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在冬天的時候有哪些禦寒措施?

一到冬天就想冬眠。古人都有哪些抗寒的方法?


蟹妖。

禦寒主要分兩種:

建築內禦寒和服飾內禦寒。

建築內禦寒構置基本不外:火塘、火牆、火炕、爐灶、地炕。

火塘很簡單,基本從上古時代就有,千萬未改——挖坑填炭,以茲取暖。(從半坡遺址開始就有)

火牆就是空心牆,外阻高內阻低(熱阻),通熱入牆取暖。(著名者如咸陽宮遺址)

火炕基本都知道,地炕有所不同。兩者區別基本類似電熱毯和地暖。

爐灶的取暖無論是壁爐還是普通的爐灶,乃至貴族的火爐、火盆,亦或熏籠,基本不外利用炭熱的散熱。

一些特例:

「椒房殿,在未央宮,以椒和泥塗,取其溫而芬芳也。」《三輔黃圖》

這種取暖的原理……不詳。

燒炭在中國古代歷來都很講究:

「西涼國進炭百條,各長尺余。其炭青色,堅硬如鐵,名之曰瑞炭。燒於爐中,無焰而有光。每條可燒十日,其熱氣逼人而不可近也。「——《開元天寶遺事》

奢侈到一定程度的:

「楊國忠家,以炭屑用蜜捏成雙鳳,至冬月,則燃於爐中,及先以白檀木鋪於爐底,余灰不可參雜也。」

明史、清史稿中各種有關惜薪司、內工部的記載,也說明了這事兒在古代皇帝眼裡也比較在乎。能御前奏事,號「近侍牌子」。最著名的莫過於明朝劉謹時期的「內廠」,權勢更甚東西廠。

在燒炭供額上,身份也說明一切。乾隆年間,宮內按份例供應木炭:皇太后120斤,皇后110斤,皇貴妃90斤,貴妃75斤,公主30斤,皇子20斤,皇孫10斤。

當然還有一種迄今無法比擬的禦寒方式:

「岐王少惑女色,每至冬寒手冷,不近於火,惟於妙妓懷中揣其肌膚,稱為「暖手」,常日如是。……申王每至冬月,有風雪苦寒之苦,使宮妓密圍於座側,以禦寒氣,自呼為『妓圍』。」——《開元天寶遺事》

同時古代建築講究坐北朝南,南朝向的採光對於冬日保暖是很重要的。

禦寒衣物中,棉花是宋朝才開始有大面積種植的記載的。

在棉花普及之前,以絲、麻、葛為代表的保暖填充物是市場主流(即種植種類主要為桑、柘、大麻、苧麻),當時的「布衣」就是麻布衣物。保暖性奇差。

東北俗謂的「大棉襖二棉褲」,只有不到800年的歷史。當然,炕頭拿烏拉草做墊子這倒是早已有之。

南宋晚期,夏稅開始輸納棉布。種植不普遍,是不可能納入官府的賦稅徵收系統的。(可參見漆俠先生《宋代植棉考》)

「在西方歷史上,曾出現棉花排擠羊毛和亞麻的情況。這是植棉所需勞動量少,價格低廉之故。有人甚至認為,棉花是近代文明的奠基石之一,因為使世界為之改觀的工業革命,即是從棉織業發軔的……絲麻與棉花易位可能是更晚的事,此後中國絲綢產量銳減,產區狹小,已不能恢復古代之盛觀。宋時棉花和棉織品尚為稀世之珍,自明以後,絲綿和絲織品反而成為稀世之珍。」

——王曾瑜《中國古代的絲麻棉》(台《歷史月刊》)

富貴人家的不妨看紅樓夢,無論是眠鞋、卧履,還是大紅猩猩氈,都是華貴和禦寒功能兼且有之的。

窮屌絲到一定程度的:宋國有田夫,常衣縵縕黂,僅以過冬。暨春東作,自曝於日,不知天下之有廣廈隩室,綿纊狐狢。顧謂妻曰:」負日之暄,人莫知之,以獻吾君。「——《列子·楊朱》


說一個個人的看法:嗑藥,伴隨的還有飲酒。見於魏晉南北朝時期,此時正處於中國歷史上的第二個寒冷期,年平均氣溫比現在低2—4℃,是中國有記載以來最為寒冷的時期之一,此時北方少數民族的大量南遷(五胡亂華)也緣於此。當時名士中廣泛流行著服五石散的風尚,所謂「五石散」,原乃是「醫聖」張仲景所發明的治療傷寒的藥方,後由魏玄學家何晏始便流傳開來。據魯迅《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葯及酒之關係》載:

「五石散」是一種毒藥,是何晏吃開頭的。漢時,大家還不敢吃,何晏或者將藥方略加改變,便吃開頭了。五石散的基本,大概是五樣葯:石鐘乳,石硫黃,白石英,紫石英,赤石脂;另外怕還配點別樣的葯。但現在也不必細細研究它,我想各位都是不想吃它的。  

從書上看起來,這種葯是很好的,人吃了能轉弱為強。因此之故,何晏有錢,他吃起來了;大家也跟著吃。那時五石散的流毒就同清末的鴉片的流毒差不多,看吃藥與否以分闊氣與否的。現在由隋巢元方做的《諸病源候論》的裡面可以看到一些。據此書,可知吃這葯是非常麻煩的,窮人不能吃,假使吃了之後,一不小心,就會毒死。先吃下去的時候,倒不怎樣的,後來葯的效驗既顯,名曰「散發」。倘若沒有「散發」,就有弊而無利。因此吃了之後不能休息,非走路不可,因走路才能「散發」,所以走路名曰「行散」。比方我們看六朝人的詩,有云:「至城東行散」,就是此意。後來做詩的人不知其故,以為「行散」即步行之意,所以不服藥也以「行散」二字入詩,這是很笑話的。  

走了之後,全身發燒,發燒之後又發冷。普通發冷宜多穿衣,吃熱的東西。但吃藥後的發冷剛剛要相反:衣少,冷食,以冷水澆身。倘穿衣多而食熱物,那就非死不可。因此五食散一名寒食散。只有一樣不必冷吃的,就是酒。  

吃了散之後,衣服要脫掉,用冷水澆身;吃冷東西;飲熱酒。這樣看起來,五石散吃的人多,穿厚衣的人就少;比方在廣東提倡,一年以後,穿西裝的人就沒有了。因為皮肉發燒之故,不能穿窄衣。為預防皮膚被衣服擦傷,就非穿寬大的衣服不可。現在有許多人以為晉人輕裘緩帶,寬衣,在當時是人們高逸的表現,其實不知他們是吃藥的緣故。一班名人都吃藥,穿的衣都寬大,於是不吃藥的也跟著名人,把衣服寬大起來了!

由此可見,五石散不僅確有驅寒功效,而且是一種精神藥物,與毒品無異。又因為五石散須佐熱酒服用,故魏晉名士多好飲酒。


古人地位相差懸殊,取暖方式也分三六九等。窮人家裡,只能用灶灰取暖,條件稍好一點的人家,用泥制的盆盛裝燒火做飯的「灶灰」取暖。

後來演變成了火塘,也叫火炕。北方的民居一般都設有火炕,內有孔道,在冬季通過燃燒產生熱量進入炕內通道來加溫,同時配備有火盆等取暖設施,這種取暖方式,直到現在,北方農村依然在使用著。

  富貴人家,取暖常用銅製手爐或者足爐。手爐是用來暖手的小火爐,精巧多樣,裡邊放火炭或尚有餘熱的灶灰,爐外加罩。甚至還可放在袖子里暖手,又被稱為「暖手爐」、「火籠」。

還有「足爐」專給天生脾虛手寒腳凍的人,足爐要比手爐大一些,是用錫或銅製成的一種扁瓶子,裡面灌熱水,主要用來焐腳,既可隨身攜帶,也能放入被窩中。此爐又稱為「腳婆」、「湯媼」。

有錢人家,更有公共暖氣「熏爐」,熏爐是用陶土或銅鐵製成的貯火器具,宮裡使用的一般為銅質,做工精緻;民間多用陶土、鐵製作。熏爐又被稱為「暖爐」、「紅爐」,專門用來供室內使用。

相比普通百姓,文人雅士禦寒取暖,就比較講究情調了。這讓我想起一首極有意境的詩《問劉十九》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粗拙小巧的火爐樸素溫馨,爐火正燒得通紅,詩人圍爐而坐,熊熊火光照亮了暮色降臨的屋子,照亮了浮動著綠色泡沫的酒。寒冬臘月,暮色蒼茫,風雪大作,家酒新熟、爐火已生,只待朋友早點到來,爐火的意象效果在此詩中可見一斑,流溢出友情的融融暖意和人性的陣陣芳香。

再比如清代的李漁,不但用暖爐取暖,他還是古代文人中少見的善於工技的人物。在李漁的《閑情偶記》里,專門講了他如何設計暖椅的經歷,椅子下面設計了一個抽屜,抽屜裡面放炭爐,這樣一來全身都不冷了。

古代帝王禦寒取暖就奢華多了。漢代在宮中設有溫室殿,以花椒為泥塗室做保溫材料,再掛上錦繡壁毯,設火齊屏風,還用大雁羽毛做成幔帳,地上鋪著西域毛毯。古時的宮廷建築師們,還採取了科學的方法為皇宮供暖。其中一種就是將宮殿的牆壁砌成空心的「夾牆」,俗稱「火牆」。牆下挖有火道,添火的炭口設於殿外的廊檐底下。炭口裡燒上木炭火,熱力就可順著夾牆溫暖到整個大殿。

對古人生活習慣很感興趣,略知皮毛,就此答過。


又到了南方小夥伴羨慕北方小夥伴的季節了,

在南方的艷陽里瑟瑟發抖的南方朋友們是不是想到沒空調的古人比自己慘,心裡就平衡一些了?

你可別以為沒空調、沒電熱毯的古代人就靠抖,

其實,古代人的取暖方式比我們想像的牛得多!

古代人是怎麼過冬的?

用什麼?

皇家中央空調 尋常百姓有火盆

我國是最早用煤的國家,用煤生火取暖是古代最普遍的方式。中國自春秋時期,就已經開始使用器具燒炭取暖,包括後來的土炕、火牆、竹火籠等,皆是在極寒天氣之下,讓人們順利過冬的神器。

但是,古人取暖也分三六九等,不同階層的人家用煤炭來取火的方式那必然是不同的。

「西涼國進炭百條,各長尺余。其炭青色,堅硬如鐵,名之曰瑞炭。燒於爐中,無焰而有光。每條可燒十日,其熱氣逼人而不可近也。」

——《開元天寶遺事》

"楊國忠家,以炭屑用蜜捏成雙鳳,至冬月,則燃於爐中,及先以白檀木鋪於爐底,余灰不可參雜也。"奢侈以至於此。

然而,生活在底層的人民,一如白居易口中的賣炭翁,則「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

【溫室殿】

「椒房殿,在未央宮,以椒和泥塗,取其溫而芬芳也。」

——《三輔黃圖》

在漢代,皇宮中設有溫室殿,以花椒為材料,搗碎成泥,塗在牆壁上製成保溫層,再掛上壁毯,設火齊屏風,還用大雁羽毛做成幔帳,地上鋪著毛毯。在這樣的「空調」房間里,冬天自然不會感覺寒冷。這就是所謂的「椒房殿」。

【火牆】

皇宮供暖是古時宮廷建築師們必須考慮的問題。有一種方法很像現代的暖氣,就是將宮殿的牆壁砌成空心的「夾牆」,俗稱「火牆」,外阻高內阻低(熱阻),通熱入牆取暖。

這兩項都是大工程,只有皇家貴族才能住得起。除了住的地方講究,還有一些用來取暖的小物件就是放在今天,取暖效果也是一級棒!

【熏爐】

看宮廷古裝劇時,都能看到大宅屋子進門處回放一個鼎狀的東西,那就是熏爐。熏爐又被稱為「暖爐」、「紅爐」,類似於我們現在室內烤火的炭爐,利用炭熱來散熱。

【手爐、足爐】

古代也有「暖手寶」——手爐。爐子里放火炭或尚有餘熱的灶灰,爐外包裹縫製精美的布罩。可放在袖或捧在手上,又被稱為「暖手爐」或「火籠」。看過《甄嬛傳》的都知道~

有暖手的就有暖腳的,足爐比手爐大一些,用錫或銅製成的一種扁瓶子,裡面灌熱水,主要用來焐腳,既可隨身攜帶,也能放入被窩中。這兩樣東西差不多就是咱們現在的熱水袋了!

對於古代普通人家來說,可就沒有這樣的待遇了——

【火塘、火炕】

火塘,也叫火炕,就是挖坑填炭,以此來取暖。現在在許多北方居室中仍能見到火炕,取暖效果可見一斑。

【火盆】

沒有做工精緻的熏爐,但是普通人家的火盆也能起到相同得作用。用泥制的盆盛裝燒火做飯的「灶灰」取暖。

當然還有一種迄今無法比擬的禦寒方式:

"申王(玄宗弟)每至冬月,有風雪苦寒之苫,使宮妓密圍於座側,以禦寒氣,自呼為"妓圍"。"

穿什麼?

貴族輕裘加身 窮人基本靠抖

其實,裘並不是古代貴族的專利,它根據材質的不同貧富皆宜,算是古代最常見的冬服。有錢人家穿狐、貂、貉、豹所制的裘衣,輕薄保暖。普通人家取暖就只能選擇鹿裘、羊裘、狗裘。

明代之後有了雪披。高級品,裡面是皮毛的,春秋冬三季都通用。老版紅樓夢裡林黛玉整天披著的就是這種。看過《甄嬛傳》也都知道。

除了裘衣,一般老百姓還用絲麻作為製作被褥、冬服的主要原料。用絲麻製成的冬服稱為「袍」、「繭」。家裡貧苦的農戶冬天則會穿「布衣」或「褐」,其中褐是用獸毛或粗麻等編織而成的一種粗服,類似麻袋片。

想想貧窮人家麻袋片似的衣服哪能抵擋冬日的嚴寒,想要熬過臘月天,估計也只能靠抖了。

吃什麼?

圍著火盆享牛羊

古時飲食取暖法有二,一曰飲酒,二曰吃牛羊肉等高熱量食物。這與現在的飲食也無大異,冬季牛羊肉火鍋最受歡迎,配上一壺溫熱的黃酒,簡直絕配!

一直覺得白居易的「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境界絕佳。

看完是不是覺得為古代人操心怎麼過冬都是多餘的,

感覺更需要操心的是自己怎麼過完這個冬天。

http://weixin.qq.com/r/airn-znE_WSGrX2c9394 (二維碼自動識別)


全憑火力壯


炕 火盆 熱水


推薦閱讀:

人類歷史上有沒有馴化過犀牛來用於戰爭?
「四大文明古國」中只有中國文明一直延續這種說法是否成立?
為什麼希臘神話里男女神平等?
中國古代在通訊不發達的情況下,是如何下達命令管理國家的?

TAG:歷史 | 古代文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