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圈耳機的音質是否受限於動圈大小以及動圈的材質?
首先,振膜尺寸大,並不意味著音圈尺寸也大。
大音圈當然可以減少分割失真,但是也帶來新問題,比如靈敏度變低,瞬態響應變差。其次,理想的振膜材質是質量越輕、強度越高越好。但是現實世界裡,這兩個要求恰好是矛盾的。
此外振膜面積越大,可以推動的空氣量越多,低頻下潛就越低;但同時振膜面積越小,同樣材質情況下振膜就越輕,瞬態響應就快,高頻就越準確透明,延伸也越佳。在這兩件事情上,它們又是矛盾的。所以振膜材質、振膜尺寸、音圈尺寸等等,是綜合設計+妥協平衡的結果。
用什麼材質和尺寸,取決於耳機的設計目的,無法一概而論。————————————————
評論中有知友提到多單元耳機來解決振膜既要輕又要強的矛盾。這是個解決方向。但發燒界俗話說「多隻香爐多隻鬼」,用多單元,要解決的問題變得更多,包括各單元在頻段上的銜接問題,單元之間的阻抗、靈敏度和功率匹配問題,不同單元的相位差的問題等等。總之無論哪個解決方案都不容易。感謝邀請,慚愧,我對耳機方面的專業知識其實知之甚少。據我淺薄的知識,動圈耳塞的音質和振膜尺寸的大小和材質都有一定關係。動圈耳塞依靠振膜來進行震動發聲,尺寸越大自然越有優勢,但會影響耳塞的便攜性和佩戴。而一些旗艦動圈經常會號稱使用了特殊的材質,但價格也會相應提高。
當然無論振膜尺寸和採用的材質都只是衡量耳機音質的一方面,一個耳機【好不好聽】是取決於很多因素的。
對於動圈耳機而言,低頻表現跟高頻響應之前的蠻多幾乎是不可調和的,但是這並不代表不能夠解決。
像索尼的方案就是圈鐵結合這麼一個思路,但個人感覺效果並不是特別好,總感覺振膜蓋住了動鐵的樣子。
可以看看地外科技傑偉士(JVC)的工程師們是如何開腦洞的。 比如,針對動圈高頻效應的問題,他們開發了微動圈耳機(FXH30),三明治缸體加鈦振膜加雙重磁體構造以及前置式封裝,即提供高解析力,低音下潛又足夠單位。關鍵是振膜的直徑只有5.8mm,比大多數的動圈耳機直徑都要小,但素質卻比大多數耳機都要均衡(也是我最常用的耳機),可以說明振膜直徑對音質並不是決定性的要素。
再比如,當年經典的並列式雙動圈耳機FXT90,通過雙重磁體結構加低音導管來改善高頻響應不足的問題,而最新的FXT100則通過在高頻單元使用鈦振膜提高解析力,低頻單元使用碳纖維振膜提高低頻的效果。之前有一個90不過由於單元太大了老愛掉,用的少了。
有些人感覺雙單元的方案低頻還是不夠,尤其對喜好動次打次的人來說,JVC的攻城獅說好你不是要嗎?那我給你就是了,於是更奇葩的地外科技來了,三單元動圈耳機FXZ200,通過在原先雙單元的基礎在後部上加入一個大直徑低音單元來實現,那個外形可真是夠奇葩的~~~但是 秒超平 啊,牛啊,你不得不說~~
JVC還有更牛的,木振膜耳機~~FX1200,振膜,擴散片,調音片,吸音片,音腔都是木製,腦洞開的太大了有木有啊,,,天籟之音啊,有木有,,不過低頻肯定是不要想了。
所以綜上,我認為耳機的素質很難由一個單一的因素來決定。振膜直徑,振膜材質,發音單元,腔體,調音技術,等都能夠影響到一個耳機的素質,他應該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關鍵還是取決於開發團隊的綜合實力水平。
ps:在影音行業,個人感覺傑偉士建伍真的是一很牛的團隊,木振膜,碳納米管振膜,碳纖維振膜,鈦振膜,異相位振膜,全生物振膜,同芯圓振膜,感覺一個比一個黑科技啊。為了這些黑科技振膜又開發了不同的腔體:如 彈性振腔,前後雙振腔,內外雙振腔,三角倒相振腔(就是那個三單元動圈),木單元,微型前置單元(微動圈)。關鍵技術上,又實現了空氣墊,長低音倒相管,五反抑共振技術,低音導聲版技術,低音導向孔,三明治腔體,物理分頻管,雙混合聲樂調音墊,連接線冷焊接工藝,前置封裝技術,聲樂透鏡技術等一大堆看都看不懂的東西。
這些真不是靠配置堆棧就能夠實現的,而是技術的積累。相較於某些一味的追求低音下潛的 美系廠牌而言,兩者真不是一個層次上的對手,傑偉士真心是一個被低估的廠牌,不過現在就流行動次打次的感覺,有幾個人還會在乎什麼解析力之類的鬼。
1.首先振膜大小只是一方面,比如音圈也是一個重要因素。2.材料的話,輕且穩定是最高追求,但這是矛盾的,比如平板耳機的質量比較大,這樣不易產生分割震動和順態失真,但同時也造成靈敏度比較低,不易驅動。3振膜大小同樣是一個矛盾的問題,小振膜可以更好的重放高頻信號,但因為聲音的能量主要集中於低頻,所以不擅長重放低頻信號,也容易因能量過大造成失真。但大振膜在容易重放低頻的同時,也容易在高頻產生分割震動,產生相位失真。
請看IE800
這個是肯定的,還有就是音源對耳機影響比較大,然後是線材,還有線圈,磁體,腔體。耳機就像玄學一樣。
推薦閱讀:
※HTC , SONY和VIVO的旗艦手機產品,哪個作為前端更好?.?
※耳機為什麼價格差距那麼大?
※現在(2016)森海hd600和hd650那個好呢?
※那些HIFI燒友的設備和我們平常手機聽歌有什麼區別?
TAG:耳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