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論術語中,切割是什麼意思?
經常聽到有人說「切割」二字,但,
切割是什麼意思?切割什麼?怎麼切割?怎麼樣切割理由是得當?
實名反對 @梅葆瑞 的答案。信口胡扯+不聽指正。
信口胡扯在什麼地方,全文都是自己的私貨不說,根本區分不清「切割」與「偷換概念」和「自創概念」的區別。他全篇所有對「切割」概念的解釋和討論,都是可以用「文字遊戲」、「自創概念」、或者「偷換概念」來直接替換掉。
很可能他就是認為,辯論賽場上,「文字遊戲」和「偷換概念」就是應該好好練習的技巧。(他評論區的內容已被他自己刪掉了)而「切割」的具體出處和定義排第一的馬恪思已經給出了,他答題在先,在之後看到了以後,就複製一下到自己答案里,然後繼續按著自己對切割的辯論賽就該玩文字遊戲的解釋來。所以我一定要反對,這也是我玩知乎這些時間來,第一次實名反對。(當然,最近看了隔壁另一場爭論說辯論就是文字遊戲就是表演的也刺激到了我)具體來看他的論述,答案也就一共abc三點,
我認為這個例子是比較尷尬的,人會因為道德受到約束,行為規範約束人,但道德是不是一種行為規範?難說。「道德規範」這個詞是存在的,是人們一般都想要遵守的,而「行為規範」是一個新詞,現代化的詞,往往是一部分人制定出來限制另一部分人的,跟道德有沒有關有多少關要看具體情況。確切的講,例子中正方的手法本身就是一種文字遊戲,是將「道德規範」這個熟悉的詞拆開,道德和規範暗示讓反方默認道德和行為規範是很有關係的,雖然多了行為二字,在盤問過程中硬忽悠過去;或者更明白的說,是直接將「行為規範」和「道德規範」的偷換概念。這只是例子,我們看他怎麼解所謂切割其實有幾種情況:
a 將一個籠統的概念切分成多個精確概念舉例:人必須遵守道德人可以不遵守道德正方:道德是不是一種行為規範?反方:是正方:行為規範是不是用來讓人遵守的?反方:是
正方:道德一般來講是合理的么?反方:是正方:那人為什麼可以不遵守道德這個行為規範?反方:(撲街……)
那麼反方面對這樣的質詢有什麼辦法呢?恩,有很多種,其中一種就是使用切割。
正方:行為規範是不是用來讓人遵守的?反方:目的上是,但實際上不一定必須遵守。行為規範分為強規範和弱規範,所謂強規範就是法律這種,只要違背就要懲罰你的;所謂弱規範就像是道德這種,你依照它做更好,不這麼做,只要你不違背其他的強規範,那麼就也行。
我之前在評論區問過他強規範、弱規範的原理不是他自創的吧,他說第二天會去單位把出處拿出來,然後就沒有然後了。(評論都被刪了)
講真,這個解釋的思路是拿違法和犯罪的區別的思路硬套的吧?我是不懂法的,不過看樣子還蠻像的。如果是,這種自創概念的問題就來了:我有疑惑,萬一比賽場上這種自創概念對方說出來了,有模有樣的大家都分不清真假,一個經常訓練自己自創概念的人在比賽中層出不窮的自創看上去很厲害的概念,大家都信以為真,另一邊怎麼反駁啊?怎麼來得及反駁啊?也靠練習自創概念么?別說沒那麼容易自創,對方正兒八經得說得像真的一樣明顯大家都信啊,下面都那麼多人贊他好么?
而且賽場上這種自創概念會很多吧?評委NC的話再高明的人也來不及反駁吧?難道我只能祈禱評委要靠譜直接否認他?到時候評委萬一一搜百度,嘿,還真的有出處哎,你看第一頁,就有!所以我們還是信他的吧!(搜索技術比較差,大家見諒。。。)百度真是辯手殺手恩。。。。
然後附一個行為規範這個奇怪辭彙的度娘鏈接hh,大家看看有沒有強弱一說:http://baike.baidu.com/link?url=JSmkH_tNWLItLiYU-3i0c-8fJZETYKaRsxS6JvAJPE6eaiFTTRejJhiJX3xSDjERJx3vxvQ67nBjqLjLTVToC_我覺得,有那麼多自創概念、偷換概念,就有那麼多定義戰,和文字遊戲。繼續,我把重要的結果那段拿出來,b 將一個概念中的一部分,單獨切割出來。
舉例:傳承傳統文化應該原汁原味還是融入流行?在正方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會發現兩個難點:第一,如果想周杰倫的那種有中國風的歌曲,如《青花瓷》,都算傳承傳統文化的話,那己方觀點就很難論述。第二、如果只要傳統文化和流行文化有哪怕一丁點的關聯都算是融入流行的話,(如,納米技術空竹~竹纖維旗袍~)己方的立論空間就會被擠壓的很小。這時候我們就可以用切割的方法解決這個問題,解決的方法就是,將不利於己方的部分「切」出去。比如:融入了流行文化的文化,就是一種結合了傳統的新文化,而不是傳統文化。使用了流行手段的傳統文化,並不等於融入流行。比如插電的嗩吶,用電腦看文物照片等等。(故意選擇有利於這種切割解釋的例子)這種將一個大概念中的一部分切出去的行為,也叫作定義的切割。
我本來想說這個所謂的「切割」技巧,只是「以偏概全」罷了,後來發現還高估了。融入了流行文化的文化,就是一種結合了傳統的新文化,而不是傳統文化。
使用了流行手段的傳統文化,並不等於融入流行。比如插電的嗩吶,用電腦看文物照片等等。(故意選擇有利於這種切割解釋的例子)
這只是一種自說自話的文字遊戲罷了。 「融入」和「結合」(還有後面有個「使用」),哪個是哪個該用哪個詞都是自己說了算的,看上去有邏輯,實際靠得是個別的用詞,仔細看的話,這些用詞大可換著用:
你看我怎麼說都可以,很通順的樣子呢,意思已經全換了。結合了流行文化的文化,就是一種融入了傳統的文化。而不是流行文化。
後半句插電的嗩吶那個。。是把「流行」和「科技」掛鉤了,或者說偷換概念了。很厲害的地方除了被文字遊戲搞得很繞以外,毫不見有內容。。。所有的定論用詞居然是可以換來換去反過來說也通常的,這能證明自己的觀點什麼?我只想問,辯論術語中的「切割」就是這種東西?傳統文化該不該被拋棄,與流行文化的衝突,這麼大的課題,那麼有意義的課題,到了辯論賽中,居然辯手就是該這麼討論的?最後,融入進流行手段的傳統文化,並不等於被流行所結合了。
眨眼啊,梅寶瑞梅老師,「嚴」和「狠」,您還是在文字遊戲啊?再次自創概念啊,接下去對方只能問你嚴和狠的定義和區別,然後再繼續定義戰是不是?什麼嚴和狠,不就是有腐敗的問題么。。。腐敗造成有人被抓被判有人被保的問題么,繞那麼多幹嘛?。。。「切割」就用來做這個效果的?。。。真不知道外面還有多少套關於「切割」的自創理論。。。。辯論賽還能不能好好討論問題了????c 將兩個混淆在一起的概念切分開。
舉例:A:今天犯罪率解決不了的原因之一就是執法不嚴!B:三鹿奶粉事件中的兩名主犯都被判了死刑,這種刑罰還不夠嚴嗎?!可是奶粉中加三聚氰胺的事件還是沒有斷絕,是不是說明了問題根本就不在執法不嚴?!A:不對,對方辯友,您說的死刑那叫執法夠狠,不叫執法夠嚴!三鹿事件的主犯確實被抓,可是殊不見更多往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的人逍遙法外啊!您那不過是槍打出頭鳥罷了。A在這個論述中就將對方混淆的,執法不嚴和執法不狠切分開來,來明晰了己方立場。這也是一種切割手段。
舉個搓例子。
原命題「交女朋友是好的。」切割後命題「交一個女朋友才是好的,交多個就是不好的啦。」切割把交女朋友這個概念切成兩份,一份是叫交一個女朋友,另外一個是叫交多個。切割的結果是原命題只對了一小部分,我們把切掉的一小部分還給對方,而把「交多個就是不好的」這個往往可以論證我方觀點的結論留下場上。為什麼總有人問這麼低級的基礎問題,浪費答主時間呢吧。
「切割」是個台灣詞,意思是看問題的角度和方法,「怎麼切割」和「怎麼處理」差不多同義。後來被大陸沒人教的辯論研習者理解為只看有利部分不看不利部分的詭辯方法。兩者有共同之處,因為原典的切割本身是個很系統的方法論,必然包含對對方邏輯、不利論據的處理技巧,就容易被想歪用錯用成後者。辯論必須以共通的事實為基礎,不允許遮住不該遮住的部分,所以後者作為技巧是完全錯誤的。六七年前有不少大陸大牌辯手在講辯論時不知所以然就瞎講,把切割當技術基礎講授,誤導了不少人。台灣辯論的術語體系和大陸的有不少差別,比如,最常見的「劍宗」「氣宗」的定位,在兩岸就是截然相反的。好多年不想這種理論了,很多具體的語境和範例也沒法再信手拈來加以佐證,不過凡跟我這個說法不一樣的解釋,都是錯的。由於多人指正我錯誤,因此改正錯誤。為了避免新的爭論,直接引用周玄毅與黃執中的解釋。
更新:添加了夏惟桐之前寫的小說中的解釋;添加了王者之戰胡建彪和陳思淵對於切割這個辭彙的使用語境。我只是引用,才疏學淺,無法判斷對錯,實在抱歉,供大家參考。謝謝各位以下摘自周玄毅《辯論:說服的藝術》公開課摘自百度貼吧 @Bob YAN 的筆記,周玄毅《辯論:說服的藝術》公開課第五講:立論的戰略與戰術
立論是辯論的第一個環節。戰略原則是注意對抗環境,注意論證成本,以受眾為核心;具體的戰術原則是利用切割、捆綁、處境化,以及發掘、整理、求合題的方法,建立一個論證效力最大化,清晰深刻、令人信服,並且能夠經得起對方反駁的理論體系。1,「安樂死合法化」中的切割。正方:合法=無罪(≠鼓勵),選擇死亡的方式≠自*殺,消極/積極安樂死,不拖後≠提前。反方:非法≠實刑,值得同情≠可以合法,理論可行≠可推行2,「基因改造作物應該推廣」中的捆綁。正方:轉基因是作物改良中的一環,轉基因是應對氣候變化、糧食危機的方法,人本身就是逆天的物種反方:DDT、氟利昂、福島核電站(注意:切割和捆綁是互逆的,一般對方切割,你的反駁就是捆綁,對方捆綁,你得反駁就是切割。)
以下摘自黃執中 價值辯論中的切入點 之二http://blog.163.com/jonas_hwang/blog/static/204803230201421063038207/
一下摘自夏惟桐之前的小說,《阿瑞斯的青春生活》像在辯論「青春偶像崇拜,不利於孩子的成長」時,武漢大學有一段概念便處理的非常漂亮。
他們說:崇拜偶像,是非理性的,的確不利於心智成長。但人生中,成長並不是唯一價值,有時候,保持赤子之心,拋開理性束縛,享受非理性的放縱,也是很快樂,很值得的。崇拜偶像,僅僅不利「成長」,未必不利「孩子」——這套切割,讓武大不用費力去把偶像妖魔化,大幅降低了論證門檻,縮小了防守面積。於是所有精力,只放在兩個點:一是「崇拜較易非理性」,二是「非理性不利心智成長」。
因此在吳丹的授意下,朱文浩制
作了一個切割定義:所謂運動科技,就是指直接與競技相關的科技,是體育科技的一部分;而雲南白藥等則屬於體育科技中的醫療科技,計時器等屬於體育科技中的
計量科技。並設計了很多的反駁:計時器用來計量比賽就是運動科技的話,那用來打辯論賽的時候是不是突然就變成辯論賽科技了呢...
以下摘自王者之戰——公眾人物應不應該表裡如一
反方--陳思淵:對方辯友,那您方發現了,您方把邪惡已經切割掉所謂的慾望,那剩下來的東西您要它表裡如一,這是您方的立場。只是您方在這個上面很巧妙的說希望他變好。可是對方辯友,一旦他表裡如一的時候就是他把邪惡表現出來的時候,這是您方要倡導的嗎?
正方--胡漸彪:人的裡頭除了有慾望之外,人的裡頭還有理智。對方辯友為什麼偏偏要把理智從人的裡頭給切割出去呢?
從這句話的語境中我們可以看到,都是用切割去指責對手的。因此可能在某個層面上,切割本身就是一種詭辯。所以,我之前的一些例子裡邊展現出的一些詭辯內容可能是正常的,只是沒有高手們用的這麼純熟隱蔽而已。
有人(馬恪思 )和我說,周玄毅那個是胡扯,不懂裝懂。
那麼如果連他這類高手都可能犯錯,我自己犯錯而又不自知……不也正常么?(而且我個人還是偏向於周玄毅的解釋,但我無法保證其正確。)而且我這種小學校出身的人,也不過是看著以上這群人的文章長大的,所以自然是看到哪些覺得說的過去,而且感覺實戰中好用,也就接受了。因此對於我自己的言論,如果我沒有覺得自己答得不對,我當然不承認錯誤了。
刪評論只是我不想爭論這個了。最後,如果給各位帶來不便,我由衷抱歉。
但是我暫時還不覺得自己完全不對,我只是搞不懂哪個對哪個錯了。還有,有人指責我在之前的答案中說的都是私貨……我也不知道答案中不說私貨都說什麼。如果是引用的話,這次我就把答案都改成了對別人的引用。我只能拿我有限的經驗說我認同的東西。我的不對,我就只能摘錄兩段供大家參考了。再次重申僅僅參考,我無能為力保證他們說的一定對。但凡一個辯題,不論正方反方的觀點,按照常識來看,都是有所偏頗的,任何一方都可以找出來對對方不利的例子,對自己這一方有利的例子來對對方進行駁斥或者對自己進行維護。 但是想要贏得辯論賽,就必須要求一方的觀點沒有被對方找出致命的漏洞,要求一方的觀點能夠解釋得了對方的全部舉證。然而如果按照我們日常生活中對這個概念的理解,這幾乎是不可能的(除非辯題出得很偏向一方),所以唯一能做的就是在立論的時候,對辯題中我們所熟知的概念進行一些修改:刪去他的一些外延,改變他的一些內涵,把不利於我們方觀點的部分剔除掉。這樣在對方提出不利於我們觀點的例證的時候,我們就可以說:「對方辯友,這可不是我們的鍋,是XXX導致的,和我們的觀點並不矛盾。」需要切割的辯題概念有很多:
(媽的,寫完上面這句話之後我突然一個可以用來當例子的經典辯題都想不起來了……太久沒打辯論了,人也老了……等想到了再寫……)
想到了……例如:辯題 應該/不應該 鼓勵未成年人上網。
作為正方,肯定會預期到,反方會拿出一大堆未成年人沉迷於網路的例子,來論證未成年人上網的弊處十分的大。而正方的一個規避這樣的質詢的方式就是,告訴反方,幾乎「沉迷」任何一樣東西,都是不利的,所以如果要通過討論「沉迷」的危害性來論證「上網」的危害性,那麼推而廣之,不僅僅是上網,其他任何有可能使人沉迷的東西,運動、看書、看報等等都變得不該鼓勵了,但這明顯和常識不符。因此,討論上網的利弊,應該討論的是正常狀態下,而非極端狀態下(也就是「沉迷」狀態)未成年人得到的利和弊。
這樣一來,反方搜集的很多沉迷導致嚴重後果的事例,正方都可用一句話避開對方的攻擊:「你舉的例子是沉迷網路導致的問題,任何沉迷都是有弊端的,但沉迷的弊端不等於鼓勵上網就會有這樣的弊端,您方如果反對沉迷,那我們的立場並不矛盾。」
當然,以上舉的這種切割法是比較低端的切割法,稍微經過一些訓練就能看出其中的破綻。反方完全可以指出,網路和運動、看書、看報的不同之處就在於,網路後面三者的成癮性都要大得多,而青少年恰恰是屬於自控能力弱的群體,因此青少年上網變為網癮少年的風險非常大,這種巨大風險恰恰就是我們不能鼓勵青少年上網的原因之一。這就是反切割。
其實,黃執中和周玄毅說的是一個意思。不過兩人的側重不一樣而已。
切割只是定義的第一步,但是有人卻把它當做定義的全部,所以才會有人說定義戰沒意義,以及切割=自創定義。
要解釋切割,就要從文字和辭彙入手,其實相當多的文字和辭彙在不同人心中會有不同的理解,甚至一個習以為常的事物,你真要精確的用邏輯語言去描述,你會發現,非常非常之困難。少爺常用的:什麼是筆?寫不出字的可以是筆嗎?樹枝能在沙灘寫字,樹枝是筆嗎?激光筆怎麼符合你的定義?.....什麼是學生?有學籍,不來學校上課叫學生嗎?來上課卻睡覺,是學生嗎?老師不承認你是他的學生,你是學生嗎?
所以,少爺的結論:本質上,定義的爭議,其實是你如何看待社會的事物,本質上,其實是價值的爭議。而價值爭議的解決,只能靠認同,不可能靠邏輯。所以周玄毅才需要「處境化」。少爺稱之為「情景」,我們稱之為「演繹」,初學者稱之為「小故事」。
而切割的本質,確實就是「將不利的切出去,將有利的切進來」,可切完之後我們總會忘記最重要的:評委和觀眾「憑什麼」認?
在《青春偶像崇拜不利於中學生成長》中,武大對成長的定義:理性思維的建立。
所以武大用1青春偶像崇拜容易使孩子進入非理性的狀態2進入非理性狀態是不利於理性思維建立(成長)3青春偶像崇拜不利於孩子成長這樣的邏輯加上例證的輔助解決了邏輯問題,也就是「為什麼」我的論成立。可是,評委觀眾「憑什麼」認可你的定義?還記得陳銘在回答余秋雨的問題那段嗎?為什麼要用「彎路的風景」?恰恰就是在用情景的構建去消弭評委和觀眾對於「成長」的其它方面的認同感,比如挫折,比如發泄,比如不顧一切的愛一個人......
可能會有人覺得這是文字遊戲,但是在我看來,對定義的解讀才是價值視角切換的第一步。比如「語文課本應該傳頌經典還是與時俱進」,為什麼就一定要討論經典文章的多和少呢? 我們與時俱進的告訴大家《最後一課》的背景其實是普魯士收回被法國佔領的阿爾薩斯,而作者其實是——法國人.......我們與時俱進的告訴大家「銅豌豆」在古代,其實是老嫖客的意思......那麼在這樣的架構下: 傳「頌」 是什麼意思?
之所以我認為周和黃的側重不同,在於周的側重在於「能夠贏比賽的定義需要什麼樣的價值」而黃的側重在於「能夠贏比賽的價值需要什麼定義」。其實就是字面意思,把本來被當做同一事物進行評價和對待的東西根據其區別做出分割,並且對這些被分割開的東西進行區分對待至於怎麼才是合適的切割,看切割的標準是否合乎邏輯合情合理就是了。
「切割」的定義不好下,先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現有辯題「是否應該廢除死刑」。一方提出:「本辯題僅討論中國的刑事政策,而不討論外國的刑事政策」,這就是在做切割,把討論的核心放在中國,並且把外國的情況切割了出去。或者一方提出:「本辯題僅討論中國未來五年是否要廢除死刑,不討論這個政策一百年後對中國的作用和影響」,也是在做切割,把過於長遠的情況切割了出去。
簡單來說,「切割」就是一方在框定在本辯題下本方討論問題的範圍。比如在我剛才的例子中,只討論中國的情況,只討論中短期的影響都是比較合理的切割,這樣的切割有利於把問題的論證集中在真正值得討論的範圍內,畢竟任何人都不會覺得辯題需要討論五十年後莫三比克的刑事制度。而且這種切割也是比較合理的,通常評委或者對手都比較容易接受。
換一個例子,現有辯題「宗教阻礙/推動文明的進步」。一方提出:「本辯題討論的宗教僅討論擁有一定歷史、神學理論體系和宗教實踐的宗教,且不討論違反本宗教神學理論體系的個體實踐」,並且主張把民間迷信(沒神學理論體系)、Lovelive教(沒有歷史、沒神學理論體系)和狂信徒(違反本宗教神學理論體系)排除出去。這同樣是在做切割,但這個切割是否合理就不那麼明確了,我們應該都同意Lovelive教只是開玩笑,確實不屬於宗教,但民間迷信和狂信徒是否屬於宗教就可能會有爭議了。另一方可能主張民間迷信也是一種廣義的宗教,或者主張狂信徒是宗教必然包含的一部分,所以不能被切割走。
從這個例子中我們可以看出,本辯題下本方討論問題的範圍很可能不是中立的,也沒有唯一的標準。比如剛才舉的例子中那些打著宗教旗號,實際行為卻明顯違反本宗教教義的信徒是否需要被討論呢?這裡可能沒有唯一的答案(或者正確的答案),包含或者不包含都有一定的依據和理由。所以比賽中需要做的是向評委解釋和說明依據和理由,換句話說切割本身是需要被論證的。
因為可以通過切割把一些對本方不利的情形歸於不需要被考慮/討論的部分,使得本方後續立論和操作全面規避這些不利情形,所以切割是一種非常有威力的論證技巧。但反過來說,這種技巧也非常容易被濫用。有些操作技巧嫻熟的辯手可以通過強行下定義、偷換概念、錯誤歸類、以偏概全等各種手法進行切割,再用操作技巧和語言能力掩蓋、彌補切割本身的缺陷,同樣可以贏比賽。理論上,我們希望評委能夠發現這種問題,並且削弱這種趨勢,但不幸的是就我個人所見,強行做切割規避對本方不利的議題很可能比認認真真出論回應對本方不利的議題更容易,也更有可能贏比賽。
這裡不妨留一個問題,我也不知道答案,假設一方的切割在邏輯上是錯誤的但另一方沒有做出任何質疑。評委應該判這一切割得分嗎?推薦閱讀:
※當今辯論圈,誰的撕逼功夫最高?
※如果辯論成為了奧運會項目,將發生什麼有趣的事情呢?
※有人能介紹一下誰是曾銘胤嗎?剛看了他的辯論視屏,覺得是很可愛的辯手。^^
※什麼是「道德制高點」?哪些思維模式是「站在道德制高點」的具體表現?
※新南威爾士剛舉辦完的華夏杯有哪怕一場拿得出手的比賽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