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美劇英劇中軍官的軍銜普遍不高,這符合事實嗎?
01-14
我注意到很多美劇英劇中,看似權力很大的軍官往往只是major(少校),captain(上尉)。這符合事實嗎?原因是什麼呢?是否意味著歐美國家軍隊的晉陞比較困難?我在國內感覺看到的少校中校都是大把大把的啊
你在國內看到的少校中校一大把是因為等級高的軍官自由度更高一些,加上大多結婚生子於是和社會交集更多。
其實小兵士官才是絕大多數。可他們平時基本是與世隔絕的。歐美不知道,我國軍官的晉陞是三年一級,少尉干三年轉中尉 以此類推。
至於你說的他們軍銜普遍不高。舉幾個例子《兄弟連》講述的是E連的故事。你想一個連級單位一般最高級別就是上尉了。而《太平洋戰爭》也講述的是連級單位。你說出場的主官級別能有多高。這是由西方國家的主旋律——人文主義 所決定的。
人文主義是對人的關懷和讚頌。與統兵百萬決勝千里的將軍比一個在前線浴血奮戰堅強又軟弱的士兵更能激發人們對人得讚歎和對戰爭的厭惡不是么。士兵可以哭,但將軍決不能而我國戰爭劇的尿性也不必多說了吧。恰恰與西方國家相反,我們表現的是將軍的決勝千里與軍醫的傾城之貌。描寫的主體與西方不同。自然覺得西方軍銜普遍低。不太同意其他人說的,有點抹稀泥的感覺。
可以去找相關例子和數據。
下面隨便說一些。
美帝部隊幾乎天天都在打仗,但他們的對榮譽的態度更嚴肅,對晉陞機制的把持卻更為嚴格。《兄弟連》里溫特斯上戰場前是中尉,他表現那麼優秀,打了那麼多硬仗,漂亮仗,從諾曼底登陸,到市場花園,一直到巴斯托尼戰役結束後很久,他才成了少校(升了2級)。中國楊利偉,費俊龍和聶海勝上一次天就大校變成少將了,而美帝的第一個宇航員艾倫·謝潑德在參加完水星號(第一個)宇航員,雙子星首席宇航員,和阿波羅14號指令長等行動後,直到退休前夕才成為海軍少將。
其他例子更是多不可數。
總體上,軍銜的晉陞容易程度從難到易,含金量從高到低:美帝&>中國&>朝鮮而對中國自己來說,晉陞難度從難到易,含金量從高到低:野戰&>機關&>文藝-------------------------------------------------------------------------------------------------------------------------------------------下圖不是軍銜,是勳章對比,但同樣能說明不同的國家對勳章和榮譽的嚴肅程度,誰的含金量更高顯而易見。
註明:這個美帝將軍身上的色帶是資歷章表示服役年限的,非勳章。美帝的緋聞將軍:朝鮮的「防彈背心」(這幅圖略微有點PS,不過和原版沒有本質的區別):最後還有,我們的毛將軍(少將)-貌似是目前中國最年輕的將軍:大家不要黑他,和其他後代相比,他不僅無毒無害(吃的多一些而已),而且還能時常給我們帶來歡樂。贊成儘管的答案。另,想看高級軍官們的話,去找找《巴頓將軍》之類的或者蘇聯的戰爭片,高階軍銜也經常出現的。
大部分是戰術層面的交戰 來個少校頂天了,在往上誰閑著沒事幹放著指揮位置繁重任務不幹,跑到一線來打卡賓槍?
美軍上尉升少校是個檻,一般要個6,7年。而中國大概也就3,4年。這就造成了美軍校官普遍年級比同級別中國軍官要大。
推薦閱讀:
※是什麼使《嗜血法醫》(Dexter) 的片頭給人格外血腥的感覺?
※如何看《成長的煩惱》「老爸傑森」扮演者艾倫·錫克去世 ?
※如何看待疑犯追蹤第五季第十集Root的死亡?
※如何評價美劇《行屍走肉》第六季第三集?
※哪些美劇更貼近美國的真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