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得阿利烏派漸漸衰落的原因有哪些?主要是哪一個?

原本信眾廣泛,在蠻族中頗有影響,也有羅馬皇帝信仰的阿利烏派為什麼會逐漸走向衰落?是因為其教義導致了競爭力的不足,還是因為皇帝對於三位一體的偏袒?


首先:羅馬皇帝信尼西亞派

其次:法蘭克國王信尼西亞派

然後:大部分當地羅馬群眾都信尼西亞派,而日耳曼人實際佔比例不高,倫巴第時代日耳曼來源的義大利群眾頂天了能有百分之二十,然後你今天在義大利還看到的見一個說東哥特語的本地人么?


謝邀。

還是需要先科普下阿利烏派的主要觀點。大致認為:聖子是受造物;子的地位不同與其他受造物,也不同於父,因此往往被認為 子次於父。這兩點是最重要的。簡單來說,阿利烏派拒絕「本體相同」論(homoousios)。後來第一次大公會議,也就是尼西亞會議, 認為聖子為父所生,並非被造,與父同質。 而再後來,再加入了聖靈。最後,形成今天所看到的大致的「三位一體」的理論。

而在第一次大公會議,就是重點處理阿利烏派的這個爭論。而到了381年的大公會議,就宣告了基督與父「本體相同」。再之後,阿利烏派這個觀點,完全被「三位一體」的理論所打敗。因此,幾次大公會議之後,這個觀點就從一個純粹的神學觀點淪為異端學說。既然被定為是異端,離正統越走越遠,信的人就少了。大多數人都是看什麼好,什麼正統,就跑去信什麼。

雖然,現在是個基督徒就知道這個學說是異端,但是放在當時那個時候,哪有幾個人會說它是異端。所以在剛開始頗有影響也是正常的。因為大家都不懂嘛。當時,大部分神學家都會認為在某些方面,子是低於父的。但是後來, 阿利烏派公開發表這個主張。招來很多批評,認為它受希臘哲學的影響,多於基督教神學。其中,亞他那修就是最主要的批評者,也是當時尼西亞會議的重要人物。

所以,在尼西亞大會之後,其教義喪失了部分競爭力。雖然之後也有皇帝傾向於阿利烏派,但是到第二次大公會議之前,已經換了好幾位皇帝。而第二次大公會議之後,正式確立三位一體的教義,阿利烏派幾乎就沒有什麼競爭了。

當時的羅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開大公會議,是出於政治理由,為了維持國內的宗教和諧。因為當時就阿利烏派的觀點爭論很大。皇帝不是神學家,也不怎麼懂神學,只是出於政治理由開個會。然後叫了一堆主教、教父、神學家。再然後,這些人就把阿利烏派批了一通。所以君士坦丁大帝大多是出於政治原因。而中間卻有皇帝支持過,所以阿利烏派也有所起色。但好景不長, 狄奧多西一世是反對阿利烏派的。所以,乾脆就再開個會,把阿利烏派打成異端。當然,這多少也出於政治原因,為解決這個基督教的長期爭論。狄奧多西就是那個把基督教定為國教的皇帝。可能,有一點點對三位一體的偏袒,但是更多的還是出於政治原因吧。

神學觀點的不同,就是很多教派衰落的最主要原因。一般要是被定義為異端,那麼路往往就走不長了。更何況在當時那種歷史環境下,異端的衰落就更快了。

以上。


最主要的原因是尼西亞大公會議里阿里烏派的票比正統派少了。


首先在尼西亞大公會議上三位一體派得票數更多,其次是狄奧多西大帝在塞薩洛尼卡敕令中重申了正統信仰的地位,最後一個標誌性事件是克洛維的重新受洗。

說白了,阿里烏斯影響再大也從沒有佔過上風


拋開教義還有其他蠻族的例子,我講一下比較熟悉的倫巴第人拋棄阿里烏斯信仰改信正統信仰的例子吧。以下又稱天主教為正統信仰或正統系。

首先談一下倫巴第人改信天主教的大體進程。倫巴第人入侵義大利後,處於被正統信仰「包圍」情況。外部來說,是信仰正統信仰的法蘭克人和拜占庭帝國,這兩個勢力曾經在584年聯合對抗倫巴第人。內部來說,是正統信仰的義大利當地權貴對倫巴第統治的各種不合作。

這種情況對於倫巴第國王來說是非常危險的,弄不好會重蹈東哥特滅亡的覆轍。

面對外部法蘭克和拜占庭的威脅,當選倫巴第國王奧塔里(Authari)為了聯合巴伐利亞,不得不娶來自巴伐利亞信仰正統系的狄奧多琳達(Theudelinda)為妻。這位國王雖然沒有改信正統系,瓦解拜占庭—法蘭克聯合的是瘟疫而不是巴伐利亞的力量,但是拉開了了倫巴第人改信正統系的序幕。

真正開始改信正統系的,是接盤狄奧多琳達的當選國王阿吉魯爾夫(Agilulf)。他和王后對正統系的發展做了很多工作,修了很多正統系的修道院和教堂,讓子女正式受洗等。受他影響,很多倫巴第權貴也開始改信正統系

然而這一切受到了信仰阿里烏斯派的倫巴第權貴的抵制,阿吉魯爾夫的兒子阿達羅爾德(Adaloald)被暗殺。一系列鬥爭之後,之後上台的是信仰阿里烏斯派羅塔里(Rothari)。

然而這個羅塔里對恢復阿里烏斯派地位做的很有限,他執政期間正統系繼續發展,很多主教也換成了正統系的。他死後內戰自然而然的開始了,最終正統系權貴勝出。狄奧多琳達的侄子,來自巴伐利亞的阿里貝托一世多得王位,開啟了倫巴第的巴伐利亞王朝。此後的倫巴第國王都是信仰正統系的,而且還出了很多個按照中世紀標準非常虔誠的國王。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利烏特普蘭德出兵幫助教宗對抗聖像破壞派的拜占庭皇帝了。

綜上,倫巴第人改信天主教,是統治大環境的需要,正如上面我提到的天主教從內部外部的「包圍」。

對於外部正統信仰勢力的「包圍」,倫巴第人不得不尋求自身的信仰轉變,以求能更好和其他正統勢力聯合打破包圍。

面對內部包圍,他們不得不尋求安撫當地佔人口多數的正統系義大利羅馬人(倫巴第人預計占所統治地區人口的十分之一到五分之一之間)的方法,改信天主教就是一個重要措施(按照晚期羅馬帝國那一套理論,只要信正統系的都是羅馬一家人)。

除此之外,就像許多早期蠻族國家一樣,倫巴第人的國家與其說是王國,還不如說是部落聯合體,內部的權力鬥爭十分激烈,許多倫巴第國王都死於非命。於是選擇天主教更像是一種加強國王權力的政治工具:使用君權神授的合法性外衣,與外部的教會勢力集體合作,被勸改信天主教的倫巴第權貴也被納入到了一種比較緩和的政治秩序之中;同時,對不改信正統系的阿里烏斯派倫巴第權貴,也有理由去壓服他們。但是這一進程勢必引來阿里烏斯派權貴的反彈,羅塔里上台就是一個例子。然而羅塔里並未採取激烈的恢復阿里烏斯派的措施,一方面是因為正統系權貴雖然被打敗,但是勢力依然不小,而且還與境外勢力(教宗、法蘭克人、巴伐利亞人)互相勾結,團結最廣大權貴是必需的。另一方面,羅塔里作為國王也看到了正統系信仰在加強國王權力的重要作用,故而繼續保持與正統系教會勢力的合作,對正統系的蓬勃發展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民族主義崛起和現代社會形成之前,宗教比現代更加融入社會生活之中,參與並影響社會發展,所以看待宗教轉變不應該局限於精神或者教義方面,更應當看到整體的社會轉型。對於倫巴第人改信天主教,不僅僅是一種信仰轉變,而是一種建立一體的融合社會的嘗試。


在中世紀前期,信仰阿里烏斯的蠻族首領在天主教老婆和天主教會的影響下,逐漸放棄了「異端信仰」。

我認為有兩個主要原因:羅馬天主教作為帝國的遺產,本身的組織性強大,教團神職人員的資產雄厚,社會地位較高,代表著傳統羅馬人這個文明群體和他們打交道。自然吸引力更強。

另外羅馬天主教本身所遺留的舊帝國文明架構也是蠻族首領需要的。

所以西歐蠻族首領紛紛在天主教妻子的影響下放棄阿里烏斯,改投公教的懷抱。通過天主教的影響力,整合部落內部,取得統治合法性,進而打擊其他領主擴大領地。


阿里烏斯選擇落後的蠻族作為自己的信仰群體,便讓自己處在了文化低地,不能代表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不能代表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

在原西羅馬故地的東哥特王國,汪達爾王國境內,這個教派只是少數蠻族征服者的信仰,與國內廣大民眾信仰的天主教相抵觸,它也不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墨洛溫國王自上而下的信奉天主教,愛爾蘭跟教皇的傳教士,還有穆斯林征服,都會對阿里烏派產生衝擊吧。


推薦閱讀:

19世紀德國崛起的那些年,英國在幹什麼?
中世紀歐洲的性壓抑到了怎樣的程度?
為什麼被伊斯蘭教統治七百餘年的伊比利亞半島能夠徹底清除其影響?
歷史上的紅色高棉政權是否真的如宣傳的那樣邪惡野蠻呢?
奧古斯都以後的四個皇帝能不能歸結為三個暴君加一個傻子?

TAG:基督教 | 歐洲歷史 | 世界歷史 | 羅馬帝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