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歐洲古典時期的著名畫家都集中在義大利和法國,而著名音樂家都集中在德國和奧地利?


義大利的喜歌劇作者們哭著喊著找樓主算賬。。。「我們怎麼就不著名了」

OK不吐槽了。。。不懂繪畫藝術,去大都會博物館的時候看油畫展都是跳著過去了,印象中荷蘭也有不少畫家啊。。。

音樂方面,應該說西方各國(雖然維也納體系體系之前的「國際關係」和現在情況不太一樣,真心不同意拿現代國家的概念去套)在那個時代都有不少音樂家,可是古典時期流傳下來的作品中,的確以泛德-奧(其實就是哈布斯堡和霍亨索倫兩家的領地為主)地區最為廣為人知。

我想這樣的現象主要是取決於作品和音樂家本身在一定時期的風格內部的「代表性」和「獨創性」導致的,以「三大家」為代表的德奧古典樂派,繼承並發展了巴洛克音樂的遺產,而在樂隊編製的擴充、關鍵樂器(現代鋼琴)的地位確立,最重要的是在曲式結構上做了大量的創新和穩定的工作,奏鳴曲、多樂章協奏曲、交響曲、迴旋曲式這些形式都是這一時期成為主流並形成了穩定的「聽覺習慣」的,樂團的指揮成為演奏引導者也是這一時期確立的規範。而這一系列成就中,的確都是以維也納為主要根據地的作曲家們發揮主導地位的,所以給你的感覺就是德-奧系的作曲家歷史地位突出。

有意思的是,哲學上,古典主義的精神內核和啟蒙主義一脈相承,推崇秩序和規則,追求簡潔理智美,宣揚自然神論,而啟蒙主義的思想和實踐都是起源於法國,但是經濟意義上,反而是法國以外的地區更有利於音樂家生生存:中古時期音樂是依附教會存在,巴洛克到古典時期,音樂則通過大貴做和皇家宮廷慢慢延伸到小貴族和城市平民階層,我們熟悉的那幾個作曲家都是被一系列貴族音樂愛好者所資助的,而這個歷史時期,泛德-奧地區遠比法蘭西帝國區域穩定,沒有大的革命,也沒有社會資源的大洗牌,中小貴族也有閑心和資源資助音樂創作。

可以說,是啟蒙傳統給予了古典音樂以哲學養料和文化的刺激,但是社會變革的中心區域反而不利於音樂家穩定地生活創作,因而」維也納樂派「而不是」巴黎樂派「也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歷史必然。


卸腰

其實,個人覺得,如果再說準確一點,當時的音樂中心的話,維也納算是當之無愧的。德國可能都沒有與之水平規模相當的音樂中心。古典音樂中的所謂「古典時期」,很大程度上也是和「維也納樂派」重疊的。

要說為什麼當時重要的音樂家都是德國人或奧地利人,個人覺得可能就是一種地域間的音樂傳承做得比較好吧。當時的重要音樂家之間多多少少都有師承的關係,而且大家都爭著去維也納發展。維也納樂派的三位作曲家(有的學者認為也包括舒伯特),通通都是生在比較偏遠的小城(相對於維也納來說),最後都到維也納才有了職業生涯的巨大發展。至於為什麼維也納成為音樂中心而不是義大利或者法國的城市,可能是因為,當時義大利和法國更加傾心於繪畫藝術吧。。。- -

不過如果追根溯源的話,古典時期的音樂風格,還是起源於義大利。古典時期早期最重要的作曲家薩馬蒂尼就是義大利人,斯卡拉蒂也是義大利人。薩馬蒂尼之後的斯塔米茨和曼海姆樂派,是在德國。再往後才進入奧地利時代。


不一定,美術的話希臘化時期的藝術是以羅馬為中心的,所以我們一般說古希臘古羅馬藝術,那時候阿爾卑斯山以北還是蠻荒之地,所以歐洲美術的根基在義大利,義大利的美術直到巴洛克時期都還非常昌盛,是有悠久的傳統的,而且教皇在義大利,對藝術的需求大而且很有錢。洛可可之前法國的著名藝術家也不多,不如德國和荷蘭。之後洛可可是法國發出的,人家皇帝喜歡,有錢,引領了時代的潮流,從洛可可一直到近代的印象派啊啥的,都是法國引領潮流,再有法國的新古典主義讓古典藝術霸佔了話語權,所以給人以法國古典美術很厲害的印象,其實洛可可之前,法國並不出眾。


荷蘭人民求無忘懷、鋼琴菌求放過他。

=_=


古典時期繪畫集中在法國是什麼鬼 印象派以前法國拿得出手的沒比德國搶多少啊 北方倆鄰居輕輕鬆吊打


推薦閱讀:

最近歌荒,類似於《似曾》韋禮安,《野子》蘇運瑩這樣的,你們有什麼推薦嘛?
有哪些尤為難唱的歌曲?

TAG:藝術 | 音樂 | 鋼琴 | 繪畫 | 文藝復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