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斧子在冷兵器時代相比於刀劍有哪些優勢和劣勢??


隨手畫了把小戰斧。主要不是講優勢,是告訴大家什麼是戰斧,戰斧和工具斧的區別。斧頭大小大概可以放在15X17cm的框里,柄長70cm,結合長度大概75cm。注意看截面形狀,優秀的戰斧刃會起脊,再看斧面,比工具斧薄很多,所以重量會很輕,經常使用工具勞動或經過一定訓練的戰士可以輕易操控它。再看斧頭形狀,前端刃伸長出去,使斧子有刺的能力;斧刃大致形成一個狗腿刀前端的曲線和砍入角度,加強了劈砍勾的威力:刃後端相對平直,這可以使斧子勾人勾武器時不致於鎖的太緊,導致自己想解鎖時因為勾的太緊不能解鎖。銎筒我沒做細節,實際上也有一些小設計。這種斧子整個歐洲都有。中國的話,用的不多,但設計也基本與此相通。

說說缺點吧,不如刀劍平衡。


對外國歷史不太了解,說一說我對中國歷史上斧子等武器的見解。

歷史上各種武器很複雜,這裡只說斧子、劍、刀三種武器。為了表達方便過渡時期不提。

武器的發展是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而發展的,石器時代石頭磨製的斧子是主力武器,奴隸社會時期青銅短劍是主力武器,封建王朝時代(漢到清)鐵刀、鋼刀是主力武器

二戰時期士兵用槍炮戰鬥,長官用佩刀顯示身份;封建王朝時代(漢到清)士兵用刀戰鬥,將軍配劍顯示身份(參考尚方寶劍等);奴隸社會時期士兵用短劍戰鬥,大王用斧子顯示身份(甲骨文「王」字就是斧子的象形)。從這些可以看出來,有象徵意義,顯示身份的都是淘汰的上一代武器。武器的形制跟生產材料關係密切。

無論劍的刺擊,還是刀的劈砍主要靠鋒利的劍尖、刀刃,武器本身的重量起次要作用,斧子正相反,武器的重量起主要作用,刃部的鋒利起次要作用。

石器時代只有石頭可以用來做武器(只考慮斧子、劍、刀),而石頭無法磨的特別鋒利(磨鋒利了特別脆,特別易損,無法多次使用),做成斧子正合適。

後來有了金屬,金屬可以做的很鋒利。重量更輕,更好掌握,更方便使用,更省力氣的刀劍逐漸取代笨重的斧子成為戰場主力武器。一開始青銅無法做很長的刀劍,只能做短刀、短劍(50cm左右),短刀的劈砍效果趕不上短劍的刺擊效果,所以青銅時代(奴隸社會時期)主力武器是短劍。

再後來有了鐵,有了鋼,刀劍可以做的很長(可以做到一米以上),長刀的劈砍效果就比劍的刺擊效果好很多了(長劍的刺擊很難練,不適合軍隊大規模使用,短劍的長度在長刀面前沒有優勢),長刀逐漸取代了劍成為戰場主力武器。

最後說一下斧子的優勢,還在斧子的重量上。金屬出現後也有金屬的斧子,現在斧子還有在用,但是斧子已經不是戰場的主力了。刀劍由於重量輕,擊中後會有卡在骨頭上的問題,戰場上武器被卡住後果是很嚴重的。斧子由於重一般不會被卡住。

知乎新手,一點淺見,全部手打,敬請斧正!


其實很多答題的朋友都忽視了一個重點,普通的戰斧只能劈砍,不能刺擊,所以更適合混戰,而不適合軍團正面對決的陣地戰,這才是冷兵器時代斧相較於刀劍的最大劣勢,而中世紀瑞士人用斧槍(或稱瑞士長戟)橫掃歐陸就是解決了斧類兵器不能刺擊的最大軟肋。

另外就是很多朋友提到的兩點:

1.斧子製造和維護都相較於刀劍成本低

2.斧子由於相對較重能更好的應對金屬護甲

還有並不像很多回答的朋友說斧子只是蠻族武器,適合散兵游勇,古代軍隊使用斧作為主戰兵器比刀劍還多,公元前2500年蘇美爾人作戰就用長矛和短斧了,尤其是拜占庭,古印度,斧都是作為主要兵器的,冷兵器時代的作戰部隊除了刀劍外也大多數會帶一把斧子。

由於成本的問題弓弩投石等遠程作戰部隊基本也都會帶一把短柄手斧。


刀劍對付沒有裝甲的敵人是最有效的,但是對裝甲的對手難以殺傷。

斧,錘等等兵器則擁有更強的破甲能力,重量帶來的殺傷力也更強。

下面是無關內容:

實際上,單手劍在中國古代戰場上非常少見,長槍(包括木槍,竹槍等等簡易武器)才是最常見的戰爭之王,受到從精銳正規軍到地方守備/治安部隊到農民起義軍到山寨臭流氓的一致歡迎。

為什麼刀劍在軍隊中並不多見?

因為貴啊。

至少在民國以前許多農村一家人都不一定有一口鐵鍋,哪來那麼多鐵做刀劍,鋤頭/斧頭/鐵叉已經是非常好的武器了。

一把柴刀,能砍無數竹竿,削尖就是長槍,簡單暴力。

再一個,對於沒有受到嚴格訓練的戰士,一寸長一寸強是絕對的真理,長槍的攻擊範圍比刀劍遠多了,你刀還碰到我,我就能一槍捅過去。


我自己玩刀,斧子是拿來砍院子裡面那些樹枝的。也用過狗腿刀砍樹枝,說一下自己的感受吧。都是單手用,狗腿刀輕度磨過,比較鋒利,斧子是壓根不磨的……

直徑5公分以下的樹枝,干樹枝沒差別,基本上都是兩下斷;含水的楊樹樹枝直徑5公分就明顯看出斧子好用了,兩下斷,狗腿刀要好幾下才能斷。

直徑5公分以上的樹枝,干枝也是要用斧子好砍,狗腿刀雖然是全刃,但是重心比斧子靠中間,所以實際砍上去的力量不如斧子來得大。

另外考慮到斧頭和刀頭的重量,我用同樣的力氣砍樹榦,斧頭吃進去就是比較深。

砍過一次骨頭玩,斧頭單純砍骨頭很順溜,但是骨頭上覆了一層很薄的肉,斧子砍上去就會感覺滑一下,沒有那麼順暢;而狗腿刀不管是純骨頭還是覆肉骨,都可以一口氣到底。簡單來說,被砍的東西如果有材質和密度差異的話,看起來應該是越鋒利且越重的刃物越順手。

順帶一提,砍過骨頭之後才真正明白日本刀所謂的三胴切有多困難。刀要好之外,出刀、落刀的角度和方位都太重要了,否則絕對是卡住啊。


長柄斧相比刀劍重量較大,對使用者的力量要求也比較大,但由於重量較集中,揮舞起來威力要大,面對板甲之類相對防護劈砍效果較好的防護時,長柄斧也能產生類似鈍器的傷害。但長柄斧傷害面較小,速度較慢,對於近身攻擊沒什麼有效防禦。短柄斧攻擊距離短,重量大,傷害高,非一般人能用。


破甲+1

攻擊速度-1

攻擊力+1

帥氣值-3


優勢:簡單粗暴,民兵自帶,無需訓練,戰鬥力在短兵器里不算弱的。

劣勢:攻速慢,重量高,不適合軍陣戰鬥只適合散兵游勇。別說雙手斧子,那玩意未必比大鐵棒子好使。


優勢三個方面:材質、多用途、破甲。

先說材質:古代的鋼材是很糟糕的,其主要問題在於,鋼材質量不一致,有好鋼,但是大部分是含有雜質的鋼。這個時候材料不夠結構來湊,斧子這東西從結構上就很結實,適宜大批量裝備。

再說多用途:古代打仗並不是上去就互毆,大部分的精力是行軍、紮營、修工事,這個時候斧子的優勢就顯示出來了,像據馬、營地的圍牆、雲梯等等需要大量的木製品,斧子干這些活非常適宜,當然這些活是由民兵、輔兵等負責。

最後是破甲:這個可說的反而不多,冷兵器破甲,要麼突刺、要麼使用重兵器硬砸、要麼想辦法摔倒對方,斧子屬於第二類。


斧子和刀劍的對比:

1.斧子製造和維護的成本比刀劍要低很多,這點很重要,能消耗得起的兵器才是正確的選擇。

2.相同重量的斧子和刀劍,因為斧子的重心靠前,所以威力要遠遠的大於刀劍,因而也能對付身著鎧甲的敵人,缺點就是不好用,難以掌控,而且由於斧刃沒有刀劍的刃長,進行有效打擊就比較受限。

3.斧子是不可或缺的生活工具,砍柴什麼的你總要用它吧,當然,刀劍也能幹這些活,但你捨得嗎?或許會有騷包的土豪這樣干,但正常情況下,土豪是不會幹活的,人家有傭人照顧。


怎麼說呢……斧子在大多數對手有護甲的情況下 就算見不了血 也可以造成十分嚴重的鈍器傷 刀劍則略差


我覺得長柄單刃斧在揮動的時候,會因為重心偏向一側,一旦抓不牢,斧刃轉向揮動方向相反的一邊。

所以我覺得雙刃戰斧用起來更順手


成本低廉,包括訓練成本低。


優勢:傷害高,對盾加成,有些可投擲,相對便宜

劣勢:速度慢,長度相對短,重量相對大,對使用者力量要求高,不能戳刺(能戳刺的那些與其叫斧不如叫戟)


推薦閱讀:

「中世紀很多板甲騎士」這類觀念是怎麼產生的?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基利彎刀和帕拉彎刀是一種形制的彎刀嗎?如不是,差異在哪?
早期的槍械是如何堅持發展下來的?

TAG:武器 | 冷兵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