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愛好者的鄙視鏈是怎麼樣的?
今天看到人說芬奇粉最看不起諾蘭粉了……我覺得這兩邊沒啥關係吧?
就我身邊 的人來看,其他粉互有爭執,但郭敬明的小時代粉處於鄙視鏈低層是比較統一的意見
我比較好奇,點贊的人是贊同我這句形容庫粉的話,還是贊同庫神拍什麼都是第一?
————————————————分割線————————————————
以下為原答案
庫布里克粉看不起其他所有,都在說庫神拍什麼類型都是第一
立場說一下,我不是庫粉
搞欄目的:搞晚會的那都是啥,專業不對口
搞電視劇的:拍啥欄目,掙不了幾個錢
搞電影的:對視聽沒追求才去拍電視劇
搞商業片的:賀歲片?!不就是臭貧嘴+段子嘛
搞大製作的:就那麼點錢還想玩電影?沒錢沒體量沒工業標準,一群窮逼自high
搞中小成本的:無腦大片除了撩你的腎上腺素只剩啥,沒創意
搞藝術片的:俗,沒美學追求視聽風格敘事創新的電影都俗
搞實驗片的:啥叫敘事,還講故事,太low
搞紀錄片的:所有虛構類敘事都是對世界的偽裝
搞真實電影的:呸,你們擺拍也能叫紀錄片?!
搞直接電影的:呸,你們跟拍攝對象淡逼就不叫干涉現實了?!偽紀錄片!
新浪潮粉:姆們巴贊老爺子早對這個問題論述得透透地啦
卡薩維茨粉:切,一群評論家拍電影
羅傑科爾曼粉:您一堆專業演員也能叫低成本獨立電影?
科恩兄弟粉:我大兄弟一出,獨立電影誰與爭鋒?!
盧卡斯粉:世界變了,哥們,新技術引領時代風潮!
卡梅隆粉:論開發技術,誰能比得上我?
PJ粉:光有技術哪行,看我,有哲學深度!
伯格曼粉:論思辨深度,世界電影,捨我其誰?!
塔爾科夫斯基粉:呵呵
布列松粉:不節制,詩從縫隙中流出來,不是意象的堆疊
希區柯克粉:看我,大俗里有大雅,類型片里能拍出存在的質感
庫布里克粉:論類型全面且第一,世界電影,捨我其誰?!
小津安二郎粉:外國式的審美,不適合咱們東方人
今村昌平粉:搞來搞去,還是傳統日本人那一套,電影該反應當代生活!
黑澤明粉:我也不知道啥是日本啥是西方,論改編莎劇,咱第一
勞倫斯奧利佛粉:你說啥?
阿爾帕西諾粉:哥們,要體驗,要方法派
馬龍白蘭度粉:你們那種方法派不正宗,得看我的。
貝爾粉:方法派里增減體重,我第一!
鞏俐粉:方法派不正宗,看我正經斯坦尼
星爺粉:尷尬的存在!
許氏兄弟粉:港式喜劇,咱是開山祖。
朱石麟粉:抽你!
黃佐臨粉:社會生活喜劇,我說第一,無人敢說第二!
張愛玲粉:那是母們文學老祖母的功勞!
李安粉:那麼多你的小說改編,咱安叔最好。
楊德昌粉:哼,多愁善感!
侯孝賢粉:反正是我拿了金獅獎。
張藝謀粉:我拿倆!
陳凱歌粉:比得上戛納么?
庫斯圖裡卡粉:你那是跟人分的,算半個!
邁克爾哈內克粉:倆你就了不起了,論思辨論嚴肅的知識分子氣息論間離,哪個比得上我?
布列松粉(再次強行插入):那也是學我。
徳萊葉粉:你就不是學我了?!
呂克貝松粉:拍貞德,我的最通俗!
斯皮爾伯格粉:論通俗,我坐頭把交椅!
索德伯格粉:你那不叫通俗,叫淺薄,咱們美國人也有知識分子!
伍迪艾倫粉:紐約知識分子圈拍電影,我第一!
吉姆賈木許粉:哥,吹牛逼呢!
侯孝賢粉(再次強行插入):你學我的風格!
小津粉(再次強行插入):你也學我!
溝口粉:用中景、大全景卡調度,我是第一。
安哲羅普洛斯粉:是嘛,巔峰好像是我。
貝拉塔爾粉:你說誰?姆們長鏡頭能逼得製片人上吊!
邁克爾西米諾粉:姆們能搞垮一間製片公司!
奧利佛斯通粉:拍越戰,還得我來!
昆汀粉:還不是江郎才盡,靠姆們小才子的劇本來救你!
張徹楚原胡金銓粉:學姆們!
徐克粉:你們拍的那是武俠么,那是京劇假把式,得靠視聽!
徐皓峰粉:有視聽就牛逼么,咱得實打實地真把式!
小林正樹粉:說得挺牛逼,風格還不是學我。
新藤兼人粉:說起中國人學咱們日本人,我是頭一個!
張藝謀粉(再次強行插入):那你也沒拿金熊,咱《紅高粱》拿了,啦啦啦啦啦
陳凱歌粉(也再次強行插入):第五代國際揚名,我佔頭一個。
賈樟柯粉:拍得那叫啥,《別姬》通俗墮落成什麼樣兒了。
小四粉:賈樟柯是誰?
韓寒粉:姆們才不是無腦粉,姆們是文青!
開心麻花粉:拍個電影唧唧歪歪,不就圖一樂嘛!
馮小剛粉:段子電影,咱第一。
葛大爺粉:沒我不行。
葛大爺他爸粉:沒馬尾巴就沒你!
夫人粉:沒姆們夫人狠抓教育戰線兩條線鬥爭,能有你?
王人美粉:哼,當年給我提鞋都不配。
周璇粉:你嗓子沒我好,人也沒我美。
胡蝶粉:電影皇后是我。
阮玲玉粉:攀附權貴!中國新女性是我。
張曼玉粉:不能活出自我是悲劇,看我,跑調也唱。
王祖賢粉:我最仙。
蔡琴粉:能有我仙,我無性婚姻。
楊德昌粉:(再次強行插入)鄙視姆們偶像的這種行為,但人性要與電影分開。
伯格曼粉:(最後一次強行插入)論渣,姆們偶像也不差。
雷芬斯塔爾粉:沒有渣與不渣,對電影來說,美是終極與唯一。
施隆多夫粉:我反納粹電影白拍了么難道?
法斯賓德粉:德國導演我頭把。
赫爾佐格粉:你說啥?
法斯賓德粉(補充):對不起,新德國電影我頭把。
維姆文德斯粉:再說一遍?!我可是拿了金棕櫚!
施隆多夫粉:(反駁)好像我沒拿一樣。
安東尼奧尼粉:拿一個金棕櫚有什麼稀奇,我金棕櫚金熊金獅全拿個遍。
羅伯特阿爾特曼粉:你群戲沒我拍的好,全世界導演群戲都沒我拍的好!
奧遜威爾斯粉:又怎樣,你當導演都40多歲了,姆們20多歲就拍出影史級作品了!
澤維爾多蘭粉:誰敢說比姆們成名年紀小,誰敢?
莎米拉粉:姆們敢。
澤維爾多蘭粉:誰敢說同志導演里比姆們成名年紀小,誰敢?
德里克賈曼粉:年紀小有屁用,姆們拍得最有同性戀的特殊美感。
維斯康蒂粉:啥?美就是露大腿?知道啥叫華麗禁制下的慾望之美么?
帕索里尼粉:屁!資產階級狗屎文藝理論,美是丑,是禁忌,是權力的扭曲!
十七年電影粉:你這是假左派,姆們才是真左派,是健康明朗向上的社會主義新文藝!
文革電影粉:虛假的應時之作,姆們才是極左真實面目的活標本!
三廳電影粉:說專制的活標本,姆們才更有研究價值!
健康寫實主義電影粉:底層敘事,底層敘事!
左翼電影粉:說中國電影底層敘事這裡是老祖宗。
費穆粉:什麼底層敘事,不就是披著現實主義外衣的階級鬥爭論,電影要聚焦人和人性,人的價值與意義!
田壯壯粉:姆們最瀟洒,他們丫愛看不看,姆們想拍就拍想不拍就不拍,電影么,有啥大不了!反正也不是拍給他們看的!
程耳粉:呃。。。現在好像已經是下個世紀了。。。
CC標準收藏
愛電影的人都會知道另,因為看過什麼電影就能產生的優越感也太廉價了(跑!那麼多電影導演,誰最高我不知道,誰最矮那是一清二楚的
------—-----------------===============????===???======__==???=====還是何老師高一點看伯格曼、費里尼、戈達爾、塔可夫斯基、布列松的,瞧不起其它所有;
看歐洲藝術電影的瞧不起看美國電影的;
看美國獨立電影的瞧不起看好萊塢電影的;
看好萊塢電影的瞧不起看日韓電影的;
看日韓電影的瞧不起看台灣電影的;
看台灣電影的瞧不起看香港電影的;
看香港電影的瞧不起看國產電影的;
看國產文藝片的瞧不起看國產商業片的;
看國產商業片的瞧不起看郭敬明的;
看國產文藝片的瞧不起看郭敬明的;
看香港電影的瞧不起看郭敬明的;
看台灣電影的瞧不起看郭敬明的;
看日韓電影的瞧不起看郭敬明的;
看好萊塢電影的瞧不起看郭敬明的;
看美國獨立電影瞧不起看郭敬明的;
看歐洲藝術電影瞧不起看郭敬明的;
…………
………
……
…
看郭敬明的,瞧不起其他所有………
不同意安宇的觀點,對於這個問題,我覺得 magasa先生的這個答案有必要發一下
先說結論:
看歐洲電影、好萊塢電影、日韓電影、香港台灣電影、國產電影的「影迷」,只不過是內容的消費者。
即使歐洲電影、好萊塢電影、日韓電影、香港台灣電影、國產電影總體藝術價值的中位數存在質量遞減的情況,只能說明電影的製作者(導演、演員)有鄙視鏈存在。但這些「影迷」們,你們都一樣,並不會因為你看的是歐洲電影就在鄙視鏈的上層。生產者之間才有鄙視鏈;消費者之間是沒有鄙視鏈的。
(一)
歐洲電影、好萊塢電影、日韓電影、香港台灣電影、國產電影的影迷們存在各種順序的鄙視鏈。
究竟是什麼在支撐著一個影迷的「自信心」和「優越感」?
答案也許來自於一個非常典型的幻覺——
我和我消費的商品在一個級別(Level)。
(二)
這個幻覺是如此有迷惑性,因為看起來它符合消費商品給我們帶來的感覺。
如果我住在高檔社區(消費房子),開豪車(消費車),這代表我的社會階層和我的房子、車子一致。我戴五萬的手錶(消費手錶)或五百的手錶代表我屬於「戴五萬手錶」的階層還是「戴五百手錶」的階層。
消費商品的行為有這樣的一種象徵意義,這是商品社會所有商家共同努力的結果,也是所有商家樂於看到的結果。但這只是表面上的邏輯。
(三)
表面上,你展示的是你消費的商品。
其實,你展示的是你消費商品的能力。
讓我們重新審視房子、車子和手錶的例子。
好房和豪車從來就不能代表你的社會階層高,能代表你的社會階層高的是「你擁有買好房和豪車的能力」。同樣,證明你屬於「戴五萬的手錶」的階層的不是你的「價值五萬的手錶」,而是你的「能夠消費價值五萬的手錶的能力」。
(四)
如果我們再往前推一步,能夠消費一個商品的能力,實際上是:能夠生產等同於你消費的這個商品同樣價值的商品的能力。
本質上,你展示的是你生產商品的能力。
也就是說:
能代表你的社會階層高的是「你能夠生產出和好房和豪車同樣價值的商品」。類似的,證明你屬於「戴五萬的手錶」的階層的不僅不是你的「價值五萬的手錶」,也不是你的「能夠消費價值五萬的手錶的能力」,而本質上是你「能夠生產出與五萬的手錶同等價值的商品」。
這個邏輯如果不用一個示意圖來展示,一會兒你就忘了,就讀不下去了——或者我就忘了,就寫不下去了。
有生產等同於一個商品A同樣價值的商品的能力
-&> 因此有了消費商品A的能力
-&> 消費了商品A
-&> 成為商品A所錨定的那個社會階層
(五)
如果你認可這個邏輯,那麼確定你階層的真正因素是
你能生產什麼樣的商品。
至此,這個最大的幻覺「我和我消費的商品處於同一個級別」被打破。
真相恰恰相反——「我和我生產的商品處於同一個級別」。
我 != 我消費的商品
我 = 我生產的商品
(以防你不知道,「!=」在計算機世界中是不等於的意思。)
這個觀察一旦被闡述出來,似乎並不難理解——生產出一把刀的叫鐵匠,生產出一個國家的叫君王。無奈的是,人們依然常常將結果誤認為是原因,而將真正的原因忽略。為什麼呢?
(六)
為什麼我們會有這種對「消費」的誤解?為什麼,明明是
我 = 我生產的商品
但人們常常理解成
我 = 我消費的商品
也並沒有發生什麼問題呢?因為大多數情況下,這個錯誤的觀點是適用的……
很多時候,的確有
我生產的商品 = 我消費的商品 (大多數情況下)
也就是說,大多數情況下,「我消費的商品」和「我生產的商品」根本就是在同一個級別上。除了虛榮心爆棚的人和節約到小氣的葛朗台,大多數人在生活的各個層面中,「消費什麼級別的商品」,就能反應他「生產什麼級別的商品」。去優衣庫的是工薪階層,去愛馬仕的是工作附加值更高的富裕階層。
所以即便事實真相是「我生產什麼級別的商品」決定「我是什麼階層」,如果你不幸理解成「我消費什麼級別的商品」決定「我是什麼階層」,絕大多數情況下,你並不會判斷錯一個人,你並不會遇到什麼和你的預期衝突的事情。這是一種「懶惰的潛意識」,只不過用它來指導我們的生活也還過得去。
(七)
但是互聯網改變了這個「潛意識」的有效性,因為世界上的「免費商品」——比特商品——或者叫「有商品屬性的信息」——非常巨量地增加了。
比特商品?這是我造的詞,你可以把它理解成美劇《紙牌屋》,梁文道的電視節目,周杰倫或者莫扎特的音樂,微信公眾號的文章。他們的共同特點是免費,或者由於互聯網時代「羊毛出在豬身上」的盈利方式——不成比例的便宜。
因為比特商品的存在,「我消費的商品」和「我生產的商品」這兩件事的等級是不對等的。
我消費的商品 != 我生產的商品 (有比特商品的存在)
因為比特商品的獲得(消費)只和你把時間花在哪相關,和社會等級沒有關係——互聯網的便利讓所有的社會等級可以公平地獲取(消費)比特商品。因而比特商品的佔有不能區分、無法代表社會等級。——如果你願意深入思考這個問題,其實你還可以發現「鍵盤俠」是對這個理論最好的註解。
無論如何,消費一個比特商品變成了一個只有時間成本的事情。而通常越是時間不值錢的人,越會把時間花在「只有時間成本」的事情上。
(八)
在互聯網上,「我消費的商品」和「我的階層」沒有任何關係,這一點我想講的都講完了:
我 != 我消費的商品
反過來,「我生產的商品」代表了「我的階層」,這一線下的真相在線上依然是真相:
我 = 我生產的商品
我們以知乎大V張佳瑋為例。張佳瑋是知乎粉絲數最多的人,他的回答累計獲得191萬個贊和34萬個感謝。他有103萬個粉絲。按照目前大V發軟文的價格——每千粉絲150元——計算,張佳瑋給一個品牌發一篇軟文可以收15萬元。這還沒有算上由於他是粉絲最多的人帶來的馬太效應。也就是說,擁有100萬受眾的人的傳播性是擁有1萬受眾的人的傳播性的遠超100倍。所以這篇軟文的價格即使是50萬也可以理解。
你所在的階層並沒有因為你生產的商品在線上而有任何影響。不論線上還是線下,不論你的商品是收費還是免費(價格是免費,價值不是免費),「你生產的商品」永遠等於「你所在的階層」。
(九)
最後,我再解釋一遍鄙視鏈的正確邏輯:
歐洲電影&>好萊塢電影&>日韓電影&>香港台灣電影&>國產電影
只能說明:
生產歐洲電影的人&>生產好萊塢電影的人&>日韓電影的人&>港台電影的人&>生產國產電影的人
或
歐洲電影的導演演員&>好萊塢電影的導演演員&>日韓電影的導演演員&>港台電影的導演演員&>國產電影的導演演員
至於看歐洲電影、好萊塢電影、日韓電影、香港台灣電影、國產電影的「影迷」。
你們只不過在消費,你們都一樣。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有思有品。
http://weixin.qq.com/r/LjmJkarErvfRre7y92w8 (二維碼自動識別)
有鄙視鏈簡直太太太太正常了,只不過鄙視也有輕重之分,輕微的都留在心裡,不明說,自己有選擇性的觀看和不看,極端或偏激點就會變成優越感,或者直接開撕開踩。這跟微博瞧不上QQ空間,豆瓣瞧不上微博,知乎瞧不上豆瓣簡直是一個路子,任何行業,任何地方,只要有比較,只要有高下之分,都存在鄙視鏈,所以真的沒必要上升到人品,修養這種高度。
看歐美小眾文藝類型的,瞧不上歐美商業大片,黑白片迷們逼格高過一切,默片控又看不上有聲電影,戛納的覺得奧斯卡水,日本影迷覺得全亞洲的電影風格都受日本電影的影響。。。。。。這都是套路,只要不上升到人身攻擊,我並不覺得有什麼不好的。我這篇回答的動力主要是反駁@安宇的答案。
這種答非所問的話,適合居中調和所有關於「品味」上的問題。
首先稍微懂點邏輯的人,絕對不會輕信所有「成熟的標誌就是」一類的雞湯話。
如果成熟標誌那麼簡單的話,那麼認為《熊出沒》、《高鐵俠》、甚至《雷鋒的故事》、《三生三世》和《權力的遊戲》、《千與千尋》、《瘋狂動物城》質量都一樣的人,豈不非常成熟。因為他們根本沒有優越感的概念。
而豆瓣上,知乎上,批判爛片、投票給垃圾國產電影,打一星的憤怒青年,或者在短評上嘲諷喜歡這種電影的都是腦殘粉,無疑是極其不成熟的了。知乎上不成熟代表第一的首先是 @吳清緣 。
那麼所有對爛片的鄙視、吐槽都是不成熟的了?
像這種車軲轆話,換一百句我都會:
一個人成熟的標誌就是會好多門外語,去過很多國家然後悶聲發大財。
一個人成熟的標誌就是從來不在朋友圈秀恩愛分手。
一個人成熟的標誌就是上廁所一定會記得帶紙。
。。。
對於第二句雞湯,所謂的「對於音樂電影書籍等非物質物品的選擇,並不能襯托一個人所謂的品味。無非看和聽,在不涉及產出的事情上,誰也別裝逼。」
看到這麼猛的標準,我不禁陷入了沉思。
就不說與這個雞湯相生相剋的那句「你現在的氣質里,藏著你吃過的飯、走過的路、讀過的書和愛過的人」了,就這個句子本身來看,也是有問題的。
誰說看非物質物品不涉及產出了?
誰說看非物質物品不涉及產出了?
誰說看非物質物品不涉及產出了?
看多了喜羊羊,你會覺得覺得動畫片里可以表現出那麼宏大的主題?看過國產青春片,你會覺得青春還有除了打炮逃學和流產之外的東西?看擺渡人之流,你會覺得今天買的票價賺回本錢,回家心平氣和地睡覺,還覺得和豆瓣top250也沒什麼區別?
我們是被虛假的、爛的電影、影視作品整的對象。在被整的過程中,有的人找到了別人家的片子,好比下館子覺得不錯,就鄙視家裡的爛菜了。可是如果家裡菜做的好,還會有鄙視鏈么?
坦白說,藝術里,存在鄙視鏈啊,你不要睜著眼睛說沒有。
不是看國外片的鄙視看國產片的,在這個表面下是,國產片就該被鄙視。
你看安吉麗娜大寶貝那張假臉,堂而皇之說遺憾沒有把所有的大獎收入囊中。你看吳亦凡毫無演技又操粉,還能在周氏電影里演一個有情有義的唐僧。你再看瞪大眼睛的名至實歸李,再看被扒了幾年背景扒不出來與呆萌合作的某田。
一個個導演真的開始沒有節操了,因為觀眾已經不需要節操了。
他們需要的是色,是臉,是嘩眾取寵。然後好事者為他們辯護:
藝術無高下,你鄙視了,是你氣量狹小,是你貼標籤,是你不成熟。
不成熟個屁。
我告訴大家,一個國家的國民的成熟水平,恰恰在於能把欣賞優秀影視作品當作有優越感的事,集體鄙視那些把觀眾當傻逼的弱智片。
《鬼子來了》的觀眾群本來就是優秀的,因為《鬼子來了》本身就帶著對人性的批判,對國家的反躬自省。
《舉起手來》的觀眾群本身就是傻逼的,因為舉起手來,你除了體會抗日神劇一般的醜化鬼子神話我軍之外你什麼也得不到。
然而鬼子來了被禁播,舉起手來卻得到支持。
然後有一群人說,沒有關係啊,你們看這個也是可以的嘛?幹嘛那麼有優越感啊?幹嘛那麼自省啊?多累啊!
《活著》、《霸王別姬》是播了。《大話西遊》、《喜劇之王》是火了,可是這種片子,還有人拚命去拍,冒著被禁風險拍嗎?
還不是因為管文化的認為,「你(政治)不成熟」?
還不是因為一大群觀眾認為,塞屎給我其實也是對我尊重,我生氣是因為沒水平?
所以導演也認為,我拍出屎一般的作品也不怕,反正沒有人敢鄙視我,鄙視我也賺得到錢?
我告訴大家,對於那些對電影有追求的人,甚至對美好的、真實的東西有追求的人,內心絕逼是有自己一套鄙視鏈的。這套鄙視鏈可能不好說出來,可能帶有對電影絕望或者希望,但是這些人比那些沒有鄙視鏈的人真心高級到不知道哪裡去了!
如果有一天,中國電影學院的所有大學生都回答不出來什麼是好電影,什麼是差電影,什麼電影是他們鄙視的電影,中國電影才真的完了,中國民眾的文藝欣賞水平也完了。
獨立的鄙視地下的
地下的鄙視院線的院線的鄙視下載的下載的鄙視在線的歐洲的鄙視好萊塢
好萊塢鄙視港台(日暮西山)港台(老)鄙視大陸港台(新),日韓,大陸互相鄙視紀錄片&>歷史片&>文藝片&>科幻片&>戰爭片&>警匪片&>懸疑片&>恐怖片&>喜劇片&>電視劇我覺得,只要有人存在,就會有口味的差異,強行政治正確天下大同,觀眾也會用腳投票,實際上我的排行榜並不是什麼鄙視鏈,而只是產業水平相對於其出品年代得出的一個大體的從低到高排列,所以我並沒有厚古薄今。
PS:票房收入高證明觀眾人數多,不代表電影質量高,考慮到引進片的數量和質量,並不能證明國產電影已經超越好萊塢了。PSS:國產電影其實不賴,@magasa大大之前專欄登過十部評選的最偉大亞洲電影,中國佔五部數量居榜首,侯孝賢和王家衛賈樟柯已經成為電影研究繞不過去的坎了,我對目前國產電影現狀保持謹慎樂觀。(敷衍的分割線)當代大陸片&<當代港台片&<好萊塢爆米花&<當代韓國類型片&<老港片(大陸,台灣八九十年代片)&<好萊塢當代經典&<日本,歐洲藝術電影&<好萊塢黃金時代經典具體到好萊塢,好像斯皮爾伯格被黑的比較多(美國主旋律),諾蘭因為偽cult氣質吸收大量腦殘粉,也招了一些黑,馬丁斯科塞斯口碑一直比較好,幾部經典地位難以撼動,雷德利斯科特就差點意思(晚年質量下滑)——再往高逼格吹,芬奇其實也就是IMDB評分高點,《穆赫蘭道》《低俗小說》乃至《黑暗騎士》《鳥人》這樣高度的也沒有拍出來過(搏擊俱樂部其實差點意思)上溯起來,昆汀其他作品的地位也值得懷疑,當然這已經超出我們正常人理解範疇了。正如你可以說黑澤明努力一輩子也追不上小津安二郎,教父這種電影是平凡的,這就完全是裝逼抬杠了。看過幾句話,覺得挺好的1.一個人成熟的標誌,就是不以自己所看的電影,所聽的音樂以及其它一切藝術形式而產生優越感。2.對於音樂電影書籍等非物質攝入品的選擇,並不能襯托出一個人所謂的品味。無非看和聽,在不涉及產出的事情上,誰也別裝逼。——————分割線——————首先沒想到會有這麼多回復,驚了,也覺得有必要解釋一下,當時只是想著試著談一下自己的看法,沒想到會被大家有理解上的誤會和偏差首先,我沒否定電影有優劣之分,也無意為不良電影(諸如小時代)辯解,沒承認它能跟優秀的電影平起平坐。之所以想要回答這個問題,是基於鄙視鏈的存在,既然提到鄙視鏈肯定要提到電影之間的互相比較,那麼好,電影的比較肯定就應該基於電影本身來說,覺得@張瞎的評論就應該被大家接受,差電影之所以差,無論從台詞表演編排等來看,它都是差電影,而不是從電影的導演是一個中國流行作家這一點來蓋棺定論,其他諸如看英劇鄙視看美劇,美劇鄙視日韓,日韓鄙視大陸莫不如此,這樣是對藝術評論的褻瀆和不尊重,也是對大家提到的影評人的不尊重吧,優秀作品的創作者就更是如此。其次,真沒想涉及到裝逼二字,大家應該誤解了,只是想說既然覺得自己欣賞和喜愛的東西更好,更能讓人身心愉悅,陶冶情操,就應該心平氣和,開誠布公的說出來,說出你喜歡他的理由,它優秀的地方,而不只是上來劈頭蓋臉對別人鄙視一番,自己這邊卻也含糊其辭,不知所以,如果只是忍著看了一部優秀的作品,然後發了九張截圖放在朋友圈,在沒有任何實質有用的東西的情況下,只是莫名優越的鄙視了其他自認為低劣的作品,這樣肯定會讓別人不服,也會讓所謂的"鄙視鏈"越來越長,越來越不良,好的東西不能被接受,壞的東西也不會消失,怨氣越結越深。
我不覺得自己看芬奇甚至看小津安二郎逼格多高,也不覺得自己看彭浩翔看寧浩比較low,我就只覺得那些某些導演的腦殘粉真的是腦殘。喜歡某些人的電影,喜歡就好了,非要上綱上線的,還得讓別人也喜歡,還鄙視不喜歡自家愛豆的,我不論你是芬奇粉還是諾蘭粉還是小四粉,開始鄙視別家粉絲就是腦殘粉。我是電影粉。看到爛片我也罵,看到好片我也鼓掌叫好,鄙視鏈?你們儘管鄙視我吧,鄙視我的人多了,你一個腦殘粉才算老幾?
某答案真是果不其然的高票呢呵呵。知乎很喜歡這種三觀似正實歪的「政治正確」么?
鑒賞品味無價值論,說成是反智產物也一點都不過分。殊不知,觀眾品味的提高才是對高品質產出的最大刺激,這便是價值、價值、價值;消費和生產從來都是相輔相成的。藝術本身有價值高低,決定了各自受眾自有高低,這便是鄙視鏈的成因。
像穩坐鄙視鏈底端的某些讓人尷尬症的國產電影,我倒是希望能被鄙視得更狠一點,大家哪怕是出於「裝逼」也拜託省點電影票錢。而這些電影的產出者,大概也很喜歡「區區觀眾裝啥逼,你行你上啊也來拍電影生產下價值啊」這樣的論調吧。我看了看大部分人的答案,又看了看自己的簡介,流下了眼淚。
看來在知乎低成本B片和cult類電影連鄙視鏈都沒排上。
??o·(? ??????????? )?o·?排名第一的答案我也是醉了。實話說電影書籍音樂等藝術形式肯定有藝術水平高低,但是你如果默默喜歡聽《愛情買賣》,喜歡看《梔子花開》《小時代》甚至愛情雙打動作片,沒人鄙視你,但現實往往是喜歡還跳出來說《小時代》的成就遠超《教父》《七武士》。。。,你們根本不懂郭導比昆丁、諾蘭、蓋里奇。。。不知道高到哪裡去,這樣的人一定會遭鄙視,也該被鄙視。
轉載一篇我很認可的文章,已得作者 井越 授權,如果覺得文章不錯可以關注他的微博@也許是井越 或者微信:jingyue42,其他人轉載請至少署名。
喜劇邏輯導論
文/井越
1 「笑點偏」和「笑點低」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前者與「主流笑點」,或「主流審美」呈平行關係,後者則並非如此。
1.1 如果你比較容易沉迷於cult 電影,如「洛基恐怖秀」;或小眾視頻,如「Don』t hug me I』m scared」;或老式無厘頭黑色電影,如「巨蟒與聖杯」,那麼你可能屬於「笑點偏」。你盯著你家桌子腿兒,突然就笑出了聲,你可能也屬於「笑點偏」。但如果你喜歡亞當桑德勒以及他這近七八年來的任何電影,那麼你屬於「笑點低」。
1.2 如果你沉迷於4chan,你可能屬於「笑點偏」。但如果你喜歡轉發你國段子手批量生產的蹩腳諧音段子並附註十個以上「哈」字,那麼你屬於「笑點低」。
1.3 如果面對著當今大陸製作的院線喜劇,你仍可以被逗笑,那麼你屬於「笑點低」。
1.4 「主流笑點」有別於「你國主流笑點」。
1.5 「你國主流笑點」等價於「低笑點」
2 藝術有好壞之分,欣賞藝術需要審美能力,審美能力有高低之分;電影是藝術(第七藝術),喜劇電影是電影,所以欣賞喜劇電影需要審美能力。所謂的「笑點低」,則代表喜劇審美能力差,而所謂的「笑點偏」則並不必然被審美能力決定。
2.1 看電影、聽音樂、或欣賞任何藝術形式都可以純粹出於娛樂目的;看喜劇甚至應該純粹出於娛樂目的。但如果你身邊有人說過「電影(音樂、繪畫、攝影)嘛,不就是一個娛樂項目,蘿蔔青菜各有所愛」,那麼他是傻逼。
2.2 對於任意一種藝術的欣賞活動,如果有人覺得自己審美能力強,那麼他的審美能力不一定強;如果有人覺得自己的審美能力弱,那麼他的審美能力也不一定弱。但如果有人認為不需要審美能力,各有所愛,那麼他的審美能力一定弱。
2.3 笑點高低之間的不同與偏好之間不同有本質差別,前者對應於審美能力強弱和品味高低,後者則不必然對應。
2.4 喜劇類偏好不同的例子:A君喜歡理查德·柯蒂斯的英倫幽默,B君喜歡科恩兄弟的黑色幽默,C君喜歡埃德加·賴特的英倫黑色幽默。A君喜歡發生在倫敦的蓋里奇式荒誕喜劇,B君喜歡發生在紐約的伍迪艾倫式話嘮喜劇,C君喜歡發生在北京的馮小剛式90年代喜劇,D君喜歡發生在香港的彭浩翔式浪漫喜劇。你喜歡探險時光,他喜歡Futurama。你喜歡卓別林,他喜歡巴斯特·基頓。你喜歡梁左的相聲,他喜歡何慶奎的小品。
2.5 這時如果有人說他喜歡「愛情公寓」,或宣稱看「家有兒女」長大,或中學時組織看「舉起手來」時笑到合不攏腿,那麼他跟上述所有人的關係就不是「偏好不同」,因為脫離了平行關係。這時上述所有人可以直接樹鄙視鏈。
2.6 鄙視鏈要從小事中樹起。
2.7 你可以想辦法證明自己處於鄙視鏈頂端,或證明鄙視鏈的方向錯誤,但不能鄙視鄙視鏈本身,刷二階優越,這很不自洽,屬於傻逼行為。
2.8 所謂的「俗」和「雅」,與審美能力不必然掛鉤。「俗」並不等價於審美能力差。「Jackass」很俗,「Play time」很雅,而這並不必然意味著相對應觀眾的審美能力差距很大。說喜歡看你國國產院線喜劇的人審美差,並不是因為這些電影俗,而是因為這些電影傻逼。
3 除「我愛我家」外,你國沒有合格的情景喜劇。
3.1 你國電影死於九十年代中期。
3.2 過去的十餘年內,在文化管制下,你國動畫片有從反智到極端反智的趨勢(參考你國最新動畫大作「汽車人總動員」)。此趨勢預示著再過十幾年,將有一批青年以童年有「喜羊羊」的陪伴為驕傲。大家集體懷念喜羊羊時代。喜羊羊或成為subculture。大型反轉。
3.3 你國幾乎沒有關於影視劇作(尤其是喜劇)的亞文化。
3.4 「笑點偏」且偏好相同的小眾群體交流是產生喜劇亞文化的動力,如關於「謀殺綠腳趾」的亞文化群體。
3.5 你國的主流笑點是「你國主流笑點」(參考1.4),所以你國關於喜劇的亞文化已經被逼成了國際語境中的「主流笑點」。這就如同一個在國際語境中僅僅屬於具備常識的人在你國會顯得政治思想十分偏激一樣。
3.6 即使暴走漫畫在你國很火,但你國幾乎沒有網路meme文化。你國有的只是「把一句網路流行語重複到所有人都想吐後再集體換成下一句」的特色文化。
4 你國電影觀眾中百分之八十都沒有任何審美能力。
4.1 你國當代所謂的影視作品的質量完全取決於製作人抄襲時的審美能力。
4.2 各類審美能力均有其塑造期,笑點高低對應於喜劇審美能力,喜劇屬於藝術,遂笑點有塑造期。若某人的塑造期若在牆內度過,笑點定型後即使肉身翻牆,留學海外,依然很可能會在擁有海量獨立喜劇的視頻網站中找到你國各類電視台,繼續收看零原創性的統一綵排過的真人秀類綜藝節目,並一邊笑到死去活來一邊吃手中的國內零食。
4.3 你國有原創的黑色幽默,但只存在於你國各類國內政經類新聞中。
5 面對不可笑的事情,應當保持沉默。
閱片量不到三百的我混跡於影迷圈外看人裝逼。
這個問題的討論徹底歪了,首先對不住題主,其次再填幾句關於所謂「鄙視鏈是否正確」的觀點。
1.我不喜歡「鄙視鏈」,是因為我覺得這也是一種「標籤化」行為,但是電影本身並不是標籤。
2. 文藝作品當然存在優劣之分,但藝術批評是一個嚴肅的課題,同一個導演不同時期的作品風格都可能迥然不同,影視作品的橫向比較就更該認真,簡化分類標準到「製作地區與受眾數量」的鄙視鏈,太反智了。比較批評可以,請回到每一部作品本身來,《小時代》極差,是因為不論從電影製作的任何一個角度來說它都是一個爛電影(視聽語言劇本表演導演剪輯等等),但原因不應該包括「導演是一個中國人,並且是個九流作家」。
標籤之所以傻逼就是因為「簡單粗暴不講道理」,昆汀和基耶誰就應該被鄙視?伊納里多阿莫多瓦是枝裕和非要排出個123嗎?《海女》《冰與火之歌》《黑鏡》誰比誰難看了?更何況這些都是我的心頭好,難道我看不同作品時還要鄙視一下自己?你可能會說,「我的鄙視鏈就是基於每一部電影本身來定做的啊」,那太好了,但還是要問一句「標準是什麼?」電影史?藝術風格?社會價值?你的鄙視鏈當然合理,但當鄙視鏈不具共性(因為它不簡單粗暴了),那「鄙視鏈」不也就失去意義了嗎?3.好多人覺得鄙視鏈沒錯啊,因為它確實存在,對啊,存在又不一定合理。
煩請諸君弄清楚這幾點再來討論所謂「鄙視鏈」。
=========================================
最後吐槽知乎的「政治正確」一句,現在這個大帽子,真是怎麼扣都行了。「你政治正確!」「你才政治正確!」「我政治正確!」「我才政治正確!」理性討論,就事論事,真就那麼難嗎?=========================================原答案:觀影多而精的鄙視看的少話還多的。所有人都應該鄙視不遵守公共觀影秩序的。我鄙視和我一起看電影臭毛病多不認真看的。最後一條存在的特殊情況不在討論範圍。推薦閱讀:
※請問《妖貓傳》黃軒雪地那場戲有什麼意義?
※嗶哩嗶哩有哪些群像混剪大觸?
※如何評價電影《天下無賊》?
※奧斯卡小金人上是怎麼刻獲獎者的名字的?
※哈利波特里盧修斯的食死徒身份被曝光後,為什麼他兒子馬爾福還能在學校上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