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 iOS 跟 OS X 會統一融合么?


不會。

蘋果最近推出配備Touch Bar觸控條的MacBook Pro,於是iOS和macOS(OS X)是否合併的問題被不少媒體重新提起。但蘋果的回答一直沒變:

不會融合。

蘋果幾名核心高管——負責技術的Craig Federighi、負責設計的Jony Ive、負責營銷的Phil Schiller——在隨後的採訪中都明確強調了這點。

Craig Federighi(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HIPYUh4s_Q):

蘋果很多年前就通過製作大量原型產品來驗證想法的可行性。把手機、平板等手持設備做成桌面產品,會讓用戶體驗大打折扣。對於手機和平板,我們認為觸控已經是它們最佳的體驗方式。我們也建立了該有的深度體驗,這種體驗以多點觸控為第一交互形式。所以,將觸屏嫁接到以精準點按為首要交互形式的桌面設備,會讓用戶體驗大打折扣。

明面上,你看到兩類產品共用大量技術。但我們之所以將它們區分開,原因在於二者差異涉及用戶交互模型,它們的使用必須符合基本的人體工程學。

Jony Ive(https://www.cnet.com/special-reports/jony-ive-talks-about-putting-the-apple-touch-on-the-macbook-pro/)

很久之前探索多點觸控時,我們嘗試了解了多點觸控的潛在機會,以及適合使用多點觸控進行操作的程序。我們覺得,Mac不適合採用多點觸控。在Mac上使用觸摸屏並不實用,另外也缺乏適合進行多點操控的程序。

Ive的描述比較概括。他在採訪也提到,關於Mac不使用觸摸屏的原因需要用具體事例來解釋,但出於保密,產品設計過程中的細節無法透露。

Phil Schiller在接受英國《獨立報》採訪時提供了更具體的描述。看起來從事營銷的人,比其它職能的人更擅長語言表達。

Phil Schiller的解釋(Apple』s Philip Schiller talks computers, touchscreens and voice on the new MacBook Pro):

iOS和macOS是兩款存在根本差異的產品。iPhone、iPad表面覆蓋一整塊玻璃,採用多點觸摸。它們的使用是直接式操作,一款程序打開後全屏顯示。

Mac的使用是非直接操作,涉及大量游標和菜單的操作。

用一個場景描述它們的差異。Mac誕生之初,系統頂部放置了菜單欄。菜單欄是Mac用戶體驗的核心。iOS不會有這樣的設置。在iPhone頂部放置菜單欄的想法是錯誤的。

同樣,如果Mac採用觸摸屏,你不知道如何讓手指在觸摸屏上獲得同等出色的體驗。我們很早之前就看到這點。這是種糟糕的體驗,遠不如滑鼠、觸摸板更符合直覺。

綜合三人的表述,由於產品定位、使用方式、使用場景的差異,iOS不會和macOS合併。

(觸摸屏MacBook不會出現)

一些商業上的補充

從商業上來說,iOS和macOS合併對蘋果同樣有害無益。兩款系統合併後,iPad和MacBook在產品尺寸和形態上將高度相似,蘋果需要在它們之間做出取捨。要麼是支持鍵盤、滑鼠的iPad,要麼是配備觸摸屏的MacBook,兩個只能留一個。

儘管最近iPad和Mac的市場表現都不太好。但上季度,iPad賣出926.7萬台,營收42.55億美元;Mac賣出488.6萬台,營收57.34億。如果iOS和macOS合併,產生的那款合體設備需要在銷量、收入上都不能低於現有產品之和。這將何等之難。

(iPad和Mac合併後產生的設備,很難匹配二者在銷量和收入上的綜合表現)回到問題本質,產品研發的核心在於通過比較具體使用場景,細化出定位、功能各有差異的產品,然後通過對細分功能的滿足,實現每款產品的獨特價值。一位地追求合併和大一統,只會抹平不同產品的特點,最後在產品的使用價值和商業價值上遭遇雙輸。


很早以前看過一個蘋果公司的採訪好像是12年左右,具體在哪裡看的記不得了但是他提到

蘋果在近幾年是不會考慮將ios和mac os合併的.訪談中提到原因是移動設備和

桌面端本質操作上有一定的區別,蘋果的戰略是讓兩個系統更有機地結合起來而不是將兩個

系統合併(現在看戰略執行的很徹底).當時提到了一些東西,比如試圖統一一些操作習慣,觸摸滑鼠啊之類的.而且我看到這幾年蘋果就是按照這個戰略走的.於是現在就有了能打電話的mac os.但mac os還是mac os.蘋果肯定也在嘗試真正將兩個系統統一起來,相信這幾年會

做一些實驗性產品,(聽說會有全觸摸的macbook air?),但目前來看,似乎還不完全成熟.

我覺得這個戰略簡直對的不能再對,而windows這些年的戰略簡直錯的不能再錯,我寫下

這個答案,一部分原因是用來泄憤:

在看接下來的內容之前,我覺得有必要先跟讀者們提前打個招呼,我是windows的死忠,

雖然工作原因經常用mac,但我一直喜歡windows,我絕非mac黨,能用windows我絕不用

mac.好,正文開始:

人需要一個輸入設備來和電腦進行交互,於是有了鍵盤,但當圖形界面出現後.人們發現

除了鍵盤以外必須有一個東西能夠精確碰觸屏幕上的某個點,鍵盤難以勝任,於是滑鼠出現了,

滑鼠和鍵盤能夠完美滴配合起來並且互補.再然後觸屏出現了.相比滑鼠和鍵盤,觸屏有很多好處,

但觸屏有一個永遠也解決不了的問題:

當你的手指按著屏幕上一個鈕的時候,他媽的你的手指把這個鈕給擋住了!!!!

這裡就不得不佩服iphone的設計,比如輸入法輸入字元的時候被按住的字會在手指上方

顯示出來.但是你不能什麼鈕都這麼干.這個問題是觸摸與滑鼠之間最根本的區別,

滑鼠指針畫多小都可以,但手指只能那麼粗.除非你吃飽了撐的把按鈕做的比滑鼠的尖兒還小,

否則滑鼠永遠不會完全遮擋這個按鈕.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程序可以意識到滑鼠是否正懸停在某個元素上,而觸屏是完全做不到的.

其實在不久的將來肯定是可以做到的,就是加一維空間感應,但至少現在沒有對吧?

所以,很多很多的UI響應方法就不得不消失,例如遊戲里滑鼠懸停顯示血條,例如滑鼠

懸停按鈕顯示幫助,例如滑鼠懸停顯示菜單.甚至連滑鼠滑過按鈕彈跳一下的效果都實現不了.

那麼,如果讓你設計一個完全觸屏的系統,這兩個問題如何解決呢?

第一個問題超簡單,那就是把UI元素做大,做大,做大,再做大! 你看iphone的程序

圖標,是不是跟你的手指差不多粗? 第二個問題更好解決,我就不要懸停效果不就得了.

ios裡面完美滴演繹了不需要滑鼠而使用觸摸的操作系統交互應該是什麼樣子,

但是windows要面臨的問題是,一個既能使用滑鼠又能使用觸摸的系統出現時,

我請問你按鈕應該做多大? ........於是本世紀最傻逼的設計出現了.

好吧,上一句話只是憤怒地表達一下我的沮喪,實際上當磁貼設計出現時我真的眼前一亮,

首先挺漂亮,其次除了程序名稱,磁貼還有足夠的空間讓程序發布一些信息出來,而且夠大

適合手點,翻頁的動畫效果也很酷. 可是我只想問...... 能不能不要在我用滑鼠的時候出現啊...

請看這張圖,這兩個圖標之間的距離非常非常近,滑鼠基本上只需要移動10個像素就能

分辨出這兩個按鈕,那麼請想像一下它們變成磁貼:

滑鼠至少要移動40像素才能區別兩個元素,大片大片的區域被浪費了,在平板或者手機上

我舉雙手贊成,但是come on! 我用的是滑鼠啊!!!

還有,滑鼠懸停磁貼的時候到底要不要動畫效果? 如果要的話我觸摸怎麼辦? 如果不要的話

我滑鼠怎麼辦?

再然後,由於業務的複雜性,桌面程序註定移動設備有更多的文件,系統的封閉性註定不能做的

和移動設備一樣,也就是說只要這是一個桌面系統,我總是要和文件系統打交道的,只要和

文件系統打交道我註定要維護一坨一坨的文件們的,要維護它們註定要有資源管理器,finder之類

的東西,

這麼多文件,你是想全都做成磁貼讓我用手指去選嗎! 我肯定得用滑鼠吧? 既然我用滑鼠了,

我他媽還用觸摸幹什麼? 你想像一個人一手拿著滑鼠點來點去同時一手在屏幕上摸來摸去,

你告訴我如果你在咖啡館碰見這麼個人,這人是不是你在本世紀見到的最傻逼的人?

統一全平台,當然是一件好事,但是微軟似乎沒搞明白,統一全平台不是說拷貝一段代碼

到處都運行了就叫統一全平台,統一全平台不是說所有平台都長一樣就叫統一全平台,

統一全平台不是說你買一張DVD安裝盤連你家洗衣機上都能安裝就叫統一全平台,

統一全平台,就是我在桌面端編輯一半文檔,突然想蹲坑,拿起平板去蹲坑還能繼續編輯,

統一全平台,就是我在電腦上弄個待辦事項第二天手機能提醒我,

統一全平台,就是我在手機上裝個應用過會兒一看平板上也自動裝上了,

統一全平台,就是我手機在客廳響了我躺在沙發上能在電腦上接電話,

統一全平台,就是我用電腦發郵件的時候能直接從手機通信錄里找到聯繫人,

統一全平台,就是我在地鐵里加入閱讀列表的網頁回家了打開電腦就能看到.

統一全平台,就是我在家設定了路線上車把手機插汽車上語音能給我導航.

就這些,我!就!已!經!心!滿!意!足!了!

就這麼簡單一個事,這些蘋果全都有,windows也可以全都有,但微軟就是把事情搞得

這麼複雜,為什麼他們覺得一定要把鍵盤滑鼠觸摸聲控方向盤腳踏板全做在一起,

把這個當成統一全平台? 最後搞得就是就是用滑鼠點了開始菜單旁邊還不得不配好幾個

巨大的磁貼.搞得用戶暈頭轉向,搞得開發者暈頭轉向,搞得品牌機廠商暈頭轉向,搞得晶元

廠商暈頭轉向,搞得連他媽德國政府都暈頭轉向才滿意. 用戶根本不在乎手裡拿著的這東西

晶元是ARM還是intel,根本不在乎你系統一行代碼不改就能跨100種cpu運行,關鍵是交互

方式舒不舒服!

win7選無線網,就彈出幾百乘幾百那麼小的一個框足以,win8居然他媽彈出快1/4個屏幕,

你乾脆徹底一點彈出全屏算了!

我不得不再贊一下蘋果,剛才只提到了觸摸的劣勢,觸摸的優勢相比滑鼠,有一個就是手勢控制,

這點在magic mouse上體現的又一次淋漓盡致.我不得不說蘋果完全清楚他們在幹什麼,微軟

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麼.

怎麼解決這個問題? 或者說真正的全觸摸操作系統能不能取代現在的交互方式? 當然可以!

等足夠大的全息屏幕出來這些根本都不是問題,但是現在它沒出來,所以.....你看,蘋果這些年總是

懂得在合適的時候出牌,其他廠商總是懂得在比合適的時候晚一點的時候出牌,而微軟總是在比

合適的時候早的多得多得多的時候出牌,自從.net開始......

對了,忘了寫了: 評論不關歡迎來戰我這人也沒什麼文化如果戰不過你我就刪你評論.


不會融合,因為本來就是一個媽生的雙胞胎,還是同卵的。


本來就是一家人,當年初代iPhone的時候喬布斯就說過 iPhone runs OS X。

系統架構是一樣的,UI和運行環境不同純粹是為了適應不同使用環境,所以本來就是一個系統,也說不上統一融合


你們不知道touch bar裡面就跑了一個閹割版的iOS系統么?

「近日外國開發者stroughtonsmith表示,TouchBar是由MacBookPro新加入的T1晶片所驅動,而T1晶片所運行的系統是一個特別版的watchOS,而watchOS本身亦是一個特殊版的iOS系統,這意味了T1晶片是一個獨立的系統,與macOS不是直接相連。在全新的MacBookPro之中,前置的FaceTime鏡頭也是由T1晶片所運作,同時T1晶片還是作為儲存TouchID資料的地方,獨立的一個系統可以讓T1晶片變得更安全,黑客即使可以破解到macOS系統,還有另一個系統需要進行破解,保障用戶個人資料。」

----

剛掃了一眼問題,才發現是兩年前的提問。禁不住為提問者點個贊 。


雖然以蘋果的尿性估計不會做,但是要是蘋果真能讓OS X跑iOS應用的話也算功德一件,OS X在日常應用的生態別說跟Win比了,很多方面就連跟自家iOS都比不了。MacAppStore的軟體數量甚至只有WindowsStore的十分之一,更別提跟iOSAppStore比了。Macbook 跑iOS應用顯然不是最優解,但是「用不爽」比「沒得用」要強無數倍。

順便一提,Win10的模式切換功能是針對大屏幕觸控設備設計的——糾結於筆記本還是平板本身其實沒有什麼意義。舉個例子,戴爾的11寸Venue11Pro,有i5處理器的型號,還有一個跟筆記本完全一樣的鍵盤底座——插上底座它可以擁有跟筆記本完全一樣的膝上使用體驗。那麼,玩具平板愛好者們,你們說它算平板還是算筆記本?

在傳統PC上,觸控功能也是有意義的——即使是蘋果引以為傲的TrackPad,操作手感也遠遠不如真正的觸摸屏。果粉們一邊說觸摸屏沒用,一邊又吹Trackpad手勢,不得不說真是精神分裂的典範。當然,為了提升觸摸操作體驗,PC的形態 需要作出一定的改變——比如觸控一體機,分體式超極本,變形本之類的。而Win10的模式切換就是為此而生的——比如Yoga13Pro這樣的旋轉式變形本,變形之後自動切換到開始屏幕,變形回筆記本再切回開始菜單,這才是這個功能的應用場景。

順帶一提,OS X10.10的Handoff,已經支持的蘋果應用包括:郵件、Safari、Pages、Numbers、Keynote、地圖、消息、提醒事項、日曆以及通訊錄。如果我沒記錯的話,這些都是Win8/WP8/Office2013早就支持的功能了。雖然蘋果使用AirDrop同步相比之下更加好一些,但是微軟陣營這邊能夠實現的功能也更多——比如你在WP手機上玩過的Halo,在平板或者PC上直接就能接著玩,OneNote手機端用OfficeLens照的白板也可以直接同步到PC上。

實際上,現階段兩家都面臨一個共同的問題——同時使用自家桌面和移動產品的用戶太少了。OS X在PC端的市場份額比WP在移動端高一點,但是也僅僅是「一點」而已。果粉們經常說OS X定位高端Blablabla的,但是一個功能如果只有很少的用戶能使用的話,那就是沒有意義的——微軟無法用三屏一雲來吸引新用戶入WP,同樣蘋果也無法用Handoff來吸引原來使用PC的用戶入Macbook。相比之下iPad和iPhone之間的同步門檻更低,不過兩者的功能原本就重合度很高……


ui不可能一樣。

微軟做了兩次把桌面ui搬到移動端,死了兩次


通過藍牙、近場通信、無線網路等手段實現ios與os x設備之間的交互應該越來越多,這也是蘋果公司的思維。但是類似於微軟Windows 10那樣靠一個系統適配各種設備,依靠設備本身選調功能的做法應該在短期內不會出現。


現在已經逐漸在融合了,Yosemite的continuity。 但個人看來完全的融合,短時間內不太可能。短時間內不同平台的操控方式的差異,會導致交互設計的不一致。Win7-Win8-Win10, window的發展正驗證了win8的不成熟,不同設備應用場景的不一樣,也沒必要強求一致的用戶體驗,而是強調低成本學習外加連續的用戶體驗。iOS獨立開發另一個系統,可能也有這樣的考量。


會融合,但不是巨硬那種融合!

融合≠一樣!

融合=你們沒有的我有,我沒有的你有,並且兩者合起來可以看出是一個整體!

按照巨硬的思路,兩個一樣的東西在不同的終端上!


快快移植ios app到macos上吧,macos的app實在太少太爛了。


不會,也沒有必要


對於這個趨勢並不了解,但是有一點教訓,就是作為技術人員,千萬不要為了省事而強行推行展現層的統一

讓它自然發展,在必要的節點稍作引導即可,強行為了技術方案的統一而影響前端的做法覺得並不可取,而且現在穿戴式、物聯網等『前端』的概念越來越分化,你真的可以做一個大一統的方案么?即便是現在特別超前的預知也一定無法應對所有的變化,更何況如果真的做事無巨細的可擴展勢必各種重各種冗餘而成為未來發展的負擔


估計部分變成 macos 的外設,這樣也沒必要單獨出外接 touchbar 了。


有跡象表明iOS設備在向英特爾平台靠攏,今年的新手持設備也有使用英特爾基帶的,過幾年可能就用上英特爾的平台了吧。

個人覺得OS X和iOS會趨於一致,一樣的內核,在開發者的眼裡可能就是一個東西吧。當初再重新開發iOS系統,只是因為硬體設施的局限,一旦衝破配置牢籠,估計是另一個樣兒。

不過也只是系統底層邏輯趨同,方便開發者,軟體操作邏輯和界面UI肯定不一樣啦。


肯定會,移動端的計算能力會越來越強,相同操作系統對於軟體開發的成本也會降低。微軟的windows 10,谷歌的chrome OS全都在朝這個方向走,蘋果一定不會落下。


觸屏版Mac版本發布後會局部融合,尤其是大屏iPad出來後,和Macbook Air觸屏版的實質區別只是多一個實體鍵盤。


你在說window10嗎


推薦閱讀:

iOS有什麼比較強大的音樂播放器?
如何正確使用 Mailbox,為什麼一部分人無法體會這款產品的優點?
如何評價優美圖倒閉?
PPTV 後台一晚上偷跑大約 900 MB 流量,有沒有辦法索賠?
什麼產品適合做 App ?

TAG:macOS | iOS | iOS應用 | 操作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