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的肯德基消費100塊,中國政府和美國政府誰獲利多?

最近都在抵制肯德基,能否有大牛分析下在中國的肯德基、麥當勞、星巴克消費,到底是中國政府獲利多還是美國政府獲利多?


絕對是中國

最起碼6%的增值稅也就是5.66元是要交給國稅的,如果考慮上各種附加,還要交給地稅0.68元,合計6.34元。

——分割線——

多謝提醒,上面的模型沒有計算進項稅,手邊沒有資料,那就計算一個營改增前的營業稅版本:

營業稅5%加附加大概5.6%,也就是一百塊營業額要交5.6元稅。

外帶按小規模交增值稅,因為所佔比重不大,這裡只是粗略計算,暫時不考慮。

營改增後餐飲行業整體稅負是下降了的,但也不是太多。

以上是直接的,在中國經營,還有關稅消費稅印花稅契稅房產稅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N多和營業額不直接掛鉤的稅要交。

而美國能收的……也就是企業所得稅了,可是……且不說餐飲業利潤率有多低(樂觀估計凈利率10%),按照國際稅收協定,為了避免重複徵收,肯德基在中國的經營所得,中國要先征一遍企業所得稅,美國只能補充徵收。

所以說,抵制x貨的都是蠢貨,殺敵一百自損一千的腦殘。


單從肯德基消費看是中國政府獲利多,但是餐飲消費是基本需求,消費者不吃外資開的肯德基可能就去中國人開的火鍋店消費了,所以支持國貨當然會對生活在中國的人更有利,只不過這份好處人均極為微薄,的人數足夠才能讓人感覺到,對個人而言,不如選擇外國貨的利益更明顯。


肯定中國賺啊,造不如買,買不如租,自己搞代價那麼大,為啥不用別人的東西呢,一切以金錢為重,什麼文化侵蝕,製造胖子啥的簡直就是瞎扯淡,人家哪有那麼壞呢。


一輛進口的4.0升的寶馬x5在國外賣50萬,在中國交25%的關稅,40%的消費稅,17%的增值稅後要賣到120萬,國內汽車合資公司生產的10萬到30萬的燃油汽車通常要交給國家29%的~35%的稅,45%左右的成本除了材料的成本也包含了人力成本,這些人力成本很多都是中國的工人,而且企業盈利了後也要按照利潤的25%徵收企業所得稅,所以抵制這些企業真的是傷敵1000自損八百的行為,非常不值得提倡,從中去學習國外的先進的技術以及經營理念才是最為重要的。像肯德基屬於餐飲服務業,今年營改增後只需交6%的增值稅和1%的其它稅負(城建稅和教育附加稅)以及企業利潤的25%的企業所得稅,肯德基很多都是中國人交了加盟費然後自己經營的,工人也是中國人,同樣的我們不應該人云亦云的去抵制,而是應當思考為什麼別人能夠成功,師夷長技以制夷才是正確的對待方法。


推薦閱讀:

折現率、收益率、貼現率、盈利率、報酬率、利潤率、利息率;所得稅、增值稅、營業稅、消費稅的區別與聯繫?
如何看待「高速免費有窮人補貼富人之嫌」這種說法?
我們買合資車,錢都花到什麼地方了?買進口車呢?
以間接稅為主體的稅制結構與以直接稅為主體的稅制結構對經濟民生的影響有哪些不同?
怎麼看待賈康「目前就 2800 萬人在交個稅」,難道 98% 的人收入都在 3500 以下嗎?

TAG:中國經濟 | 稅收 | 美國經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