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發生災害時媒體總是一窩蜂的各種煽情各種堅強各種點蠟燭,一次又一次,幾乎成了沒有差別的條件反射了?

鮮少看到反思為何一個不怎麼大的自然災害卻造成很嚴重的後果,如何才能避免小害變大災。 一次災害一次煽情過去後風平浪靜,下次又是一次重複,只可憐那些生命成了煽情的道具。 比如每次地震,重災區的房子那個質量差啊,當然多是農房,如果平時對災害頻發區的房子尤其是農民的房子多些關注多些補貼,災時將少死多少人,又何須無謂的煽情。

不禁讓人想到那個故事:平時注重水利,洪時平安被忽視。平時漠不關心洪時大災卻成了居功甚偉。


政治正確的選擇。


多圖預警。。保佑我不要被快遞。。


以下是一些題主和一部分朋友不愛聽的話:

第一這事不賴媒體,第二討厭煽情是個人自由,第三煽情的存在有其必要性。

思考這個問題:

災害之後,社會情緒必然形成,聽之任之由之,還是在不碎節操的前提下適當引導?

1.不同意題目說的,「媒體一窩蜂堅強點蠟燭」。

無數的同行正奮鬥在搶險一線,將災區狀況第一時間傳播出來、以便於社會搶險資源的有效調配。

無數有責任心的媒體在呼籲民間理性救助——這可不是一窩蜂的點蠟燭,卻被題主有意無意的忽略掉了。

2.點蠟燭這事不是媒體的選擇,而是二次-N次傳播者的選擇。

朋友圈今天正盛行「您是第XXXXXXXXXXX位為XX祈福的」,目測不是坑爹騙局就是商業營銷。

但傳播數量十分驚人,這並不是正規媒體、尤其是新聞媒體的功勞

恰恰相反,大部分媒體都在進行著理性的報道和呼籲,但社交平台對於這類報道的傳播力度明顯不足——市場選擇,沒辦法的事。

倒是民媒、公知、營銷號,最願意討好受眾,進而選擇煽情。

與其怨天尤人,倒不如在無傷大雅的前提下引導這種情緒,選擇一種大眾更能接受的形式進行有效信息傳播。

3.煽情……有罪嗎?

如果沒有佔用信息資源。

如果沒有影響救助。

如果能夠對社會資源調配起到哪怕一點點的作用

……

那麼,煽情至少是善意的,哪怕惡俗,哪怕您看著再不順眼,至少傳播者和大眾,在喊口號、點蠟燭的時候,是善意的。

需要提防:

A.善意被利用

B.情緒被調動後形成非理性狂熱——無論什麼導向的狂熱,都很危險。

所以,作為媒體從業者,對這個事情的個人看法:

a.大災大難後,必然形成社會情緒,善用總比留給惡用者好。

b.有效引導善意,並形成建設性力量。

c.呼籲理性,但不強姦煽情。

d.社會情緒是謠言的溫床,警惕,並適時反擊,至少做到不傳謠。

以上。


魏文王之問扁鵲,曰:『子昆弟三人其孰最善為醫?』

扁鵲曰:『長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鵲最為下。』

魏文侯曰:『可得聞邪?』

扁鵲曰:『長兄於病視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於家。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於閭。若扁鵲者,鑱血脈,投毒藥,副肌膚,閑而名出聞於諸侯。』

魏文侯曰:『善。使管子行醫術以扁鵲之道,曰桓公幾能成其霸乎!』凡此者不病病,治之無名,使之無形,至功之成,其下謂之自然。故良醫化之,拙醫敗之,雖幸不死,創伸股維。


關注房屋質量的媒體人,都被和諧了。

你還想怎樣?


人不傻逼,大部分人知道這蠟燭不是祈福而是憤怒,不是給別人而是給自己。話又不讓說,一根蠟燭表心意。


1、媒體不但點了蠟燭,還派遣了團隊第一時間奔赴災區,儘可能將救災情況、災民需求、救援隊伍部署等信息告知了公眾。(這其中有不如人意的地方,但與問題無關)。

2、每次災害都有很多反思性質的報道,但其一,一些報道極易被屏蔽掉,題主應該聽說過某部記錄08年地震的影片吧?其二,地震真心是天災,雖然其中或許有一些人為因素加大了損失,但你不能把責任全部轉嫁到人身上,這是另一種不公平。

3、吐個槽:如果媒體不煽情,想必又有很多人抨擊媒體「怎麼能這麼冷漠!幼兒園小朋友都去廣場點蠟燭了媒體居然還若無其事,這幫媒體真是脫離群眾!」——我覺得網上一些負面情緒,純屬鍵盤時評家們的庸人自擾。╮(╯▽╰)╭


我覺得現在媒體已經學聰明了很多。也有很多媒體開始明白點蠟不是一家媒體應該重點去做的事兒,偶爾點點無可厚非,天天點蠟……蠟燭廠的啊!

10年在維護一家雜誌官方微博的時候,我也做過點蠟、頭像變黑的事情。但是幾年過去,反倒寫了個《點蠟史》的文章自嘲加嘲笑別人。

附:點蠟史


記得還在上大學的時候學生會的一幫子人也搞了個祈福活動,本身挺好的,沒什麼不可以。

問題是這幫孫子們平時就是那種學生會裡的典型蛀蟲,公德私德都不高尚,回頭祈福完了還突然覺得自己特高尚了,站在了道德制高點上了,反過來各種秀優越,誰不知道他們捐款的時候比同學的平均水平都要低上不少,一塊兩塊的那種,讓人無力吐槽。。

所以一直對祈福這類事情沒有好感,總覺得形式意義大於實際意義,或許我太片面了,但總覺得祈福和作秀撇不清關係,消費災難標榜自己。

而且這種事故和災難往往過個幾個禮拜,大家都淡忘了,幾乎沒幾個人反思和總結,反而那些嘴臉給人的映像比較持久。。。

不過說回來,祈福沒什麼不可以,你去就是了,不要道德綁架我,就像我不綁架你一樣就好。


上級要求


刷存在感的人太多,很多人覺得點了蠟燭就可以滿足那種卑微小人物空虛快感,殊不知其實他們只是網路公司增加流量而已


題主最後一句話已然回答了自己的問題,災難中的人民才會在痛恨命運的同時感謝政府,這乃馭民之策


因為他們除了點蠟燭,還能幹什麼?


人都死了,點個蠟燭都不行么?

題主這麼凶幹什麼啊,5555555~~


又是一個求贊同,求認可,並沒有真正在問問題的題目。


隨大流的人很多, 他們的思想易被左右, 他們都是流行性感動的易感人群.

而這種人自稱"感性"的人, 與之相對的, 他們稱為"理性"的人.


總比漠不關心也好吧?總比那些袖手旁觀,說風涼話的好吧?總比那些幸災樂禍的好吧?總比那些隔岸觀火的好吧?總比那些事後諸葛亮好吧?


因為媒體最大的作用是引導群眾的思想和情緒,行動的都是子弟兵。


對於這種看似要追求理性的問題的

我一般會這麼如下回答

1、為什麼發生災害時媒體總是一窩蜂的各種煽情各種堅強各種點蠟燭

做了比做好,煽情比沒煽情好;堅強比不堅強好;蠟燭比沒蠟燭好。

煽情在發生之後是一種確實的需要

你不做、不煽情、不堅強、不蠟燭,只會讓人覺得你漠不關心,你可以管這個叫政治正確

不過別人都在悲傷或者假裝悲傷、準備捐款捐物奉獻愛心、在災區第一線志願群眾的時候你大煞風景的來一句「你為什麼不反思」你不覺得不合時宜么?

2、鮮少看到反思為何一個不怎麼大的自然災害卻造成很嚴重的後果,如何才能避免小害變大災。

我看到了很多,分兩種情況,一種是公知,另一種是理性的呼籲,不是在得知災難發生後馬上「XXX你要反思哦」 是你自己選擇性忽視

3、如每次地震,重災區的房子那個質量差啊,當然多是農房

你自己都說了,重災區地震受損的大多事房子是質量差的農房,農民會有這麼高的意識說我蓋房子要多花十萬二十萬來抗震么?或者說意識到了以後把房子拆了重新蓋?

4、如果平時對災害頻發區的房子尤其是農民的房子多些關注多些補貼,災時將少死多少人,又何須無謂的煽情

補貼都來自稅收,我說句不好聽的,如果真要多收你稅去給地震線上城市補貼之類的,你又會在知乎上罵了


題主提的房屋質量啥的,有道理。但目前首要是救災,反思應該在救災之後。應該是也有反思,但可能你沒注意到(下一個新聞事件發生了就會淹沒之前的事件,對媒體和受眾都是這樣)救災的時候就還是眾志成城齊心協力,爭分奪秒扛過去吧。現在說其它的,會干擾救災。

當然,最重要的不要好了傷疤忘了痛。有救災的錢,沒有防災的款。這是政府應該反思病並著力解決的。


要是什麼都不說繼續干自己的事情的話。。。就該被網友噴了吧。。


除了點蠟燭,我們中的大部分人還能做些什麼嗎,災難面前,人真是渺小,我們這些隔著屏幕看災難的人,能做的也只有點蠟燭祈福,祈禱神的力量了。

希望以後自己的力所能及能更大些。pray.


題主你說的大部分都是政府的責任啊,這些關媒體什麼事?你不能把自己對政府的不滿轉嫁到媒體上來啊。

關於媒體的分析 @babayage 回答的很好了已經。


推薦閱讀:

翟明磊《震旦!汶川大地震預測真相:科學上訪戶的悲歌》一文中有哪些錯誤?
98年大洪水,08年大雪災,明年18年會不會有大的自然災害?
在日本旅遊遇到地震該怎麼辦?
地震都過去了 測出來做什麼?
太原為什麼地震啊?

TAG:地震 | 自然災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