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後怎樣懲罰戰敗的德國比較合理,不讓其挑起二戰,又不讓法國做大?


談論《凡爾賽和約》有一個很重要的背景。當協約國和德國停火時,協約國有近200個師。而在簽署《凡爾賽和約》的前夕,協約國複員到只剩39個師。對再次開戰的恐懼一直籠罩著巴黎和會。在1918年底繼續對德作戰,和在1919年6月重新對德開戰難度完全不同。

1918年底時,在軍事上繼續進攻德國是可行,西線的勝利可以複製,現在隨著奧匈崩潰和全面投降,協約國現在可以利用奧地利的鐵路進攻巴伐利亞。德國提出停火時,潘興司令希望飲馬萊茵河,反而是英法竭力要求停火。畢竟他們都不知道是協約國打到柏林更快,還是自己被布爾什維克推翻更快。

現在西線的的勝利基本得益於美國的介入,但是美國會一直可靠嗎?美國明確表示過不受協約國密約的約束。美國也從來沒有對同盟國整體宣戰,直到停火為止美國都沒有對保加利亞和奧斯曼宣戰。現在由於亞得里亞海問題導致《倫敦條約》失效,義大利也可以單獨媾和了。

如果英法拋出一個德國不接受,違反十四點原則的方案導致再度開戰的話,美國支持不支持?德國赤化了怎麼辦?克列孟梭和勞合·喬治的政府會不會垮台?

法國嘗試過支持萊茵蘭分離主義,協約國佔領期間萊茵蘭並沒有和德國其他部分一樣繼續受協約國的封鎖,反而得到了法國的經濟援助。法國人也嘗試用慶典和宣傳籠絡人心,媒體在散布萊茵蘭人法國論,比如萊茵蘭受普魯士佔領不過半個世紀,萊茵蘭屬於文明世界,萊茵蘭人都是天主教徒,喜歡紅酒而不是啤酒云云。法國人甚至得到了科隆市長康拉德·阿登納的協助。然而分離主義宣傳並沒有什麼用,幾乎沒有響應者。1919年天主教因素並沒有很多人想像的那麼大。

實際我們討論的這些奇奇怪怪的肢解方案法國外交部都提出來過:南德和奧地利合併,薩克森獨立,萊茵蘭獨立,如果有必要可以弄出一個獨立的普魯士。然而這些提案都被克列孟梭否決了。並非克列孟梭對德國仁慈,而是克列孟梭深知這個問題是非常敏感。在英美看來,法國合併萊茵蘭就是再製造一個阿爾薩斯-洛林,為此法國提出了很多具有創意的方案,比如萊茵蘭繼續保留在德國境內,但是協約國永久駐軍;萊茵蘭在軍事和關稅上屬於法國,但是政治和法律屬於德國諸如此類。然而這些方案都沒有得到英美的同意,美國堅持萊茵蘭問題上的民族自決。而魯爾危機已經證明如果沒有英美的支持,法國基本上不能幹成任何事。

法國民族主義者倒是反對克列孟梭的妥協,克列孟梭的政敵比如福煦,強硬地要求懲罰德國,並慫恿龐加萊接管政府。這次威爾遜直接對福煦說,他不會把美國軍隊交給一個不服從本國政府的將軍。

至於弔死皇帝這件事四人會非常熱烈地討論過,比如在英國審判在法國弔死,或者流放百慕大等等。勞合·喬治饒有趣味地設想了整個流程,在多佛審判,宣布有罪後運往福克蘭群島流放。不過這種不務正業的行為引起內閣的不滿,外交部覺得他的文件里寫滿了「關於絞死皇帝的廢話」。總體而言弔死皇帝這件事並不是很重要,在協約國要求荷蘭交出德皇遭到拒絕後,弔死皇帝的議題僅僅是用來調劑氣氛。

英國人還想過摧毀基爾運河來著。

克列孟梭在死前把所有關於萊茵蘭問題的記錄都銷毀了。我們很難還原出他的真實想法。但是他相信德國會再度崛起。

我們從上帝視角也許知道德國的內部問題,但對於當時的協約國來說,德國依然是那個7500萬人口的龐然大物,完整地保留了軍事指揮體系和軍官精英。儘管和會期間對德海軍封鎖繼續進行,但是協約國的兵變也越來越頻繁,在6月時協約國最高統帥福煦擔憂已經不能壓倒德國。布爾什維克在俄國和匈牙利奪權,正在進一步蔓延到中歐。

正如我們不會要求梅特涅預見到50年後的未來,只有極少人能突破歷史的局限。我們從P社玩家和馬後炮的角度知道,在1918年底拒絕停火,打入柏林肢解德國是最優的。但是誰來作出拒絕德國基於接受十四點而停火的決定呢?勞合·喬治不可能,克列孟梭不可能,威爾遜不可能,福煦不可能。

既然協約國選擇了1918年底休戰,那他們就只能得到20年的休戰


這裡有很多很多基於歷史的、基於地緣的、基於宗教的、基於利益的,肢解第二帝國的方案,都很不錯,考慮得都很全。

然後來看一個對比。

一戰時,南德各個邦國都還是或多或少保留了相當的自主權的,甚至還有自己的外交和軍隊。

僅僅過了二十年,納粹就能自在地調動整個德國領土上的一切資源了。

很諷刺的事情是,恰恰是一個沒有皇帝和君主的第一魏瑪在真正意義上實現了全德國的政令統一。

這個鍋在誰呢?協約國嗎?凡爾賽和約嗎?

在千千萬萬普通德國人身上。

在1939年,即便是曾經在上一場戰爭中效力於巴登王室的老兵們,也會認為自己現在僅僅只是一名帝國軍人,而不是一名巴登軍人了。

不管威廉怎麼想,不管路德維希怎麼想,也不管弗里德里希怎麼想,在1920年,那種把德國恢復到1866年以前的那種四分五裂的狀態的想法,根本得不到大多數普通德國民眾的支持。沒有共同的民眾心理基礎,怎麼維持住想像中的小邦國的和平呢?為什麼後來的東德不能維繫,也是一樣的道理。


多說兩句吧。

1918年德國是毫無疑問的戰敗了,這不錯——但某種意義上,德國是被美國打敗的。英法在物資上還能維持,但在人力上無論如何是撐不下去了

到戰爭結束,僅僅只有3900萬人口的法國,已經動員了超過840萬人(包括殖民地),承受了494萬的軍隊傷亡(略多於5%由殖民地承擔)。法國的動員率和傷亡占人口的比率均不亞於對手德意志第二帝國(6500萬人口動員了1325萬人,傷亡714萬),與二戰中的蘇聯、納粹德國處於同一等級。到秋季反攻時,法國已經開始裁減軍隊編製,因為已經無法找到人力進行補充。

英國的情況也沒有好到哪裡去,4540萬人口的聯合王國(不包括殖民地)動員了450萬軍隊,在戰爭中承受了270萬的傷亡——看起來似乎比德法好得多,但英國不得不維持2萬多艘商船和近4000艘軍艦的皇家海軍以維繫大英帝國的海上生命線,因而需要佔用120萬商船水手和海軍軍人。考慮到這一層,儘管英國已經把17-50歲的男子列為徵召對象,但10月間戰時內閣的評估是:再傷亡個三四十萬(也就三個月的消耗量),英國也就人力見底,無法維持現有的60個師的編製了。

所以協約國的勝利毫無疑問是美國奠定的——儘管打垮了俄國,榨乾了法國,也把英國逼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但在幾百萬跨洋而來的健壯美國大兵面前,德國人明白他們再也撐不下去了,這才士氣崩潰。

所以英法甚至法國單獨,要想逼迫德國如何實際上是不可能的。而對激情澎湃的威爾遜和對英法意圖滿腹狐疑、孤立主義情緒強烈的美國參議院而言,單純為了肢解德國打一場戰爭多半是不值當的。

-------------------------------------------------------------------

你們想了那麼多方案,誰來執行呢?這又不是P社遊戲。

凡爾賽和約是什麼太嚴厲或者太寬鬆的問題嗎?希特勒35年打破凡爾賽和約宣布重整軍備的時候,德國只有十萬常備軍;36年德軍開進萊茵非軍事區的只有三個營。此時擁有六十萬常備軍的法軍動動手指,德國陸軍怕是會自己起來幹掉希特勒。實際上,一直到世界大戰爆發,凡爾賽和約的後遺症依然在困擾著德軍——由於整整十四年無法實行義務兵役制,德軍根本沒有像樣的預備役力量,進攻波蘭的時候竟然不得不大量動員在第二帝國時代接受過兵役訓練的40多歲的中年人!

問題的關鍵在於,在兩戰期間民族主義興盛的時代,人口素質差不多的前提下,四千萬講法語的人和四千萬講英語的人無法長期壓制八千萬講德語的人——只有上億講俄語的人以及另外上億講英語的人才可以。現有的凡爾賽和約根本一字都不用改,再寬鬆一點都行,只要美國在一戰後像在二戰後一樣大量駐軍歐洲,你看德國人還敢不敢炸刺?


我曾經用維也納會議的思路和朋友聊天提出過一個設想的思路,薩爾永久歸法,魯爾區資源歸法20年,與此同時換取義大利在巴爾幹的大擴張。匈牙利蘇維埃讓義大利和羅馬尼亞一起干涉,這樣的話有一個列強可以填補巴爾幹真空。巴伐利亞和萊茵蘭都非軍事化,使得德國如果進行冒險義大利和法國都會有行動的動力。英國的大陸平衡由德-法平衡變為意-法平衡。

遠東的話資辭日本搞個下阿穆爾共和國做緩衝,然後1919年5月前對布爾什維克施壓以不干涉換取其承認寇松線和下阿穆爾共和國,那個時候還沒有信心的布爾什維克一定會同意。這樣日本將被牢牢拴在北邊,歐洲的勢力真空被填補,大陸平衡也並沒有GG,甚至義大利法西斯可能根本不會上台。

這樣一個歐洲將會是一個保守但是和平的歐洲,這個歐洲能不能扛過1940年代蘇維埃的崛起呢我覺著懸但是如果協調的好讓德國在這種情況下軍事化那麼英法德意歐洲體系對抗蘇聯不是完全不可能。可是到1950年代如果沒有也有什麼想法的話呢?那這個體系可能多半就撐不下去了。


對德國輸入佛教


如果從消除戰爭、恢復和平的角度講,一場帝國主義之間的分贓大會根本不可能「合理」的懲罰德國,6500萬德意志人(1920年)絕不會屈服於這種搶劫式的「和平」。

如果從法國的角度講,他們恨不得把德國拆解成三十年戰爭的狀態,這當然不可能實現。

那麼,如何將德國的實力限制在一個較低的水平,又不至於使法國太強?這一點《凡爾賽和約》已經設計的非常好了,但和平是由力量、決心和勇氣維護的,英法三者皆無,自然無法阻擋復興的德國。

如圖,與一般想像中的「德國戰車」不同,德意志是一個礦產資源堪稱匱乏的國家,優質硬煤主要集中在薩爾煤田和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凡爾賽和約》中法國奪回了阿爾薩斯-洛林地區的鐵礦,並暫時控制了德國的薩爾煤礦,獨立後的波蘭則掌握了西里西亞煤礦,德國在一戰後的很長一段時間不得不依靠勃蘭登堡、薩克森-安哈特和下薩克森等地的褐煤礦。

但德國最要命的是缺乏鐵礦,整個德國沒有較大的鐵礦,這是德國異常倒霉的一點。距離德國咫尺之遙的瑞典地處波羅的地盾,古老的變質岩體中蘊藏著含鐵量接近70%的優質磷灰石鐵礦;加里東褶皺帶上有水成礦床,使英國、法國都具有相當數量的磁鐵礦和赤鐵礦;西班牙的海西系底層內也含有大量鐵礦。大家都有,但就是德國死活沒有大鐵礦(全德國鐵礦石地質儲量約10億噸)。

德國中部圖林根等地鉀鹽資源十分豐富,但對於軍事工業意義有限。

所以對於德國來說,如何蠶食她的國土意義不大,這個國家本就是從分裂得幾乎無可分裂的境地中崛起的;如何控制她的資源意義也不大,他本身就是一個礦產堪稱貧瘠的國家。

德國崛起的根本是六千萬經歷過現代化洗禮的工業人口,只要德意志民族的統一認同還在,德國就會從廢墟中再次崛起,任何條約、艦隊和刺刀都不能阻擋。


在德國舉行一胎化計劃生育。二十年後希特勒估計都找不到兵源了。五十年後,德國就因為老齡化經濟崩潰了。一百年後,德國就快成自然保護區了,法國、丹麥、波蘭、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都能跑過來圈地了。


將德國肢解不就差不多了?普魯士的萊茵-威斯特法倫、漢諾威、多特蒙德、奧爾登堡以及不萊梅自由市獨立建國成萊茵蘭共和國。巴登、符騰堡、巴伐利亞(霍亨索倫-西格瑪寧根和奧地利可以公投是否加入)組成南德意志國家。允許法國比利時佔領薩爾區30年以賠償法國與比利時在戰爭的損失(三十年後允許薩爾區公投決定自身去留)。東部領土可以進行公投使其加入東部的德意志或是新成立的波蘭。


肢解德意志帝國,弔死德皇,找一位新國王來繼承普魯士王國。

肢解奧匈帝國,奧地利來主導統一德意志共和國。

割讓阿爾薩斯和洛林給法國,恢復法國在普法戰爭前的疆界。

北石勒蘇益格經過公投,回歸丹麥。

承認波蘭獨立,並給予波蘭海岸線。

把原屬波蘭的領土歸還,包括西普魯士、波森省、部分東普魯士及部分上西里西亞。

東上西里西亞予捷克斯洛伐克。

除德屬東非外所有殖民地被剝奪,德國所有參與戰爭的容克貴族自覺前往東非建設資本主義。

巴伐利亞劃為自治區域。

盧森堡獨立。

普魯士王國永遠不得與德意志共和國合併。

戰爭賠償金額削減至原來的一半。

軍隊限制稍微加強一點。


「戰場上沒有得到的,不要想在談判桌上得到」

11月11日德國投降時,戰線還在法國境內,比利時王國只剩下一個伊普爾,想要徹底終結禍根,那就得再花一百萬士兵的生命將戰線推到柏林,而不是亞眠。

凡爾賽條約最大的問題不是懲罰或重或輕,而是和談桌上的結果和戰爭最終結果(至少是表面上)並不匹配

這個道理同樣適用於日本

就算真的把德國大卸八塊,還是要記住,靠條約強制合併或分裂的國家,終究會是定時炸彈


不讓法國做大的前提一定是不能讓德國解體,法國人無數次嘗試控制奧屬尼德蘭和萊茵河左岸地區以彌補自己國防地緣上的劣勢。德國分解後法國一定會向這個方向強勢擴張。

而且德國解體後英法就要面對一個更棘手的問題,蒸蒸日上而又野心勃勃的紅色鐵幕,不僅擁有人類歷史上最恐怖的動員能力又有超強的輸出革命的野心。一旦德國解體而蘇維埃又完成國家工業電氣化,那麼可以預見的要麼英法跟俄國人在中歐地區再一次血拚,要麼看著紅色鐵幕統治萊茵河多瑙河流域並向自己的國內持續不斷地輸出革命。

既然列強幹涉加上白俄聯軍都不能把蘇維埃扼殺在搖籃里那麼讓德國重新軍事化以抵擋蘇維埃的擴張也是無奈之舉。

所以歷史上不過多的削弱德國人是為了防止法國人對比利時和萊茵蘭有想法,那麼1935允許德國重新軍事化其實就是為了防止蘇聯。

削弱德國法國蘇聯就會做大,不削弱德國他就要復仇。難道這個問題就無解了嗎?

不是!德國復仇成功一個很大的因素是相比一戰,他的實力大大的加強了。因為第三帝國吞併了奧匈帝國的精華。相比第二帝國少了一個需要自己到處救援的盟友,多了2000多萬相同文化的人口,多了世界第七工業國,和重要的農業資源。

放任德國繼承奧匈的資產才是英法引火燒身的根本原因,而對於德國吞併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英法也是沒辦法,因為奧匈解體後中東歐幾個小國在兩大社會主義政權面前根本沒法自保,他們能選的其實就是向左走還是向右走的問題。

雖然捷克斯洛伐克對自己被英法出賣耿耿於懷,但看看波蘭的下場,他們的出路還是不錯的。而第三帝國吞掉奧地利和捷克後得到了1000萬忠誠的主體民族(700萬奧地利人,300萬蘇台德人)哈布斯堡對波西米亞幾百年的統治,捷克早就德意志化,所以捷克人也可以看做主體民族,又增加了將近1000萬的人口。捷克的重工業區是跟魯爾齊名的,捷克斯洛伐克是世界第七工業國,高於日本和西班牙。而斯洛伐克成為了帝國的農場。

匈牙利是對凡爾賽合約最不滿的國家,他遭受的損失甚至比德國還多。有第三帝國發布維也納勒令為自己做主,匈牙利導向第三帝國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了,甚至比他們在奧匈時期還要忠誠和狂熱。

波蘭被兩個社會主義政權做掉後,羅馬尼亞一看周圍的國家對自己都沒有好感,自己的處境比波蘭還要糟糕。所以也就半推半就的導向了第三帝國。

到這裡德國不僅得到了奧匈帝國的精華又得到三個得力的助手,他們三個給予的幫助不僅僅是軍事上的,還有經濟上的,尤其是農業和能源。相比一戰德國的戰爭自持力上升了一個層次。

所以不能截肢奧匈帝國,鑒於一戰結束後奧匈事實上已經解體,那麼保留一個大奧地利就是必須的,奧地利除了本部,捷克,南蒂羅爾,濱海省份,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波斯尼亞與黑塞哥維那必須就在奧地利。

要麼徹底拆分匈牙利,把他併入奧地利波蘭和羅馬尼亞,要麼就保留一個大匈牙利,讓他繼承外來塔尼亞地區。至於南斯拉夫,呵呵,不存在的,塞爾維亞人還是呆著吧,現在已經不是他們的時代了。親俄的保加利亞,又是戰敗國併入羅馬尼亞,彌補羅馬尼亞無法得到特蘭西瓦尼亞的遺憾。

這樣德國無法吃進體量龐大奧地利,不僅沒辦法擴張實力,腹部還有漫長的邊境需要防守,就算奧地利倒向德意志兄弟,德國也不能完全整合奧地利和捷克的軍事,經濟,人力資源,也就沒有主動發動戰爭的資本。

而蘇維埃面臨的問題也很棘手,向西他面對的不再是一盤散沙的中歐三流小國,而是波蘭,大匈牙利,大羅馬尼亞三個中等體量的二流國家,他們的背後是德國和奧地利。以斯大林的精明他也清楚吞併波羅的海三國就是他擴張的極限了。


不干涉蘇俄內戰、不干涉十一月革命、不直接鎮壓匈牙利革命,這樣不僅可以避免二戰同時讓法國承受來自布爾什維克的巨大壓力,還可以準備宣告帝國主義終結,迎來世界革命,不過英法美帝國主義肯嗎?

既然帝國主義不肯主動退出歷史舞台,那麼二戰這種帝國主義戰爭怎麼可能避免呢?


英法德意全部加入蘇維埃

赤旗插遍全球


要對德國「溫水煮青蛙」。

短期內不要過分削弱德國,要在長遠上阻止德國崛起超過法國。

把德國懲罰得太慘,會讓法國做大,也會加劇德意志人的復仇情緒。

法國謀求過佔領薩爾、比利時也企圖佔領魯爾,都以失敗告終。要徹底肢解德國或者割大量地的方案行不通。

割適當多的地必須,因為這可以從長遠上削弱德國。

但割的不要太多,否則會讓英法做大。

版圖這樣調整

根據文化的差異,德意志可分為包括普魯士、梅克倫堡、薩克森等地的說低地德語的北德意志和包括巴伐利亞、奧地利、巴登、符騰堡等地的說高地德語的南德意志,大致以流經法蘭克福的美因河為界。

下圖為二戰前德語方言區。黃色為低地德語區,綠色為高地德語區。

利用好這一差異,可以讓巴伐利亞、巴登、符騰堡(可以再加上黑森、黑森-拿騷一部分)從德國分離,成立巴伐利亞國。語言文化上要強化和北德差異,製造文化鴻溝。

這樣,失去工業的南德,比之於失去農業的波蘭,德意志的實力更為削弱。而對於普魯士的頭頭們來說,失去南德意志,倒也意味著減少了高貴的普魯士血統被其它邦國溶解的可能性。

在德意志國內恢復漢諾威等普奧戰爭後被併入普魯士的邦的建制,讓它們橫亘在普魯士的勃蘭登堡和西部飛地之間,鉗制普魯士。

為不過分削弱德國,保留德語居民較多的波蘭走廊,這樣還避免了東普魯士飛地問題。僅波茲南行省割予波蘭。(圖上沒畫)

北石勒蘇益格、阿爾薩斯-洛林、薩爾、萊茵蘭的處置和歷史一樣即可。

考慮到德國之外的因素,現實中新興的東南歐國家太弱,導致二戰德國得勢,故哈布斯堡故地的國家不要分的太碎。而且,這樣也不至於過分激怒奧地利和匈牙利(二戰匈牙利加入軸心國,目的之一是收復一戰失地)。

捷克仍歸奧地利,文化相似,人口也有將近一半是德意志人,避免蘇台德問題。

斯洛伐克這個小國,還是歸文化相似的匈牙利吧。

賠款比現實略少即可。太多的賠款德國無法承受,而且加劇了德國人的復仇情緒。

而且,現實中賠款太多,導致英美不幹了,怕德國經濟廢掉,從而自己的工業品失去德國市場,於是對德國減輕了賠款。

也正因為一段時期內德國經濟被壓榨的太厲害,所以小鬍子上台了。


罪犯被關到了監獄裡,一次次的欺凌別的犯人,一次次的製造騷亂,然而獄警僅限於口頭警告,卻無動於衷。終於有一天,罪犯殺了獄警越獄了。

無論是什麼樣的制度,都是要有人來守護的,無論多麼平衡的秩序,都是主動博弈的結果。沒人守護和博弈的後果,最後只能是禮壞樂崩。


保全奧匈帝國


上策:拒絕波蘭復國,讓蘇俄和德國直接接壤。

中策:儘力保持一個較強的東南歐國家,如擁有特蘭西瓦尼亞的匈牙利,或擁有捷克的奧地利(這個很難)。

下策:跟德國繼續戰爭,同歸於盡,都變成蘇維埃,全世界清靜了。


說個瘋狂一些的:對當時的SPD施壓,要求其承認德國各蘇維埃對經濟生產的管理並參與蘇維埃選舉(十一月革命後SPD抵制各工廠中的選舉),讓斯巴達克斯派主導對德國的社會改造,這樣解決問題明顯方便多了嘛。


一個是納粹,一個是布爾什維克。感覺還是讓納粹崛起,歐洲還能勝利,若是布爾什維克,德國+蘇聯,鋼鐵洪流直接平推,穩定的後方,高加索的油田,烏克蘭糧食,魯爾的煤,簡直無敵了。相反納粹崛起,就不得不去擴張,觸動蘇聯的利益,斯大林也知道,雙方心知肚明,然後瓜分波蘭了,後來大家都知道了,兩線作戰或者說是三線加北非,德國被群毆,蘇聯被極大的消耗,歐洲也吸取了教訓,美國爸爸崛起,歐洲沒有了自主權,直到今天,歐洲也得看美國爸爸臉色,話說回來,好死不如賴活著,畢竟毛熊倒下了。


只要把萊茵蘭劃為國聯託管地,由美國託管駐軍

這樣的話,給希特勒十個膽子也不敢動萊茵


推薦閱讀:

殺了那麼多猶太人的賬德國怎麼還?
T34-85和黑豹等同系列中型坦克的舒適性誰好?
那裡能弄到希特勒的《我的奮鬥》這本書?
尼采哲學,如何理解這句話?還有什麼含義?
巴伐利亞的民族服裝原本就是為了突出胸部的嗎?

TAG:歷史 | 德國 | 戰爭 | 第一次世界大戰 | 德國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