很浮躁,我們要有興趣,也要有距離,二者之間的平衡,便是你的觀察和你的思考。如果你說「我不知道怎麼觀察(比如欣賞一幅名畫,一首鋼琴曲)」,這個很好辦,憑你的直覺。說到「靠興趣吃飯」,就又說到了能力。
一般來說,人的能力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層次,就是我們常常說的智商,情商,認知、毅力,意志力,完成一項目標或者任務所體現出來的素質。 更是指順利完成某一活動所必需的主觀條件。此層次,最重要的還有:心智和意志力。第二個層次,就是你的特殊稟賦,這些是由基因或者說先天的生理心理特性所決定的,他表示著,你具備在某個特定領域發展的潛在優勢。你如果過不了第一層次,第二層次根本沒有存在的意義。
首先,你挖掘不了,挖掘了,你也駕馭不了。你看,天賦高的人也有不少人一生碌碌無為,少數人甚至因長期鬱悶、糾結而走向抑鬱。這就是我說的,第一層次沒過,駕馭不了自己的天賦。當然,也不排除「懶」。或者人品不行,沒高人肯指點。我是說,天賦高的人本當有更多的建樹和更高的成就,但你過不了第一層次,你的天賦就是你的災難,白瞎了上帝的厚愛。就像很多神經病患者,天賦異稟也沒有任何意義,他自己都不知道他精通的技能是什麼。那就是一種本能的爆發。(這個例子不太禮貌)但,如果第一層次過關,加上最前面說的「對世界充滿了好奇,喜歡不停的探索」,還「滿懷興趣」,就有很多機會發現自己的特殊稟賦之所在。
所以,如果真的很想靠「興趣」和「天資」吃飯,首先應該把基本功練紮實。其次要敢於接受挑戰,要保持嘗試,再嘗試,再嘗試。另外一方面,也挺重要的,必須得說一下。還有一些看上去靠天賦吃飯的人。就我觀察到的本質,總結就是:「人,真正需要的不是他我教育,而是自我學習和自我教育。」
你看,我們出生的環境,我們成長的環境,我們受教育的環境,我們工作的環境,我們的人情世故迎來送往的環境。這以上,任何一個,都在分分秒秒里左右著我們的命運。普通人做事,可能只是順著他所在的環境或其社會的風俗習慣。而「擅長自我教育的人」呢?他很容易的能意識到他自己,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為自己而做各種事。退一萬步來說,即使你現在從事的並非最適合你的秉賦的工作,你具有了這些品質,也會有一個不錯的未來。更重要的,有了足夠的積累,正確的探索,你才可能比較容易找到最適合你的稟賦的領域,然後,使自己的最好能力得到最好的運用和發展。這種事情,不能走捷徑。
天賦也許就是上天的給予,但她不會告訴你在哪裡,你要主動的探索。最後,在自己熱愛且擅長的領域發展,便能締造更高的成就與自我實現。這是多麼美好的事情。所以,我要再重複一遍,誰能預測未來呢?迎接未來的唯一辦法——就是「找到個人天資與熱情結合之處」,所謂稟賦,就是「個人資質與個人愛好相匯之處」。我能努力做到別人不努力做不到的事。這便足矣。
天又亮了。簡單的說,在辯證唯物主義者看來,天賦根本上是不存在的東西,根本不存在的東西當然不重要。有人說天賦很重要甚至是決定性的,是因為有人想要用資本主義的意識形態壟斷社會的文化資本。
在皮埃爾·布迪厄(Pierre Bourdieu)看來所謂「天賦」是一種「迷思」,之所以會有「天賦」的說法,是為了掩藏社會教育與文化中存在的不公平。
早期布迪厄是一位「結構主義者」,他認為,人們對藝術品的闡釋,對「美」的理解,都是由社會建構的。後期,他進化為「後結構主義者」,不再機械地認為只有一種強勢結構決定人的行為,人的決策是由其處於的社會場域位置決定的。但歸根到底,他還是認為,對藝術或者放寬點說對知識的掌握並不會有什麼人有「天賦」。
在布迪厄早期的標誌性作品《藝術品味與文化資產》中,布迪厄解釋道,在所謂的「民主主義社會」,人們是怎樣「佔有」藝術品的,這樣的佔有能力(他稱為「文化資能」)是怎樣被培養出來的,以及在這一套培養體系下掩蓋了何種社會不公以及資本主義民主主義社會是如何試圖用「天賦」來掩蓋這一不公的。
在古代,人們需要通過物質上的佔有獲取藝術品。在封建社會,宗教和貴族用權力來佔有藝術品,早期資本主義社會,中產階級通過豢養藝術家和拍賣行佔有藝術品。但現在,資本主義走入了所謂的「民主主義時代」,藝術品不再是私產,許多甚至大多數最傑出的藝術品都在博物館進行展覽。博物館是全民都能享用的,國家也會使用稅款對博物館進行扶助,以達到所謂的「全民共享」人類偉大遺產的效果。
然而,在資本主義社會,人們已經不需要通過物質的佔用獲得藝術品,現在,人們通過「闡釋」「理解」來獲取藝術品。一句:「這是一幅莫奈的『印象派』畫作,它表現了……」其實就是佔有了藝術品——或曰文化資本。
獲取文化資本的能力稱之為文化資能(Art Competence),布迪厄說文化資能衡量了一個人「掌握一套佔取藝術資本所必須的闡釋體系」的程度。用通俗的語言,布迪厄認為,一個人對藝術品分類的能力,就是他的文化資能。這是一個「好」的或者「不好」的藝術品,是一種分類;這是「古典音樂」或者這是「搖滾音樂」,這是一種分類;這幅作品與其他作品的區別是……這也是一種分類方法。
而現在,我們是怎樣來培養文化資能?我們的義務制教育,布迪厄說的是法國,當代中國也有過之而無不及,是通過在美術課、音樂課或是課外活動中給同學們接觸已有的藝術品,來達到目的的。比如,音樂課給大家聽貝多芬,美術課給大家看蒙娜麗莎,課外活動帶同學們參觀博物館、美術館。這些方法,布迪厄稱之為,用習慣(Habitus)的方式來傳授藝術。義務制教育表面上是幫助了一些劣勢社會地位的孩子,讓他們有機會通過公立教育,接觸藝術。然而,公立學校的存在無法改變一個事實,千百年來,人們大部分通過累積的重複接觸來獲得文化資能,在學校之外,優勢地位的學生通過家族或者其他圈子能夠獲得更多積累。公立學校也只會挑選他們認可的藝術品(如語文課文,很多都是「假」的)供給學生學習,而優勢地位的(不光是有錢的或是有權的,優勢地位還有城鄉差別、校際差別等)學生可以接觸更廣泛的藝術品。
這些學生,在學校就表現出更好的競爭力,於是,老師們便稱之為天才,有天賦的。布迪厄對之嗤之以鼻,認為這不過是「Charismatic Ideology」(天縱英才的意識形態),想要用形而上的天賦來掩蓋事實上的教育不平等。
布迪厄是西方馬克思主義的重要人物,他認為美是「實踐」的概念,而「天才」這個意識形態是資本主義把實踐的美轉化為「自然」的過程。他批判資本主義否認美的實踐性,他嘲諷資本主義下的藝術品鑒賞家和藝術家的自負。布迪厄說,他們其實知道自己不過是更努力地更多地進行了美的實踐,卻欺騙自己並欺騙他人,彷彿得到了天賜恩典;這些資本主義的藝術家們,欺騙大眾,彷彿一個人能夠自然地看懂一幅畫,彷彿一個目不識丁的文盲能突然看懂《蒙娜麗莎》並且獲得偉大的藝術啟蒙。然而布迪厄和唯物主義者認為,這些都是自欺欺人。
文化並非Being,而是Possession。資本主義妄圖掩蓋這一真相,這樣資本家可以合法地佔有大量文化產品(因為他們有「天賦」)。事實上,無產階級應當明白,資本主義社會的文化和金錢有相同之處,勞動給無產者換來只夠生存的金錢,被偽裝起來的「剝削」讓資本家更富有;而資本家為了在文化上佔據優勢,又偽裝出「天賦」,企圖告訴無產者你們是沒有「天賦」的。
布迪厄希望告訴大眾意識形態正在操控我們的大腦,為了讓無產者能夠獲得更多文化資能,除了革命(現在似乎不太可能),還可以讓公立學校改變教學方法,不再用「重複的接觸」教育學生,而是教會學生美的理論和美的實踐。這樣,無產者或許能夠不被「天才」欺騙。
擴展閱讀
布迪厄,《藝術品位與文化資能》原文收錄於《文化與社會:當代辯論》,立續文化,2001,編著者:Alexander, J. C./Seidman, S./吳潛誠.
瀉藥。
同等努力程度的人,用天賦拉開距離。同等天賦的人,用努力程度拉開距離。所以題目里這句話,對也不對。
說對,
因為宏觀到世界上,努力是人人都可以達到,而天賦卻不是人人都有。天賦比努力稀有。說不對,
因為微觀到個體上,有天賦的人之間也有競爭,放棄努力,把一手好牌打爛的人也有。處理這個事實,我喜歡的態度是:
盡人事,聽天命。這句話的意思不是讓人聽天由命。
因為盡人事是聽天命的前提。盡人事,是在微觀上,盡自己最大的努力,讓今天的自己比昨天的好。
聽天命,是在宏觀上,承認人與人之間差距,不要拿差距過高的人對標,學會和世界和解。說人話就是:
多磕自己,少跟別人比。人生像個水桶的話,天分決定了水桶的容積,勤奮決定了你願意往裡倒多少水。
我總覺得這特么的是一個天生的程序員。
然而他的娘表示要把多餘的手指剁了。因為誰都可以勤奮,但不是誰都能有天賦。
別說天賦,就是個人興趣,又有幾個人真有?絕大多數無非是被慾望驅動,被社會結構規範,被文化制度導引,完成一個既定的生物循環罷了。至於天賦,網路發展這些年,展示了那麼多機會,又有幾個抓住這機會展示自己的天賦了?很多人不就是當個水軍來網上惡毒罵罵人,就覺得一天沒白過
推薦閱讀:
※學生對課本知識不感興趣,喜歡了解和考試無關的東西,這是什麼心理?對人生今後的發展會有什麼影響?
※如何背法語單詞和動詞變位?
※我是計算機專業的,以後我想向程序化自動交易和量化投資這方面發展,不知道這方面現在到底什麼情況,我要學習一些什麼專業知識呢?
※從差生到優等生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卡宴男加油插隊遭攔後不滿 400元錢油加了40次】,是否佐證了「偏執狂才能成功」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