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帝國號稱強大為什麼羅馬軍團單次戰役規模都沒能和同時期中國比肩?

羅馬帝國疆域廣大人口眾多,羅馬軍團人數也不少,周邊有糾紛或敵對的國家很多,其中也不疺疆域廣大人口眾多的敵對國家。


羅馬軍團的人數是偏少的,相對於其人口基數來說。

不過人數少也是相對來說的,公元前2世紀以前羅馬版圖還沒擴張到那麼大,人口雖然相對於迦太基等人口緊缺的對手來說很有優勢但是也只有數百萬的水平,在和迦太基,馬其頓等強敵爭霸的戰役中表現出來的動員能力已經是相當強悍,尤其是被漢尼拔打到家裡以後。當時羅馬的總人口數應該不及漢鼎盛時期的1/5,但是前後動員的兵力高達數十萬人次(注意是人次不是人數),單次戰役投入兵力最高達8萬,這個規模絕對算夠大了。

而到公元前1世紀,也就是共和國末年,這時期羅馬版圖已經比較宏偉,但是還沒有擴張到後來帝國時期的版圖規模,高盧等地區也是新征服,急缺開發和控制,而對東部一些人口稠密的經濟關鍵地區比如埃及和小亞還不能完全控制。這個時期羅馬人口數量應該在全盛期的一半左右。這個時期凱撒,屋大維等和龐培,安東尼,布魯圖等進行的一系列內戰,規模也是相當不小,好幾場著名的戰役雙方總兵力之和都超過十萬人,這還是排除了輔助兵後的數據。而且會戰中雙方能集中的往往只是雙方總動員的兵力的一小部分,這樣看來,羅馬能動員的總兵力也達到了二十多萬乃至更高的水平,這個水平哪怕和中國相比也不低了。

反而是帝國時代羅馬擴張到極盛的時期,軍團的數量還是沒有太大增加,常備的兵力的數字撐死了算也不到30萬,一般的看法都認為是十餘萬不到二十萬。這個兵力對於帝國漫長的邊境線來說確實有點少了,尤其是每次要對波斯或者蠻族大規模用兵的時候,其他防線都會捉襟見肘。雖然作為常備兵力,這個數據其實挺高了,但是考慮到羅馬自共和國中晚期以來就是職業兵制,即便是大規模對外戰爭一般也少有從民眾中動員額外兵力,這個兵力還真是不夠用的。

順便說下,「單次戰役規模」這東西中國也不是那麼大,漢武帝征匈奴幾十萬人那也是整場戰爭的規模啊,單次戰役要能展開二三十萬人地形要求且不說,指揮者對兵力都控制不過來了。


統計口徑差異

中國統計兵力會算上後勤部隊,西方只算一線戰鬥部隊


羅馬軍隊的描述來源於第一線指揮官的筆記(所以一般說自己少,對方多,把對方吹的牛皮響,比如凱撒的高盧戰記,阿萊西亞一戰,說的凱爾特人都上百萬了),秦漢記錄軍隊戰爭的人卻從來沒上過戰場。

另外根據明清時期記載來看,幾千人訓練有素的軍隊可以把至少一個省那麼大的地方搞的民不聊生,而且受害人會誇張對方軍隊人數。(太平軍北伐人數不過兩萬人,卻把直隸搞的雞飛狗跳)


這要看統計數字的精確性。到宋元明清時期,中國軍隊的統計數字精準度提高後,軍隊的數字就縮水了。


因為羅馬所統計的戰士對應古中國軍隊應該對應為「士」,而中國統計的軍隊人數不僅僅是士,還有兵,還有民夫,還有水分。。。。


首先 題主說對了很重要的一個

羅馬敵對的國家在周邊有很多 像伊利里亞人的廣大部落兄弟 看不慣羅馬的雅典和迦太基等等好多

所以羅馬軍團單次的兵力不會太多 足夠打就可以 否則國都空虛 被襲擊就沒法搞了

而且 羅馬主力是重裝步兵 重裝步兵只有享有羅馬市民權而且收入處於中等階層的人才能參加 自己帶裝備 條件本身就限制了人數 不會像中國 一到戰爭全國青壯勞力拿著「政府給發的武器」就上戰場

之後 咱們老祖宗喜歡吹 把後勤的前線的都算到人數里 而且虛報殺敵俘虜損失量(不是一次兩次了) 羅馬那邊軍團只記前線的人數(包括後來的西方戰爭史都是這樣記)

恩差不多這樣 想到再補


因為外國和中國部分人走向了兩個極端,一邊各種考究把有問題的當作水分去掉,一邊各種東拉西扯把各種可能性都算進去非要湊個百萬大軍不可


我看了一下上面的回答基本上都是說明中國的兵力數量是虛報,羅馬的是實數。這的確是事實,至於比例幾位大神都已經說的非常明白了。 但是當時中國(我指秦帝國)的兵力的確是世界上最為強大的。因為整個秦帝國是一個巨大的戰爭機器,其所有制度都只為戰爭服務。其動員能力也是領先於世界。戰爭是每個秦人發家致富的捷徑,所以中國的兵力強於羅馬也是必然。


題主還是圖樣了,你是沒看過阿三的歷史記載,那都是以億為計量單位的,阿三們看咋打仗就像你現在看羅馬一樣。


「疆域廣大人口眾多的敵對國家」明明只有一個波斯。

北非的敵人大多地廣人稀,蠻族對手(高盧、不列顛)則是缺乏組織,殺雞焉用牛刀?

高盧戰爭凱撒帶了十個軍團(約6萬人)和同樣數目的輔助部隊。

卡萊戰役克拉蘇也帶了7個羅馬軍團(作戰人員45000人左右),結果被一萬人吊打了。

龐培同凱撒的法薩盧斯戰役,凱撒7個軍團(不過大多不滿編),龐培9個軍團,雙方總兵力估計有10萬以上。

圖拉真征服達契亞出動了近20萬人。後來與安息帝國的戰爭規模更大。


中國古代軍隊數量都有不同程度誇大,經常聽到「號稱」多少多少萬人,而這其中大部分是民夫。記得以前有學者計算過戰國時期1個士兵後面的後勤供給人數差不多10個,而這11個人往往都被算到了總數里。

最近《羅輯思維》推出了一本書叫《殺戮與文化——西方軍隊勝利的秘密》,還沒看完。裡面詳細論證了希臘、馬其頓、羅馬、法蘭克一直到米帝,是怎麼樣用一支有產業、有政治權利、組織和紀律性特別突出的西方軍隊,打敗人數完爆他們的亞洲、非洲、美洲對手的。(個人感覺作者在秀西方人的優越感)

羅馬對迦太基這一章就是羅馬軍團被漢尼拔一次次打敗後,通過下放公民政治權利到外鄉人甚至奴隸,動員出越來越多的軍團士兵。

商鞅變法後的秦國就有這麼點意味,但不完全相同,因為希臘羅馬等是以民主體製為基礎的,法制非常完善,人在外打仗不用擔心老婆財產被搶。士兵們可以開大會討論戰法、選將軍。將軍打完勝仗回來也可能被批鬥,因為沒有尊重士兵的權力。波斯人打仗隨身帶大量財務,後方充滿了不信任感,腦袋保不保得住完全看國王心情。所以士氣和戰鬥意志上就完全被蓋住,正面接觸容易一觸即潰。

而且希臘——羅馬系的軍隊以重裝步兵為主,而重裝步兵都是很耗錢的,士兵是以自耕農為主體,自己提供裝備的。所以規模上就不會很大。而東方軍隊——波斯,埃及,阿拉伯等很多都是奴隸和被征服的民族,這些人的共同特點是經濟上無產,政治上無權無自由,思想上不如西方軍隊團結激進愛國。更重要的是裝備不行,護甲薄(基本沒有重裝步兵,騎兵有重甲但被長矛方陣克制),所以往往被吊打。

另外西方軍隊戰法上強調「決定性戰鬥」,也就是公開的、面對面的廝殺,不後退一步,敵人逃跑了也要追上去殺乾淨,跟我們說的「窮寇莫追」是反過來的。目的就在於最大可能消滅敵有生力量。

寫著寫著發現變成賣書了,我真的不是羅振宇的托。


「羅馬只計算砍人的人」


羅馬軍團幾乎是一種職業和獲得羅馬市民權的捷徑,所以戰鬥力很強。羅馬所謂高速公路四通八達,機動力很強的。


斯巴達300在溫泉關弄死上萬波斯人


羅馬是張開的手掌。。中國是攥緊的拳頭 。。此外說重裝步兵貴的一定是喝了葡萄酒腦袋灌鉛的羅馬後裔,。再貴貴的過騎兵?


推薦閱讀:

羅馬帝國各行省省會是不是有很多小城市?
東、西羅馬帝國在政治上有什麼區別?導致兩個帝國的滅亡時間相差了一千年。
信仰基督教的羅馬皇帝怎麼看待之前信仰希臘羅馬多神教的羅馬皇帝?
拜占庭和伊庇魯斯專制國的Despote(日文翻譯為專制公)是什麼樣頭銜?
現今存在可證明的羅馬皇室後裔嗎?

TAG:歷史 | 軍事 | 戰爭 | 羅馬帝國 | 冷兵器戰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