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敬騰的歌為什麼那麼難唱?

總覺得用不上力,一用力又過頭。。


唱法的問題

貼一段百度貼吧里分析他唱法的文字

=============================================

這是他的新歌《這首歌》的一位粉絲的分析

隨著音調從低到中,再到跨過換聲點再到高,如果一個歌手能保持音色,不出現明顯的厚薄上的不同,在我眼裡就是唱歌好手。一般的歌手為了平穩渡過換聲點,唱法上會採用前段鼻腔共鳴和前段發聲,或者後端共鳴加後端發聲,這樣在換聲點到來之前提前做好準備,增加胸腔腹部力度,慢慢把震動和共鳴點進行前提,完成演唱;另一種做法就是,寫歌的時候跳過換聲點的那個音,直接奔到高音。

但蕭敬騰不同,隨著換聲點的到來,老蕭不想破壞前段關閉和後端共鳴的組合,因為這讓音色在中低音幾盡完美,嗓子前段的震動幅度達到最大,中厚腔體的共鳴也配合得很好,老蕭不想換聲點前後音色差別太大。於是在換聲點位置,老蕭的唱法依然維持著中後端共鳴,並同時把發聲位置和前提。這種音色的維持,需要極大的肺活量。只需這樣設想:一般歌手低音到高音,只需要對一個動作進行操控;老蕭,需要對兩個動作進行操控,前段發聲位置提前同時維持後端共鳴。難度差了不知道幾個數量級。。。

所以,老蕭完成每一首歌,都在盡全力開發自己鼻後的所有腔體,進行共鳴活動。

但即便是老蕭,即便維持著此種唱法,聲音隨著音調的提高也會慢慢變薄。於是我聽到了新專輯「這首歌」時,被深深震驚了。因為這首歌,在我感覺,已經是老蕭在可操控範圍內,維持一定共鳴和音色情況下,所能達到的最高音階。

」只因為要終結,才糾結,最後的才最真切「這一句,是我聽蕭敬騰所有慢歌里,音階提升幅度最大,換聲點位置發音最少,最瀕臨老蕭保持音色極限位置的一句,沒有之一。我彷彿聽到了老蕭心中的宣洩,和那一聲聲吶喊。

同時也只有老蕭,能夠做到保持共鳴和音色,提高到這個位置。獨有唱法構造的音色層次感,挾裹著積蓄在胸口的能量,瞬間爆發出瀕臨自己極限的高音和共鳴,我只能說,」這首歌「是我迄今位置聽到的蕭敬騰所有歌曲中難度的頂峰。難點反而不在換聲區,不在單純高音,不在單純的共鳴,而在於所有這一切都保持在最高質量的情況下自己能力極限的瓶頸。沒有千錘百鍊,這種唱法的初學者的極限就決定了,只要採用這種唱法這種音色,就一定達到不了這個音階高度並維持一分半鐘。

轉自百度貼吧 :Jam騰【140710評論】再論蕭敬騰唱法唱功新歌難度


推薦閱讀:

林俊傑歌曲中的最低音和最高音分別出現在哪一首歌?
如何知道自己的音域?

TAG:唱歌 | 蕭敬騰 | 音域 | 唱歌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