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一區域的產業結構可能在短時間內快速提升嗎?

或者說,有沒有一到三年內,某地區的第一一產業佔GDP比重由21%優化到10%的例子?

這個地區可以是城市。

我們團隊接到一項市場調查任務,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查,當地經濟情況大概也摸清楚了,本月初,當地發改委派了一名省黨校的專家和當地統計局的某領導來考察。專家和領導對我們的規劃書幾乎全盤否定,因為我們的規劃目標不符當地政府的發展目標,簡單的說就是我們的數據小了。並且提出了「三年內一產業佔GDP比重至少要壓縮到10%以內」

我們當時就對此提出了質疑,經濟結構調整是漫長的過程,這個目標違背經濟規律。

專家是這麼回答的:中國城市經濟有特殊性,只要有重大項目落地,在一兩年內達到工業化後期是完全可能的。

由於本人是中文專業出身,並沒有修過經濟學和經濟史,但直覺這個專家說的不是那麼可信。本人抽空也買了本區域經濟翻了翻,並沒有這方面內容。

希望高手們前來解惑,如果專家說的屬實,那我們就重寫規劃書。


正在發生變化的一個例子或者說正在向這方面迅速轉變的例子是,蘭考縣或者稱之為蘭考市,習主席重點關注區,當然了,河南省委省政府和開封市委市政府肯定更加關注此地區的發展,富士康落戶在蘭考,對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對產業結構的調整也起到很明顯的推力。不是所有的地區都能引起領導者的關注的。希望對你有用。


謝邀。簡單來說,這不是一個區域經濟/產業經濟的問題,而是一個政治問題或者說政治經濟問題。地方政府聘請你們去製作規劃書,目的本就不是為了看規劃書的內容是什麼,而是藉助規劃書/新規劃的名目,去 「跑部錢進」,去要錢要項目。

在你的故事裡,有兩個要點值得分析。一是人的定位和角色,二是他們的話語。

首先,去審查規劃書的兩個人,一個是統計局官員,一個是省委黨校專家。委派他們的,是當地的發改委。這裡面的關係就很有趣了:發改委需要運籌帷幄統領全局,調動一切資源去爭取項目落地;統計局官員跟數據打交道,自然也就是編造歷史數據和鼓吹未來數據的旗手;省委黨校的專家肯定不是區域發展方面的專家,而是打點關係、爭取項目的專家。

也正是這樣的人物,帶著發改委的旨意和他們他們各自的任務,才會批評你們說指標定低了。那是當然,指標不定高一點,如何安放領導的豪氣和臉面?不定高一點,上一級如何會青睞?項目如何能到手?至於指標能不能實現得了,這個哪裡需要規劃書的作者們擔心,君不見統計局的人也來了嗎?

其次,省委黨校專家的一席話很有趣:「中國城市經濟有特殊性,只要有重大項目落地,在一兩年內達到工業化後期是完全可能的」。注意 「只要」 一詞,他們的目的已經和盤托出了啊。重大項目落地是終極目標,至於說什麼加快工業化、推進城市化、壓縮一產佔比(10%以內),這些都是用來作秀的官樣文章。

當然,他的話也沒有完全錯,如果該地方一年的GDP總共只有1000億,然後拉過來一個500億的石油煉化項目,那二產比重自然上升,一產比重自然下降。但是這是什麼 「工業化後期」 嗎?我看叫 「領導陞官前期」 恐怕更合適吧。

也正因此,產業經濟和區域經濟早已告別了他們本應有的樣子,而成為地方官員們搞錦標賽的得力助手。關於學科的定位和性質,請參考我在這篇知乎答案里對人文地理/城市規劃的反思:地理系的規劃和建築的規劃有什麼不同,分別對口國外什麼專業? - 短章的回答;關於地方官員晉陞的錦標賽體制,可參見張軍與周黎安合作編著的 為增長而競爭 (豆瓣)

一句話回復題主的答案:產業結構提升這樣的說法只是地方政府構築政績的話語;如果嚴格界定產業發展和產業結構的話,那麼一個地方不可能在短期內實現所謂的 「產業結構快速提升」。當然,在中國這片神奇的土地上,有一個神奇的叫發改委的部門,能夠有效地設計、規劃和實現很多神奇的事情。

這就是我所說的政治經濟問題。


如果是一個地級市,一產比例還保持20%以上的城市屈指可數。而『專家』說在3年內壓縮一產比例由20%降到10%,這個是有可能的,這樣的例子找一找城市統計年鑒,觀察一下第二產業佔GDP比例的增長不是什麼困難的事。

不過其他城市的發展歷程不一定可以成為當前增長速度合理的佐證。因為每個城市的發展受到地理因素,資源環境,當前產業結構和宏觀經濟大環境的制約。比如剛剛你提到了城市的一產比例還在21%左右,稍微拉了幾個這樣的城市(2014城市統計年鑒):

伊春市 0.518365235 0.199689602黑河市0.5099652010.122745966盤錦市0.3368125250.417503011呼倫貝爾市0.2657269640.263377708鶴崗市0.2316258350.429844098

拉薩市0.22424970.1515006通遼市0.1920138890.308680556(第一列數據是第一產業比例,第二列數據是第二產業比例)

拋開拉薩市不說,其他好像很多都是東北城市。比較接近你說的額21%一產比例的大概就是呼倫貝爾(內蒙),鶴崗,通遼。 這些城市是否能夠在衰敗的老工業化基礎上建立新的工業還是個疑問。如果有更高一層的政府支持,還要看發展策略和思路。

當然規劃只是規劃。存在可行性不一定表示能走的通。但起碼看著走得通


存在這種可能

題主所說的城市一產高達20%+,估計是中西部地區的一個小城市。

一個小的區域經濟結構三年內發生如此劇變感覺不可思議,但真的就發生了。那就是崑山。

1991年,崑山一產佔比26%、二產59%、三產15%。1994年,一產佔比10%、二產54%、三產36%。忍不住要喊f**k!布吉島有沒有其他個例,但相信存在但極少。題主可以再看看江陰、東莞、惠州的情況。

但對於一個區域經濟,產業結構要在如此短的發生如此大的變化,我覺得是鳳毛鱗角,在翻看統計年鑒前,我想到得是應該是工業化初期。但看崑山的例子有點打嘴,竟然是服務業大幅提升,這發生了什麼?我想了想1992年,上海浦東新區成立,然後那段時間中國大陸體制改革,物價飆漲,谷價倒是坑了農民。

不細細分析其中情況,但我想發生這種情況,有幾點能總結來:一是最初農業人口冗餘嚴重,存在大幅度向二三產擴張的可能,二是有重大利好,存在成立題中說的重大項目的可能,三是價格體系變動有利二三產。

那麼,問題來了,現在都「十三五」了,你那個城市還能那麼屌!

題目中的領導要政績,數據嫌小很正常,專家說三年達到工業化後期是狗屎,工業化階段判定不僅要看一、二、三產比例,還要看人均收入,非農人口佔比,城市化率,不懂就不要亂說,這個專家是黨校的,估計是搞政治的,水平不行。


謝邀,首先回答您的問題:

政府主導推進某產業的發展,乃至改變某地區的產業結構,是有可行的基礎的。

首先,發展中國家所謂的後發優勢,就是建立在西方發達國家已有的成熟產業結構的先驗信息基礎上的,但是決策要建立在嚴格的分析和調研,以及成熟的思考基礎上,還要充分考慮當地的產業條件、人力資本分布、資金充裕程度和經濟社會結構,一定程度上發揮市場自我調節的作用。如果急功近利不切實際,很可能會造成資源浪費的尷尬局面,對民生福利毫無助益。這也是你們現在的工作的意義。

其次,從地域劃分上農村雖然不能馬上變成城市,但是農村地區的非農產業是不算做第一產業的,再加上第一產業產值較小,如果有重大工程項目確實有可能會極大降低其比例。

其次解決一下題主的困惑:

當前發展中國家,產業結構升級的推動力既有題主說的經濟發展自然規律,也有political system主導的因素,我國政策主導的力量比較大,也成為了現如今爭議頗多的話題。從凱恩斯主張「政府干預」和弗里德曼主張「自由市場」開始,不同學派就此進行的爭論一直延續至今。政策上,乃至規劃報告里,我們常說「市場機制主導,政府起輔助作用」,這裡政府起的輔助作用是為了解決諸多市場失靈和外部性問題,比如降低環境污染、公共物品的提供、促進信息對稱和產權明晰。這也是市政規劃需要考慮的因素。


感謝知乎的邀請!

如果區域有較好的產業基礎,這個目標有可能實現。

從我們做過的項目來看,厚街的傢具向皮具、箱包的轉型,古鎮周邊的橫欄、小攬、江門江海區由鬆散型產業向照明轉型,新余萬載從高危行業煙花向照明燈飾的轉型,充分證明了可以用1~3年時間形成產業集群,從而實現目標。


第一產業產值增長一般比較穩定,想要一產佔比下降一般到10%,那只有大幅提升二三產業產值了。最有可能的就是工業產值大幅增加。那隻能靠大工業項目來支撐了。有這樣的例子,比如鄭州的富士康項目,新余市的賽維光伏太陽能產業。


謝邀,整理一下思緒,好好回答這個問題,由於我之前做城市經濟戰略規劃和區域經濟戰略規劃的時候也遇到過這種無聊的所謂專家,所以好好為樓主回答對付這種專家的方法。

首先,分析一下專家的話具有什麼意義。

這是題主在問題描述中的原話,請注意我加粗的黑色部分:

簡單的說就是我們的數據小了。並且提出了「三年內一產業佔GDP比重至少要壓縮到10%以內」

我們當時就對此提出了質疑,經濟結構調整是漫長的過程,這個目標違背經濟規律。

專家是這麼回答的:中國城市經濟有特殊性,只要有重大項目落地,在一兩年內達到工業化後期是完全可能的。

一個是把產業在GDP裡面的佔比壓縮到10%以內,並且有一個時間是在三年內,這句話如果按照題主的問題中的21%壓縮到10%,這基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是卻是一個很好看的目標和政績亮點。

當然,在某些產業在特定的環境下也是可以壓縮到的,比如石材加工、冶煉、挖掘產業,三年通過重大的政策來關閉小產能和「三高」企業,只保留大的產業,是可以實現的。這裡指的是唯一性環境,不是一個普遍的定論,樓主切記。

其次分析專家的回答,這句話根本就是無稽之談,不論是如何大的項目,開工到建設都不止3年的時間,三年建設完成如何推動發展,如何拉動,這些大環境、軟環境和硬性的條件都不可能在5年之內完成,專家如果是說5-8年,這個還具有一點可信度。

之前和幾個學政治經濟學的朋友討論過這個問題,當時設定的條件是一個貧困縣,如何通過政治經濟來使其3年內脫貧,就算是一個中等大小的縣,所能夠集聚的前瞻性經濟潛力和脫貧可能性需要國家戰略等級的政策落地,所以,專家說的那句話如果不是腦子壞了,就是拿來忽悠你們的,淡定,這種專家多了,城市經濟這方面的更多,半路出家的一大把,見多了就習慣了。

最後,回到題主的問題,你說的是什麼地方我也不清楚,但是就前面的唯一性環境和唯一性條件而言,是否具備達到10%的基礎,是什麼產業,屬於一個什麼產業類別都不知道,不敢在這亂下結論,但是就唯一性而言是可以達到的。

PS:以前一個領導和我說了一句話:定下目標本身就是一個很好的政治亮點,定目標的是你,但是有可能實現這個目標的就是另外一個了,大膽點!

我相信題主已經明白這個項目的意義和專家一切無稽之談的來由了。


一產業大幅下降,在現階段可能性極小,首先要解決的就是一產業的勞動力轉移。二、三產業是接收一產業勞動力的重點,包括二、三產業的總產值和效率都得有跨越發展才行。其次,目前產業趨勢是三次產業融合。二、三產業反哺一產業是較好的可行政策措施。

產業問題建議讀一讀《產業經濟學》。


樓上答案都很正確。行里有一句話,叫規劃就是鬼話。這不是一個經濟問題,是政治問題,官員讓你這樣做,你編就行了。根據他的基礎數據,假設當地政府能引進幾個大項目,平均產能多少,就可以完成調結構目標。至於可行性不是你的事


首先,是可能的

最窮的地級市現在gdp還不過250億元,比較慘的縣級市gdp也就50億元,這種窮地方上一個大項目工業增加值佔gdp比重提高十個百分點不是問題

比如,我見過一個縣,十二五初gdp20億元,其中農業30%工業15%的樣子吧,準備建煤礦和電廠,十二五規劃就預期到工業能夠調整到70%,gdp達到100億元

當然最後煤礦和電廠沒開工,於是預期沒達成。

其次,題主啊,你要知道這個問題並不是學術問題,也不是經濟問題,而是政治問題。我天朝gdp的預期不是測算出來的,而是分解任務分解下來的

所以重點不是和你的甲方爭執這個調整是不是科學的,建議問他們這樣幾個問題:對經濟結構影響這麼大的項目,有譜沒譜?有譜的話是什麼?沒譜的話怎麼辦?這個經濟結構目標寫出來了可是要當地政府自己完成的,他們準備怎麼完成?


具體的先不說,先說說面上的,首先你要理解中國特色的市場經濟的概念,中國的市場經濟自由度並不高,在全球經濟體中,國外是不認可中國是市場經濟國家,認為中國的國有企業成分太大,一句話是政府主導的經濟發展模式。所以你用簡單的西方經濟學規律很難理解中國快速的經濟發展現象。到了地方上,由於地方的具有一定的經濟自主權,這方面涉及到行政制度的研究,在很短的時間內用行政手段能極大的提高經濟效率,當然有利有弊。所以在地方政府這種公司主義模式下,你的發展目標其實不要太離譜,是可以談可以想的,也許能實現,這就離不開官員的大力支持與付出了。具體的城市調整產業結構的,在文革前後,大鍊鋼鐵時這種應該很普遍吧,只是沒有必要去研究。現在官員說什麼你當然就要寫什麼了。在中國官場中,經濟的運行,產業的規律,你還真不如這些官搞得好,很多東西它不是教條的課本知識,這是源於中國的官僚制度,當然這個說法可以再探討,這東西說起來沒頭,不知道對你可有幫助。


推薦閱讀:

印度為何一直堅持計劃經濟?
ccer(北大的中國經濟研究中心)的老師希望你讀過哪些書或具備怎樣的能力?
到底是中國更依賴於美國經濟的增長,還是反之美國更依賴於中國經濟的增長?
經濟學史上,有在22歲前其研究就名滿學界的大牛存在么?
合法取得系統安裝文件的前提下實施 hackintosh 合法嗎?

TAG:經濟學 | 中國經濟史 | 區域經濟學 | 城市經濟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