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網頁遊戲The Evolution of Trust(信任的進化)?

中文版地址:

The Evolution of Trust


看了開頭就猜到是《The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的內容炒冷飯了……

如果不想讀這本書只想知道他得出的結論,我覺得這個遊戲還是挺全面的,沙盒模式也很有創意;

不過,我覺得有必要強調一點……

Axelrod在《合作的進化》當中所給出的結論,和博弈論其實並沒有太大關係,TFT(Tit for Tat,以牙還牙)能夠在Axelrod舉辦的兩次比賽中都獲勝也不是因為什麼博弈論的道理——事實上,TFT只在特定條件(特定的支付+特定的折現率δ)下才是重複囚徒困境博弈的子博弈精鍊均衡(Subgame Perfect Equilibrium)。去讀一下原書就知道了,Axelrod所總結的TFT獲勝的原因並不是數理上的證明,而是一些比較定性的表述,比如友好(是否以「合作」開始)、寬容(如何根據之前發生的「背叛」進行選擇性背叛)等等,完全和博弈論無關……

所以,遊戲開始的這句

我個人覺得博弈論可以幫助我們解釋為什麼「不信任」會像病毒一般蔓延開來,以及我們怎樣改變它!

其實是有問題的。我只能說,遊戲作者大概也誤以為《合作的進化》是一本講博弈論的書了吧……

準確的說法應該是反過來,博弈論可以幫助我們解釋為什麼「信任」能在本來無法達成的情況下(比如囚徒困境)通過無限重複博弈的方式達成,這其中最重要的基石是Folk Theorem(無名氏定理),而無名氏定理(的證明)所依賴的策略其實只有一類,那就是Grim Trigger(先合作,一旦有任意一方背叛,則永遠背叛)。在囚徒困境博弈中,不信任才是天然的(背叛是佔優策略),每一輪博弈中都選擇背叛這一納什均衡是自動成為子博弈精鍊均衡的,所以也就談不上什麼「蔓延」不「蔓延」了


有一本書叫《自私的基因》不知道各位老鐵聽沒聽說過,其中某一章節就描述了一個非零和的窮途困境,大概思路是把一堆演算法放一塊讓他們互相玩那個硬幣遊戲,然後按照得分「繁衍」演算法,直到得出一個穩定的結果或者在幾個穩態之間搖擺。在第一輪的比賽中表現最好的演算法是「以牙還牙」(或者叫一報還一報,就是復讀機啦),第二好的是……很丟人,隨機輸出結果(胡亂來←這個人政治不正確)。

對數據進行分析後,發起人寫了一個僅在「這」局裡表現得更好的演算法,就是「二報還一報」(復讀鴨嘛),僅當連續兩次選擇背叛才會還一次背叛。然而,在第二次的比賽里,這個演算法被幾個「險惡」的演算法幹掉了(比如合作一次背叛一次觀察反應選擇合作或背叛的),在第二輪的上千演算法中,表現最好的還是「以牙還牙」。

值得一提的是,「以牙還牙」有一個變種,叫做「提防的以牙還牙」,在平常的基礎上把第一次的「合作」選項改為「背叛」,以後依然是根據對方的選擇而選擇,這個演算法無論是在哪次比賽里都屬於平均得分之下。

關於「錯誤」也是其中的一個演算法(大概吧……),在「重複」之外取隨機數,不同的版本有不同的概率選擇欺騙。

再說到「交流」和「犯錯」:原版的計算並沒有引入「犯錯」這個機制,但是這個遊戲引入了(不知道是原創還是根據別人的經驗)這一機制;在這一機制下,「寬容」就顯得尤為重要了。你必須要知道,你的朋友背叛你,僅僅是因為無心之過,還是刻意為之,在這種情況下,你必須要「交流」才能創設這樣的可行環境。

所以,或許做人也是這樣,以好心去度人,遭到傷害就以寬容之心了解真相,實在不行就樹立起防備,努力和別人多溝通,盡量少犯錯,對方悔改就原諒他(好像有點綠綠的感覺……),這樣的話世界多麼美好啊~

註:https://www.sekai.co/trust/notes/ 遊戲的腳註值得一看。。雖然我寫完了才玩完的遊戲2333


首先要說,作為一個被抱著獵奇心理來體驗的遊戲,這款作品真的讓我感到很驚喜。它雖然更像是非零和博弈的數學模型演算器,玩家能做的僅僅是簡單交互,但不得不說遊戲的節奏把握,畫面風格和背景音樂是下了功夫的。即使我對博弈論有一定興趣和了解,也不會在凌晨兩點多去深讀一篇博弈論的文章。然而它卻能讓我耐著性子玩到最後,並且很明確的把它想傳遞的理論傳遞給出來,並讓我認同,我想這才是這個遊戲的魅力所在。

誠如前幾個答主所說,可能這個遊戲沒有那篇博弈論文章寫的深刻,也沒有它那麼全面,但傳播上的特色才是這個遊戲高明的地方。現在大道理太多,如果僅僅是用嘴去述說,用文字去記載,又有幾個人真的有興趣去了解呢?

既然是遊戲,內容還是建議自己去體驗好了。整個遊戲流程也就20分鐘,也有國人進行了漢化,鏈接放在下面。

https://www.sekai.co/trust/


復讀機,老油條,復讀鴨和一根筋的勝利情況遊戲中都談到了。

所以我想在沙盒模式下實驗出剩下那幾個佔優勢的情況。

(雖然是沙盒模式但還是很不自由啊……我想要更多人和更大的收益啊)

目前實驗出來小粉紅佔優勢是要其他默認的情況下把合作收益提到3,一方欺騙是+4-1。雙方欺騙降到-1

還有黑幫老鐵,福爾摩星和胡亂來佔優的情況希望大家集思廣益。


起初在好游快爆上玩過這個遊戲,要感謝用心的開發者,通過遊戲數據,能夠分析出社會行為,也體會到人生道理。算是一款哲理小遊戲吧,以經濟學博弈論為理論基礎,教你做人。你的每次選擇都會影響後續的發展,既欺詐又合作,得出了不同性格的人。在當今社會的生存狀況下,做人既不能太友善,也不能太奸詐,「復讀機」性格的人更能夠適應社會,如魚得水。


這是一款精心製作的小遊戲。

卡通又略帶誇張的畫風告訴你這是一個簡潔而不簡單的遊戲。

微快的吉他BGM也讓你在休閑放鬆之餘保持著有節奏的思考。

遊戲在開始拋出了1914年英德聖誕節休戰事件,引出了對信任的思辨。隨後便在博弈論的沙盤之中,一步一步、由淺至深地進行了分析。最後又以「敵對戰壕的聖誕休戰」圖片作為結束,首尾呼應,並點出了「互惠寬容」這一答案。

整個遊戲玩起來節奏流暢,手腦並重,操作點、頓悟點切換自如,再加上恰到好處的搞怪,給人帶來非常精緻的感知體驗,就像是經歷了一場電影那樣的順其自然。

相比其他遊戲,這款遊戲更多的,是給人帶來了啟發和思考。

遊戲是一種互動式的媒介。作者想要通過這種媒介,傳遞給大家知識、想法。

然而作者並沒有直接拋出自己的結論,而是在一場體驗式的沙盒空間里,讓玩家自行探索和領悟。

當玩家用自己的理念在沙盒中碰壁時,就觸發了玩家的「學習時刻」,令其尋求思維上的改變,以適應新的環境。此時輔以作者的結論觀點,很容易建構起屬於玩家自己的理論知識體系。

這種認知會深深地烙在玩家的腦海里,因為它並不是道聽途說,而是真正自己的想法。

在電子信息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身為培訓者,卻幾乎沒有感到過新技術給我們帶來預想中的效用和價值。

誠然,e-learning、電子課件等技術在成本控制、覆蓋範圍、傳播時效等方面給我們帶來了革命性地改變。

但是,這些改變卻從未觸及到培訓真正的核心,就是以人為本的觸動和改變。反而是帶來了比說教式課堂還要冰冷的體驗。

所以,當遊戲化的概念逐漸興起,當電子遊戲這種互動式的數字媒介開始進入到培訓領域的時候,我似乎看到了培訓與科技真正相溶的希望。

然而,在看了很多套皮式的遊戲課件之後,我感覺這個希望距離我們還是很遙遠。

直到我在朋友圈看見《信任的進化》。

這款遊戲作為一種教材媒介,既有邏輯、事理的剛,又有體驗、敘事的柔,剛柔並濟,有用有效。

再加上技術力量賦予的自由性、自主性、多樣性,

我想,這也許會成為今後遊戲化培訓之路上的一盞明燈吧。


首先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很棒的遊戲,在玩遊戲的過程中不僅學到了有趣的知識,還反觀了自己的行為模式。但是,不能簡單地把這個遊戲看成是對現實的模擬。

道德哲學中有一個經典問題:如何分蛋糕最公平?有人回答「分蛋糕的人拿最後一塊蛋糕」。這個回答和「信任的進化」遊戲有著共同的前提假設:人會最大化自己的利益。但是,這個假設不是沒有問題的,人未必是完全自利的(比如我可能會把最大的蛋糕分給母親),自利的人也未必是完全理性的(他未必能找到達成自利的最佳手段)。世上永遠都會有復讀機、老油條,但同樣會有小粉紅、胡亂來。復讀機是最精明的政治人,卻未必最有智慧。


原書裡面有幾個結論沒提到,比如初始假設對方善意的重要性,還有就是沒必要在和某個特定對像的合作中得到比對方更多的回報,而是爭取更高的總回報,因為這不是兩個人的GAME而是一大群人的。


好久不聯繫的「男神」突然給我發了一個遊戲鏈接讓我玩!沒錯,就是信任的進化!

這個遊戲花了一些時間介紹二戰時期的一個故事,然後引出一個觀點,二戰時期相互敵對的人,能生出信任,為什麼和平年代的人之間卻不能生出信任?

遊戲大概分為3個部分吧,我在這裡面扮演的角色是有得有失的,待會講!

第一個部分:1vs1 如何獲取最多的硬幣?

我選擇自己當個老油條,即一直欺騙!獲得了保守範圍內的最多的金幣!(因為我不知道對手會做出什麼選擇,所以選擇一直欺騙)

感想:在這場博弈過程中,我只考慮了戰勝對手,而沒考慮如何去賺的更多(因為我不了解我的對手,不知道她們會有什麼樣的思維,下一步是信任對手,還是欺騙對手,直到我遇到了小粉紅,我才想清楚遊戲的意圖,小粉紅從圖像上看,能看出來是個一定會合作的孩子,而最後我選擇與小粉紅合作,我看到她非常開心的樣子,我也開心極了)

第二部分:多個角色的情況下,誰會獲得最終的勝利!

遊戲說了很多,比如說復讀機(第一次出合作,如果一次遇到欺騙,則一直模仿對方的動作)是黃金制勝原理,在重複次數足夠多,獎勵機制夠優越,且0失誤的情況下,復讀機最終會獲得勝利;在壞人較多的環境,小範圍失誤的情況下,相對公正的復讀鴨(兩次遇到欺騙)會獲得最終的勝利!在好人較多,小範圍內失誤的情況下,一根筋會獲得最終的勝利!

感想:這就是我們說的誤解,反而是達成信任的一個有趣壁壘,在少量誤解的情況下,人們的友誼反而更進一步了!

第三部分:沙盒測試

這一環節,玩家隨便組合遊戲中給的角色,獎勵機制,和信任度,以及遊戲規則,查看最後獲得勝利的人!

最終的感想:

開始我把這個遊戲當博弈論在玩,有點不折手段!還遊戲的指引下,我終於找到了方向,遊戲在談建立信任!我想這也是「男神」想對我說的話吧,每次遇到相同的情況,我都表現得很不信任他,心裡知道肯定沒什麼,嘴上卻表現得很「幽怨」,甚至有時候「蠻不講理」(關鍵是我倆還沒啥特殊關係)!假如是男女朋友,我會不會更加囂張?(當然了,這段是我腦補的)


可以叫《秩序的形成》

中國人看了這個就會有共產黨

當人不再需要共產黨

這個可以叫《信任的形成》

到底要不要共產黨

你可以去玩玩《共產黨的形成》

共產黨到底怎麼形成的

你可以去看看《我為什麼要提這個問題》

我為什麼要提這個問題

因為你想回答你的問題

為什麼你想回答你的問題

你可以去看看《人是怎麼長大的?》

承受痛苦吧,成功學就是這樣形成的。

怎麼評價信任的進化?周而復始。

有始有終。

有標的。有目標。始於一,一以慣之。有頭有尾。有開始。有結束。

不但信任能進化,共產黨也能進化,你信不信?

反正我是信。

2017年11月6日18:12:11

2017年11月6日18:14:29


全是老鐵成就達成

繼續運行了一會,復讀機更少了,2333

我看能不能全是老鐵

----------------

來來來,告訴我誰是少數

(我當然知道這是隨機的結果,但是文字描述也太死了)


在實驗室里測試有限期的囚徒困境,觀察到的行為背離了sungame perfect equilibrium,而Folk theorem預測能力太差。於是一些研究重複博弈的學者考慮如何用agent-base/individual learning 模型去試著模擬個體在遭遇重複博弈時的反應,試著了解長期下來是否會接近均衡(作為可能的解釋均衡的手段),而不是簡單假設玩家會最大化收益。

這個遊戲的過程可以考慮為:1,先把注意力集中在幾個可能的2 state automata;2,應用類似演化博弈論的假設,在每期讓收益最低的代理出局,讓最高的繁衍;3,大量重複以上步驟。

4,當這個模擬過程完成後,觀察存活的策略。

而現實中觀察到的TFT,WSLS這些較為簡單而有效的啟發式策略的確比在證明Folk theorem中用到的條件嚴苛的策略更為常見及靠譜。這對於吃瓜群眾和博弈論學者都是很有啟發的。


調成重複模式1局(生死局),雙欺騙損失不太大的情況下,老油條勝利,細思恐極。


推薦閱讀:

為何理髮店的理髮師一般都是男的?
為什麼「轉基因」的爭議聲音在中國如此之大,可以引起這麼多論戰,而在其他國家只存在於專業領域?
中國現有多少兔小將小粉紅黨棍五毛和自干五?
有哪些特別冷血、殘酷但卻極其正確的話?
思想是一種經濟要素嗎?

TAG:遊戲 | 心理學 | 社會學 | 經濟學 | 博弈論 |