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後,主要震區的地質地形有哪些變化?
本人是5.12地震親歷者,突發奇想想到當時有報道說地震讓珠峰升高了多少多少厘米,想了解一下對其他地質地形有影響嗎?
2017/8/13更新
九寨溝地震過去五天了。目前九寨溝景區的恢復情況較好。許多媒體的報道很大程度的誇大了部分景區的局部損傷和破壞,所以導致了「九寨溝遭受重創」的整體印象。實際上,大自然的自我修復能力是人類很難想像的。
對還在抗震救災一線工作的人們表示敬意!
感謝 @九寨溝段子手 提供的圖片,讓我們看到了震後四天的九寨溝。
目前,最讓人牽掛的火花海和諾日朗瀑布恢復情況好過預期。
對於地震中損傷的壩體,一開始被認為會嚴重阻礙彩池蓄水,但是事實上,水位目前看來維持在了一個較原先更低的水平,並且還在慢慢上升。個人覺得這無傷大雅,並且不久就會恢復。因為缺口流量更大,而水流總體流速都不快,所以缺口會更快的生長沉積物,不久就可以補上。
九寨溝的「門面」因為植被豐富,山體相較緊實穩定,沒有出現明顯損傷,彩池點綴在樹木叢中,還是老樣子。之後景區的工作重心,我認為有兩個:1.對明顯遭到破壞的基礎遊覽設施進行有效修復,並對部分路線進行重新規劃,對於地震後新出現的景觀進行密切關注。2.對景區進行新的、徹底的地質安全評估,對有安全隱患的山體進行加固,對步道進行防護升級。2017/8/12更新
九寨溝地震過去四天了,目前災區情況穩定,可以鬆一口氣。作為一個去過九寨溝兩次的人,心中是充滿感情的,看到九寨溝山河改觀,心裡十分難受。
像九寨溝這種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地下是充滿孔隙和溶洞空間的,地震來臨時這些結構十分脆弱,極易遭受破壞,導致地下孔隙聯通,進而導致地表水流速改變。九寨溝的靈魂就是水,水流走了,美麗的鈣化、瀑布、海子就失去了滋養的源頭。其次,鈣鎂質的地表沉積物比較疏鬆,經歷震動之後就會從原來的附著物上脫離下來,使得水體渾濁,影響視覺感受。
目前,火花海、諾日朗瀑布、鏡海等景觀已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壞。
先放一張去年秋天去的時候拍的圖把,好有個參照,現在想起來真是心情複雜。
關於地震後的損壞狀況,我從網路上找了一些圖,都很符合這題所述的「地震之後的地質地形變化」。
圖中最明顯的破壞就是水體渾濁和流失。隨著水流的補給,渾濁的水慢慢會恢復清澈,倒是壩體損傷很難短時間恢復。
那麼問題來了,作為國家5A級景區,遭受如此創傷,到底該不該人為修復呢?
首先肯定的是會對棧道、接待中心等旅遊基礎設施進行修復,往後可能會對受損的自然景觀進行人為修復,但是是否能夠達到原有的樣子還不能確定,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比如就火花海受損情況而言,包括水體渾濁和火花海壩體垮塌兩部分,火花海壩體是由於水中的碳酸鈣緩慢沉積形成的,因此,在未來流水緩慢作用下,壩體會自我修復,預計需要數年時間。但如果震後重建階段進行人為修復,也是可能的,只是多了鋼筋混凝土的味道。而諾日朗瀑布垮塌,如果震後人為把垮塌的石塊清理掉,隨著上遊河水流量增加,瀑布會自然恢復;如果靠流水自然沖刷,也可以把垮塌的岩石沖走,形成新的瀑布,但這一過程比較緩慢,取決於河流上游的流水量。無論哪種清理方式,景觀自身都是可以恢復的,但是完全恢復原始瀑布的樣子是不可能的。
其實,九寨溝海子的景色形成本身就離不開地震、崩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這些地質運動發生後,石塊堵斷溝谷,後期地表水對九寨溝流域的可溶性岩石發生溶蝕作用,含有碳酸鈣的水逐漸堆積,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景色。這一次新的地震對以前形成的景觀產生了一定的破壞和改造屬於正常的的地理演化過程,其中包括火花海水體流失,其實也是自然的過程,沒有必要刻意恢復。
大自然比人類想像的更強大。或許多年以後,新修的棧道、橋樑,會從嶄新的自然景觀上跨過,那時呈現在世人眼中的將是一個與現在截然不同而又風味猶存的嶄新的九寨溝。
——————以下為原答案——————
當然是有的。地形抬升,滑坡、洪積扇、泥石流、堰塞湖、土壤液化等等,這些都屬於地質地形變化。
先看張圖吧:
這是經歷了汶川地震但是沒有倒塌的教學樓,被譽為「最牛教學樓」。可以清晰看到,左側的教學樓明顯比右側的高出了一截,兩棟樓之間有一個明顯的「鼓包」。在地震之前,它們還是一般高。地震應力使左側大地抬升了。和題主提到的「珠峰長高了多少多少」其實是一個道理,山,就是這樣造出來的。如果這片區域在百萬年尺度上頻發地震,這很有可能就變成一座大山了。
滑坡、堰塞湖什麼的更不用提了:
滑坡↑
小尺度的滑坡至少堵路,大尺度的滑坡一下來,瞬間吞沒一座村莊,一個縣城。
堰塞湖↑
堰塞湖的危險性不言而喻,你無法預測這座不穩定的湖何時潰堤。堰塞湖造成局部地區岩石孔隙水含量增加,增加了岩體不穩定性,容易引發諸多次生災害。
地震使地表沉積物、風化產物鬆動,更不穩定,在重力作用下運動、墜落、釋放能量,引起諸多地質災害。
舉了這麼多例子,講講理論。所謂的地質地形變化,可以分為小尺度和大尺度的。板塊運動、板塊俯衝等屬於大尺度的,小區域地形隆升、滑坡、泥石流等屬於小尺度的。梳理一下:大尺度的地質地形的長期變化積蓄的能量引發了地震,地震再引發局部的小尺度地質地形變化。
地震,最簡單的模擬一下:打一盆水,雙手平齊併攏放在水裡,使勁一搓,可見水花四濺,漣漪泛濫。顯然,用力越大,水花越多,發力越久,波及的範圍越大。總之,積蓄的能量越多,破壞性越大。
地殼可以分為很多板塊,板塊之間是相對運動的,不是靜止的。板塊運動的驅動力是地幔熱對流(目前科學界研究的前沿)。運動的板塊碰撞摩擦,就會積蓄能量,引發地震。所以,大尺度地質變化在前,引發地震,小尺度的地質地形變化在後。補充一句,板塊運動引發的通常是大地震,小規模的地質塌陷、一些地質災害等也會引發小震。
512地震這種級別的地震(震級8.0,矩震級8.3,烈度11),有學術文章認為在同一地區平均一千年一次,全球範圍內也很罕見。1984年至今,全球6級以上地震4096個,7級以上480個,8級以上52個,9級以上2個。震級每升高一級,能量為原來的32倍。
但是在四川,這個應力非常非常非常集中、地質條件異常複雜的區域,大地震和超大地震就會比較頻繁,小地震的頻次更不用說,四川人民早就習慣了。僅在四川,就有四條大斷裂帶。其中龍門山斷裂帶就是汶川地震的元兇。看一張圖就知道了:
圖中的每一個紅點表示一個地震的震源位置,圓圈大小表示震級大小。由數不清的小紅點描繪勾勒出的就是一條斷裂帶。
斷裂帶就如同一雙巨大的手,時刻都在蓄力,當到達臨界值,靜摩擦力無法維持體系平衡,地震就發生了。尺度上,龍門山斷裂帶長500km寬70km。那有人就問,這麼大一條斷裂帶,不應該更加容易觀測嗎?實則不然。因為這種超大尺度的「裂縫」,如果運動了肉眼可以直接觀察的距離,那釋放的能量足以切穿板塊了。斷裂帶兩側的板塊通常不整體移動,而是局部小尺度運動。最直接的觀測手段就是建立地方地震台,時刻監測,或者通過空間大地測量觀察細微的相對移動。根據計算,汶川地震發生時,在300km長,50km寬的尺度上發生的相對滑動約3m。(可以測算一下這釋放了多少能量)
(以下屬於歪樓部分)
大家比較關心的一個說法是,汶川地震把四川的山震鬆了,大地震會越來越頻繁了。這個說法欠妥。大地震的頻次不會改變,但是小地震可能更頻繁,地質性災害更頻繁。
這不難理解,大地震通常是由大尺度的板塊運動決定的,頻次較為固定;小地震受影響多,孕震條件較自由,發生頻率更高。
四川地震的起因是印度洋板塊向亞歐板塊俯衝,造成青藏高原快速隆升導致的。高原物質向東緩慢流動,在高原東緣沿龍門山構造帶向東擠壓,遇到四川盆地之下剛性地塊的頑強阻擋,造成構造應力能量的長期積累,最終在龍門山北川—映秀地區突然釋放。
說這麼多,看個圖你就懂了:
↑首先,印度板塊向歐亞板塊俯衝(可以認為是「懟」)
青藏高原就是在這樣被擠壓抬升的過程中慢慢隆升到這麼高的。
↑青藏高原一直被懟,咋整呢,往東跑?結果東邊有一個頑強的四川板塊,堅守陣地。兩邊勢均力敵,那麼夾中間的就倒霉了。中間的物質層在高壓作用下向南流動(非常非常緩慢的流動)。於是在四川板塊的西邊緣(藍色虛線),就產生了一條長長的斷裂帶,那就是龍門山斷裂帶。這條斷裂帶也就成了大地震、超大地震的搖籃。
但是,板塊的運動速率幾乎恆定。就龍門山斷裂帶而言,斷裂帶兩側板塊的相對運動速率為每年3mm。這意味著能量的積蓄過程是穩定的。就好比過山車要經歷長長的爬升過程再下墜釋放能量。而地質體的應力極限也是比較穩定的。解釋一下什麼叫應力極限:比如你折斷同一種木材製成的筷子,每次都要用100N的力氣,那麼可以認為,這種筷子的應力極限是穩定的。地震蓄力過程中,存在一個「鎖定」過程,即最大靜摩擦力的作用過程,當應力超過最大靜摩擦力,鎖定解除,相對移動發生,地震就會發生。蓄能相對穩定,最大值也相對穩定,所以大地震的頻次幾乎不會改變。
那會不會產生更大震級的地震呢?這才是真正需要關心的問題。一般認為,板塊相對滑動距離越長、板塊剛性越強、板塊接觸面積越大,引發的地震震級越大。那麼問題來了,汶川地震會不會為若干年後可能發生的超大地震埋下伏筆呢?答案是:有可能!
再看這張圖:
補充說明一下,汶川地震和蘆山地震的震源之間有一片區域是白的,幾乎沒有任何點或圈,這意味著這片區域在歷史上幾乎沒有發生過地震。這種地區術語稱作「地震空區」。這幅圖描繪的是歷史,但是未來什麼樣細思極恐。因為紅點如果繼續向下延伸,和黃點串聯在一起之後,很有可能聯通起空區,在空區上發生特大地震。這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因為離成都太近了,一旦發生地震,成都這種超大城市必將首當其衝。所以一直有專家從事此方面的研究,但是學術界的觀點並不相同。一種觀點認為空區極有可能發生大地震,如上所述;另一種觀點認為,空區地質體較柔軟,剛度係數低,無法滿足地震蓄能條件,不會發生地震。而更多的研究還要從踏勘做起,這又是一件極其花費人力物力財力的事情。
值得慶幸的是,一方面國家很關注,投入了很多精力建設地震台站,學術界的爭論不久就會有結果;另一方面,即便會有大地震,我們這一代人肯定是趕不上像汶川地震這種級別的地震的,因為汶川地震已經釋放了很大能量,在鄰近區域(龍門山斷裂帶)重新蓄能需要近千年的時間周期。也有文章分析稱,汶川地震這種地震的發震周期大約為1000年。而震級相對小的地震蓄能時間相對較短,仍舊有可能發生,比如汶川地震後的蘆山地震。
其實,從能量關係不難發現,不同震級的地震彼此之間能量相關度低,因為震級每升高一級,能量增加為原來的32倍,滿足了物理學上遠遠大於的關係。某一地區如果剛剛發生了八級地震,那麼能量上與其相差不多的地震再次發生的可能性就很小,因為彼此相關度大,而同量級的能量又剛剛被釋放了;而能量相差較大的因為幾乎沒有相關性,所以發生概率上仍舊隨機分布。其中,震級比原震級大的地震(比如9級)依舊按照著原有概率發生(比如5000年一次),而震級較小的地震再次發生就很複雜,一方面蓄能周期短,另一方面,地層環境變化了,蓄能條件改變(可能更容易也可能更難)。所以這個剛剛發生了8級地震例子里,再發生8級地震的概率極低,但是未來發生9級地震的概率還是有的(1/5000),發生5、6、7級小地震的概率隨機。
過分擔心地震是沒必要的,但是做好防震減災的知識科普教育是很有必要的。正確的逃生技巧可以有效減少傷亡,降低財產損失。在地震中有效地躲避和疏散也是倖存者留下的寶貴經驗。再者,地震預測並不是完全沒可能,前文舉的例子就是一個地震預測的簡單模型。隨著科技發展和世界範圍內興起的鑽探計劃,人類將更深刻的了解地幔對流和地殼運動,進而研究地震。
在大自然面前,人類顯得多麼渺小而微不足道呢。
(關於地震預測,感興趣的知友可以移步我的另一篇回答:地震可以預測嗎? - 知乎)
以上。
--------------------------------------------------------------------------------------------------------------------------
重要更新 2017.07.07
不少知友評論里表示,看完回答整個人都不好了。其實過分擔心不如潛心學習,了解清楚了解透徹,自然就無所畏懼。那我就結合國情為大家科普一下關於地震的基本知識。
1.斷裂帶
斷裂帶並不是板塊間一條細細的分界線,而是通過地震發生頻次勾勒描繪出來的一條長而寬的帶狀區域,所以有時也稱作地震帶。世界上最活躍的地震帶是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和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前者的根本動力源於太平洋的擴張,後者則是因為印度板塊向歐亞板塊俯衝。
↑全球地震帶分布(圖源自網路,侵刪)
很不巧,兩個最活躍的地震帶中國都趕上了。中國境內活躍的小一點的地震帶又數不勝數。地震頻發是中國的一個重要的基本國情。
↑中國地震帶分布(圖源自網路,侵刪)
2.中國哪裡地震少?
中國雖然整體上地震多,但是也有局部地區發震頻率很低,比如說揚子地台。
首先解釋一下什麼是地台(地質學名詞):
地台:大陸上自形成以後未再遭受強烈褶皺的穩定地區。在地槽地台學說中,地台是與地槽相對應的地殼穩定構造單元,以含有未變質的沉積蓋層區別於地盾。
地台具有雙層結構,即由基底和蓋層構成。基底由前震旦紀或前寒武紀的巨厚已變質的沉積岩系與火山岩組成,構造複雜。基底岩石建造序列屬地槽型。蓋層由震旦紀或寒武紀以來的沉積岩系組成,其厚度一般不超過1000~2000米,未經受區域變質作用。其沉積物組成地台型建造序列。蓋層與基底以角度不整合接觸。
簡單說,地台就是岩漿冷卻之後,又經歷了很久很久的沉積作用,一層火成岩上面覆蓋上厚厚的沉積岩組成的。基本特徵就是:結實、穩定、古老。
那麼揚子地台在哪呢?
揚子地台,又稱為揚子准地台,是和華北地台相對應的中國南方前寒武紀克拉通。揚子地台因長江幹流(又稱揚子江)縱貫全區而得名,其在晉寧運動形成基底。揚子地台範圍包括川、黔、滇、鄂、湘等省的大部分地區,陝南和桂北地區,以及長江下游的皖、蘇兩省部分地區。地台的邊緣有一些山脈環繞,如北側的米倉山和大巴山,東側的武陵山,西北緣的龍門山等。
這張圖中圓圈裡面的區域大致反映了揚子地台的分布範圍。其中長江中下游衝擊平原(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等地)自建國以來就幾乎沒有發生震級超過5.5級的地震。
↑建國至今5.5級以上地震分布圖
可以清晰看出,揚子地台所處的區域非常穩定。作為對比,其西側邊緣的四川龍門山地區、其東側隔海相望的中國台灣,地震密度都非常大。而華中區域可以說「一片空白」,地震分布如此低,更別說勾勒斷裂帶了。由此可以得出一個結論,華中沒有地震帶,發生地震可能性極低。
3.成都安全嗎?
本題是基於汶川地震做出的回答,簡要分析了四川區域的地質狀況,許多成都及周邊居民就炸鍋了。
事實上,成都也在上述揚子地台的範圍內,但是其西緣毗鄰龍門山斷裂帶,地震釋放的能量未經有效衰減就作用到成都平原上,特別是面波能量,所以成都震感強烈。但是要清楚,成都本地不會產生地震。人們驚呼「地震來了」,是因為隔壁龍門山發地震,影響到成都了。
地震學裡有句老話「Earthquakes don"t kill people, buildings do」,意思就是說地震本身不殺人,建築物才會。這句話適用於成都,因為成都屬於平原,區域性地質災害很少,地震發生時最大的威脅就是建築物。
在成都求學的幾年裡,我經歷了大大小小許多有感地震,有時也會在睡夢中被搖醒,但是當地的同學絲毫沒有慌張,房屋也沒有受損。要知道,成都人民大多都是經歷了汶川地震的,多多少少心裡會對地震有一點戒備和提防,發生地震時也多了幾分坦然和從容,這是我很佩服的。
那房子搖得凶,為啥結構上沒有損壞呢?這得益於國家的房屋質量規範,是一系列具有法律效應的條文。這裡面就包含抗震級等級、施工標準等等。
抗震等級是設計部門依據國家有關規定,按「建築物重要性分類與設防標準」,根據設防類別、結構類型、烈度和房屋高度四個因素確定,而採用不同抗震等級進行的具體設計。以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為例,抗震等級劃分為一級至四級,以表示其很嚴重、嚴重、較嚴重及一般的四個級別。在中國建築業中,已經開始嚴格執行這個等級標準。
成都城區並不屬於地質活躍區,幾乎沒有次生災害,但是地震發生時地面會有一個瞬間加速度,導致房屋擺動,對房屋是一種考驗。只要房屋建造符合國家要求,工程質量合格了,那一定不會塌,可以放一百個心。所以,如果圖個心安,可以查詢一下自家房屋的抗震等級。
對於地質活躍的區域,條例會明確規定建築的樓層、佔地面積、剪力牆及承重牆的材料類型等等。如果有已經探明的地縫或者地質災害高發區(比如滑坡,泥石流常常光顧的地區),這些地區必須經過地質加固等重要工程才能建造房屋,否則是不會批准建造的。
有一位知友在評論里問我,抗9級的房子,如果一棟房子底下的半邊地基隆起半米,這也抗得住不倒嗎?
我想說的是,房屋選址都是有大量前期勘探工作的,會主動避開活動斷層,像問題中說的半邊隆起半邊低的情況很大程度都被規避了,也就是說,根本就不會在這裡修建房子。但是一旦發生這種情況,房屋一定會因抬升導致傾斜。房屋的抗震結構(剪力牆、剪力柱等)合格的話,屋子不會倒,但是會歪,房屋整體性幾乎沒有影響。更多情況下會像汶川地震中的「最牛教學樓」那樣,房子作為整體被抬升了,整體上還是水平的。這是因為房屋牆體抗剪切的,俗話說就是「扛住了」。而這棟樓在地震中被抬升了三米。
4.高樓大廈和矮一點的房子哪個更安全?
很多人覺得房子越高,重心越高,地震中越有可能倒塌,實則不然。房屋穩定性、抗震性能是多條件因素。最重要的決定因素是建築物結構。
以前的科技不發達,建房子就是堆磚頭,所以為了維持穩定性,房子都修不高。就像一摞書,堆太高會倒。這種直接把磚頭或者石頭用水泥一層一層堆砌起來的房屋,就屬於磚石結構。因為牆體全部由磚頭堆砌而成,抗震能力差,地震中倒塌風險極高。牆倒屋塌,房頂預製板砸下來那幾乎沒有生還希望。汶川地震中損毀最多的就是這類不高的2、3層房屋。
後來人們想辦法增加房屋的抗震性能,創造了磚混結構。也就是磚頭搭配上其他的受力結構。這不難理解,磚頭是承載正壓力的,屋頂壓在上面完全沒問題。但是如果一頭大象向屋子一撞,牆體側向受力,那考驗的就是磚頭之間的連接強度了(水泥的粘性),那就不一定扛得住了。怎麼辦呢?一個典型的解決方案就是「馬牙槎」,看圖。
具體做法就是在牆體中間或者拐角處預留凹凸口,裡面布滿編織好的鋼筋,然後直接澆築混凝土。這種結構顯著增強了牆體的連接強度,抗震能力有所提高,但是還不夠。
後來自然而然的發展就是把「馬牙槎」這種結構做得更牢固更密集,讓它貫穿房屋上下、不同樓層。其本意就是增加房屋的整體性。那麼整體性好的一個極端表現就是,密集而粗壯的水泥柱貫穿整棟建築、牆體之間聯繫緊密,於是就有了框架結構。
搭建「框架」的材料主要有鋼筋混凝土和純鋼材,純鋼材搭架子操作起來很簡單,直接把工字鋼用粗壯的螺絲連接起來就完事了;鋼筋混凝土的通常需要先編織好鋼筋,然後固定好模板,最後用水泥泵車澆築水泥,柱子之間的聯繫強度就由鋼筋編織質量和水泥澆築水平來決定了。
事實上,框架結構的建築物的生命線也在於「節點連接」。啥意思呢,「框架」之間都是平行的,構成了平行四邊形或者矩形結構。大家都知道,平行四邊形不穩定,晃悠起來柱子連接處的應力就會被放大,所以更容易損壞。
那很快就有人指出,為啥不添加三角形的穩定結構呢?
確實,框架結構搭配三角形加固結構也很常見。
這些貫穿於柱子之間的鋼結構很好的解決了框架結構節點易磨損的問題。但是最大的問題就是:不美觀,而且耐火性差。實際中,也通常是已經建成,但是後來需要加固的建築才會做這種手腳。
聰明的建築師靈機一動,把這種「加固結構」添加到內部柱子之間,然後將鋼結構改造成鋼筋混凝土結構。於是更堅固、抗震性能更好的框架剪力牆結構橫空出世。給大家看一張示意圖:
這幅圖裡紅色的部分就是剪力牆,內部有編織密集的鋼筋,並且是混凝土一次性澆築而成的。在強度上遠遠勝過磚頭砌成的牆體。它們的作用其實就是填充梁和柱之間的空白,增加建築的結構強度。值得注意的是,商品房裝修時要區別隔牆、承重牆和剪力牆。唯一能開砸的是隔牆,承重牆和剪力牆是極其重要的受力結構,砸了會出事的。
框架剪力牆結構是一種抗震性能很優異的結構,適合中高層、高層建築。現在的商場、寫字樓、學校等通常採用這種結構。而對於超高層建築,則有一種更合適的結構,擁有更好的抗震性能和建築整體性,一般稱為框筒結構,或者說核心筒結構。大家平時路過高層建築的建築工地時,留個心就能發現這種結構的建築:
建築物中間的粗壯的水泥筒就是所謂的核心筒,也是整棟建築的「脊樑」。
核心筒就是在建築的中央部分,由電梯井道、樓梯、通風井、電纜井、公共衛生間、部分設備間圍護形成中央核心筒,與外圍框架形成一個外框內筒結構,以鋼筋混凝土澆築。此種結構十分有利於結構受力,並具有極優的抗震性。是國際上超高層建築廣泛採用的主流結構形式。同時,這種結構的優越性還在於可爭取盡量寬敞的使用空間,使各種輔助服務性空間向平面 的中央集中,使主功能空間佔據最佳的採光位置,並達到視線良好、內部交通便捷的效果。
世界上著名的超高層建築基本上都用的這種結構,一方面建築的使用面積比例大,一方面具有極高的安全性。
至此,可以得出一個結論,並不是建築越高,越有可能倒塌。建築物的結構決定了建築的抗震性能。更高層的建築由於採用了結構性能更優良的設計,比起磚石結構的低矮建築,反而更加安全。這個結論不要歪曲理解。如果說用框剪結構建造一座三層小樓房,鋼筋編得最密,水泥用強度最高的,那這座屋子可以用「相當堅固」來形容。而用簡單的磚混結構建造一棟8層住宅,那它的強度可能還不及三層小樓。最好的衡量標準,還應該落腳在抗震級別標準上。
事實上,汶川的重建還是以低層建築、中高層建築為主,這樣更容易滿足強震區的抗震級別要求。越高的建築意味著越複雜的結構設計,那麼重建成本也就越高。
這幅圖中,從施工現場分析,可以明顯看見澆築混凝土必須的木製模板,可以推測,這座建築採取的最低級別的結構都應該是框架結構。新建房屋的抗震能力絕對可以用優異來形容。
5.地質災害、洪澇災害
地震少,並不意味著萬事大吉。(持續更新)
有。當年去抗震,順帶給溫總理出了個警衛。
當地的幹部告訴我們,我們腳下原先是一個村子,兩座山合攏,把村子夾在中間了,我們下面一百多米的地方就躺著幾百個人。村子叫東河口村。剛查了一下,人果然還在下面。
太深了。牌子上是地震遺址,請勿擾動。這個不是日本國旗,是心型的圖案。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快十年了。當年在震區的一幕幕還在眼前。。。。。。這些贊同,還是不要了。描述這些收贊,心裡怪怪的。匿名了。土生土長成都人
近期四川及周遭有很多地方泥石流,塌方,不只是茂縣。
前幾天群里說自駕游去玩,都在擔心安全,有個人說了句
「過了汶川那片沒事就基本安全了。」朋友圈最近有很多泥石流的小視頻,08年地震把許多山體震鬆了。
上個茂縣的對比圖,希望災區朋友堅強,加油,也祈禱所有人能平安
(圖片來源見水印,侵刪)沒邀自己來的。
先說回答的背景,不是地質相關專業。在成都生活近10年,來自5·12地震當天僅有的三個沒有震感的省份之一。對了,我入川是2008年9月。
今天2017.6.24茂縣塌方,各方力量全力搜救了一天,據說倖存者數量可能極少,為生命祈禱。
因為恰巧值了一天班,電視畫面幾乎沒看,只聽了聲音。央視主持人在詢問地質專家塌方原因時,該專家認為近日的雨只是一部分原因,主要原因或是5·12地震對山體的作用。松坪溝一帶的山沒之前牢固了!!
這樣的地質影響,或許還有很多,仍在震後我們的身邊潛伏著。
地質災害發生後,衡量比例尺越大(就是一張圖上包含的範圍越小)地層剖面變化肯定就越大,比例尺越小變化就約不明顯。震後地區再去測剖面畫出的剖面圖有變化很正常,正常來說應該會出現新的斷層、褶皺等地質現象。本身從上面的風化殼到一口鑽井打到下面的地層就是地質學家用於研究地球的第一手資料,是地質歷史時期變遷的證據。另一方面,這種級別的一兩次地震還不至於從威爾遜循環的一個階段跳到下一個階段。發生地震的地方釋放了板塊碰撞聚集的能量,但是不代表板塊運動結束了,下一次釋放能量很可能還是在這個地方。所以從宏觀的角度看,發生地震地方在整個板塊中所處的位置是幾乎沒有變化的。真想避開地震的話,不是建廟燒香看風水能解決的,至少應該移民搬出山裡。不是嚴謹的學術回答,目的只是想讓大家明白我們在地球上是很渺小的,要理解、尊重、利用自然規律、敬畏生命。
感覺這個問題提的特別好,地震過後的地質災害會有一段頻發期。地震實質上是板塊運動產生地震波造成地表變形破壞。地形上會引起地表隆起或者斷裂,滑坡、崩塌、泥石流會形成偃塞湖,也會對地表產生破壞。土壤液化,最近四川那個村子發生的高端遠程岩質崩塌滑坡其實就算是地震的後遺症(具體沒有調查過,只是猜測)地震過後,地層會變得破碎各種構造發育,為各種地質災害的發生埋下隱患。水庫蓄水也會引發各種災害新灘滑坡,千將坪滑坡都屬於水庫蓄水引發的滑坡。
先佔坑 01年我去九寨溝走的路那時候道路兩邊都是鬱鬱蔥蔥的森林,去年也是這個時間我去的那邊,感覺從汶川到茂縣山體已經變了。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范跑跑?
※汶川地震災民如今生活如何?
※2008年5.12汶川地震,9年後的你最想說什麼?
※如何看待如今汶川雅安發展地震旅遊景點?
※512地震過去八年了,當年的人現在你在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