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外是一個好大學嗎?

非常抱歉地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

作為一個北外的學生,漸漸地開始懷疑北外能不能算是一個好大學。

具體的感受是:除了專業課,全是水課(包括通選課和必修課,平台課,甚至是很多體育課)。這似乎不是一個好大學該有的樣子。

專業課雖然能幫助你很好地掌握一門語言,但是除此之外就獲得不了其他的知識。完全要靠自己去苦苦地搜尋想要學習的知識。可以理解為,語言專業的教學對人的思考問題的能力、方式,學習一門新知識的能力沒有特別大的幫助。更感覺是在技校里學技術。

我開始以為這是中國大學的普遍情況,直到我聽力幾門北大的課。頓時感覺聽北外優秀的教師的課,最多也就感覺講得還不錯。但優秀的北大老師的課卻能讓我感到受益匪淺。完全兩個層次。

所以特別想知道,和北外分數線加減15分區間內的學校和北外相比,是差不多呢?還是北外的教學水平確實比較低,只是靠著就業率和名聲獲得今天的地位。


巴薩馬競中場來插幾句。

1.北外除了專業課,其他的課確實大部分水,但是聽過其它大學的課後你會發現無論在教學內容和師資力量上北外的通識教育還是上游的。

2.我在北京兩年半的時間裡每個學期都會去北大聽固定的課,大三太忙放棄了,累計聽過十幾門了。我也能感受到題主說的差距。是的,北大的老師普遍博學、犀利、有趣,聽這十幾門讓我一生受益。可是那畢竟是別人的學校。

3.題主心裡有一個教育的標杆,顯然北外沒能達到,現在的中國北外達不到的話絕大多數大學都達不到。不是北外有多好,是總體環境太糟糕。北外依然鶴立雞群。

4.硬體上有差距那就自己努力。身處北外你沒有狹隘的自滿自足就是好事。大學只是跳板,能跳多高還要看自己。想接受更出色的教育就努力申學校/考研/實習;想高薪就提高自己的能力;想追逐不那麼主流的夢想就義無反顧的向前沖。富貴本無根,盡從勤里得。

5.我眼中評價大學好壞最重要的就是老師和學生的質量。你覺得老師不夠好,但努力做到不要讓老師對你有相同的想法。

不過根據我的經驗,北外一些老師還是很有氣象的。

除了以上客觀的討論,林蔭道上的落花,食堂一層的豆漿,英院內的光影,7號樓下的二黃,還有那些夏日裡白晃晃的美腿,這一切都染上了顏色伴起了音樂,四年的時間悲喜難說但絕對美不勝收,好壞之分實在難以道明了。


v韓震書記還是校長的時候,下午茶開會說了這麼一句話,「這是一個鬆散的語言培訓組織集合。」

韓震還說過自己在人民日報上發表的文章是為劉雲山同志的講話作鋪墊。

懂了么?

似官僚,不似校長。似專科,不似大學。

這所學校的榮光在歷史中是怎麼被掩埋的,我一直非常好奇。

——————

上面那個答案我寫的時候還比較年輕,現在來看是帶有一些情緒的。

實話來講,北外有很多極好的老師 不僅教書,而且育人,是真的育人。

北外校園風氣極開放,不過這不是北外的功勞,而是裡面的學生老師願意用更溫柔寬廣的目光去看待這個世界。

我的教授曾經在課上說,「現在似乎流行搞基,我看沒什麼,喜歡在一起就在一起,我們搞人文社科的人要有些胸懷。」

他六十多了。

北外基礎設施不錯,學風嚴格,比較紅專,講究黨性。行政樓本來就行政,官僚也不缺。

最多的不是外交官,最缺的是大師,最像大學也不是大學,可是,國內的大學哪些個算是大學呢?


北外是不是好大學需要看你是以什麼標準來評價。北外畢竟是一個很有特色的學校,以一般綜合性大學的標準來評價,會誤會很多北外的好。

對我來說,北外有幾個優點很難替代。

第一,她教授的知識、她院系的人脈,足夠給大部分學生提供穩定、中產的出路。所以在這四年里,你可以用剩下70%的時間安心接觸各種不同的文化、鑽研自己的興趣,不必太擔心未來。

第二,她的校園氛圍足夠寬鬆多元,你可以在這裡看到非常不同的人生觀。蹲圖書館五百本/年的,早上五點起來練專業發音的,一周五天在打球的,泡夜店睡不醒的,大四休學一年加勒比地中海各地感受生活的,雖然一屆只有一千多人,但是生活形態卻很豐富。從畢業去向也可以看到,企業、機關、出國,基本均衡,既不過於理想化,也不過於現實(應該說還是有點點偏向現實……)。

第三,北外很重視presentation,很重視表達。準確高效的現場表達讓很多工作事半功倍。

補幾句,題主能提出這個問題,是個有追求的孩子。不過我一直認為,綜合能力不是綜合大學能教出來的,而是自己鑽研出來的,學校提供一個氣氛就可以了。各學科都學一些皮毛本質上跟逛知乎一樣,除了娛樂,沒有太大幫助。


不同省份的分數線是不一樣的,北京和北外大體同級別的學校如北航北理北郵對外經貿北語這些,建議你可以去看一看,對比一下。

另外北外的教學水平肯定是不低的,稱為語言類學校第一當之無愧。

大學的學習除了專業之外,學習做人也是很重要的一個部分。第一老師再差也有你不知道的知識,師不必賢於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師嘛;第二都上了大學了,如果覺得學校的課程滿足不了你,完全可以自己搜尋其他資源啊,比如你去北大聽課或者學網路課程都可以。


寫到後面發現很多內容跑題了,呃……請多包涵

某複合型專業畢業生

首先表態:北外優缺點都非常明顯,不能籠統概括地說她到底是不是一所好大學。但是如果給我再選一次機會的話,我還會選擇北外,還會選擇我的專業。

————————————————

以下是個人意見:

在大學裡不能只跟著老師、跟著課堂學,那樣不叫你上了大學,只能叫大學上了你(不好意思這句話聽起來特別……不好聽,但是我一時半會兒沒能想到其他更好的表達方法)。

還是先看專業課

我的專業和外語類不一樣。專業課老師首先要能做到「啟發人思考」和「讓學生學會從多個角度看問題」,我覺得在這一點上很多老師做得真的很好。

可能有些時候會覺得部分內容很枯燥很煩很難理解,但是畢竟學這個專業學了四年,連思考問題的模式、看問題的角度都被影響了。

大四上學期某天在寢室里,我室友正在看一本某大牛的著作(我們系的老師從大一推薦到大四),準備用來找畢業論文靈感。她看了一半兒忽然感慨:唉,大一時候看這書,不僅看不懂,還看不進去;現在回頭看看,竟然全都能看懂了。本來以為這幾年沒學到什麼東西,結果到頭來才發現,這種影響都是潛移默化的。

不過說實話,北外我這個專業在全國絕對排不上前列,照比清北還是差出一大截,這點毋容置疑。

對於英語課的話,雖然對某些課略有怨言,但是不得不說大一大二兩年的小班化口語/聽力完爆大部分學校的英語系。在就業的時候,北外畢業生的英語也是很關鍵的優勢。

另外我覺得,在北外四年,除了在專業課上學到了知識(畢業這麼多年,其中的一部分都還給老師了,真不好意思)、英語保持著之前的水平沒退步之外,在課堂之外還意外收穫了很多東西:

&>認識了一干小語種的朋友,聽了很多特色八卦,了解了對方語言里很多很好玩的特點和對象國的故事。現在單聽歪果仁講話的話可以分辨出TA講的是俄/德/法/西語中的哪一種(西語判斷的把握不是非常大,有時候容易和葡語弄混);會讀法/西/韓語的單詞(只是會單詞的發音規律,意思不知道,都是當時和他們聊多了所以潛移默化中就會了)

&>和別的學校的同學吃飯的時候,會和他們聊聊一些北外特色的八卦,比如豪薩語那個「阿呱呱」(不知道這個笑話現在還流不流行,有點暴露年齡了),給對方留下「哇你們學校好好玩哦」的印象

&>加入了社團某部門,磨練了一下ps技術,順道學會了剪視頻、簡單的音頻剪輯和排版;上專業課附帶練了ppt和presentation的技能;大三大四趁著課少,順手學了一門小語種

&>為了做調查問卷/發傳單厚臉皮刷過樓;跑去外面拉過贊助;走過「活動策劃——執行——反饋」的整個流程;當過大型活動的後勤/化妝/攝影攝像/幕後放ppt的(呃);參加過調研項目;當過志願者;然後作為參與者也參加了各種好玩兒的活動,比如去大使館蹭飯……太多了就不提了。

要是沒有這些亂七八糟的技能和語言技能的輔助加分的話,大概也找不到現在這份工作。我十分感謝這些機會,讓我認識了很多有趣的人,也做了很多有趣的事情。

再要提一提的是圖書館。應該說北外的圖書館絕對算國內高校社科類頂級館藏了,尤其是小語種。在新圖沒起來的時候,辦公樓配樓里有一個「多語種藏書室」,裡面有原版的各類法/意/葡語等等語種的教材,有JLPT N5-N1原版練習冊,甚至還有日本漢字能力檢定的輔導書;有各種政治/歷史/文學類的書籍。可惜的是這藏書室經常沒人。

不止實體書籍,還有資料庫。最牛的是資料庫全部對畢業生免費開放,完全免費,全部。

另外,從北外走路半小時就能到國圖,這個大家應該都知道的。現在特別懷念大四下學期那段時光:每天背電腦溜達到國圖寫畢業論文,中午去對面吉野家吃個套餐,下午回來繼續寫……

雖然在讀的時候會對北外各種怨言,比如網速(當時還沒有wifi,網路到晚上就變龜速);比如綜合評估的打分標準;比如天天翻修的校園(入校的時候體育館沒建完,圖書館還是那棟白樓,直到畢業了新圖都還沒有建起來);比如tuan委對學生活動的指手畫腳;比如成績單上蓋一個章要十塊錢,蓋章的人還經常不在;比如小可小莉的考試(咳咳……)……等等。這些都不是「我心目中一所好大學」應該有的。

但是,湊表臉地說一句,北外人的很多方面是畢業之後才顯出來有多好的,雖然在校時候那麼多大神,感覺自己奏是個渣……

我一位同班同學目前在北京某所高校任職(學工口),她對她們學校的英語老師是這麼形容的:我們班當時隨便抽出一個都能吊打這幫英語老師。

我也經常和以前的幾位高中同學聊天(都是和北外差不多檔的985/211),他們說上課基本沒有pre的機會,論文也就三五篇。我和他們說「每學期至少3-5次pre,四年寫了差不多二三十篇論文」之後,他們震驚了……似乎從畢業生的角度來看,北外又的確算是一所好大學。

我認識一些朋友,他們在北外學了四年語言,畢業之後卻從事了完全不相干的職業,或者轉專業深造,多少會讓外人產生了「太浪費了!四年的專業,就這麼扔了!」的感覺(時至今日我依舊這麼覺得,但是同時又為ta們找到了自己熱愛的事業而開心);回頭看我們班的同學,學的是這個專業,結果畢業之後有的去做口譯,有的進銀行數錢,有的甚至去干房地產。引用我們一位老師曾經灌過的雞湯:有的人不喜歡自己的專業,一恨就恨了四年。但如果你在就業的時候找到了自己喜歡的方向,這也未嘗不是一種成功,雖然這個成功來得稍微晚了一點兒。當然,這就離「北外是個好大學嗎」這個問題的答案更遠了。


是好學校。

從專業方面解答一下吧。資源很多,重點看怎麼用。專業課老師有好的,也有水的,跟著好老師好好學,跟著水老師放鬆放鬆。好好學的意思就是1:6-1:8的投入,我記得09年上大一精讀的時候xukr老奶奶(曝了班級)說以前學生精讀課上課下的投入比是1:8,也就是說一周6小時的精讀,課下預習+自己學習+複習考試要48小時,現在估計早就沒這要求了,難怪。

不否認北外水的專業課老師越來越多(因為好老師流失太嚴重),也不否認非專業課老師很多很有理想、負責、值得跟著好好學。

專業方面,總而言之去粗取精+努力,在專業領域取得領先還是非常非常可能的。清華學文史哲的同學大學四年幾乎每天看書寫論文到2點,北外同作為一個文科學校,每天10點了不起了吧。所以,學沒學到東西,和環境有關,但和自己也是有很大關係的。

關於「外語是工具」的問題,確實是北外的致命傷,雖然這兩年已經在向人文教育轉型,但質量如何,上過課考過試並且知道別的學校科班是什麼水平的,心裡都有數。所以這個真心只能靠自己彌補,1)申請學院/學校的出國項目,各語種應該都有對象國交流機會,出國期間不限專業的,還有學分認證;2)找本校相關老師要機會(他們要是沒項目,同行朋友總有吧,和老師混好了讓他介紹你去);3)去清北聽課,找這些學校的學生(高中同學神馬的),求他們的老師帶你做項目(老娘不要錢還不行么);4)去相關單位找實習(這個真的不缺吧,先去做翻譯,然後混熟了找業務/項目部門的同事帶你,不困難的);你的外語會是他們很喜歡的優勢。但是這一切都意味著:時間。其實想一想,走出北外你會遇到很多學其他專業的(金融法律等等)英語和你差不多好的學生,直接把你秒成渣渣,為什麼?因為人家自己花了很多時間學了英語呀!所以么,不要否認自己專業的價值,如果覺得學校教的不夠,自己出去多學學見識見識。一定要相信,有志者,事竟成。學外語出身的轉型成功的多了去了,無非有想法,有勇氣,肯下功夫三條。沒事兒看看校友會的推送,聽聽校友論壇,了解了解本科畢業轉行干別的去的學長學姐大學期間的故事,你會發現你覺得北外局限,大多是因為自己沒有做到上述三條。

另外提醒,在此期間,永遠不要低估出色的外語能力可以帶給你的幫助。(注意是出色,如果寫個郵件翻個報告裡面都有語法錯誤或者用的是中學生表達,那就要掂量掂量自己專業素質是不是ok了。)進入一個新的領域往往需要從基礎工作做起(對專業出身和非專業出身的人都是如此),出色的語言表達能力,溝通能力和北外人(特別是女生)特有的靠譜大氣又不失溫柔美艷的氣質和氣場,是能讓你從人群中跳出來的殺手鐧。就像樓上說presentation至關重要的校友所說的。

大學畢業那陣看到過一句話「北外的畢業生,出去說的第一句外語要展示專業能力,第二句就要做好接受羨慕的目光的準備;聽到這句話,你是感覺驕傲呢,還是慚愧呢?」 還有找工作的時候,有多少單位是沖著北外的名聲和它背後的強大的專業能力來的。有時候吧,吐槽學校吐槽的多了,先不說自己就「那點兒」語言基礎課學的咋樣,思想有多深刻,返回來自省一下,就咱的水平,真的配得上老一輩打出來的天下和北外在業內這麼錚錚響的名聲么。

剩下的bb兩句別的。從學生的角度看(老師們的觀點會完全相反,但我們這不也沒準備留校么),北外是我在國內見過的最好的liberal arts學校了,雖然和國外比,課程質量、環境還是差一些,但在國內的大環境下已實屬不易。只要好好乾,有信念,肯努力,夠單純,北外是個你敢想就能慢慢把夢想變成現實的地方,對於一個學生,如果這都不算好學校,那真是對不起自己的4年/7年了。


這是才是北外學生的專業課


北外不是一所好的「綜合性大學」,但是北外是一所好大學。


請問題主你的英語和專業語學的咋樣了呢?學到一定深處,漸漸能體會到critical thinking,包容性思維的。這很重要,是北外帶來的財富。你的圈子、人脈、因為外語;為未來帶來很多有趣的事情。加油


表以審視一個綜合性大學的眼光來看北外就好。記住,她是最好的語言類大學,語言類,語言類,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北外是一所專業性很強的學校,語言教學很出色,有很多很好的老師大牛,學風嗎跟國內很多其他學校比很正了,畢竟小班教學抓的相對較嚴。

但是和綜合性大學的風格還是跟不一樣的,除了專業課以外其他課比較水,人文底蘊也沒那麼好。

至於好不好,還要看你自己的需要是什麼,如果北外能滿足你的需要,那就是好的,如若不能,那就不好。先答這麼多,以後補充。


你說的是那個成績單拿到教務處蓋個章都要收費的學校嗎?


1 全國語言類裡面比專業素質那絕對是好的。雖然我覺得北外的教學水,但是其他學校的更水…

2 不同省份的分數線差別很大,但我大概理解你的意思。我個人覺得,如果分數能上top10在北上廣的大學讀一些比較好的專業,或者top5大學讀不要太冷門的專業,那就不要來北外。如果分數不夠,還是北外吧。國內教學質量就那樣。


樓上所言「應該說北外的圖書館絕對算國內高校社科類頂級館藏了」恕我實難苟同。上學期開學前列了大概50本書的書單,都是入門級別的社科類經典,裡面有20本在圖書館裡都找不到。本語種藏書大概一千本出頭,在小語種裡面絕對數量不算少了,除掉兩百來本六十年代出的《語錄》,剩下的各種冗餘重複,真的要找書根本什麼都沒有。就北外圖書館這麼多語種加起來才剛一百萬冊左右的藏書量,勉強跟地方的城市學院比一比,談「社科類頂級館藏」未免有些XX自大了。

至於學校好不好,其實我還蠻希望它早日併入隔壁民大,共創人文社科類院校的美好明天 :D


大學是否「好」,在於裡面的學生和老師。作為馬來語系學生,深刻感覺同學的優秀和老師的卓越!


很贊同下面回答的那句,有人把大學念成了專科,有人把大學念成了哈佛。我最大的感受是,在北外讀書的時候,喜歡看和專業課對象國的歷史 文學 社會的書 我一時興起寫的文章發給老師,會接到老師絕不敷衍的幾千字的修改意見。在這裡我看到的尊重和包容,不因為我們是懵懂的學生郎就漠視我們的想法,是校園裡和藹地跟你搭話的老人竟是某些學院的老教授。在這裡我開始嘗試很多以前從未看過的書,凌晨十二點每間宿舍仍傳來此起彼伏的練發音的聲音。至於說其他的通選課,大學是通識教育階段,並不是說去了一個好的綜合性大學就能培養多麼傑出的綜合能力,北京有很多好的資源,學會利用才是正確的吧。官僚主義…任何一個大學的學生組織都會這個樣子。下面說什麼北外學生慢性自殺進入四大的我真是無力吐槽,有一個規律應當是,最憤青的那些人,埋怨社會埋怨學校的那些人,一定是混的最不好的人,無能為力,才到知乎上泄泄憤吧……愛北外??


外語類院校在讀來答一個,去年高考,北外一直是我夢想中的大學,可惜自己不夠努力所以沒能考上……

等等……好像跑題了

北外是全國外語類院校最好的學校,各個語言類專業在國內都是名列前茅,除掉上外,其他的語言類院校雖然也會有各自的優勢學科,但是他們沒有北外上外的地理優勢;

但是北外不是一所頂尖的綜合性大學,按題主的說法,在我們這兒上下浮動15分選擇學校的話,應該能走一個不錯的綜合性大學的一般的專業,在那些學校你可能不會有那麼多「水課」,但是你所學的專業應該不會是在全國名列前茅的。(再者,北大再怎麼說也是國內金字塔的塔尖,那麼有很容易讓人受益匪淺的老師,是很正常的。)

這其實就牽扯到了那個很經典的問題:選學校還是選專業?個人覺得既然你已經選擇了北外,那應該也是認可她的外語優勢、並且你自己也願意去學習外語知識,那麼這樣的話你就沒必要再糾結「北外到底好不好」這樣的問題了;如果你還是覺得北外格局太小、「水課」太多,那麼你可以在把專業課學好的基礎上,好好看看清北有沒有你感興趣的專業,將來考研的時候加把勁兒;而且現在網路非常發達,你如果有想聽的北大老師的課,就抽時間看網上的公開課啊,總是能聽到的。

最後,作為一枚曾經把北外當作夢想但最終沒能實現了的學渣來講,我真的好羨慕你還能糾結「北外到底好不好」這樣的問題啊,真的,題主你不要再想那麼多了,仰望星空腳踏實地,別再糾結了——因為在北外學語言,真的已經非常好了。


上外畢業生路過。學校某些課程和老師的確有些「盛名之下其實難副」,但遇到了一個好老師,在大一剛開始就說了這麼一段話:

「有人把上外念成了專科,也有人把上外念成了哈佛。關鍵在於你們自己。」


在北京某綜合型大學讀了本科,接著到北外高翻讀了兩年,非常理解LZ的感受。

僅以高翻為例,由於應用型的學科特點,學院學術水平除了一兩位老師以外,幾乎為零。高翻老師大多缺乏人文素養,在眼界、境界上和新東方、甲申同文這種培訓機構的老師並沒有太大的差別。但是大多數老師工作態度都很積極,為了養家糊口而奮鬥,並不是混口飯吃而已,其中不乏在工作後仍然刻苦學習、保持專業水準的,也就是說高翻老師的語言技能和水平是一流的,專業知識背景也十分雄厚。

我想對於僅僅希望學習翻譯技能、找個好出路的同學來說,北外高翻是個很好的選擇。


北外不是個大學。是個專科學校。

定位清楚了之後,我可以回答北外是個不錯的專科學校,能按部就班的培養學生去帝都四大做會計慢性自殺。

至於中國什麼學校是大學,去看看清北復交中科大吧。


推薦閱讀:

和同齡人無共同話題怎麼辦?
國內有哪些大學不是很有名,但是卻有很牛的專業?
是否因為獎學金放棄更好的大學?
如何看待河西學院老師因學生遲到而讓學生集體互相掌摑才能進教室,大學教授是否可以隨意體罰或侮辱學生?
怎麼用唯美的句子形容一個身穿白色長裙的少女?

TAG:教育 | 職業發展 | 大學 | 北京外國語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