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傳統毛筆顏料宣紙畫水墨畫和用PS數位板畫水墨畫,哪個更有價值?
難道不一樣嗎?只是工具不同。
有計算器了何必要用算盤?如果是崇古心理,那當我沒問這個問題。
如果談藝術本身的價值,基本上沒分別,有時候計算機還能幫助藝術家實現以前做不到的手法,達至更高的藝術價值。就如膠捲和數碼相片,黑房和數字黑房。但如果談經濟上的價值,很可能如 @vczh所說,不能copy-and-paste的東西可能有更高經濟價值。
當然是傳統的有價值,因為難。而且傳統畫法還有一個明確的作者的問題。電子畫複製了還叫電子畫,紙畫複製了就是複製品,不一樣了。所以一幅真跡只能有一份,於是你就可以做很多操作了,譬如說當贗品送給領導,然後領導突然「發現」那是真的,然後就拍賣掉了什麼的。電子畫行嗎?
相對來說傳統繪畫更容易有看起來比較大的經濟價值。
之後這個價值要看針對的對象是誰。
對客戶來說,因為傳統繪畫的唯一性,對作者的一次性收入會不錯。數碼繪畫可無損複製,顯得廉價。
對做著自己來說,想畫好畫,無論數碼還是傳統媒體,都是一樣有難度,而且沒有高低之分,所以還是自己畫著好行就行了。
另外,對有要求的人來說,即使靠數碼工具拼貼修改完成的作品,想做好難度也是很大的。對繪畫來說,只要要求寫實的畫面,就必然要求傳統功底的能力了,而至於質感色彩什麼的對畫畫的人來說那些都是表面的東西,難度不在那。
據說 benjamin 的 CG 簽名稿也賣到了十萬二十萬以上的價格,兩三年前。這個問題我稍微說幾句吧,免得大家對純藝術和CG數碼藝術有所誤解。
(之前見過一個關於PS可否代替油畫的問題【電腦手繪可以替代油畫的功能嗎?】,與此問題有一拼。)
- 第一,不要無視繪畫的基本要素——藝術創作。
撇開這個核心問題去討論價值高低,說是「耍流氓」就太輕浮了,確切說,這是某種程度上的無知。
單論紙上手繪水墨畫作品和數碼仿水墨藝術風格作品,從藝術審美水平層面來看,其價值高低並不由其承載媒介決定,而是由作者所使用的繪畫技巧、所構思的藝術創意、所表達的藝術理念、所傾注的心血以及作者自身的藝術造型能力水平決定,高水平的藝術家,其作品的價值也高,反之亦如此。一件優秀的數碼藝術作品,原作本身也是很有價值的,但一件水平較差的傳統紙面或布面水墨畫作品,如果不通過某種程度的炒作(營銷自推),依舊廉價。所以,單從媒介角度去評價一件藝術作品的價值高低,不合邏輯。
- 第二,技術確實是個關鍵問題。
CG軟體的模擬水墨筆觸是通過屬性設定後維持穩定狀態,並在之後的繪畫過程中保持恆定,熟練掌握模擬水墨筆觸的畫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設定一切屬性後自由操作,並且在繪製過程中可以通過後退步驟來杜絕一切可能出現的錯誤。
但傳統紙面或布面水墨畫的繪製過程,需要畫家熟悉宣紙、織物、墨塊、墨汁、毛筆、顏料等各種畫材,難度在CG繪圖軟體之上,這些畫材的性質不是恆定的,不同的筆墨紙硯等應用在繪畫過程中所產生的效果也不一樣,特別是出現錯誤時基本無法修改,畫技好的作者可以通過上色的遮蓋或添加輔助物來減弱錯誤筆觸帶來的畫面效果損傷,差一些的可以通過挖補的技術來修正作品的瑕疵。但這並不是最艱難的問題。更艱難的是,不同的空氣溫度和濕度對畫材會產生一定影響,間接或直接導致繪畫過程中出現一些不在作者掌控範圍內的「意外」,畫技好的作者能夠合理利用這些變化來製造特殊藝術效果(畫技不好的就只能重畫了……)。因此,CG軟體的模擬筆觸不論如何模模擬實的水墨效果,依舊不能完全達到真實水墨繪畫過程中千變萬化的 隨 意 性,這也從一定程度上減弱CG繪圖軟體取代真實繪畫門類的可行性。PS數位板數碼作品只能稱作 「 仿水墨筆觸的數碼藝術作品 」,而不能稱作 「 水墨畫 」。
- 第三,可複製性也是個問題。
傳統水墨畫作品的特點之一就是作品的單一性(不排除有部分畫家為賣畫而複製自己的作品,以及部分畫廊委託畫手複製某些名家作品)。即使我們可以將這些作品用宣紙彩墨高模擬印刷的方式大量複製,我們依然知道原作有且只有一件,也由於原作的「孤品」性質,使得即使模擬複製品不斷增多,原作的價值依舊有增值空間。
而數碼藝術作品的原作本身即為一件「高清數碼備份」,可以比較簡單地多件複製(版權方權益,而非著作方權益)。假如一件優秀的數碼藝術作品可以像攝影作品那樣作為獨立藝術品進行交易,或也可產生一定的增值效應,但比起顯而易見的傳統藝術作品來說,這個效應是可能會大打折扣的。由於CG數碼仿水墨藝術作品的可複製性,會造成從價格上遜於傳統水墨畫作品。
回到第一個問題的基本點來看,水平優秀的CG水墨畫作品依然可以從藝術和繪畫技巧的層面在價值上碾壓水平低劣的傳統水墨畫作品。
- 第四,藝術造詣,是個很重要的問題。
傳統水墨畫多是老一輩畫家藝術經驗的傳承,沒有多年的實際訓練,一般人很難掌握水墨畫精髓。不是當前一些少兒、老年書畫班那種淺層性質的水墨畫技巧可以拿上檯面的,中國古人千年的繪畫經驗並非隨便任何人都能領會。尤其是,歷代藝術家在自己的作品中所灌注的不僅僅是他們總結出的繪畫技巧,還有他們多年的文化積累、思辨能力、社會認知等許多畫外經驗,恰恰是這些東西沒有十年八年的學習,很難體會出傳統水墨畫的要義。如今許多大學美院的國畫專業學生畢業後如果定意要繼續鑽研水墨畫,也需要在今後的歲月里繼續學習,深造進修,否則不能躋身優秀畫家之列(營銷自推的不在其內)。
而熟悉CG繪圖軟體操作,多是年輕人能力可及。相反,那些早已擁有深厚藝術底蘊的老一輩畫家基本都沒有這個能力去學習電腦軟體。年輕人則缺少傳統水墨畫訓練以及畫外的修習(傳統文化的學習、社會思辨能力的鍛煉等等),即使可以從技巧上超越自己的老師,卻很難從藝術、人文層面上超越前輩。這就從藝術層面直接讓「新生代」們使用CG仿水墨軟體的繪畫作品不可能在價值上超越已經出現的傳統水墨畫藝術作品。綜上,如今已經有的傳統水墨畫作品,按照其藝術水平來評價,大多依然比PS數位板的水墨畫價值高。
如果,熟練使用PS水墨筆觸的人,是經過二十年傳統水墨畫訓練的專業人士,則其數碼水墨藝術作品的價值,的確將會比一些畫廊經營的仿齊白石水墨畫作品的價值要高許多,如果這位作者將自己的作品像某些攝影作品那樣作為獨幅藝術品進行銷售的話。
當然,也有前提,就是大眾先要接受數碼藝術作品的獨幅「複製件」進入藝術市場。就這樣。
以上。2014-09-24關於形式和內容的爭論是藝術史上一直存在的。克羅齊認為藝術是內在情感的表現,藝術的高低在於「表現」的成功與否,美即成功的表現。就題目來說就是用最能表現出藝術家內心情感的材料和形式創作,材料本身是沒有高低之分的。
傳統水墨畫從來都有電子繪畫沒有的自然親切感。
電子作品再如何畫都相對來說要僵化得多,不是那些利用各種演算法編出的筆觸就能夠比划出來的。模仿的和自然而然的東西本質上前者弱於後者,但作為不同平台上的藝術表現方式的作品來說各有千秋,畢竟實現作品的方法不同,紙上只能在一個層上上色,電子的不同,可變色,加底紋,或者還可以如你願改變風格等。最後說一句,不同的路子,不同的結果,不同的價值方向。你看一場畫展就知道了。特別是油畫,那種質感是屏幕顯示不出來的,因為有真實的凹凸。還有一個問題,屏幕的顏色空間頂多也就是sRGB,和真實物體差非常遠。
例子不一樣吧,一個是藝術,一個是技術。
只想說現在已經有這麼好的筆刷能蓋過宣紙上的效果了么?提這種問題還早吧!至少加特效的時候大家基本還是AE合成的。
推薦閱讀:
※腦電波的研究目前是什麼現狀?
※為什麼在手機指紋識別日益普遍的今天,絕大多數筆記本電腦沒有指紋識別?
※Evernote 真那麼出色嗎?
※電腦手機以及pad等一些數碼產品是如何保證關機一段時間後再開機的時間仍然和北京時間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