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交網路產品中的人際關係上,除了add(雙向)和follow(單向),是否還有其他嶄新的建立關係方式?

眾多的垂直社交產品,

開始傾向follow的單向機制,

instangram、quora、tumblr、last.fm等等,

所以另外一個鄙人不明的問題就是,

follow的單向、低成本(可理解快速性)、影響力就決定了產品可快速成長的DNA。

可能我問了一個本末倒置的問題,

因為任何產品都是先看服務是什麼。


就我覺得

add是雙向關係 我們互相認識 更重於社交圖譜

fo是單向關係 我知道ta(不只是人) 更重於興趣圖譜

第三種,我認為是encounter 就是指偶遇,你遇到過他,更重於位置圖譜(基於共同位置) (但你甚至不認識他,不知道他)

encounter其實就是你和路人甲的關係,參見color,陌陌。

有人覺得興趣圖譜是偽概念(所以我瞎掰的位置圖譜更不用說了),但是我認為,興趣圖譜有其存在的價值。不可否認,無論是興趣圖譜,還是位置圖譜,乃至其他亂七八糟的圖譜,存在的關係都是社交關係的一種,這也是為什麼會有人說興趣圖譜是偽概念,是西方思維枯竭的產物。但是其實,twitter就是在講究興趣圖譜(你關注你感興趣的人,你和這個人之間可能並不存在社交關係),更加體現興趣圖譜的是tumblr和豆瓣。(知乎也是哦)

興趣圖譜的作用和意義不在於和社交圖譜區分甚至是競爭(這是不可能的)它的意義在於對社交關係的沉澱和拓展。也就是說興趣和位置圖譜等的作用是完善和拓展社交圖譜。(這也就是為什麼身為社交圖譜的代表facebook其實也有著很完善的,很棒的興趣圖譜。)

並且更要注意的是社交圖譜中的社會關係是可能會消散的,比如你的幼兒園同學,幾十年未見,見面你都指不定不認識他了,這就是社交關係的消散。社交圖譜是有可能破碎的,那麼這個時候就需要有興趣圖譜和其他的圖譜幫助你重新聚合關係,維繫關係,拓展關係,沉澱關係。

所以我願意把類似於興趣圖譜,位置圖譜這些圖譜稱之為功能圖譜,而社交圖譜是真正的關係圖譜。

另外功能圖譜其實比起社交圖譜來說,更加的不穩定,好在於功能圖譜數量遠多於社交圖譜。而社交圖譜的功能就是,在功能圖譜破碎的時候,繼續秉承維繫關係的作用,以期待未來能夠重新建立功能圖譜。

所以功能圖譜和社交圖譜是共生的。

最後,無論什麼圖譜,都是為了信息傳播,分享,和互動。而以上動作也正是讓圖譜不破碎的保證。


採用雙向關係的都是社交網路,採用單向關係的都是圍觀和被圍觀的網路形式.

當一個產品選擇了雙向關係,就意味著這個產品本身選了一個比較慢的方式積累用戶

優勢是用戶間的關係深度要遠遠大於單向的follow方式.當你想在一個通過follow方式的產品中達到深入社交目的,不是不可能,而是難度很大,因為這種方式本身就是不公平的,而一個社交行為的產生一定要是兩者社會地位類似才行.

當一個產品選擇了單向關係,就以為著這個產品本身選了一個比較塊的方式積累用戶

優勢是爆髮式的病毒效應,細胞分裂式的擴張.但是他更加的偏媒體,社交屬性不強,更易產生結構洞,看看微薄就知道了,他比較適合信息的傳播,但是不利於深度關係的發展.

我想讓你成為我的朋友,我還得告訴你你成為了我的朋友,如果你不同意我還不能成為你的朋友.這在現實生活中是多傻的一件事情,所以誕生了單向的機制.

那第三種方式應該是什麼?實際上在以上這兩種機制中還隱藏了一種三方的機制,即你看到了我的好友A,不論是單向還是雙向你認識了他,我認為這種方式應該更好的得以體現出來.這裡面就涉及了結構洞的問題..

如你所說,採用哪種方式,取決於你的產品是什麼..


add和follow嚴格來說是「點對點」連接的兩種形式。(這個下面可以去category是正向、反向,以及連接強度的不同)

基於add和follow,以及其他可參考信息(公司、校友、愛好、地理位置等),產生group(有形or無形的),group本身可有群體傳播功能,也可以根據group信息再轉換為人際傳播,促進人際關係建立,即根據group信息再去輸出「點對點」連接。

對於一個社交網站而言,不管你是偏採用「add」還是「follow」在建立人際聯繫,需要通過「group」再去輸出強化最終完成「織網」。

使得社交網站之「網」多姿多彩,各有專註,是因為如下三個步驟都有種種分叉路可走:

1)add和follow的不同(由於有剛說的正向、反向、連接強度問題,所以即使這裡也非二元選擇)

2)基於其他可參考信息的不同

3)group的形式和推送力度、準確性的不同


類似於path的反向關注


我來個大雜膾吧

+ 正向關注(Follow):微博類產品

- 反向關注(Invite):Path

× 相互關注(Friend):SNS

÷ 遞減關注(Family):最常見的是族譜,關係越來越淡,這一代是直系(兄弟),下一代就是旁系(堂兄弟)…………;還有同胞、老鄉等等

匿名關註:單相思

負面關註:競爭對手、敵人(最輕度的就是網上的所謂XX黑子)

邂逅:豆瓣的「發現和推薦」,Stumbleupon

共鳴:天涯若比鄰,同病相鄰(病友、戰友)


互聯網從最早期的web1.0媒體模式,到現如今的可以在網路上生活的(或者逃避生活)狀態。走過了不過十幾年的路程,但是他的變化是巨大的,而且比任何一個產品都更大程度的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其中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改變了人與人的交流方式。

不管是add模式還是follow模式都是在人與人的交往中一種模式的界定,都是一種不見面的聯繫人與人的新法則,由於網路過於平面化,信息過於膨脹,信息發布的渠道過於簡單,如果沒有關係法則,就好像全北京市的人都集中到天安門廣場,你喊一嗓子,我喊一嗓子,看似交流變得簡單,實則是效率已經下降到一個恐怖的境界了。這個時候一些新的規則就應運而生了,比如你我都互相確定之後才能互相說話(最早的IM,如icq定義的),還比如我們都到一個特定的「房間」中(房間人數有上限),可以互相的對話(早期的聊天室模式)。

ADD和follow的模式是被近期最成功的兩個交流工具facebook和twitter發揚廣大的。隨著新的技術的不斷出現我想交流模式法則還會繼續的改變,提出幾個我覺得可能的方向吧:

1.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普及,我們可以直接用到我的通訊錄,這樣來收發信息,而不需要再次設定一下ADD或者是follow,只要你知道對方的唯一標識(手機號),就可以進行通訊,這樣再次的降低了用戶的使用門檻,並且拉近了虛擬與實際的距離,或許能成為下一代的新規則。

2.隨著3D的發展,也許純虛擬社區會發展起來,如second life樣子,完全模擬現實的關係,在虛擬的大世界中只要你走到我的視力範圍內,我們就可以互相交流並且傳遞信息,當然還可以添加一些如穿越,瞬間移動等現實世界不可能做到的動作。

3.Add是一對一,follow是一對多,而《群》則是多對多,其實多對多的模式一直存在,並且蓬勃發展著,如果結合新的技術與服務,把多對多的需求進一步滿足,也可以變成一種主流的交流法則。

總之,我覺得法則這個東西是在交流過程中逐漸行程,並且加以總結提煉的,而不是拍腦袋拍出來的,一個應用或者服務,涉及到交流和社會化的問題時,從實際的需求和交流效率的角度出發,總結設置並且不斷的改變磨合創新,才能夠出現有價值的法則即用戶關係。而且互聯網發展迅速,各種情境下的交流需求不同,法則自然也會不同,我覺得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很難說誰更優勢或者誰更主流,很多交流方式會有機的共同存在與發展。


無論雙向、單向,都只是線。幾何里有點線面,除了線,還有面。


我想其他只能是群組列表的功能

群組把興趣投合的句子在一起不用解釋了

列表的話

比如把別人帶有每個標籤的列表當中

這樣就好比向網站提供了用戶對其人的看法和理解


connection。強調互動關係的。弱化了follow和add。案例是http://formspring.me


我太想回答這個問題了。

有多少種關注方式樓上已經有很多提及。除了單雙向的關注方式,還有一對一,一對多,多對一,多對多的形態。基於這種組合產生了各種不一樣的社交產品,如人人,微博,輕博客,博客,qq等。

當然以上只是人與人之間的關注關係,我們姑且稱此為隱私策略

當然除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外,還有人與信息流之間的關係。

所以,一個社交網路的基礎結構大概有以下三方面:

follow方式:單向,雙向。(其實本質上還有更複雜一點的,這裡只考慮單個個體的關注,比如你關注類似班級或者組織等,也可以採用多向。比如需要兩名以上管理員確認等。但比較少見)

人之間的對應關係:一對一,一對多,多對一,多對多

人與信息流:訂閱,協同編輯等

基於上面三個維度的排列組合,形成各種不同類別的社交產品,隨便組合一下就有幾十種社交方式。

所以隱私策略的不同決定了你的社交產品形態,這是社交網路的基石。

所以我一直堅持認為,社交網路才剛剛開始。


單項關注和雙向關注,都是人與人之間一對一的關係。

而如果從社會中實際的人際關係來看,還是有可能存在一對多或多對多的關係的。

一對多的關係,比如老師與同學;

多對多的關係比如足球賽場上對陣的兩個隊。

映射到互聯網上:

一對多的關係有可能是某人創建的郵件組,他與這一組人可以在郵件的邊界內交流;

而多對多的關係有可能是基於地理位置或其他共性形成的臨時小組,在特定範圍內這些人之間可以相互交流。


關係本質上是單向的。

而且,本質上是一對一的。

隨著大家對關係的認識越來越深刻,大家已經從常規的「加為好友add」動作轉向習以為常了的「關注follow」動作了。

關係可以從很多維度來劃分成:

  1. 熟人關係vs陌生人關係;
  2. 強關係vs弱關係;
  3. 線上關係vs線下關係;
  4. 正關係vs負關係;
  5. 血緣關係vs地緣關係;
  6. 同學關係vs同事關係;
  7. 性關係vs婚姻關係;
  8. 情場關係vs職場關係;
  9. 政治關係、上下級關係、、、
  10. Blurblur~~~

開關係針對大家的核心需求,對關係設立更合心的劃分方法。

請大家保持關註:http://KaiGuanXi.com


社交網路其實就是將現實生活中人與人的關係映射到網路上。所以這個問題的答案應該從現實中找尋。

FO和ADD的映射就是「我知道他」和"我們互相認識",這是兩個最基本的關係。個人覺得其他的社交方式都是基於這兩個關係的擴展。

比如:現實生活中大家因為一個話題一個活動甚至一本書而認識,在網路上的映射就是豆瓣小組、群。

由此我可以「瞎想」一些基於FO和ADD這種基本的社交關係而發展的社交方式,例如生活中的「考試分班」等~


follow反過來啊。follow是A去follow B,B一開始沒有權力拒絕。那麼反過來什麼樣子呢?就是A邀請B來follow A,至於答不答應是B的事。這種關係有什麼用呢?映射到現實社會就是比如知乎想邀請張學友做客串,自然是否答應要學友說了算啦!至於有沒有用,要看怎麼去挖掘了。


我覺得雙向也是基於單向,不同在於雙向關係裡面攙了信任、親密感這種更複雜的心理。真實的人際關係還應該考慮個人的身份、角色問題,不同親密度的人看到的我不一樣。現在的解決方法是多個賬戶,將來的發展可能會實現一個賬戶多重身份,關注我的人群中不同的人只能接受不同的信息。


好多術語,看暈了。把你的社交行為感到最舒服最值得回味的那幾次總結出來就會分析到最好的社交關係。


還有path,聲稱社交

邀請別人關注自己,一個人最多能關注50人


社交應該是有兩部分組成:認識和保持聯繫,人人網 QQ 很大一部份上的功用就是在保持聯繫上,而豆瓣之類的社交更偏向於認識。產生社交行為是需要共性的,例如; 興趣相投,位於同一位置(同學校 同小區 同樓房 同公司。。。)

社交也可以擴大到人與物的社交,物與物的社交!


基於人,如微博,Facebook,淫淫等

基於物,如豆瓣,書籍,電影什麼的。當然,現在的一個發展方向是興趣,這個看起來確實很好,讓一些人因為某個東西聚在一起,有的聊,較少出現分歧,也較少出現冷場,可以由「物」發展關係,很好

基於位置,如現在的LBS,這塊最重要的是,本地化限制很大,但是其實還是可以做到很多,線上線下也可以很好的結合


你們把群組忽略了。


color的隨機組織社交圈,連註冊都不用。比較有潛力的一種方式。


推薦閱讀:

大家第一次見丈母娘的情景是如何的 ?見丈母娘有無經驗可以談?
送給 Geek 男朋友什麼生日禮物比較好?

TAG:社交網路 | 關注Follow機制 | 關係 | 人際交往 | 社會化網路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