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會說一個城市沒有文化?或者說,一個城市缺失了什麼,會被稱為無文化?
一個城市缺乏了獨特性,基本上也就沒啥文化了。我們的很多城市都沒有獨特性——甚至連『吃』這件事都沒什麼獨特性。
當一個城市拆掉了四合院,推到了古城牆,踐踏了下水道,用所謂的高樓大廈和寬闊馬路等高富帥外表來裝飾自己矮窮搓的內心時。
沒文化這一質疑,其實來源於我國大部分城市目前只是起到一個「生存」的功能,「生活」的功能正在抬頭,但是離「娛樂」的功能還很遠。。。
我覺得「文化」這個詞可以掰開講。
「文」表示文明、文脈,表示著物質形態、觀念形態的東西。所謂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一片土地上流行和流傳的東西,會經過時間的積累,慢慢地固化下來,也就是我們現在可以看到的一個地方的方言、飲食、民間信仰、民居等等。
而這實際上就是一個地方的「文」的部分。那麼既然這些東西能夠在一片土地上存留下來,可以想到的是漫長的時間積累和世世代代的居民的不斷影響。這實際上是一個雙向選擇的結果,一種觀念形態必然要依附土地和人來成長,一片土地和土地上的居民也慢慢會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習俗、民居的形態。(這一點在中國的傳統民居裡面顯現得尤為突出。我曾經一直在思考中國的傳統建築,它的精髓在哪裡,後來慢慢的感覺到,傳統實際上就在每片土地各自不斷的適應和創造當中,像徽州的青瓦白牆,福建的土樓,北京的四合院,每一種都是扎在那片土地裡面的,移植到另一個地方必然水土不服,風味全失。)
那麼對於一個城市而言,在土地里生長和固化下來的是什麼呢?不同的方言語系,不同的社交風俗,不同的建築形式,不同的傳說,不同的故事,不同的古人,不同的飯菜口味,都會對一個城市的文化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
所有總結下來,我認為,一個城市的「文」的部分,就是透過一座城市,能夠從中翻找到的這片土地自己的影子。
然後再來講「化」的部分。這是一座城市的教化,傳承,一座城市的記憶,和傳統的根基。
就拿我們桐城的六尺巷來說吧,對於本地人來說,六尺巷其實就是條連接兩條街的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小巷子,兩片院牆分別退開三尺距離留下的小道。但是大家受到這條小巷子的潛移默化的影響實在是說不清楚的。
這種影響倒並不是說每次經過都會有如何的崇高感,情緒又會如何地被調動,也不會有人統計有多少人受到影響而變得禮讓溫雅。實際上只是大家每次走過的時候會想到,哦,到六尺巷了,今天中午吃什麼呢。一個城市的故事不會總是被拿出來說,卻會慢慢地融入大家的血液,所有這就是屬於所有人的一條小巷子,共同的記憶。只要有這樣一條小巷子,其實就足夠了,城市的「化」會自然而然,潤物細無聲地發生。
一個城市的「化」的部分,是城市送給這座城市每個新生兒的禮物,哼唱著搖籃曲,告訴你將要紮根於此,成為這座城市的一部分。
最後,我認為一個城市的形態、結構會塑造城市人的生活方式,而那些傳承下來的記憶會塑造城市人本身。這兩個方面的影響,就是一個城市的文化所能帶來的。
缺失了這些,城市是平地拔起的,沒有過去,就很難想像到未來。或者說,只能擁有沒有特色的未來。而沒有了區分自己和他人的獨特性,那麼文化也就無從談起。缺失屬於自己記憶的東西後這個城市就成了一個居所,再無他意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人的地方就有文化。就算這個城市只知道埋頭房地產,拆毀四合院,那也是一種自宮的文化。不存在有人但是沒文化的地方。
這是騷人自擾的問題。建議25歲以後就不要繼續做文藝青年了。
只要分清了「文化」和「文明」這兩個詞,這就不是個問題。
文化在於人的內心,人的思想是不是還在敬仰文化
推薦閱讀:
※上海和巴黎有哪些相似之處,巴黎有哪些地方值得上海繼續學習?
※上海北京之爭?誰是中國第一城市
※在東莞生活是怎樣一番體驗?
※東莞是一個什麼樣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