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周期表」究竟是個什麼東西?

這應該是民間傳奇吧……


這裡問的周期表,我還是第一次知道。百度上搜了一下,居然有介紹。知道了是已故中科院院士翁文波研究的一個東西,但技術性太強,一時我也懂不了,但知道了是講地震及自然災害發生有一定周期性,運用他這個東西預測,有一定的準確性。因為無知,本來我想不答這道邀答題了,但又覺得在這裡提供點情況,或許能引起對此有研究的知友注意,來點靠譜的回答也好。

關於自然界存在周期性變化,應該是一個成說,本身並不新鮮,難在準確地預測。

已故著名地理學家和氣象學家竺可楨,曾對我國五千年來的氣候變遷進行研究,並划出氣候冷暖變化曲線圖,遇冷時,自然災害頻繁,遇暖時,則自然災害減少。又有人依據這一研究,發現了自然災害對朝代的更迭的影響,並進而發現朝代的更迭曲線也與氣候冷暖的變化曲線,有相當重合度。於是就有了一個關於朝代更迭與自然界變化周期的關係說。

記得中科院院士,探月工程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也曾提出,造成我國黃土高原形成的乾旱,也有周期性變化,而這個變化,則和太陽黑子活動有關。後來看了一個電視節目,說清華大學(應該沒記錯),在黃土高原上搞鑽探,發現每到一定的土層深度,就顯示有植物生長過的土壤層,由此推斷,黃土高原的乾旱和濕潤,也是呈周期性的。

我國西部的羅布泊,曾經有浩大的湖泊,也乾涸了,還有千年未朽的乾枯的胡楊樹,都是氣候周期性變化的證明。在那麼久遠的年代,人類的活動,還不至於對當時的氣候產生顯著性影響。

我還看過一個報道,說外國科學家多年前對我國長江流域將出現異常氣候,也有過預測,事實上,也確實出現了。

在蘭州的黃河邊,有一個黃河奇石館,那是一個民間愛好人士辦的。有一年我到那裡去,他給我看了許多石頭,然後給我講解了一番道理,說從石頭和黃河的變化看,人類活動的影響小,氣候周期性變化影響作用大。

我在這裡,當然不是要否定人類活動對自然界產生的影響。舉一個簡單的例子,記得有專家說過,在沙漠地區植樹,如果蠻幹,反而是破壞生態。在自然狀態下,沙漠地區的沙丘,與風力本來已經形成了一個最小阻力關係,同時沙漠的表層,還結有一層薄薄的硬殼,起著一定程度的固沙作用。如果扒坑植樹,破壞了表層,風一來,將坑越吹越大,乃至整個沙丘,一下子就給你掀走了。也許這也是沙塵暴的成因之一。後來鐵路工人發現,用稻草呈圍棋盤方格狀壓入沙中,有良好的固沙作用,結果鐵路建成了,沿線在稻草紮成的方格中植入適宜樹種,不少樹也成活了。

問題在於,我們常常局限在人類活動上去思考問題,要麼是人定勝天,蠻幹,要麼把所有惡果都說成是人類活動所致。恐怕兩者均屬無知。當然這中間也可能另有道理,因為人類活動,畢竟是人類自身可以控制的,如果都推到自然界去說事,那就讓行政力量無所作為了。

人有人的道理,自然界有自然界的道理,而我們對自然界本身的規律性變化,實在知道得太少了。比如地震的發生,究竟和人類活動有沒有關係,有多大關係,誰分析出了他的相關性?

是的,人類要減少自身活動對自然界的破壞,這需要研究,總結,儘可能讓人的活動合理化。但相比於自然界的周期性變化,他超越了社會制度和什麼歷史發展階段,是一個對人類生存產生更大影響的問題,更需要研究,從而才有利於人類更好地避險,合理地利用自然力,以求更好地生存。

總之,我雖缺乏研究,但憑有限的知識,感到是存在周期的。據百度上搜索到的介紹,說依據翁文波的研究,有些災害的預測,是有一定準確度的。我沒研究,不敢妄加判斷,只是覺得,我們對自然界的周期性變化、對人類生活的影響以及預測,總體上還是模糊的,不太確定的,蓋因我們對自己生活的這個空間,知道得實在是太少了。


和燒餅歌推背圖一類的東西。


推薦閱讀:

如果諾貝爾獎得主去寫玄幻小說,那會是怎麼樣的一本小說?
使用第一人稱寫長篇玄幻小說需要注意什麼問題?
想求教下,為何說建國以後無精怪?
三生三世十桃花電影真的有網上說的那麼爛嗎?什麼造成了現在全網黑?劉亦菲楊洋真的那麼差?
《擇天記》是大IP嗎?

TAG:國家 | 傳奇故事 | 預測 | 玄幻 | 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