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文化真的有很大的包容性?為什麼?

如題


「中華民族」不是歷史概念,是政治概念,20世紀初由梁啟超提出的,目的是為了適應【近代民族國家】的建立,而【近代民族國家】在人類歷史上最早也不過是誕生於19世紀的歐洲,之前無論東西,都是家族王朝統治。

所以說談古代史引入當今「中華民族」的概念容易得出似是而非的結論。

評價一段國家歷史的興亡是以人來劃分,還是以地來劃分?

以前者判斷則陷入狹隘的民族主義,且民族間是不斷融合、發展的,恐怕「中國」早就滅亡好幾次了。 以後者劃分則不同歷史時期國家土地是不斷變化的,比如越南在漢朝之後、五代之前隸屬中原王朝,明朝也佔領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總不能說「越南自古就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吧?

那麼古代如何劃分「國家的興亡」?個人贊同以「文化」來劃分,就古代史來說,中世紀四大文明,東亞東南亞的儒家、南亞的印度教、歐洲的基督教、還有伊斯蘭文化圈。

   周部落滅商,移風易俗,分封天下,確立的周禮如觸角般向四周擴散,齊佔東夷,秦並西戎,晉據汾水,燕抗北狄,以先進文明徵服了眾多蠻族,當此之時,只有興起於南方的蠻楚,與周朝諸侯分庭抗禮,形成迥異於周邦的楚文化,在春秋戰國的民族融合中,南北交流頻仍,源於周禮的道家業已佔據楚地。

而後秦並天下,行法術苛政,激化民族矛盾,楚地領袖劉邦建立漢朝,武帝時重用齊地士人,標誌著橫跨南北、遍及四方的中原文明的形成。西晉末蠻族入侵,正統王朝偏安於南方,及至孝文帝漢化改革,儒家文明獲得蠻族政權認可,大批漢族士族由於與蠻夷通婚,湧入蠻族政權,比如弘農楊氏、隴西李氏,其後隋唐五代兩宋都是代表儒家文化圈內的正統王朝。

   而蒙元滅宋,可以稱得上是「亡天下」,承繼周禮的以儒家為核心的中原文明第一次徹底滅亡於蠻族之手。蒙元統治的80多年間蒙元統治者信奉的是薩滿教、喇嘛教、伊斯蘭教,儒家為代表的中原文明淪為下九流。太子真金力圖漢化、被逼死,元英宗力圖漢化,被蒙古權貴謀殺,元文宗以文飾治,元順帝初期曾有一番作為,但為時已晚,各地民變不斷,直至元朝覆亡,不曾完成「漢化」。

而蒙古征服對中國歷史進程的影響是極為惡劣的——家產制(分封制)、家臣制、廷杖制、諸色戶計、匠籍制、路引制、籍沒制、肉刑與酷刑制度、人殉制、海禁制、宵禁制

   滿清入關和蒙古入侵迥然不同,雖然滿清貴族對漢人始終保持疑懼心理(文字獄、禁邊、海禁、毀書),但總算認可儒家為核心的中原文化,一入關便立即施行中原的根本政治制度——科舉制。這點和孝文帝後的鮮卑政權類似。 所以未完成漢化的蒙元可以退回草原,而滿清則為了維持中原統治不得不開放邊關。

漢文化不是一成不變的,有崛起,有糾結,有發展,有下台,有光復,有落寞。。。。。。啰啰嗦嗦這麼多,漢文化的包容性有很大包容性么?可以說沒有,蠻族當政、不屌漢文化你也沒轍;也可以說有,畢竟在士族壓力下五胡皈依了漢文化,畢竟唐宋近世漢文化最大可能地包容了其他宗教,畢竟科舉制將一般知識分子、鄉紳與王朝國家聯繫起來、從而牢不可破,新入主者要麼適應,要麼滾蛋。


沒有一神論宗教也是一個原因吧。歐洲和阿拉伯人為誰的上帝殺得血流成河的時候,漢人只要你孝敬父母尊重長輩就行了。


我倒覺得我國文化不是走的包容,而是走的中庸。

不是真的看得慣你,只是看不慣也懶得直面告訴你罷了。


知乎慣例,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

我認為,漢 文化,而不是中華文化在古代就表現出相對更大的包容性是成立的。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判斷敵我的標準。古中國起源於中原,也就是中國現在的陝西,河南周圍。中原文化的特殊之處在於,更願意以文化道統而非血緣紐帶來判斷敵我。孔子曰:夷狄入中國,則中國之。中國入夷狄,則夷狄之。 周,秦,唐,清等強盛王朝一開始都是以夷狄的角色出現在中國歷史中的。但是他們接受中原地區的文明,也就漸漸甩掉了夷狄的帽子,成為「中國」的一部分。

《走向共和》之中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細節。(具體是哪集我記不起了,有知道的望告知)

北京城裡一隊洋人耀武揚威地走過,一個賣鹵煮的小販和客人在聊天。

小販神秘:「你說是洋人厲害還是我們厲害?」

客人:「那肯定是洋人厲害啊!」

小販得意:「錯了!告訴你,咱們厲害!」

客人:「這怎麼說?」

小販:"你想啊,洋人進了中原,他們是不是得學我們的話,學我們的字?滿人進來幾百年,結果到頭來怎麼樣啦?還得是咱們說了算!」

客人:「那沒錯,還是咱們厲害。」

這裡就很清晰的體現出古中國人的觀念,文化道統重於血緣紐帶,即使是蠻夷入主中原也沒什麼大不了,到頭來只要文化繼續傳承,那就沒事。「還得是咱們說了算。」這種觀念,顧炎武用「亡國,亡天下」做了很精當的總結。

古中國人以傳承的文化作為自我認同,並以此來認同他人,這也就是為什麼溥儀,川島芳子等滿人也被人稱為」漢奸「的原因。就是因為經過兩百餘年的同化,滿人基本已經成為了漢人心中的自己人,而東三省自然也就是」中國「的一部分。

到了近現代,這種包容性又有了另一個原因,那就是現實的利益關係。只有承認其他民族的平等地位,才有充足的理論依據向疆,藏,蒙古,東三省等非傳統漢族地域宣示主權。自中原文明誕生幾千年來,以漢族為主體的政權從未像今天一樣牢牢掌握內地十八省之外的緩衝領地,也從未在這些區域內獲得如此高程度的認同。這既要歸功於傳統的文化,也要歸功於連續百年的對外戰爭。在國際友人戈氏的幫助下,連幾千年來中原政權最大的噩夢北方邊患也解決了。從外部環境來看,漢族和漢文化的包容性給他們自己帶來了一個最好的時代。


包著包著讓你成了我。


或許只是文化侵略的手段比較高明。或者說代表了當時的先進生產力。


修齊治平,至高理想是平天下。而不只是限於一國一族。 包容性強的是中華文化,提漢文化就把其他民族文化排斥了,包容性哪裡強了? 「漢文化」是狹隘的,中華文化是寬容的。


推薦閱讀:

左小祖咒的「野合萬事興」好聽嗎?
有什麼關於陝西的冷知識?
《傲慢與偏見》涉及的時代背景是怎樣的?
為什麼中國沒有像法國先賢祠,日本靖國神社一樣的地方,我不是說要有,而是問為什麼沒有?
為什麼人們談到言情小說,都會覺得低俗幼稚?

TAG:歷史 | 文化 | 中國古代歷史 | 漢朝 | 漢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