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思想的年輕人,到哪裡都覺得自己不太合群」是一個心靈雞湯式的偽命題嗎?
一定程度上,每個人都「覺得自己不太合群」,所謂「有思想」也難以界定。
我覺得這句話並不是偽命題。
總體來說有思想的人在人類群體中肯定是少數,而少數派生活在多數派的世界裡,覺得不合群再正常不過。「覺得」不合群又不代表真實中相處不好和不擅交際了,求樓上幾位別炫耀自己情商高。
不過很多人(這裡指那些實際上沒什麼思想的人)經常借用這句話自我安慰——「我不受歡迎,是因為我有思想」,這是本末倒置的,不受歡迎可能僅僅因為性格不好。
而如果題主真的很有思想,卻覺得不太合群,那麼我可以給你幾個建議。一、覺得不太合群也無所謂啊,有時候人就是需要這種孤獨感才能奮發向上的。
二、如果想讓自己變得合群的話,那就少跟身邊的「沒思想」的朋友交流一些深刻的文學政治類話題,多聊聊八卦,多扯扯皮,又有親民的形象又有和睦的友情,多好。三、一定要把優越感留在心裡不表現出來,剋制對身邊low逼的吐槽慾望,剋制為人師的衝動。如果剋制不了,就想想自己幾年前沒接觸一些高端大氣上檔次的東西之前說不定跟他們一樣low,就沒什麼優越感了,只留下悲天憫人的笑容,深藏功與名為什麼見到命題就急著去否定呢?這難道不是另一種形式的順桿爬么。
「有思想」是很容易被邊緣化的,這哪裡是刻意去清高,分明是現實逼迫。剛剛才從文革中緩過一點勁來的瓷器國人,難道是忘記了歷史的暴烈么?
因為「有思想」肯定會給你的行為造成種種掣肘,又因為理想中那種產生默契和共鳴的群體實在太稀缺,因此對一個「有思想的年輕人」,不做好邊緣化的準備是太天真了。
正因為這些代價,堅守底線才有意義。
這幾天看《中國底層訪談錄》,書中的那些末世亂相,畸零人物,荒唐者有,悲哀者有,而最稀缺者,還是那些善良和高尚的人。
你要說是雞湯也行。這句話的問題在於,很多人會把自己的不合群歸結為有思想。
而這隻會讓他們更不合群而且更愚蠢。
這句話的逆否命題是,合群的人都沒思想,而據我觀察這是錯誤的。所以這句話是錯誤的。真正到哪都合群的人 才是有思想的年輕人
少為自己的不善交際找借口了。
人多少都會感覺自己有點不合群,但不是所有人都會表現出來,這與是否有思想無關,只是人都會在心理上保留一個自我,這個自我是絕對不會和別人完全融合的,所以我們總會覺得自己與群體有一點距離,這是人的本能,也是一種自我保護機制。
太合群並不是什麼好事,那意味著在群體中失去自我。關鍵是把握好保有自我與融入群體之間的程度,兩者其實並不矛盾,關鍵是看如何處理。一般人都會處理好的,不論是否合群。
感到不合群並不是真的不合群,因為是否不合群不是由感覺決定,而是由你的人際交往能力決定的。
這一切都與是否有思想無關。
而且有思想也沒必要拿出來炫耀。是。
因為有思想的年輕人,在有思想的年輕人里,是合群的。可是這個世界上太多人沒思想了。我是一個不合群的人,但我不是一個有思想的人,只是因為很多人的思想跟我不在一個頻道上。
高中時期我有一半的住宿時光是和一群思想電波基本不在一個頻道上的女生一起的。那時候我可以說在宿舍這個圈子裡是非常非常不合群的。她們在討論韓劇的時候,討論綜藝的時候,我是聽不懂的。她們喜歡把老師描述地可愛蠢萌,而我總是對這種類似洗腦的精神教育提不起興趣。她們是那種喜歡TFBOYS,少女心很足的女生。
你知道高中里都有那種很努力很努力最後還是學渣的乖女嗎,那就是我。一點也不酷,一點也不懂的掩蓋自己的勤奮,每分每秒為自己的努力感到羞恥,然後在羞恥里繼續努力。被殺的片甲不留,被虐的深入谷底。當她們在炫耀自己又沒有努力的時候,或者我被調侃說我又去圖書館的時候學習了多久的時候,我真的很難受。而且更慘的是,我還有一個很麻煩的社團活動,搞它真的用了我很多精力,我沒能力跟各種大神一樣兼顧,我花在學習上的時間看上去很多,但實際上並不多,回想起來真是有苦難言。
其實我是一個很不擅長交際,很不喜歡無意義交談,很沒興趣「純玩」「純搞笑」的,一個枯燥而乏味的人。而且我還是個反應遲鈍的人。高中被別人問過是不是宿舍處得不好,一開始以為自己宿丑不會外揚。
大概我就是那種被別人背地裡討論的,被嫌棄的人。大概我不知道群眾力量大。我聽過一些風言風語,是我沒幹過,沒說過的,卻被冠上了我的名字,不知道被多少人黑過傳過。我干過的,被不認識的人罵,被對方在微博上間接地罵,被在宿舍里問過被評論過,我卻只能平靜的敷衍,心裡無力地反問說「你憑什麼啊你什麼都不懂啊」。即使我什麼也不做,也會被說「啊你看那個女的,獨來獨往,好不合群啊」。
那段時間是我一段非常黑暗的日子。我害怕人群,也很害怕聚會,因為我知道了解我的人不多,願意接納我的人也不多。有時候我在聚會裡,只會傻笑,表現得很親和的感覺,看見人也基本上傻笑。我討厭集體主義,討厭走到哪裡都扎堆抱團,因為我覺得這樣不夠酷。
因為我自己就是被大家討厭的人,所以我覺得[不合群]這樣的字眼,稍微有些殘酷。我希望被尊重,我希望我這種扭曲的膽小的醜陋的性格,即使得不到認可,但不至於被嫌棄。
其實我只是喜歡跟別人相處的模式和大多數人不同而已。
比如說我喜歡大家一起做事,可以都很滿足很快樂的幹事,每個人都很selfmotivated地做事。或者我們各干各的,在做事中享受時光。我恐懼一切的關係和人際,我對一切的純玩純吃的聚會感到不安,覺得浪費時間是一部分,主要是覺得貌似沒什麼可以得到滿足的地方。我想多接觸那些喜歡幹事,野心勃勃的人,跟我一樣很希望能做好事的人。雖然我蠢,努力也沒什麼用。雖然我很不合群,但是我也有朋友的。我還背地關注了許多我覺得思(特)想(別)先(世)進(俗)的同齡人,每天看他們更新就覺得好爽。其實每一個不合群的人都有他的舒適區。
其實每一個不合群的人都有他的朋友。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可能是他太特別了,所以,朋友才不多吧。至於對有思想的人也是一樣的,其實每一個有思想的人都有他的舒適區。其實每一個有思想的人都有他的朋友。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可能是他太有思想了,所以,大多數人都不在他的交往名單上吧。
人群可畏,對我們這種人,be nice。
PS,後來我換了個宿舍,選擇了自己合得來的朋友,然後就一切圓滿了。畢竟不合群的人放在同樣不合群的人中間就是合群了……
必須再一次祭出這張圖片了!
不合群不是缺點,是feature。
有思想的年輕人 遇到另一群有思想的年輕人 不會不合群 會有驚喜。
昨天晚上我在朋友圈拋出了一個小調差,對「有思想的人都是不合群的」這句話是否認可,結果呢,我現在先不給出來。先來說說我的看法吧,我其實在設命題時,故意給出客觀題,1或2。不給主觀回答。就是想用一刀切的方式來讓大家給出鮮明的觀點。不過,還是有朋友給出了選擇的同時也給出了自己的觀點。挺好的,畢竟我國是個言論自由的國家,是吧?
其實在我看來,合不合群要從內心出發,這個人是不是真心很享受「合群」這種感覺。接下來我們來花不少的篇幅來解釋這句話。
在群體活動中遊刃有餘的人可能是真心享受這種交際花的感覺,也可能僅僅是情商較高,性格較好,既然在群體中,便須以群體中成員的角色出現,考慮各種原因,如不能冷了場,不能讓自己顯得不那麼「合群」,不能讓別人覺得自己很內向,從而在心裡對自己產生鄙夷等等。繼而試圖將自己外在的一面呈現出來,而不管群體在討論什麼話題,幼稚也好,無聊也罷,還是得加入進去,且讓自己假裝很嗨,讓這次群體活動盡量以精彩的過程結束,使領頭者感受到每個人都很享受。
再有進階者,可能會在話題中途,巧妙的轉移話題,讓大家討論不甚那麼無趣的話題,當然這個「無趣」僅指對這個人而言。轉移話題,更換群體活動等,均是這類人在無法結束群體活動時所採取的動作。不過,改變的動作都無效後,就只能「享受了」。
這類人在大家看來,性格外向,很好玩,關鍵一點很「合群」。不會發生——不說話,玩手機,無互動等舉動。實乃聚會、趴體、玩樂之必備良藥。但是呢,其實他們內心是痛苦的,只是良好的素質、較高的情商、溫和的性格致使他們成為了必備良藥。通俗一點,其實一開始說要去參加群體活動,他們的底層是拒絕的。
在他們看來,無聊的聊天,閑扯的吃飯,尷尬的KTV現場等都是一種折磨,大腦不停飛轉,我為什麼有這個時間不去做點有意義的事情,哥還沒退休啊,時間好寶貴的啊!
同樣的場景,他們理想中的橋段該是如何呢?無聊的聊天從同事八卦、家庭趣聞、娛樂花邊轉變為就一個雙方或多方的知識體系的公共集,如某領域的一個快速發展的新形態的公司或產品、一本大部頭的書中的某些觀點等等。並且這種活動不宜多,均在雙方或多方的一個舒服狀態的時間,點到即可。
這種感覺就好比許久未見,再次湊一塊,能碰撞出新的東西,或不斷闡述觀點,找到一個公共集。雙方都有新產出的東西分享。
當然這是「合群」的偽裝者,基本不會被發現,之前看過知乎有人回答,每次社交其實都是一次很累的行為,別看很享受,社交完都跟虛脫了一樣。
還有一種人,就跟上述者不一樣了,也有朋友分析到了,大腦裝的東西更多,每天想的東西也更深,一般人的討論和舉動,在他看來都是幼稚無比,要他跟他們一塊耍,還要假裝很享受的樣子,簡直不如殺了他們。
他們不會去在乎別人的感覺,也不會去在乎別人的看法,在他們看來,我不喜歡就是不喜歡,對別人來說自己不合群也好,性格內向怪異也罷。這種人,我們周圍其實存在,比如某人性格不好,很高傲,最關鍵的一點,就是不「合群」,對他們而言,合群無異是抹殺個性、隨波追流、成為羊群中的一員的行為。
很巧妙,正好這群人又都是被大多人所嘲笑、議論、無視、鄙夷之人。所有人都認為A,他卻想到了B,並且B很匪夷所思,常人思維無法明白,自然,他們相信韓寒一句話,真理掌握在少數人手裡,少數人又必須服從多數人。
又很巧妙,在我國,經過儒家數千年的熏陶,行為準則、思考方式、待人接事均已形成一套通用法則,除個性、存共性自然成為我們的優良傳統。
久而久之,他們學會了孤僻、隱藏,好好的保護自己的思想,既然做不到合群,那就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也為未嘗不可吧。
好了,寫到這,我覺得我有必要申明一個觀點,我尊重每個人的想法,我尊重每個人的生活方式,有人喜歡大家一塊玩,有人喜歡自己一個人玩,均可。無好壞,無利弊。
最後的最後,公布一下調查結果。6個小時前賞臉來支持我這個調查者,總共25人。選擇1,即為認可「有思想的人都是不合群的」者8位朋友,選2,不認可者12位朋友,過來打了個醬油的朋友6位。
我不會說這25位朋友誰如何如何,因為這個問題的答案沒有對錯,沒有優劣。就是一個小調查罷了,大家來給出自己的選擇。若大家喜歡這種方式,以後還可能再來幾次。這個圖也許是知乎被引用最多的圖了吧
真正有思想的,肯定是到哪裡都會讓別人心甘情願當配角,不合群的只能靠邊站。有思想的人可能會不合群,但不合群的人不是都有思想
看情況吧。我覺得一般情況都不會不和群的太厲害。除非你真的超過你身邊的人太多。但我覺得這是小概率事件啊………很多人(比如我)也許都習慣從別人的隻言片語或者愛好什麼的判斷他的水平吧。日粉在棒粉堆里就會覺得自己很有思想很不合群啊。但是人家說不定只是壓力大了看點腦殘劇消遣一下。而且大多數情況,即使思想深刻的人也會在某一方面很白痴。要有發現美的眼睛才不會不和群啊!
反推只能證明逆否命題「合群可能沒思想」
看到這個題目真的覺得自己被灌了一口雞湯。有思想的年輕人往往感到自己的不合群,有的人看到這個題目便會覺得有些自命清高罷了。或許是真的有思想,不與他人同流。而我覺得,有思想的不合群的年輕人真的是一個矛盾體。比如我,活生生的例子,我是大一新生,剛入校的我與室友處的並不算是多麼好,宿舍四個人,女生的事情多多少少的都挺複雜,我們之前會一起出去玩,晚上聚餐,但是後來她們三個換了閨蜜頭像還建了三個人的討論組,一切都變味了。我申請了調宿舍,老師說了很多最後沒有調。我覺得我可能本身就無法融入她們,我的思想,我的生活習慣,包括我自己的人生規劃,致使了我成為了一個註定被孤立的人,於是我選擇與別人相處,結果發現交到一個真心朋友是很難的。於是我便做成了一個獨往的人,獨自忙碌,獨自努力,有時候看起來很傻很寂寞,可我覺得我沒有別的選擇,我無法努力的附庸別人,無法改變我的人生信條,我願意交真心友人,儘管我害怕孤獨,我也不想違了自己的意願。有時候我覺得生活在逼迫我,當我自己提著行李舉著傘看著周圍人說說笑笑時,莫大的無助感包裹著我,異鄉沒有過多的安慰,真正愛你的人只有自己。我孤獨的有些固執,渴望安慰又不屑盲目的愛。我正維持著一段異地戀,他很愛我,隔著幾百里路他還是愛我,而我對他卻變得淡漠,我逐漸搞清愛與喜歡的區別,我愛他,如同對待親人一般,可我不再喜歡他。他不滿我對他的態度,整天的埋怨讓我疲憊不堪,我提了分手,卻無法拒絕他的挽留。優柔寡斷的我,不堪寂寞的我,獨自忙碌的我,正在這裡,分享我的人生。有思想的年輕人往往感到自己不合群,我確實不合群,我的思想也讓我自己琢磨不透,幹了這碗雞湯,世界安穩,願你好夢。
不合群有兩種情況,一是人際交往方面不合群。比如你很難向別人表達自我,所以經常給人的感覺就是很木衲,別人不能了解你。這體現了你在人際交往方面的能力不足。二是思想上的不合群。與前者相比,這種不合群就要更高明一些了,因為是思想上的不合群,但這並不影響你的社交,你可以和朋友聊聊家長里短,但是在心裡卻有一個自己的標準,你很明確地知道這個標準是什麼,但是當你引起這個話題的時候,大多數的人與你看法不一,這就是思想上的不合群,這種人往往會保留自己的觀點,也堅持自己的觀點,可是不讓別人知道,只有他自己知道內心的想法,這就是它的高明之處。 與題所述,說出這句話的人估計是站在第二個角度來剖析的吧,所以,人有一點不合群也是好的,起碼不會隨波逐流。比如像過去宋代的李清照,一個不合宋代思想的女文學家,但她的才氣與思想的先進卻有了後人對她的高度評價,如果你現在覺得自己的想法獨特,那就堅持自己吧,因為偉大的人的思想絕不會是合群的。
沒有遇到有思想的志同道合的人之前不合群
不是,是閉眼塗鴉和刻意為之的抽象畫的區別。
是的,誰沒個中二期呢,當你發現自己真的沒什麼出眾的時候會失望失落,但後來也就習慣了
"有思想」本來就是一個難以界定的辭彙,因為不同的經歷在每一個人身上的呈現也不同。比如對某些人,他對有思想的理解,就是三句話不離破口大罵的共產主義;比如另外一些人,他對有思想的定義,就是動不動就喊著要自殺的基督公民精神,還有幾個人,他對有思想的理解,那些夾雜著粗言穢語的經濟理論。有思想到了這種水平,還不如去想一些身邊的事情,怎麼多賺點錢,晚飯吃什麼,等下舔誰的腳?至少把這些事情做出了風格做出了水平,裡面蘊含的思想遠比空談什麼」共產主義經濟政策公民精神」來得有深度。
1.如圖,不管有沒思想、年輕等吧啦吧啦的標籤,我們都只是組成社會這個大家庭里渺小的一員。2.如圖,其實你和「有思想又合群的年輕人」只有一線之隔,難道你不想做這樣的少數人嗎,一輩子和那些有思想不合群的大多數在一起嗎?跨過你那過度敏感的自尊心的內心防線,你會發現「思想」的形式多種多樣。3.偉大的導師有云:實踐是檢驗思想的唯一標準。你有把你的思想轉化為行動,啟迪他人的認知嗎?不要把你的思想禁錮在你的腦殼裡。4.就算在社交人群中呆若木雞,總可以在她們聚酒醉酣不知所云時,一邊攙扶她們回宿舍,一邊給她們講講「借酒澆愁愁更愁」的生理學原理吧。
這種不合群,不一定是指行為上的不合群,可能僅僅是思想上的獨樹一幟。如果從這個角度來說,這碗雞湯無疑是無毒的。
推薦閱讀:
※我和女朋友怎樣保持合適的距離?
※如何儘快的成熟起來?
※為什麼越長大越覺得自己平凡?
※即使做了2年的銷售,仍舊覺得打擾到別人與被人拒絕是一件很尷尬的事情,怎麼辦?
※父母是什麼時候發現你會說髒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