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在上海的知友們,上海最令你無法割捨的是什麼?

剛來的,沒走的,走了還懷念的,非土著的都可以發表意見。


精緻的生活,小資的情調,各式各樣各種風格的Pub和Bar,各種國家的餐廳,以及永遠曖昧著的夜,令人沉醉。夜上海,空氣中總是瀰漫著熟悉不熟悉的香水味,飄蕩著能聽懂不能聽懂的吳儂軟語,街道上隨處閃爍著五顏六色的霓虹燈和警燈,無法割捨。

在上海,你很少能遇見悶了一瓶二鍋頭拍著胸脯說「這事包在哥們身上」的豪氣,卻總是會碰到雖斤斤計較但又尊重契約精神的普通人;你也很少會碰到與公司不拋棄不放棄的忠誠創業元老卻總是能招募到干一天就選擇尊重一天自己職業素養的小職員;你可能會不舒服會不爽,因為上海條條框框太多,卻也總能享受到規則約束下的生活便利;只因,這是一個講究經濟利益、商業規則、比較冷靜理性的城市,不一定適合所有人,卻能讓大多數人在規則下生存。

我不是上海人,但熱愛上海,並願意長期居留於此,雖然暫時離開,但終究還是會回去,因為那裡是我的heart and soul


上海是陌生人社會,你什麼都不是,還可以是一個人;中國很多地方,你不是「兄弟」、「朋友」、「夠意思」,你就什麼都不是。


各大品牌雲集的商圈,能吃到全球各地美食的餐廳,超多的便利店,便捷的在線購物,

到處可以付的公共事業費,較高辦事效率的政府,全國最好的商業環境,良好的治安。

發達的地鐵和公交,服務最好的計程車,和諧的小販與城管,素質高的人群。

市內無處不在的綠地,周邊有做為後花園的江浙,對多種文化的包容性。

各種活動,比賽,演唱會。當然,最重要的是還有頗多的好友。

---------------------------分割線------------------------------

前兩天看《鏘鏘三人行》,竇文濤說喜歡香港的理由:

雖然因為文化差異沒什麼朋友,但至少有燈它就能亮,

有空調它就開,東西壞了就有人修,不會走在路上掉溝里,

醫院就是看病的地方,雖然辦事需要等,但也不會等太久,而且是公平的排隊。

還有準點運營的公交系統。

我想差不多就是這個意思吧。


上海是一座沒有中軸線的城市,無論是在康定路還是在凱旋路,每一個拎提籃挎皮包神采奕奕的老阿姨,都像是這座城的主人。

自北京初來上海,除卻南方植被帶來的滿目蒼翠外,總覺有些獨到的不同,琢磨了兩天終於悟出——這是個行政口號缺失的地方。

立交橋邊沒有樹立「上海精神」,建築工地的外圍也不貼中國夢的牌子,打車回家的時候給師傅描述路線,講了半天師傅恍悟道「誒~想是公安局的旁邊吧?」

公安局?住了快一個月,還未注意過旁邊這位低調的鄰居。

說起打車,上海的計程車師傅保留了民國電影中對大上海的想像。

上車坐穩,師傅回頭一板一眼地問「西桑(先生)小姐你們好,你們是到哪裡去?」

一聲「先生小姐」的問候回到黃包車的年代,彷彿要報出霞飛路或是大光明影院才配得上此情此景。

上海的「西桑」和小姐,都比別處來的更有樣子。

嘉里中心樓下手提筆電的丹尼斯劉,談話間是美國與新加坡那邊的communication。

昌平路早餐店剛叫了一客無錫小籠的建材業徐總,掰開一次性筷子時聊起寧波的生意,露出一絲成竹在胸的微笑。

他們是西裝革履的,從頭到腳一派地道。黃浦江涌動著滾滾的財源,江畔樹立著抬頭一望即可眼見的傳奇標杆。

風雲際會,標杆們引著這座城市的頸子向Qian看。

上海姑娘在各類剖析城市風格的文章中已是獨樹一幟,為樹典型漸有扁平化之嫌。

然而她們又那麼特色——漂亮的,有脾氣,寵愛自己。

這特色成了這座城市女子的主旋律,也感染了外地來者,住久了,也總難免對男友對同事對服務員,「哎呀,我不高興這樣的~」

什麼是她高興的,什麼是她不高興的,都樂於擺擺明白。前日里去街邊小店,細高跟的姑娘跟拉麵師傅說「青菜海帶我多要的,麵條嘛,你抻一根給我~」

「一根」,食指尖翹到眼前來,笑眯眯的,面前這位小師傅像是鄉下來的遠房表哥,帶著靦腆的微笑赴這多菜少面的邀約。

上海,是老外最不像老外的地方。

他們騎單車,壓馬路,遛狗,在酒吧前聚會,一撮一撮的聊天抽煙,生活起居,未見不同。

我曾在公寓樓下看見一個歐洲姑娘坐在台階上對著電話哭訴她的感情問題,莫名有一種生活在校園裡的感受。

能在台階上哭感情,是生活嫻熟後的更高層次了。

寫這篇文章時想起上一次來上海,在淮海路看老阿姨叫她的狗「菲利普~哦菲利普~~」

一聲一聲,波瀾蕩漾,水紋一般綻放開來,像閨閣小姐呼喚灌木叢里的情人。

我喜歡看這座城,

也漸漸的喜歡上這座城,

喜歡她如一套豪服,披披掛掛的里三層外三層

——從勞工大眾到金玉階層,自有一身的精彩風景。


1、交通管理水準和空氣質量在我國還是很領先的。

2、政府的管理水平不錯,公務員相對專業而敬業。

3、哪怕是小事,群眾都會在第一時間找到儘可能對大家都共贏的遊戲規則,並且自發地鄙視不守遊戲規則的人。比如在市中心的公交站牌下,在很狹窄的人行道上堅持排長隊。

最後,在膠州路大火頭七獻花現場,看到現場路線提前被規劃得很好,黑鴉鴉人頭安靜地向前走,公務人員也安靜地站在一邊。那天自發性地去了20萬人,幾乎沒有發生騷亂。人民在被允許的範圍里最大程度地表達了自己的意見,也保護了自己,儘管很少說話。公權則在允許的範圍里最大程度地保護了雙方,儘管他們也不怎麼說話。是在那個時候起,覺得真正被上海這個城市迷住的,在我到達的十幾年之後。


淘寶江浙滬的郵費。

我是認真的。現在再也享受不到了。


相對而言,上海是內地範圍內最有公平公正的城市。


他能讓你一個人孤獨地活著,並且帶著希望。


城市的居住感,和朋友圈子。

上海總的來說是給居民設計的,不是用來向外賓炫壯觀的「形象工程」(哪個城市是,就不提了),恐怕因為上海是歐洲人在中國設計的最大的城市(老城當然不是,但可以忽略)。因此上海的很多人行道散步、逛街可以很享受。

「新上海人"(像我這樣的移民)和「北漂」沒有什麼區別,但是上海的外國人群體比較有趣(和北京、香港的外國人比),因為他們相對多是來冒險和居住比較長時間。(當然三個城市都有不少住幾年就走的外交官和高管,即Expats)。

像20、30年代一樣,很多國外年輕人在基本不會中文的情況下來上海打工、創業,把上海作為一個比較國際化的,而且適合長期居住的城市對待。雖然上海還比不上紐約,但有往前追的趨勢,很多人不會中文也不想學中文,但一樣創業和享受生活。

相對照,北京的外國人裡面,很多是學生、外交官、和「中國文化愛好者」,他們摩拳擦掌要學習中國語言文化,要鑽衚衕、要住四合院、要包餃子、要喝二鍋頭、要吃烤串,確實很傻,在上海的朋友偶爾會嘲笑他們。


北京

人情味

來北京以後,發現人情味這個東西,是個概率,不是普遍,以的哥為例,有的真好,路程短,沒帶錢的,人家就不要錢了。但是拒載,挑活的也有的是。路人,出手相助的有,冷漠旁觀的也有。跟我在江南的時候,其實沒多少區別。又加上工作忙,每天除了上下班,沒其他時間接觸人,人情味這個東西,真的感受不到多少。

租房

房租,高的一塌糊塗,一居室3500,兩居室4500。交三押一,這一下子就是小兩萬。兒中介亂七八糟,什麼都有,租房子心驚膽戰的。一不留神萬把快錢就沒了。一個月公司小一半都放在房子上,根本存不下錢。租遠點是便宜,上下班1-2個小時。要是碰巧在國貿,那就只能呵呵了。

自然環境

這不用說了吧,沒有大風,沒有大雨是見不到藍天的。綠化,河流都少的可憐。PM2.5 一般在200-40之間.

交通

便宜,沒錯,是便宜,但是相當不方便,我從西直門地鐵站出來,想到對面去,坐公交竟然要半小時。地鐵規劃亂七八糟,換成線路曲折離奇。一遇到什麼倒霉會議就封路。10號先去勁松,竟然出現過20點就關閉的情況。

行政

北京這個狗逼行政,還用說嗎?辦事愛搭不理,一道手續給你辦三天。去你大爺的!

戶口,他媽的,沒北京戶口連自行車都不能租,租你大爺!

服務

餐廳服務員那真是大爺啊,愛搭不理,搭理你是給你面子。

計程車,更不用說了。太北的不去,太南的不去,回來拉不到人的不去,太近的也不去。

上海

人情味

淡,確實淡了。但是也是個概率問題。

租房

類似區域,上海比北京便宜1000-500.

自然環境

路面那叫一個乾淨,氣候濕潤。pm2.5 在 50-200之間。

交通

方便太多了,沒有那種詭異的換乘。 不過,的確是貴多了。和租房相比,這個點貴不算什麼了。

行政

比起北京來,那是好太多了,至少人家沖你笑啊,你讓北京的大媽給笑一個看看。

服務

比起北京來,淚流滿面啊。


一個城市只有當你選擇離開的時候,你才能感覺到對她深深的依賴。上海的夜嫵媚嬌柔、搖曳生姿,和白天的蒼白死板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十里洋場的外灘有宏大的萬國建築群,旖旎的黃埔江畔有相對而成的情人牆,走在法國梧桐掩映的衡山路上,你一個回眸,也許會從遠處傳來一個聲音道:「哦,原來你也在這裡」。

大學的課本里一直反覆稱頌:上海是一個海納百川、兼容並包的城市,不得不承認這十年全世界各地生活在上海的人,融合得更加的融洽了,也很少聽到說上海人排外的不好名聲了。不管是在從哪個國家哪個城市來到上海,從計程車司機到城市的綠化師都會簡單的來幾句英文為你指路。從國際化的幼兒園到近來成立的紐約大學,都讓上海成為了亞洲最國際化的城市之一。

二十世紀的二三十年代是上海最色彩絢麗的時代,百樂門的金大班,華山路的杜公館,電影屏幕大明星胡蝶、阮玲玉,常熟路的張愛玲,聖約翰大學的進步青年,在那個殖民反抗的年代上海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綺麗的一筆。

現在的上海是最適合生活的城市,她匯聚了全世界各地的美食,世界各地最優秀的展覽都不會錯過上海,不常看電視的你也許不會發現,所有的流行的電視劇上海台總會先於全國其他城市半年以上的播出時間,上海是全國唯一一個舉辦國際電影節的城市,在這裡你是有機會看見世界頂級的大牌明星,這裡不僅可以看到在全國路演的林奕華的話劇,依然可以看到很多優秀的話劇導演編演的小劇場話劇和實驗話劇,福州路的舊書市場,紹興路的漢源書店,在悠閑的下午可以約幾個小姐妹在康平路的小小花園喝一杯意式拿鐵,或者和心愛的男生帶著佳能7D的相機在馬當路附近取景嬉戲,可以一路向到,在陸家嘴的人行天橋上看著夕陽西下,讓光速和車速較量,攝下七彩霓虹下的金融中心的全貌。夜晚你可以去逛逛剛開業不久的國金大廈,年輕的MM在心情好時,可以買一個TIFFANY新出的手鏈獎勵一下自己的辛勞,或者和你的男友去I.T淘一雙情侶裝,累的時候可以去看一場午夜電影,走出夜色深沉的陸家嘴可以去濰坊路吃個燒烤再回家。

上海是一個適宜各類人群生活的城市,她就像是用從衣索比亞高原上採摘下的咖啡豆沖泡得咖啡,香醇清爽,並且會成為一種習慣和依賴。


二月雨後的樟樹味和臘梅香。


上海的朋友我跟我玩的好的基本上都是非土著, 土著不是說不好,但是總歸他們不怎麼喜歡跟硬碟深交還是怎麼著,可能還沒碰到志同道合的吧.

如果離開,就是回廣州了,上海的公共交通系統發達我很喜歡,上海有著強大的商業和藝術氣息,時常有演出,而且真的是國際大都市, 不能割捨的,可能就是六年在這裡的感情和回憶了.


當初來這個城市,是為了節省電話費

後來這個理由不存在了,於是背包,滿大街的走,想要尋找歸屬感,從徐家匯走到外灘,從五角場走到莘庄,復旦大學,上海交大,老弄堂,新天地,外灘,南京路,靜安寺,長樂路,淮海路,衡山路,美羅城,萬國建築,七寶老街,七浦路,南浦大橋,金山海灘,小籠包子,茲飯糕,本幫菜,全家等等,在很多回憶中尋找留下來的理由。不得解

某天夜晚,看著金光燦燦的外灘,金光燦燦的恆隆廣場,金光燦燦的東方明珠,我突然意識到,這些東西很美好,但是和我都沒有交集。

原來喜歡一個地方,還是需要有你挂念的人在這裡,否則一切都沒有意義


24小時便利店的密集程度。

不過這一點只是心目中最大的優勢。並沒有什麼是「無法割捨的」。


  • 開放

  • 自由

  • 快捷

  • 24小時不夜城

  • 精緻

  • 豐裕

  • 多元

  • 國際化


上海土著,沒啥感覺。

問很多外地來上海的同事,很多說是因為在上海,辦些事情基本不求人。不像在他們老家,隨便有些小權的都會卡著,一副很拽的樣子


出生貴州,海南四年求學,多年廣東工作,跑到上海混了兩年,最大的不舍是那裡的治安環境。。。。。

雙休周末,經常外出走走,經常搭乘零時左右的公共交通回巢,獨身一人行走在偏僻的大路上,安全感十足。回到廣東,深夜不再出門,僻處不再獨行。

PS:呆久了上海,回到佛山,一個多小時的廣佛地鐵時間根本不算什麼。。。。


作為一名純種土著,感動了一把,自己深愛的家鄉有那麼多人也同時愛著,真心希望知友們能在上海長久生活下去落地生根,支撐起內地這座自由與規則平衡的城市。


多元化

我的style在2,3線城市會被各種注目禮包圍。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東方 Project 主題交響音樂會「幻奏盛宴·幻想的交響音樂會~上海的七色幻夜」?
作為喜歡足球的上海人,你是如何在上港,申花,申鑫之間作出選擇的?
考過了cfa一級,普通二本,金融專業,女生,想去上海找工作,請問競爭力怎麼樣?
上海12366為什麼這麼次?
上海有什麼好玩的?

TAG:上海 | 調查類問題 | 上海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