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歐美人相比,為什麼中國人長到 20 多歲了還是一臉稚氣未脫?
十分贊同陳浩的解釋。不過還是在此補充一個旨在解釋生理成熟速度的嘗試性角度:該現象是因為進化機制給出的生理髮育解決方案。最簡潔的答案就是:基因會告訴身體:『環境好就長快點,環境差就長慢點』。而歐美國家的人普遍環境優越,營養過盛,因此長得很快。(雖說垃圾食品是不健康的,但基因可不管那麼多啊)因為基因是進化的基本單位,而人的生理髮育過程是基因設計好了的,好比胚胎階段何時長胳膊,青春期時何發育第二性徵等。這些事件會因環境而變化(下面要討論的),但即便在有限制級電影的歐美國家,也不至於出現一個不負責任的電影檢票員就能讓一個小孩提前買票邁入青春期。所以,文化對生理髮育速度的影響是有限的。
所以,據目前看到的,想到的,以及對此問題的理解,個人感覺一個比較適合該問題的解釋是生命史理論。具體來說,是『反應規範』的概念(基因相同而環境不同的情況下出現的狀況)。因為這不僅可以很好的解釋該問題,並且可以很好的解決為什麼中國的年輕人越來越「早熟」的問題。因為該理論試圖解釋的問題之一就是:為什麼有些生物個體成熟的早,有些成熟的晚?那麼「生命史理論」解釋了什麼?答:解釋了『為「生殖成功」設計的「表型」』。翻譯成白話就是,因「個體經歷」不同,不同生物會做出不同反應,以成功生育子子孫孫。從而造成了有些生物大,有些小;有些成熟的早,有些晚;有些後代多,有些少;有些活的長,有些活的短。對於何時成熟的問題,『生命史理論』如是說 :『對於特定環境來說,選擇不同年齡成熟會意味著不同的利弊組合,而某個特定年齡(或年齡區間)會是權衡利弊之後的最佳選擇。』------------------------------------------------------------------------------------------------------------------------------------------------這是因為以下幾條基本假設:1. 「第一次為人父母」時越老,則相較「更年輕的新父母」,後代擁有更好的生存率。(也就是說生物們之所以不會一生下來就立馬生孩子的原因之一,就是要等後代成活率的提高。這也可以說是晚婚晚育的理由之一吧^^)
2. 「第一次為人父母」時越老,因生育前成長時間更長,則相較「更年輕的新父母」,後代更多。(很好理解,因為你個頭更大了嘛,對許多植物和魚類來說這點都很重要)3. 這些拖延成熟時間的好處會因更短「世代時間」帶來的好處被抵消。而這些好處只能通過更快地成熟得到。(這就像銀行的「複利」一樣,存的時間足夠長的話,計息期越短,你在相同時段內就能獲得更多利息。因為利滾利,而對於生物的生殖,就是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至於為啥這條對生物們如此誘惑,請參考: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269788/answer/15108754)應對無處不在的死亡威脅,最好的辦法就是「早生」。 但進化如何曉得「早生」的道理呢?是這樣的:這個辦法是進化「想」出來的。因為,當一個群體成天生死未卜的時候,喜歡「早戀」,早早留下香火再走的個體便成功留下了「早戀」基因。而那些堅持「晚婚晚育」的個體往往絕後。因此,「晚婚晚育」的基因也因此越來越少。經年累月,「早戀」基因在該群體的「基因庫」中擴散,最後大家都「早戀」,都「早育」。換句話說,當環境中危險較多時,生育的聖神使命指示你必須儘快達到生育年齡。 4. 當一個群體達到進化上的平衡,在某年齡成熟的好處和壞處會達到平衡。(也就是說,會有一個最佳生育年齡或年齡區間)以上四條濃縮成一句話就是:「個體」的生育計劃,在應對身體快速生長的情況時(或說環境好時)會讓身體早些成熟;而在應對身體慢速生長的情況時(或說環境不好時)會讓身體晚些成熟。注意計劃本身不需要改變,也沒法改變,因為體內基因,授之父母,而非環境。所以一個人晒黑了,或者長了老繭,是不會遺傳給孩子的。但這是否跟響應環境的生育計劃矛盾呢?不會。因為其實環境沒有改變計劃,只是符合了計劃中設定好的情景。這個計劃是進化中被篩選出來的,而其表現形式就是下面要說的『反應規範』。
================================================================================那『反應規範』是如何得到的呢?以下是具體分析:&" dw="259" dh="197" class="content_image lazy" w="259" data-actualsrc="//i1.wp.com/pic2.zhimg.com/50/64ea1d6bc8786e82632db1acfa9d7a01_hd.jpg">上圖中,橫軸為年齡,縱軸為體重。最上面的曲線代表快速的生長;最下面的曲線代表慢速的生長。(快速的生長暗示更好的環境)較短的綠色豎線表示『總在達到相同年齡時成熟』。顯然,這是會產生問題的,因為如果一個生物總是在達到相同年齡時成熟,在成熟時,慢速生長的那個的生育能力會不如長得快的那個(因為上面四條假設);
較長的藍色橫線表示『總在達到相同體重時成熟』。顯然,這也是會產生問題的,因為如果一個生物總是在達到相同體重時成熟,在成熟時,慢速生長的那個會有死亡率的問題。換句話說,它可能早已經掛掉了(還是因為上面四條假設)。由於基因寫下了身體的N年發展計劃。因此,對於『聰明的基因』來說,在何時成熟的問題上,無論是『總在達到相同年齡時成熟』,還是『總在達到相同體重時成熟』的剛性標準,都不是穩定的『設計方案』。而最好的應對方案,就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因勢而變,就是圖中的『紅色曲線』。又叫『反應規範』。這個『反應規範』,其實相當於一個進化產生的『基因口訣』,讓身體做決定時視情況而定:如果我營養良好就這麼辦,如果我營養不夠就那麼辦。下面是一個具體的『反應規範』(還有長得不一樣的):&" dw="433" dh="49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lazy" w="433"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994d899cce66b8e3224c26188f76a6a_r.jpg" data-actualsrc="//i1.wp.com/pic4.zhimg.com/50/5994d899cce66b8e3224c26188f76a6a_hd.jpg">圖中橫軸為年齡,縱軸為大小(身體)。k1, k2, k3, k4四條虛線代表不同的生長率。實線代表最佳成熟年齡和大小的組合。這幅圖想說的就是,像k1那樣,溫飽無憂,身體大小發育迅速的,早點成熟就能生下更多子子孫孫;而像k4那樣,環境艱苦,身體大小發育緩慢的,退後成熟時間就能生下更多的子子孫孫。================================================================================ 下面讓我們來看一個生理成熟加速的具體案例: &" dw="527" dh="59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lazy" w="527"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cb41cafd9301232ffc855206fd86ecfd_r.jpg" data-actualsrc="//i1.wp.com/pic1.zhimg.com/50/cb41cafd9301232ffc855206fd86ecfd_hd.jpg">圖中橫軸為年齡,縱軸為體重。可以看出,十九世紀時,女性體重生長較慢;而二十世紀時,女性體重生長較快。上方的反應規範表示推測出的,由於更好的營養造成的十九世紀和二十世紀歐洲女性的差異(長箭頭)。下方反映規範表示推測出的,由於青少年死亡率下降引發的進化反應。表型對營養的反映被認為造成了最常觀測到的變化,約三年。加上對於青少年死亡率的變化,最終的進化反應會將成熟期再提前一年。也就是說,由於營養好了,死亡率低了,歐洲女性的成熟年齡在短短一百年間提前了四年!所以說,成熟的早是因為環境優越造成的。就像當代的小孩子普遍發育更快一樣。 ================================================================================================================================================================================================================================================================================================================================ 與以上不相容的是另一種解釋,來自 J. Philippe Rushton 寫的一本頗受爭議的書:《種族、進化與行為:從生命史的角度》 (一下簡稱《種族》),其中分析想想破綻很多: 《種族》 將人類簡單地分為三大群體:黑人、白種人與黃種人。並陳列數據說明在生理髮育速度上:黑人比白人快,白人比黃種人快。(這裡有一個問題就是,這種簡單的分類有沒有依據?因為在人們通常所說的種族與基因之間找不到可靠的聯繫) Ruston 的想法大致是,在溫暖而變化無常的非洲環境進化出的人類,採用了早生多生的策略,而遷徙到寒冷歐洲和當時更寒冷的亞洲的人類,逐漸推延了生育的年齡,採用了晚生少生的策略。於是,性成熟的年齡,黑種人比白種人早,白種人比黃種人早。(這裡有個問題就是,南北延伸的非洲大陸跨越多個氣候帶,而歐亞大陸地理差異性也很大,如此簡化是否合理?而且像黃種人也很早就遷徙到了東南亞甚至熱帶。) Rushton 認為,在非洲,氣候比北部大陸更加溫暖且各種果實提供了充足的食物來源,但是,乾旱、風暴以及病毒、細菌和寄生蟲帶來的致命疾病提高了死亡率。在沒有現代醫療保障的情況下,這意味著在非洲的生存需要採取「早生多生」「多子多孫」的策略;(其實生育早晚和生育數量是兩個相互獨立的問題) 然而,在氣候寒冷的歐亞大陸,食物相對短缺,因此延長了走出非洲的人們攝取能量所需的時間,以及生理髮育所需的周期。依據 《種族》 中引用的數據,黑種人比白種人,白種人比黃種人平均有:1 更短的妊娠期2 更早的生理成熟(肌肉控制,骨骼以及牙齒髮育)3 更早的青春期(具體數據如首次月經年齡)然而,Rushton 所引用的數據,屬於聚合數據,也就是說來源龐雜,因此意味著會有許多無法控制的干擾因素。比如忽略普遍存在的社會環境的差異(依據生命史理論足以造成個體差異的因素)。 請大家注意的是,《種族》 全書的論點依賴一個概念:r/K 選擇理論。 此理論流行於上世紀七十年代與八十年代,但在《種族》一書成書的九十年代就已經失去了重要性,因為被數個實驗研究批判。該理論不能準確的預測許多動物的生命史。批判者包括參考資料中耶魯公開課的 Stearn 教授。具體的批判文章請見http://faculty.washington.edu/kerrb/Stearns1977.pdf
其實 r/K 選擇理論的『替代理論』,就是上文中的『生命史理論』。因此可以說,《種族》的觀點是建立在被實驗證偽而遭主流學界拋棄的理論之上的。其實,生物界有著各種奇葩,許多動植物都能將人類的平庸瞬間秒殺。要知道墨西哥屎殼螂的一生平均只生4.5個小孩(比人類自然狀態少)。而加拉帕戈斯象龜十五歲還看不出男女,在野外大概要到四十歲才能性成熟。最後,人類是群居動物,本能上喜好區分「我們」和「他們」,但請不要一有差異就拿來支撐自己固有的偏見。因為這是人類常犯的思維盲區。何況即便無情的大環境讓我們不同,但有情的每個人依然可以選擇尊重不同,並讓不同變成我們共同的財富。 ================================================================================================================================================================================================================================================================================================================================參考材料:「耶魯大學公開課:進化,生態和行為--------第十一課:生命史進化」 Yale Open Courses: Evolution, Ecology and Behavior 122: Principles of Evolution, Ecology and Behavior, Lecture 11 Stephen C. Stearnshttp://courses.bio.unc.edu/biol258/fall02/Stearns.pdfJ. Philippe Rushton. Race, Evolution and Behavior: A Life History Perspective. 1995, 1997, 2000http://en.wikipedia.org/wiki/R/K_selection_theoryhttp://faculty.washington.edu/kerrb/Stearns1977.pdf附註:對以上問題本人只是略懂皮毛,十分擔心誤導大家,還請各位老師指正。
的確如此。我的樣本主要是法國,特別是女生,以至每次回上海都覺得滿大街年輕美貌的蘿莉啊有木有!!!法國美女的功夫主要還是在化妝和氣質修養上。我的答案是他們社會化特別早,有的甚至幼兒園時就已經基本脫離父母,不像國內到高中都有父母罩著,觀念不同。由於獨立得早,他們很小起就有社交活動,並隨年齡增長而越來越多,化妝,煙酒,通宵聚會等遠比國內的孩子們提早並且頻繁,所以外貌上他們成熟得的確相當早。除了社交活動,大人們平時也平等地與孩子們交流,所以他們很早就融入成人世界,並且參與做決定什麼的。所以十幾歲的小女孩心智已經相當於國內二十幾歲的大姑娘。有人覺得和人種有關係,有可能……這邊長大的華人比同齡的西方人看上去年輕,但是比國內來的華人看上去成熟……我覺得=====至於中國人老得早,以我接觸的樣本,我暫時不覺得。女生的話我覺得老得不早啊,西方有些30左右的女人已經很恐怖了,煙酒和化妝也害人的。而中國女人在這個時候還很有姿色呢。男人沒特別觀察過-,-如果男人老得快,生存壓力的確是可能的原因。西方哪有30歲前買房的。這點我很贊同,買了房子就把自己禁錮了,而30歲前是闖天下的階段。國內的年輕人為房子愁白頭髮的時候,西方的年輕人在到處遠行。需求不高,房價自然也高不了。
推薦閱讀:
※國外/國內有什麼好的頭像網站?
※如何看待網友對港台藝人凡有台獨、港獨立場的攻擊抵制,而對於歐美明星支持td,zd,gd,jd視而不見?
※如果清朝在近代西方侵略戰爭中未戰敗會如何?(參照衣索比亞第一次抗意戰爭)
※賈斯汀汀布萊克的舞蹈類型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