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期間日本為何不重視輕巡洋艦?

整個二戰時期只有戰爭後期才生產了阿賀野級,而且阿賀野級和英美同時期的萬噸CL比較起來也不佔優勢,之前的球磨和川內也是小噸位而且性能平平的輕巡,是什麼導致了這樣的結果?


這個問題問得挺好,海軍假日前後幾十年的時間英美日意法這幾個海軍大國在巡洋艦武備的競爭上十分精彩也十分有意思,但巡洋艦競賽這個話題比較大,以我的能力也寫不好,這裡只能拋磚引玉了。

輕巡的思路源自一戰時期英德兩國海軍的軍備競賽,英國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對於巡洋艦的需求是很大的,首先是英國擁有廣袤而遍布全球的殖民地,驅逐艦續航力不足以滿足需求,主力艦一則數量有限,二則是作為海軍主力,不能輕易派出,所以英國海軍當時的主力是巡洋艦這樣的中型艦艇。

這個用途也說明了英國對巡洋艦的要求,首先要有足夠的續航力和良好的適航性,其次航速不能太慢,再次作為巡遊殖民地的艦艇,巡洋艦也需要具有良好的居住性。

這種巡洋艦我們可以籠統的稱為殖民地巡洋艦;另一種主要在戰鬥中使用的巡洋艦,我們可以稱之為戰鬥型巡洋艦。

日本在當時是擁有很少的幾個殖民地的,而且相距日本本土也不是特別遠,因而對殖民地巡洋艦的需求不是很重要,實際上日本海軍給商船護航的情況並不多,但英國的林仙級(1913年的林仙級,戰艦少女裡面的是1934年的林仙)在一戰中在偵查、跟隨驅逐艦、攻擊驅逐艦、護航上的表現比較突出,所以日本也提出要做自己的輕巡洋艦,也就是天龍型。

但是日本與美國、英國情況不同,日本一直以來比較重視魚雷(中小型艦船)和火炮(主力艦),所以再設計天龍型的時候留有很濃重的驅逐艦風格,從實際上來說,作為主要由驅逐艦構成的水雷戰隊的旗艦,天龍的確很像是放大版的驅逐艦。

(嚴格說給天龍和後來幾艘輕巡加裝火炮也不對,長寬比太大艦船穩性不好

下圖是英國部族級驅逐艦,可以看見天龍上有非常濃重的大型驅逐艦風格。只不是過是長艏樓。

這基本也確定日本輕巡注重魚雷航速的兩點要求,但也基本奠定了日式輕巡火力不足的問題。

但是天龍作為3500噸級的輕巡實力還是太弱了一些,實驗了一些技術和船體之後日本轉向了5500噸的輕巡,也就是後來的球磨型,基本上說,在設計思路上日本這時期的輕巡設計思路是幾乎一致的,天龍可以認為是試驗艦,球磨是實際應用版,長良和川內是小改版本,基本都是負責帶領水雷戰隊。

隨後倫敦海軍條約限制了萬噸以上,8寸火炮的重巡洋艦,英美日三國都開始製造6寸輕巡,英國首先製造了6寸火炮的5000噸級輕巡洋艦(1934年的林仙也是其中的一員,噸位偏小是因為英國對巡洋艦的數量需要)。

日本和美國沒有這個想法,雙方都想製造比對方強的巡洋艦,但8寸炮因為條約不能裝,重巡噸位又受限,日本欺騙式的去造了最上,英國、美國方面一下子就很尷尬,所以被逼不得已也去做萬噸輕巡了。

最上

美國對應的15炮輕巡

(不要因為是6寸就看不起,這種15炮輕巡因為投射量大在巡洋艦炮戰的時候經常創造奇蹟

英國南安普頓

當然日本一開始就沒打算把最上當輕巡用,所以嚴格說英美都被耍了。

但這一點其實挺重要,這就說明日本設計最上的時候就沒打算把6寸火炮輕巡當作一個發展方向,日本當時對於巡洋艦的要求就是不論噸位首先必須有帶領水雷戰隊的能力,因而必須有魚雷,必須能跟得上驅逐艦,至於火力則是重巡的要求。

隨著美國的布魯克林級和幾艘條約巡洋艦的下水日本意識到自己在巡洋艦上已經落後於美國海軍,這個時候因為陸軍不斷擴大侵華戰爭,導致海軍的造艦經費有所不足,也正是這個時候日本海軍在丸四計劃提出阿賀野型和大淀型的建造計劃。

但經費因為侵華已經不夠了。

阿賀野和大淀再設計上和日本以前的輕巡有所不同,但是依然保留了雷擊能力和高航速這兩條,最大的不同之處來自於這兩艘船對於防空火力有所加強,偵查能力也有了比較大的進步。

這個時候的日本的輕巡基本已經走上平甲板船型,和重巡在外型上的區別也不大,可以說還是在進步的,但是除了航速之外,沒有什麼很佔優勢的地方,注意彈射器。

這裡也能看出來日本海軍對於輕巡的要求,在傳統的海軍國家中,戰鬥型輕巡一般是作為大型艦艇的護衛船隻或者是單獨編成的巡洋艦隊使用,而日本海軍則是要求作為水雷戰隊和潛水戰隊旗艦,這就誕生了日本海軍對於輕巡的第三個需求:偵查

反映出來就是電探的搭載和水偵。

在這些要求裡面唯獨一直沒有提到的就是火力和防空,防空因為後期形勢所致大家都在加裝各種高射炮和高射機槍不太明顯,而日本的這些後期輕巡洋艦從設計一開始就不重視火力,更不必說日本一直沒有很好的6寸炮,大淀的炮是從最上拆下來的,阿賀野則是從30年前的金剛上拆下來的維克斯MK.II。

日本在整個二戰期間缺少優秀輕巡的原因,我個人的觀點是首先日本對於輕巡的定位和英美的定位有較大區別,美國用來主力作戰的火炮輕巡一般是不帶有魚雷的,嚴格地說CLAA和火炮輕巡都不適合裝魚雷,而美國那種艦隊編成方式也導致基本驅逐艦隨處都有,所以巡洋艦能不能打魚雷不重要,而日本則非常重視魚雷的作用,所以限制了後來火炮輕巡的發展。

其次就是建造計劃因為侵華戰爭導致造艦經費不足,延後了日本後期輕巡的建造和相關設備的研發。這一點其實很要命,經常會有人問為何日本不生產亞特蘭大和黛朵級那樣的防空輕巡,然而日本當時好一些的98式10cm高射炮的產能都是大問題,更不可能去造防空輕巡。

但我認為日本如果有足夠的經費也未必能夠生產足夠多的輕巡,在研發上的經費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對日本海軍更重要的驅逐艦損失的實在太快,全國的產能能夠補齊損失的驅逐艦就已經非常不錯,發展輕巡這種餘力之外的事情,實在很難做到。

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對舊日本海軍而言:

  • 需要輕巡洋艦執行何種任務?

這個大家已經說得很清楚了——擔任水雷戰隊領艦。因此在舊日本海軍的定位當中,輕巡洋艦的工作無非就是:彈射水上飛機索敵、引導驅逐隊高速出入戰場,夜間通過照明彈和探照燈定位敵艦,指揮水雷戰隊進行炮戰和雷擊。所以「造多」和「造大」兩個假設都沒有意義,因為IJN既沒有那麼多驅逐艦供輕巡引導,又沒打算讓輕巡和他們英美同類正面交鋒。

這點從阿賀野型的設計要求就可以看出來:

本艦裝甲需以CNC型鋼與Ducol性鋼防禦美國的152mm炮彈與驅逐領艦的127mm炮彈。

因此最終的裝甲布局也確實如此:

甲板:20mmCNC

動力室:60mmCNC

彈/火藥室:55mmCNC

主炮正面:25mmCNC

指揮塔:前40mmCNC,底20mmCNC,側20mmCNC,頂30mmCNC,後16mmDucol

舵機:側20mm/30mmCNC,頂20mmCNC,後16mmDucol

如果以上圖亞特蘭大型防空輕巡洋艦的127mm穿深表來看,阿賀野在突入有效雷擊射程前很可能已經像科隆班加拉的神通一樣被打爆了。

至於像英美的萬噸級輕巡那樣為航母和交通線護航,那就根本不在舊日本海軍的思考範疇以內了。因為在沒有可靠防空炮和聲吶設備的情況下,這麼做跟送死沒區別。到最後只能像五十鈴一樣,面對輕型的艦載機無能為力,只能拿大一點的B-24和B-25撒氣了。

  • 是否有更換老舊輕巡的經費和船台?

那日本究竟有沒有意識到3500噸和5500噸級輕巡已經廉頗老矣了呢?答案是有,而且有N次。

1936 年底,《倫敦海軍條約》到期,日本進入無條約時代,掙脫了國際條約對其軍備發展的束縛。發現在造艦競賽中毫無勝算的日本開始重新探討了九段作戰的可能性,提出:外戰部隊的巡洋艦兵力為萬噸級重巡20艘,5500噸級輕巡9艘,水雷戰隊旗艦輕巡6艘,潛水戰隊旗艦輕巡6艘。

日本要在丸三計劃後的十年里通過不斷造艦淘汰所有的舊輕巡,就必須在丸四計劃後拿出六艘新輕巡(阿賀野4艘+大淀2艘)替換2艘天龍型和5艘球磨型;在丸五計劃後拿出九艘新輕巡(改阿賀野5艘+815型防空輕巡4艘)替換6艘長良型和3艘川內型。

但令日本捉急的是在30年代最後三年里,自己連一艘巡洋艦也沒有造,而美國卻在這三年里建成了10艘布魯克林型輕巡洋艦,2艘重巡洋艦(文森斯和威奇塔),使日美海軍之間的差距開始拉大。30年代最後三年日本海軍之所以沒有造一艘巡洋艦,是因為全面對華戰爭極大地消耗了其國力。戰爭進入相持階段後,侵華戰爭所需軍費猛增,在這種情況下,舊日本海軍艦艇建造計劃自然只能為陸軍讓路。海軍所提出的巡洋艦缺口也遠超過了當時的日本國力和工業生產能力。

高舉著曲線救國大旗的舊日本海軍只能轉而謀求舊輕巡的改裝與延壽:天龍型和長良型將轉為裝備127mm和長100mm高炮的防空輕巡,球磨型將轉為重雷裝巡洋艦、甲標的搭載艦和訓練巡洋艦。(下圖依次為天龍型的防空輕巡改裝案,多摩的高速敷設艦改裝案,)

然而戰爭還沒等到丸五計划上馬就爆發了,原本應該留給輕巡洋艦的船台轉而大規模地生產防空驅逐艦、護航驅逐艦和海防艦。這些本來就要以回爐終結一生的老艦被動地迎來了自己最輝煌也是最悲哀的命運。

Reference:

Eric Lacroix and Linton Wells II, Japanese Cruisers of the Pacific War


一直覺得其實日本的輕巡(不包括最上利根)才是最正兒八經原教旨防護巡洋艦,艦隊決戰用的,英美那一票裝炮的或者防空的都是後來的歪門邪道。戰艦時代輕巡的用處是什麼?艦隊的耳目和手足,以及藩護殖民地。日本5000t和後來新式輕巡做的都很好:速度快,配備大載機量,魚雷可以噁心一下戰艦。至於火炮,6寸炮本來在海戰中就是一個撓痒痒的角色,10門還是20門關係都不大


拋磚引玉

美國的阿拉斯加級那應該算大型防空艦,跟CL沒多大關係了。

日本的CL從用兵思路上來講,是作為水雷戰隊的指揮艦/旗艦的。有點類似英國人的驅逐領艦,相當於尺寸更大,火力加強的驅逐艦。

所以那一票丑萌的5000噸CL只裝了140mm主炮嘛(他們覺得東方人體力有限,140mm的炮彈是最折衷的),因為水雷戰隊的任務是在漸減作戰中用大威力魚雷消耗敵實力。所以實質上,水雷戰隊的撒手鐧是魚雷(連一票CA都裝備重型魚雷,真是佩服日本人的一根筋,太平洋戰爭有多少CA是因為魚雷殉爆沉沒的啊?三隈、鈴谷……)。

最上/利根級特殊一點,剛服役時當CL,條約過期後立馬換203mm炮,當然利根級比較晚,直接用了203mm炮,人家設計時就是CA,用兵思路完全不一樣啊。

至於後來的大淀,萬噸級的艦體配那麼弱的火力,人家是給潛水戰隊當眼睛的啊,只不過配套的水偵一直難產,寬裕的空間正好拿來裝司令部那些零碎,成了聯合艦隊旗艦。

阿賀野也還在用那老掉牙的炮,從艦體到布局,怎麼看怎麼像放大版的DD。

縮寫的對照:

DD 驅逐艦

CA 重巡洋艦

CL 輕巡洋艦


贊的最多的答案基本上已經說明白了,一是定位不同導致的不重視,二是缺錢。不過說到底,日軍期待的還是高雄愛宕摩耶鳥海以及後面的"超甲巡"。更直白的說,日軍認為,甲巡和超甲巡才是時代的主宰,戰爭之王。

我只是補充一句:我認為,最關鍵的原因在於,因為在短時間內學習了太多的名詞,日本海軍和設計師實際上都已經混亂了。

先認識幾個名詞

海軍一等船、海軍二等船。這是風帆時代的戰艦分類方法,如果查閱跟海盜相關的歷史資料,也許你將看到這些名詞。這是因為英國皇家海軍把戰艦分為1-6等,1等最強。其中1-4等是戰艦,5-6等為後來的巡洋艦的雛形。

日軍從師英國,自然也學到了這種以等分軍艦的辦法。因此,日軍有了一等巡洋艦、二等巡洋艦。但是日軍只學了個一知半解。

讓我們說句題外話

睦月是一等驅逐艦,之後的吹雪比睦月厲害,所以等級上也要更強,但是沒有比"一等"更高的等級,所以叫"特等",也就是"特型驅逐艦";特型驅逐艦生產完了,沒有比"特等"更高的"等"了,所以產生了"甲等""乙等""丙等",也就是陽炎秋月島風。上面的"甲巡"和後來的"超甲巡"其實也是如此。

這就是一知半解的地方,"等"是用途的代名詞,和如今的"戰鬥機""轟炸機"含義類似。等的劃分,是為了區分幾等艦該承擔什麼樣的作戰任務,完成什麼戰術目標,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戰術目標相同的睦月吹雪陽炎島風,都是同樣的一等驅逐艦。而"代"才指代了實力差距,如果峯風以及峯風以前的驅逐艦是一代驅逐,那麼睦月算是一點五代,吹雪曉白露則是二代驅逐艦,陽炎島風步入三代驅逐艦行列。日本人把"等""代"混同了。

此刻你不妨假想,在1916年日軍起步設計古鷹的時候,我們規定,二等巡洋艦是攜帶140mm主炮,作為旗艦帶水雷戰隊尋釁滋事的巡洋艦;而一等巡洋艦,也即裝甲巡洋艦,則是攜帶200mm主炮,隨伴海軍主力艦打架,保護海軍主力艦不受敵方驅逐艦隊騎臉攻擊的巡洋艦。

但是隨著時間推移,到了1925年,幾乎所有人都忘記了一等二等是這麼個含義,而開始大搞特等甲等乙等超甲等的時候

條約時代:

"長官,我們的二等巡洋艦好弱啊,有沒有新的二等巡洋艦的造艦計劃啊?"

"我們現在有一等巡洋艦,有甲等乙等巡洋艦,未來還有超甲巡,要什麼最弱的二等巡洋艦。"

(④計劃中,甲巡是最上型,乙巡是阿賀野型。丙巡是大淀型。當然,乙巡繼承了二等巡洋艦的特點,但是顯然樓主並不滿意乙巡,至少不如妙高型、高雄型以及高雄改型滿意——咦,莫非這就是傳說中的一個妙高玩三遍?)

條約剛剛結束的時代

"長官,我們的二等巡洋艦好弱啊,有沒有新的二等巡洋艦的造艦計劃啊?"

"巡洋艦要是有用,還要460mm主炮幹什麼。"

(大和的造艦計劃極大的壓縮了其他船隻的建造。)

1941年

"長官,我們的二等巡洋艦好弱啊,有沒有新的二等巡洋艦的造艦計劃啊?"

"巡洋艦要是有用,還要飛機幹什麼。"

(1941年日軍啟動了很多計劃,包括防空"巡洋艦"秋月,"重雷裝巡洋艦"北上大井,以及超甲巡和改阿賀野型,但是最後定型的卻是"驅逐艦"秋月和大鳳以及雲龍型。另外,大和的防空改裝——也就是各位如今看到了的大和兩側的副炮群——也完成於這一時期。換句話說,在這最後的衝刺階段,日軍的主要關注點是空中,巡洋艦計劃被航母艦隊計劃衝擊,所有的巡洋艦計劃全部被放棄。於是二等巡洋艦錯過了最後的造艦計劃。)


日本的國情和國防戰略決定了,因為日本海軍一戰後一直有與美國戰列艦決戰的設想,軍艦的設計建造都與之相關,所以日本人是不可能重視輕巡。日本在資金和資源等限制下,非常重視重巡洋艦,著名的妙高級重巡是日軍設計建造的最好的x:妙高號、那智號、羽黑號、足柄號四艘,當時就震動了歐美列強。

日軍共完成重巡洋艦:如下

古鷹級:古鷹號、加古號、青葉號、衣笠號

妙高級:妙高號、那智號、羽黑號、足柄號

高雄級:高雄號、愛宕號、鳥海號、摩耶號

最上級:最上號、三隈號、鈴谷號、熊野號

利根級:利根號、築摩號

-----------------------------------------------------------------------------------

日軍共完成輕巡洋艦:如下,數量也不少啊。

天龍級:天龍、龍田(1919)

球磨級:球磨、多摩、木曾、大井、北上(1920-1921)

長良級:長良、五十鈴、名取、由良、鬼怒、阿武隈(1922-1925)

夕張級:夕張(1923)·

川內級:川內、神通、那珂(1924-1925)

香取級:香取、鹿島、香椎

阿賀野級:阿賀野、能代、矢矧、酒勾(1942-1944)

大淀級:大淀(1943)


因為日本二戰期間的造艦計劃跟日本海軍背後的國力條件和由此決定出來的作戰戰術有密切關係

難道一個能造航媽和戰列艦的工業國沒有能力造出性能優越的巡洋艦嗎?並不是技術不行,而是造艦工業規模有限,這就要求有限的造艦能力要優先放在重點艦種身上,而不可能像美帝那樣全面開花,對於日本海軍來說,開戰前期的重點是主力戰列艦部隊的建設,中途島之後痛定思痛緊急修改的造艦計劃就把航母部隊的補充放到突出的重點位置了,從頭到尾沒巡洋艦什麼事。重巡部隊全靠戰前造的那十幾條,直到最後才加入建造序列的伊吹級重巡還中途被改成了輕航母,類似獨立級航母。輕巡部隊也主要靠一票戰前的5500噸級輕巡打完全場,戰時補充的只有4條阿賀野級和2條大淀級,而且大淀級的定位是潛水艇部隊指揮船,並不是用來打水面戰的。但是即便如此日本海軍還是能撐整整3年,為什麼?因為戰爭中海軍的主要作戰艦種已經發生了變化,主要依靠航母進行決戰,以及依靠水雷艦隊(驅逐艦部隊)進行日常的中小規模衝突,所以你可以看到,戰時日本造船廠的主要軍艦產品是航母和驅逐艦,航母方面,補充了大鳳一條,信濃一條,天城級4條(基本完工),還有半路改裝的航空戰列艦日向伊勢2條,航空巡洋艦最上一條,伊吹級輕航母一條(半成品),千歲千代田輕航母,用大型郵輪改裝的X鷹級護航航母3條,用大型郵輪改裝的中型航母隼鷹飛鷹兩艘(幾乎能當艦隊航母使),還有用戰前就有改裝計劃的幾條潛艇母艦改裝的小航母。

驅逐艦方面就更多了戰爭中開足馬力補充了相當數量,當然,跟美帝比還是毛毛雨,而且損失速度太快,來不及補充損失。

所以你看,連重點補充的艦種都來不及造,哪裡還會有功夫補充巡洋艦級別的軍艦呢?雖然說技術上沒問題,但是國力的差距早已註定,並不是造幾條船就能挽回敗局的


倭人錢少,科技和工業實力弱。設計的時候把輕巡的船體上硬裝了重巡的炮。在分類上就變成了重巡。


日本海軍當然重視輕巡洋艦了,當然你要和美國海軍比,那麼克利夫蘭和亞特蘭大那種巡洋艦日本根本就造不起那麼多。和英國也沒有可比性,英國由於眾多的海外殖民地,一直非常重視巡洋艦。而日本海軍一直是把輕巡洋艦作為驅逐領艦來使用的,所以才有北上,大井這種變態的重型雷擊艦……5500噸輕巡洋艦雖然建造時間較早,但是還能滿足需求。最主要的是,30年代海軍大力建造重巡,航母,驅逐艦還有大和等艦艇,早已無力建造更多的重巡。其實阿賀野都是戰前設計的,要是能造早就造了。而且就日本的造船能力,在戰爭結束前能造出四艘阿賀野和一艘半大淀,已經不錯了,其實就算造出更多的軍艦也沒有什麼卵用……


因為日本把輕巡作為驅逐領艦用,也就是一隻水雷戰隊的旗艦。一種指揮職能大於戰鬥職能的艦型,你覺得日本會有多麼重視?


缺錢。日本的國力和美國根本不是一個數量級的。日本光造驅逐艦都造不夠。還巡洋艦?


推薦閱讀:

為什麼在抗日戰爭期間,國際援助物資要走滇緬公路,經蒙古轉向國內不更方便嗎?
二戰德軍為何要將山地部隊作為登陸第一波次部隊使用?
為什麼國內有眾多青少年崇拜納粹德國?
如果希特勒不去打蘇聯而是集中力量打英國,二戰會怎樣?
如何評價巴巴羅莎計劃?

TAG:日本 | 第二次世界大戰 | 海軍 | 太平洋戰爭 | 巡洋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